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璟的下联,霎时间怕案而起。

    “放着我来!”

    “哎?王兄可是又有妙对?”身边儿的同伴不可置信的看着那王公子,自个儿弟兄平日里什么德行,自己再清楚不过,今儿个怎么跟吃了壮阳药似的,根本停不下来啊。

    那王公子嘿嘿一笑,谦虚道:“还是以凑字的对子,就用来抛砖引玉吧,在下的下联是。。。。。。”

    看着那王公子一脸坏笑的样子,玄世璟心中总有些不好。。。。。不对,是期盼的感觉。

    “少女为妙,深闺曲直盼阴阳。”

    猥琐,这家伙太猥琐了,一看平日里就是那青楼楚馆勾栏之所没少去,两副对子,都是打青楼里掏弄出来的,这下玄世璟可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做实践出真知。

    坐在玄世璟身旁的晋阳小脸更是染上一层粉红,这大庭广众之下,这人也太。。。。。。

    “书生兄,可有好对?”那王公子看向那书生问道。

    这书生能对上门口的对子,说明腹中还是有些墨水的,自己虽说对的这下联有些不伦不类,但好歹也是对上来了,只是不知道这一联,这书生该如何应对。

    那书生笑了笑说道:“这鱼羊不鲜,鱼羊乃是物事,而这个鲜字,却是用来形容前面那两件物事,在下以为,这鱼羊鲜,可对日月明,本想上半句对以日月不明,但是这不字在明字之前,实为不吉,所以,在下不才,对不出这下半句。”

    果然玄世璟看这书生看走了眼,这书生,一副对子都这么较真,迂腐之气,可见一斑。

    “兕子可有好对?”玄世璟转而看向晋阳。

    晋阳平静了一下,这才说道:“刚才那位书生公子说的也不无道理,若是这般的话,兕子也就只能跟王公子一样,凑出一幅下联了,恩。。。。。。。下联就对。。。。。。人言有信,明君左右人自若。”

    这一下联,对的倒也工整,顺便夸赞一番李二陛下,若是让李二陛下知道小公主在民间留下这样一副对子,保不准会在立政殿长孙皇后面前手舞足蹈,得意洋洋。

    “公主殿下果真大才,某服了。”那书生起身,正儿八经的对着晋阳拱手一礼。

    “是啊,之前总是听人传闻说晋阳公主如何聪慧,果然闻名不如见面,今日一见,晋阳公主,果然名不虚传啊。”对于晋阳,那三个官家子弟也是不会吝啬自己的夸奖的。

    晋阳有些羞涩的一笑,随后说道:“本是好好的一宴席,对个对子也是取个乐子,倒是没成想最后成了你们的拍马屁大会了。”

    “非也非也,公主殿下,才女之名,名副其实,绝非妄言啊。”那书生说道。

    “璟哥哥,这雅间的对子已经被这位书生公子给对上来了,依兕子看,璟哥哥还是亲自出一难一些的对子挂上吧,三间雅间的对子都被人对上来,岂不是抹煞了咱们玄武楼的威风?”晋阳看着玄世璟说道。

    “说的有理,既然兕子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出一幅难一些的对子。”玄世璟摸着下巴思索道。

    在座的四人虽说对不上玄世璟出的难对,但是却觉不妨碍他们看热闹的心思,都怀着一分好奇,想要看看,这东山侯爷,到底能出一幅怎样难对的对子。

    玄世璟对着门外唤了一声,等候在门外的小厮立马推门走了进来。

    “侯爷有何吩咐?”

    “准备文房四宝。”玄世璟对着那小厮说道。

    “是。”那小厮应了一声,随后折身离开了雅间。

    若说绝对,那最为出名的,肯定就是那烟锁池塘柳了吧,古往今来,都快被人用烂了的,虽说是千古绝对,但是后世之人绝不乏聪明才绝之辈,因此这对子的下联,还真不少。

    至少狗爪子一扒拉,就能扒出不少来。

    所以,玄世璟就不打算用了。

    少顷,玄武楼的小厮便将玄世璟要的笔墨纸砚全都端了上来,放在了雅间另外一头的书案上,玄世璟起身来到书案前,提起毛笔,挥毫泼墨,在洁白如雪的纸张上写下:

    人说之人,被人说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众人见到玄世璟离开桌子到了书案边,也好奇的起身跟随着玄世璟到了书案前,看到玄世璟写下的这副对联,心中一震。

    好联,可惜自己对不上来。

    即便是晋阳,看了这对联之后,也是站在原地,皱着眉头仔细的思索,只是看那神色,定然是还没想出合适的下联。

    玄世璟将纸张拿起,递给等候在一边儿的小厮吩咐道:“着人细细的雕刻了,挂在这雅间门口,这对子若是谁能对上来,这雅间,本侯免费让他用一个月,外加送一桌玄武楼菜品全席。”

    玄世璟开出的这个条件,倒也是丰厚,不过对于富豪商人来说,并非吃不起,只是雅间门口这对联若是能对上来,那得是多有面子的一件事儿。

    有的人不差钱,就喜欢为自己博点儿面子。(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伤人() 
小厮得了玄世璟的对子,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虽说不懂对子,可是看自家侯爷写的这对子,可比先前秦冰月姑娘写的对子要长多了,那难度肯定也比秦姑娘那个要难上许多了。

    看吧,单纯的人看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美好。

    “璟哥哥,你这对子,可有下联?”晋阳冥思苦想一番,发现自己实在是想不出来,遂问玄世璟。

    “哈哈哈,若是没有下联,日后有人问起,我如何回应,岂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所以,这下联,自然是有的。”玄世璟说道。

    “璟哥哥~~~”晋阳可怜兮兮的扯了扯玄世璟的衣袖。

    看晋阳这可怜的小模样,明知道她是装出来的,可是玄世璟。。。。。。还是不能告诉他,毕竟现在还有外人在呢。

    “不妨给你们个提示,往朝堂中想。”玄世璟神秘一笑,对着晋阳眨了眨眼。

    “唉,看来我是没戏了,朝堂之上,想破了脑袋我也想不出来啊。”那王公子一脸可惜的说道,若是东山侯爷说,往青楼里想,那倒是可以一试。

    “王兄今日连对两联,向来也是神思疲惫,倒不如今晚去外头找找灵感才思,说不定就能想得出来,王兄以为呢?”

    “是极,是极啊。”王公子应和道。

    晋阳听到两人之间的对话,忍不住捂嘴一笑,虽说有些不合适,但是两人耍宝的模样,还是让晋阳感觉十分有意思。

    果然皇宫比之外面,还是太沉闷了。

    至于三个大男人晚上要去进行什么活动,玄世璟便丝毫不感兴趣了,这书生如同先前玄世璟所想象的一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玄世璟心中也不知是失望,还是感慨自己眼光准,而剩下的这三人,也是平庸至极,至少玄世璟没有看出这三人游什么可取之处。

    “这时候也不早了,本侯还与公主有旁的事,就不在此多停留了。”玄世璟出言说道:“几位公子,吃好玩好,今天的这一顿,统统算在本侯账上便是了。”

    “如此,就谢侯爷慷慨了。”那书生和另外三个男子拱手对着玄世璟行了一礼。

    玄世璟点点头,随后便带着晋阳离开了雅间。

    刚一出门,方才的小厮便匆忙的走到雅间门口,对着玄世璟微微躬了躬身子。

    “侯爷,钱掌柜的说让您到五楼一趟,说是勘矿的人到了。”

    “哦?回来的倒是巧,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玄世璟挥了挥手,示意那小厮离开。

    那小厮躬身一礼,随后转身下楼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兕子,走吧。”玄世璟转头看向晋阳,带着晋阳一同上了五楼。

    “璟哥哥,方才那小厮说的勘矿?勘的什么矿啊?”五楼之上,晋阳坐在玄世璟的那张大椅子上,而玄世璟则是十分随意的靠在了厚实的桌子上。

    “煤矿,这不是道政坊那边儿的房子都给推了要重建嘛,缺点儿材料,就让下边儿的人去弄了,也挺长时间了,这不,这才有信儿传回来。”玄世璟说道。

    “可是,道政坊好好的房子,为什么要推了重新盖呢,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虽说会赚一些,可是却是得费不少心思吧?”

    “兕子,这你可就错了,道政坊的房子,不仅仅会赚,而且会让玄武楼赚的盆满钵满,说不定日后的道政坊,就是整个长安城的标准。”玄世璟笑道。

    “这房子再怎么盖,还不就是个住人的地儿嘛。”晋阳不接的看着玄世璟:“长安城的达官显贵们,功勋卓著的,都有父皇赏赐的宅子,璟哥哥这宅子,要卖给谁啊。”

    “谁有钱卖给谁啊。”玄世璟对着晋阳说道:“兕子莫非忘了长安城中还有一些人,腰缠万贯,身份却是比不得达官显贵的人。”

    晋阳闻言一愣,随即想了起来,对啊,这长安城中,还有商人啊,世人皆知,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是十分尴尬的,他们比寻常人有钱,但是在身份上,却是一直被朝中官员所避讳,被文人士子所病垢。

    那些商人费尽心思的赚取这么多钱财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图一享受嘛,若是道政坊的宅子建好了,建造的入了那些商人的眼,那长安城的有钱人绝对会趋之若鹜,道政坊的宅子,自然也就成了抢手货。

    而且,不但是长安城想要置办宅子的商人,还有那些外来到长安做生意的豪商,更是十分强劲的竞争者。

    对于道政坊的宅子建成之后该如何往外卖的事情,玄世璟心中早就有了个大概,大唐的第一所封闭式小区,就由玄武楼来开发吧,到时候建造起坊门,在坊门旁边盖上一所物业中心,现在长安城闲人也不少,正好也能创造一批工作岗位,门卫,保安,清洁。

    虽说这些功能或许在大唐并不怎么适用,但是不管实不实用,这都是噱头,能够让旁人觉得道政坊十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噱头。

    能买的起宅子的,还差府里的几个丫鬟下人吗?所以说,所谓的物业服务,都是噱头。

    最主要的是,这些噱头,直接就能让道政坊的宅子的价格,狠狠的翻上去。

    商人不伤人,如何赚钱。

    至于地段,道政坊的地段还用多说吗?濒临国子监、长安东市,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学区房,这是商业的黄金地段,若说景色,玄武湖胜景,可是长安城之内景色最为绝佳的地方了。

    所以说,道政坊的地段,无论从哪儿方面来说,只要肯往里面砸钱,那就绝对亏不了,好在收购道政坊地皮的事情,从十多年前就开始着手了,当年钱堆对玄世璟这条命令的所有不解,都已经清楚明了了。

    “看来长安城的这些商人们,可要被璟哥哥你,狠狠的宰一顿了。”晋阳巧笑嫣然的看着玄世璟。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这不为了道政坊的宅子能顺利的建造起来,我都要着人出去挖矿了,这一分付出,几分收获嘛。”玄世璟笑着回应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刀兵() 
“也就是你东山侯权势滔天,为了盖房子,还要专门着人去勘矿,不过若是一些矿山真的被勘测出来,恐怕朝堂上,璟哥哥不好应对吧?”晋阳面色之上闪过一丝担忧。

    玄世璟自然知道,矿,是大唐的,即便是勘探到了矿,也得老老实实的上交国家,可是玄世璟让人找的是煤矿,不是铜矿、铁矿、金矿之类的金属矿,所以,煤矿这种东西,可不在上交国家的范围内。

    而且,朝廷要煤矿,也没什么用啊,难不成让文武大臣都去挖煤不成?而且这煤炭,即便是朝廷知道了,玄世璟不说,这满朝文武,又有谁会知道这煤炭的大用处?

    所以,在这一点上,玄世璟一点儿也不担心朝廷那边的问题,若是真有人要破坏插手,尽管来便是,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还真不知道谁会来冒着得罪人的风险来找茬,没有玄世璟,埋在地底下的煤被挖出来,堆在那里,不过是一堆没有用处的黑石头罢了。

    “朝堂上那边没什么问题,不过是些用来烧火的石头罢了,难不成,还会有人想要霸占回家生火做饭不成。”玄世璟笑道。

    不过这煤炭一出来,自然不能只供应玄世璟这边儿用来烧水泥了,眼下李二陛下正磨刀霍霍想要对高句丽动手,玄世璟也打算将这煤矿的事情与李二陛下商讨一番,这煤矿若是能用在锻铁之上,那大唐士兵手中的武器质量就能够更上一层楼。

    再者就是改良唐刀的技术,百炼唐刀虽说很强劲,但是却不能大规模的装备到军中,玄世璟想到了东瀛的武士刀,这也是在街上看到有倭国的遣唐使身上带了刀,这才想起这回事儿的。

    东瀛的武士刀最大的特点就是改良了唐刀,增加了一定的弧度,便于劈砍,在锻造的工艺上,也是采用了包钢的技术。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钢的材质比铁更加坚硬,但是武器缺不能百分之百用钢来打造,武器刚性还要有适度的韧性,除非是合金钢或者是高碳钢,但是这些,大唐都没有,所以军中最普遍的武器,还是铁,若是用包钢的技术来改良唐刀,那打造出来的唐刀无论是在韧性上还是在硬度上都会有所提高,尤其是刀口的硬度,硬度提上上去,在战场上兵器的寿命就会大大的提高,不至于劈砍几下就会出现卷刃、豁口,对于士兵的性命,也多了几分保障。

    “对了,兕子,先前在长安城街上,你看没看到那些倭国人腰间佩戴的刀刃?”玄世璟看向晋阳。

    晋阳点了点头,回道:“看到了啊,那些佩戴刀刃的倭国人,都是遣唐使带来的护卫,若是寻常人,没有官府的令文,是不能带着兵刃上街的。”

    果然是遣唐使。。。。。。

    “你觉得那些倭国人的兵刃如何?”玄世璟复问道。

    “稀松平常的很啊,若是与我大唐的长刀对上,力气大些,落个一折两断的下场是必然的。”晋阳说道:“璟哥哥怎么对倭国人的兵刃感兴趣了?”

    “我看那倭国人的兵刃,似乎是在咱们大唐的横刀之上加以改进得来的,所以觉得有些好奇。”玄世璟说道:“那倭国人的刀比咱们大唐的唐刀多了一些弧度,在劈砍上,更加方便一些,原本我还以为他们的刀会比咱们大唐的刀更强劲一些,没想到,却是白白浪费了这一改进。”

    即便是有了弧度,没有质量做依靠,跟唐刀硬碰硬,还是会落得一个折损的下场,因为现在的倭国,锻造刀刃的技术还没有发展成熟。

    现在的日本,从历史上来说,属于奈良时期,这个时期,随着遣唐使到中原,唐朝的“唐大刀”便传向了日本,“唐大刀”就采用了这个时候最先进的锻造工艺,通过锻造冷热处理,均匀钢铁组织纤维,去除杂质,于是,倭国的锻造所纷纷仿效,制造出无数的“唐样大刀”,很快,倭国的锻刀师就掌握了这先进的技术,再往后,有些著名的锻刀师甚至已经开始调节钢铁碳含量增强刀的韧性和硬度了。

    若说别的,玄世璟可能不清楚,但是说起明朝时期沿海地区的倭寇浪人,想必大多数人都清楚,当年的明军单单是在武器方面,便吃了大亏,因为到了明朝的时候,倭国的锻刀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

    明朝的时候是倭国武士文化的鼎盛时期,武士刀的锻造工艺也出现了很大的突破,当时倭国的锻刀师们发明出了一种叫做碳素折叠钢淬火技术,就是把钢铁不断锻打,然后折叠层压再锻打,再折叠层压的过程,期间不断的进行淬火冷处理,调整碳素含量,这样的武士刀在打造出来之后,刀面上可以看到明显的美丽水波纹,碳素折叠钢大量混合使用皮钢和芯铁,淬火的皮钢保证刀的硬度,不淬火的芯铁则保证刀的柔韧度,这种锻刀艺术达到了冷兵器的极致,就算到了现代,碳素折叠钢也是冷兵器打造的最高工艺。

    “倭国人的兵刃有什么好的,若是璟哥哥喜欢,兕子还有一柄神兵利器,赠与璟哥哥便是了。”晋阳以为玄世璟是缺趁手的兵器,才会对那些倭国人的兵刃感兴趣。

    玄世璟笑着摇了摇头:“我不缺兵刃,我只是在想,能不能将咱们大唐将士手中的长刀,改良一番。”

    “好端端的,璟哥哥为何想起要改良兵器了?可是现在军中士兵手上的兵器有什么不妥之处?”晋阳问道。

    “没有什么不妥,只是有了煤矿,能够让那些兵器更上一层楼罢了。”玄世璟说道,不过自然要配合玄世璟拿出来的技术才行。

    所谓技术,自然就是那种碳素折叠钢技术了,简单的来说,就是包钢技术。

    虽说打造这种兵刃所耗费的人力财力不少,但是不需要每个士兵都达到那种保准,只是需要在原有的技术上,稍微改良一番罢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煤() 
一想到军队武器的生产,玄世璟就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大秦的兵工厂,最早的流水线产业,每把兵器上都篆刻了负责人的名字,好不夸张的来说,论起兵器,那绝对是大秦出品,必属精品了。

    若是李二陛下真的能够认同玄世璟提出来的改良兵器一说,玄世璟也会建议李二陛下不妨取照大秦制造兵器的模范来打造军用兵器,采用流水线的方式,这样在效率上,能提升不少呢。

    “璟哥哥是要上奏于父皇,改造大唐将士的兵器?”晋阳满脸诧异的看着玄世璟。

    “只是个想法罢了,至于能不能被陛下接受,还未德而知呢。”

    “若是对我大唐将士有利,父皇一定会十分看重的,只是,等到将来辽东再起刀兵,又不知又多少条人命,丧生于刀口之下了。”

    都是活生生的人命,无论是大唐人,又或者是高句丽人,血流成河的下场,都不是晋阳喜欢看到的。

    只是战场之上,死的若不是高句丽人,那便是大唐了,所以相比之下,还是大唐的将士们的命,比较值钱。

    听到晋阳的话,玄世璟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大唐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是必然,李二陛下为什么要发兵攻打高句丽去完成前隋没有完成的事情?

    摊开大唐的疆域图就可以看出来了,贞观初,大唐关内失地尽收,不仅仅是关内,更是深入草原,大破突厥王庭,而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