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算是玄世璟的一点点小私心吧,为了侯府的未来,果然,人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太久,是会被改变的,比如现如今的玄世璟,已经学会了将自己放在一个高门大户的家主的位子上去看待事情,想要收获,就必须要付出,这是回到长安城这么长时间,玄世璟明白的最透彻的一个道理,当然,作死的想要收获不属于自己的,就算付出再多,也是徒劳。

    王家和郑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玄世璟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良久,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下来,常乐在院子里,看着书房里的灯火依旧通明,又抬头看了看已经爬的老高的月亮,对着跟在他身后一同守夜的两人说道:“你们两个先去休息吧。”

    “是,大人。”两人拱手应声,随后便结伴离去了。

    常乐转身看向书房,走到书房门前,轻轻的敲了敲门。

    “侯爷,夜深了。”常乐轻声提示道。

    看今天忙碌的样子,估计明天的事情也不会少了去,还是提醒侯爷早些休息为好。

    玄世璟听到外面常乐的声音,回过神,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还真是,若是常乐不出动静,还真觉不出有多累。

    “恩,知道了。”玄世璟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这才走到书房门口,打开书房的门:“现在什么时候了?”

    “快要一更天了。”常乐回答道:“侯爷,明儿个的事儿也不少,您还是早点儿歇息吧。”

    玄世璟点点头:“恩,你也早些回去休息吧,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长安城那边的事儿让高峻和赵元帅还有冰月去忙活,你暂时留在庄子上,待在我身边吧。”

    玄世璟身边正好少个能够帮他上传下达的人,虽然有秦冰月,但是让她来庄子上,像是在四里八乡去找铁匠这种事儿,她一个女孩子家,还是不方便。

    “是,侯爷。”常乐应声。

    常乐走了,玄世璟也回到了卧室,和衣睡下了。

    次日清晨,玄世璟起身,宅子里因为府上的人都不在这里住,所以人气算是少的,更不用说听什么鸡叫三遍,只是良好的作息,让玄世璟行来的时间比较早。

    穿好衣服收拾好头发,玄世璟自己找出了原本放在房间里洗漱的用具,端着走到了院子当中,院子里有口井,这个季节,就算是直接从井里打上谁来,也不会觉得冰冷的让人难以承受。

    匆匆洗刷完毕,玄世璟这才想起来,昨天晚上来宅子住来的太过匆忙,现在宅子里连个正儿八经的厨子都没有。。。。。。

    没有厨子,早饭也是要解决的,这宅子里还有这么多人呢,人家铁匠来了第一天就让人家饿着肚子干活儿,这哪儿能成。

    宅子里虽然留下的人不多,但是一直在宅子里做打扫的仆役还是有的,玄世璟找到这些人,赶紧吩咐他们去庄子上找两个能做大锅饭的妇人过来。

    铁匠们起来的都很早,虽然没有吃过饭,但是逗已经聚集在前院了,昨儿个的东西都在前院放着,现在东西也不齐全,干脆就先将那些盔甲都给拆开,到时候翻新的时候也能省不少时候。

    昨天晚上还整整齐齐的三百套盔甲,现在已经七零八落的躺在院子中了,院子的一侧,已经搭建好了十多个操作台,是昨天神侯府的人连夜去弄材料搭建的,这个时候,昨晚上忙活了一宿的锦衣卫还都在睡觉呢。

    见到玄世璟出来,一众铁匠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想玄世璟问好。

    “侯爷好。”

    “都还没吃早饭吧,是本侯的疏忽,稍等片刻,本侯已经着人出去找人回来做饭了,本侯与你们一样,都还饿着肚子呢。”玄世璟笑道。

    人家高高在上的侯爷都饿着肚子,这些铁匠自然也不会说什么了。

    “对了,若是这次翻新盔甲大家做的好,本侯可以向你们保证,将来,你们能够自愿出入道政坊的工学院。”在昨天晚上用工钱刺激了这些铁匠一番,一大早,玄世璟又抛出了一枚诱饵。

    工学院的事儿被御史拿到朝堂上弹劾,之后一传十十传百的就在长安城传开了,再加上道政坊那些工匠自己圈子里的人,所以长安城的工匠都在看着道政坊的这所工学院,如今玄世璟说工学院的大门竟然要对他们敞开,一时之间,在场的铁匠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

    往常看着,觉得工学院虽然就在长安,但是离着自己还挺远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东山侯的这句话,这就意味着,自己以后很有可能就是工学院的一员了。

    四处收拢工匠入工学院,无论是对工学院还是对这些工匠来说,都是好事,可以说工学院与工匠之间,是一个互赢的关系。

    但是,玄世璟也不允许工学院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这些工匠可以去工学院,但是是做客座先生,还是做学生,这都要看他们手上有几斤几两了。

    “侯爷放心,我等定当尽心竭力。”几位工匠相视一眼之后,对着玄世璟抱拳说道。

    这次在东山县帮着东山侯爷改造翻新这一批盔甲,可谓是名利双收了,这样一来,在场的铁匠无一不被激发出十分的热忱。

    宅子里的一大帮子人都还饿着肚子,玄世璟一吩咐,下面的仆役们也不敢耽搁,跑出去在庄子上找了两三名做饭的妇人过来,至于材料什么的,厨房里还有一些,再从庄子上搜寻一些,简简单单的凑合一顿早饭还是没问题的。、

    等到了中午,去长安城采办的东西就运送到庄子上来了。

第五百一是一章:时间紧张() 
或许接下来的时间,一直到大军出发前往辽东,玄世璟都会住在东山县的庄子上。所以派出去的人去长安城采办的东西,也不会少了些。

    一大早在玄世璟还没有醒来的时候,原本运送盔甲武器的牛车便已经腾了出来,被庄子上的人牵着回了长安城,等到采办好东西,才会运载着东西回到庄子上。

    柴房里还有不少柴火,十个铁匠火力全开的话,应该还能凑合用一上午,现在玄世璟才发现,一切来的都这么突然,庄子上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准备齐全,就算是煤,业得等到明天才能运送回来,这还是在马不停蹄的赶路不出意外的情况下。

    长安城的铁匠一夜之间“蒸发”了十个,昭国坊内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毕竟平日里人来人往,铁匠铺也足够热闹,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坊内的人也都习惯了,这新的一天开始,却久久不见铁匠铺开门,不只是一家,这就让人奇怪了。

    常乐也说过,昭国坊内一共十四个铁匠,当中十个人都被请到了东山县庄子上,还有四个人,常乐也去拜访过,只不过时间不早,人家没有答应罢了,白天昭国坊内的百姓一谈论,这四个铁匠也就反应了过来,原来是被请到别处去了。

    这般想着,心里却也在盘算着,十个铁匠全都请走了,肯定得是个大活儿吧,不过也罢,昭国坊一下子走了十个铁匠,自己这边儿生意岂不是要好了起来。

    也就是走神一小会儿,剩下的这四个铁匠便收拾好东西开门营业了。

    东山县庄子上铺了这么大的一个摊子,处处也是离不开钱的支持,也好在庄子上这边儿在冯浩的处理下,也能够满足玄世璟的这一番折腾,不至于再向长安城玄武楼那边伸手了,玄武楼那边在东山县投的钱财也已经不少了,依照冯浩的性子,也不可能一直依附在玄武楼身上做个米虫。

    现如今的东山县,不敢说在整个大唐如何如何,但是在长安城方圆百里之内,也算是个世外桃源了,有山丘,有湖泊,有河流,有桃林,虽说现在的桃花已经落尽了,但是再等几个月,湖边的桃林就能够产出甘甜可口的桃子了,拉到长安城去卖,这对于东山县来说,也是一笔收入。

    一点一点,不急不躁,积少成多,这便是冯浩带领着东山县所走的路线,藏富于民,冯浩也做到了,不但如此,作为东山县的“大总管”,冯浩还在东山县为侯府存下了不少“余粮”。

    昨天玄世璟来的晚,那会儿冯浩也已经歇下来,因此,第二天一大早,冯浩酒带着人来到了玄世璟的宅子,说要过来帮忙。

    玄世璟这边儿正愁事情多,人手不过,冯浩和他所带来的人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吃过饭,到了半晌的时候,院子里的铁匠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将盔甲需要加固翻新的地方都拆下来重新铸造,因此,院子里也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声音,铁匠门一个个的都赤膊上阵,即便是天气并不炎热,暗红色的肌肤上也是出着一层薄汗。

    冯浩跟在玄世璟的身后,见院子里热火朝天的景象,感慨道:“朝廷这是又要出兵了啊。”

    “没错。”玄世璟说道:“咱们庄子上,出府兵三百,由我亲自带领。”

    “侯爷要亲自上战场?!”冯浩大惊,玄世璟这一去,整个玄家,又要回到十年前的日子,没有家主,群龙无首的日子。

    “能不去吗?”玄世璟无奈一笑:“我这个家主若是没点儿实实在在的功劳在身,今后长安城的东山侯府、神侯府,包括东山县的庄子,如何立足?”

    听了玄世璟的话,冯浩沉默了下来,是啊,若是主家不够强大,在长安城没有实实在在的根基,东山县越是富裕,便越是危险,如同一块肥肉丢在群狼环饲的环境之中,被人吞掉,是早晚的事情。若是如此,东山县还能如此保持下去吗?

    冯浩来东山县已经有整整十个年头了,一直住在这里,娶的妻子也是东山县的姑娘,对这里,已经有了感情,想到那些事情,冯浩心里也不禁一怵,也理解了玄世璟为什么要冒着危险上战场了。

    玄世璟对于他们来说,是家主,是主心骨,是寄托,同样的,也是一把保护伞。

    “侯爷,要现在将人都召集起来吗?”冯浩说道。

    至少将府兵都召集起来,现在虽然离着大军出发还有一段时间,至少要让自家侯爷了解一些这些人,是个什么样的状态,有什么样的能力。

    “一会儿吧,也用不了多长时间,陛下的文书就会送到东山县的县衙。”玄世璟说道:“虽然现在东山县的事情都是你在处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上头还有一个朝廷的官员不是吗?虽然只是挂名的,但代表的也是朝廷,若是他不寻衅滋事还好,若是真的想要给咱们使绊子,也是个麻烦,所以,募兵一事,还是按照朝廷的令文来吧。”

    “是,侯爷。”冯浩应声道。

    不是冯浩看不起这东山县的县令,而是十多年过去,东山县的事情大大小小都是冯浩在打理,东山县令不过是挂了个名头,捞够了足够的政绩就会离开罢了,双方你情我愿相处的也是其乐融融,这种事情,没有哪个县令会傻的主动去找冯浩的事儿,毕竟人家的背后,是东山侯府,是魏王殿下。

    “现在这么一折腾,东山县这边儿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会多起来,冯浩你这两天多往宅子这边跑一跑,有什么需要的,我就让他们直接找你了。”玄世璟说道。

    “是,侯爷。”

    在宅子里转悠着,玄世璟突然想起来,要是三百府兵招募齐全了,肯定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训练一番的,可是现在连场地都没有准备好,等到了人都齐了再准备场地,岂不是又浪费了时间?

    现在最紧张的,可就是时间了。。。。。。。

第五百一十二章:布置() 
“冯浩,庄子上有合适练兵的地方吗?”玄世璟停下脚步转过身子来看着冯浩问道。

    “练兵?侯爷,虽然您统领三百府兵,这三百府兵也是跟着您上战场保护您,可是私自练兵的话,朝廷那边,怕是会有御史抓着这事儿不放吧。。。。。。”冯浩迟疑的说道。

    御史?玄世璟呵呵一笑,东山侯府与御史之间的关系还能回暖不成?道政坊这点儿屁大的事儿都给拿到朝堂上扯皮去,无非就是为了那么点儿汤汤水水,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在东山县练兵,可了不得,那还不得炸了锅。

    看来还要跟李二陛下讨要一道练兵的恩旨,反正就是三百府兵,练成神仙也再偌大的长安城翻不起身么水花,也无需被皇家猜忌什么,而且即将上战场的人,若说练兵,也实属正常,没见李恪自从上回那档子事儿完了之后现在在李二陛下的旨意下守在玄甲军的军营里往死了操练玄甲军吗,天子亲军,拿出去可不能丢人。

    “说的有理。”玄世璟对冯浩笑了笑:“不过咱们庄子上的府兵,要练兵,也是势在必行的,十多年没动真刀真枪,只是一年来上这么几次训练,上了战场,分分钟一个不留神就是要命,就算是训练有素的玄甲军,也不敢说在战场上保命手段如何,我也不想带着三百人出去,到最后剩几个光棍回来,这样的话,我还真是无颜面对庄子上的乡亲了。”

    “那,属下这就去准备。”冯浩拱手说道。

    “恩,去吧,剩下的事情我亲自办。”玄世璟说道。

    冯浩去办事,玄世璟则是回到书房,写了封折子,准备让人送进宫去,折子上写的,也就是跟李二陛下报备自己要训练这三百府兵的事情。

    兵部的文书送来的很快,临近中午的时候就已经贴在了东山县庄子牌坊的柱子上了,征募府兵的数量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正好三百。

    正儿八经的府兵,其实家境都应当是充实的,家里也保存有武器战甲,装备也算是精良,重装备和战马都由兵部府库提供,平时无战事便赋闲在家耕种,每年冬季都会有训练,但是玄世璟庄子上的府兵,却都不是长安本地人,当年逃难逃过来的,人能活着来到长安,已经是不错了,然而他们的户籍,在原本的老家现如今都已经挪到长安,由冯浩负责重新入了籍,是军户,但是在训练的时候,都是兵部统一安排,盔甲武器也都是兵部发放的,训练完毕之后,自然都给收回去了,所以,玄世璟庄子上的府兵,可以说穷的够干净利索。

    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玄世璟身为高门大户家的小少爷,是体会不到的。。。。。。

    寻常府兵个人自备的,主要就是随身七事及粮食,七事则是指服、被、资、物、弓箭、鞍辔、器仗。

    玄世璟觉得,用不着这么麻烦,介时大军出发,一应物资都会准备齐全,就算没有玄世璟的份儿,早在年前,玄世璟与李承乾在辽东的布置,也足以应对。

    玄世璟觉得,行军打仗,在途中,能够给军士减轻负担就尽量不要让他们平白无故多费力气,有这劲儿,留在战场厮杀的时候更为有用。

    写完了给李二陛下的奏折,玄世璟开始思索起来,怎么能够将这三百府兵,让他们武装到牙齿。

    长枪、长刀、弓箭、弩、盔甲。。。。。。还有火药。

    想到这些,玄世璟再次提起笔来,开始写信通知道政坊,将所有的木匠全都调派到庄子上来,不知道大唐的工匠,能否打造出让玄世璟满意的诸葛连弩。

    写完了给道政坊的信,接下来就是给那些研究黑火药的道士的通知了,炸药包已经出来了,就差引子了,这种东西研究起来没有过大的危险性,所以,进度应该查不到哪儿去,信上也明明白白的写清楚了时间,十天之内,连同火药,一起运送到东山县庄子上来。

    在李二陛下发现之前,能拿出多少,算是多少,这些都是玄世璟准备在战场上保命挣功的东西。

    征募的军文一下,庄子上的府兵便迅速的集结了起来,因为军文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东山县所征募三百府兵尽由东山侯玄世璟统领,所以东山县的县令在府兵集结完毕的时候,便带着额队伍来到了宅子。

    “侯爷,东山县的县令带着三百人已经到了咱们大门口了。”书房外,宅子的门房站在门外对着玄世璟说道。

    玄世璟放下手中的书,起身道:“恩,走,去看看。”

    “是。”门房点头道,玄世璟出来之后,便跟在了玄世璟的身后。

    现在的宅子里除却一帮铁匠和仆役之外,也就剩下了玄世璟,常乐还在外面折腾着,冯浩也已经去庄子上物色场地给玄世璟准备练兵的地方去了,不过好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来到宅子门口,宅子的大门敞开,老远就看到一身青色衣袍头戴布巾的东山县令,而他身后,则是整整齐齐的站着三百名青壮,也就是募集起来的府兵。

    看这些兵士的年纪,大多数都在三十岁左右,最年轻的,也不过是十八九岁,这个年纪,在庄子上也已经成了亲,有了孩子,不至于战死沙场落得个绝后的下场。

    见玄世璟走出来,东山县的县令连忙迎了上来。

    “下官参见侯爷。”走到玄世璟身前,东山县令对着玄世璟拱手行礼。

    “县君不必客气,东山县俗事,也是多劳县君了。”玄世璟对着东山县令客气道,双方和和气气的,受益的,也是东山县的百姓。

    “侯爷客气了,侯爷,这些便是东山县的三百府兵,从今日起,这三百府兵,就归侯爷统领了。”县令侧着身子对着玄世璟说道:“辽东之事,下官已经接到朝廷的告文了,在此,下官提前祝侯爷带领着咱们东山县的子弟兵,早日凯旋归来。”

第五一十三章:训练的前奏() 
“那本侯就承了县君的吉言,不过出兵之前,本侯还要在东山县呆上一阵子,有些事情,本侯还希望县君能给些方便,介时,本侯定会重礼相谢。”玄世璟笑着回应道。

    东山县令满脸微笑与玄世璟聊着,这位东山侯爷这么好打交道也是出乎意料的事情,毕竟长安城里,一些流传出来的传言,可是说这位小侯爷是如何如何难缠,如今亲眼所见,也没有传言中的那般难缠,还是十分明事理了。

    这就不得不说玄世璟在长安城也算是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郑家,因为那些死士的原因,对玄世璟已经恨之入骨,后来加上郑安的事儿,让郑家觉得,郑安现如今更加痛恨郑家,肯定是玄世璟借着春闱作弊案的事儿在郑安面前说了对郑家不利的话。

    这或许就是所谓大家族的心态吧,无论什么事情,错的总是别人。这是一种病态。

    “侯爷言重了,此番咱们东山县的子弟兵奔赴辽东战场,也是为咱们东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