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或许就是所谓大家族的心态吧,无论什么事情,错的总是别人。这是一种病态。
“侯爷言重了,此番咱们东山县的子弟兵奔赴辽东战场,也是为咱们东山县争光了,男儿生当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小侯爷年纪轻轻便深的陛下看重,也是做大事的人,下官定当鼎力支持。”
玄世璟与东山县令的谈话十分愉快,两人叙说完之后,玄世璟也正式接手了东山县的府兵三百人,
冯浩的办事效率很快,中午刚刚吃完饭,冯浩便来到宅子告诉玄世璟,场地已经准备好了,就在东山县的湖边北面的空地上。
地方选好了,人也都到到齐了,玄世璟便准备开始他的练兵计划了。
玄世璟的计划,必须是有针对性的,就比如上辽东战场的水军几乎占了五分之二比重,而且无论是先锋还是后援的物资,都会由水军承担,显而易见,水军在辽东战场将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就算撤退,水路也是个很好的选择,也正是因为这个,玄世璟需要让这些人,都要熟悉水性,不至于下了水和死在战场上没什么区别。
训练军士,无非就是体能、服从、团结合作、单兵作战能力,以及战场上的临场应变能力,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上瞬息万变,只有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才能提高保命的几率。
“冯浩,现在我带着人去你说的地方看看,你帮忙准备一些东西吧,这是单子,照着上面写的办。”玄世璟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给冯浩,上面写着的,都是玄世璟现在需要的一些东西,基本上一个下午,就能够采购完毕的。
“是,侯爷,属下这就去办。”冯浩接过纸张应声道。
三百府兵仍旧整整齐齐的站在大宅的门口,玄世璟走出来站在台阶上,看着三百活生生的汉子,稳了稳心神,出言说道:“征兵的告示,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了,咱们即将要奔赴辽东战场,所以,在这之前,为了能够让大家平平安安的从战场上回来,从今天开始,本侯将会对你们进行特别训练,一应吃住,由东山侯府提供,你们什么都不用做,安安心心的训练,现在,就在这里,本侯先交给你们一些最基本的口令动作,务必做到,令行禁止,这四个字,都牢牢的记载心里,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本侯没听见,中午都没吃饭吗?”玄世璟的眼神冷了下来,目光扫视着众人。
“挺清楚了!!”
“大声点!”玄世璟一声厉喝。
“听清楚了!!!”三百人,挺胸抬头站在下面,扯着嗓子吼了出来,脑门、脖子间青筋隐现。
“很好。”玄世璟淡然的点点头:“若是连这点儿气势都没有,干脆就不要当兵了,下面,都看好了,本侯为你们演示一遍。”说着,玄世璟挺胸抬头收腹,站的笔直,只是身上的长袍外褂,确实凸显不出什么来,只能说,看上去比平常散漫的样子更加精神了。
“当听到本侯说稍息的时候,挺胸、抬头、收腹、右脚向右前方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像本侯这般,看明白了吗?”
“是!”
“很好,下面,立正。”玄世璟紧接着开始教导他们下一个动作,这样的教导,仿佛又回到了遥远的大学时光,只是身份却是变了,由学习者,变成了教导者。
曾经并不理解为什么好几天的军训吃苦受累,能有什么用,但是现在,似乎更明了了一些,所谓的军训,并不是形式,而是要彻底的激发你的精神面貌,年轻人,就应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和平的年代,安稳的生活环境,更要做到居安思危。
约莫一刻钟的时间,玄世璟将基本的动作都已经教给了府兵,至于剩下的,等到了东山县的临时“营地”,再做打算。
“现在都听我口令。”玄世璟正了正颜色,对着下面的府兵喊道:“稍息!”
动作并不是很整齐,稀稀拉拉的,能够听到很清楚的杂音,不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让他们领会动作,已经挺不错了。。。。。。。。
“立正!”玄世璟扫视着众人:“不够整齐,自己掌握好节奏,本侯不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拖泥带水稀稀落落的杂牌队伍。稍息!”
“唰”的一声,动作却是比刚才要利索多了。
与此同时,下面的府兵心里也是叫苦不迭,怎么侯爷的训练,比每年兵部的统训要求都高。。。。。。
“很好,但是还不够,仍旧有人快或者是慢了,听我口令,立正!”
“唰”的一声,府兵的脚,规规矩矩的收了回去。
“向右看。。。。齐!”
小碎步跺响,少顷,玄世璟才开口:“向前看,虽然还没有达到本侯的要求,但是精神面貌倒是比刚到的时候好很多,现在,全体都有,向右。。。。转!目标东山湖北空地,跑步。。。走!”
三百府兵,整整齐齐的向着目标地出发,玄世璟也行动了起来,跑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要想让手底下的兵服服帖帖的听指挥,那作为将领,第一个就不能怂,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第五百一十四章:积分制()
而且玄世璟也是习武的身子,现如今,熬连一番身子骨,对玄世璟也有好处,总不能一直顶着病秧子的名号,这名头,都顶了十多年了。
思及此处,玄世璟倒是觉得,队伍中应该带个大夫了,之前在去商州的路上遇到的那个叫做叶青的大夫,到现在,应该也能派的上用场了,只是要将他请来,怕是不会这么容易。。。。。。
说实话这么多年玄世璟接触过的大夫也不少,能给他留下印象的,除却袁守诚和孙思邈之外,就是这个叶青了,不是说他的医术有多么的高明,只是他那祖传的药方和他舒筋活络的手法,神乎其神,这是玄世璟切身体会到的。
带着队伍来到冯浩物色好的地方,玄世璟率先停下脚步。
“踏步!”玄世璟大声喝道:“立正!”
三百府兵,笔直的站在空地上,玄世璟跑步走到队伍前面,立正站好,面向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讲话。
“从今天开始,你们的吃、住、训练、都将会在这一片举行,虽然离着大家的家很近,但是,军营就是军营,任何人在训练期间,不得擅自出营、不得擅自回家,你们的一日三餐,会有人专门从庄子上运送过来,今天下午的任务,你们三百人,要搭建起营地,工具一会儿就会送过来,一下午的时间若是搭建不好,那今晚上,无论是本侯,还是你们,都将会露宿在这片空地上,不但如此,晚饭都没得吃,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现在工具还没有送来,所有人原地立正!”玄世璟喝道,随后从一旁地上捡起一节树枝,开始在这些人中间穿梭:“谁要是被我发现姿势不标准,就不要怪我不手下留情了。”
大唐府兵的身体素质出奇的好,站军姿站了约莫有一刻钟,仍旧是直挺挺的站在那里,玄世璟看向他们的目光之中,也是充满了满意。
很快,不远处响起了车轮碾压地面的声音,冯浩带着人将帐篷工具等一应物事都送过来了,到了近处,冯浩看到三百府兵直挺挺的站在那里,眼中惊讶之色闪过,随后便开始跟玄世璟交接这批物资。
“侯爷,工具都是从咱们庄子上筹集的,时间紧迫,属下只能出钱在庄子上从庄户们手里现买,这些帐篷,是从东山县的府库中拨调出来的,懂东山县令倒是配合的很。”
玄世璟点点头,之前该说的话都已经跟县令说过了,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不是,
“做的很好,对了,傍晚的时候,将伙食和餐具都送过来,从今天开始,给这边运送的伙食,不可少肉。”玄世璟说道。
“是,侯爷,已经在准备食材了。”冯浩应道,该准备的东西,玄世璟的那张单子上写的很清楚,冯浩只需要照着做便是了。
餐餐不可缺肉,这也是为了保证士兵有足够的体力应对训练,所谓的肉食,便是豚肉,也就是猪肉,之前侯府的人在庄子上说过,猪仔幼年时期要进行阉割的事情,所以基本上现在东山县庄户养的猪,宰杀之后,都能够直接烹食,稍加腌制,便是一道美味。
以前不少庄户总是馋牛肉,但是自从猪被阉割后吃了一次猪肉,却发现原来猪肉比山里打回来的野味,更加细腻可口。
“对了,回到庄子上之后,你给珑儿写封信,就说之前在去商州途中遇到一个叫做叶青的大夫,想办法将这位大夫请到长安来,越快越好。”玄世璟吩咐道。
“是侯爷,属下这就去办。”冯浩应声之后,转身便带着人离开,将一车车的物资全都留在了这里。
湖边的空地并不小,容纳三百人的营帐绰绰有余。
玄世璟转身回到队伍的前面,目光扫视过众人。
“方才你们也听到了,本侯在此带着你们训练,餐餐有肉,为的就是能够让你们全心全力的去训练,将来在战场上,能够多一份活下来的希望,平时训练多流汗,待到战时才能少流血,本侯希望,你们怎么跟着本侯去辽东的,就怎么跟着本侯回来!你们的命!不是本侯的,是你们自己的,是你们等在家里的妻儿老小的,要牢牢记住!活着!努力的活着!拼了命的活着!!”玄世璟掷地有声的说道,随后缓了缓情绪:“现在,将东西都卸下来,全部开始着手搭建营帐,速度要快!给你们一半时辰,开始!”
玄世璟的话音落下,所有的府兵全都开始行动了起来。
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五人一个帐篷,连带玄世璟的帅帐,需要六十一个帐篷,但是五个人搭建一个帐篷,时间也是足够了。
“不但要速度,帐篷的质量也不能落下,帐篷搭建完毕之后,互相检查,五人一个帐篷,帐篷内的床铺,一定要规整,整个训练营地的内务,本侯将对你们采取积分制。”看着众人热火朝天的忙碌,玄世璟一边穿梭其中,一边大声的对正在忙碌的府兵说着:“所谓积分制度,从你们开始着手搭建帐篷的时候开始计算,依照同宿一帐篷的五人为一小组,设组长一名,带领其他四人,帐篷搭建合格,计五分,不合格者,扣五分,紧接着,便是帐篷内务,每日内务检查合格者,加二分,不合格者,扣二分,往后的训练当中也是一样,现如今大家都是军士中的白身,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最终,六十组人,分数累积最高的一组,本侯将会为他们分派官职,进一步,人上人,落后一步,便是平庸,是进是退,全在你们。”
玄世璟的话,也极大的激励了这些兵士,玄世璟说的没错,现在,一同被招募的这三百人,都是军士中的白身,但是现在在打仗之前有这么一个晋升的机会放在他们面前,如何能不激动。
将这些人分组,也是玄世璟为了能够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团结协作,上了战场,大家便是袍泽,提前磨合,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百一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回忆()
甘露殿,玄世璟写的奏折很快被递到了李二陛下的书案上,李二陛下看着玄世璟写的奏折,笑了笑,对着身边的德义说道:“璟儿这孩子,想在东山县训练那三百府兵,也知道给朕写奏折了,有进步。”
“陛下,这两天玄侯虽说不上早朝,但是在朝中的风头仍旧没有过去,老奴到时觉得,玄侯这般谨慎一些,倒是好的。”德义说道:“这样,陛下也省心不是。”
是啊,这孩子收敛一些,的确让人省心不少。
合上奏折,李二陛下起身,走出了甘露殿,站在门前,眺望着远处。德义默默的陪在李二陛下身边。
有些事情,作为李二陛下的贴身太监,德义要知道的比其他人多的多,更能比其他人理解李二陛下,就比方说东山侯府的事儿。
即便是玄侯不上战场,不取功劳,李二陛下也会保证东山侯府与国同休,只要大唐存在一天,那东山侯府就不会被勋贵圈子除名,这件事情德义知道,因为李二陛下写这封诏书的时候,自己就在旁边。
一切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故去的晋国公玄明德,晋阳乃是李唐的龙兴之地,就算臣子有天大的功劳,皇帝也不会将晋阳分封出去,而玄明德在故去的时候被追封为晋国公,原因只有陛下和自己知道。
因为晋国公的身份不凡,或者说,晋国公,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德义自从李二陛下被封为秦王的时候,就跟随在李二陛下身边了,因为办事能力强,本身也能够保护李二陛下,所以深得李二陛下的信任和重用,玄武门与建成太子还有齐王对峙的时候,德义便混在军队中,暗中保护李二陛下,只是当时场面太过混乱,德义就算再怎么厉害,也抵挡不住暗箭伤人,这才导致了晋国公替李二陛下挡箭而中毒身亡。
晋国公临死之前,德义就跟在李二陛下身后站在晋国公的床前,在晋国公最后清醒的时刻,却是对李二陛下说了这么一番话。
“殿下,看来德终究是难敌天命了,殿下的未来,是千古一帝,请殿下记住,莫忘初心,让大唐强盛起来,让百姓们能够吃饱穿暖,德便死而无憾了。”
“明德。。。。。。”饶是李二陛下多年来在军营之中铁骨铮铮,听到玄明德的话,也不禁湿了眼眶。晋阳起兵,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李家,没有多少人看好他李世民,但是玄明德却信心十足的告诉他,你有这个资格,将来的天下一定是李家的,将来坐上皇位的,一定是你李世民!将来的李世民,一定是千古一帝!
这是一种怎样的认可和鼓舞,从晋阳一直到玄武门,玄明德一直跟随在身边,陪着他征战南北,立下汗马功劳。
那是一个夜晚,军营外的山坡上,他与玄明德随意的坐在草地上,当他问玄明德,你为什么知道的这么多。得到的,却是一个让自己震惊的消息。
“殿下,您相信天命吗?”玄明德问道。
天命这种东西,神乎其神,但是在当权者的面前,提这种事情,危险性还是很大的。
“天命告诉明德,孤将来的路会是那个样子?”李世民反问道。
“是啊殿下,就像殿下现在看先秦、皇汉、魏晋历史一般,现在这个时期对我来说,就如同陛下回到先秦的历史时期一般呢。”玄明德笑道。
与李世民相处这么长时间,两人已经是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外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晋阳的时候,玄明德与李世民,便已经是结拜兄弟。
“明德你是说。。。。。。”
“没错,我原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而是来自千年之后朝代。”玄明德说道。
震惊过后,李世民平静下来,复又问道:“那是一个怎样的朝代,而孤,在你们的历史上,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秦王殿下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可以与秦皇汉武并肩而立,并称千古一帝,殿下,觉得,这个评价如何?”玄明德转过头来,笑了笑对着李世民说道。
“只有这种评价吗?总不能,帝王的一生,一点瑕疵都没有吧,而且,就算是将来的天下是李家的,按照继承皇位的顺序,我大哥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吧。。。。。。”李世民说道。
玄明德摇了摇头:“不好的评价,有的,殿下确定要听吗?”
“你说吧,听是一回事,孤的前途掌握在孤自己手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李世民不以意的笑道。
“殿下将来登上皇位的路,会十分的血腥呢,弑兄、杀弟、囚父。。。。。。”玄明德说出的每一个字,都狠狠的砸在李世民的心上。
自己将来真的会是这样一个人吗?或许从现在开始的话,应该会有所改变吧。。。。。。
玄明德看着李世民的脸色,心里也猜想的出他在想什么,可是要改变,就真的这么简单吗?
李建成会老老实实的做他的皇太子,不因为李世民的功绩而猜忌他吗?
自古皇家多无情,兄弟之间还没有走到那个地步,是因为现在的天下,还不是李家的,现在仍旧需要他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而等到李渊要立太子或者是天下平定之后,兄弟之间的矛盾,也将要彻底的爆发出来了吧。
这种矛盾,如何调和?让李建成让出太子的位置?还是让李世民交出所有的权利做一个太平王爷,假设真的是第二种选择,李建成会因此放过李世民?
而李世民又真的如此甘心?
兄弟两个都是枭雄,都不敢平庸,这就造成了他们不可调和的矛盾,将来的结局,注定是你死我活。
“会有办法的。”李世民抬起头,看着深蓝的天空,目光中闪烁着别样的情绪。
“或许吧。”玄明德笑笑:“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不是吗?”
“没错,明德这句话说的妙及啊。”李世民也回以一个笑容:“现在,就让咱们联手,平定这天下乱世吧!”
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来()
回忆起当年,站在甘露殿外的李二陛下也忍不住一阵叹息,后来事实证明,明德的话是对的,在玄武门之前,明德与长孙无忌力主自己顶替太子,想来也是为了顺应天命,可是,若是没有明德呢?长孙无忌牵头,房玄龄杜如晦都会劝说自己这么做,这就是所谓的天命!
玄明德来到这里,帮着自己成就了帝王职业,也是天命,玄明德说不希望自己的名字留在史书上,就连临死前的最后一句,也是叮嘱自己,不要让玄明德三个字出现在史书上。
李世民做到了,自登基之后,所有史官被召见进宫,用尽手段,将玄明德三个字从史书上抹了去,或许那些史官都以为,如今的陛下,对待大唐的功臣,都是薄凉的吧。
玄世璟是玄明德唯一的儿子,是玄明德血脉的延续,玄世璟的身上,寄托着李二陛下对自己不为人知的一位兄弟的思念,所以,即便是李二陛下日后大行西去,留下的遗诏之中,也会让后世之君护得东山侯府一世安宁。
不为别的,就算是为了玄明德口中的“天命”二字吧。。。。。。
玄世璟在李二陛下心中,地位始终有些特殊,不然也不会受到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