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夷男的葬礼结束之后,曳莽怕拔灼会害他,突然离开,回到汗国东部。拔灼追赶把他杀死,然后自称颉利俱利薛沙多弥可汗,拔灼继承王位之后,便决定来攻打大唐了。
正如李二陛下所说的这般,忒不知天高地厚了。
薛延陀与突厥也是积怨已久,如今薛延陀与大唐对上,突厥人本就奉了皇命参与其中,这下,他们岂能放过薛延陀?
草原上的人最喜欢干的就是落井下石的事儿。
夷男可汗要是不死,对大唐再有怨怼,李二陛下派遣使节过去,送点儿东西,安抚一番,也不会掀起战事,只是这拔灼,年轻气盛了些。
“薛延陀这仗,怕是要拖到来年,既然他们不想让咱们过个好年,那他们自己,也就别想安生了。”李二陛下说道。
李二陛下向来是个记仇的人,当年渭水颉利可汗施加给大唐的耻辱,李二陛下心里一直记着,位子稳了,能打了,立马讨回来,现在薛延陀的反复,也让李二陛下没了耐心,成,你要战,咱就战。
“过年啊,又是一年。”玄世璟感慨。
过了今年,便是贞观二十年了吧,离着原本历史贞观朝结束还有两年的时间。。。。。。但是现在看来,就不一定了,因为李二陛下驾崩,原因不是病死,而是被五颜六色的小药丸子给毒死的,只要绝了李二陛下求长生的念头,或许贞观之治的繁荣,还能再延续下去。
中原大地经过一场战乱,真的是十室九空,当年大隋繁盛至极,中原大地人口多达八百多万户,而如今的大唐,经过武德年到现如今的贞观朝,才堪堪恢复了不到一半,也就是这两年关内的日子太平了。
现在的历史已经悄然改变,对于大唐日后的发展,玄世璟抱着期待的心思,想要亲眼见证,见证这个时代如何从衰颓,走向繁盛。
说起那些小药丸,这不玄奘从印度回来了嘛,没带回个神棍和尚来给李二陛下洗脑,也不对,好像带回神棍不是玄奘和尚,而是另有其人来着。
不管如何,还是先探听一番为好。
“陛下最近可见闻过天竺那边的风土人情?”玄世璟问道:“这玄奘大师从天竺回来,着实让长安热闹了一阵子啊。”
“嗯,不错,长安这阵子倒是热闹,先是你与兕子的大婚闹得沸沸扬扬,再者便是长安城的各个寺庙在长安各处召开法会,着实是一番盛景啊。”李二陛下笑道:“不仅仅是佛门如此,袁天罡也从外地回来,说是临近年关,要在长安城各处开道场,为大唐,为大唐百姓祈福。”
得,袁天罡这事儿都报备到李二陛下这儿了,佛门开法会,道门开道场,这长安城还真是热闹极了,两家这是要实打实的对上啊。
倒是要给李淳风说一声,那些忽悠人的道场法会,就别往东山县弄了,省的他一下手,袁天罡又要跑来哭诉。
袁天罡这人,他惹不得还躲不得吗?这人为了道门啥事儿都能做出来。。。。。。
而李二陛下,现在因为佛门的繁盛笑的愉快,不知日后当兕子调查出结果之后,将结果摆在李二陛下的面前,李二陛下是否还会像现在这般笑的灿烂。
那些和尚,可是在吸他的臣民的血。
玄世璟与李二陛下在东上阁聊了许久,李二陛下喝了不少的酒,玄世璟离开的时候,李二陛下已经躺在软榻上微醺了,玄世璟出了东上阁的大门,被冷风这么一吹,浑身一个哆嗦,倒是清醒了。
今天与李二陛下聊的这般畅快,却是有些放松了,愉悦了,毕竟他是个臣子罢了,虽说娶了晋阳公主,但是也只能与李二陛下算是半个一家人,天家,即便是有血缘关系都是伴君如伴虎,更何况,他也不过只是个女婿罢了。
第二百三十章:挖墙脚()
可能是因为喝了酒的缘故,玄世璟坚持着回了道政坊的公主府之后,一进门,便倒在了客厅的软座上,下人将玄世璟回来的消息告诉了正在四楼书房的晋阳,晋阳赶紧下来,走到玄世璟身边,却是闻到了浓浓的酒味儿。
“夫君?”晋阳伸出手,轻轻的推了推玄世璟。
“嗯。。。。。。”回应她的是玄世璟有气无力的声音。
“夫君进宫见父皇,这是与父皇一起喝酒了?”晋阳闻到。
“嗯。”
看玄世璟如此疲惫,晋阳也不想多问了,让下人搀扶着玄世璟便上了楼,先给他洗漱一番换了衣服,让他好好休息一番再说吧。
就是不知在宫中发生了何事,竟然让一向有自制力的自家夫君能够喝成这样,神色之间,也是这般疲惫。
照顾着玄世璟洗漱过,换过衣服之后,晋阳又回到了书房,从神侯府那里带回来的资料还没看完,她得去接着处理才是,再加上锦衣卫已经开始陆续的往回送关于佛门佛寺的消息了,桌案上有着不少事情需要晋阳处理。
既然当初揽下了这活计,就要做好他,更何况,如今的佛门是依附在百姓的身上吸血,她也不能放任不管不顾,若是不知道还好,知道了,不管,晋阳心里过不去那道坎儿。
玄世璟躺下这一睡,再醒来天已经黑透了,房间中也是漆黑一片,玄世璟起身,却是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的。
这是喝醉了吧。
若非晋阳强行给他喝下了醒酒的汤药,恐怕这会儿玄世璟的脑袋得炸了。
不仅仅是喝醉了,和不少酒,加上东上阁之中的暖气让人昏昏沉沉,这一出门被冷风一吹,他是清醒了,但是也微微受了风寒。
出了卧房,见到走廊的油灯还燃着,书房那边还透出微微的光亮,玄世璟便迈步朝着书房走去。
推开书房的大门,就见到晋阳正端坐在案前,手里拿着的,还是从神侯府带回来的蜀地的资料。
“辛苦了。”玄世璟走上前去,从晋阳手中将书拿下:“这些明日我来看吧,都这么晚了,洗漱一番休息去吧。”
晋阳笑着摇摇头:“无妨,反正也是闲来无事,况且,此事不也是关乎到庄子上的安全吗?马虎不得,谁知道是否真的有余孽,而那些人能坚持到现在都没放下反唐复隋的念头,个个都是偏执的疯子,万一真做出点儿什么事儿来,到时候咱们后悔都没地儿后悔去。”
“这现在也只是个猜测,而且,现在咱们庄子上这么多兵员,多多主意一些,他们也翻不出什么浪花儿来。”玄世璟说道。
“不说这个了,夫君今日从宫中回来,满脸疲态,又醉成那个样子,方才我听夫君说话,声音也是嘶哑,估计是受了风寒,且让下人找个大夫过来给夫君把把脉吧。。。。。。。“
玄世璟摆了摆手,笑道:“大夫倒是不用了,你忘了你家夫君,那可是久病成医啊。”
说着,玄世璟搭上了自己的脉门:“的确是有些风寒,不过倒是不严重,让下人煮了姜汤,今晚喝了捂着被子睡一觉就好了。”
玄世璟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今日在宫中,我与父皇聊了许久,说到了倭国,说到了庄子上的幼子蒙学,也说到了薛延陀的战事,相谈甚欢,所以一个不注意,酒就喝的多了些,现在父皇对于长安城的佛门与道家争相开法会与道场还津津乐道呢,完全没有注意到这背后的血雨腥风啊。”
“锦衣卫的办事速度很快,想必过两日就能够摸透长安一些佛寺背后的东西了,到时候借由太子哥哥的手呈交给父皇,父皇定然会想办法的。”晋阳说道。
“但愿如此啊。”玄世璟感慨。
“对了,夫君所说的,庄子上幼童蒙学一事,又是什么说法?”晋阳问道。
“这个啊。。。。。。”玄世璟将对李二陛下说的那些话告知给晋阳。
“夫君是想在庄子上办学?”
玄世璟点头:“嗯,只是个学堂而已,供庄子上到了年纪的孩子们读书,也不会像工学院那般,折腾的声势浩大,所以陛下说,东山县是给我的封地,让我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只要不去祸害老百姓,随我。”
“那这么说来,父皇就是同意了。”
“是啊,这不娘子关的人即将全都迁到东山县,房子也得盖,人手咱也有,既然府中库房里的银钱放着生锈,倒不如为庄子上的百姓半点儿事儿,也是积德。”玄世璟说道。
“夫君想去做就做吧,只是建造学堂简单,招收生员也不是难事,这教书的先生,总该有吧?夫君可有了人选?”晋阳问道。
“这还没想好,兕子可有什么推荐的?”玄世璟问道。
“夫君可记得当初在宫中弘文馆之时的先生?”晋阳问道。
“如今的太子太傅高士廉高大人。”玄世璟:“高大人现在在朝中身居要职,而咱们庄子上不过是办个小学堂罢了,要请这么大一尊神?”
“夫君有所不知,高大人年事已高,且身子骨也是不如以往,两年前就上表请求致仕,不过父皇没有答应,只是免了尚书右仆射之职,让他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身份代行中书门下职务,后来做了太子太傅,算是让高大人轻松一些,只是这两年以来,高大人劳心劳力,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虽说父皇也是心疼,但是也不舍得放开这么一位肱骨之臣,兕子觉得,与其让高大人累死朝堂,还不如放了高大人,来庄子上修养,顺带着教教书也不错,高大人可是位不错的先生呢,早年在弘文馆的时候,兕子也跟着高大人读过书,所以深有体会。”晋阳说道。
“如此也好,这样的话,明日我便亲自去高大人府上拜会,高大人没有做官的心思,想来这事儿也不难,也是给了他一个离开朝堂的机会。”玄世璟说笑道:“只是这样以来,倒是挖了父皇的墙角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请老师致仕()
晋阳笑笑,没有说下去,挖了这墙角,总比让那墙角放在朝堂上被压垮了要些。
今年秋天高士廉大病一场,在府上足足歇了大半个月,病好了这才回到朝堂上,就这身体,还能折腾到什么时候,还不如早点儿退下来,好好颐养,还能增寿。
“那这样的话,庄子上岂不是又要大动土木,现在可是大冬天。。。。。。”晋阳说道:“地上大多都冻起来了,若是现在开始修建房舍和学堂,得费很大的劲儿啊。”
“冬天也没关系,冬天正好咱们庄子上的人都空闲下来,有这功夫来帮工,而且,娘子关的人到了咱们庄子上,总不能让人家过年也住帐篷吧?只要挖好地基,盖房子就快多了,多招呼些人,赶赶工,年前先将那些老兵的住处收拾妥当了,给人家一家,至于学堂,先盖着,来年过了正月再招生,这一整个冬天,也得让高大人在家养好身体啊。“玄世璟说道。
晋阳点点头:“嗯,那如此的话,妾身就去安排了。”
“好。”玄世璟应声。
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现如今晋阳是东山侯府的当家主母,这些安排人的事儿自然也是由她来过手,玄世璟主外,在外头,在朝堂上主事就好了,家里头不用操太多心。
对于晋阳,玄世璟也是一百个放心,毕竟也是朝廷当中一些老狐狸教出来的学生。。。。。。
两口子在长安住不了多长时间,所以隔天上午,估么着时间,玄世璟带上礼物去了高士廉的府上。
高士廉现在虽说是太子太傅,但是门下省那边儿的事儿仍旧没有放开,只是因为身体缘故,这大冬天的,下朝之后就不必留在门下省挨冻了,可以回府修养歇息。
马车停在了高家大宅的门口,玄世璟下了马车,拿着自己的拜帖,走到大门前,伸手敲了敲门。
大门被打开,门房走了出来,见到玄世璟,连忙躬行礼。
“参见东山侯爷。”
“无需多礼,这是本侯的拜帖,请转交给高大人,就说学生玄世璟前来拜会先生。”玄世璟将手上的拜帖递给门房。
“是。”门房应声,随后朝着大宅子里面跑去。
当年玄世璟也在弘文馆,那时候也是高士廉在教他们,所以玄世璟与高士廉之间,有师生之谊,玄世璟自称学生,也是正常。
不多时,门房折身回来,将玄世璟请进了高家大宅。
“侯爷,老爷就在书房之中等候您呢,请随小的来。”门房说道。
“好。”
玄世璟跟着门房,到了高家大宅前院儿的书房,一般书房都在后宅之中,只是高士廉即便是在府上,也是忙活着朝堂中的事情,为了方便,便在前院儿收拾了一处书房,充作办公地点。
玄世璟跟着门房就到了这前院儿的书房,门房示意玄世璟进去,随后自己退了下去。
走进书房,玄世璟转身将书房门关上,而后走到书房中央,对着上首的高士廉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学生礼。
“学生玄世璟问老师好。”
“玄侯啊,来来来,坐。”高士廉乐呵呵的招呼玄世璟坐下。
玄世璟的这一句老师,也是勾起了高士廉不少回忆,那会儿做玄世璟老师的时候,自己还算是正当壮年,身子骨儿硬朗的很,一转眼,这么多年就过去了,岁月还真是不饶人。
“学生听闻老师近来身体欠佳,便从府上拿了些滋补的小东西送来给老师补补,老师身体可无恙?”
高士廉笑着摆摆手“没事儿,人老了,身子骨儿不如当年,实属正常,像我们这一辈人,身子都是年轻的时候给弄坏的,到了年纪大了,种种病症自然也就显露了出来。”
如今朝廷之中大多数像高士廉这一辈的,无论是文臣武将,都是统兵打仗一路走过来的,年轻的时候受伤浑不在意,年纪大了就出后遗症了,也就程咬金,越老倒是越壮实了。
贞观年间的名臣,大多都是死在病榻上,哪个是在家老死的?
“老师想没想过,致仕。”玄世璟将话题抛向了高士廉。
“哈哈哈哈。”高士廉豪爽一笑:“想了,两年前就上奏折跟陛下提出来了,只是陛下没同意,老夫也就拖着这幅残躯继续在朝堂上苟延残喘着,也是陛下对老夫的器重,老夫不忍辜负陛下啊。”
“可是老师身体的问题也不能不管不顾啊。”玄世璟拱手:“其实今天学生来老师这里,是有一事想要求老师。”
“哦?玄侯有什么事情要求老夫的?你我师生一场,能帮得上的,老夫定会帮你的。”高士廉抚须说道。
这个时候的师生关系是很铁很牢靠的一种关系,所谓天地君亲师,若是亲人不在了,那师父,就是亲人,师父师父,半师半父。
“学生想请老师致仕。”玄世璟说道:“老师的身体,不能再在朝堂上折腾下去了,若是再这般劳累。。。。。。。恐怕。。。。。。”
下面的话,玄世璟说不出来了,这些年,朝堂上曾经烨烨生辉的名臣,一个一个的走,之前说起房玄龄,杜如晦,不过是一个名字,一个书本上简单的画像,可是现在,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可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在玄世璟面前,辉煌、陨落。
说不上什么滋味儿,想挽留?只是这种事情,谁都留不下,玄世璟不是神,管不得阎王爷要谁死,他能做的,就是从阎王手里抢时间罢了。
“玄侯,老夫知道你是为了老夫的身子好,只是,老夫也想致仕,可是陛下那里。。。。。。”
“只要老师想,陛下那里,学生去说!”玄世璟抬起头来,眼光坚定的看着高士廉。
“唉~~”高士廉叹息一声:“从小你就是个倔强的,除了这事儿,还有什么要求老夫的,一并说了吧。”
“老师英明。”玄世璟轻飘飘的一个马屁拍了上去。
“少来,说吧,何事?”高士廉问道:“只要不过分,老夫答应你便是了,你若是能让老夫致仕,也算是帮了老夫一把。”
今天财神节,祝我的书友们财运当头,财源广进!发财了记得订阅正版哦~~
第二百三十二章:来教学生吧()
“老师,学生想在东山县建个学堂,招收一些庄子上的幼龄学童,只是这学堂好建,招收生源也不是问题,学生也不差那几个钱,就是这教书先生的人选,学生拿不定,想起当年在弘文馆,学生就觉得,适合这事儿的,非老师莫属了,而且东山县庄子上风景宜人空气清新,又不似长安这般喧嚣,也是个修养的好地方。。。。。。”玄世璟口若悬河口灿莲花,就差把东山县夸的大冷天儿里能开出朵朵桃花儿似的。
“让老夫去教学?”高士廉哈哈一笑:“亏你小子想得出来,把老夫从朝堂上弄出来,倒是换地儿给你去做苦力去了。”
“老师,这不是苦力,您老人家一身才学,总不能将来每个传承不是,这可是教化之功。”玄世璟说道。
“说的好听,放心吧,老夫不会将这一身才识带到棺材里头去,对不起先人,若是教书,仅仅这般简单,老夫答应了你也无妨,在你庄子上教导些小娃娃,总比在朝堂上劳心劳力要好的多。”高士廉思索了一番说道:“只是老夫要看看,你怎么说服陛下。”
“学生要办学堂的事情已经跟陛下说过了,有了学堂,还能没有先生吗?陛下那里,学生会好好跟陛下商量的,不,是一定会让陛下放人的,学生可不相信,陛下就一点儿不疼惜您老人家的这付身子骨。”玄世璟信誓旦旦的说道:“明儿个工学院的人就会去庄子上,学生那边儿庄子上趁着现在庄户门都是农闲的时候,开始动工,明年春天,学堂就能建好,老师您就请好吧。”
“东山县离着长安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若是老夫去你那庄子上,岂不是要住在庄子上?”高士廉问道。
好歹来回加起来六十多里地呢。
“老师放心,学生会在庄子上为老师物色一座宅子的,定然不会委屈了老师。”玄世璟拱手说道。
高士廉,这可是人才啊,学识过人,又是朝堂上退下来的大佬,这样的先生打着灯笼可都找不到,现如今长安城的勋贵子弟,大多都是高士廉的学生,不单单是这些勋贵子弟,还厚皇家的王爷、公主,都是出自这位大佬的门下,毕竟当年这些人都是在宫中弘文馆进学的学生,而弘文馆的先生,便是高士廉。
“无需什么宅子,独门独院儿的能住得下老夫便是,这锦衣玉食惯了,倒是怀念起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