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士廉只是笑了笑,便让他们坐下,随后开始检查之前布置过的课业,或是翻看他们抄写的课业,或是让他们站起来背诵。

    一节课有一个时辰,高士廉也不着急赶着往下讲,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打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转眼之间一节课到了尾声,坐在上面的高士廉讲完课之后,看着玄世璟笑了笑。

    “还有一段时间才会下课,今日既然世璟来了,老夫也与你们讲讲你们的这位侯爷当初上课的事。”高士廉笑道:“世璟当初在弘文馆入学,可是让老夫印象深刻啊。”

    玄世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当初在弘文馆的时候,耍的都是些小聪明而已。

    “老夫手里的书本,还有你们手中的书本,上面的标点,可都是当初世璟耍小聪明弄出来的呢。”高士廉笑道:“幼子入学,除却学字练字,学习的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读书断句,而当初玄侯偷懒,在书本上写写画画,没成想却弄出了这标点,也算是造福了读书人,至少书本拿到手之后,不必为断句而烦忧了,着实省了功夫,自然,老夫也要对你们说,读书虽说要刻苦,但也不能太过死板,一成不变,说不准一些不起眼的小聪明,也能成为很重要的东西,就如同玄侯当初弄出来的标点一般,万事讲学以致用,老夫也希望你们日后能将你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用到生活之中,否则,这读书,除却修身养性,也就没有别的意义了。”

    高士廉为他们讲这些道理,或许这些孩子现在还是懵懵懂懂,但是往后随着年纪的增长,学的越来越多,便会逐渐理解当初老师教给他们的东西了。

    “这堂课还剩下些许时间,你们便自行温习吧。”高士廉说完,便坐在书案前,开始翻阅起学生交上来的课业。

    “原来这书本上的这些字符,都是侯爷您弄出来的啊。”玄世璟身边儿的孩子一脸崇敬的看着玄世璟感叹道。

第四百零七章:学院净土() 
玄世璟笑了笑,没去刻意解释,既然当年这么蒙混过去,那样就好。

    “其实也简单的很,当初我入学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先生讲那么多,记不住啊,就只能在书本上动手脚了。”玄世璟笑道。

    书本对于玄世璟来说并不珍贵,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书本是他们必须要保护好的,因为他们视书本为神圣,哪儿敢像玄世璟说的那样,在书本上乱写乱画,尽多是在纸上将先生讲的要点记载下来罢了。

    限制这些孩子思维的不是别的其它原因,而是贫穷。

    大唐,穷人家的孩子大多读不起书,不是所有的百姓都能砸锅卖铁的供孩子去读书上学的。

    一节课上罢,玄世璟离开学堂,站在学院的院子里,院子里的凉亭是个好地方,无论是高士廉还是萧瑀,没课空闲下来的时候都喜欢在这凉亭里坐着,秋日的午后还是挺令人惬意的。

    “听罢士廉一节课,世璟感觉如何?”萧瑀转过头来看向玄世璟:“刚从平壤回来没多久,心可静下来了?”

    旁人未曾看透的问题,却是被萧瑀一眼看穿。

    玄世璟在战场上杀伐太重,即便是回了长安,强行掩盖自己心里的那股子躁动,但是这股子躁动,压抑的越久,爆发出来越厉害,或许书院这种平静祥和的氛围,能够缓解玄世璟的内心,给他的内心破出一个缓释口,让他那不安的情绪,慢慢的释放出来,最终消弭于无形。

    平壤到长安,千里迢迢,虽说路上走了不少时候,但是那个时候玄世璟思乡心切,归心似箭,哪儿还有别的心思想其它,到了长安之后,日子重新归于平静,而已经适应了战场节奏紧凑的日子的玄世璟,想要重新归于平静,也需要一段时间。

    玄世璟不是久经战阵的宿将,攻打高句丽的这一仗是他生平第一次独自领兵出征,不同于三年前李二陛下亲征的那一次,那一次无论怎样,玄世璟都知道,他的背后有李道宗把控,有李二陛下主持,这一次,他几乎是孤身奋战,薛仁贵在大行城忙到无暇分身,他玄世璟,才是大军的主心骨,才是大军的依靠,这样的日子,几乎是每天神经都是紧绷着,生怕出过错。

    “萧相公果然厉害,晚辈自认为隐藏的很好了。”玄世璟无奈摇头道。

    “老夫这是见的多了。”萧瑀笑了笑:“这书院是个好地方,若是闲来无事,多过来转转。”

    玄世璟起身,躬身向萧瑀拱手一礼:“晚辈明白了。”

    玄世璟还真打算在书院再多听几节课,现在正好空闲,也是难得的机会,萧瑀说的没错,书院是个好地方,能够荡涤玄世璟的心灵,至少能将在辽东那边沾染的那股子杀戮气息给消弭干净。

    出了书院,玄世璟在书院门口驻足,抬起头来,看着书院牌匾上龙飞凤舞“明德书院”这四个大字,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这书院,才是东山县真正的净土。

    次日,李二陛下的诏书通过三省颁发了出来,快马送往了关中各地,告示贴的满大街都是,要征调关中徭役十三万,汇集龙首原,为大唐修建新宫殿。

    户部迅速的开始拨调钱粮,而工部也开始征调工匠,首当其冲的,正是长安城的工学院。

    工学院几乎汇集了整个关中的工匠中的精锐,要在龙首原修建新宫,这些工匠自然要被工部征调。

    自昨日从甘露殿回到工部之后,阎立德和阎立本兄弟便彻夜赶工,绘制新宫殿的施工图,期间也曾乘坐马车去过永安宫,毕竟这新宫殿是要在永安宫的基础上扩建,或许永安宫有些地方需要拆除。

    工匠汇集到龙首原之后便开始搬运砂石,夯实地基,秋日里过了农忙之后,龙首原又呈现出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玄世璟仍旧在庄子上,上午睡到自然醒,醒过来之后便去书房坐着,看看底下的人送来的消息,下午吃完饭就去书院,听听高士廉和萧瑀授课。

    “侯爷,钱大掌柜的来了。”书房外面的下人站在外头拱手说道。

    “让他进来。”玄世璟说道。

    “是。”

    少顷,钱堆到了玄世璟的书房,行过礼之后,便跪坐在玄世璟对面。

    “侯爷,朝廷工部的人找上了属下,说是新宫殿建造的一些材料,只要咱们有的,优先向咱们购买,只是希望咱们的价格,能够比市面上。。。。。。低四成。”钱堆说道。

    玄世璟一愣,不过也不稀奇,钱堆的商会的确经营了不少东西,而新宫开始修建,工部的人在整个关中开始搜寻材料,自然是最先在比较进的长安城中,联系商户购买材料了。

    只是这四成,的确是压的有些低了。

    “除了价钱之外,工部的人还说什么了?”玄世璟问道。

    “属下联系了几个长安城的商户,工部的人与他们都接触过,给出的价钱,也都是压四成,工部的人说,修建新宫,所需材料是个大数目,即便是比寻常低四成,但是毕竟数量在那里。”钱堆说道。

    “真不知道,这工部压价,是真是为了府库着想,还是另有什么别的目的。”玄世璟笑道。

    “侯爷不会是怀疑这当中有人。。。。。。。”钱堆眉头一皱,也想到了这当中的门道。

    “这商人是工部联系的,但是毕竟钱粮是户部调拨的。”玄世璟说道:“他们若是真的为了朝廷府库而节俭,四成倒也没什么,他们说的有一点没错,毕竟这数量在那里,商人们也是薄利多销,但是若是因为这当中的层层门道而压缩商人的利润空间,那这问题可就大了。”

    有多大?大到有可能新宫的修建会被无限的搁置下去!

    “那。。。。。。。属下该如何回复工部的那些人?”钱堆问道。

    “若是让四成,咱们的利有几成?”玄世璟问道。

    “不足一成。”钱堆说道:“实在是太低了,林林总总算下来若是与工部成了这笔买卖,或许咱们还是亏的,这材料一方面,除却咱们自己独有的材料之外,能赚的,着实不是很多。”

第四百零八章:工部压价() 
“告诉他们,最多让两成,否则让他们找别家去吧,也别拿朝廷来威胁人,这当中的门门道道他们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玄世璟说道。

    玄世璟虽说只是提议出了修建新宫,但是依照历史的轨迹,不管玄世璟提不提,龙首原上的新宫肯定是要修建的,长安城不少人都知道,这玄武楼的背后的主家就是他玄世璟,而工部的人找上钱堆,却是将材料压下四成,是觉得玄世璟既然提出了这主意,就一定回促成新宫的修建吗?

    哪怕让自己家的生意赔本?

    只要钱堆带头将价格压下来,长安城的其它商人就会跟风?

    没有的事儿,钱堆手底下的商会养活了多少人?一旦商会的生意出了问题,多少人会因此失去一份赖以养家糊口的工作?

    商会经营材料不是个小生意,这一门生意下也养了不少人,若是这生意赔本做,商会倒贴钱财,先将这生意给赔个干净。

    一门生意就像是一条船,船越大,船上的船员越多,船一旦沉默,船上的船员也跟着遭殃。

    工部的人就没有想过,一旦价格压下来,商人承担不住这个损失,生意就没法做,介时长安城平白多出无数的闲散人,怎么办?全都送到龙首原去做徭役?

    “是。”钱堆应声:“只是,这般强硬的回了工部的人。。。。。。。”

    “放心,剩下的事我来办。”玄世璟沉声说道:“陛下修建新宫的旨意刚刚下来就出了这样的事,工部的人虽然勤快,但是勤快的也太过分了,过分的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真心想要帮助陛下修建新宫,还有户部的人,明儿个的朝堂,有意思了。”

    说道此处,玄世璟冷笑一声。

    或许此事只是工部的人弄出来的,也或许是工部和户部联合起来弄了这么一遭,但无论是谁,整出这样的事情来无疑是延误了新宫的修建,让长安城中的商人人心惶惶,心里头没底,购买材料一事必定拖沓下来,没有材料,龙首原上十二万徭役拿什么修建宫殿,土坷垃吗?

    玄世璟不介意将此事捅到李二陛下那里,相信朝中会有不少人支持他,毕竟这关乎利益的事儿,长安城经商的勋贵,也不仅仅只有玄世璟一家。

    要么工部和户部在朝堂上互咬,要么这价钱就按照玄世璟给出的市场价低两成,否则工部和户部的一部分官员,必将成为众矢之的。

    从勋贵身上咬下一口肉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想来现在与工部接洽过的商人都已经开始找他们的主家或者靠山诉说这件事了。。。。。。。或许这件事,也用不着玄世璟出头,朝中自然会有人提起这件事,将工部给怼回去。

    “现在工部在长安城接触了多少商人了?”玄世璟问道。

    “有不少了,二三十家有了。”钱堆说道。

    “二三十家,还真不知道长安城有这么多材料大商,能在长安城把生意做大的,又岂会是等闲之辈?背后没人都说不过去。”玄世璟笑道:“你来找我,那他们会找谁呢?”

    “侯爷是说,他们会去找他们的靠山或者说是主家,由他们背后的那些人,向工部施加压力?”钱堆说道:“那样一来,这些商人被后的力量不可小觑啊。”

    “民不与官斗,但是官员之间斗起来,那就不是一般的争斗了。”玄世璟说道:“虽然现在还不清楚户部和工部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明天一早,两部官员被参本,那是一定的了。”玄世璟说道:“此事暂且拖住,两成是底线,慢慢谈,看看朝廷的风向,那些勋贵底下的商人能让出多少,在这上面,咱们随大流,否则此事过去,咱们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是。”钱堆应声道。

    钱堆来庄子上见玄世璟就是为了工部找商会压价一事,此事他做不得主,所以来征求玄世璟的意见。

    想为国府省钱是好事,但是过度的欺压商人,就不是件好事了。

    商人梗着脖子不给你供应材料,工部还能去强抢不成?

    修建新宫一事,李二陛下是乐意的,这件事落成,挺高兴的一件事儿,若是工部和户部因为这个坏了李二陛下的兴致,这下场,可以想象一下,反正不会好到哪儿去就是了。

    钱堆既然来了,玄世璟也不能让他白白跑一趟,让钱堆将现有的一些材料都暂时先送到东山县庄子上来,半个月之内玄世璟还要为萧瑀解决住处呢。

    不仅仅是萧瑀的住处,往后学院的先生会不断的增加,总不能让人家住在东山县市集的客栈之中吧,先将萧瑀的住处给建造出来,其余的再慢慢规划。

    “替我跑一趟工学院,找些泥瓦匠过来,其余的人手,我会在庄子上找寻。”玄世璟说道:“咱们庄子上还要再起一座宅子呢。”

    “是。”钱堆应声道:“只是,工学院现在大多工匠都被调去了龙首原,这。。。。。。。”

    “新宫那边毕竟还没有正式开工,也不过是做些奠基的工作而已,泥瓦匠暂时用不上,这宫殿的图纸还没个谱儿呢。”玄世璟说道。

    现在征发十二万徭役也是趁着季节合适,把能做的先做了,然后回去过个好年,来年还要继续呢,一个秋冬的季节,阎家兄弟也能将宫殿的图纸给弄出来,李二陛下也会将图纸敲定,开春之后便是耕种大事,要等到地里的事忙完了,龙首原那边才会重新开工。

    玄世璟这边也是见缝插针了,不然还能怎么办?让萧瑀继续借住在高士廉府上?即便是两人没什么意见玄世璟心里也过意不去啊。

    下午,玄世璟照常去了书院,闲暇之际,与高士廉说起此事。

    “若真是工部与户部的官员想要从中牟利,怕是会得罪朝中太多的勋贵啊。”高士廉叹息道:“长安城的大伤,背后的靠山或许不在朝堂上任职,但是其本身的关系,却不是一般的复杂,若是仅仅是为了国库节省,这倒没有什么大碍,想要解决,不过是陛下的一道旨意。”

第四百零九章:李二陛下召见() 
“老师的意思是,这事儿,闹腾不起来?”玄世璟说道。

    高士廉点点头:“没错,陛下修建新宫的旨意才刚刚昭告天下,若是长安城闹出这么一档子事儿,这宫殿还修不修了?修宫殿这种事,要的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大家和和气气的,手脚麻利的把这事儿给半了,若是仅仅刚开始,就万般艰难举步维艰,说不定朝中就会有人出来反对陛下的抉择了。”

    “也就是说,陛下会将这件事压下去,即便是户部和工部的人真的在这当中动什么手脚,也不过是私底下告诫,一切等待新宫殿落成之后,再秋后算账。”玄世璟说道。

    “倒不会等这么长时间,若真是户部和工部的人因一己私欲而额外惹出来的事儿,那恐怕他们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高士廉说道:“长安城的商户背后几乎都有靠山,或大或小,这些事老夫知道,朝堂上的不少大人们也知道,这件事捅到朝堂上,朝堂之上自有与他们抗衡的人在,但是事情既然暴露出来,户部和工部是躲不过这一遭了,老夫也不知道他们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若只是户部和工部的官员联合想要在李二陛下面前趁着这个机会表现,那可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修建新宫殿李二陛下需要的是顺利进行,而不是时时刻刻的看到底下的官员在他面前邀功。

    “好了,不说朝堂上的那些糟心事儿了,一会儿老夫要去讲学了,世璟可还要来一听?”高士廉问道。

    “自然。”玄世璟笑着回应道。

    这两天玄世璟下午一直在书院里听课,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长安城中,钱堆按照玄世璟的吩咐,去工学院调派了几个泥瓦匠,连带着材料都送到了东山县的庄子上,萧瑀的宅子地基就选在高士廉宅子的旁边,两人做了邻居。

    高士廉在庄子上教书,他的儿子们都留在长安,府上除却几个丫鬟下人之外,就是高士廉的夫人了。

    等到萧瑀搬过来,两家离得近了,不但萧瑀和高士廉能多走动,两家的女眷也不至于一直闷着,也没个伴儿。

    皇宫,甘露殿。

    “德义,这两天长安城的那些商人的事儿,暗卫可都查探明白了?”李二陛下端起参茶喝了一口问道。

    “回陛下,工部的官员接触长安城的商人,购买修建宫殿所用的寻常材料,压价四成,以玄武楼钱堆为首的商人,都回了工部的人。”德义说道。

    “玄武楼,钱堆,那不是璟儿家的商会掌柜的吗?”李二陛下笑道:“那户部和工部呢?”

    “户部拨调钱粮账目暗卫已经查探过了,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德义说道。

    “那就是说,压价一事,是工部擅自做主了?”李二陛下的脸色逐渐的沉了下来:“朕要修建新宫的旨意才下发多久,一切才刚刚开始阎立德这个工部尚书是不想做了。”

    “陛下息怒,老奴觉得,此事与阎尚书关系不大,据暗卫查探,阎大人兄弟自那日从甘露殿回去之后便一直闭门不出,在自家书房赶着绘制新宫的图纸,工部的事儿,一直都是工部的两个侍郎在打理。”德义说道。

    毕竟阎立德兄弟怎么说也是北周武帝宇邕的外孙,阎家现在虽然没落了不少,但是其出身却是高贵的,也不屑于做这样的事,会被别人鄙夷的,当中的这点儿钱,抵不过他们兄弟俩的名声。

    从玄世璟的眼中去看阎家两兄弟的话,现在的阎立德和阎立本就是纯粹的艺术家,有着严格的匠人精神。

    仅仅是现在,阎立本的画作便已经是千金难求,而他的哥哥阎立德,自入仕以来,曾受命营造先皇山陵,督造翠微、玉华两宫,营建昭陵,主持修筑唐长安城外郭和城楼等。其对工艺、绘画造诣颇深,日常持设计帝后所用服饰,这样一个人,又岂会因为修建新宫当中些许钱财而去做损坏自己名声的事儿?

    现如今兄弟两个一个是工部尚书,一个是将作大匠,受命之后,一心扑在新宫的建造图纸上,哪儿有功夫去让底下的人去扒商人的皮?

    “那就从工部开始,细查。”李二陛下吩咐道:“此事估计不日就要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