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知道这件事吗?”玄世璟问道。
李泰点点头:“知道,他现在脱不开身,让我将这事儿告诉你,你脑子灵光,想想办法。”
“脱不开身?这么忙?”玄世璟问道。
李泰叹息一声,摇摇头:“不是忙,是跪在甘露殿外,求父皇驱逐那方士,不要信他。”说道此处,李泰的语气甚是无奈。
太子跪在甘露殿外,他借口带着家里人来庄子上踏青见玄世璟,虽说是策略,是掩盖,但是想想还是有些不地道。吴王在外带兵,若是朝中没有大事,鲜少在长安城中逗留。
“跪在甘露殿外?”玄世璟无奈道:“还真是,选了一种最不划算的方法,而且,跪在殿外阻止,若是被有心人添油加醋,太子的形象也就大打折扣了啊。”
跪在殿外求陛下驱逐那方士,也就是不让陛下求长生之法,太子这么做,被人一揣摩,那成了什么了?不希望自己的父皇一直坐在那个位子上,不然太子永远是太子,没有出头的日子。
被揣摩成这样,名声还能好吗?
李泰一愣,之前他可没这么细想,太子在外面跪着的时候,他就赶紧找借口来东山县庄子上来找玄世璟了,现在想想,若是太子的行为被有心人揣摩,的确是对名声不利。
玄世璟虽然没有明说有什么不利的,但是李泰能猜到,他又不傻。
“不行,我得赶紧回去,进宫。”李泰停下脚步说道,说完之后便转身想要离开。
玄世璟赶紧拉住李泰,说道:“你不必回去,带着妻儿继续在庄子上,该怎么玩儿怎么玩儿,我去进宫,你是皇子,是王爷,这种浑水少去搀和,我不同,我是可是外臣。”
好歹,也在李二陛下面前刷了不少好感度,用这点儿好感度去救太子一次,也算值当了。
“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你行吗?”李泰问道。
“我若不行,还指望你和太子殿下去救我呢。”玄世璟说道:“两个皇子救一个外臣,可比一个外臣去救俩皇子容易多了,会不会算账。”
“又把你给牵扯进来了。”李泰歉意一笑。
“少来,你来庄子上找我之前,就没想过对我的歉意?既然来找我了,我还能置身事外?虚伪。”玄世璟笑骂道:“不扯了,事不宜迟,我马上进宫,这里,你跟兕子解释,不必隐瞒。”
李泰点了点头。
与李泰商定之后,玄世璟便匆匆离开,带着高峻赶去了长安。
高峻有官位在身,因此也能跟着玄世璟进皇宫,玄世璟拿着李二陛下赏赐的令牌,带着高峻直接骑着马进了皇宫,到了甘露殿外的广场上。
勒住马缰,在李承乾的身后停住了。
玄世璟从马背上跳下来,来到李承乾身边。
“太子殿下,还在这儿跪着呐。”玄世璟半是认真,半是打趣的说道。
“小璟,你怎么来了?”李承乾转过头看到玄世璟,对于玄世璟的到来,他始料未及,还是有些惊讶的。
“魏王殿下现在在我庄子上,带着妻儿踏青呢,你说,我能不来吗?”玄世璟无奈道:“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种,太子殿下却选择了最不利于自己的一种啊,虽然表面上是在表孝心,实则不然啊,殿下还是赶紧起来,回东宫吧,虽然这阳春三月的,但是这天儿可还凉呢,别跪坏了自己的身子。”
“父皇那里。。。。。。。”
“我去求见陛下。”玄世璟说道,随后转过头来看向高峻:“将太子殿下拖回去,记住,是拖回去。”玄世璟在这个‘拖’字上加重了语气。
“是。”高峻拱手应声道,看向李承乾,低声说道:“太子殿下。。。。。。。您配合一下呗。”
若是太子就这么容易被玄世璟劝回去,他脸上多挂不住,所以干脆让高峻用强,直接将太子拖回去,给太子留点儿面子,也算是给个台阶。
“小璟你。。。。。。。”李承乾看着玄世璟。
“太子殿下。”玄世璟附在李承乾耳边说道:“给个台阶顺着下去就好了,别熬坏了自己的身子,一直跪在这儿,传出去,一些不喜太子的人会如何揣摩太子?如何散谣中伤太子?殿下关心陛下,尽孝心是好事,但是办法可以想别的,别把自己搭进去。”
李承乾点点头:“好。”
高峻将李承乾‘拖走’了,送回了东宫,玄世璟则是走上了台阶,来到甘露殿外。
“这位小相公,请禀报陛下,太子詹事玄世璟求见。”玄世璟客客气气的对着外头守着的小黄门说道。
“是,玄大人且稍侯。”说完,小黄门便进了甘露殿,去禀告李二陛下去了。
不多时,德义便出来了,对着玄世璟躬身一礼。
第四百五十五章:废太子()
“玄公。”
“德义相公无需如此客气,不知陛下可是要召见”
“陛下说,若是玄公是为了王玄策大人带回来的方士一事,还是请回吧。”德义说道。
玄世璟一皱眉,看这模样,陛下这是铁了心了要庇护那个方士了,那方士的话对陛下就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脑筋一转,现在不是寻思这些事情的时候。
“德义相公,还要有劳您跑一趟,进去禀告陛下,就说,臣来不是为了那方士之事,而是为了太子,恳请陛下,废太子。”玄世璟拱手说道。
玄世璟此话一出,将门外的小黄门和德义都给吓了一条,心脏扑通扑通跳的厉害。
好家伙,太吓人了。
晋阳郡公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突然说什么废太子,刚才不是还在殿前与太子说话吗?而且,晋阳郡公与太子之间关系可是好的很,太子可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
被玄世璟这一吓,德义拱手行礼时手都颤颤巍巍的了。
玄世璟心里暗道一声罪过,没成想把德义老相公吓成了这样
德义只是拱了拱手,随后赶紧进了殿中,将玄世璟的话转告给了李二陛下。
转眼之间,殿中便传来了德义的高喝声:“传,晋阳郡公,太子詹事玄世璟觐见~~~~”
玄世璟理了理衣袍,迈步走进了甘露殿。
“臣玄世璟,参见陛下,陛下万年。”玄世璟走到甘露殿之中,一撩衣摆,跪在了殿中,行了大礼。
对于玄世璟行大礼,李二陛下也没有诧异,他的诧异早就被方才德义进来传达玄世璟所说的话的时候送了出去了。
“你是真希望朕万年?”李二陛下似笑非笑的说道,脸上还带着一股薄怒:“起来说话,来人,给咱们玄公备座。”
“诺。”德义应声说道。
很快,德义亲自拿了软垫出来,放在了仍旧匍匐在殿中的玄世璟的面前。
“玄公请落座。”
玄世璟抬起头来,对着德义笑了笑:“谢过德义相公了。”
德义微微点了点头,离开了玄世璟身前,回到了李二陛下身边。
玄世璟在殿中跪坐下来,又是一拜:“臣谢陛下赐坐。”
“嗯。”李二陛下没好气的应了一声:“说说吧,你到底想作甚?好端端的,说什么废太子的话,这等动摇朝政国本的话,你也敢轻易说出口?!”
李二陛下说话语气之间,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玄世璟可是他钦定的,留给李承乾的肱骨之臣,如今这未来的辅政重臣口中竟然轻易说出什么废太子的话,李二陛下能不怒?
“启禀陛下,此事,臣也是方才进宫,见太子殿下跪在殿外,有所感想,仔细想了想,太子跪于殿外,寻常人看来,太子至纯至孝,但是说起来,有失国体,毕竟太子是太子,是大唐的储君。”
“就因为这点儿事儿?你就与朕说要废太子?”李二陛下问道。
“此事要从太子为何长跪于甘露殿前说起。”玄世璟说道:“如今朝中皆知,王玄策出使天竺,带回了一方士,此方士自称有长生之术,年纪已经有两百多岁了,陛下将那方士请进了宫,是信了那方士说的话,想要求长生之术,太子长跪于殿外,无非是要求陛下,不要信那方士妖言蛊惑陛下,想要求陛下回心转意。”
“别停啊,继续说,朕听着。”李二陛下说道。
玄世璟话说道此处,李二陛下听着,心中已是不悦,一个方士入宫,太子长跪于殿外反对,听说魏王李泰想眼不见为净,直接躲到东山县庄子上去了,这才去了东山县,这庄子的封地主人又跑进宫来反对。
李二陛下可高兴不起来。
“太子之心,太子之意,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太子不希望陛下长生,若是陛下长生,那太子岂不是一辈子的太子,其心可诛。”玄世璟越说越是加重了语气:“如此太子,不要也罢,若是陛下能够长生,则陛下万年,大唐万年,要太子何用?”
李二陛下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玄世璟:“闹了半天,朕算是听出来了,你这哪儿是说要废太子,说的都是反话啊,说到底,还是反对朕听信那方士的话是不是。”
“陛下所想,臣不敢揣摩。”玄世璟跪坐在原地,拱手躬身行礼。
“不敢揣摩。”李二陛下重复了一遍,随后说道:“你揣摩的还少?!朕不见你,你就弄出这么一番言论来唬朕,进殿之后,一番谬论,你小子才是其心可诛。”
若是前半段话玄世璟是认认真真的进谏李二陛下,说的也是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但是后面几句,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了,连站在李二陛下旁边的德义都能听出来。
“臣一番肺腑,还望陛下明鉴。”玄世璟见状,又添了一把火。
“明鉴?”李二陛下反倒是笑了:“朕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说,方才说的话,可是真心话?”
“回陛下。”玄世璟信誓旦旦的直起身子,拱手行礼:“假的。”
李二陛下抄起手上的奏折就想朝着玄世璟丢过去,奏折拿在手中,却是克制住了,这可是户部刚刚递上来的折子,还没批阅呢,复又将折子放在书案上。
“你小子,朕真想揍你。”李二陛下指着玄世璟说道:“说话绕这么大弯子,有什么话直说,太子的事情,也能拿来开玩笑?简直不知轻重!”
“陛下,非是臣不知轻重,臣方才所言,何尝不是一些人心中所揣摩?太子继续在殿外跪着,一传十,十传百,总会有对太子不满意的,想要恶意中伤太子的,他们的想法,是否与方才臣所言,一模一样?怕是也八九不离十了,虽不至于拿到明面上说,但是太子殿下的名声形象,总是有折损的,再者,一旦拿到明面上说了,有人附和了,附和的人多了,陛下可还会像今日斥责臣这般,斥责众臣?”
“在你眼中,朕就是那般糊涂?朕还不至于糊涂成那般模样。”
第四百五十六章:外来的和尚()
“三人成虎,臣听闻此事之后,也是想为陛下提个醒,省的陛下被一些人给蒙蔽了,那太子可就真的倒霉了,本来是一番孝心,担心陛下身体,结果却是落得名声尽损的下场,多可怜。【道。
“难得你对太子的事情这般上心。”李二陛下说道。
“臣的太子詹事,是陛下亲封的。”玄世璟笑道:“臣现在也算是东宫属官,太子殿下行事不妥,臣也有责任。”
“那说到底,对于那方士,你是怎么看的?”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要臣说?”玄世璟问道:“方才臣在殿外的时候,陛下说,若是臣为了那方士而要见陛下的话”
“要你说你就说,哪儿来这么多废话。”李二陛下不悦道。
“陛下可信李淳风道长的本事?”玄世璟问道。
“自是信的,否则朕也不会委以官职重用于他。”李二陛下说道。
“李道长那等人物都觉得,长生之事虚无缥缈不可信,陛下又何苦执着呢?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世上多沽名钓誉之辈,更何况是一个不知根知底的外来方士,孙思邈道长在民间被称为孙神仙,孙道长亲口所言,若想长寿,起居饮食有度,注重的,是寻常的调养,而非依靠那些方士的丹药。”玄世璟跪坐在原地:“咱们知根知底的大唐人,陛下不信,为何要信外来的一个方士呢?到底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玄世璟终于将他心里的话说出来了。
“放肆!”李二陛下闻言大怒。
玄世璟伏身在地上:“臣不敢放肆,只是将臣心里的话说出来而已,臣自认为这些话对陛下好,但是或许陛下不这般认为,既然臣将话说出来了,陛下高兴也好,不高兴也好,是不放在心上也好,是想要惩处臣言语不当也好,臣都认了,臣尽到了臣的本分,没有辜负陛下赐予臣的尊荣,臣,无愧于心。”
“朕倒是好奇你这般忠臣嘴脸是跟谁学的。”李二陛下怒极反笑:“与你亲近的人,可都不是这般性子啊,好一个无愧于心,朕若是惩处了你,朕就真成了昏君了。”
“陛下英明。”玄世璟伏身说道。
“英明?不不不,朕不英明,你说的虽然有道理,朕接受你的谏言,但是朕心里也很生气,好端端的你不在你那庄子上继续过悠闲日子,朝政你也不搭理,倒是朕这里,在宫里养个方士,你来的倒快,朕都不知该说你什么好。”李二陛下说道。
“臣知道,或许臣的一番话,陛下不尽相信,不尽听,但是陛下能理解臣说的这一番话,臣就很满足了。”玄世璟说道:“这方士炼丹之说,臣也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若是朕信了,便是不仁不智了?”李二陛下反问道:“拙劣的计谋。”
“陛下,臣可否见见那方士?”玄世璟问道。
见到跪在下面的玄世璟,李二陛下也会想起当初李淳风拿着玄世璟的血炼丹的事情了,那回可是真吃死人了,现在想起来,这丹药之事,对于李二陛下,印象还是挺深的。
那次玄世璟也参与其中,与李淳风一同,但是李二陛下不知当中细节,以为玄世璟不知情,因此现在见到玄世璟,想起那次的事,心里还是过意不去的。
而如今,同样又是丹药之事,摆在眼前,李二陛下不想拒绝玄世璟,不就是见那方士,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二陛下站了起来,对着玄世璟说道:“你随朕来。”
玄世璟从软垫上起身,跟在李二陛下身后,出了甘露殿。
那方士被李二陛下安排在西内苑,炼丹所需一应材料全都是内务府安排供给,西内苑中设立了专门的炼丹房。
毕竟是外来的方士,不好安置在太史局,太史局都是正儿八经的体制内的官员,而这方士,顶多算是李二陛下的私客,进太史局,他还没那个资格。
玄世璟跟着李二陛下和德义,进了西内苑的炼丹房,见到了王玄策带回来的那方士。
说是方士,其实是个老和尚,白胡子一大把,连眉毛都是白的,看上去还真有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而且,这须眉皆白,也是长寿之相。
“这就是了。”李二陛下说道。
玄世璟走上前去,仔细端详着那和尚,他年纪大,或许不假,但是说活了二百岁,这不可能,天竺,即便是大唐现在这般繁华,生活条件这么好,长寿者不过八九十岁,便可称人瑞了,老人活过百,那是整个大唐的祥瑞之兆,但是两百隋,玄世璟的两千年的意识找不出一个来。
“这位便是自称活了两百年的大师?”玄世璟看着那和尚问道。
和尚双手合十:“正是。”
“本公原以为,方士说的都是道士呢,没想到和尚也包含在当中。”玄世璟笑了笑:“本公有一问,大师如何证明,自己活了两百年呢?”
“两百年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老衲都悉知。”
“哦,原来如此。”玄世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那本公上自尧舜,下至前隋,中间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本公也知,是否这样说来,本公的年纪,比大师还要长上一些呢?”
“若是大人如此强行说就,老衲无可辩驳。”和尚低头说道。
无可辩驳,那就是没理了,找不出反驳玄世璟质疑的话了。
“这么说来,大师是无法证明自己活了两百年了。”玄世璟笑道。
“老衲的年纪,老衲心中有数,无所谓旁人信与不信。”
这就是在耍赖了,这和尚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还真是让人火大啊,玄世璟表面仍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心里却叹息,可惜了,他不信,可是陛下信了啊。
现在是要让陛下不信他,有什么办法呢?
“大师说有长生之法,当初在天竺的时候,大师可曾为你本国君主献上过这长生之法?”玄世璟问道。
“未曾。”和尚说道:“长生之法,授有德之君王,方能造福天下,安天下万年。”
第四百五十七章:一语中的()
这和尚也是会说话的,这样的话,句句说在李二陛下的心坎儿了。
也难怪乎李二陛下这么偏向这方士,对其长生之法有这么大的兴趣了。
“这般说来,这天下亿万生灵,有德者,便仅仅大师与我大唐陛下两者,是这个道理吧?”玄世璟说道。
“阿弥陀佛。”和尚没有回应,只是宣了一声佛号。
这装疯卖傻的本事也是够强,正如玄世璟对其第一印象一般,油盐不进,难办啊。
一时之间,玄世璟也对这人没办法了,但是既然见过了,回去慢慢寻思这件事儿也不迟,在太史局,玄世璟还有个老朋友呢。
“陛下,臣没有什么要问的了。”玄世璟拱手说道。
“怎么,你这回信了?”李二陛下问道。
“臣不信。”玄世璟说道:“没有确切的证据摆在臣的眼前,臣不信,没有亲眼所见,臣不信,总而言之,俩个字,不信。”
“你还是一如既往的顽固啊。”李二陛下无奈道:“走吧。”
李二陛下转身离开了丹房,玄世璟也跟着李二陛下离开了。
老和尚站在原地,低着头,抬起眼皮,看着李二陛下与玄世璟离开的背影,心中暗自揣摩。
皇帝身边儿的这年轻人虽然岁数不大,但却自称本公,在大唐应该是个公爷级别的爵位,皇帝如此纵容他,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