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少-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的教诲,让学生感慨良多啊。“玄世璟说道:“但是朝堂上,总不能都是些冷血的怪物,都是些老油子,需要年轻人这种冲劲儿,需要年轻人的出格,需要年轻人的激烈和赤子之心,恰巧,现在学生就处在这么一个年纪上,若是朝堂上都是老成稳重的,大唐,迟早要完。”

    若是朝堂上真是一些老成稳重的官员,那大唐的整个朝堂,就失去了进取心,只有不断向上,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接触新的东西,接受它,吸收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唐这艘大船,才能行驶的更远。

    如今历史已经变的连玄世璟都不知道未来的方向了,所以玄世璟能做的,只能怀着万般的努力之心,尽可能的,给大唐带来更多的更好的东西,而不是在这个年纪上,就开始揣摩皇家的那点儿事儿。

    或许按照高士廉说的,揣摩一番,多顾忌一些,往后的路会十分顺畅,但是这样做,却是违背了玄世璟的本心,他不是这样的人,也不想变成那样只顾自己的自私自利的人。

    既然上天让自己来到这里,那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那玄世璟就尽自己的所能,改变大唐,反正老天都已经默许了不是吗?

第四百六十九章:请孙思邈() 
    “或许你是对的,我们这一辈人啊,终究是老了。”高士廉笑了笑说道:“早就说过,这朝堂,未来是现在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天下。”

    到了傍晚,玄世璟回了自己府上,晋阳留在了长安,住在了皇宫之中,李二陛下那般模样,她即便是回了庄子上,心思也都在皇宫之中,倒不如住在那里,亲眼看着,待在李二陛下身旁,至少心思能沉稳下来,不至于慌乱。

    “常乐。”玄世璟往书房走的时候,突然停下了脚步。

    “公爷,何事?”常乐问道。

    “交给你一任务,明天去长安城,见孙思邈道长,请他来庄子上小住一段时日,就说,我有事与他商量。”玄世璟说道。

    “是。”常乐应声道。

    玄世璟要找孙思邈商量的,还是让孙思邈长久留在庄子上的事儿,另外就是与孙思邈探讨一番李二陛下的病情了,太子坐朝监国已有数日,如今朝中不少官员的心都浮躁了起来,毕竟现在太子还只是太子,他们心里也很惦记李二陛下的身体,至少是好是坏,他们都想知道个消息。

    但是东上阁李二陛下的寝宫,将李二陛下的身体状况瞒的死死的,长孙皇后下令,任何人都不得往外传,否则严惩不贷。

    无论是传出去还是不传出去,时间长了,朝中的官员总会多想一些,所以才会造成人心不安。

    朝堂上的浮躁,也是压在繁忙的政事之下,虽说监国的是太子,但是李承乾的岁数也不小了,从李二陛下登基之后他就是太子,就跟在李二陛下身边儿学着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帝王,即便现在坐在太极殿中,处理起政事,也是游刃有余。

    李承乾坐朝监国,李泰也一改懒散的习惯,每天早上穿好朝服,进宫上朝,李恪从城外的玄甲军军营之中回到了长安城,与李泰一样,天天上朝。

    两位备受李二陛下器重的王爷在陛下不在的时候上朝辅佐太子,也有坐镇朝堂的意思,无论如何,即便是李二陛下已经好几天没有出现在群臣眼前,都不能乱。

    大乱子倒是出不了,就是有些人喜欢瞎打听宫里的事儿,喜欢闲着没事儿搅浑水。

    到了次日下午的时候,常乐驾着马车回到了庄子上的玄家大宅,跟着常乐回来的就只有孙思邈,晋阳还要在宫中住上几日,或许她要亲眼看到李二陛下的身体情况好转,才能放心下来吧。

    往常李二陛下这病也不是没犯过,但是哪一次都没有像这次一样,来的这么凶猛,让李二陛下直接好几天都不能露面。

    孙思邈到来,玄世璟得到消息后连忙出门迎接。

    说来孙思邈与玄世璟也算得上是一家人了,但是玄世璟还是没办法把这么个药王当成自家大爷(大伯)看待啊。

    “孙道长,好久不见。”玄世璟拱手行礼道。

    “玄公客气了。”孙思邈笑着回应。

    “孙道长既然来了,今晚便在府上住下吧,正好,母亲也经常念叨您,您与母亲,也许久未曾见过面了。”玄世璟说道。

    孙思邈点了点头,没有拒绝玄世璟的提议,他也知道,玄世璟专程派人去长安将自己接到庄子上,肯定是有事要找自己。

    晚饭前,玄世璟的母亲一直与孙思邈在前厅之中聊天叙旧,晚上吃完饭,玄世璟这才和孙思邈一同到了书房。

    书房之中,两人在书案前对坐,府上的丫鬟将茶水端到门口,站在门口的常乐结果茶水,进了书房,将茶水放在了书案上,这才起身离开,之后便一直守在书房外面。

    玄世璟和孙思邈要谈论的,可是当今天子的身体状况。

    “玄公有话不妨直说。”两人落座之后,孙思邈对着玄世璟说道。

    “现在陛下的身体如何?”玄世璟问道:“陛下的病是老毛病了,现在兕子在宫中陪着,这几天我也一直在翻看府上的医术,想要找个法子。。。。”

    说着,玄世璟摇了摇头。

    “有些棘手。”

    孙思邈闻言,也是叹息一声:“贫道说实话,陛下的病,只能养,治不了,贫道离开皇宫之前也知道了,晋阳公主要在宫中伴驾,以进孝道,未曾想玄公在府上,也关心着陛下的病情。”

    “我与兕子不同,毕竟我只是个驸马,别说整日留宿宫中了,进宫太勤快,都会遭人病垢,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后辈,想要尽一份力。”玄世璟说道。

    “贫道也说过,陛下的病,只能靠调理靠养,不宜太过操劳,若是放在别人身上也就罢了,但是毕竟陛下是大唐天子,国事繁忙,何来不操劳之说?”孙思邈说道:“所以,无论是贫道为陛下诊治,还是宫中的御医为陛下诊治,结果都是一样的。”

    “平日里,不能用药吗?”玄世璟问道。

    关于李二陛下的药,这才是玄世璟所关注的,编织一个善意的谎言,将给李二陛下治病的药,交给李淳风,让李淳风送给李二陛下,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目的是一样的,只是程序复杂了一些,至于李二陛下怎么想,无所谓了。

    “可以,这些就看陛下自己的意思了。”孙思邈说道:“不过,即便是药,效果也是微乎其微,贫道在宫中为陛下诊治,针灸过后,还放了血。”

    都已经要用放血这种办法来压制痛苦了,这回李二陛下病的还真是不轻。

    这不禁让玄世璟想起了李渊。。。。。。。李二陛下以后不会像先皇李渊那样,直接瘫在床榻上吧,对于李二陛下这么骄傲的一个人,得是多大的痛苦。

    “让常乐将孙道长接过来,就是想与孙道长研究研究,看看有没有可能为陛下调制出针对陛下病情的新药,而且,此药,还另有他用。”玄世璟说道。

    对于孙思邈,玄世璟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毕竟孙思邈虽然是个大夫,但也是道门中人,此事涉及道门,涉及李淳风,孙思邈知道也无妨,毕竟也是件好事,对道门来说也是有好处的,至少此事一成,道门在大唐的地位,将不再是那些外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能够撼动的。

第四百七十章:发展才是硬道理() 
    “想法是好的,但是毕竟是在欺骗陛下,你就不怕陛下知道了,降罪于你?此乃欺君之罪。”孙思邈说道。

    “哪儿能管这么多啊。”玄世璟无奈道。

    谁知道贞观朝还有多少年啊,能瞒一年是一年,也不是玄世璟心眼儿坏咒李二陛下死,他所知道的事实就是如此,贞观朝就只有二十多年,二十一还是二十二来着,武媚娘的事儿出了,李治的事儿出了,长孙皇后虽然没死,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也没丢,但是李二陛下的身体状况摆在那里不得不让玄世璟不去胡思乱想。

    “药倒不是没有,但是需精心调配,不可鲁莽。”孙思邈说道。

    这件事儿没坏处,若说有,也不是对李二陛下,最大的坏处就是玄世璟担着风险,既然他自己执意要这么做,那孙思邈帮他一把倒也无妨了。

    “道长这几日不妨留在庄子上,专心为陛下调配药材。”玄世璟说道:“晚辈在想,道长这一身医术,道长不敢自称学究天人,但是在整个大唐,也是数一数二的,道长就没想过,培养一批学生?”

    “如何没想过,但是这么多年了,留在身边的,也还是那两个徒弟而已,医术在好,在士族眼中,终究是贱业,读书识字的多都一心想要入朝为官,更不可能学医了。”孙思邈说道:“寻常人家的孩子,读书认字都是困难,又如何学医?去研读医书?靠着贫道教导?没有经年累月的积攒,贫道可不敢轻易将人放出去行医,平白误了旁人性命。”

    孙思邈的考虑也是很周全的,学医不是没有,但是多数人跟在孙思邈身边,吃不了那份哭,大都半途而废了,结果留到最后的,就仨,一个是已经出师的大徒弟,另外两个还跟在孙思邈身边儿做学徒呢,也不知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

    “道长说的是,道长觉得,庄子上书院中的这些孩子如何?”玄世璟问道:“若是他们当中有人肯学,道长可愿教?”

    “书院的学生?你书院里的学生,将来不去参加大考吗?”孙思邈问道。

    玄世璟摇了摇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读书做官的,不适合的,在书院里待了这么长时间,也都会读书识字了,看医书,不成问题,只看道长愿不愿意教导了。”

    “若是肯学,那就是件好事,贫道乐意之至。”孙思邈应答道。

    “那就好,书院到现在,也已经整整一年了,看书院中孩子们的变化,结果是喜人的,若是道长有耐心,且再等一年,这一年当中,便由晚辈来在书院周围,筹划医学分院之事,介时,道长可就有学生要教导,恐怕就不似现在这般清闲了。”

    “还是刚才那句话,若真如此,乐意之至。”孙思邈说道。

    孙思邈乐意将自己的医术、经验,甚至是被很多大夫视之如珍宝的药方传下去,传播出去,否则,他也不会耗尽一生心血,成书千金方了。

    玄世璟将孙思邈留在庄子上几天,现在尚且无妨,至于常驻在庄子上,也只有等书院逐渐成型之后才能够办到。

    在庄子上的这段时间,玄世璟经常到书院之中,关于书院,他也想了许多,现在书院的规模很小,有萧瑀和高士廉两位先生暂且能够管的过来,书院若是贸然扩大,两位先生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但若是止步不前,与玄世璟的初心不符,所以玄世璟打算,先将书院的硬件规模扩大再说。

    以萧瑀和高士廉两人的人脉,再拉拢一些先生过来,不成问题,人来了,总要先有地方安置才是,不能像高士廉和萧瑀这样,人都要来了,庄子上才着急忙慌的给人准备住处。

    庄子上的庄户家里虽说出了徭役去了龙首原,但是不代表家里没人了,玄世璟最不缺的,就是钱,花钱雇人就是了,至于材料,现在龙首原以及整个关中的材料运转正常,也不缺这么点儿东西,不然的话,朝廷建造宫殿,材料都紧着朝廷用,长安城的人若想盖个房子,还要等到新宫建成之后再说不成?

    只要玄世璟要用,断然没有缺少材料的道理,毕竟为了新宫的事儿,这长安城的材料商人,玄世璟几乎见了个遍。

    关于书院的想法,逐渐成型,之前玄世璟也想过,大唐从来不缺少人才,不缺少各方面的人才,或者换个说法,不仅仅是大唐,中原从来不缺少人才,为什么皇朝却总是由盛而衰,到了最后,曾经处于世界巅峰的中原大地,却被西方的那些国家反超,这是为什么?

    玄世璟记得他似乎在哪儿看到过这个结论,原因是缺少思考,缺少哲学的目光去看待世界。

    既然没有,那就培养!

    如今书院有了雏形,玄世璟的“野心”也就可以借着这个小小的书院,继续滋养,发展、壮大。

    一切以现在的这个小书院为根基,逐步扩展。

    “眼下当务之急,便是陛下的药了。”玄世璟说道:“书院的事情,离不了朝廷的支持,否则,也只是独木难支罢了。”

    孙思邈点点头,即便是玄世璟不说,他也会为李二陛下配置出合适的药材,只是这次不同了,要将药材,做成“仙丹”才行。

    庄子上的东西不必长安城少,即便是孙思邈要为李二陛下配药,庄子上的药铺也能满足孙思邈的要求,孙思邈便在玄家大宅住下了,玄家的下人每天都会来往庄子上的药铺,为孙思邈买回些药材。玄家大宅中的下人,庄子上的人都是认得的,这两三天之内,买了这么多药回去,庄子上的人还以为玄家谁生病了呢,出去买药的小厮解释了一番之后,这才平息了风波。

    孙神仙需要药材,要多少都不算多。

    玄世璟这两天多数时间都与孙思邈在一块儿,孙思邈研究药材药理,玄世璟则是继续翻书,只是这次翻书,已经比较有针对性了。

第四百七十一章:药() 
    孙思邈行医多年,对于药材药理已经研究的很是透彻了,但即便是他,在针对李二陛下的病,也不得不慎之又慎。

    一连好几天,玄世璟都与孙思邈在府上干这事儿,终于,将这药丸给弄出来了。

    玄世璟拿着手上的药瓶:“接下来,就该将这药和药方,交给李淳风道长了。”

    “虽然药是配出来了,但是若想有成效,需要长期服用,放能压制陛下病情。”孙思邈说道:“以陛下的习惯,长期用药。。。。。。。”

    “只要是李道长给陛下的,便无妨。”玄世璟笑道:“说假话最容易相信,便是七成真,三分假。”

    孙思邈点点头,药他配出来了,交给玄世璟之后,玄世璟想怎么用,那是他的事了。

    玄世璟带着药和药方去了长安,去了太史局。

    李淳风仍旧在观星台当“仙人”,只是他这位“仙人”低调惯了,没什么人注意他而已。

    玄世璟上了观星台,见到了李淳风。

    “李道长可听说了,那方士已经被陛下送出宫了。”玄世璟走到李淳风身边,跪坐下来。

    “贫道已经听宫中的人说起过了,还要恭喜玄公,目的达成了。”李淳风笑道。

    玄世璟笑着摇摇头,不可置否。李淳风说他的目的达到了,这话也没错,因为,他本来就是冲着那方士来的。

    “那方士虽然离开了皇宫,但也只是暂时的,有一个,往后谁敢保证没有第二个呢?”玄世璟笑道:“倒是道长,换了一身衣服,果然看上去。。。。。。。仙儿多了。”

    “托侯爷的福了,贫道倒是能看出来,那方士到观星台见到贫道的时候,也是诧异了一下。”李淳风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说道:“如此说来,侯爷的办法还是有用的。”

    “既然穿着好看,那道长以后就这般穿着吧。”玄世璟说着,拿出了孙思邈配出的药丸和药方:“李道长也精通岐黄之术,不如看看这个。”

    将药丸和药方接过来,李淳风将药方展开,仔细看了一遍,而另一只手上的药瓶,里面装着的想必就是已经做出来的药丸了。

    “这是治疗风疾的药方。”李淳风抬起头来看着玄世璟:“玄公是要贫道将这药交给陛下?玄公为何不自己去呢?”

    “连药方都给道长了,难道道长还不明白这当中的意思?”玄世璟问道。

    “玄公的意思。。。。。。。是要贫道以后按照这个药方为陛下配药,然后。。。。。。。”

    “心照不宣。”玄世璟说道。

    李淳风点点头:“好吧,贫道知道了。”

    说罢,便将药方和药丸收了起来,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也难怪乎玄世璟说心照不宣了。

    玄世璟从太史局离开之后,便回了道政坊了,他打算在道政坊住上几日,等过几天晋阳从宫中出来之后,再一同回庄子上,而且这几天也不是没事做,怎么说也要去龙首原上走一趟,还有三个倭国人的事情,也不能再拖着了,毕竟还要赚人家的银子。

    两年之内,大唐不会再有大的战事,准备要休养生息了,而倭国,虽然对着人家的银子流口水,但是不得不说,人家现在也在进步,尤其是孝德天皇上位之后的一系列举措,这个时候对付倭国,还不是时候。

    玄世璟听说,这位天皇的身体好像不太好,也不是个长命的,否则也不会让那位宝女王重新登上那个位子,等到宝女王复辟的时候,倭国的乱局,才会开始,那个时候再找个借口插手倭国,就容易多了。

    一个坚固的堡垒,和一个摇摇欲坠的危房,哪个更容易推到,显而易见。

    现在暂时放任之,先将这三个倭国人利用起来再说。

    次日,李淳风带着药去了东上阁李二陛下的寝宫,经过孙思邈为李二陛下针灸放血之后,李二陛下的身体好多了,至少不像以往那样只能躺在床上,起都起不来,也能接见几位朝中的重臣了,再修养两天,差不多就能重新回到太极殿了。

    “陛下,李淳风道长求见。”德义在李二陛下耳边轻声说道。

    “让他进来吧。”

    “诺。”

    李淳风若是没有要事,一般不会主动来见自己,李二陛下想着,既然来了,见一见也无妨。

    李淳风一袭白袍,衣袂飘飘,进入李二陛下的寝宫,来到李二陛下面前,拱手行礼。

    “臣参见陛下。”

    李二陛下见到这样子的李淳风,愣了愣神,随后笑道:“道长免礼,有些时日未曾见过道长,道长倒是更加神采奕奕了,想来,观星台也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李淳风笑了笑,不可置否,随后说道:“臣今日来拜见陛下,是有东西要送给陛下。”

    “哦?什么东西?”李二陛下问道。

    李淳风将丹药拿了出来,双手递了上去,德义走上前,将李淳风手上的丹药接过来,送到了李二陛下手上。

    “此丹药对陛下身体有益,一日三次,一次两粒。”李淳风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