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孝恭点了点头:“都是以前跟我上战场的副将,年纪大了,从军中退了,就回老家了,年初的时候给他们送了信过去,不过他们那边,家里的事情也不少,要都安排妥当之后,才能拖家带口的到庄子上这边来,好在你在书院周围都已经准备妥当了,人来了,直接住下就是了,方便了不少。”
当初玄世璟如此规划学院周围的区域,为的就是方便,没有足够的便利和好处,人家凭什么来给你出力教学生?
书院的学生们交的学费,这点儿钱其实都不够给先生们发俸禄的,大多数还是玄家在往里头补贴,为了庄子上的书院,玄家砸进去的钱,几乎都能有国库一年半数的收入了。
玄家的库房因为书院空过一次,只不过后来因为有了新的来钱的路子,加上钱堆的“机智”,玄家现在又恢复到了以往。
虽然当初花费了不少,但是还真没为钱的事儿发过愁,这一大部分要归功于钱堆了。
钱堆是个人才,是当初玄家一手培养起来的人才。
“书院这边将来先生越来越多,学生也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仅仅是有玄家支持,不知道能维持到什么时候。”玄世璟笑道:“所以,书院的学生若是能引起朝廷的重视的话,往后书院能由朝廷接管,再好不过。”
玄世璟不知道玄家能富贵多少年,能富贵多少代,能有多长时间能像现在这样,处于巅峰时期,不愁钱。
现在的玄家负担书院绰绰有余,但是往后呢?
能够赚钱自给自足的,只有工学院一处。
书院当初建立的时候,就注定书院学生的学费就不会贵到哪里去,是入不敷出的。
不过,是否可以适当的改变书院的运营模式呢?
玄世璟有这想法,但是一时半会儿却是想不出什么合适的主意来,毕竟在玄世璟的印象之中,书院的学生,能够读好书,能够学着为人处世,这些在他们上学期间,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别的,少分些心思也好,毕竟他们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尤其是文学院的学生们,无论是士农工商,都要深入浅出的了解一些,四年的紧张学习,是分不出其他的时间去为书院创造什么利益的。
这就很麻烦了。
算了,反正现在玄家也没什么问题,这事儿有的是时间去想,等到第一批文学院学生毕业以后肯定会想到办法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其实早就想好了吧?”李孝恭说道:“书院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早就不是一家能够执掌的了的了。”李孝恭说道:“若是朝廷的官员不同意书院归朝廷接管,你当如何?要知道,长安城还有个国子监,那才是朝廷正儿八经的书院,你这庄子上的书院,原本就是动摇了国子监的地位,朝中的那些大臣会这般放过?”
“若是陛下同意,朝臣反对,并非没有办法,朝臣意见相左,无非是因为触动利益,关乎国子监的地位,说白了,私心而已,但若是陛下不同意的话,那就难办了啊,若是庄子上的书院,不能归如朝廷的话,晚辈打算联合上咱们几家,共同扶持书院。”玄世璟说道。
玄世璟的这一招够狠,书院仅仅是玄家一家支持,往后玄家会走什么样的路,谁知道呢?而且玄家一家独大,遭人嫉恨,但若是拉上其他几家,比如说程家、秦家,还有李孝恭的李家,这样的话,几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瓜分”书院,旁人可就动不得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几家越做越大,与国子监分庭抗礼,甚至超越国子监。
书院当中所牵扯的东西是不言而喻的,自此书院之中出去的学子,在朝为官的,都可以说是这几大家的门生了,长此以往下去,人际脉络的关系不是寻常人能够想想的到的。
“你这样做,怕是要站在许多人的对立面了。”李孝恭说道。
“晚辈若是不这么做,就不会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了吗?朝廷想要有什么动作,必定有一部分人认同,有一部分人不认同,若是因为有人不认同,就什么事情都不做了,王爷以为,这样会如何?”玄世璟问道。
结局不必仔细去想就能清清楚楚的摆在眼前,朝廷是做什么用的?就是引导着天下万民不断的向前走,而非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纵观千年历史,只有往前走,哪儿有往后退的道理。
所以在朝中,有对立面,有敌人,有同道,这都是正常事,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不去做事。
而且,玄世璟也不怕得罪人,人生匆匆不过百年的功夫,他想将自己能做的,都做了,为了自己,为了大唐。
玄世璟也没有那么高尚,清高到为自己立牌坊,清高到慎独,无论哪朝哪代,最忌讳的就是结党营私。
而这四个字,却是在什么时候都不可避免的,玄世璟所想的,顶多算是结党,而并不算营私,至于往后,过了玄世璟这一辈,是否有人营私,那玄世璟就管不着了,他玄世璟又不是神仙。
第七百八十章:豁达()
第七百八十章:豁达(第1/1页)
“所以说,你是为将来的书院想好了出路了。”李孝恭说道:“这样的话,就算老夫闭眼了,也就安心了。”
现如今庄子上的书院,已经成了许多朝中退下来的老臣子最后的安乐之地了,至少在书院之中,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暮暮之年就毫无用处了,能够继续发挥他们的本事,将自己一身的能耐都用在传道受业解惑上面,将自己的本事教给学生。
当然,这样一心一意扑在书院上的人,也不算太多,但是也不少。有的人从朝中退出之中,就安安心心的在家,教导自家后辈,自家后辈入朝为官之后,在家里为他们出谋划策,教导他们朝堂的钻营之道。
“王爷言重了,等到明年一开春,人都道这边来,王爷只需在空闲的时候在书院中转悠转悠,偶尔指点一番学生就是了,其余的,自然有他们去做。”玄世璟说道:“不都是这么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吗?”
李孝恭笑着叹息一声:“到底是老了啊,越来越不中用了。”
李孝恭的问题不在年纪方面,甚至李孝恭现如今的情况代表了大部分当年征战天下的将领的情况,早年间在战场上厮杀,受伤流血,几乎没有完全养好伤,就接连出征上战场,接着在军营之中操劳,年轻的时候,气血充足,身体能够吃的消,到了上了年纪的时候,年轻时候留下的暗伤也就复发了,越来越严重。
最典型的不就是翼国公秦琼吗?
当年秦琼在战场上的勇猛令人闻风丧胆,可是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呢,如同病猫一般,靠着诸多名贵药材补身体,几乎就是吊着一条命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周围的人剩下的,也只是无奈了,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现状。
“这边离着医学院这么近,王爷就没让孙道长给你调理一番吗?”玄世璟问道。
李孝恭摇了摇头:“没用的,老夫的身子是个什么情况,老夫自己心里清楚,即便是让孙道长看来又能怎样,还不是老样子,开一堆的补药,就这么吃着喝着,对于老夫来说,整日喝药调理,多活那么两年,还不如让老夫痛痛快快的吃喝,别遭那罪了。”
李孝恭倒是豁达。
李家的情况与秦家是不一样的,所以李孝恭可以豁达,但是秦家的日子过的就没有李家这么滋润了。
李孝恭虽然只是个郡王,但是怎么说也是李唐皇室的人,不管多少代下去,与皇帝都是沾亲带故的,只要自己不作死,日子差不到哪里去。
从李孝恭说话的语气之中,玄世璟也是听出一股子英雄迟暮的苍凉感。
无论是谁,都抵不过时间啊,将军迟暮,美人白发。
李孝恭也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活到现在,已经值得了,所以也看开了。
经历过波澜壮阔,也亲眼见证了大唐一步步走到现在,没什么放不开的。
只是玄世璟见到这样的李孝恭,心里也是一阵唏嘘,开创贞观的这些老臣子们,留在朝堂上的,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太极宫中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肖像,仍旧活在世上的,也越来越少,每去一位,对大唐来说,都是莫大的损失。
“王爷还真是豁达啊,挺好的。”玄世璟笑道。
李孝恭能够抱着这么轻松的心情去面对,从心态上就已经赢了,这道理就跟李二陛下的丹药是一样的。
身体不好,可以慢慢调养,但若是心态上出了问题,那问题可就大了。
“见的多了,经历的多了,就这样了。”李孝恭笑道。
“那学院这边放假之后,王爷要回长安吗?”玄世璟问道。
李孝恭点了点头:“嗯,过年还是要回长安的,虽然已经退出了朝堂,但是元日大朝会之后,还要进宫。”
李孝恭也是李氏的子孙,过年肯定是要回长安的,年前还要祭拜宗祀呢。
“书院这边现在就可以着手安排放假的事宜了。”玄世璟笑道:“一放了假,四处书院,就全都空了下来。”
对于书院来说,可能有些冷清,但是对庄子上来说,是热闹的,毕竟要过年了。
孩子们总是期待着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好的穿好的,而且还有许多对于他们来说“奇奇怪怪”的事情,那就是各地都不一样的风俗,因为过年的事情都不需要他们身体力行的去操办。
但是对于大人来说,过年除却热闹一些之外,也就没什么了,经历的多了,习惯了,而且到了过年,要做的事情很多,家里要里里外外的忙活。
所以说,孩子们对于过年是期待的,但是对于大人们来说,无非就是寻常日子,比寻常日子更忙碌罢了。
只是忙库归忙碌,过新年,辞旧迎新,告别过去的一年,然后希望接下来的新的一年更加美好。
玄世璟在兵学院之中也没待多长时间,主要就是来关心一下学院放假学生安排去军营之中实习的事情,也过来看看李孝恭,常乐可高峻留在了学院之中,等学生放假之后,他们差不多也就闲散了下来,然后收拾收拾准备在庄子上过年。
对于庄子上的人来说,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长安城都比不上庄子上热闹,毕竟东山县庄子就这么大,虽然比起十几年前几乎大了一两倍,但是邻居之间,同一个庄子上的人,相互都认识,低头不见抬头见,经常打招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热切的,是热络的,是熟悉的,简单来说就是庄子上的人情味儿足。
而长安呢?对于庄子上的人来说,那里的人都是陌生人,即便脸上洋溢着再热切的笑容,过后还是陌生人,少了几分人情味儿。
临近年关,庄子上外来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十里八乡的人到这边来,毕竟到东山县这边比到长安城要近,也方便的多,反正长安那边有的,这边都有,长安城的不少东西还都是这边运过去的呢。
网址:。
第七百八十一章:重视水师()
庄子上的学院也正式放假了,文学院和医学院的学生,还有明德书院的学生,都安安稳稳的回家过年去了,唯独兵学院的学生,在裴行俭的带领下,去了长安城,他们将要在长安城的御林军营地之中度过接下来的十天。
裴行俭倒是不必再像以往那样辛苦了,学生交给御林军那边之后,裴行俭也放了假,加之李孝恭在长安城,是出不了什么岔子的,等到十天结束之后,这些学生自行解散回东山县庄子上就是了,这么大个人了,长安城这边也来过,又丢不了,若是连长安城到东山县之间都要人担心他们的来回问题,这样的话还是回家当乖宝宝去吧,这样的人不适合从军。
学生们都去了长安城之后,玄世璟也没有在府上忙着过年的事儿,毕竟该准备的晋阳都会操持,到时候自己只需要带着东西到几位国公爷家走一趟就是了,玄世璟现在坐在书房之中,想着的,还是兵学院的事情。
大唐地面上的军队那是没得说,唐人尚武,骑射也不必说,现在兵学院的第一批学生,说起来都是属于地面上的军队,但是在玄世璟在去台州之前,甚至时间再往前一些,在打高句丽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水师的重要性了,接着便是台州之行,水师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水师在大唐军队之中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玄世璟在盘算着,等到了明年,明德书院的学生们就要有新生进入兵学院之中了,是不是应该要将重心,稍微向水师倾斜一番,培养一些水师的先行人,将来安排到水师之中,带动大唐的水师发展,让接受过书院系统教育的人才,成为大唐水师的中坚力量。
但是学院要开设这样的课程,谁来带队呢?谁来做先生呢?如今的大唐水师,能带队的就这么几个,还都是在朝中效力,朝中也离不开他们,不像地面上的军队,都已经发展了近百上千年了,越来越成熟,一代退出舞台之后一代崛起,不曾断绝过。
但是水师不一样,前隋到大唐,中间打了这么多年,都是在地面上打,前隋的水师,到大唐的水师,中间断层过一段时间,现在大唐已经重新拾起来了,在对高句丽的战争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足以让人看清楚水师的重要性,现在玄世璟是想借助学院,培养人才,重新将水师推上巅峰。
但是现在条件是有了,谁来教呢?
苏定方?虽然当初打高句丽的时候在船上待了不少日子,但是本质上来说,人家最拿手的,还是带地面上的军队,至于刘仁愿和刘仁轨,现在俩人在朝中正处于人生巅峰的时刻呢,怎么可能到庄子上来教学生?
除非等他们两人从朝堂上退下来,但那也是十几年几十年之后了,水师中坚力量的培养,不容拖延。
离着兵学院新生入学,还有大半年的功夫,玄世璟还有时间仔细的思索这件事,既然意识到了,就不能放着不去管,玄世璟找不到合适的人,不代表别人就找不到,大不了去长安的时候,跟自己的那些长辈们请教请教,实在不行就去找李二陛下。
经过这几年,李二陛下也应该意识到了大唐水师的重要性,从前些年开始,水师就不断的开始扩张,辽东水师,扬州水师再到泉州水师,泉州水师虽然被“家贼”给祸祸了,但是用不了个一年半载,恢复元气,不成问题,毕竟随着台州被开发出来,泉州也成为了面对台州重要的港口,泉州水师起不来?简直是笑话。
大唐的泉州发展起来,台州发展起来,水师就能顺着台州将可以控制的海域继续向外推。
东那边有台州,南边还有雷州,大唐的沿海地区,从来不缺乏合适的地方作为跳板,只要水师够强,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壮举未尝不能在大唐实现,那是一条富饶的线路,是用大唐瓷器换取真金白银的黄金之路。
现在主要的是,水师的发展也到了一个瓶颈,不是说人数上去就可以了,达到几万十几万的人数,可是无多少精英,这样的水师,无非就是只老虎,经不住风浪的。
现在能称得上经营水师的,数量绝不会超过五万去,当初在辽东打仗,水师投入的看上去多,但是在战场上,真正正面与敌人交手的,也就只有五万多的数量,其它的更多的作用是保障了大后方,几乎没有什么战斗经验。
这样可不行啊。
所以大唐的水师要练,要狠狠的练,大唐骑兵精锐有玄甲军能拔得头筹,但相应等级的水师呢?没有,没有这样的精锐中的精锐组成的一支队伍。
说白了,就是水师说得上名字的统帅,就这么两三个人,至于低层的将士,实在是太过普通。
想要让大唐在海上占得先机,那就不能让水师普通,水师普通了,大唐在海面上就普通了,一旦沦为普通,还谈什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开辟黄金商路。
玄世璟就因为兵学院的这事儿在书房里坐着,坐了整整一天,到了半下午的时候,外头的下人敲响书房的大门,想要进来将中午前送来的东西收拾走,书房内仍旧没有声音,正要转身离去的时候,书房里才传出玄世璟的声音。
“进来。”
厨房那边的下人小心翼翼的推开房间门,进了书房,却是发现饭菜仍旧好好的放在桌子上,已经凉透了。
自家公爷是一口没吃。
这是怎么回事儿。
“公爷,您这。。。。。。。”下人看向玄世璟,又看了看没有被动过的饭菜。
“哦,中午的时候不饿,就没吃,你端下去吧,一会儿连晚饭一块儿吃就是了。”玄世璟说道。
“是。”厨房的下人只能应声。
将饭菜都拾掇下去,出了书房,将书房的大门再给关上。
第七百八十二章:每当看到推荐投给老书我的心楞个痛()
走到半路的时候,正好遇到秦冰月带着闺女在院子里走动,见到厨房的下人端着饭菜,秦冰月将下人拦了下来。
“这是从何处端来的?”秦冰月问道。
“回二夫人的话,是公爷书房里的。”下人老老实实的回应道。
“怎么,夫君他中午未曾用膳?”秦冰月继续问道。
“是,小的去书房收拾的时候,公爷仍旧坐在书房之中,饭菜丝毫未动,方才公爷他不饿,就没用午饭,等晚饭的时候再一起用。”小厮说道。
秦冰月点了点头,让厨房的下人先行下去。
自己是不是要去书房看看?秦冰月皱着眉头思索着。
原先玄世璟在府中的衣食大多都是晋阳在操心,可是现在晋阳怀孕了,正在自己的院子里养着呢,府上的事情便交到了秦冰月的身上,所以秦冰月现在也是一边和婆子看着女儿一边处理府上的事情。
晋阳怀孕可是让府上的人高兴了好一阵子,毕竟玄家人丁单薄,就只有一位小小姐,那怎么成。
而且晋阳怀的,可是玄家的嫡子!
虽然玄世璟自己不在乎这些,但是嫡子和庶子还是有区别的,因此,晋阳一怀孕,王氏也重视了起来,让人精细一些伺候着。
晋阳怀孕,容不得出任何差错。
龙首原宫里听到晋阳怀孕的消息之后,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