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公子。”狄仁杰看着郑家大公子开口道。
郑家大公子见到狄仁杰,趴在了牢房的栏杆上:“你?”
目光迷茫的郑家大公子看着狄仁杰,看到了他身上的朝服。
“衣服。。。。。。。衣服。。。。。。。”忽然之间,眼神一亮:“爹?你是我爹?爹,你带孩儿走好不好,你救救孩儿,孩儿不想住在这里了,这里太脏了,爹~~”
“大人,这。。。。。。。”牢头见郑家大公子如此,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你当真认不出本官来?”狄仁杰再次问道。
“你?你不是我爹吗?”郑家大公子说道:“我爹就是穿的跟你差不多一样的衣服,我爹也是大官儿。”
说着,郑家大公子还仔细的看了看狄仁杰。
“不,你跟我爹不一样,你不是我爹,我爹才没那么年轻呢,我爹最疼我了,怎么可能让我住在这样的地方。”
“大人,医师来了。”外面的牢房守卫进来并报道。
“小的见过狄大人。”医师走上前,拱手道。
“无需多礼,你进去给他看看,把把脉。”狄仁杰说道:“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疯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死()
大理寺专门掌管刑狱,寻常时候遇到的需要医师的事儿也不少,以前是从外头请大夫过来,后来就请了医学院的学生过来,而现在大理寺里的医师,也是医学院出来的。
医学院出来的学生,比寻常大夫的胆子要大很多,至于大理寺这边,用到他们的时候,面对的死人要比活人多,医学院出来的学生也不惧怕。
且就说整个长安城的大夫,真正解刨过人的,有几个?
而解刨人体,在医学院里,这是必修的科目。
庄子上医学院的学生也不是一直都会在大理寺常驻,会每隔一段时间换人过来,这也是给所有在校学生的机会。
听到狄仁杰的话之后,一边儿牢房看守的狱卒拿出钥匙,将牢房大门上的锁打开,随着一阵锁链碰撞的声音过后,牢房的大门被打开,医师走进了牢房之中。
“来两个人,将他按住。”医师说道。
牢房外面走进两个狱卒,将郑家大公子强行给按住了,郑家大公子挣扎了好一会儿,才消停下来,医师上前,抓住了他的手腕,替他把脉。
“医师,单单凭借脉象的话,能看出来吗?”狄仁杰问道。
“能看出一些门道来,具体的,还要再观察观察,不能轻易下定论。”医师说道。
狄仁杰点了点头。
很快,诊治便结束了。
“狄大人,这人的脉象确实与寻常人不同,至于是不是真的疯了,暂时还不能妄下定论。”医师说道。
“嗯,本官知道了,医师辛苦跑一趟了。”狄仁杰客套道。
“应当的。”
送走了医师之后,狄仁杰只是吩咐好好的看着郑家大公子,被缺了他的吃穿,而后就离开了牢房。
不管怎么说,这事儿总要写个折子上奏上去,虽然是死囚,没有多少时日了,但是人好端端的疯了,还是郑家的大公子,现在郑家在朝堂上可还没有烟消云散呢,再怎么说也是要顾忌一些的,至少这事儿要让陛下之后,省的以后郑家那边又出什么幺蛾子,熬过了这段时间,行了刑,人死了,也就消停了。
狄仁杰回到了书房之后,就写了折子,将郑家大公子的事儿上奏了上去,没指望陛下有什么回复,但是事情总是要报告上去的。
郑家大公子在大理寺的牢房之中疯癫的事儿很快也传了出去,传到了郑家家主的耳朵之中。
郑家家主也知道,自己这几天天天去看自己的儿子,哪儿会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情况,前几天说是好好的,其实离着疯了也差不多少了,或许是那天自己说完那番话离开之后,脑袋里最后一根紧绷的线,也就这么断了。
郑家家主的眼角流下了两滴浑浊的泪水。
他若是有办法,又怎么会放任自己的儿子不管不顾。
但是现在,他顾不过来了,管不上了。
自己的儿子的死刑已经定下了,没有办法去救了,在牢房那里耗费再多的时间也只是徒劳而已,他是郑家家主,不能放任着郑家不管,郑家还需要他来支撑,来打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郑家大公子的事儿也传到了长安城坊间,百姓们对此也是议论纷纷。
长安城之中高门大户的事儿最是容易让人闲谈的,城中百姓,茶余饭后总得有点儿谈资才行,这些朝廷传出来的事儿,正好附和他们的好奇和八卦的心。
“郑家大公子在牢房里疯了。”李承乾看到狄仁杰的奏折之后笑道“好一个疯了啊。”
说起来,李承乾是不相信郑家大公子疯了的,好端端的人,都在牢房里待了多久了,早不疯晚不疯,偏偏郑家家主离开之后就疯了,而且这几天,郑家家主再也没有牢房里看他儿子。
这让李承乾如何不生疑?
原本李承乾还想跟郑家家主说道说道这事儿来着,上朝的时候,在含元殿之中没有发现郑家家主的身影,这才想起来,他早就被罢官了
最近的事儿还真是多,记性都不太好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已经判了的结果,是不会因为郑家大公子怎么样而去改变的。
所以,郑家大公子疯了的折子上去之后,就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没有任何动静,也没激出什么水花儿来。
作为皇帝的李承乾不提这事儿,朝中的大臣们也就没提这事儿。
一个疯了的死囚,有什么好拿出来说的?
消息传到庄子上,晋阳也写了家书,派人送去了登州城,这边发生的事情,总得让自家夫君知道,不然的话,也总是记挂着家里。
信也刚刚送出去没有几天,郑家大公子的日子也就到了,大理寺的人在牢房里之行了绞刑,又把尸体送回了郑家。
狄仁杰没有亲自去郑家,而是让下头的官员过去的。
郑家家主除却领旨谢恩之后,也做不了别的了。
让他去怨恨谁?怨恨玄家?现在郑家想要躲祸患都躲不及,又怎么会主动去招惹人家呢?
现如今郑家最需要的,不是说去报复谁,而是要重整旗鼓,不然的话,郑家就真的要完了。
一个郑家与自己的一个儿子相比较,虽然结果比较痛心,但是孰轻孰重,他还是能够分的清楚的。
登州城。
“公爷,您是没看到,王家老太爷回到王家的宅子里是个什么脸色,黑的跟锅底灰似的。”百骑司的人回来之后跟玄世璟说道。
这场拍卖会是百骑司的人主持的,他们也觉得十分过瘾,而且王家老太爷回去发脾气的样子,他们的人也都看到了王家老太爷的样子,觉得很舒服。
谁让他们亏空国库来着。
百骑司的人可都皇帝的人,忠心于皇帝,忠心于大唐的。
“这才哪儿到哪儿呢。”玄世璟放下茶碗说道“当初他们王家贪钱庄的银钱,贪的可不仅仅是这么点儿。”玄世璟说道“现在才出这么点儿,就知道心疼了?这可不行。”
“公爷,您这回不会还是想把王家往死里整吧?”高峻问道。
。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恍然大悟()
把王家弄到跟郑家一样的下场。。。。。。
高峻有心想要这么问,但是当着百骑司的人的面儿,他不好这么开口。
这样说的话,他怕人家误会他们家公爷是夹带什么私情之类的。
“我没有把他们往死里整,今天的这一切,还不都是他们自作自受。”玄世璟说道。
“公爷说的也是。”高源说道:“要是当初他们不做这事儿,也不会落得今天的这般下场,当初伸手的时候就应该想好,往后万一事发什么的,要面对什么样的后果。”
“高源说的没错,这件事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结束,但是也已经要进入尾声了。”玄世璟说道:“所以王家那边不能放松,还要继续盯着,一面他们再生出什么幺蛾子来,这件事儿,还是你们百骑司的人去做。”
“是,公爷。”百骑司的人拱手应声道。
“另外,拍卖王家产业所得来的钱财,我会尽快安排这边的军队,继续封箱送往长安城,这登州的钱庄的人还没有来的及换呢,放在钱庄里,我不放心。”玄世璟看着众人说道。
白天的时候在登仙楼,王家的一众产业都已经卖出去了,所得颇丰,这笔钱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不能一直留在登州这边,还是送到长安城最安稳。
至于这边钱庄的人事调动,以后可以慢慢来,不着急的。
王家老太爷回到王家之后,大发雷霆。
在人前,他得憋着,不能跟玄世璟发怒,所以胸中憋着一口怒气,回到家里之后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玄世璟那竖子,欺人太甚!”王家老太爷怒道:“我王家已经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了,竟然还是如此争锋相对,当真觉得我王家好欺负吗?”
“爷爷息怒。”王贵在一边儿说道:“越是现在这个时候,就越是应该冷静下来,想想现如今的郑家,要是咱们万一贸然出手被玄家的人抓到了什么把柄的话,那咱们王家岂不是也要走郑家的老路?现在的郑家,眼见着就要亡了啊。”
老太爷尝试着平复自己的怒气。
“你说的对,越是到现在,就越是不能着急,不能慌张,越是着急,就越是容易出错。”王家老太爷说道:“好好想想,有什么办法,再好好想想。”
王贵扶着自己的爷爷坐在了胡凳上。
王家老太爷这才能稍微的喘上一口气。
“爷爷,咱们家的那些产业没了,往后虽然少了一大笔的收入,但是日子紧巴巴的过着还是可以的,但是孙儿就害怕,万一这玄世璟还要继续往下查怎么办?把咱们王家的事儿越扯越深,咱们这些东西没了不怕,就怕他继续往下拉扯啊。”王贵说道。
“是啊,不过老夫觉得,钱庄的事情查到现在差不多,也应该停手了,不然他玄世璟想要干什么?难道真的要跟七大世家对抗不成?他有多大的胆子?就算是陛下给他撑腰,那也不行,狼多咬死虎,就算玄家这头虎再怎么凶悍,也是抵不过这么多狼咬的。”王家老太爷说道。
“爷爷,那咱们接下来要怎么办啊?”王贵问道。
“暂且就先静观其变吧。”王老太爷说道:“看看玄世璟什么时候离开登州,只要是他一离开登州,这就说明,咱们王家的这事儿,就算是揭过去了,他应该要去下一个地方去查了,趁着现在这喘气儿的功夫,你赶紧布置,还有那些地方没有收拾妥当的,提前去收拾,别让他在途中想起来,抓到咱们的小辫子,如同你所说,要是真往下牵扯,王家的日子,可就越发的艰难了。”
郑家的事儿,王家老太爷看在眼里,长安那边也在不断的往回传着消息,长安城那边朝廷的一举一动,郑家举动,他这边儿都清楚着呢。
应该说不仅仅是王家清楚着,所有世家心里都清楚着呢,没有伸手钱庄的家族又能有多少呢?
人人都在担心自己家,人人自危,所以盯着郑家,毕竟有郑家的前车之鉴,等将来到了自己身上的时候,他们差不多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现在给他们打前路的,不仅仅是郑家一家了,还有王家。。。。。。。这也算是他们两家倒霉吧。
谁又知道玄世璟出了长安就省略过沿途,直接奔着洛阳去了,出了洛阳就直接奔着登州来了?
要是当初知道玄世璟出长安就是为了查钱庄的事儿的话,他们多少也能有个准备,但是呢?玄世璟带着晋阳公主离开了东山县庄子上,离开了长安,根本就没有人发现,到最后虽然知道了玄世璟不在长安,但是庄子上和皇家给出的解释是人家出门游山玩水了。
结果这只是个借口,掩人耳目的借口。
到最后他们到了洛阳的时候,郑家的事情被揭露出来,再警醒,早就已经完了。
第一个是郑家,第二个是王家,接下来又会涉及到谁家呢?
世家涉足钱庄,查起来不好查,但若不是世家呢?
要是普普通通的官员呢?是不是当场就得让玄世璟给杀了?甚至都不用带回长安去审问。
王家老太爷冷静下来之后开始仔细的琢磨这件事儿,为什么陛下会突然之间就要大张旗鼓的清理钱庄呢?
钱庄涉及到多少官员?多少官员都要倒霉,要死多少人?但是看现如今陛下的态度,根本就不在意。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
陛下到底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严重?
等会儿!
王老太爷似乎想起来什么。
这么多的官员被裁撤,那空出来的位子怎么办?
他上哪儿弄这么多人来填补这些位子?
王家老太爷想到了东山县庄子上的文学院,在加上这次出来查办钱庄的人是玄世璟。
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怪不得陛下这么大力支持玄世璟出来查办钱庄,甚至给了诏书,让玄世璟甚至都能够杀地方官员。
这是要地方啊。
陛下要开始着手自己培养自己的朝堂势力啊。
毕竟现在朝堂之中,都是贞观年留下来的老臣子。。。。。。。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皇帝的计划()
有的已经不中用了,而新的官员选拔上来的,基本上大多数都是世家子,世家出身的人在朝堂之中苦苦的经营了数代,不管是本家也好,外来投靠的也好,形形色色的人,依靠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势力,整个长安城之中,这股子势力盘根错节,就算是想要惩处,都无从下手,都怕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回倒是好了,直接下狠手,要给剃发了,就不差哪一根儿了。
现在就算是有空缺,也不一定要用世家出身的官员,现在翰林院之中,底子干净的官员,可多了去了。
那就是东山县书院出来的学生,依靠着科举,进入了朝廷的视线范围之内,当然,科举过后也不是立马就要做官,而是要在翰林院待上个几年。
这些东山县出来的学生,还有一个名头,那就是天子门生啊。
世家大族自然是不会去拉拢这些人的,而且,就算去拉拢他们,也不一定拉拢的成。
成为世族官员的门生,可不如天子门生的名号来的响亮。
现如今能够启用的那些官员,大多都是东山县书院第一批出来的学生,都是东山县庄子上的本地人,就算是心有所向,也是向着皇室,向着陛下,向着东山县庄子上,又怎么可能为世家所用呢?
所以陛下就是看重了这一点,一点儿都不怕地方官员因为插手钱庄而被裁撤甚至是丧命,因为替补他们职位的,有的是人,一抓一大把,根本就不用怕地方乱了。
当初玄世璟在洛阳杀了洛阳城县令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吗?从长安城调派去洛阳做县令的,正是东山县庄子上文学院出来的学生,在翰林院已经有好几年的光景了。
因为这次的事儿,正好去补了洛阳县令的缺。
这是正好吗?不,是陛下早有预谋。
好一个陛下,好一个玄世璟啊。
算计的万般准确,这才敢对钱庄动手。
一来清查了钱庄,为国库挽回了损失,另外,就是精简了地方的官员,裁撤了一大批与世家相互依靠的官员,这算是断了世家在外的手臂,一步一步的削弱世家了。
好心机,好算计。
王老太爷也知道,现在这件事儿已经开始了,是停不下来的,因为不仅仅关乎着钱庄大事,也关乎到朝廷的人员变动,关乎着陛下要削弱世家的计划。
陛下这一回也是下了大决心了了。
“爷爷。”王贵见自己的爷爷坐在那里发愣,小心翼翼的叫了一句。
“嗯。”王老太爷应了一声。
“爷爷,孙儿明儿个就启程,去其它的地方,安排咱们王家的事儿。”王贵说道。
“咱们王家能够拿出来的钱,还有多少?”王家老太爷问道。
“长安城那边应该还会有一些,至于登州城这边,应当是没了。”王贵如实说道。
“你辛苦一些,去清点咱们王家的产业,还有手头有的现钱,要是发现别的地方咱们王家的人也伸手了钱庄,就赶紧把缺的钱给补上,要是补不上,就拿着产业去抵押,总之,钱庄的事儿,要赶紧与咱们王家掰扯清楚关系,王家不能再沾染了,哪怕亏了咱们王家的银钱,也不能让王家出事儿,要划清界限,明白吗?”王家老太爷吩咐道。
“是。”王贵应声道“可是”
“没有可是,按照我说的去做,要是钱不够,尽快从长安那边调派,就说这是我的意思,虽然不在朝中为官了,但是王家的主,我还是做的了的。”王老太爷说道。
王贵见自家爷爷这么认真,应了一声,也就按照爷爷吩咐的去做了。
王老太爷坐在大厅之中,管家在一边儿伺候这。
“老太爷,这样的话,咱们王家的亏损,可是不少啊。”管家说道“您别忘了,这么多年,这么多钱,钱庄可还是要算利息的呢。”
“宁可亏了,也比没了命要强,要比步郑家的后尘要强。”老太爷说道“陛下要清查钱庄,这件事儿,谁都阻挡不了的,不管谁阻挡,那就是死路一条,就最近这段时间,除却三省六部的重臣,哪个官员的命,都不怎么值钱。”
王家老太爷看的清楚的很,想清楚之后,也就不计较王家在银钱上的得失了,至于钱这种东西,没了还是能赚回来的。
要是人没了,那可就真的没了。
看看郑家现在的模样吧,下一任的家主都被陛下给处死了。
王家要是还不吸取教训的话,那下一个,可就是他们王家了。
王老太爷可不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落得那样一个下场,所以钱财这种东西,舍了就舍了,说到底,钱还不是给人花的,人要是没有了,留着钱有什么用。
也不得不说,王家老太爷活的时间越久,事情就看的越是通透。
至少比王贵这样的年轻人要聪明多了,也比郑家的家主要聪明多了。
也好在,王家这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