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怀玉松手,下人果然没有叫喊,只是吓得哆哆嗦嗦,也不敢说话。
姜松询问道:“说罢,杨国忠在哪?”
下人连忙说道:“就在东面,转个弯就到了,我出卖主人若是被知道了,只怕也活不成了,还请好汉把我打晕,留我一条活口,我保证什么都不说。”
“成全你!”姜松笑了一声,一个手刀砍下下人的后颈将他打晕过去。
随后一行人根据下人的指引,便找到了杨国忠的房间。
此刻已是深夜,然而房中却不安静,不时传来一阵阵低声喘息之声。姜松已经娶妻,自然知道里面在干什么,锦衣卫面色冷峻,执行任务这种场面他也见过不少,已经是见怪不怪。反倒是秦怀玉,杨继周两个少年,未经人事听得房中动静,脸色通红。
姜松见两个徒弟模样,哑然失笑,对着锦衣卫说道:“你们两个待在门口守着,百户大人跟我进去吧!”
第1173章不靠谱的人
“你们是什么人?”杨国忠正与小妾温存着,不料床榻前突然走出两个大汉,杨国忠吓得一个哆嗦,顿时尖叫道。
“来人,来人,有贼啊!”
杨国忠的小妾也吓得大叫。
锦衣卫大步上前一个手刀砍在她的颈部,将那小妾给击昏过去。
“来人啊有贼啊!”而杨国忠仍旧呼唤着下人。
姜松不由得眉头一皱:“别叫了,我们能悄无声息的进入你的房里,附近的守卫自然也被我们给清理干净了。就算你真的喊来了人,我也完全有能力在你的仆从到来之前杀了你。”
杨国忠闻言,连忙话风一转,叩头求饶:“好汉饶命,好汉饶命,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还请饶我一命啊。”
姜松向锦衣卫使了个颜色,锦衣卫会意,从怀中掏出书信,说道:“杨国忠接陛下书信!”
“陛下,哪个陛下……”杨国忠顿时愣住了。
锦衣卫闻言喝道:“这天下还有几个陛下?”
杨国忠一惊:“是洛阳的……”
杨国忠也是唐玄宗一朝的权臣,虽然有外戚身份的缘故,但他人却多少有些能力。
杨国忠顿时醒悟过来,眼前的两人,是刘辩派来拉拢他的。
想到先前自己跪地求饶,杨国忠面色一阵羞臊,只不过晓得二人是刘辩派来的使者而并非盗贼,他却不怎么害怕了。
杨国忠整了整衣服,从床榻上起来,一脸正色道:“既然是陛下的使者,大白天递上名帖不就行了吗,大半夜的,吓本官一跳。”
姜松不由得冷笑道:“白天递上名帖?我看你是死到临头却不自知!”
杨国忠一惊,又恐姜松对其不利:“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早就被司马懿杨素的人给盯上了,门口就有他们的眼线监视。我要是白天过来,你此刻只怕就人头落地了。”
“你说什么?”杨国忠脸色大变。
锦衣卫不耐,没有解释的意思,再次递上手中的书信道:“速接陛下书信!”
“哦!”杨国忠知晓书信才是大事,连忙接过书信看了起来。
看罢书信,杨国忠脸上便满是喜色了。
杨国忠又喜又惊的向锦衣卫问道:“我若是帮陛下办事,事成之后,陛下真的纳舍妹为妃?以后我就是国舅了?”
锦衣卫笑道:“陛下早有意纳令妹为妃,奈何他身份低微无法入宫,你若是协助陛下拿下益州,便是朝廷的功臣,到时候可以顺利加官进爵,到时候令妹,自然有资格入宫为妃,到时候杨大人,就是天下显贵,身份之尊贵,天下能有几个人比得上你?”
“好,好,好!”杨国忠大喜不已,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姜松锦衣卫对视一眼,眼中也略有喜色,看来这杨国忠是拉拢到了。
可是过了一会,杨国忠却为难起来:“两位,我虽然有心协助陛下拿下益州,可我在益州人微言轻,军政大权,皆由旁人把持。陛下在书信中让我说服刘璋投降,我毫无地位,刘璋他岂能从我?
更何况你们刚才说司马懿他们已经派人监视我了,显然是也料到此事。我若是一个不慎,只怕会死无葬身之地啊。”
姜松沉声道:“这个你不必担心,你的安全由我们保护,只要你答应此事就成,按照我们的计划行事,保管你性命无忧。”
“如今书信已经给了你,你只能答应或不答应,三心二意的话,未免消息泄露,我只好……”
锦衣卫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在杨国忠面前晃着。
“我答应,我答应!”杨国忠一惊,连忙回应道。
姜松见杨国忠答应,点头说道:“这几天你哪里都不要去,深居简出则好,静待我们行动的消息。”
杨国忠连忙说道:“好好,我一定哪都不去!”
姜松又对着门外叫道:“怀玉进来!”
“师傅!”门外秦怀玉闻言推门进来。
姜松对秦怀玉说道:“这段时间你负责保护杨大人,他可是未来的国舅,你可不能疏忽啊!”
秦怀玉拱手说道:“好,徒儿定寸步不离的保护杨国舅!”
杨国忠心知姜松留下秦怀玉是监视自己,想要拒绝却欲言又止。他被那两句国舅喊的心花怒放,也无心背叛,便没有争论什么了。
姜松指着秦怀玉,对杨国忠说道:“这是我的徒弟,同时也是大汉秦琼秦叔宝将军的儿子,你别看他年轻,但武艺已经不下其父,有他保护你,你可以放心了吧。”
“啊,原来是小将军,幸会幸会!”见秦怀玉是名将之后,杨国忠不敢轻慢,连忙拱手行礼。
“怀玉你就待在此地保护杨国舅吧,我们先离开了。”
秦怀玉拱手道:“师傅你们行事小心!”
两人出了房门,带着杨继周离开杨府。
路上,锦衣卫摇头叹息道:“杨国忠此人胆小怕事,虽然拉拢成功,但也不过是在说服刘璋的名单上增加一个名额罢了。并不能为我们的计划,提供多少帮助啊。”
姜松沉吟道:“那还得看张松的了,此人乃是益州名士,颇有才名,法正亦然。若能拉拢二人,还可以为我们出谋划策,成功的几率很大。”
“事不宜迟,咱们今晚便去找张松!”
三人商量一番,便决定去寻张松。
顺利的摸进张府,然后找了个下人,顺利的找到张松的房间。
与杨国忠不同,张松却在书房之中,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个人影手持书卷正在苦读。
书房中隐约传来叹息声:“哎,如今我益州势危,此次大战,只怕三年五载难以结束。以司马懿,杨素的性格,只怕会横征暴敛以充军资,不知大战结束以后,我益州百万百姓,还能剩几人?”
姜松锦衣卫对视一眼,让杨继周在门外等待,二人又进入房中找张松谈话。
张松正叹息间,便听得门口传来一道声音:“此次益州大战,要持续三年五载,但大人只要愿意,却可以在半年之内结束益州的战事!”
张松一惊,忙向着门口方向看去。
姜松与锦衣卫大步走了进来,锦衣卫拱手说道:“锦衣卫百户见过张大人!”
“锦衣卫?”张松一惊,连忙上前关上房门。
第1174章逼宫
张松关门之际,也看到了门口的杨继周,他心知他与姜松是一伙的,也没有过问。
张松将门关上,忙多谢二人说道:“张某早就等着你们了,不想你们来的居然这么快!”
听了张松的话,锦衣卫略显惊讶:“哦?你早就等着我们了?”
张松抚摸着胡须笑道:“益州防御稳如泰山,若是强攻,非三年五载不能成。陛下他喜用奇谋,定会使益州内乱,因此我料想陛下他会派人来联络我,让我助其掌控成都吧!”
姜松锦衣卫对视眼中,眼中都有些惊讶,同时还有些惊喜。张松有如此智慧,若能拉拢他,那么事情就简单多了。
“两位请坐!”张松请二人落座,询问道:“这几日我知道司马懿派人监视我,显然他已经猜测到陛下会用此计。你们来没有被他的耳目发现吧?”
姜松拱手说道:“我们也发现了此事,翻墙入院不会被发现,只是没有登门拜访,还请恕罪!”
“不怪不怪!”张松抚摸着胡须笑道,同时目光看着二人。
锦衣卫会意,从怀中拿出刘辩写给张松的书信,交给张松。
张松脸上闪过一丝笑意,接过书信看了起来。
看过书信以后,张松脸上的笑意更甚:“陛下如此诚恳,器重我张松,我张松怎会辜负陛下?你们放心,此事我答应了,必定说服刘璋投降,使益州内乱。”
姜松拱手说道:“如今成都军权皆由司马懿,杨素二人心腹掌控,我们就算说服了刘璋投降。但这两万兵马对我们却是个威胁,大人智计超群,不知有什么对策?”
面对姜松的询问,张松面带凝重之色,说道:“这两万兵马,的确有些难办,尚师徒乃是司马懿的心腹,不过眼下大势在此,说服他加入也不是不可能。但关键还有个杨玄感,此人乃是杨素之子,是不可能是说降的。”
姜松摇头说道:“不可,说降尚师徒,太过冒险,一但他不同意,或是虚以伪蛇,咱们岂不是大事休矣。”
张松沉声道:“可是若不说服尚师徒,不得到一些兵马,我们根本不会成功啊!”
姜松沉吟道:“我有一计不知可不可行!”
张松惊讶道:“哦?大人请说!”
姜松拱手说道:“张大人可秘密联络关系亲厚的同僚,约定时间一同入宫,说服刘璋投降陛下。那尚师徒,杨玄感得知此时,必定会带兵入成都府衙,到时候由我守住大门,斩杀领军之将,你可顺势说服他们麾下士兵。
如此一来,成都城由我们掌控,到时候再守住成都附近城池,以防止各处兵马回援,在切断各地守军的粮草,如此一来,陛下的兵马,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各处守军,长驱直入杀入益州。”
“你疯了!”张松吓了一跳,看着姜松眼中满是惊骇。
姜松不屑道:“区区两万兵马,我视之为土鸡瓦狗,若让我守住大门,有何惧之?”
张松不悦道:“你只不过一锦衣卫,何德何能夸此海口,陛下他怎么会派你执行任务?此事关乎成都所有向汉之臣的性命,你的计策,请恕我不能答应!”
锦衣卫连忙解释道:“张大人只怕是误会了,他并不是锦衣卫,而是我大汉隐居的世外高手,姓姜名松字永年。他曾经挑战我大汉各州将军,所战皆胜,只有西州曾经突袭贵霜国都的安敬思将军才能与他战个平手,实力可谓我大汉之最,堪称天下第一啊。”
“啊……”张松大惊。
姜松拱手说道:“大人只管相信我的实力,此事亦欢呼我自己的性命,我绝对不会胡来的!”
张松沉吟许久,咬了咬牙说道:“你名松,我也名松,我字永年,你也字永年,咱们如此投缘。也罢,我就相信你一次!”
张松说的,坐到书桌前方,然后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过了许久,张松写了几十封书信。
张松将一摞书信交给姜松,说道:“这些书信,是我写给益州城中官员的,他们这些人,要么心向汉室,要么不满刘璋,要么不满司马懿杨素,因此绝对可以拉拢。劳烦你们锦衣卫,将这些书信交给他们,同时跟他们约定,五天之后,一起入府衙求见刘璋逼宫投降。
不过他们肯定会询问兵马如何解决,到时候你就说我已经说服尚师徒投降陛下,同时杨玄感身边也有奸细,两万兵马不足为虑。如此一来,他们才会配合我们行动。”
………………
…………
五日之后,成都城府衙门外。
一个个官员身着官服,一排排向着成都府衙中走去。
“我等求见主公!”大殿门口,突然响起了群臣的声音。
大殿之中,却是歌舞升平之景象。
殿中,一个个长袖善舞的歌姬轻舞,刘璋横卧在座位上,手持夜光杯,旁边还坐着一个身材丰腴的美女喂着葡萄。
“我等求见主公!”
“何人啊?”刘璋叫道。
一个侍卫飞快跑了进来,拱手说道:“主公,门外张松杨国忠等领着成都城中大半官员求见主公!”
“张松,他来干什么?让他进来吧,你们都下去!”刘璋眉头微皱,挥手让歌姬退下,传令张松等人入殿。
另一边,杨素府邸。
一个侍卫飞奔进入大殿,向着一个年轻人禀报道:“公子不好了,张松他领着城中大半官员前往主公府衙求见主公去了!”
杨玄感连忙询问道:“就他们一群文官,没有兵马吗?”
“就只有几个仆从,没有兵马!”
杨玄感顿时冷笑道:“呵,真是找死,几个文官就敢逼宫,就算刘璋下达了投降的命令又如何,没有兵马能成什么事!给我点起三千兵马,前往府衙!”
侍卫低声道:“公子,张松不是傻子,会不会他秘密联络了尚师徒?他是司马懿的心腹,会不会已经跟张松勾结了?”
杨玄感闻言点了点头,沉声道:“嗯……不无这个可能,你带领三千兵马先前往府衙,别让他们出来,我在带一支兵马去找尚师徒,他要是敢投降,我宰了他。”
第1175章CD之变
成都治所府衙正殿之中。
张松,杨国忠领着几十个文臣进入大殿,一众臣子进入殿后,皆跪倒在地。
刘璋摆了摆手,不悦道:“张松,杨国忠,你们在干什么,有事就说,何必行此大礼呢?”
张松仍旧跪在地上,但挺起上半身,拱手说道:“主公,如今益州由司马懿,杨素等奸臣贼子把持军政,内不能安民,外抵挡大汉天军。如今天子倾三州之力进攻我益州,司马懿杨素等领军抵挡,难分高下。
但俗话说,久守必失,司马懿杨素等可能支撑个三年五载,但绝对不会长远,时间一长,还是会败。照此下去,到那时候,我益州百万必定流离失所,穷困潦倒。
汉军久攻不下,说不定攻破益州之日,会屠城杀民泄愤,主公你也有被屠之险。所以臣联合六十四位官员,前来劝谏主公,望主公以益州百万百姓为重,投降陛下!”
“臣等请主公以益州百万百姓为重,投降陛下!”
“臣等请主公以益州百万百姓为重,投降陛下!”
“臣等请主公以益州百万百姓为重,投降陛下!”
张松说完,身后六十三位官员,也异口同声的说道。
“你说什么……”听了殿下群臣的话,刘璋手中把玩的夜光杯突然掉了下来。
张松又行了一礼,重复道:“请主公以益州百万百姓为重,投降陛下!”
“张松,你好大的胆子!”刘璋突然站了起来,指着张松等人喝道:“你们……你们这是逼宫来了!”
“臣不敢!”张松又行了一礼,说道:“伏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司马懿杨素之流,实乃乱臣贼子,主公名义上虽为西川之主,但却要看此二人眼色行事。主公何不投降陛下,如此一来,也可除此二心之臣,以泄心头之恨!”
刘璋大怒,喝道:“司马懿杨素虽然把持军政大权,但对我却以礼相待,不敢有半点违礼。今尔等率众前来逼宫,让我投降益州大敌,到底谁才是二心之臣?”
面对刘璋的责问,张松倒非常坦然,继续说道:“主公此言差矣!如今陛下倾三州之力攻打我益州,眼下的防御虽然稳如泰山,但时间一长,以益州之地,如何对抗天下九州?
到时候不仅我益州百姓会因战争生灵涂炭,陛下的兵马也会损失惨重,到攻破益州之日,天军必定会因此而迁怒益州百姓。不仅百姓有被屠戮之危,到时候主公你……”
刘璋脸色顿时一白,虽然张松没有说明下场,但失败者的下场,不外呼死路一条。不仅自己会死,妻妾还会被赏赐给兵将成为玩物,儿女也会成为贱籍为奴为婢。
比如历史上的刘禅,投降曹魏之后,虽然被封公,但下场也非常悲惨,只有皇后可以跟随陪伴她,其他妃子被赏赐给了曹魏兵将。就比如李昭仪,因为不肯受到侮辱而自杀。
这还是刘禅主动投降的结果,若是负隅顽抗,只怕命都保不住。
张松见刘璋被吓住了,继续劝道:“主公你乃是汉室宗亲,名义上来说,乃是陛下皇叔。虽然这些年,益州屡次对抗朝廷,但皆是司马懿,杨素等人的主张。
您若是主动投降,使陛下尽快得到益州,完成他一统天下的心愿,陛下他定然龙颜大悦,不会怪罪于您。到时候得一封地,做安乐公,岂不美哉?也好过在益州被司马懿杨素等人把持权柄,时刻受他们的威胁!”
经张松这么一说,刘璋有些意动:“就怕你说的安乐公,朝廷不会给啊。”
张松拱手说道:“若主公降汉,陛下不裂土以封主公,松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
张松说罢,一众臣子也齐声说道:“若主公降汉,陛下不裂土以封主公,臣等亦愿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
见群臣都愿意替自己前往洛阳,求取封地,求取安乐公之位,刘璋心安,但旋即想起城中还有两万兵马,又为难道:“我虽有心投降陛下,但奈何司马懿杨素留下两万兵马,只怕我投降召令一下,不仅你们有性命之忧,连我都难以自保,你们还是退下吧,免得兵马赶来,想走也走不掉!”
刘璋话音刚落,便见殿外一士兵飞快冲进殿来,禀报道:“主公,大事不好了,杨玄感发兵三千,此刻已经抵达正阳门外!”
刘璋连忙问道:“那杨玄感何在?”
士兵禀报道:“不见杨玄感踪影,那些兵马也都在门外等待,此刻并未攻门!”
成都府衙,说是府,其实跟皇宫没有什么两样,刘璋之父刘焉早年进入益州,就心怀叵测,曾经有称帝之心,成都府衙也扩建,造的就像皇宫一样,非常巨大。
正阳门,是府衙东大门,以前说过,益州除了司马懿,杨素把持朝政之外,还有忠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