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家物语 作者:[日本]无名氏-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补上了。”法皇也在私下里说道:“历代平乱的人也不少,却从没有象平氏这样的。平贞盛与藤原秀乡剿灭了平将门,源赖义灭了安部贞任和宗任,源义家灭了清原武衡与宗衡,论功行赏,也仅是地方的国守而已。现在清盛这样肆意妄为,实在有悖常理。如今是佛法已至末世,王法已趋衰微的时代了。”虽是背地里这么说,因没有适当机会,并未对平家提出告诫,平家对于朝廷也没有什么不满,但是滋扰世间的事却屡屡发生。嘉应二年十月十六日,小松公的次子新三位中将资盛卿,当时任越前守,年仅十三岁,时值微雪初霁,野景诱人,便率领三十多个年轻武士,骑马从莲台野、柴野出发,来到右近马场,放出许多鹰去,猎捕鹌鹑和云雀,打了一天猎,直到薄暮才返回六波罗。

当时的摄政松殿【2】正好从中御门东洞院的邸宅进宫。他应该从郁芳门进入大内,所以要从东洞院向南,再从大炊御门往西走。行至大炊御门的猪熊地方,资盛正好和殿下【3】的卤簿相遇。摄政的随从急忙喊道:“什么人,竟敢这样无礼!殿下正从这里经过,还不快下马!下马!”但资盛十分傲慢,一副把世间的一切都不放在眼里的样子,手下的那班武士也都是不满二十岁的青年,完全不懂得下马致敬的规矩,所以也不管什么殿下不殿下,非但不下马致敬,反而想冲过去。这时已是薄暮,没有人认出马上的是入道公的孙子,或者虽是有人认得也佯作不知,于是把资盛卿以及那些武士从马上拉下来,肆意羞辱了一番。资盛卿狼狈地回到六波罗,将这事禀告了入道相国,入道公十分恼怒,说道:“即使是殿下,对于净海家的人也应该有些斟酌,况且对年幼的孩子,毫不留情地加以羞辱,实在太可气了。出了这样的事,从此会被人家看不起的,应该叫殿下认识到这一点,对殿下非报复一下不可。”重盛卿听了说道:“不,这没有什么值得介意的。假如是被赖政、光基等源氏族人欺侮,那真的是平家的耻辱。现在是重盛的儿子遇上殿下出行,却不知下马致敬礼让,这是十分失礼的。”后来还把有关的武士们召集起来,告诫说:“从今以后你们要小心一点,我还要向殿下赔礼道歉呢!”说完就回去了。

后来,入道相国也不同小松公商量,便召集了乡下的武士难波次郎经远、濑尾太郎兼康等六十余人,他们都是些不懂礼仪,除了入道公谁都不怕的人。入道公对他们说:“本月二十一日,摄政殿下为商谈主上冠礼的事要到宫里去,你们去路上找个地方守候,把卤簿侍从的发髻统统剪掉,洗雪资盛所受之辱。”殿下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为了商量主上明年举行冠礼以及加冠、拜官的事,需要先到摄政大臣在宫中的公馆去,因此,这一天比平时的仪仗更加隆重,这次是从待贤门进去,从中御门一直往西。在猪熊堀河旁边,六波罗的三百余骑,全身甲胄正在那里等着,这些人将殿下包围在当中,同时呼喊一声,将那些今天装束得格外整齐的卤簿侍从追赶得四处乱跑,把他们全都拉下马来,肆意加以凌辱,一个一个地剪下他们的发髻。侍从一共有十人,其中右近卫府的府生【4】武基的发髻也被剪掉了。在剪去藏人大夫【5】藤原隆教的发髻时,还特地警告他说:“你不要以为这是剪你的发髻,这是剪你主人的发髻。”还将弓梢伸到车里去,把车上的帘子打了下来,把牛车的前后套绳也都割断了。弄得凌乱不堪之后,才高兴地喊叫着,回到六波罗来。入道公听说之后道:“干得很好。”随车的侍从中有一个是当过因幡的先使【6】的人,他名叫国久丸,家乡在鸟羽,虽然资历还很浅,却很重情义,他一路哭着侍奉着殿下的御车,回到中御门府邸。象这样用庄严的礼服袖子擦眼抹泪,啼泣而归的卤簿行列,真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好。大织冠【7】、淡海公时代,自不必说;就是忠仁公、昭宣公【8】以来的各位摄政关白,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这是平家恶行的开始。

小松公知道了这件事,惊骇异常。他把参予其事的武士们都处分了,又说:“入道公下这种极不明智的命令,重盛连做梦也不曾想到。都怪资盛不懂事,佛经上说栴檀在长出两片叶子时就散发芳香【9】,资盛现在已经十二三岁,理应懂得礼仪,以礼行事,如今竟干出这种蠢事,使入道公背负这种恶名,真是不孝之至,全是资盛一个人的罪过。”随后就让资盛暂时到伊势去了。君臣上下都对重盛公这么处置表示赞赏。



【1】是上皇办公的地方,后白河上皇亦称一院。

【2】即藤原基房,以住所地名称之,以示尊敬。

【3】殿下原是对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的尊称,后来扩大到摄政。藤原氏历代为皇上外戚,很有权势,所以世人以王族相待,尊称为殿下。

【4】是卫府的低级官员。

【5】藏人所是供奉天皇起居、掌管仪典、节会等宫中事务的机构,其长官称为大夫。

【6】是国司未赴任之前,派到地方对官吏传达训示的人员。

【7】大织冠即藤原氏的先祖藤原镰足。日本第三十六代天皇孝德天皇(596—654年在位)时所定衣冠制度,大织冠居第一位。

【8】忠仁公即藤原良房,昭宣公即藤原基经。都是谥号。

【9】见《观佛三味海经》,意为伟人自幼不凡。



十二

鹿谷

因为发生了这件事,原定商议天皇冠礼的事只好往后推迟了,到了二十五日,才在后白河法皇的法住寺殿上开了一次会议。对于摄政公自然应该有所奖慰,乃于十一月九日宣旨,于十四日升为太政大臣。同月十七日举行了谢恩仪式。然而,民间对这件事的反应好象十分冷淡。

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年是嘉应三年(1171),正月初五举行天皇加冠典礼,十三日向上皇和皇太后行朝觐之礼。接受朝觐的法皇【1】和建春门院【2】看了正装冠服的天皇十分喜悦。入道相国的女儿【3】被册立为皇妃,年仅十五,算是法皇的养女。

那时,以内大臣兼领左大将的妙音院【4】太政大臣藤原师长,要辞去左大将。以资格来说,德大寺大纳言实定卿应补此缺;花山院中纳言兼雅卿也颇有希冀之意;另外,已故中御门藤大纳言家成卿的三子——新大纳言成亲卿也想得到这个职位。因为他是法皇的亲信,所以就开始做各种各样的祈祷。他在石清水的八幡宫里召集了一百个僧人,诵读《大般若经》六百卷全卷,历时七日,在这期间有三只山鸠从男山方向飞来,落在高良大明神【5】前面的桔树上,相互扑啄,最后都死了。主管社寺事务的检校匡清法印【6】说:“鸠是八幡大菩萨的第一使者,在宫寺【7】中不该出现这种异象。”便把这事奏了上去。上边叫神祇官进行占卜,说这种征兆预示着将要发生骚乱,但并非出于君王,而是出于臣下。新大纳言对这个征兆却毫不在意,因为白天人多,便每夜出去,从中御门乌丸的住宅徒步到上贺茂神社,连续参拜了七个晚上。到了最后满愿的那一夜,参拜过后,回到自己的住所,感到非常疲惫,刚一合眼就梦见自己到了上贺茂神社,一推开宝殿的门便有一个可怕的声音说道:

樱花呀,不要怨贺茂河上的风吧,

它无法阻止花的凋落。

新大纳言并没有因此而醒悟,又在上贺茂神社宝殿后边杉树的洞里造了一个祭坛,请一个高僧在那里连续为他施行拏吉尼法【8】祈祷一百天。但是在这期间,雷电击中了大杉树,那杉树燃烧起来,几乎殃及神殿。好多神官赶来才将火扑灭。他们想赶走那个施行邪法的僧人,他却说:“我己立下了在本社连续祈祷一百天的大愿,今天才七十五天,还不能出去。”这样说了,一动也不动。神官们将这情况奏报到宫里,上边传下旨意道:“依法将他赶出去!”于是神官用为预防万一而准备的白木杖打那僧徒的后颈,把他赶了出来,一直赶到一条大路的南面去。俗话说:“神不享非礼。”大纳言因为妄想当上大将而举行祈祷,所以干出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来。

那时候封官叙爵,并非出于上皇天皇的意愿,也不由摄政关白决定,全由平家独断,因此没有论资格给德大寺和花山殿加官,而是把入道相国的长子小松公由大纳言右大将调为左大将,将次子宗盛中纳言,超越了那些更有资历的人补了右大将的缺,这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其中德大寺公乃是首席大纳言,他门第高贵,才学出众,而且是本家的嫡嗣,这回被门第平常的平家的次子宗盛超越过去,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人们纷纷私下里议论:“怕是要出家了吧?”但是他说还是观望一下形势再说,所以只是辞去了大纳言,隐退下来。新大纳言成亲卿却说道:“如果是被德大寺或花山院超越过去,那当然没有话说,这回却被平家的次子宗盛超越了过去,我实在是不甘心。应该想办法灭了平家,成就我的心愿才好。”这种居心实在太可怕了。成亲卿的父亲只做到中纳言,他是最小的儿子,却已晋升至正二位,官居大纳言,下赐很多领地,子弟家人皆沐朝恩,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却动了这样的念头呢?这大概是魔鬼在作祟吧。他在平治之乱【9】的时候,是越后守兼近卫中将,是信赖卿的同类,本来已经定了死刑,后经小松公重盛卿多方周旋,才得以保全性命。但是现在却忘记了这个恩情,在一个非常秘密的地方准备武器,召集兵士,全心全力地谋划讨伐平氏的事。

在东山的山麓,有一个叫作鹿谷的地方,后边与三井寺相连,那里有一处戒备森严的城郭,是俊宽僧都【10】的山庄。成亲等人经常聚集在那里,谋划怎样灭掉平家。有一天法皇也巡游到那里,藤原通宪的儿子净宪法印随侍在侧。在晚上的宴会上,法皇向净宪等人谈及此事,净宪法印说:“啊呀,可不得了,这么多人都听到了,很快就会泄漏出去,成为震惊天下的大事了。”新大纳言听了,很不高兴,突然站起身来,这时狩衣的袖子把法皇面前的酒瓶子带倒了。法皇问:“这是怎么啦?”大纳言回过神来说道:“瓶子(平氏)倒了!”法皇听了笑着说:“大家来演一出猿乐【11】吧。”平判官康赖出来说道:“呀,因为瓶子(平氏)太多,所以喝醉了。”俊宽僧都说:“那么,怎样处置才好呢?”西光法师说道:“只有将头取下来,那样比什么都好。”说着便把瓶颈敲断,随后离席而去。净宪法印看了他这种狂态,非常吃惊,再也无话可说,只是觉得非常可怕。那些同谋的人有近江中将入道莲净,俗名成雅,法胜寺执行【12】俊宽僧都,山城守中原基兼,式部大辅雅纲,平判官康赖,宗判官信房,新平判官资行,摄津国源氏多田藏人行纲,另外还有许多近卫军中的武士也参与其中。



【1】即后白河法皇。

【2】参见第一卷第十节注二。

【3】参见第一卷第五节注十六。

【4】妙音院即藤原师长,因其邸宅号称妙音堂,故以为名。

【5】高良神社在石清山八幡的一隅,所祀神为武内宿祢。

【6】是第一位僧官的称号,其次是法眼、法桥。

【7】宫寺是附设在神社内的寺院,这里指八幡宫寺。

【8】属于密宗的一种秘法,供奉荼枳尼天,能使诸愿成就,在普通佛教看来是一种异端邪道。

【9】平治之乱发生在平治元年,参见第一卷第五节注十三。后白河上皇宠任藤原通宪(出家后法名信西),藤原信赖想当近卫大将,为通宪所阻,于是与源义朝等为乱,囚上皇,杀通宪,旋为平清盛所败,信赖、义朝均被杀。藤原成亲因其妹为重盛夫人,重盛子维盛与清经的妻又都是成亲的女儿,因此重盛竭力营救,使成亲免于罪罚。

【10】僧都是统领全国佛教事务的僧正的副手。

【11】猿乐,据说是散乐的转音,系唐代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杂技。

【12】执行是统管全寺事务的首脑。



十三

鹈川械斗

法胜寺执行俊宽僧都乃是京极的源大纳言雅俊卿的孙子,木寺法印宽雅的儿子。祖父大纳言原是武将出身,脾气非常暴躁,他不许别人从他居住的京极邸宅前行走,平时经常站在中门,咬牙切齿地怒视着四周。因为祖父如此暴烈,所以俊宽虽做了和尚,性情依然刚烈、傲慢。也许正因为如此,才参予了这个谋反的计划吧。

新大纳言成亲卿将多田藏人行纲叫到跟前说:“我叫你做独挡一面的大将,待事成之后,土地庄园,都任你挑选。你先拿这个去作为弓袋的材料。”便送给他五十匹白布。

安元三年(1177)三月五日,妙音院内大臣藤原师长晋升为太政大臣,这时小松公也超越大纳言定房卿成为内大臣。以大臣兼任大将,真是可喜可贺的事,于是大摆庆祝筵席,主要宾客是大炊御门右大臣经宗公。妙音院本应晋升一级为左大臣,但因避他父亲恶左府【1】的讳,所以才这样晋升了。

北面武士【2】在古时本来是没有的,自从白河上皇在位时设置此职之后,六卫府的人大多分配在这里。为俊、盛重,自幼就被称为千手丸和今犬丸,是当时最得意的红人。鸟羽上皇的时代,季教、季赖父子在禁中服役,专司给上皇传谕和回奏等,还算安分。然而后白河法皇时代的北面武士却不再安守他们的本分,渐渐不将公卿和殿上人放在眼里,不遵礼仪,不讲礼节。从北面的下方升到上方,再从上方到允许在殿上行走,因此傲慢之心日渐滋长,以至敢于参与图谋不轨的阴谋了。其中就有故少纳言信西的两个部下,一个叫师光,一个叫成景。师光是阿波国的国司官署的属员,成景是京城人,本是出身卑微的仆役。他们当过小健儿【3】或恪勤者【4】,由于伶俐机敏,所以师光升为左卫门尉,成景升为右卫门尉。后来主公信西死于平治之乱,两个人都出了家,一个叫左卫门入道西光,一个叫右卫门入道西敬。出家之后仍在法皇宫中担任警卫御仓的职务。

西光有一个儿子叫师高,也是精明能干的人,做过检非违使五位尉,于安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追傩除目【5】的时候,被任命为加贺守。在行使地方行政权的过程中,他无视国法先例,随意没收神社佛寺和豪门势家的庄园领地,做了大量违法乱纪的事。即使当时距召公【6】的时代已很遥远,至少也应该平稳处事才好,但他却肆意妄为。安元二年夏天,国司师高的兄弟近藤判官师经递补了加贺代理国守,他赴任途中,走到加贺国府附近鹈川地方一个山寺时,寺中僧人正在烧水洗澡,他带领随从闯进寺内,赶走僧人,一个人先洗了,然后又叫随从们下来洗马匹。僧人们生气地说:“国司的官吏向来不到这寺里来,请按照以前的规矩,不要胡闹,都出去吧!”师经却说:“从前的代理国司不中用,所以受你们愚弄,现在的代理国司可不是那样,只知道依法办事。”听他这样说来,双方各不相让,于是就打了起来,师经心爱的坐骑当即被打折了一条腿。然后各自拿了弓箭兵刃,乱斗了一阵。师经看到不能取胜,眼看天已黑了下来,便撤离了。事后,又纠集加贺国府的吏佐武士一千余骑,奔袭鹈川,把寺院烧了个净光。这个鹈川的寺院乃是白山的末寺【7】,其中有老僧智释、学明、宝台坊、正智、学音、土佐阿阇梨等,他们都主张将此事上奏朝廷。白山三社八院【8】的僧人闻风群起,约聚集了二千多人,于七月九日傍晚,冲到代理国司师经住所附近。见天色已经晚了,于是决定明天开仗,当晚便没有进攻,暂时驻扎在那里休息。看那情景:带露秋风,战袍之左袖翻飞;凌空闪电,盔上之列星灿烂。师经估量难以招架,便连夜悄悄逃到京都去了。到了第二天卯时【9】,那些僧人呐喊着冲上前去,但是邸内悄无声息。叫人进去查看了一番,回说是都已逃走了。僧众没有办法,只好撤了回来。

人们提议到山门去提出控诉。于是将白山中宫的神舆【10】装饰了一番,抬着奔比睿山而去。八月十二日午时【11】左右,白山的神舆将到比睿山东坂本的时候,忽然北方天空响起了雷声,向着京城震天动地而来,同时天上飘下雪花,山上以及京城里边,甚至连山间常绿的树木也都变成了白色。



【1】即左大臣藤原赖长,因与其兄忠通争权,兴起保元之乱,中流矢而死。府邸在宇治,性情暴戾,故有宇治恶左府之称。

【2】即上皇御所北面所设警卫。

【3】原文为健儿童,意即幼小的健儿,是守卫国司官署的下级武士。

【4】是守卫亲王、大臣家的下级武士。

【5】除夕的逐鬼仪式,除目是任命官吏。每年追傩完毕,任命一批官吏。

【6】此处把召公时代看作是德政的典范,可能是根据《诗经》中“召伯之教,明于南国”的意思。

【7】指涌泉寺,属于白山八院之一。

【8】三社八院:别宫、佐罗、中宫称为中宫三社;隆明寺、涌泉寺、长宽寺、善兴寺、昌隆寺、护国寺、松谷寺、莲华寺,称为中宫八寺。

【9】卯时是早晨六点。

【10】神舆是神出巡时每次所用的舆,平时出巡都有定期,这回是山门僧众临时抬出,含有示威请愿的意思。神舆里照例应当安放神体,这不是神像,而是一种与神有关的物件,如一面古铜镜,或一木一石等均可,因其属于神道教的秘密,凡人不得窥视。在日本,神道教与佛教分离开来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中古时期,盛行“本地垂迹”之说,以为日本的神道和英雄都是佛菩萨的权现。这样佛教便和神道结合为一了。

【11】午时是中午十二点。



十四

许愿

神舆被抬进比睿山的客人宫【1】中。这客人宫是白山妙理权现的宫殿,与白山中宫乃是父子关系,所以这次诉讼的胜败且不去说,生前曾为父子的两位神得以相会也是可喜可贺的事。这应该比浦岛太郎【2】遇见第七世的孙子,释迦出家时还在娘胎里的罗喉罗【3】后来在灵山见到父亲还要高兴吧。山门的三千僧众陆续来到,山王七社【4】的神官也都来了,不断地读经祈祷,这盛况绝非三言两语所能形容。

山门僧众奏请法皇将国司加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