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家物语 作者:[日本]无名氏-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判死罪减一等,处以流放。但是,明云大僧正显密兼修【7】,净行持戒,献《大乘妙经》于朝廷,奉菩萨净戒于法皇,是圣上的经师和戒师。如果判以重罪,大概有违佛菩萨慈悲之意,因此,还应该仔细斟酌一番。”他直言不讳地陈述了意见。在座的公卿都表示同意,但法皇盛怒未息,坚持定为远流。太政入道清盛公也进宫来,想为此劝谏一番,但法皇以伤风为由,不予召见,于是入道公就怏怏不乐地退了出来。僧侣获罪,照例要收回度牒,使其还俗,因此明云座主就改用了俗名,称为大纳言大辅藤井松枝。

这位明云大僧正是村上天皇【8】的七皇子,具平亲王的六代孙,久我大纳言显通卿的儿子。他的确是举世无双的大德,天下第一的高僧,深受君臣上下人等的尊敬,并兼任天王寺和六胜寺【9】的别当。但阴阳寮【10】的长官安倍泰亲曾指责他说:“学识那么渊博的高僧却取名为明云,真是难以理解,上面日月同放光辉,底下却有云翳遮掩。”仁安元年(1166)二月二十日,明云被任命为天台座主。三月十五日举行仪式,座主登山叩拜中堂的本尊,当他打开中堂的宝藏时,在各种各样的宝物中发现了一个一尺见方的箱子,用白布包着。一生不犯戒律的座主打开看时,见里面有黄表纸的书一卷。其中有传教大师【11】写下的未来座主的名单。他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地方,便不再往下看了,按照惯例,应当卷好收起来,明云当然便照办了。象他这样尊贵的人,前世的宿孽也难于幸免,真是可悲的事。

五月二十一日,定下流放地点为伊豆国。人们虽然多方调解,但因西光父子一味大进谗言,终于决定了流放之刑。到了放逐出京的日子,押送的差人便前往白河僧院催行,僧正洒泪出了僧院,移居于粟田口附近一切经谷的一座草庵里。山门的僧众一致认为:“我们的最大敌人就是西光父子。”于是将他们父子的名字写下来,放在根本中堂内十二神将之一金毗罗【12】大将的左脚底下踩着,并且大声诅咒道:“十二神将,七千夜叉【13】,请即刻结束了西光父子的命吧!”这情形实在可怕。

同月二十三日,明云从一切经谷的草庵动身,前往流放地了。过去担任要职的大僧正,现在却被差役押解着,限令当天离开京城,过了逢坂关,向东走去,明云这时内心的悲伤是可以想见的。到了大津的打出滨,回头望去,比睿山的文殊楼顶端依稀可见,僧正不待看第二眼,便已热泪盈眶了。山门里有不少大德高僧,却只有当时身为僧都的澄宪法印【14】与明云依依惜别,特地伴送他到粟津,才告别回去。僧正被他的深厚情意感动,特将秘藏心中的一心三观【15】血脉相承的奥旨传授给他。这是由释迦佛尊、波罗奈国【16】的马鸣菩萨、南天竺的龙树菩萨依次传下来的。日本国是远离印度的边鄙之域,当今又值浊流末世,澄宪竟能得传这样的教义,真是非常值得钦敬。最后他怀着怅然的心情,流着泪返回了京城。

山门方面,众僧徒集会,议论说:“自从义真和尚【17】开始,直至有了天台座主,已历五十五代,从不曾发生过流放座主的事情。自延历年间桓武天皇迁都京城时起,传教大师来到此山,在这里弘布四明教法【18】,禁绝五障【19】女子入内,使三千净侣得以安居。僧人在山上经年不断地诵读法华经卷,山王七社异常灵验,声名远播。那月氏的灵山,在王城东北,是佛祖的幽窟【20】。我们日本的比睿山,耸立于帝都鬼门,是护国的灵地。历代贤王智臣,皆在此地设置戒坛。如今虽逢末世,也不能让本山蒙上这种污点,否则将遗恨千秋”。于是,全山僧众呐喊着尽数下山,涌往东坂本。



【1】明云大僧正是权大纳言源显通之子,养和二年(1182)正月就任大僧正。大僧正是统管全国僧侣的最高僧官,始设于推古天皇三十二年(624)。

【2】天皇护持僧的职责是在宫内为天皇的健康祈祷。

【3】师高是西光法师的儿子。

【4】延历寺的印和钥,据传说,最澄(767—822)曾用这把钥匙打开浙江天台山的藏经楼。最澄是近江国(今滋贺县)人,804年入唐,就学于天台山,归国后在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建立了日本的天台宗教派。

【5】太政官之下设有左辨官局、右辨官局,由这两个局统辖中枢的八个省。左大辨统辖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四省。宰相也叫参议,是太政官的属员,位于大、中纳言之下,官阶四位以上。

【6】当时奉诏议罪,先由明法博士根据律令拟出判决书,然后由公卿据以议

定刑罚。

【7】指所学除天台宗(显教)外还有真言宗(密教)。

【8】村上天皇是日本第六十二代天皇(946—967年在位)。

【9】即法胜寺、尊胜寺、园胜寺、最胜寺、成胜寺、延胜寺,均在京都东山区。

【10】阴阳寮掌管天文历法。

【11】传教大师是最澄的谥号。

【12】据佛教传说,金毗罗为灵鹫山鬼神之一,鱼身蛇形,尾藏宝玉,在药师如来的十二神将中,居于首位。

【13】七千夜叉是十二神将的部下。

【14】是藤原通宪(入道信西)的儿子,讲经的名僧。

【15】一心三观是把一切视为空的、假的,再把空和假看作一致,溶于一心。

【16】波罗奈国在中印度。

【17】义真和尚是最澄弟子,曾随最澄人唐留学,后遵遗命主持延历寺,被朝廷任命为第一代天台座主。

【18】四明之教法即天台宗。四明山本在中国浙江宁波,因为宋代曾在此地传布天台教旨,故日本以之比拟比睿山。

【19】五障是指女子有五种障碍不得成佛。

【20】月氏原指西域,此处泛指印度。幽窟是指释迦所住的灵地。





一行阿阇梨【1】

“我们应该去粟津夺回我们的座主,那里有跟随押解的差役,恐怕不能轻易得手,除了依靠山王大师的神力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如果此事可行,请给我们一个吉兆吧。”山门的老僧们在十禅师权现面前做了虔诚的祈祷。这时,无动寺法师乘圆律师的一个叫鹤丸的沙弥,年仅十八岁,忽然痛苦异常,汗如雨下,变得狂乱起来。他口中念念有词:“我乃十禅师权现,而今现身说法。当今虽值末世,我山的座主怎能移往他国!如是这样,我垂临此山还有什么意义!”说罢以袖掩面,潸然泪下。众人见了觉得奇怪,说道:“如果真是十禅师权现显灵,就给我们显示一下奇迹,把念珠一个不错还给本主吧!”于是四五百名老僧各将手里的念珠丢在宽大的廊板上。那个小沙弥跑去拾了起来,一一还给原主,一个也没有弄错。众僧见此神明灵验,丝毫不爽,都铭感五内,热泪盈眶,说道:“既然是这样,咱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就追上去将座主夺回来吧!”众僧说罢,就如风起云涌一般纷纷出发了。有些人沿着志贺、辛崎的海边步行追去,有些人从山田矢桥的湖上摇船追赶。看到众僧徒的到来,那些押解座主的差役便逃走了。

僧众接着向国分寺【2】前进,明云座主大惊,说道:“据说凡是犯钦案的人,都不能再见日月之光,何况我又是钦令即刻逐出京城的人,是不能有片刻犹豫的。你们赶快回去!”随后又走到外边来说:“我出于三台槐门【3】,入于四明幽溪【4】,广学圆顿宗教法,兼修显密两宗,唯以本山兴隆为念,祈祷国家安宁,深怀培育众徒宏愿,我认为两所三圣【5】一定会予以关照。我并无过错,却蒙受冤屈,远流异乡,但我于世于人,于神于佛,都没有怨恨之心。只是对前来照顾我的诸位僧徒的盛情,觉得难以报答。”言罢泪如雨下,湿透了法衣的袖子。僧人们也都哭了。这时,有人抬来轿子,说道:“请快上轿吧。”座主却说:“我以前虽是三千僧徒的首领,但现在已成了远谪的流人,怎么能叫尊贵的高僧、明智的众徒抬上山去呢?就是要去,也应该穿了草鞋,与大家一同步行。”坚决不肯坐上轿去。这时,有一位西塔的僧徒,名叫戒净坊阿阇梨祐庆的莽和尚【6】,他身长七尺,穿着缀有铁片的黑皮革腰甲,铠甲的下摆拖得老长。他摘下铁盔,叫别的法师拿着,手操一把白柄长刀,口里嚷着“请站开点”,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走到原座主跟前,瞪大眼睛看了一会儿说道:“正因为您有这种心思,所以才会吃这个亏,还是快点上轿吧。”原座主感到有点害怕,便忙上了轿。大家因为夺回了座主都非常高兴,所以不只是地位较低的法师,就连尊贵的高僧也争着来抬轿。一路喧喧嚷嚷,大家轮流抬轿,只有祐庆一直不歇,抬着轿子的前杠,将刀柄和轿杠紧紧地抓住,大家在险峻的东坂上行走,象行走在平地一样。

进了大讲堂的院子,将轿子放下,僧众又聚集在一起议论道:“我们已去粟津将原座主夺了回来。但将犯了钦案的人留下作为座主似乎也不合适,这事该怎么办呢?”戒净坊阿阇梨又一次上前说道:“本山乃是日本独一无二的灵地,是庇护国家的道场,山王威光盛大,佛法、王法如牛之两角,山上僧徒见识高明,无人可比,虽是地位微贱的法师也被世人敬重,何况僧正学问渊博、智慧深广,身为三千僧众的首领,德行高雅,被奉为本山座主,如今无罪蒙冤,山上京中,人人不平,又为兴福、园城两寺所讥诮。如果我们今天失去这显密两宗之主,那么我辈学僧勤学苦练多年的功法就会中断,岂不是遗憾之至。若不能保下座主,倒不如以祐庆当作祸首,受此监禁流刑,即使处以斩首,也在所不惜。”说完,两眼流下泪来。众僧都表示同意,一致说:“高见高见!”从此以后,祐庆就被人叫作莽和尚。他的弟子慧惠法师被人称为小莽和尚。

僧众将前座主送进东塔南谷的妙光坊。由此可见,即使佛菩萨权化【7】的人,也难免会有暂时的灾难。从前大唐的一行阿阇梨是玄宗的护持僧,关于他和玄宗的贵妃杨玉环之间的关系曾有过一些流言,看来,不论古今,不论国家大小,人言总是可畏的,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虽然那些流言毫无根据,但他还是因此被流放到果罗国【8】去了。到那里去有三条路。林池道是皇帝行幸的路,幽地道是平民所走的路,暗穴道是重罪犯人走的路。因为一行阿阇梨是重犯,只能走暗穴道。在七天七夜之间,没有看见日月之光,走在黑暗无人的路上,经常迷失方向,在深山密林中只能偶尔听见一声涧谷中传来的鸟鸣,眼泪打湿了法衣。但是上天垂怜一行阿阇梨所受的无罪之罚,特令九曜显现,给他照路。一行当时就咬破了右指,在左衣袖上画下了九曜的形象,这就是日本和中国当作直言本尊的九曜曼陀罗【9】。



【1】一行阿阇梨是唐代的高僧。阿阇梨原为僧人职称,只授予精通真言宗秘法的人。后来转为对高僧的敬称。

【2】八世纪初圣武天皇时代,推行佛教,于各国敕建国分寺,称为金光明四天王护王之寺。此处所说国分寺是近江国的,位于大津市石山地方。

【3】即太政大臣及左、右大臣。槐门意即三公之家。中国古代在朝外种植三棵槐树,三公位在其下,因此后来三槐成为三公的代称。

【4】指比睿山。

【5】两所指山王七社中的大宫与二宫,再加上圣真子,称为三圣。

【6】即武勇的和尚。

【7】权化与权现相似,指佛菩萨暂时显现成的人物。

【8】果罗国见于《大唐西域记》:“都货逻国,其地南北千里,东西三千里,东临葱岭,西接波斯国,南有大雪山,北据铁门。”

【9】九曜指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曜加上蚀星、彗星二星。曼陀罗是罗列诸佛菩萨图像的绘画。九曜曼陀罗即画有九曜的主神及其下属的图象。





西光被斩

法皇听说山门僧众夺回了前座主,心中非常不高兴。这时,西光法师又进谗言道:“山门僧众这种无法无天的争讼,虽并非始于今日,但这一次也太过份了,如此胡作非为还没有过先例,法皇要严惩才是。”这西光不知自己命之将丧,也不理会山王的意思,仍然如此向法皇进谗言,蛊惑圣心。古人说谗臣乱国,真是一点也不错。【1】“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2】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于是又有流言传出,说法皇召集新大纳言成亲卿和其他近侍之人商讨攻打比睿山。山门僧众之中也有人说:“我们生于王土之上,不可违背圣命。”认为不能违背法皇的旨意。其时,住在妙光坊的前座主明云,听说僧众有了二心,非常不安,说:“这回不知会再出什么事呢!”可是流罪的消息却没有听人说起。

在山门骚乱事件发生后,新大纳言成亲卿只好将自己报私怨的事暂时搁置起来。虽说事情已经谋划得差不多了,但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实际上没有成功的希望。他曾许诺将委以重任的多田藏人行纲就认为此事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以前送给他做弓袋用的布,全被他做成衣裳给家人穿了;他仔细权衡轻重,觉得平家越来越得势,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轻易灭掉的,便后悔自己参予这种无益的事,万一被人泄漏出去,会给自己带来大祸,不如趁别人还没说出的时候,先行倒戈告发,以求保住自己的性命。

同年五月二十九日深夜,多田藏人行纲来到入道相国的西八条府邸,说道:“行纲有事奉告,特来求见入道相国。”入道相国吩咐主马判官【3】平盛国说:“这个生客深夜来这里,不知有什么事?你去问一问。”盛国出去见行纲,行纲却说:“这件事不可以间接传达。”入道相国便亲自来到中门廊下,问道:“已经这么晚了,你这时候来有什么事呢?”行纲答道:“因为怕白天被人看见,所以趁黑夜到这里来了。近来法皇手下的人召集人马,修整兵械,您可知道吗?”入道相国毫不在意地说道:“听说要攻打比睿山吧。”行纲走上前去,压低声音说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那全是冲着你们一家来的。”“那法皇也参予这事了吗?”“当然参予了。成亲卿召集军兵,奉的就是法皇旨意。”于是,又将俊宽如何说,康赖如何说,西光又是如何说,从头到尾,大事渲染地叙述了一遍。说完后道:“告辞了。”便退了出去。入道相国听后大惊,立即召唤武士,那严厉的声音令人听而生畏。行纲泄露了此事之后,又担心被当作证人受到连累,心里觉得忐忑不安,虽然并无人追赶,却还是撩起裤腿急匆匆逃出门外去了。入道相国先将筑后守贞能召来说道:“有人想打倒我家,图谋不轨。现在这些人布满了京城,马上通知全家的人,将武士们集合起来!”接着,便派人到各处传唤。于是右大将宗盛卿、三位中将知盛、头中将重衡、左马头行盛【4】等,各自顶盔贯甲,带了弓刀,骑马疾驰而来。其他人马也如风驰电掣一般云集而来。当天夜里,在西八条就集聚了六七千人马。

第二天,天尚未明,入道相国就将检非违使安陪资成叫来,说道:“你快去法皇那里,对信业【5】说,法皇身边的人有灭掉平氏、扰乱天下的阴谋,我要一一审讯,严加处罚,请法皇不要干涉此事。”资成赶至法皇宫内,找到大膳大夫信业,传达了这番言语。信业大惊失色,立即奏闻法皇。法皇心想:“他们的秘密计划怎么会泄漏出去呢?”口中却只是淡淡地说:“出了什么事呀?”此外什么也没说。资成回来,把这情形禀报入道相国。入道相国说道:“行纲的话果然是真的,如果不是行纲来报告,净海便永无宁日了。”于是命令飞驒守景家、筑后守贞能捉拿谋反人等。于是东派二百余骑,西派三百余骑,到各处搜捕。

入道相国先派杂役去了中御门乌丸的新大纳言成亲卿的府邸,说道:“入道相国有要事相商,请您快去。”大纳言完全没有想到先前的事已泄漏,心想:“大概是因为法皇要攻打比睿山,入道想加以劝阻吧,但法皇积怒未消,恐怕难以劝下。”便穿了舒适合体的便服,坐上华丽的牛车,带着几个武士,杂役、牛倌也都穿得比平日里讲究,就这样出发了。他事后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出门。走近西八条时,只见沿路四五町【6】远,布满了军兵,心想:“怎么有这么多兵,发生了什么事?”心中有点惊慌。从车上下来,走进门一看,只见里面也挤满了军兵,戒备森严,早有凶煞般的武士在中门守候着,他们上前捉住大纳言两只手,问道:“这就捆起来吗?”入道相国从帘内说道:“不能这样。”于是十四五个武士,团团围住,将大纳言拖到廊上,关进一间屋里。大纳言好象做梦一样,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侍从武士早被隔开,无法照应,杂役和牛倌吓坏了,丢下牛和车逃走了。

这时,近江中将入道莲净、法胜寺执行俊宽僧都、山城守基兼、式部大辅正纲、平判官康赖、宗判官信房、新平判官资行,也都被抓住,带了过来。

西光法师听到这个消息,感到灾难将至,于是快马加鞭,向法皇居住的法住寺殿奔去。路上遇着了平家的武士,拉住他说道:“西八条叫你,快去吧!”西光答道:“我有要事上奏,要往法住寺殿去,随后就来。”武士们喝道:“你能有什么事上奏!别耍花招!”说着便把他拽下马来,捆绑起来,挂在马上,带到西八条来。因为他是主谋,所以捆得特别紧,拿来放在院子里。入道相国站在宽廊上说:“这个想灭掉我平家的人,看看他这副落魄的样子!把这个家伙带上来!”拖过来之后,入道相国在他脸上狠狠踢了几脚道:“你们这些下贱人,只因为侍候法皇,就让你们做了本不该做的官,父子都过着无法无天的生活,还要把毫无过错的天台座主弄得被流放,以至天下动荡不安,而且你们还要谋反,灭掉我平家,你这厮要从实招来!”那西光本来也是性格倔强的硬汉,他面不改色,毫不惊慌,坐正了身子冷笑着说:“你说的好听!正是你入道公自己行事无法无天。别人知道的且不去说,只我西光知道的就举不胜举。我供职于法皇院中,管理院中事务的成亲卿奉法皇钦旨召集人马的事,我当然不可能没有听说。而我知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