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研发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最为复杂的蒸汽机,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试验和验证,所需要的资源也非常的多,而一旦取得成功,将会给大唐帝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控制安西和北庭,将再也不需要过多的资源了,更多的兵马和物资,可以更加快捷的运往全国各地。

    如此一来,大唐帝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各个方向的优势兵马投入到一个方向,从而取得局部战略优势,迅速击败对手。

    如此大唐周边的所有国家,将再也没有能力挑战大唐帝国的权威,或者利用大唐进攻一个方向的时机,从背后给大唐捣乱了。

    李隆基下定决心,不论付出多么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也一定要将蒸汽机车研发出发,从而彻底改变大唐帝国所面临的多个方向的威胁,这让李安更加坚定信心,不惜一切代价,搞定蒸汽火车头。(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六章 梦醒了会失落() 
李安在离开宣政殿之后,立即返回了府邸,并直奔书房而去,今日早朝,李隆基已经答应他提出的各项条件,并给他配备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如此,大规模的研制计划便可以实施了,而作为这个计划的总设计师,李安必须要将各方面的情况考虑清楚,以免造成这些人才的窝工。

    为了方便各方面人才进行沟通和交流,也为了方便管理和监视,李安决定建造一个研发基地,让所有实用型人才,全部集中在这个基地之内,而这个研发基地的面积,李安打算设计为五千亩,这相当于大明宫面积的七分之一,是非常庞大的面积了,但研发需要建造各种厂房和实验室,五千亩也不算浪费,况且,大唐的国土极为辽阔,五千亩对于大唐帝国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封闭式管理是研发基地所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密,防止这些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科研成果,被外族轻松获得,而封闭式管理的前提,便是要在这个基地的四周建造一个围墙,并派遣兵马驻守在城墙四周,以确保万无一失。

    而不论是建造围墙,还是里面的各种设施,都需要大量的资源,毕竟,李安的目标是要搞大工程,肯定省不了钱。

    好在朝廷已经开始实行两税法,财政收入肯定会大大增长,另外,李安发明的黑火药,也让朝廷大大的挣了一笔横财,两样加起来,朝廷的财力必然不少,创建研发基地,显然是毫无问题的。

    而研发基地的地点,李安也想好了,就在自己的百亩加工厂的北面,最南部的围墙,距离自己加工厂的北部围墙十丈远,以方便物资的运输,甚至,自己的北部加工厂,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划入研发基地,从而进一步增强研发基地的实力。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五千亩的研发基地,肯定是用不完的,这面积也太大了,但随着李安逐步想到需要研发的项目,五千亩土地就不会显得太大了,实验室和试验场地,都是非常耗费土地资源的。

    而研发基地建造好之后,李安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蒸汽机的研发项目搬入研发基地,如此重要的研发项目,光靠他雇佣的工匠,压力实在太大,必须借助朝廷的力量,才能更快的研发出来,集体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蒸汽机的试验只要取得成功,下一步就可以研发蒸汽火车头了,而这又是一个大项目,除此之外,李安还打算在研发蒸汽火车头的同时,研发蒸汽船只,以代替风帆船只,让大唐的船队,可以抵达更远的地方,从而进一步提高影响力。

    从正午吃完中饭开始,李安就一直在书房中画图,一直到天黑了,才将研发基地的图纸画好,并当成宝贝一般的收好。

    晚饭,李安吃的非常匆忙,因为,他还要前往皇宫,陪着皇帝和大臣们欣赏天空的月亮,并解释月亮的构成。

    “夫君,你说月亮上会不会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啊!”

    颜如玉边吃边问,虽然前几日,他已经拥有望远镜,但每次吃完晚饭,她都被李安粗鲁的按在床榻上,所以,一直未能在夜晚,利用望远镜观察月亮,这一次,她主动提出这个疑问,为的就是让李安陪着她,一起用望远镜看天色的满月。

    “夫人,我今晚要进宫,陪陛下和大臣们观看月亮,你就……”

    李安心里当然希望与颜如玉一起欣赏月亮了,与一群老头子欣赏风景,能有什么意思,但那些老头子,毕竟都是大唐最重要的人物,李安得罪不起,尤其是李隆基这个老头子,还是大唐的皇帝,他若是不去,只怕会惹这帮老头子不高兴的。

    而李安知道,在看到月球上乱七八糟的凹坑之后,李隆基和众大臣,一定有很多东西要问自己,而他若是不再旁边,则无法进行解释。

    不过,李安是真的不知该如何解释月球上的东西,难道还要将天体知识全部说一遍吗?如果这些科学知识普及下去,那皇帝的君权神授,岂不要被打破了,大臣们的文曲星下凡也就成了谬论,封建社会的很多东西,都会变得非常不合理,如此,极有可能导致政权的不稳定,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容忍的,所以,李安是绝对不能将实情说出来的,只能采取欺骗的手法,继续坑这个时代的人。

    “哦,那就算了,我与草儿一起看吧!”

    颜如玉显然有些不高兴,吃饭的劲头也变弱了,显得无精打采的。

    “怎么了,夫人,希望为夫陪你一起看月亮?”

    “恩,可是夫君不能违逆陛下的旨意,所以,如玉还是与草儿一起看吧!”

    颜如玉虽然不高兴,但还是颇为通情达理的,不会做出无理取闹的事情。

    李安心一横,碗筷往桌子上一扔,拉起颜如玉,大声道:“夫人,我们现在就去看嫦娥。”

    “可是,陛下让你进宫……”

    “不用管陛下,在为夫的心中,我的夫人才是最重要的,让陛下多等一会儿,又有什么关系呢?来,我们看嫦娥。”

    李安与颜如玉走入凉亭,并将最高五十倍的望远镜架了起来。

    “夫人,为夫先将望远镜调好。”

    李安说了一声,并将望远镜的物镜对准满月,先从十倍开始,一步步增加倍率,最终调到五十倍,然后用力固定好。

    “好了,夫人请吧!”

    李安绅士的站到一边,让颜如玉观察月亮。

    颜如玉莞尔一笑,轻轻将脑袋低下,右眼看向物镜,仔细的观察满月。

    “天哪!夫君,月亮上怎么会是这种样子,到处都凹陷的坑,不是说有嫦娥,玉兔和桂树吗?”

    颜如玉站起身来,一脸的失望,甚至有些惊恐,她原本还打算看一看桂树、嫦娥和玉兔的,没想到居然看到了坑坑洼洼的一片。

    “月亮上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哪有什么嫦娥、玉兔和桂树,只是距离太远,我们看不清楚,觉得上面的阴影像树罢了,其实,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全都是烂石头。”

    在颜如玉面前,李安当然是什么话都敢说了,反正颜如玉是自己的夫人,说什么话都不会有问题。

    “月亮上全都是烂石头,怎么会是这样呢?”

    颜如玉眉头蹙起,一副伤感的表情,好久都没有缓解。

    李安顿时觉得自己失语了,不该将实话告诉颜如玉,毕竟,颜如玉经常看书,对嫦娥的故事颇为熟悉,也颇为感动,她也一直天真的认为,嫦娥与月兔就生活在月亮之上,每次看月亮的时候,心里想到的都是嫦娥和玉兔,温馨的感觉不自然的就会升起来。

    而如今,李安却告诉她,月亮根本就没有嫦娥与月兔,而是一堆烂石头,她的心里当然会非常不舒服了,美好的想象被瞬间击碎,这种痛苦的感觉可想而知。

    “石头,怎么会是石头呢?怎么会是石头呢?”

    颜如玉仍旧在郁结。

    “夫人,不必纠结了,嫦娥和月兔,也许在月亮的背面,正面我们能看到的,也是群山和湖泊,并非烂石头,为夫骗你的。”

    李安笑着解释,以安慰颜如玉那受伤的心灵。

    “真的吗?嫦娥和玉兔都在背面?”

    颜如玉像个好奇的小姑娘,怔怔的问道。

    “当然了,来,为夫给你讲个关于嫦娥的故事……”

    李安胡编乱造,将后世的一部四十集电视连续剧,绘声绘色的讲了出来,当然,是捡最重要的部分讲解了。

    女人都是最喜欢肥皂剧的,古时候的女人,当然也不会例外了,在李安讲述的时候,颜如玉如痴如醉的躺在李安的怀中,一脸幸福的沉浸在美好的故事之中,那嘴角的笑容,极为动人,让李安痴迷其中,久久不愿离开。

    而就在李安抱着颜如玉,讲述肥皂剧的时候,大明宫宣政殿外的高台上,李隆基与众大臣已经先后抵达,五个最高五十倍率的望远镜已经架好,小一点的望远镜也全都放置在一旁,以方便众大臣取用。

    由于五十倍率的望远镜可以看得更远,所以,被隔开相当大的距离,以方便众大臣轮流欣赏。

    “大家,满月已经升起来了,可以开始了。”

    一名小太监小声提醒道。

    “群臣都到齐了吗?”

    “大家,群臣基本都到齐了,不过,李侍郎还没有来。”

    ‘李安,怎么还没来,算了,不管他了,反正他已经看过了。’

    李隆基沉吟片刻,下令群臣,开始用望远镜观测满月。

    由于所有人都已经学会如何使用望远镜,所以,观测起来显得毫不费力,职位小的大臣,拿起十倍望远镜看向天空,而李隆基和几位重臣,则动用五十倍的高倍望远镜,逐步对准满月。

    “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上面的圆圈都是些什么东西?”

    “咦,好像是石头啊!样子好奇怪。”

    手持十倍望远镜的大臣,首先发出了惊叹。

    李隆基与几位宰相,逐步将镜头往前推,看到了比群臣还要清晰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并不是他们之前想象的画面。

    观察了半天之后,李隆基显得有些紧张和疑惑,他在思考自己看到的究竟是什么,而群臣同样也有相同的疑问。

    “我们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何人可以解释?”

    “那么多坑坑洼洼的圆圈,这究竟是什么呢?”

    “是啊!是啊!我们看都的是什么东西?”

    一众大臣全都紧张了起来,因为他们看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奇怪了,而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当然是不足以解释这些现象的,而这让他们感到非常的紧张和焦虑,甚至是恐慌。

    “太史局的人何在?”

    李隆基大声喊了一句。

    所谓的太史局,是大唐秘书监麾下的行政机构,主要负责天文和历法的研究,是大唐帝国的一个很重要的部门,里面的官员,都是天文和历法方面的专家,算得上是后世的天文学家。

    “陛下,先贤们并没有使用过望远镜,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怕是解释不了这些圆圈。”

    太史局的官员,无奈的叹息了一声,他是真的搞不清月亮上的圆圈是什么东西。

    “哼,难道李淳风之后,太史局就再也没有贤才了吗?”

    李隆基对太史局官员的话,显然非常的不满意。

    “陛下,望远镜是李侍郎发明的,也许李侍郎知道月亮上的圆圈是怎么回事?”

    一名大臣提醒道。

    “咦,李侍郎怎么没来?”

    “是啊!怎么一直没有见到李侍郎?”

    “不会是因为解释不了月亮上的东西,不敢前来面君了吧!”

    众大臣见李安不在这里,小声议论了起来。

    “来人,宣李侍郎进宫。”

    李隆基心里很不安,不搞清楚月亮上的情况,他肯定会睡不着觉的。

    “李侍郎,您总算来了,陛下急召。”

    小太监刚走出宣政殿旁边的小门,便迎面遇到李安,并大大的松了口气。

    李安在府邸搂着颜如玉讲肥皂剧,没多久,颜如玉就一脸陶醉的睡着了,直到李安将其抱入床榻,她都没有醒过来,而之后,李安担忧宫中的情况,急忙策马赶来了,果然,皇帝在急着寻找自己,而寻找自己的原因,李安也能猜到个大概。

    “陛下恕罪,微臣来晚了。”

    李安先请罪,然后说出自己在府邸规划研发基地,耽误了时间,以让李隆基觉得情有可原。

    “李侍郎,这月亮上的情况,想必你已经看过了,不知这上面的圆圈到底是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沟沟壑壑,还有亮点,都是些什么?”

    李隆基并不在乎李安迟到,他迫切想要知道,月亮上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陛下,月亮距离我们近八十万里,就算用望远镜看过去,也足有万里之遥,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轮廓而已,那些比较暗的地方,还有那些线条,都是仙山,圆圈则是仙湖,比较亮的地方,自然是宫殿了,最亮的那个圆圈,应该就是广寒宫了,只是实在太远了,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亮点,无法看清广寒宫的全貌。”

    李安随口编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放大镜() 
李隆基与众大臣闻言,皆是一副震惊的表情,对于李安的解释,他们的心里是半信半疑的,但由于他们自己也搞不清为什么,所以,除了相信李安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月亮就挂在天上,没想到距离我们竟有近八十万里之遥。”

    “拉近五十倍,居然也只是一个圆圈,可见距离我们真的是很远啊!”

    “月亮上遍布仙山仙湖,还有仙人住的宫殿,原来真的是有仙人居住啊!”

    “是啊!只是太远了,我们只能看到轮廓,若是拉至近处,那该有多大啊!”

    “月亮当然很大,若是只有胡饼这么大,又如何住得下仙人。”

    “是啊!是啊!言之有理。”

    显然,经过一番深思之后,大部分大臣都接受了李安的解释,毕竟,李安解释的还是比较合理的,相对来说,已经没有更好的解释了。

    “陛下,若月亮上真有仙山仙湖,还有宫殿和仙人,那我们如此窥探,似乎不妥,或许会引来天谴。”

    一名太史局的官员,开口提醒道。

    李隆基连忙看向李安:“李侍郎觉得呢?”

    “陛下,此乃仰望,何谓窥探,群臣皆是文曲星下凡,陛下更是真龙天子,带着一颗虔诚的心仰望月宫,是对上天的敬仰,又怎么会召来天谴呢?”

    李安立即给出解释,而且是李隆基和群臣心里比较满意的解释。

    “李侍郎说的对,这是仰望月宫,而非窥探,况且,我们看到的只是比平时更近一些而已,并没有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

    “仰望,没错,这是仰望。”

    群臣全都认可李安的解释,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并自豪自己的天命不凡。

    李隆基当然也比较认可李安所说的话,这些话对统治阶级有利,自然容易被他所接受,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只要顺着他希望的方向说下去,就会很容易的得到认可。

    就比如秦始皇迫切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这个时候徐大骗子稍微忽悠一下,秦始皇就相信了,并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让徐大骗子去寻找长生不老药。

    “李侍郎,月宫距离我们近八十万里,你是怎么知道的?”

    太史局官员,一脸狐疑的问道,他在太史局工作,读过很多相关书籍,但却并没有记载月亮距大地有八十万里的内容,为此,颇为狐疑。

    “这是阿翁推算出来的,至于是如何推算的,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应该是错不了的。”

    李安随口解释,并将自己过世的阿翁给搬了出来。

    “李侍郎,若月宫距离我们有近八十万里,那天上的星辰,距离我们又有多远呢?”

    太史局官员,不依不饶的问道。

    “这个,当然就更远了,八百万里有之,八万万里有之,万万万里也有之,当然,还有更远的,甚至还有一些,因为距离太远,我们根本无法看得见。”

    李安开口解释。

    “哦,原来星辰距离我们有这么远,万万万里,这也太远了。”

    “是啊!就是因为太远,所以,我们看到的才只是一个亮点,其实,上面是有山有湖,还有仙宫,若只有一个小点,又怎么能住得下仙官呢?”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众大臣全都非常认可,这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住有仙官的星辰,只有一个个小亮点,是因为太远的缘故。

    接下来,李隆基与众大唐官员,又问了很多问题,李安都利用很圆滑的动听的话,搪塞了过去。

    虽然所有人对李安仍旧怀有一丝半信半疑,但却没有人敢说破,一是因为他们给不出更合理的解释,二是李安的解释,完全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对这些皇帝和大臣没有丝毫的坏处,反而更进一步解释了众臣和皇帝,为何能成为人上人,让他们更加自信,自信自己是仙官下凡,而且,仙宫并非只有很小的一块,而是有很大的面积,这样,等他们升天之后,就可以抵达李安所说的那个极乐世界了。

    既然仰望星空并无对上天不敬的意思,群臣再一次拿起手中的望远镜,好奇的看向天空,除了月亮之外,他们还看星辰,而太史局的官员,更是惊讶的看到了很多他们所不知道的星辰,并验证了李安的话。

    “陛下,使用望远镜之后,微臣发现了很多新的星辰,这些在先辈的书中都没有记载,微臣恳请陛下赐给太史局一些望远镜,以便我太史局将观测到的更多星辰记录在案。”

    太史局官员急需这些望远镜,当着李隆基的面提出要求。

    “恩,太史局的确需要望远镜。”

    李隆基点头同意,并看向李安:“李侍郎,你能否造出更大倍率的望远镜?这样便可以观测的更远。”

    “陛下,五十倍率已经很多了,不过,微臣正在研制一百倍率和两百倍率的望远镜,再大的话,只怕就不太现实了。”

    李安如实说道,后世的天文望远镜不过一百倍率左右,倍率太大难以掌控,甚至会因为空气流动而难以看清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