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安大声说道,并指向身旁的二十名研发中心的人才,接着道:“你们看清楚了,这些人日后就是你们的师傅,你们要放下身段,虚心的跟随师傅学习,绝不可以身份和地位欺压师傅,否则,本官一定会将你们赶出炮兵部队。”
李安所介绍的二十名研发人才,全都是炮兵研发人才,是在李安的亲自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人才,他们对炮兵的制造技术,以及如何应用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完全可以胜任炮兵教员的工作。
随后,李安将千余学员分成二十个团体,每个团体五十多人,也就是一个队的兵力,这样,二十名师傅,可以分开进行教学,将炮兵的基础知识交给他们。
由于第一批火炮,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铸造完成,为此,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学员们只能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炮兵常识。
比如,火炮应该如何操作,如何调整角度,如何正确使用单筒望远镜,炮弹打偏了之后,应该如何调整角度,如何保养火炮。
当然,还有就是炮兵的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遵守,绝对不能做出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情,否则,要严惩不贷。
在火炮铸造出来之前,李安特意让木匠打造了五十个,木竹结构的火炮模型,以让这些学员练习如何操作和移动火炮。
为了炮兵的训练,能很快走上正轨,李安每日呆在研发中心的时间下降到两个时辰,抽出的两个时辰就用来关注炮兵的训练了,当然,每隔半个月,还要前往火药生产作坊,指挥几组人马,对黑火药进行混合。
在炮兵学堂刚刚组建的时候,学员们全都充满了热情,觉得自己是大唐最优秀部队的将士,训练起来也很带劲。
但随着最初的兴奋感消失,很多学员开始觉得无聊了,每日就是呆在宽大的房间里,听师傅讲解理论,而且,很多常识内容都讲解了十几遍了,结果,还在颠来覆去的讲解,这让很多学员很窝火。
有时前往学堂之外,也只是摆弄竹竿和木轮子组成的假火炮,感觉很是没劲,训练的热情,自然也减弱了不少。
这种情况立即引起了李安的格外重视,并立即将实验用的真火炮给拉了出来,准备给学员们好好的上一课。
李安拉出全部炮兵学员,让他们在炮兵学堂外面的训练场地,垒筑五面高一丈四尺,宽度两丈的土墙。
这些出身高贵的炮兵学员,来到炮兵学堂已经有些日子了,不但没有摸过真正的火炮,现在还要出苦力,亲自筑垒土墙,这让他们非常的不爽,但李安亲自在旁边监督,他们就算不满也只能憋着。
过了好久,这五面土墙才算真正的筑好,而千余名学员则累的躺在旁边的地面上,一动不动的看着蔚蓝的天空。
“李侍郎,让这些炮兵学员筑土墙,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啊!看把他们累的。”
一名负责管理炮兵学堂的小吏,小声说道。
“这些家伙不好好训练,这是对他们的惩罚,还有,修筑土墙可以锻炼体力,对训练炮兵大有好处,有什么大材小用的,让他们全部起来,准备训练。”
李安严厉的说道。
一千名炮兵学员,有的立即起身,也有的累的动不了,艰难的爬起身来,并排好队,等候李安的训诫。
“将士们,本官知道你们心里怨恨,觉得自己是炮兵,不应该干这些体力活,不应该整日用木头炮训练,但你们真的学好了吗?现在真炮已经拉来,你们会打炮吗?能打得准吗?”
李安大声训斥,并让几名研发人员,将火炮给拉上来。
“好了,真炮已经拉上来了,你们谁来试试?”
李安大声问道。
“让我来,让我来。”
“我来,我来。”
刚才还累的够呛的炮兵学员,一看有真炮玩,立马就来了精神,全都踊跃报名。
“不要急,一个个来,一个个来。”
小吏在努力维持秩序,但却越维护越乱。
“安静,都听本官的,五人一组,若不能击中土墙,每人打十军棍。”
李安大声吼道。
一听不能击中目标,要被打十军棍,学员们变得冷静了许多,也有秩序了许多,他们听了很久的课,也玩过木头大炮,但真的让他们玩真炮,他们确实没有击中目标的把握。
“让我先来。”
郭子仪次子郭旰,率先挑头,带着四个同伴走向大炮。
在这几日的模拟训练之中,郭旰已经学会了操作火炮的基本步骤,他认为自己一定能击中土墙。
架炮,调整炮口角度,观察目标距离,装炮弹,点火,郭旰与四名同伴配合的非常好,也完全是按照炮兵章程操作的,并将炮弹给打了出去。
不过,炮弹飞出去之后,并没有击中土墙,而是落到了土墙后面很远的距离。
“才三百步的距离,你们居然打偏了,拖下去,每人十军棍。”
李安可不会给郭子仪面子,直接下令将郭旰等五人拖下去打屁股。
“还有谁,觉得自己学的好了,不用努力练习了,上来试试。”
李安看向众学员,大声喊道。
很快,陆陆续续的有很多人上来打炮,但无一例外的都将炮弹给打偏了,而且,有的还偏的很远,让李安连连摇头。
连续惩罚百余学员后,负责执行的两名棍棒手胳膊都累酸了。
“李侍郎,小人觉得目标太小,距离又太远,打不中很正常。”
一名正在揉屁股的学员,有些不服气的说道,他明明很努力的按照学习的内容操作了,可还是没能击中,这让他觉得自己委屈了,没击中目标是因为目标太远太小,而不是他的技术不够好。
“本官就知道,你们会有人不服气,好,本官现在也来打一炮,若是不能击中目标,同样十军棍。”
李安亲自操作火炮,用望远镜观察目标的距离,并仔细的测量角度,然后下令道:“装炮弹,点火发射。”
“轰……哗啦……”
火炮准确击中目标,将泥土制作的土墙给击碎了,而且,炮弹正中目标的中心位置,偏移很小。
“击中了,还真的能击中啊!”
千余学员亲眼看到李安将火炮打的这么准,全都投来佩服的目光,同时,被打的学员也服气了,知道自己是技不如人。
“知道你们为什么打不中目标吗?”
李安大声问道。
“李侍郎,我们该学的都学会了,可能是真炮打的太少了吧!若能经常打炮,自然可以练出好的技术。”
郭旰大胆的开口说道。
李安摇了摇头,大声道:“你们知道,打一次炮要花费多少钱吗?一门火炮又能发射多少发炮弹,寿命是多少?本官就告诉你们,每打一发炮弹就是你们一天的俸禄,一门火炮最多能打数千发,若是让你们敞开了用真炮练习,整个朝廷还不被你们给拖穷了。”
“李侍郎,用木头炮练习,真的有效果吗?总感觉没什么用处。”
一门学员疑惑道。
李安看向这么学员,大声问道:“你说说,从这里到前方的土墙有多远?”
“回李侍郎,是三百步。”
李安拿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片刻,又用手指丈量了一下,摇头道:“是三百零九步,不信,你可以亲自去量量。”
炮兵学员有些不相信,连忙用特制的丈量工具,对这段距离进行测量,果不其然,正好三百零九步,一步都不差。
“李侍郎,是三百零九步,小人心服口服。”
李安借机大声喊道:“将士们,当好炮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会打炮非常容易,最笨的人一天就可以学会,但若要将炮弹打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需要你们认真的学习,师傅教的东西一定要认真听,认真思考,木头炮是训练所必须的装备,你们一定要好好训练,多思考,多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将火炮打准。”
千余学员全都连连点头,认可了李安的说法。
随后的教学变得顺利了许多,炮兵学员们认识到每一项知识都值得学习,自然不敢松懈,努力的学好每一样知识,训练的更加认真与刻苦。
几个月之后,第一批五十门火炮成功造完,并运入炮兵学堂,以让炮兵学堂的将士们,能够用真炮进行日常练习。
第三百五十三章 炮兵旅()
五十门火炮的铸造成功,对大唐炮兵学堂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式意义,有了这一批货真价实的火炮,学员们就可以更多的采取实弹射击这种训练方式了。
当然,由于火炮是有使用寿命的,炮弹和火药也需要成本,所以,木头火炮的训练并不会停止,而是仍旧占据训练的大部分时间,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才能使用真炮进行射击。
李安决定以四天为一个轮回,前三天都用木头炮进行训练,第四天使用真炮进行实弹射击,但由于火炮数量有限,炮兵学员也分成四组,每组二百五十多人,正好操作五十门火炮。
如此一来,五十门火炮,每天都被使用,利用率还是很高的,而为了节约成本,每门火炮每天只许射击十发炮弹,也就是五个人一组,每隔四天可以射出十发炮弹。
一个月有三十天时间,四天一个轮回,可以有七个轮回,而最后还剩下两天,则作为考核的时间。
这每月的最后两日,李安会亲自指导全体炮兵学员进行考核,考核的规则是五人一组,五个人分别负责瞄准,并最终射出五发炮弹,以击中土墙为一分,不能击中则扣一分,没击中土墙的学员要接受惩罚,也就是加入到筑垒土墙的行动中,而成功瞄准并击中土墙的学员,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之中,就不需要干这种苦力了,而且,更有机会成为炮兵指挥官。
由于对这些学员平时训练的成绩比较熟悉,李安自然可以从容的筑垒合适数量的土墙,以满足考核的需要。
第一个月的训练效果不怎么好,大部分学员都不能准确命中土墙,只有不足五十人命中了目标,而这些人要么是特别努力的毅力帝,要么是箭法出众的神箭手。
火炮都是一模一样的,师傅也都是一样的教,为何有的人总是不能击中目标,而有的人,在平时训练的时候都能准确命中,这里面是有天赋成分的,凡是箭法出神的将士,操作火炮的天分也非常厉害。
对于天赋不太好的将士来说,努力刻苦的训练就成了唯一可行的途径了,在经过连续两个月的辛苦训练之后,超过半数的炮兵学员,都有击中土墙的纪录了,在考核的时候,也有三百多人,能够准确命中目标,这让李安很是欣慰。
实弹射击实心炮弹,只是炮兵训练的第一步,属于直瞄射击,射击的距离在三百步至五百步左右,击中目标后,炮弹还有很大的能量,从而将目标击碎。
而随着炮兵学员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实弹直瞄射击,李安觉得该展开下一阶段的曲线实心弹和开花弹射击了,这种射击方式是大规模野外作战所必须的,也能够更好的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在展开训练之前,首先要给学员们讲解曲线射击的一整套理论,比如曲线射击的射击参数,如何调整射击诸元,如何安排观察哨,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大规模火力覆盖。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已经有了初步的曲线射击理论,在大规模的野外战场上,几百辆投石车同时将海量的巨石,投向敌军的密集阵形,从而给敌军造成巨大的伤害,杀伤力还是颇为惊人的。
火炮曲线射击,理论上与投石车的原理是一样的,但威力比投石车要大许多,精确度也更高,射程更远,而射出的弹种分为实心弹和开花弹。
实心弹所能起到的效果,与投石车抛射巨石打击敌军的效果是差不多的,但火炮的射击距离更远更精准,对敌军所能造成的打击必然更大,而且曲线射击,炮弹是从高处落下的,具有一定的势能,即便是在射程尽头也能很好的杀伤敌军。
开花弹落入敌群之后会发生剧烈的爆炸,给敌军造成的伤害会更加猛烈,这也是日后野外大规模作战,压制敌军的重要弹种。
不过,由于开花弹的造价比实心弹要高很多,所以,平时训练的时候,不论是直瞄射击,还是曲线射击,大都使用实心弹,只有李安特批的时候,才能使用开花弹进行训练。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曲线射击训练之后,所有学员都掌握了这一项技术,并能够根据观察哨的指导,逐步调整射击角度,最终顺利的击中目标。
当然,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战,在个体化的训练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李安已经开始组织规模化的火力覆盖训练了。
这种规模化的火力覆盖训练,对精度的需求反而没有单个训练的要求高,只要能将大量炮弹打入敌群,就能够给敌军造成巨大的杀伤,但这种训练,对群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是必须要进行训练的。
在火力覆盖训练之前,李安亲自对这些炮兵学员进行了一番理论讲解,告诉他们,什么叫火力覆盖,如何提高火力覆盖的杀伤效果,以及如何快速根据观察哨的反馈,调整射击的角度,并迅速组织下一轮射击。
这些理论都是后世炮兵科的基本常识,但在大唐这个时代,却是全新的理论,必须要进行多次讲解,以让炮兵学员加深印象。
另外,在实弹射击之前,也要利用木头火炮进行多次的模拟实验,以培养炮兵学员们的操作水平。
因为火炮抛射的距离比较远,为了提高实验的难度,目标被设置在千步以外,由数千个稻草人和数百个稻草马组成,也就是模拟一支规模化的敌军部队。
而火炮一共准备了五十门,二十五门为一排,总共排成两排,二百五十名火炮学员,做好了随时发射的准备。
“李侍郎,所有火炮已经瞄准敌军,可以试射了。”
“每门炮四发实心弹,一发开花弹,立即准备射击。”
李安毫无犹豫的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轰轰轰……”
五十门火炮同时开始射击,并根据观察哨传回的消息,及时调整射击的角度,并进行下一轮射击,直到将所有的五发炮弹全部发射出去。
“火炮收回,立即统计敌军伤亡。”
李安立即下达命令。
操作火炮的学员,立即将五十门火炮收回,另外,有十几名统计人员立即奔向千步之外,对敌军之伤亡情况进行统计。
“李侍郎,敌军阵亡重伤超过两成,轻伤五成,我军大获全胜。”
很快,统计结果就出来了,敌军的伤亡比李安预测的还要高,这让李安颇为满意。
“好,经过这几个月的严格训练,将士们做的很好,炮打得也够准,陛下知道了,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李安并不吝啬自己的褒奖,只要将士们表现的好,他就一定会大力进行表扬。
几个月的辛苦,终于换来不错的成绩,千余炮兵学员的心情自然大好,而更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皇帝亲自下令,提高炮兵学员的待遇水平,让炮兵学员的待遇两倍于羽林军。
此时,炮兵的基础理论和训练已经结束了,研发中心作坊的第三批火炮也正式造好,如此,大唐帝国拥有了一百五十门火炮,而且,都是同一规格的可靠铸铁炮,正式组建炮兵的工作也可以进行了。
一门火炮需要一匹马拖拽,操作火炮最少需要两三人,当然,极端情况下一个人也能操作一门炮,但速度会很慢,在综合考虑之后,李安决定每门炮配属五个士兵,最多的时候,两个人装炮弹,一个人放炮弹,另一人用木棍将炮弹从炮口推入炮膛,调整炮口角度需要一个人,点火需要一个人,最后一人负责指挥和后备,如此,五人编制的一门火炮就成立了,指挥官就是伍长。
按照大唐的步兵编制,五人为一伍,设伍长,而在炮兵部队,则把伍长改为炮长,一个队是标准的五十人,分成十个伍,按照炮兵部队的编制,也就是十门炮,一个炮兵队十门炮,当然还要多几名指挥官,总人数五十多点。
大唐步兵编制中,一个队五十人,队的上级是旅,一个旅两个队一百人,旅的上级是团,团有两百人,也有三百人,但李安觉得旅比较霸气,也许是对后世旅的固定印象,让旅屈居在团之下,这是李安不能忍的。
所以,李安要在炮兵之中,扩大旅的编制,让一个炮兵旅下辖五个炮兵队,也就是五十门火炮,总兵力不足三百。
以目前的火炮数量,最多可以组建三个炮兵旅,不过,至少要留下五十门火炮用来训练学员,所以,此刻只能组建两个炮兵旅的部队,也就是五百多人的炮兵部队。
炮兵旅的称号,当然就更好办了,最先组建的两支炮兵旅,分别叫大唐第一炮兵旅和大唐第二炮兵旅,简称第一炮兵旅和第二炮兵旅。
其中,第一炮兵旅,下辖第一至第五炮兵队,第二炮兵旅则下辖第六至第十炮兵队。
在李安的努力下,两支炮兵旅的建军工作很快就完成了,而有幸成为正式炮兵将士的,自然是千余学员之中,最优秀的五百多人了。
其中,第一炮兵旅和第二炮兵旅的旅帅,分别是郭旰和荔非守瑜,这二人的火炮打得最好,最准,当然有资格获得旅帅的位置。
在大唐帝国,旅帅并不是很高的官职,应该说是很低级的官位,但炮兵部队是一支特殊的部队,炮兵旅帅不论是麾下士兵的编制人数,还是在整个大唐军事界的地位,都是普通步兵旅帅所不能比拟的,甚至可比肩将军之职。
炮兵第一旅下辖的五个炮兵队的队正,也全都是炮兵打得比较好的人才,第一队队正陈大彪,第二队队正李昆雄,第三队队正李飞羽,第四队队正马璘,第五队队正李汇,张光晟与张二牛则在炮兵第二旅担任队正一职。
自己早年带出来的兄弟,全都能担任炮兵部队的长官,这让李安非常的欣慰,不过,李安并没有任人唯亲,这些人之所以能获得指挥官的职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炮打得准,是靠实力上位的。
当然,此时,大唐只有两个炮兵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