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侍郎的意思,本官非常明白,朝廷也非常有必要组建造桥的衙门,不过,这个造桥的衙门会不会隶属于工部,本官就不能保证了,一切还要看陛下的意思。”

    李安笑着说道。

第三百六十章 桥部() 
大型桥梁对于大唐帝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论铁路的正常铺设,还是马路的便捷通行,都离不开大型桥梁,而大唐境内水系众多,这意味着需要建造大型桥梁的地方很多,尤其是人员和货物流通比较频繁的地方,是最需要建造桥梁的。

    以前,受制于材料和技术的限制,想在比较大的水系上建造桥梁,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而现在,随着钢筋混土的研制成功和投产,这一愿望已经可以实现,并正在实施。

    而既然大型桥梁可以建造成功,并逐步在大唐全境普及,这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桥梁方面的工作,以促进桥梁事业的快速稳步发展,体现朝廷对大型桥梁的重视。

    早在建造洛水铁路桥之前,李安就已经考虑到,成立造桥衙门的重要性了,只是由于造桥之前的准备工作太多,耽误了李安太多的时间,以至于让李安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专心致志的思考如何造好洛水铁路桥,并忙着亲自前往洛水附近,指导造桥工作。

    这一次突然返回长安城,除了要前往研发中心,解决工匠们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敦促桥梁建设机械的研发,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向皇帝进言,成立专门的造桥衙门,就像内侍省的铁路局一样。

    不过,让李安没想到的是,不但自己想到这个问题了,工部侍郎郭虚己也想到了,为了让造桥衙门隶属于工部,他不惜在长安城火车站等着自己,以说服自己,支持将造桥衙门归属工部。

    不得不说郭虚己这个老狐狸还是挺有眼光的,居然能看到日后大唐桥梁事业的辉煌,并提早将其抓入手中,从而让自己名垂青史,读书人嘛,最看重的就是名声了,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比名声,比名垂青史更重要了。

    试想一下,若郭虚己能够多活几年,在其亲自指导下,黄河和长江大桥相继修建成功,如此,悠悠历史就会记住郭虚己这个名字,并将郭虚己这个名字与大唐第一黄河桥挂钩,从而一直流传下去。

    李安并不在意造桥衙门隶属于哪个部门之下,不过,既然郭虚己能够顶着寒风在长安城火车站等着自己,他觉得将造桥衙门归属在工部之下,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之前成立铁路局的时候,从工部抽掉了大量的人才,让工部损失惨重,这一次若不给点补偿,对工部就太不公平了。

    只是李安并不确定皇帝也这么想,所以,并不能给郭虚己任何的承诺,以免兑现不了,让郭虚己失望,从而抱怨自己。

    “李侍郎,自从成立铁路局,从我工部调走大批人才,我工部就已经损失惨重了,这一次成立造桥衙门,势必也需要我工部的人才,若是不能将造桥衙门归属工部,我工部可就没人了。”

    郭虚己一脸的可怜兮兮,站在寒风中犹如一片随时要飘落的树叶。

    李安不忍让郭虚己伤心,开口道:“郭侍郎也不必忧心,本官答应你,会在陛下面前为工部力争的,相信陛下也一定会同意的。”

    “哦,如此就多谢李侍郎了,选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现在就进宫觐见陛下,将造桥衙门的事情给定下来。”

    郭虚己趁热打铁,笑着说道。

    “天都快黑了,这合适吗?”

    李安被郭虚己的积极震惊了,这个时间皇帝或许正在后院陪着妃嫔玩乐,贸然前去打扰,似乎非常的不妥。

    “不瞒李侍郎,现在有很多人盯着造桥衙门,连九寺五监的人都盯上了,说要组建造桥监,改为九寺六监,如此,若不尽快确定下来,怕是要夜长梦多啊!”

    郭虚己紧张的说道,他这是担心李安返回别院之后,被找上门来的各部门官员洗脑,从而做出不利于工部的决定,这样,工部获得造桥衙门的机会就低了很多。

    “好好好,既然郭侍郎要这么晚进宫,本官陪着就是了,走吧!进宫。”

    李安爽快的答应了郭虚己,并立即一同前往大明宫,觐见皇帝李隆基。

    很巧的是,李隆基这个时候并没有休息,也没有左搂右抱,而是在思考造桥衙门的事情,就在这几日,不少大臣提出了要组建专门的造桥衙门,主要负责建造大型桥梁,也就是战略性桥梁,但大臣们的意见并不统一,工部、都水监、内侍省都在争夺这个差事,另外,还有的大臣建议直接组建造桥监,与尚书六部和九寺五监同一级别,以体现朝廷对造桥事业的重视。

    对于究竟该如何组建造桥衙门,李隆基显得非常的犹豫,所有提出建议的大臣,说的都很有道理,可谓是言之凿凿,这让他觉得,必须听一听李安的意见才好,毕竟,大型桥梁是李安设计建造的,在这方面,李安肯定能提出更好的意见。

    “李侍郎前往洛阳城已经多久了?”

    李隆基看向身旁的高力士,开口问道。

    “大家,李侍郎已经离开半个月了。”

    高力士连忙回答,李安离开的日期李隆基可以记不住,但作为伺候的心腹太监,高力士必须要记住,这是做奴才所必须的。

    “哦,都半个月了,有这么久?”

    李隆基蹙起了眉头,李安最近一年多,很少能离开京城这么久的。

    “大家,是不是需要派人去洛阳,让李侍郎回来一趟。”

    李隆基摇头道:“不,不必了,造桥重要,不能让李侍郎分心,朕还指望能早些看上大桥呢?”

    在李隆基看来,造桥衙门的组建不必急于一时,不能因为这个并不急迫的小事,干扰李安的造桥计划。

    “大家,李侍郎与郭侍郎殿外求见。”

    一名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

    “什么,李安回来了?”

    李隆基完全无视郭虚己,兴奋的问道。

    “是的,大家,李侍郎刚下火车,就陪着郭侍郎奔宫里来了,在大殿外候着呢?”

    “哈哈!这个郭虚己动作倒是挺快的,李侍郎刚下火车,就被他遇上了,还真是巧啊!”

    李隆基笑了起来。

    “大家,老奴听说,最近这些日子,郭侍郎每日傍晚都会前往火车站,一直等到火车进站之后,才会离开,原来竟是为了等李侍郎啊!”

    高力士也跟着笑了一下。

    “哦,居然每日都在火车站等候,这个郭虚己倒是决心很大,不过,能早些说服李安,倒也值了。”

    李隆基笑了笑,示意小太监宣二人觐见。

    “微臣李安、郭虚己参见陛下。”

    “快快平身,李侍郎,你怎么突然返回京城了,洛水大桥建造的如何了?”

    李隆基无视郭虚己,直接问候李安。

    “陛下,洛水大桥一切进展顺利,几个月之内就可以完工,待完工之后就可以建造运河大桥了。”

    李安连忙回答道。

    “好,李侍郎但有所需,尽管向朕提出,这些大桥对大唐帝国极为重要,绝对要优先建造。”

    李隆基要对李安全面开绿灯,全力力挺李安,以确保大唐境内战略桥梁的大规模普及。

    “陛下,微臣这次返回京城,一是因为桥梁建设已经进入稳定阶段,微臣在那儿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二是研发中心需要微臣进行指导,三是为了组建大桥衙门的事情。”

    李安说出自己突然返回京城的原因,并下意识的看向身旁的郭虚己。

    “陛下,造桥衙门的组建势在必行,臣斗胆自荐,愿为陛下分忧。”

    郭虚己连忙顺了一句。

    李隆基,瞟了郭虚己一眼,回头看向李安:“郭侍郎在火车站等了这么多天,看来没有白等啊!李侍郎能与郭侍郎一同入宫,看来是支持将造桥衙门归属于工部了。”

    “是的,陛下,微臣的确被郭侍郎的诚心所打动,支持将大桥衙门归属工部,以弥补组建铁路局的时候,对工部所造成的损失,而且,微臣相信,郭侍郎一定能将造桥衙门搞好。”

    李安正色说道。

    “陛下,臣一定不负众望,将造桥衙门搞好。”

    郭虚己急切的表态。

    李隆基沉思了片刻,看向郭虚己,问道:“朕想听听郭侍郎对造桥衙门有什么高超的见解,日后该如何推进造桥衙门的发展。”

    “陛下,臣会亲自督促属下,认真修好每一座大桥,对贪腐和不负责任者严惩不贷,臣还要亲自前往造桥之地,部署修桥事宜……”

    郭虚己说了一堆大话,言之无物。

    李隆基摇了摇头,正色道:“造桥衙门归属于哪个部门,朕并不关心,朕关心的是如何快速修建足够多的大型桥梁,以方便百姓的生活,其实,李侍郎倒是最适合组建造桥衙门的,不过,李侍郎需要负责的事务太多,倒是有些分身乏术,既然李侍郎支持将造桥衙门归属工部,那就归属工部吧!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陛下,不然就叫桥部吧!这样一来,工部下属的四部就变成五部了。”

    李安开口建议道。

    大唐的工部一共分为四部,分别是工部、屯田、虞部和水部,现在又多了一个桥部。

    “好,那就叫桥部吧!不过,桥部郎中的职位要比其他四部高,就定为正五品上阶吧!”

    李隆基非常愉快的就做出了决定。

    大唐工部的四个下属机构,工部、屯田、虞部和水部的郎中,都是从五品上阶,而桥部郎中被定为正五品上阶,显然是最高的职位,在工部的地位仅次于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从这官位的品级,就可以看出朝廷对桥部的重视程度。

    “谢陛下信任,微臣一定竭尽全力,将桥部组建完成,为大唐多造大桥。”

    郭虚己激动的跪地谢恩,为了这一天,他等的太久了。

    李隆基没空理会郭虚己,将桥部划入工部,完全是给李安的面子,毕竟,这一切都是李安缔造的,他不好驳了李安的面子。

    “李侍郎,洛水大桥一定很气派吧!不知造完之后,会是什么模样?”

    李隆基非常好奇的问道,他很想知道洛水大桥造好之后的样子,有些迫不及待。

    “陛下,微臣已经让木工,将洛水大桥的样子雕刻了出来,现在就在殿外,呈上来。”

    李安早有准备,在回来之前,就已经让木匠,按照图纸雕刻洛水大桥,以献给李隆基,也好让李隆基提前过过眼瘾。

    “哦,已经雕刻出来了,李侍郎考虑的还真是周到啊!”

    李隆基高兴的站起身来,看着被呈进来的木制桥梁模型,感到大为惊奇。

    “李侍郎,这么大的桥梁,下面只有这几根单薄的柱子,真的能够保证安全吗?”

    李隆基发现眼前的洛水大桥模型,与前些日子看到的龙首渠大桥不同,这个大桥的支架更多,但也更加的松散和单薄,看上去好像难以支撑桥面似的。

    “陛下放心,微臣都已经仔细计算过了,这些支柱足以支撑大桥,而且,就算上面站满行人,也绝对不会垮塌。”

    李安自信的回答,并指着大桥介绍道:“陛下,底面的一层是铁路专行道,铺上铁轨之后,可以让火车在里面自由的通行,但行人和车马绝对不能通行,以免干扰火车的正常运营,上面一层是马路,是专门给行人和车马走的,这样,火车与行人车马分开走,就不会出现危险了,两侧拐弯的是马路的引桥,为的是减小坡度,同时避免干扰火车道的通行,主桥桥墩之间的最大距离,是漕船宽度的三倍,漕船完全可以从两个桥墩之间通过,水面与大桥底部的距离也比漕船的高度要大得多,所以,漕船也不会撞到桥底。”

    “两层道路,火车与行人马车分开行走,桥底也不影响漕船通行,李侍郎设计的大桥,可真是巧夺天工啊!在整个大唐,找不出第二个人啊!”

    李隆基听完李安的介绍,对洛水大桥赞叹不已,并称赞李安是大唐难得的人才。

第三百六十一章 后膛炮() 
洛水大桥的设计思路绝对是极为先进的,这是后世跨江大桥的设计思路,比大唐这个时代先进了一千多年,能得到李隆基的认可是正常的,没什么好奇怪的。

    当然,李安所设计的洛水大桥,是属于低配版的,跟后世的跨江大桥没有可比性,只是在外形和思路上差不多而已,规模和材料都差的很远。

    但以大唐的现实条件,只要能造出后世跨江大桥的模样就已经很厉害的,不能要求太高,毕竟,物力和材料有限,只能造出低配版的,就像先前造出的火车,同样也是低配版的,跟后世的高铁、新干线没法比。

    当然,即便全是低配版,但对大唐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是绝对的高端了,至少作为皇帝的李隆基,已经认为洛水大桥是极其高端的桥梁了。

    “陛下,这不算什么,日后,微臣一定能设计出更加巧夺天工的大桥,尤其是长江和黄河上的大桥,一定要建造最气派,最坚固的。”

    李安被夸了几句,顿时嘚瑟起来了。

    “哈哈!好啊!李侍郎要好好努力,对了,李侍郎对桥部的组建,有什么建议?”

    李隆基开口问道。

    李安想了一下,开口道:“陛下,桥部的主要责任,分为两部分,一是组织大量工匠建造大型桥梁,二是对建造好的桥梁进行保养和维护,同时收取一定的通行费用,以弥补造桥时所损失的财力。”

    “通行费?如何收取?”

    李隆基一听桥梁要收取费用,顿时来了兴趣,郭虚己的眼睛也发亮了,这是人对钱财的本能反应,实属正常。

    “陛下,可在桥梁的两侧设置路障,凡是要过桥的车马和行人都要交过路费,然后才能过桥,其中,行人和马匹少交一些,运货的马车要多收一些费用,但费用不能超过码头的船运价格,否则,这桥就白修了,至于火车通行,则不用收费,以免干扰火车的正常行进。”

    李安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好,李侍郎的建议非常的好,过桥费可以逐步收回造桥的成本,大大缓解接下来造桥的压力,而且,价格比船运便宜,也算是减轻行人的负担了,就这么办。”

    李隆基大喜过望,如此一来,大型桥梁又成了一个朝廷持有的吸金神器了,日后桥梁的通行费,会成为大唐朝廷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与铁路系统一起,将为大唐朝廷贡献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撑大唐朝廷的持续运转。

    随后,李安又将运河大桥的图纸交给李隆基,并指出运河大桥的规模比洛水大桥还要庞大,工程量大约是洛水大桥的五倍,需要更多的人力才能尽快完成。

    李隆基当然极为支持李安,并立即给出承诺,建造大桥,需要多少苦力,直接从造桥地附近抽到民力,各级朝廷官员要全力配合桥部官员,否则,耽误了造桥工期,严惩不贷。

    离开皇宫之后,郭虚己非常感激的谢过李安,并恳求李安要多多帮扶桥部的工作,让他可以做出成绩。

    李安当然不会拒绝,明确表示造好每一座大桥,是自己的责任,自己一定会尽全力帮助桥部,让桥部尽快成长起来,并逐步脱离对自己的依赖。

    在出示自己的令牌之后,李安顺利的从南门出城,并直奔别院而去,此时,天已经很晚了,因为事先并没有通知任何人,所以,别院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会在这个时候返回。

    “阿郎,您怎么回来了,奴婢这就去通知夫人。”

    李小尹负责值夜,见李安突然走入主宅,诧异的站起身来,准备去通知颜如玉。

    “不必了,对了,这么晚了,夫人还没有歇息?”

    李安疑惑的问道,这个时间已经很晚了,颜如玉应该睡下了才对。

    “奴婢也不清楚,今晚夫人一直在屋里看书,刚才奴婢过去点灯,还看到夫人屋里的灯亮着呢?”

    李小尹小声说道。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难道预感到我要回来了。”

    李安微微一笑,大步迈向主宅的院子。

    果然,颜如玉还没有睡下,透过钢化药玉窗户,可以清晰看到颜如玉的绝美脸庞,此刻,颜如玉正端坐着看书,丝毫没有意识到李安已经返回。

    李安并不急于返回卧室,就在院子里,静静的隔着窗户,欣赏着认真看书的颜如玉,越欣赏越觉得心醉,自己的夫人咋就这么漂亮呢?

    “阿郎,您刚回来,奴婢让后厨准备些点心吧!”

    李小尹轻轻走到李安身旁,小声说道。

    “不必了,我不饿,你歇着吧!我一会儿就进去陪夫人。”

    “是,阿郎。”

    李小尹应了一声,缓缓退下。

    李安欣赏了足足一刻,直到有些按捺不住,这才大步走向卧室,并猛然出现在颜如玉的身后,伸手捂住颜如玉的眼睛。

    “谁,是谁。”

    颜如玉被李安捂住眼睛,顿时大惊失色,不过,见身后之人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便缓了缓心神,猜测道:“草儿,是你吗?”

    李安忍住笑意,在颜如玉的耳边亲昵了一口,并咬住颜如玉的耳朵,将其含在口中。

    “夫君,是夫君,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颜如玉对李安这个奇怪的喜好是再熟悉不过了,除了李安之外,并没有任何人对他做出过如此行为,而且,那吮吸的酥麻感觉只有李安能够做的到。

    “不好玩,一点都不好玩,这么快就被你猜到了。”

    李安松开双手,弯腰将下巴靠在颜如玉的肩膀上。

    “夫君,真的是你,你怎么突然回来了,而且还是在大晚上。”

    颜如玉蹙起了眉头。

    “为夫原本要在洛水修桥,不过,太过想念夫人,所以,就偷偷跑回来了,夫人大半夜不睡觉,是不是太想念为夫,寂寞的睡不着?”

    李安打趣的说道。

    “夫君一回来就不正经,真讨厌。”

    颜如玉嗔了李安一眼,不过,表情里分明透露着兴奋和暧昧,帅气英俊的夫君回家了,她怎么可能不兴奋呢?

    “都憋了半个月了,为夫怎么正经的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