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执行深入敌后,闪击吐蕃的作战行动,所有将士全都非常的支持,他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装备,充满了极大的自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铁甲炮车旅的将士,信心早就爆棚了,就等着去战场上露一手了,现在机会已经来了,他们怎么能不兴奋呢?
不过,李安不太喜欢将士们骄傲的情绪,给他们好好的上了一课,并要求他们要服从命令,一切都要听从指挥,绝对不允许私自行动,违者严惩不贷。
在安排好铁甲炮车旅的事情之后,李安又跑去征调各种闪击作战所需的物资和车辆,并要求所有车辆,立即赶往长安城西部的火车站,并装上货运列车,准备沿着铁路运往岷州,并在岷州下车,绕过积石山,直接插入吐蕃大军的后方,从而截断大非川吐蕃主力大军,与吐蕃大后方的联系,甚至,与唐军主力合围,将吐蕃主力大军重创。
由于闪击作战需要大量的车辆和物资,为此,大唐铁路局调集了几十列货运列车,将这些车辆和物资,全部运往岷州。
当天晚上,李安短暂的返回别院,与家人告别,毕竟,这一次闪击吐蕃,肯定要消耗不少时间,短时间内,怕是不能回来,有很多告别的话,是必须要说的。
“夫君这一去,怕是要几个月才能回来吧!吐蕃乃苦寒之地,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千万不要生病了。”
颜如玉一边为李安整理衣服,一边温柔的关心道。
“放心吧!为夫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在家中也要好好照顾自己,等我回来。”
李安轻轻一笑,在颜如玉的脸颊上吻了一口。
“夫君,天色不早了,你快去与两位妹妹告别吧!别在我这里耽误太长时间。”
颜如玉从来都不是一个自私的人,她时刻都会考虑两位妹妹的感受。
“好的,再亲一口。”
李安肉麻的在颜如玉的脸颊上亲了一口,并迈步走出卧室,去另外两位夫人的屋内,与她们一一告别,当然,也要全部亲上一口,算是告别的礼仪了。
傍晚的时候,一列列货运列车,载着大量的车辆,依次开往几百里外的岷州,最后一辆是客运列车,毕竟,像李安这样的高级领导,是要坐软卧车厢出发的,先舒服这一段,待下了火车之后,就要受苦了。
“李侍郎,听说这一战,我大唐雄师要一鼓作气,直接攻灭吐蕃,真的可以吗?”
李豫坐在李安身侧,好奇的问道,他也是听宫里的小太监说的,而这个小太监与他关系非常要好,否则,也不敢将偷听到的话告诉李豫。
“广平王觉得可能吗?”
李安笑着问。
李豫点头道:“以我大唐目前的实力,当然是有可能的,攻灭吐蕃,一定可以实现。”
“呵呵,借你吉言,这一仗,我们一定可以攻灭吐蕃,为我大唐开辟更多的疆土。”
李安如此回答,就等于是告诉李豫,这一战的目的,就是要彻底的征服吐蕃,扩大唐帝国的版图。
“吐蕃一直都是强国,若我大唐一战攻灭吐蕃,不知其他小国会做何感想,会不会争抢着归附我大唐呢?想想都让人感到高兴。”
李豫嘴角微微一笑,显得颇为兴奋。
“哈哈!广平王的想法非常好,只要我们一同努力,将来,整个天下都是我们大唐的,吐蕃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李安霸气的说道。
“整个天下都是我们的,吐蕃只是一个开始?”
李豫随口念叨了几句,点头道:“李侍郎说的对,只要我们一同努力,整个天下都将是我们大唐的,既然当年秦始皇嬴政能够统一天下,我大唐为何不能统一更大的天下呢?”
第四百一十二章 轻松获胜()
李豫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的野心,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任何一个有自信的大唐儿郎,都有吞灭整个天下的气度,为大唐帝国拓土开疆,是每一个大唐儿郎的毕生愿望。
虽然还未抵达战场,也没有见到吐蕃大军,但李豫已经开始畅想攻灭吐蕃时的样子了,并与李安讨论,该以何种姿态接受吐蕃的归降,若吐蕃坚持不肯投降,是不是要将其全歼,吐蕃士兵面对大唐的钢铁洪流,会不会感到害怕,会不会吓得尿裤子。
这一系列的假设非常的有趣,李安闲着无事,便与李豫闲扯了起来,马上就要打仗了,虽说这一场实力和科技悬殊的战争,大唐帝国是肯定必胜的,但打仗的过程必然是辛苦和枯燥的,在战前好好放松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以缓解一下心情。
此时的火车,已经装备电力系统,所有的车厢都安装了照明用的电灯,所以,即便是在夜里,坐在车厢里也会感觉非常的明亮,若是拉上窗帘,更是感觉不到黑夜的存在。
而在装备探照灯之后,火车在夜间的行驶速度大大提高了,与白天的速度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样一来,只需要一个晚上,火车就可以抵达西部的岷州,并在早上的时候,在岷州下车,奔赴战场。
为了早上的时候,能够有精神奔赴战场,李安与李豫闲聊了一会之后,便各自上软卧歇息了,为了能够休息的更好,李安与李豫,各自占据一个小包间,四个床位都是自己的。
铁路铺设的质量非常好,火车的速度也不算很快,所以,车厢显得非常平稳,睡在软卧车厢里也是非常的舒坦,在不算很大,但却充满规律的噪音下,李安睡得非常好,李豫与众人也都顺利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一早,各列火车先后抵达岷州,并先后下车,在规定的区域秘密集结。
队伍按照编制集结之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用餐,吃饱了才好干活,而李安与李豫等高级领导,并没有急着下车,他们选择在火车的餐车里就餐,这里环境更好,也更加的舒坦。
“李侍郎,全军人马都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铁甲炮车第一旅旅帅郭旰,大步走上火车,汇报大军的情况。
“不急,让将士们再多歇息一刻。”
李安刚吃饱,需要消消食,当然不宜立即出发,况且,为了防止吃饭太耽误时间,李安已经下令,出征大军,每日只有两餐,分别是晚上扎营的时候,和早上拔营的时候,另外额外给他们配属干粮,若是肚量大,实在饿了,就吃点干粮充饥,以确保将士们有足够的体力行军。
其实,行军也消耗不了多少体力,毕竟,这支队伍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开车行军与徒步行军,对体力的消耗可不是同一数量级的,但为了让将士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充足的食物还是非常必须的,另外,饿着肚子行军可不舒服。
李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地图,放在餐桌上,开口道:“你们看,这里是积石山,北面就是大非川,现在吐蕃的主力大军都集结在大非川,准备与我唐军主力进行周旋,而我们要从岷州绕过积石山,堵住吐蕃主力大军的退路,如此,必然可以彻底击溃吐蕃大军。”
“李侍郎,这里是石堡城,是吐蕃大军撤回都城的必经之路,所以,我军出击之后,一定要攻占石堡城,这样吐蕃大军就断了补给了。”
郭旰冷静的提醒道。
李安点头道:“郭旅帅说的没错,石堡城是必须要拿下的,不过,吐蕃肯定会防备我大唐偷袭他们的后路,所以,在我军偷袭的路线上,肯定会有吐蕃大军埋伏,甚至,可能会有兵马过千的大兵团,所以,我军必须在发现敌军之后,迅速将敌军击溃,甚至是全歼,然后快速突击,不给吐蕃大军准备的时间。”
众将士闻言,皆认可李安的做法,并全力表示支持。
一刻之后,大军正式出发,千余辆各种型号的车辆排成几条直线,浩浩荡荡的杀向吐蕃大军的背后。
其中,铁甲侦查车走在最前面,与主力队伍保持十五里的距离,并将发现的各种情况及时上报。
铁甲炮车旅的车辆紧随其后,走在队伍的前列,而大量的后勤保障车辆则走在最后,负责为铁甲炮车旅提供足够的各种补给物资。
这支队伍车辆众多,让整个大地都在震颤,不过,岷州一带人口并不算多,而且,车辆行进的线路也比较隐蔽,几乎看不到人烟,所以,并没有构成多大的影响,也就是将士们自己听着过瘾罢了。
大唐的钢铁洪流行进的非常迅速,几乎一个时辰就能走完一般部队一天所要行进的距离,行军效率不是一般的高,而如此高的行军速度,必然可以实现李安所设想的闪击战。
“李侍郎,听说吐蕃是一片苦寒之地,不知相比岷州如何?”
李豫将身体探出铁甲指挥车,发现四周皆是一片荒凉的景象,相比大唐的都城长安,岷州的环境实在是太糟糕了。
李安打开另外一个口子,将身体探出车外,看向四周的荒凉景象,开口道:“吐蕃是个大国,苦寒之地占绝大部分,但也有少量的膏腴之地,另外,湖泊和美景也有不少,是一处值得我大唐拥有的土地。”
“大部分都是苦寒之地,吐蕃人可真是可怜,放眼整个天下,还是我大唐最好啊!”
李豫自豪的感叹道。
“哈哈!那是当然了,我大唐乃是天下第一大国,也是天下第一强国,天下间的任何一国都不能跟我大唐相提并论。”
李安同样以身为大唐儿郎而感到自豪。
“李侍郎,听说吐蕃的都城很不起眼,唯一能看着入眼的,只有建在半山腰上的布达拉宫,是专门为我大唐的文成公主修建的,可这修在半山腰的房子,能有多气派,顶多就是一个山洞罢了。”
李豫提起吐蕃,一脸的不屑,在他看来,吐蕃就是一群没开化的野人,跟大唐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当然,也不仅仅是李豫如此认为,整个大唐的百姓,几乎都是这么看吐蕃人的。
“广平王真是很会形容,若是让吐蕃人听到了,不知会作何感想,不过,这也是事实,吐蕃最好的房子,就是建造在半山腰的布达拉宫过来,平明百姓的房子,基本上全都是土屋和山洞,落后的很呢?”
李安很认同李豫的观点,毕竟,逻些真的是太贫穷了,跟大唐的都城长安,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真是想不通,吐蕃如此落后和贫穷,居然能多次击败大唐,就连大唐名将薛仁贵都能败在吐蕃的手里,太屈辱了。”
李豫一想到当年的薛仁贵大军,在大非川败在吐蕃的手中,心里就觉得窝气,就像后世的华夏子民,一想到倭寇横行华夏,肆意屠戮自己的子民,就觉得非常的生气,甚至想要带着后世的武器打回那个被人欺辱的年代,以解心头之恨。
“广平王不必介怀,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已经不会了,以后就更不会了,至于吐蕃打败我大唐兵马,并非吐蕃战力有多强大,而是因为大非川海拔太高,吐蕃人在那里是来去自由,而我大唐将士一到大非川就会上气不接下气,战斗力至少要削弱一半,这才让吐蕃有机可乘,将我大唐兵马打败。”
李安开口解释道。
“海拔太高,我大唐将士上气不接下气?海拔是什么东西,大非川真的会让我大唐将士战力减半吗?若是如此,我军主力会不会有危险?”
李豫听到了新名词,同时,李安所说的这些情况,他全都不了解,心下自然非常的好奇。
李安愣了一下,解释道:“海拔太高,就是地势太高的意思,由于地势太高,人站在上面就会有些透不过气来,而吐蕃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对那里的环境比较适应,所以,他们是不会觉得有什么不适的,至于我军主力,广平王就不必担心了,我军将士的体力就算是减弱一半,也绝不是吐蕃能够打败的,这一战,我大唐是必胜的。”
“哦,如此,小王就放心了,海拔太高,透不过气来,真的会这样吗?”
李豫应了一声,嘴里嘟囔了起来。
“广平王,快回到车里吧!一旦到了战场,将脑袋露出来,会非常危险的。”
李安将脑袋缩回铁甲指挥车,并让李豫也将脑袋缩回去。
李豫也站累了,将脑袋缩回车内,并坐在椅子上歇息。
“李侍郎,前方侦查队发来信号,发现吐蕃哨兵。”
郭旰通过内部望远镜,看到了前方发来的信号,立即汇报道。
“命令,活捉吐蕃哨兵,一定要活的,抓住之后,立即进行审问。”
李安干净利落的下令道。
“是,卑职明白。”
郭旰应了一声,立即下达了军令。
约两刻之后,前方传来好消息,大唐侦查队的将士,成功的抓住了吐蕃哨兵,而且是活捉,并通过一番审问,得知前方三十里的关卡有吐蕃一千将士驻守,为的就是防御大唐兵马发动突袭,断了他们的后路。
“李侍郎,前方有吐蕃兵马驻守,是个易守难攻的地形,要立即下令发起强攻吗?”
郭旰对麾下铁甲炮车充满信心,就算再怎么易守难攻,也挡不住铁甲炮车前进的步伐。
李安考虑了片刻,下令道:“铁甲炮车第一旅立即出发,对吐蕃防守兵马发起攻击,铁甲炮车第二旅随后跟进,支援第一炮车旅。”
郭旰与几名将领应了一声,离开李安乘坐的铁甲指挥车,返回自己的铁甲指挥车,并立即加快速度,向正前方吐蕃大军设防的地方发起了进攻。
“李侍郎,我们也靠近一些,看看我大唐最精锐的铁甲炮车,是如何教训吐蕃蛮子的。”
李豫跃跃欲试,觉得躲在后面太没意思了,亲眼看看大唐将士发威,才是最有意思的事情。
“好,那我们就加快速度跟上,不过,到了战场,广平王可千万不能将脑袋露出来啊!”
李安开口提醒道。
“李侍郎放心,小王会照顾好自己的,一定不会有危险。”
李豫忙道。
“加快速度,跟上去。”
李安立即下令,毕竟,这么精彩的灭敌表演,李安也不想错过。
大唐铁甲炮车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冲到吐蕃营地附近,并立即发起了突袭。
虽说铁甲炮车声音很大,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得到,但大部分吐蕃士兵,并不清楚远处的噪音是什么,更不了解大唐铁甲炮车是什么东西,甚至还伸出脑袋,好奇的看着远处的钢铁洪流,直到发现对面的钢铁洪流在发射炮弹,将他们炸的人仰马翻的时候,才明白这是大唐的精锐部队。
吐蕃大军的反应实在是太慢了,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大唐铁甲炮车旅歼灭大半,剩下的少量士兵也是毫无反抗之力,乖乖的做了唐军的俘虏。
胜利来的太突然,太容易了,也太快了,李安和李豫还没看到激烈的场面,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李侍郎,我军歼灭敌军六百,俘虏四百,大获全胜。”
郭旰兴奋的跑过来汇报。
“这一仗打的很好,很精彩,吐蕃兵马可有漏网之鱼?”
李安更关心的,是吐蕃大军是不是全部被歼灭了,会不会有漏网的士兵,跑去报信,这样,后面的吐蕃大军就会做好准备,如此,对唐军自然是不利的。
“是有几个漏网之鱼,不过,卑职已经让侦察车前去追击了,相信肯定是跑不掉的。”
郭旰自信满满的说道,毕竟,铁甲侦察车,是所有车辆中速度最快的,是骑兵的两三倍,追上逃离的少数吐蕃士兵,根本不在话下。
第四百一十三章 前方就是石堡城()
李安对此战铁甲炮车的表现非常的满意,觉得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铁甲炮车已经是一支战力极其强悍的无敌之师了,有了这样的无敌之师,大唐必将称雄整个世界,世上将再也没有任何一支武装力量能够打败大唐。
“李侍郎,这些俘虏怎么办,总不能带着他们行军吧!”
郭旰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俘虏的处置比较棘手,若是带着俘虏行军,会严重降低大军的行进速度,若是留下部分兵马看守这些俘虏,则又会分散自己的兵力,毕竟,铁甲炮车旅全部都是精锐,兵力非常薄弱,根本不适合分兵看守俘虏。
李安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处置这些俘虏,的确比较棘手,但若是全部坑杀,则显得太过残忍和不仁道,一旦泄露出去,会严重影响大唐帝国的声望。
“不急,先等等吧!看铁甲侦查车能否将逃走的吐蕃士兵全部抓住,然后再做打算。”
李安觉得自己考虑欠妥了,当初就应该多带一些部队的,即便这些部队行动迟缓,但一直跟在后面,帮自己处理诸如看守俘虏这类的任务,还是非常不错的,但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后悔也是无用了。
“李侍郎,铁甲侦查车回来了,肯定有好消息。”
郭旰对部下非常的信任,高兴的说道。
“情况如何?跑掉的吐蕃士兵,抓住了没有?”
李安看到跑过来的士兵,连忙问道。
“回李侍郎,吐蕃士兵已被碾成肉饼。”
士兵粗鲁的回答道。
李安闻言,大为高兴,点头道:“干得好,现在吐蕃士兵已经全部被控制住,我军突然出现的消息,吐蕃主力大军肯定还不清楚,大军立即扎营,派遣一辆铁甲侦察车返回岷州,让岷州守军分出五百骑兵过来看守俘虏。”
“李侍郎,这一来一回,一夜的时间够用吗?”
郭旰担心岷州兵马不能及时赶到,心里有些担忧。
“不必担心,本官下的是死命令,就算马跑死了,他们也要在明日上午抵达这里,况且,就算他们不能准时抵达,我们留下一个队的铁甲炮车就是了,待岷州的骑兵抵达,这个队的铁甲炮车再追赶我们。”
李安开口说道。
“嗯,李侍郎说的是,卑职觉得可行。”
郭旰应了一声,连忙下达军令,让麾下一辆铁甲指挥车立即赶回岷州,执行李安下达的军令,这次出征,皇帝给了李安很大的权限,让李安可以轻松的调动西部的一切军事资源,有胆敢违抗的,一律严惩不贷。
此时,距离天黑还有一个时辰,将士们兵分几路,分头进行准备,有的负责搭建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