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李安对铁路系统还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李安到了某处,对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提高某处的质量和产量,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不存在虚假的成分,毕竟,李安在这方面是专家,指导一番之后,确实能起到提高质量和产量的作用。

    人力充足之后,铁路建设的进度,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按照李安的初步预计,最多两年的时间,大唐的铁路就可以直接通到石国的怛逻斯和拓折城。从而促进大唐与河中诸国的经济发展,将大唐的影响力扩展到西部地区。

    就在李安等待的时间,大唐的一支精锐兵马,已经进驻石国的怛逻斯城,领头的小将,李安也认识,正是曾经做李安护卫的段秀实。

    段秀实这一次过来,带来了三千精锐的大唐兵马,其中包括一支精锐的炮兵队,也就是十门大炮,五十多名炮兵将士。

    这是高仙芝特意从所属炮兵旅抽调的精锐力量,目的就是要提高段秀实麾下兵马的实力,让这支三千人马的小部队能够胜任镇守石国的重任。

    日后,大唐还会有更多的兵马调往境外,实现大唐帝国对整个天下的控制,就犹如后世的某国,在全球拥有几百个军事基地,以实现控制全球的目标,现在的大唐帝国,绝对是整个星球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完全有能力实现对整个天下的控制。

    总之,派兵镇守石国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还要派遣更多的兵马,镇守更多的重要区域,这是大唐的既定计划,有利于对整个天下的统一,日后,当所有的国家全部成为大唐附属国的时候,也是天下百姓最幸福的时候,只有统一才能带来和平,才能遏制战争和动乱。

    “卑职拜见李侍郎。”

    段秀实抵达怛逻斯之后,让副手去安排部署的杂务,他自己则在第一时间前往李安的住处。

    “段秀实,这才数年未见,你就已经当上将军了,了不起啊!”

    李安并不在意高仙芝调遣哪支兵马过来,自然也就没过问,却不料此人是老熟人段秀实,这至少是有一些意外的。

    “呵呵!比起李侍郎,就差得远了,卑职还需多多向李侍郎请教才是。”

    段秀实显得非常谦逊,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他已经变得自信了很多,看到李安是一点都不紧张,显得非常自信。

    而经过多年风沙的打磨,段秀实的脸庞显得更加的粗糙,至少比在长安的时候,粗糙了一倍多,也就是说,他的脸皮变得更加厚实了,整个人也显得更加的成熟和稳重,像一个大将军的样子了。

    “请教就算了,本官现在不带兵了,对了,你这一次带了三千兵马过来,怎么样,你觉得这三千兵马如何,能否胜任镇守石国的重任?”

    李安大声问道。

    “李侍郎放心吧!就凭卑职麾下的三千精锐,足以睥睨天下,大都护还给我们配属了一个炮兵队,让我们的实力变得更加强大,就算对面有十万雄兵,卑职也有信心将其一举击溃。”

    段秀实大气的说道,颇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

    “三千对十万,还一举击溃,段将军好大的口气啊!”

    李安笑着说道。

    “这还不是因为李侍郎发明了那么多实用的兵器,让我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加,不瞒李侍郎,我军装备了十辆铁甲车,排成一条线冲过去,足以让敌军胆寒。”

    段秀实自豪的说道。

    “哈哈!十辆铁甲车,好大的气势啊!再加上十门大炮,段将军真的是要称霸石国了,整个石国的兵马加起来也不是段将军的对手了。”

    李安高兴的说道。

    就以石国的孱弱兵马,就算没有李安的发明,大唐的安西军也足以震慑他们,毕竟,石国是个商业性质的国家,全国的老百姓,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做生意发财,过上舒坦的好日子,如此,自然是不愿意去送死的,而军人一旦全都怕死,战斗力自然也就不值一提了。

    后世的倭国以战斗力强悍,悍不畏死而被世人称道,谓之武士精神,打起仗来全都不要命,但在倭国的商业城市,所招募的一支兵马,确是人人怕死,只要遇到战争,全都申请病假,甚至自己折磨自己,让自己生病,从而逃避战争,总之,这支军队完全就不能打仗。

    在遇到战争的时候,军队行军拖拖拉拉,行进的非常缓慢,在抵达战场的时候,战斗都已经结束了,他们得以安全返回,但贪生怕死的名声,却已经在整个世界传开了,甚至在几十年后,还有人议论这支倭国的窝囊废大军。

    石国处在东西方交通的要道上,全国的老百姓,几乎都在搞商业,在利欲的熏陶下,所有人都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当然也就不愿意去送死了,一个个全都贪生怕死,在这种熏陶下所成长起来的人,所具备的战斗意志可想而知。

    大唐在变得富裕之后,老百姓的战斗精神也会削弱,但大唐地大物博,不是所有地方都富裕的,民风强悍的地方很多,另外,大唐军队装备比较先进,部分大军几乎可以做到零伤亡的打击敌军,如此,将士们自然会变得勇敢很多,根本不用畏惧战斗,反而渴望通过战斗获得军功,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所以,尽管变得富裕和商业化,但大唐军队的战力,因为装备的持续提高,并没有丝毫的降低,反而变得越来越强大了,甚至,随便派遣一支数量千人的中等规模的兵马,就可以镇守一方。

    就好比后世的西方帝国,随便派遣几千人,架几门火炮,就可以征服一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这就是科技代差所造成的结果。

    现在的大唐所具备的武力,就相当于后世的西方强国,随便派遣一支中等规模的大军,就可以震慑一个大国,数万大军集结,更是可以消灭一个大国,能让吐蕃这样的大国选择乖乖屈服。

    大食国凭借地理位置的遥远,一直不把大唐的警告放在眼里,持续欺辱大唐的属国,逼迫这些小国向他们缴纳高昂的保护费,而大唐帝国一直苦于交通的难处,无法对大食国进行教训,所以造成了情况的持续恶化,而如今情况就不一样了,铁路即将通车,只要铁路线进入石国,大唐的各种战略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入石国,从而支撑大唐兵马的持续作战能力,让大唐军队可以在西部进行一场中等规模的战斗。

    这种情况也是大食国君臣最担心的情况,所以,他们才会不顾一切的进行阻挠,阻止大唐在石国修筑铁路,从而维持他们在河中之地的利益,预防大唐对他们的威胁,而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将铁路铺向世界,是大唐的既定国策,这不是他们所能阻挡的,这种螳臂当车的行为,只能遭到无情的失败,而且,还会给他们自身带来莫大的危害,也就是大唐帝国可能发动的教训。

    当然,大食国君臣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太过于自信了,太过于渴望一直得到河中诸国的进贡,所以,不惜冒险对大唐正在修筑的铁路进行破坏。

    在黑衣大食的王宫中,国王阿波斯见到这些失败而返的大臣,心里非常的生气,这些吃着他的俸禄,受他供养的人,不但没有完成他所交代的任务,反而开口劝说自己放弃与大唐敌对,支持大唐在河中修筑铁路,甚至,要求将大唐的铁路引入大食国,从而促进大食国的经济发展。

    “国王,大唐兵马极为强盛,我们的军队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要在河中修筑铁路,整个石国的百姓,几乎全都支持大唐的做法,甚至,骆驼商队的人也被他们说服了,我们现在若是再想去破坏,就只有出动大军这一条路,可这等于是与大唐直接对抗,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没有绝对的胜算。”

    “国王,大唐的实力不是我们所能对抗的,王宫里很多有用的东西,全都是大唐制造的,我们与大唐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绝不可采取武力对抗。”

    “是的,是的,大唐强大无比,我们我国所能对抗的。”

    众大臣全都表露出了对大唐帝国的敬畏之心,认为自己所效忠的国家,无法与大唐相提并论,为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必须与大唐帝国进行合作,而不应该进行敌对,如此,才是符合大食国利益的。

    “你们就这么害怕大唐,不会是收了大唐什么好处吧!”

    阿波斯眼神犀利的看向几名大臣,似乎要挖透这几个人的内心,他怀疑自己所养活的人,背叛了自己,而这种情况,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第四百五十四章 试探() 
阿波斯是黑衣大食的建立者,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君王,在他的领导下,呼罗珊人民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起义,推翻了腐败的倭马亚王朝,建立了新的秩序。

    这位很有能力的君王,在治国和用人方面,自然也是有一套的,对待忠心自己的人,他会非常的友好,但若是部下背叛了他,则会受到他最残忍的对待,他会用最残忍的刑罚,告诉所有臣下,背叛他是一种什么样的下场。

    所以,当阿波斯用怀疑的眼神看向这几名臣下的时候,这几名臣下立刻就吓得浑身发抖,本能的向后退了一步,并跪拜解释自己的清白。

    “国王,我们对你是绝对的忠心耿耿的,就算大唐要杀了我们,我们也是不会背叛国王的。”

    “国王,我们对您的忠心天地可鉴,我们只是觉得大唐的李侍郎,说的很有道理,我们的确应该与大唐合作,这样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

    “国王,大唐的铁路已经通往安西,唐军的实力已经延伸到西部,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

    几名臣下开口解释道。

    “你们怎么知道我大食的勇士不能打败唐军,还有,日后各国不纳贡怎么办?这可是很大的一笔钱啊!我们怎么能轻易放弃。”

    阿波斯显得非常愤怒,他在西部一直所向披靡,从来就没有遇到过对手,任何敌对势力只要敢对他不敬,他就会立即率军讨伐,将对手消灭掉,并占领对手所拥有的土地和城池,扩大自己的势力。

    习惯了这种睥睨天下的感觉之后,是很难轻易改变的,任何人活着都想要压人一头,被人压着该有多痛苦,尤其是像阿波斯这样的枭雄,就更不愿去忍受了。

    “国王,大唐的李侍郎已经许诺,日后铁路会通往呼罗珊,如此,我们的商品就可以更加迅速的运往东方,这样,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有钱的,就算失去河中诸国的进贡也没什么。”

    “国王,商人们全都支持与大唐合作,我们还是顺应民意比较好,只要这些商人有钱了,我们能得到的税负就更多,这样我们也并不亏。”

    “国王,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我们没有别的出路了。合作才能共赢。”

    几名大臣劝说道。

    “合作共赢?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词?”

    阿波斯蹙眉看向几名大臣。

    当然,这是后世的词汇,阿波斯没听过是再正常不过了,不过,经过这些大臣的一番解释,他马上就明白了整个词汇的意思,并觉得合作共赢的思路的确非常的不错。

    但一想到要立即失去河中诸国的进贡,他又觉得有些肉疼,这许多进贡的物品,若是说没就没了,也太可惜了。

    “损失太大了,损失太大了,若是失去东部诸国的进贡,我们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阿波斯连连摇头,显得非常的肉疼。

    尽管合作共赢的前景非常美好,但前提是要失去一大片既得利益,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不会好受,没人愿意失去已经得到的巨大利益,吃到嘴里的东西,又有谁愿意吐出来呢?这种感觉是多么的痛苦。

    几名大臣见阿波斯不太愿意,又苦口婆心的劝说了一番,以让阿波斯明白这样做的好处,以及与大唐对抗,所要承受的代价。

    阿波斯不是傻子,他对大唐帝国的强大实力,还是颇为清楚的,他并没有打败大唐帝国的底气,但若是顺从大唐的意志,他又觉得有些屈辱,损失的利益太大了,后世的各国之所以竭尽全力的围堵崛起的华夏,就是因为整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华夏一旦崛起,势必会拥有这些资源,而这样一来,这些原先占用大量资源的国家就要利益受损了,而这显然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而现在阿波斯就是这种心态。

    大唐的势力一旦进入西部,他损失的利益就太大了,虽然大唐可以促进大食国的商业繁荣,让大食国变得更加的富裕,但大唐会得到更大的收益,也就是说,大唐帝国将获得大块的肥肉,而大食国不过是分了一碗汤而已,如此,阿波斯的心里肯定非常的不是滋味。

    作为大臣,一直匍匐在别人的脚下,倒是感觉不到有多难受,但身为君王的人,一直是高高在上的,被别人压一头的滋味就不太舒坦了。

    此刻,阿波斯的心里非常的矛盾,他既想维持在河中诸国的既得利益,同时也想借助大唐的东风发展自己的势力,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了,听说大唐的铁路通向何处,铁路两侧的土地就都属于他们了,而我们的土地,都是我们的将士用鲜血换来的,岂可随便送给别人,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阿波斯捋了捋下巴的胡须,目光严厉的看向几名大臣。

    显然,在领土问题上,他是不会妥协的,这是他的底线,也是每一个有雄心的君主的共同底线。

    “国王,您多虑了,回来的时候,大唐的李侍郎已经说了,说我们大食是大国,若是铁路通过我们大食国,领土还是算我们的,就连铁路的利益也会分我们三成,另外,还要雇佣我们的子民为铁路工作。”

    “是的,国王,李侍郎一看就是诚恳的人,他是不会骗我们的,我们不会损失丝毫的土地。”

    “国王,只要铁路通到我们大食,我们的商人就可以更迅速的将各种商品卖到东方,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富裕,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不能错过,李侍郎提出的合作共赢,是最适合我们的。”

    众大臣早就被李安洗过脑了,自然是李安说什么,他们就认为是什么,作为后世人的李安,所描绘的大食国未来画卷,实在是太美好了,任何人听了都会非常动心的。

    “你们是我的臣子,为什么如此信任一个别国的大臣,这个李侍郎就这么值得相信?”

    阿波斯蹙眉,显得非常的疑惑。

    “国王,是李侍郎说的太诚恳,我们不得不信,况且,这么做对大唐的确有更大的好处,他是不会骗我们的。”

    “国王,我们选择合作是最好的出路,若是选择对抗,以大唐的实力,铁路早晚修通,到时候我们必将难以力敌,恐有亡国的危险。”

    阿波斯听了,心里很是不舒坦,怒道:“真主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怎么会亡国,有真主的庇护,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这种鬼话只能骗骗三岁小孩子,不过信仰这东西确实非常的神奇,可以让人变得痴迷和疯狂,说到底就是一种控制人的思想而已。

    当然,信仰也是分好坏的,若是利用信仰控制人的思想,让人们都去做好事,有利于社会的团结,则这种信仰自然是值得提倡的,也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信仰,而若是利用信仰为自己谋取巨大的私人利益,甚至,利用信徒对自己的痴迷和信任,去做造反这样的坏事,就非常不可取了,这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还有一些信仰是把双刃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比如个人崇拜,个人崇拜可以让一个帝国变得无比团结,所有子民全都团结在君主的身边,跟随君主四处征战,从而迸发出可怕的力量,甚至,可以征服整个世界,但这样一来,也会让子民变得很愚昧和无知,普遍缺乏冷静的思维。

    君主随便说一句话便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随便指个方向都是对的,老百姓把君主当做无所不能的神仙,认为只要有君主在,帝国就会永远昌盛,甚至担心一旦君主不在了,这个国家该怎么办的问题。

    总之,这个世界上之所以会产生信仰,完全就是为了控制众子民的思想,从而便于对子民进行有效的统治,降低管理成本。

    而子民的盲目追随,也会进一步刺激统治阶级的野心,从而让一个信仰强大的国家变得好战,乐于对外扩张。

    眼下,阿波斯就是这样的人,他被信仰和子民的推崇冲昏了头,并且,这么多年来,他所缔造的帝国,也是处在一直扩张的状态中,这更加助长了他的野心和信心,从而让他觉得,似乎有战胜大唐的可能。

    当然,大唐的先进和威名,也让他的内心存有一丝畏惧,但这么多年来,他的精锐兵马从未与大唐兵马进行过战斗,所以,真的打起来会怎么样,他的心里是没有底的。

    在这种情况下,阿波斯迫切需要一场战斗,一场与大唐军队的战斗,以摸清大唐帝国的军事力量究竟有多强,从而便于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若是唐军真的像传言中说的那么强大,他就会改变态度,选择与大唐合作,牺牲一部分利益,若唐军可以战胜,他自然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但战斗的规模肯定不能很大,否则就是撕破脸皮,很难收场了,千百人规模的摩擦性战斗是最适合不过的,这种小规模的战斗,也是可以很好的检验一国军队的战斗力的,有句话叫管中窥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深思熟虑之后,阿波斯决定在石国边境地带搞些小摩擦,以他对石国的了解,石国兵马肯定是抵挡不住的,就算他只派千人规模的军团,也能成功拿下一座小型城池,简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阿波斯派遣了一位得力大将,率领的兵马也是他的近卫军,这是一支精锐的混合军团,兵种很是齐全,不论是攻城守城,还是正面对抗,都能很好的胜任。

    用这么一支精锐兵马,去试探唐军的实力是最合适不过的,另外,他也指望这支兵马能很好的教训唐军,就算打败了,也要让唐军看到大食国的强大实力,从而不敢轻视大食国,为他日后的谈判获取筹码。

    阿波斯的精锐近卫军行动很快,几日之内就兵临石国的边境城池了,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