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西夏,但苏轼这么表达,完全都是一片爱国情怀,所以,即便有人对此不满,也找不到对付苏轼的理由,只能肯定他是一名爱国诗人。
自古以来,人们都以为天狼星是一颗星星,其实,经过后世的天文学观测发现,天狼星是一个双星,也就是由两颗星星组成的,其中一颗很明亮的是主序星中的蓝矮星,而另一颗恒星则为白矮星,亮度大的一颗,其实际亮度是太阳的二十四倍,可见其亮度是非常高的。
因为天狼星在南半球的方位,所以,在北半球观测的时候,看到的永远都是挂在天边的天狼星,也就是位置比较矮,但在夏天的时候,情况可能会好一些,而在北半球的最北边的一块区域,则是看不到天狼星的。
关于天狼星的传说,还是非常多的,在华夏帝国,自古以来,天狼星都是灾星的代名词,没有人喜欢天狼星。
而在古埃及,每当天狼星在黎明时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时候,正是一年一度的尼罗河水灾泛滥的时候,尼罗河水的泛滥,灌溉了两岸大片良田,于是埃及人又开始了他们的耕种。
古代埃及人认识到天狼星与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尼罗河三角洲就开始每年的泛滥,另外,他们还发现,天狼星两次与太阳一同升起的时间间隔不是埃及历年的三百六十五天,而是还要稍微多一些,古埃及把黎明前,天狼星自东方升起的那一天确定为岁首,也就是我们后世所使用的公历历法的前身,最早就是从古埃及诞生的。
另外,金字塔的建设,在很多方面,也是与天文学有关的,比如天狼星与金字塔就有很大的关系,金字塔的朝向正是天狼星方向,而且,除了金字塔之外,古埃及的很多建筑,都是朝向天狼星的,让人非常的难以理解。
这也许就是天狼星崇拜吧!毕竟,每当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升起的时候,尼罗河的下游就会洪水泛滥,并滋养周边的土地,让土地变得更加的肥沃,埃及的所有农业生产都与尼罗河涨落潮汐息息相关,于是,埃及人便视天狼星为神明,顶礼膜拜,就连建设的神庙的朝向都要与天狼星升起之处保持一致。
最为神奇的一个地方,是古埃及人,居然知道天狼星是一个双星系统,这个在后世的时候,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发现的,而在落后的古埃及,是如何发现天狼星是一个双星系统的呢?这非常让人费解。
无论是古埃及人,还是诸神,他们必然都用了大量时间进行天象的观测,特别是对天狼星的观测更加的深入,古埃及有一份极为方面的天狼星周期历法概念,他们相信这是天神所赐。
而所谓的天狼星周期,是指天狼星再次和太阳在同样的地方升起的周期,而这个周期与后世的一年非常的接近。
当然,知晓天狼星是一个双星系统的,除了古埃及之外,还有一个非洲的土著民族,这个民族始终保持着原始丛林生活,几乎不与外界接触。
而这个非洲的土著民族,居然知晓天狼星的色变之谜。
天狼星是夜空中,肉眼能看到的最明亮的星星之一,但有不少古代的天文著作,都记载着天狼星是深红色的,而现代人眼中的天狼星确实白色的,为什么现在人们看到的天狼星颜色,与古时候记载的不一样呢?这困扰了很多科学家。
而这个非洲的原始部落之人,却告诉科学家,天狼星是由一颗大星和一颗小星组成的,小星是一颗黑色的,密度极大而又看不见的伴星,它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大星运动,他们还知道小星运动周期是五十年。
他们世代相传,天狼星是天空中最小而又最重的星,有一种地球上没有的发光的金属物质,在一次事故中,天狼伴星突然爆炸并发生强烈的光,以后便逐渐暗淡了。尽管土著人肉眼看不见这颗暗淡的伴星,老人们却能用手杖在地面上划出这两颗星的运行路线和各种图形。当天狼星出现在两座山峰之间时,就举行一种叫锡圭的祭祀仪式,大约每六十年一次,是最隆重的宗教活动仪式。
后世的科学家认为,非洲土著人对天狼星的知识既详细又准确。正如我们所见到的,他们也如我们一般,联想到了天狠星有一颗看不见的伴星。土著人把这颗伴星叫做谷星。而之所以将其称为谷星,大概正是因为它小得几乎无法看见的缘故。据这些土著人所说,谷星是由现在人们所知道的最重的金属所构成,这种金属甚至比铁还要重。这即意昧着,这些非洲土著人,知道天狠星伴星具有很大的密度。
非洲土著人,还画了许多有关天狼星系统的祭礼性图画,这些画表明他们了解天狼星伴星绕天狼星主星转动的轨道是椭圆的,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天狼星主星,根据土著人的传说,后世的科学家甚至绘出了天狼星和谷星摆动轨道的一幅图,结果发现,它与现代天文学家所绘的天狼星主星和伴星所绘的同一种图惊人地相似。
据非洲土著人说,他们祖辈关于天狼星伴星的知识,是一位来自上天的神传授的。土著人至今还保存着一张画,上面清楚地画着,他们信仰的神乘坐一艘拖着火焰的大飞船从天而降,落到他们氏族来的情景。
这个非洲土著的天文学传统并不仅仅限于天狼星。他们说木星有四个月亮而土星则有光环,他们将这两颗行星在他们所绘的图中表现了出来。
这些神奇的地方,都成了世界未解之谜。
李安相信,既然古籍之中,记载了天狼星是暗红色的,那么,在古代的时候,天狼星很有可能就是暗红色的,只是因为时代的变迁,这颗星星变了颜色罢了,否则,难道还能是古人在撒谎,而古人撒谎的好处是什么呢?总不至于,故意把白色记载为暗红色吧!这太不合理了。
“什么,这颗最亮的天狼星,以前是暗红色的,真的吗?我还没见过别的颜色的星星呢?我看到的全都是白色的小星星。”
李晓露开口说道。
很显然,她说的是实话,不但她没有见过,李安也是没有见过,后世的所有人都没有见过,甚至很多人都不相信红色天狼星的存在,认为是古人记录的时候写错了,或者得了红眼病啥的,看啥都是红色的。
但李安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古人记录历史事件的时候,都是非常严谨的,绝对不会弄虚作假,既然好多古籍之中,都把天狼星记录成暗红色,那就足以表明,天狼星在某些时候,真的就是红色的。
“其实,我也没有见过红色的星星,不过,在大唐的很多古籍之中,都记载着红色的天狼星,也许,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天狼星会变成红色吧!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天上挂着的不过是一颗星星罢了,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李安开口说道。
毕竟这些星象的变化,往往都需要数亿年的时间,这些星星的寿命也是非常漫长的,短时间内并不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至少,在人类短暂的寿命之内,是不会感受到这些星星有太大的变化的,在人类的寿命面前,这些星星都是永恒的存在。
“哎呦,看的我的脑袋都有些晕了,不看了,今日是不能再看了。”
李晓露一直勾着脑袋,去看窗外的星星,时间一长,脖子自然是有些受不了了,非常的酸痛,非常的难受,总之,非常的不舒服。
“哈哈!你一直勾着脑袋当然难受了,来,不要看了,趴在我的怀里睡一觉吧!”
李安非常贴心的说道,轻轻抚摸李晓露的后背,让李晓露闭眼歇息。
天文学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科,但同时也不是那么容易学的,毕竟,天上有那么多的星星,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光是要记住这些星星的名字,就已经够受的了,就更别提发生新的星星了。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需要知道的太多,只需要知道一些最基本的天文学知识就可以了,所以,也不会很累的。
天空之中有那么多的星星,但李安所知道的星星数量并不多,恐怕连万分之一都不到,但只要了解一些比较著名的星星就足够了,至于那些不太重要的星星,了解了也是累人,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李安已经拥有的天文学知识,已经足以在小姑娘面前得瑟了,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继续深入的了解了,以免浪费自己宝贵的脑细胞。
李晓露是真的累了,趴到自己怀中之后,刚一闭眼就睡着了,显然不是装睡,李安是能感觉出来的。
“睡吧!睡吧!待到了船上,咱们再慢慢数星星玩儿。”
李安淡淡一笑,侧首看向窗外的天空,这些挂在天空之中的星星,有太多的故事了,即便李安只了解其中的一些,也足以向别人炫耀了,只要不是专门研究天文学的学者,一般人还真的比不过李安,毕竟,李安拥有的知识,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千多年,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李安的实力是他们所望尘莫及的,所以,若是谈论天文的话,李安可以秒杀大唐时代几乎所有的人。
至于,大唐京城专门研究天文的官员,则是李安唯一比不过的存在,他们整天都在捣鼓这玩意儿,李安那里比得过他们。
第八百七十四章 海运最便宜()
李安对天空星星的研究,远不如大唐的专门占星部门,更没有他们的那份毅力,不过,李安在天文学上的正确认识,却也是这些前辈们所不能比的,比如,在这样一个落后的时代,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所谓的天圆地方,认为大地是方形的,而天空则是圆形的,像半个球体一样,把这个大地给罩起来了,而李安是知道的,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而天空更是比我们已知的要大得多,浩瀚的宇宙到底有多大,任何人都无法得知。
但受制于时代的限制,李安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否则,一定会被打上异教徒的标签,说不定别人会说自己是疯子,从而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
总体来说,这个时代的天文水平,除了在天圆地方等少数方面比较愚昧之外,其它的各方面,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各种星星的记载和观测,已经各个星系之间的关系,都搞得非常的不错。
李安所能超越他们的,也就是明白天圆地方这个后世科学家,早已证明出来的科学结论,其它方面还真不如这个时代的科学家,毕竟,李安对天文学的很多枯燥的数据非常的反感。
比如轨道的数据,很多都要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几十位,算的人的脑袋都大了,而且,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他们的认知首先就是错误的。
科学的数据总是枯燥无味的,所以,尽管后世的科学家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但老百姓似乎并不关注科学家,反而去关注那些毫无营养的小鲜肉。
因为小鲜肉长得好看,能够给他们带来感官上的一些刺激,让他们暂时感觉到快乐,所以,他们就会迷恋小鲜肉,而科学的数据实在是太枯燥了,看着都让人有种头晕的感觉,科学家也普遍不爱打扮,甚至,有很多科学家都是老头老太天,更谈不上靓丽之说,所以,即便贡献再大,也很难获得普通老百姓的关注,而那些对整个社会进步几乎没有多大贡献的小鲜肉,却可以凭借不错的长相和取悦众人的才艺而获得整个社会的追捧。
人天生都是比较懒惰的,都不太喜欢去钻研枯燥的学术,而更加喜欢唱歌跳舞和旅游玩乐,因为娱乐能给人带来快乐,而枯燥的学术研究,只会让人感到枯燥和疲倦。
尤其是对于一些静不下心来的人,他们只适合到处玩乐,找一些与玩乐有关的职业,并不适合安静下来仔细的钻研学术,因为钻研学术,必须要能够静得下心来,心态稍微有些浮躁,就难以胜任这样的工作。
后世的时代就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浮躁的,真正能够静得下心来的人并不多,再加上怜人的推波助澜,导致了更大范围的浮躁,甚至都波及科学领域了。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学术造假,也就是数据造假,对于严谨的学术,任何一个数据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丝毫的虚假成分,而很多心态浮躁的科学家,却会直接凭着感觉写数据,肯本就不去亲自做实验,而得到的数据自然就属于造假数据了,这是不可以原谅的。
大唐时代的民风还算比较淳朴,大部分老百姓都能认认真真的干活,干活也比较卖力,浮躁的人比较少,而能够加入到天文学领域的人,更是性格极其沉稳之人,是绝对不会有浮躁心态的,在皇宫之中,除了皇帝可以任性的浮躁,其余的人,都是不可以浮躁的,都必须规规矩矩的做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李安的性格比较中庸,既不是很浮躁,但同时也不会在枯燥的地方停留太久,更不会因为道德约束而压抑自己。
比如,大唐工业化的很多产品,都是李安设计和研发的,而研发这些产品必然牵扯到非常枯燥的数据问题,而李安并没有惧怕,一点一点的攻克难题,从而推动了大唐进入工业化时代。
但在大唐逐步进入工业化发展的时候,李安并没有继续沉浸在科学的研究之中,而是把很多研究任务都交给了自己的部下,李安自己则进入了享受阶段,一路上泡泡妞就这么过来了,活的不要太潇洒。
当然,若是大唐帝国需要,李安也随时可以重新返回实验室,为大唐帝国研究更加先进的产品,推动大唐帝国往更高的方向发展。
总之,李安怎么样都可以,需要的时候可以非常的卖力,而在不需要自己太卖力的时候,李安也可以非常快乐的玩耍,惬意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生活就是一种态度,你如何看待生活,生活就会如何反馈你,该努力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的努力,而该享受的时候,也要尽情的享受,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一丁点的遗憾也不要留下,这就是李安的处世态度,算是比较中庸了。
在思考天文学的时候,李安感觉自己在努力奋斗,考虑修建大唐运河的时候,李安也感觉自己在努力,而看着怀中的李晓露的粉嫩身躯,李安又觉得自己在享受,一边努力工作一边享受,这也算是两不误了吧!
而李安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两不误的感觉,这是李安最喜欢的状态了,毕竟,若是一直工作的话,会显得颇为枯燥,而若是一直玩乐的话,李安同样会觉得空虚,感觉虚度光阴了,自己的人生不完整了,所以,这就需要两种情况一起来满足李安,既让李安有工作的神圣感,同时,还有享乐的娱乐感,进而让李安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完整的,没有虚度光阴。
“小宝贝啊!你怎么如此的让我着迷,把你抱在怀里,真是舒坦啊!”
李安轻轻抚摸李晓露的粉嫩肩膀,自言自语的说道,一个没忍住就亲了一口
旅途寂寞难耐,到处都是漫漫黄沙,若没有粉嫩的女子陪伴,真不知这寂寞的旅程该如何度过。
所以,李安的心里是非常感激李晓露的,也非常疼爱李晓露,因为这一路有了她的陪伴,小日子才不至于那么的枯燥,若是没有李晓露的陪伴,李安都不知自己该如何度过这无聊的日子了。
距离海边越来越近了,估计天亮之前就能抵达海边,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李安才要求队伍在夜间行进的,这样到了天亮的时候,队伍就可以上船了,船只开动之后,这些累了一夜的将士就可以躺倒船舱里,舒舒服服的睡一觉了。
不过,晕船是一个大问题,若是将士们上船之后,没几下就晕船了,那就比较麻烦了,晕船的人是没有办法好好休息的,只有不晕船才能正常的休息。
好在李安麾下的兵马,早在从大唐本土出发之前,就已经训练出不晕船的能力了,况且,这一路上走了太多的海路,遇到了太多的大风大浪,若是还晕船的话,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李安与麾下的将士们是不会晕船的,毕竟,这一路上,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了,早就具有晕船抵抗力了,任何大风大浪打来,都不会让李安与将士们产生丝毫的晕船感觉,但同行的李晓露就未必了,这个女孩子并没有长期经历风浪的经验,万一到了船上之后,上吐下泻的,那就麻烦了。
虽然晕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李安还是希望能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毕竟,晕船的感觉很不好,尤其的娇滴滴的李晓露美人儿,万一来个上吐下泻的,肯定非常的恶心,不仅她自己遭罪,李安看着都非常的难受。
但前往西班牙路途遥远,只有走水路才是最靠谱的,若是走陆路的话,时间上回增加很多,资源的消耗量也会大大的增加,远不如走海路来的划算。
李安已经考虑的非常清楚了,走海路至少可以节约一半的时间,节约百分之八十的资源。
古今中外,凡是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采用海运这种方式,比如钢铁,矿石,石油等物资,都必须用船只来运输,因为这样成本可以降到最低限度,而若是采用别的运输方式的话,那成本就大大增加了。
比如铁矿石的长途运输,用汽车运输的话,那成本就高到天上去了,若是用汽车绕大半个地球进行运输,不用说,这铁矿石可以卖金字价格了。
海运永远都是最廉价的,原因就是海运的运量非常大,平摊到每个产品的身上,运费就非常低廉了。
李安下属的兵马,有大量的物资,还有不少的重型车辆,这些若是全部走陆地的话,对资源的消耗量就太大了,而若是将其装船运输,则成本就可以大大的降低,至少,大批车辆的油费是可以剩下了。
虽然大唐帝国并不缺少资金和资源,但能省还是要省一些的,铺张浪费总是不好的,另外,坐船虽然有晕船的可能,但李安与麾下将士早已习惯,已经不会晕船了,坐船行进反而会让人感到非常舒心,比走陆地舒服太多了。
船上的空间远远大于车辆的空间,人在船上待着,比待在车辆里要舒服很多,另外,骑马的将士也不用围着口罩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有将士都能随时随地的睡觉了,只要克服了晕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