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两侧的护栏,李安觉得用绳子就可以了,这样成本会更加的低廉,而且,会极大的提高建设的进度,反正只要是路面稳固,护栏是不是硬质的都无所谓,人掉不下去就行了。

    也就是说,李安所建设的养殖基地,是集种植,养殖,教育,观赏,科研于一体的综合试验区,拥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对于大唐帝国未来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引导价值。

    听着李安所构建的蓝图,李豫心里满是憧憬,他非常支持李安的决定,并愿意助李安一臂之力。

    在李安与李豫聊天的时候,孩子们都在附近尽情的玩耍,他们三五一群的,在护卫的保护下,在有限的区域内活动,任何人都不允许脱离绝对的安全范围,以避免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

    骊山的风景实在是太美妙了,孩子们玩的都很是开心,以至都快要忘记时间了,随着太阳的逐步偏西,他们也快要离开美丽的骊山,返回封闭的百孙院了。

    “父亲,你要在这个山谷里养野鸡吗?那野鸡要是飞跑了怎么办。”

    唐儿玩累了,跑到李安的面前撒娇,开口问道。

第九百九十七章 夸父() 
李安与李豫正在进行深度的交流,正在构建山谷养殖野生动物的美好蓝图,突然听到唐儿的话,顿时高兴的笑了一下。

    唐儿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是经过思考的,他是一个孩子,但也知道野鸡是可以飞翔的,而一个相对封闭的山谷,真的能困住能够飞翔的野鸡吗?若是野鸡飞出了山谷,那养殖的计划岂不是要打水漂了。

    关于这个问题,李安自然是早就想好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野鸡有飞翔的能力,而且,不但野鸡有这样的能力,就算是被人类驯养了千万年的家养土鸡,也是能够飞翔的,在很多农村地区,很多家养的土鸡,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是飞到树梢上去休息的。

    而野鸡的飞翔能力,必然大大超过家养的土鸡,飞翔的持续时间也要更高一些,同时,野生的动物比较难以顾家,不可能像家养的土鸡一样,乖乖的把蛋下在家里的窝中,就算被吃掉也不离开家,它们一旦翅膀硬了,就有可能飞到别的山谷。

    既然李安已经决定要养殖野鸡了,怎么可能不考虑这一点,野鸡虽然有飞翔的能力,不过,飞翔能力并不出众,飞翔的高度和持续时间,都大大弱于其它的大部分鸟类,算是一个飞翔能力比较差的野鸟了。

    而李安就是要利用这一点,把野鸡养殖在山谷最靠近峭壁的位置,然后,其它三面用较高的网子进行隔离,甚至,顶部也要适当的进行网子覆盖,从而保证野鸡飞不出圈定的区域。

    但为了能让野鸡有充足的活动范围,从而增强野鸡肉的品质,这个圈定的区域必须要足够大,不能是一个巴掌大的地方,这样才能让野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也能够在里面找到足够多的野生食物,毕竟,山谷植被茂盛,就算是秋冬季节,地面厚厚的一层腐败树叶之下,也是有很多可以吃的东西的,比如,地面的树叶下会有一些小虫子,还有很多半腐烂的水果,以及大量大小不一的坚果。

    眼前这个山谷里,不但拥有大量的植被,而且,很多树木都比较粗壮,且野果树比较多,很多野果树上都挂满了大量的野果,掉落地面就是野生动物的极佳美味。

    说的简单一些,春天和夏天会有大量的虫子可以供应野鸡,秋天的种子和果实更是极佳的美味,而到了冬季,坠落地面的坚果和没有腐烂的野果,同样是可口的食物,总之,一年四季都有食物供应,否则,野生的山鸡如何存活。

    但人工养殖的数量比较庞大,单靠野外提供的食物,自然难以满足需求,所以,该投喂的食物也是不能少的,投喂食物与野生食物相结合,才是正确的养殖方法。

    就算是野猪的养殖,也同样需要投喂食物,不能完全依靠野外的零散食物,否则,就算这个山谷的面积足够大,也难以支撑几千只野猪的生活所需。

    “父亲,父亲,野鸡飞出去怎么办?”

    见李安没有回答,唐儿着急的继续问道。

    李安笑着说道:“野鸡飞不出去的,父亲会做一个大网子,把野鸡圈起来,让它们永远都飞不出去。”

    “那要多大的网子,能把整个山谷都盖住吗?”

    唐儿继续问道。

    “能,为什么不能呢?只要父亲想做,做多大的网子都是没有问题的。”

    李安笑着说道。

    看着李安父子如此融洽的在讨论野鸡的问题,李适有些眼馋,便拉着李豫的手,要求道:“父王,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以后,我们经常来这里玩好不好,我想看野鸡,还有野猪。”

    “好,只要适儿好好学习,以后来这里有的是机会,父王一定会带你过来玩的。”

    李豫不忍心拒绝自己的儿子,笑着说道。

    “哦,太好喽!”

    李适高兴的跳了起来。

    一阵微风吹过,头顶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有几片枯叶应为经受不住大风的力量而从树枝上脱落,飘飘荡荡的落向了地面,其中,有一片很有缘分的树叶,就落在李豫的肩膀上,而专注于欣赏美景的李豫,居然没有发现。

    李安轻轻的伸手,将李豫肩膀上的枯叶拿下来,然后看向逐步落下的夕阳,开口道:“广平王,时间不早了,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这一次的外出教学活动,虽然是李豫提出的,不过,李安却是实实在在的负责人,若是出现什么意外的话,李安的责任肯定是更大一些的,而天色已经很晚了,还是早些回去比较好,万一天黑了的话,路上可能会相对不安全,即便是有车也一样,车灯所能照射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而因为资源比较有限,长安城外面的路灯只能延伸比较有限的距离,而到了骊山这么远的地方,就更加不可能有路灯了,而在实现范围有限的情况下,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出事的概率也就比较大了,万一车辆翻到山沟了,出了几个人命,那李安就很麻烦了。

    “此处风景如画,真的有点舍不得回去啊!不过,天色已经很晚了,也确实应该回去了。”

    李豫看着眼前的夕阳风光,确实有些舍不得,不过,既然回去的时间到了,那就要尽快回去,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呜呜呜,父王,再玩一会儿吧!”

    一听说要回去了,还没玩够的李适撒娇着放赖,因为他心里非常的清楚,回去之后,还指不定什么时候能再次过来,能出来玩的机会非常的难得,出来一次,能多玩一会都是赚的。

    其余的诸皇孙也都是一副不愿意离开的表情,这让李安和李豫都有些于心不忍,不过,为了他们绝对的安全,该回去的时候是必须要回去的,不能有丝毫的犹豫。

    “孩子们,骊山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站在这里能看到的只有这么一小块,都上车吧!在车上,我们能看到更多的风光,一路上都是风景啊!”

    李安耍了个小计谋,为的是让众皇孙心甘情愿的上车,从而一路上一边看风景一边返回。

    果然,这一招还是很灵验的,听说能去看更多的风景,众皇孙的抵触情绪一下子就消散了大半,全都愿意上车。

    李豫见状,伸出了大拇指,夸赞李安脑子聪明,这么轻松的就把众皇孙给骗了,不过,这其实也算不上是骗人,一路上确实能够看到不少的风景,而且,进山的道路并不是一条,他们完全可以走另外一条路下山,看到的风光肯定与之前的有所不同。

    快要落山的太阳,变得比之前大了好多,红扑扑的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而且,还试图躲起来。

    而道路两旁的各种树木,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颇为美丽,有一种金灿灿的感觉,若是眼神不好,很有可能会把远处的大山看成一座金山。

    因为要欣赏风景,所以,李安特意让车辆慢速行进,这样在欣赏风景的时候,才不会造成眼花的现象,同时,速度越慢,行驶的就越安全,不容易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你们看,快落山的太阳像什么?”

    李安看着落日,还不忘与孩子们聊天。

    “像一个大火球。”

    “像一颗红色的大宝石。”

    “像一个会发光的蹴鞠。”

    “像一个大盘子。”

    “像一个熟透的大苹果。”

    “像一张大饼。”

    众皇孙回答的都很积极,还有几个是扯着嗓子喊的。

    “不错,不错,说的都很正确,太阳是圆的,你们说的这些也都是圆的,不过,你们发现太阳有什么变化没有?”

    李安继续问道。

    “先生,太阳变得越来越大了。”

    “先生,太阳变得越来越红了。”

    “先生,太阳变得越来越暗了。”

    “先生,太阳变得越来越矮了。”

    皇孙们争抢着回答。

    李安非常满意的点头道:“你们回答的很好,不过,太阳真的变了吗?”

    “先生,太阳没变,是我们看到的变了,早上和晚上,太阳经过空气折射大,看上去就大,正午太阳经过空气折射小,看到的就比较小。”

    李适抢答道。

    这些知识自然是李安教会他们的,而他们在学习了之后,便把这些知识消化吸收了,在李安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就能回答出来了。

    “不错,适儿回答的很好,非常的不错。你们听说过夸父追日吗?有谁能给我讲讲夸父追日的故事?”

    李安夸赞李适几句,并提出了新的问题。

    “先生,我来讲,我知道。”

    李怀大声道。

    “怀儿,你来讲吧!”

    一路上,李安一直很照顾李适,毕竟,他老爸就在旁边,可总是提问李适,也太冷落别的人了,有些不公平,适当的照顾别人也是很需要的。

    李怀获得回答的机会,非常卖力的回答问题,把有关夸父的所有问题都给说了出来,而且,回答的基本都是有出处的,可见他的知识面还是很不错的。

    而关于夸父追日,其实,是有很多版本的,每一个时代的版本都是不同的,这也许是由于人们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比如,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俗语都是在口口相传中发生的错误,之后也就将错就错了,诸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就是典型的错误,原本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说的是嫁给乞丐就要一辈子跟随乞丐,嫁给老头子就要一辈子跟随老头子,要从一而终,不过,就算口口相传出现了错误也没有什么关系,让人从一而终的意思并没有丝毫的变化。

    而关于夸父追日的故事,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说在皇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河,准备往北边的大湖去喝水,结果在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园,而他的身躯化作了夸父山。

    这是一个神话传说,地球上根本就不存在像夸父一样的巨人,但这个故事反应了现实情况。

    后世的某些科学家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他们认为,夸父不是巨人,而是代指一个部族,而且是游牧部族,是逐水草而剧的族群,这个部族遇到了罕见的干旱,为了生存,他们开始了迁徙之路,开始了一场寻找水源的大迁徙。

    而由于干旱实在是太严重了,当他们走到黄河的时候,很快黄河也干涸了,他们继续往前迁徙,在渭河居住一段时间之后,渭河也干涸了,为了生存,他们继续迁徙,想去北方的大湖生活,不料最终渴死在了一处沼泽地。

    至于迁徙为什么与追日联系在一起,那是因为部族的迁徙必须要有方向,而夸父部族的迁徙方向就是太阳落下的方向,也就是说,所谓的夸父逐日,其实是夸父依据太阳坠落的方向进行的迁徙,迁徙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水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夸父真正追逐的不是太阳而是水。

    这个解释还是比较合理的,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觉得事实就是如此,而至于神话本身,应该是人为对事情进行了夸大其词的修饰,从而创作出了一种完全荒诞的神话故事。

    而另一个版本,则与西方的普罗米修斯联系在了一起,他们认为夸父追逐太阳是为了盗取火种,从而让人类社会进入火文明阶段,能够吃到煮熟的食物,进而增加人类的寿命。

    还有的版本,说夸父追逐太阳,可能是远古时代的一个巫师,逐日知识一种巫术仪式,而夸父则死于一次乞雨的巫术活动。

    而山海经对夸父的描述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渴死的,还有一种是被应龙杀死的,而应龙是黄帝麾下大将,曾斩杀蚩尤和夸父。

    总之,各种版本和各种解释的夸父追日多如牛毛,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让这一故事的版本变得越来越多。

第九百九十八章 停车难() 
一个有趣的夸父故事讲完,车队已经抵达骊山脚下,而夸父辛苦追逐的太阳也已经落山了,周围的景色都变得极其暗淡,不过,总体的能见度还可以,前方一二百步的距离还是能够看得清的,但为了绝对的安全,车队还是打开了灯光。

    车内的灯光也全都打开了,这样,车内的环境才会显得温馨和舒适,人坐在里面会比较舒适。

    随着太阳的持续落山,西方的红色云彩也渐渐的变暗,最后彻底的失去光彩,进而完全消失不见。

    夜晚已经来临了,而车队还在半路上,不过,从骊山脚下到长安城都是广阔平坦的道路,只要车辆缓慢行驶是不会出现安全事故的,滚到大沟里更是不可能的,所以,安全方面的问题,是完全不需要担忧的,而且,都是老司机了,驾驶技术是绝对有保障的。

    太阳落山则意味着天空的月亮和星星要出现了,在环境几乎没有被怎么污染的大唐时代,天空是清澈的,如此,不但白天的时候,能够看到湛蓝的天空,同时,在夜晚的时候,也更加容易看到满天的繁星。

    这不,太阳才刚刚落山不久,天空的月亮和星星就逐渐清晰起来了,看上去特别的美丽,就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夜空之中。

    没事儿的时候,李安经常会仰头观察星空,看看各个星座,以此来打发无聊的时间,但在繁忙的时候,却经常很多天没有时间看星星。

    比如在文明社会,居住的城市里的人,基本上一年的时间也看不了几次星星,但生活在乡村的人,则几乎每天都会看星星,这是因为城池太繁忙了,夜晚的灯光也是特别的多,如此,不但没有时间看星星,就算是抬头看天上的星星,也很有可能啥也看不见,或者只能看到很少的几颗。

    大唐进入工业化发展之后,人们已经变得越来越繁忙了,不过,与后世的文明社会相比,那还是差的很远的,至少,看星星和月亮的时间还是有的,而且,也能够看到美丽的月亮和星星。

    “考考你们,牛郎星在哪里?”

    李安看向众皇孙,开口问道。

    “那里,在那里。”

    孩子们透过车窗看到了天空的牛郎星,都伸着手指头指过去,也有一些不清楚的,也假模假样的装作自己知道的样子。

    “织女星在哪里?”

    李安继续问道。

    “在那里,银河对面,比牛郎星还要亮的一颗。”

    “哦,那天狼星呢?”

    “最亮的那颗星星就是天狼星。”

    “哈哈!你们回答的太好了,看来我真是没有白教你们,不过,天上的星星太多了,想要全部学会,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你们一定要努力的学,以后晚上有空的时候,我们一起看星星好不好。”

    李安笑着说道。

    “好。”

    车队不紧不慢的行驶,在天黑过去半个时辰之后,安全的抵达了长安城,因为宵禁早就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车队畅通无阻的就从城门进入了,而且,进出城门的行人有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忙碌的商人,以及被商人雇佣的运输物资的人员。

    因为京城的人口是越来越多了,商业也变得极其繁荣,这就造成了物资运输的频繁,光是城内各个酒楼店铺所需要的食材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很多食材都需要从城外运入,这自然加重了城门的交通负担。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京城的主要城门全都大开着,而且,只要没有外地入侵,是永远不会关闭的。

    商人们运输较大物资的时候,也会很配合的选择在夜间进行,因为夜间行人比较少,城门口的交通压力很小,车辆可以较为顺利的通行,而在白天的时候,各个城门口全都是人群,商人的车队会被人流所阻,行动非常的缓慢,甚至,直接导致交通的瘫痪,一下子让所有人都不能通行。

    而为了更好的规范运输,朝堂对于很多大宗商品,都采取了固定的运输时间,比如城内急需的某种商品是晚上几点入城,另外一种商品是几点入城等等,这样把不同的商品进入时间错开,可以更大限度的减轻交通方面的压力,让各个城门在任何时间段都能畅通无阻,从而提高整个城池的运行效率

    京城的几个主要的城门都是非常高大的,而且,光是门洞就有五个之多,在最初的时候,行人们只能选择走最靠边的两个小门洞,中间三个大的门洞都是关闭着的,尤其是最中间的一个城门,是只有皇帝才能走的。

    不过,随着交通压力的逐步增加,中间的城门也打开了两个,只有最中间的城门没有启用,两侧共四个城门都用上了。

    这样一来,步行和骑马的行人可以走最靠边的城门,而靠中间的门可以供各种车辆通行,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通行的效率。

    而随着城内土地变得越来也昂贵,停车的地方自然也是越来越少了,如此,很多做大生意的人,会选择把麾下的很多车辆停在城外,在需要运输大量物资的时候,会选择在夜间的时候加速进城,放好物资之后快速运走,然后继续停在城外。

    这个难题在后世的时候也同样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