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敬农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憨憨的笑道:“李校尉身为大唐臣子,却如此评价大唐皇帝,这可是大大的不忠,若是让大唐皇帝知道了,可不太好吧!”
李安轻轻摆手:“此处只有三相与我,还有这广阔的天地,别人又怎么会知道,再说三相是聪明人,卑职岂敢在三相面前,说那些皇帝英明神武的空言。”
“哈哈哈!看不出来,李校尉还是个洒脱之人,连皇帝的坏话都敢说,还有什么事情是李校尉不敢做的。”
赵敬农夸赞李安,并在心下暗叹李安的厉害,一句话就能指出他心里害怕的事情。
李安嘴角仍旧挂着笑意:“三相,卑职所说皆是真话,大唐皇帝极好颜面,他想做的事情没人能够阻止,也没人敢阻止,比如东女国,既然已经臣服大唐,就是大唐的属国,若大唐属国被吐蕃吞并,这就好比在大唐皇帝的脸上打了一巴掌,以大唐皇帝的脾气是绝不可能容忍的,就算征发全国之兵,让天下百姓流离失所,他也会出兵吐蕃,重新夺回东女国。”
赵敬农表情一震:“大唐皇帝真的会为了弹丸小国,与吐蕃血战到底?”
李安轻轻点头:“东女国夹在大唐、吐蕃、南诏之间,吐蕃若得东女国,对大唐威胁极大,大唐皇帝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是大唐皇帝的底线,若非如此,卑职也不会到东女国来。”
赵敬农眉头微蹙:“想不到大唐皇帝竟如此坚决,若姚崇、宋璟健在,绝对不会这样。”
姚崇、宋璟是大唐开元年间,著名的贤相,他们辅佐大唐皇帝李隆基,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开元盛世,将大唐帝国推向最强盛的时代,而他二人的执政纲领便是轻徭薄赋,息兵养民,在他们做宰相的那段时间,大唐很少与外敌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由此,百姓的负担轻了,国家自然更加的强盛。
但最近这些年,大唐与外敌的战争明显增多,而在赵敬农看来,这是因为当今的宰相李林甫处处顺着皇帝,不肯直言劝阻造成的。
李安看出了赵敬农心中的担忧,嘴角一笑:“三相一心想要东女国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可前提就是不能惹怒大唐皇帝,否则,东女国只怕永无宁日。”
赵敬农沉思片刻,皱了皱眉:“大唐皇帝好大喜功,可吐蕃赞普也并非易与之辈,我东女国夹在大国之间,可真是苦不堪言。”
“苦不堪言?”
李安不屑一笑:“若想脚踏两只船,自然是苦不堪言,若只忠于我大唐,又何苦之有,三相是看不准大唐与吐蕃,到底谁的实力更强一些吧!”
“李校尉真是心直口快,大唐与吐蕃争霸多年,互有胜负,如今,大唐名将盖嘉运被吐蕃击败,吐蕃赞普亲率精锐大军驻扎在边境,对我东女国似乎也是志在必得。”
赵敬农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岁,抬头呆呆的看向远处。
这也难怪,如今不论吐蕃赞普,还是大唐皇帝,都一心想要控制东女国,而他们的实力皆是非常强大,随便伸出一只手,就可以捏碎东女国。
“大唐必胜。”
李安也不说废话,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唐必胜?李校尉倒是信心十足。”
赵敬农似乎有些不认可。
李安一脸自信道:“第一,大唐拥有万里锦绣河山,物产丰富,兵精粮足,而吐蕃居于穷山恶水之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其国力远弱于大唐,若长期拉锯作战,大唐消耗的起,而吐蕃就未必了,第二,大唐名将众多,盖嘉运只不过是很普通的一个,而吐蕃赞普亲自指挥,方才将其击败,算不得能耐。第三,吐蕃人的战力,卑职已经见识过了,近百人暗中偷袭,却不能伤我唐军分毫,还被我军一举全歼。由此三点,吐蕃不足为惧,大唐必胜。”
赵敬农仍旧毫无表情的看向远方,良久回头看向李安:“若我帮助大唐,李校尉能给我什么承诺。”
“卑职承诺,大唐必胜!!”
“好,有李校尉这句承诺,我就放心了,说吧!需要我怎么做?”
李安大喜,上前一步,在赵敬农耳边低言几句。
赵敬农闻言,心头微微一惊,随即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李安这才拿出赵亚夫送给他的匕首,放在赵敬农面前:“二相担心三相不相信我,特意将这把匕首交给我,说三相认得这把匕首。”
赵敬农咧嘴一笑:“我看的是人,而不是匕首,二哥总是不了解我,哈哈!”
随后,李安跟随赵敬农前往军营,并与其谈论天下大事,话题一直比较投机,直到天近黄昏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成功说服赵敬农站在自己这一边,李安的心情极为舒爽,有了赵敬农的帮助,他粉碎吐蕃阴谋的胜算就更大了。
策马奔驰在来时的道路上,看着夕阳美景,李安放声大吼,以发泄这些日子的压抑。
“大兄,你是怎么说服三相的,他好像很高兴。”
“大唐必胜。”
“大唐必胜?”
“对,就是大唐必胜,只需这四个字,赵敬农就心悦诚服的归附了。”
“大唐必胜,大唐必胜,大唐必胜……”
一行人全都放声大喊起来,跟着李安发泄内心的压抑之感。
###
随后几日,女王城内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以李安为核心的大唐利益集团,和以兀论样郭为首的吐蕃利益集团,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双方都已经知道对方的存在,只是暂时还未完全撕破脸皮。
昏暗的书房内,大相赵戴文静静的坐在最阴暗的角落,看着自己的脚尖,一言不发,并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身旁的哈密果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嘴巴又咽了回去。
“主人,四相来了。”
赵戴文立马站起身来:“四弟,情况如何?”
赵桧微微叹了口气:“也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当晚参加行动的几十名属下,有一半都消失了,我找了这么多天一无所获,也不知他们躲在何处?”
“他们会不会投靠唐军了。”
哈密果紧张的插嘴,见主人和赵桧全都投来愤怒的目光,连忙捂住嘴巴,并缓缓退出书房。
“这些人的手上都沾满了无辜百姓的鲜血,见母大勇被活捉,担心暴露自己,所以就躲起来了,这种可能是最大的,只是,若不尽快将他们除掉,早晚是个祸患。”
“大相说的是,眼下的局势非常不妙,虽然大论设计调走二相,可五相又立马与李安沆瀣一气,而且,他似乎仍在暗中调查城内的灭门案。”
“什么,这个赵武夫到现在还不死心。”
赵戴文大为恼怒。
“赵武夫好像已经知道我们投靠了吐蕃,他在刻意与我们作对。”
赵戴文眉头一皱:“眼下局势如此险恶,大论又刚刚离开,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是他第一次在赵桧的面前表现出了忧虑的神情,可见这短短的几日,他的心里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主人,大论回来了。”
赵戴文与赵桧对视一眼,连忙起身迎接。
兀论样郭昨日傍晚悄悄离开女王城,走的时候很匆忙,也没说什么时候回来,不过,这才一日就回来了。
“大论。”
兀论样郭看向二人,单刀直入道:“眼下女王城的局势非常险恶,不过,外面的局势更不容乐观。”
“外面的局势?”
赵戴文与赵桧皆是一愣。
“唐国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突然率领精锐兵马增援河西陇右,看样子要对我吐蕃用兵,这个王忠嗣是唐国第一名将,以前曾多次击败我吐蕃的军队,赞普为了鼓舞军心士气,打败王忠嗣,要求我们立即采取行动,夺取东女国政权,将唐国势力完全赶出东女国。”
赵桧与赵戴文对视一眼,轻声道:“大论,我们的兵马都在边境,女王城仅有六七百人,而五相和唐军兵马加起来超过一千,赵曳夫麾下也有五百兵马,我们好像没有多大的胜算。”
兀论样郭鄙夷一笑:“夺权不在乎兵多,而在乎头脑,六七百人马斩杀赵曳夫,绰绰有余。”
赵戴文皱了皱眉头:“大论有什么计划?”
兀论样郭招了招手,让二人靠近,并小声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二人。
“大论,这样真的行吗?”
“眼下局势极其险恶,除了冒险求胜,你们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也是赞普的意思。”
兀论样郭的语气之中略带威胁。
赵戴文与赵桧都已经投靠吐蕃,这既然是赞普的意思,他们自然不好反对,只得点头同意。(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下一盘大棋()
李安匆匆返回女王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还好东女国的夜禁制度并不严格,而且,守门的东女国士兵认得李安,所以很顺利的就放行了。
“李校尉,您总算是回来了,今日下午,五相三次派人来请,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一名士兵说着,走过来牵马。
李安微微一怔:“来人说了什么没有?”
“前两次什么都没说,最后一次,说让李校尉回来后,尽快去五相府邸。”
李安挥手让士兵退下,回头道:“昆雄,随我去五相府邸。”
“是,大兄。”
二人马不停歇,立即向赵武夫的府邸奔去。
五相府邸内,赵武夫正焦急的踱着步子,虽然他知道李安上午去南门外拜访三相了,但来回四十里的路程,也用不着整整一日的时间。
‘是半路遭遇了意外?还是未能说服三相,被三相扣留了?’
多年不接触,赵武夫对自己的三兄长已经拿捏不准了,大相赵戴文是那样的彬彬有礼,结果却投靠吐蕃人,三相又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人心隔肚皮,大相与四相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五相颠覆了对人性的看法,他最信任和敬仰的大相都有问题,接触不多的三相是怎样一个人,又怎么看得透。
此刻,赵武夫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李安虽不是他的亲人,但却是唯一能够帮助东女国摆脱困境的人,没有李安的帮助,他没有太大的信心独自对付大相、四相,以及这二人背后的吐蕃帝国。
李安是他的贵人,也是整个东女国的救星,若李安有失,东女国的处境将极其危险。
“五相,李安来了。”
赵武夫闻声大喜,连忙迎上去:“李校尉为何这么晚才回来,路上没出什么意外吧!”
李安轻轻一笑:“多谢五相关心,一路还算顺利,只是卑职与三相谈的颇为投机,将近日落才依依惜别,没曾想,倒是让五相为我担心了。”
“好,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赵武夫长长吁了口气,试图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三相怎么说,他能帮我们到什么程度?”
“五相放心,三相已经被卑职说服,愿意全力协助我们,共同粉碎吐蕃人的阴谋。”
“好,这真是太好了,有了三相的帮助,我们的胜算就更大了。”
赵武夫大为兴奋,顿了顿,开口道:“对了,李校尉,我今日在城内有重大发现,正要找你商量。”
“什么重大发现?”
“今日凌晨,有一名自称灭门案凶手的人找到我,说他们当晚参与行动的有二十多人,除了被我抓获的母大勇,剩下的人有一半被大相灭了口,还有一半预感不妙躲了起来,不过,他们觉得一直躲下去不是办法,所以想要投靠我,揭发大相的罪行,以将功赎罪。”
“哦,居然有这事,五相打算如何处置?”
“本相一时犹豫不决,这不找你商量了吗?”
“卑职想先听听五相的看法。”
赵武夫蹙眉想了一下,正色道:“本相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将这些人带到宾就的面前,让他们将大相的罪行揭露出来,宾就就能明白大相已经投靠了吐蕃,如此,我们便可以先下手为强,立即出兵包围大相府邸,将大相、四相一举抓获。”
“五相说的,倒也算是一种办法,不过,大相早已在归昌王身边安插眼线,而且,卑职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眼线,只怕五相带着这些人刚进入王宫,大相就得知消息了,想要一举抓捕大相他们,怕是不容易,另外,归昌王心地仁慈,以大相他们目前所犯罪行,你觉得她会如何处置。”
“这个……”
赵武夫担心的也是这些情况,尤其是赵曳夫心地仁慈,就算得知自己的亲舅舅作恶,只怕也就是削职为民而已,而这显然会给以后带来极大的隐患。
“李校尉觉得,大相他们目前所犯的罪行太轻,难道真的要等大相放吐蕃大军入境,才展开反击吗?”
李安嘴角淡然一笑:“若不给吐蕃人一点血的教训,五相觉得吐蕃会放弃吞并东女国吗?”
赵武夫闻言大惊,眼睛瞪得老大:“李校尉是打算歼灭吐蕃边军?”
他突然明白,李安这是要下一盘大棋,而棋盘就是整个东女国,李安是打算诱吐蕃大军进入东女国,然后在东女国境内将其歼灭。
‘胆略过人,计谋深远,好可怕的年轻人,还好他不是敌人,否则……’
赵武夫突然觉得,李安比他想象的还要可怕,并在内心庆幸李安是战友而非敌人。
李安可不会在乎赵武夫心里怎么想,从怀中摸出地图,摆放在赵武夫的眼前:“五相,这些日子,卑职派出多路人马,已经将东女国重要的山川地形侦查了一遍,基本上与地图所标注的差不多,这里是吐蕃边境,吐蕃一万大军就驻守在此处,一旦大相放吐蕃大军入境,吐蕃大军不论走那一条路,都一定会经过这里。”
赵武夫眼睛一亮:“此处为子母道,的确是吐蕃通往女王城唯一的道路,这里道路狭窄,仅能容纳两骑并行,一侧是难以攀爬的子母山,另一侧则是滚滚流淌的子母河,若在此处埋伏一支兵马,必可重创吐蕃大军,只是东女国必有吐蕃奸细,大规模将士前去设伏,岂能不被发现。”
李安轻轻点头:“东女国各支兵马,应该尽在吐蕃奸细的监控之中,若异常调动,必然瞒不过吐蕃人,所以,设伏的兵马由我们唐军担任,五相只需开放关卡,放我大唐主力进入即可。”
“可唐军大量兵马进入东女国,这又岂能躲过吐蕃奸细的眼线。”
李安嘴角一笑,指着眼前的地图:“卑职已经让属下侦查过了,这里有一条偏僻难行的小路,直通三相所在的山谷,五相可临时调走这边的士兵,换上信得过的心腹,我大唐兵马会在夜间行动,如此,便可尽最大的可能,躲过吐蕃人的眼线。”
赵武夫仔细看了看地图:“本相想起来了,这里的确有一条小路,不过,已经荒废很多年了,除了打猎的人,一般人是不会走这条路的,就怕大军难以通行。”
“五相放心,就算再艰险的道路,也挡不住我大唐兵马的脚步。”
赵武夫放心的点了点头:“三相所在山谷,距离子母道仅有三十余里,急行军几个时辰就可以抵达,的确是个隐藏兵马的好地方,不过,首先要知道吐蕃人何时会经过子母道。”
“种种迹象表明,吐蕃人快要耐不住性子了,他们应该很快就会采取行动,而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唐军主力何时入境?”
“就在这几日,五相还需尽快做好准备。”
“这个请放心,本相知道该怎么做。”
随后,李安与赵武夫又商议了许多细节问题,直到亥时,李安才告辞离开。
#####
雅州唐军营地,大唐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正站在高台上欣赏周围的景致,身旁是几名得力部将,这一趟,他是奉大唐皇帝之命,前来给李安做后盾的,他手里握有皇帝给的大权,可以凭借手中兵符,调动整个剑南道的军队。
“大将军,最近女王城可是热闹的很,可我们这里就太冷清了,难道我们这趟南下,就是来看热闹的。”
“是啊!李安这小子在女王城叱咤风云,而我们却在这里吹冷风,真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让一个校尉处理大事,让大将军做陪衬。”
几名龙武军将领的心里,皆有些愤愤不平,毕竟,他们几个都是将军,职位远高于李安,但却被放在一个不太重要的位置,而李安却是整个大唐使团的主角。
“陪衬?”
陈玄礼眉头一皱:“本将做陪衬都没抱怨,你们有什么好抱怨的,况且,李安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的表现你们也都看到了。”
“大将军,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位卑职低,让我们……”
“闭嘴。”
陈玄礼瞪了部将一眼:“李安职位虽低,但他只有十几岁,以他的能力,要不了几年,职位就会超过你们几个,甚至在本将之上,本将在李安这个年纪,职位还不如他呢?你们这是在嫉妒李安。”
众部将闻言,皆低头不语。
“大将军,李校尉派部下前来,说有要事求见大将军。”
陈玄礼与几名部将对视一眼,嘴角一笑:“说曹操,曹操就派人来了,哈哈!走,随本将去看看。”
带着几名得力部将,陈玄礼大步走下高台,向中军大帐走去。
“卑职荔非守瑜参见大将军。”
荔非守瑜以军礼向陈玄礼致敬。
陈玄礼轻轻点头,单刀直入的问:“李校尉派你前来,到底是什么事情?”
“回大将军,李校尉已经查出东女国内奸,并推测吐蕃大军不久将进入东女国境内,所以,请大将军率领主力兵马进入东女国,以重创吐蕃大军。”
“放肆!一个小小的校尉,居然给大将军下令!”(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好箭法()
陈玄礼与麾下几名得力部将皆是将军之职,官职皆大大超过李安,而李安却直接派人向他们下命令,这让众将领的心里非常的不舒服。
作为李安的最高上司,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心里也微微有些不爽,不过,他毕竟身份最高,所以,并没有表现出内心的不满。
荔非守瑜并没有因为众龙武军将领的愤怒而感到紧张,反而挺起胸脯,正色道:“李校尉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