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南诏二王子已经到了殿外。”
一名小太监小步走入紫宸殿,向李隆基汇报情况。
李隆基点了点头,小太监会意,高声喊道:“宣南诏二王子于诚节觐见。”
“臣于诚节参见陛下。”
于诚节按照大唐官员交代的礼仪,恭敬的向李隆基行礼。
“赐座。”
李隆基伸手一挥,让于诚节落座。
“谢陛下。”
于诚节先谢恩,而后缓缓坐在自己该做的位置,表情显得有些拘谨,毕竟,在他眼前是控制万里江山的大唐皇帝李隆基,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云南王这些年,身体可好?”
李隆基见于诚节太紧张,语气和蔼的拉起来家常。
“回陛下,父亲身体还算硬朗,不过前几年感染了风寒,时常咳嗽,偶尔吐过几次血,郎中说只要细细调养就不会有大碍。”
于诚节恭敬的回答。
得知皮逻阁身体有恙,李隆基的心情是复杂的,这位多年来忠心大唐的臣子,处处与大唐朝廷保持步调一致,与李隆基的配合也非常默契,如今就这么病了,这让李隆基感到非常的惋惜和担忧,一旦皮逻阁遭遇不幸,继位者能否坚持联合大唐对抗吐蕃都未可知。
但同时,李隆基也感到大大的松了口气,皮逻阁身体不太好,野心也会遭到极大的削弱,如此,应该不会对爨地抱有太大幻想。
“云南王才四十余岁,居然感染风寒,这可得好好调理才是。”
李隆基说着看向身旁的高力士:“朕记得前些日子安禄山送来二十支辽东的千年人参,全都赐给云南王,让他好好补补。”
“是,大家。”
于诚节闻言一愣,忙道:“陛下,千年人参极为难得,父亲偶感风寒,不需要这么多。”
李隆基轻轻一笑,摆手道:“云南王是朕极为倚重的忠臣,区区千年人参又算的了什么,只要云南王能快些好起来,赏赐再多的人参,朕也舍得。”
于诚节大感受宠若惊,忙道:“微臣代父亲谢陛下恩赐,我南诏将世世代代效忠大唐,永远做大唐的忠臣。”
“哈哈哈!好,好。”
李隆基对于诚节的回答非常满意。
“陛下,微臣这次来京城,就是奉父亲之命,前来向陛下请战,讨伐爨地叛逆之徒,为陛下分忧,为大唐尽忠。”
于诚节立即表达自己的赤胆忠心。
李隆基咧嘴一笑:“云南王身体有恙,却还不忘为朕分忧,为大唐尽忠,朕心甚慰,朕知道南诏历代君王都是我大唐的忠臣,云南王更是朕的好臣子,若有你们南诏相助,爨地叛乱可日可平。”
这份回答就等于同意让南诏平定爨地叛乱,于诚节一脸激动,进言道:“陛下,父亲时常告诫微臣,若没有大唐的资助,就没有南诏的今天,日后不论如何,一定要全心全意效忠大唐,做陛下的忠顺臣子,若有半点叛逆之心,南诏列祖列宗在棺材里都不会答应,此次爨地豪族反叛大唐,我南诏应当举全国之力,为大唐效力,平定爨地豪族的叛乱。”
李隆基抬眼看着眉飞色舞的于诚节,心里总感觉有些问题,顿了顿,淡然一笑:“云南王如此忠心大唐,愿以举国之力帮助大唐平地爨地叛乱,朕非常高兴,不过,爨地叛乱乃是朕的责任,朕岂能让云南王独自承担这份责任,况且,爨地山高林密,平叛并非三五月就可以完成,云南王忠心可嘉,但朕也不忍心耗空南诏的国力,朕会派遣一支精锐兵马从北部进攻爨地,云南王只需调集国内部分兵马,在南部呼应大唐即可。”
显然,在最后这一刻,李隆基想到了李安的建议,他突然觉得,皮逻阁愿意以举国之力帮助大唐帝国平定爨地叛乱,这里面是有问题的,毕竟,天底下不会有这么傻的政治家,为了表达忠心,极力牺牲自己的利益。
于诚节闻言,猛的一愣,在出发之前,皮逻阁交代给他的任务,是要他为南诏争取平定爨地的主导权,在皮逻阁看来,大唐的主力都在西部和北部,剑南道的大部分兵马也被吐蕃所牵制,能用来应对爨地的兵马非常有限,在这种时候,只要南诏愿意全力承担平叛,大唐应该很高兴才对。
不过,这仅仅是皮逻阁与心腹臣子的推测,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李隆基并没有答应将平定爨地的主导权交给南诏,而是派遣一支唐军兵马进入爨地,并让南诏负责策应唐军。
也就是说,若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于诚节的任务就没有完成,回去之后肯定难以向自己的父亲皮逻阁交代,而这无形中又增加了阁罗凤继位的胜算。
于诚节表情有些紧张,沉思片刻,进言道:“陛下,为大唐朝廷分忧,是每一个臣子的本分,爨地紧邻南诏,地形、气候、风俗,都与我南诏颇为相似,让我南诏全权负责平叛,必可事半功倍,若大唐雄师进入爨地,则犹如虎豹落入平原,必难以久持。”
为了拿下平定爨地叛乱的主导权,于诚节还未思考清楚,便将自己的理由说了出来,而李隆基听了之后,更加认为皮逻阁的居心有问题。
什么叫,地形、气候、风俗都与南诏相似,这不就表示爨地更像南诏的领土吗?于诚节如此表达,李隆基岂能不心生警惕。
李隆基酝酿片刻,看着于诚节,故作不悦道:“我大唐雄师战无不胜,何谓虎豹落入平原,二王子太小觑我大唐军队了。”
“微臣愚钝,微臣该死,请陛下恕微臣无心之过。”
于诚节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向李隆基请罪。
李隆基当然不愿与南诏翻脸,更不愿训斥远道而来的于诚节,顿了顿,笑道:“二王子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已,何罪之有?来,我们不谈国事,谈谈南诏的风土人情吧!”
李隆基此刻已经下定决心,要让李安主导平定爨地的叛乱,为此,及时岔开话题。(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八章 京城买房()
朝廷封赏的圣旨来得很晚,但到手的赏赐来得倒是很快,几乎圣旨刚刚下达,赏赐的大批物资钱财就送到了各立功将士的手中。
李安与麾下立功将士,全都受到了丰厚的赏赐,其中,以李安的赏赐最多,荔非守瑜、昆雄、飞羽的赏赐也不少,另外,将士们的官位,尤其是勋位都提升了至少一阶,最多的荔非守瑜,勋位由正八品上阶,直接提升为从六品上阶,提升六级,比李安还多两阶。
当然,这是因为官位越高提升的越慢,而每提升一级就意味着地位的极大改变,李安被提升为正五品的官位,已经是很高的官位了。
“大兄,我现在也是正七品的官位了,与县令是一个品级,哈哈!”
李昆雄高兴的合不拢嘴。
李安拍着昆雄的肩膀,看向其余几名心腹弟兄:“弟兄们,这只是个开始,日后,只要我们多多立功,官位还会节节攀上的。”
“愿追随李将军,多立战功。”
“好,爨地叛乱已久,若本将所料不错,要不了多久,大唐就要发兵平定叛乱了,到时候,少不了我们立功的机会,大家要做好准备。”
“李将军放心,我们随时准备出战。”
众心腹将士的士气倒是很高昂,随时准备出战立功。
李飞羽轻轻走了过来,问道:“大兄,陛下赏赐我们这么多钱财,一时半会根本花不完,还有,这些钱财放在何处,总不能随身带着吧!”
李安咧嘴一笑:“今日面见陛下的时候,陛下已经提醒让我买房子了,况且,我们在京城也不能一直赖在灵州进奏院,这几日无事可做,一定要将房子买好。”
“大兄说的对,在白狼村的时候,我们还有个家,到了京城倒是没有可居之所了,这怎么行。”
李昆雄也支持买房。
李安轻轻点头,看向几名弟兄:“货比三家,才能买到最满意的房子,我们现在就动身,分头了解各坊要卖房子的价位。”
“好,我们这就动身。”
昆雄飞羽等人,分头前往长安城的不同方向,以询问各处房子的价格,便于找到最合适的房子。
当然,他们也不是漫无目的的找房子,而是先找到各坊的中介人,这与后世的房产中介差不多,毕竟,大唐长安城足有一百零八坊,每一坊的面积都相当于一座小型城池,如此大的面积,若不询问消息灵通的中介人,还真够找的。
长安城是此时最大的城池,城内百姓足有百万之众,房产的数量也足有几十万,否则也容不下这么多的人口。
李安与麾下弟兄,并没有进入全部的一百零八坊,但各坊的中介人氏,手中所拥有的房产并不限于本坊,临近十几个坊的房源,他们全都了然于胸,这倒省了李安等人不少事。
傍晚的时候,李安与麾下弟兄各自返回,并汇报各自了解的房源信息。
“大兄,长安城的房子可真是太贵了,尤其是北边的这一块,贵的离谱,南边还好一些。”
李昆雄的第一感受,就是房子实在是太贵了。
“大兄,二兄说的没错,同样的面积,北边最贵的房子,比南边最便宜的房子,足足贵了五倍多。”
这是显而易见的,大唐的皇城和政府首脑都集中在北边,住在北边的都是贵人,地势好,房子的价格自然要贵不少。
李安沉思片刻,问道:“那你们觉得,我们应该买贵的房子,还是买便宜的?”
“当然要买便宜的,同样的钱,可以买好几处。”
“北边的房子,距离皇城足够近,距离东市和西市也不远,似乎更方便一些。”
“还是南边好,便宜的就是最好的,远一点有什么关系,骑马一会就到了。”
昆雄、飞羽几人争论不休。
李安蹙起了眉头,他虽然没有选择恐惧症,但买房是大事,必须要谨慎,这可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
“无恙,这是大业坊几处房产的图纸,房子都很大,而且很便宜,最重要的是,这儿一连十几套房产,全都在一个地方,若弟兄们一起买,还能再便宜一些,我觉得不错。”
荔非守瑜将手中的图纸递给李安,轻声说道。
李安闻言,不禁有些心动,大业坊的位置,他是知道的,在长安城的南部,其正南是昌乐坊,正北是安善坊,正西是开明坊,而正东则是著名的晋昌坊,大慈恩寺,大雁塔就在晋昌坊。
另外,大唐最大的园林,曲江池距离大业坊不是很远,只要绕过通善、通济、曲池三坊,就可以抵达风景优美的曲江池。
如此环境优美的好地方,居然有这么廉价的好房子,不买岂不可惜。
“守瑜,这一处房子,居然是四进,价位如何?”
李安看上了最大的一处房子。
“无恙,这应该是三进的房子,只是最后面还有一大片空地,上面只有杂草,收拾一下可以建房,因为房子原先的主人已经离开京城,急着出售房产,因此价格非常公道。”
李安连连点头:“不错,这套房子非常的不错,我喜欢,就买它了。”’
“大兄,这套房子前后加起来足有三十余间,我们几个也住不完啊!”
李飞羽觉得房子有些大了。
李安白了李飞羽一眼,这傻孩子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投资,这么好的房子,趁着原主人急着卖,赶紧买过来再说,至于是否住的完,又有什么关系,地方越大,人住的就越舒服。”
“你这小子,还指望一直与大兄住在一起呢?现在看,这三十余间房子确实比较大,不过,待大兄娶上七八个婆娘,还不一定住得下呢?到时候,你们几个都得滚蛋。”
李安打趣的说。
李昆雄摸了摸脑袋:“照这么说,我们也要买房子才行,要不,待大兄娶了七八个婆娘,我们就没地方住了。”
“哈哈哈!”
众人全都大笑起来。
这些弟兄,全都立功受赏,手里都拥有一笔不小的钱财,在长安城南部的坊,买一处两进的院子,还是不成问题的,况且,这些家伙都没有成家,若不将赏赐的钱财用在购买房产上,只怕他们会将钱财挥霍掉,如此,岂不是一无所有了,李安作为他们的头,自然要为他们考虑一二。
“大业坊,是个很不错的位置,虽然距离北部皇城较远,但我们都还年轻,这几里路骑马片刻就到,最重要的是,同样的钱财,可以买到好几倍大的房子,不如,我们就在这里置业,多买几套房产。”
李安兴奋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兄,我看行,反正手里的钱,闲着也是闲着,买房就买房吧!”
“我听大兄的,大兄买,我就在临近的地方买一套小一点的,从吐蕃败军中缴获的钱财,加上陛下的赏赐,应该足够了。”
“无恙,现在天还大亮着,不如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尽快下手,以免被别人抢了先。”
众人各自发表意见。
李安点了点头:“好,我们立即出发,去大业坊看房子去。”
一行人说干就干,立即策马奔向京城南部的大业坊。
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大业坊距离皇城实在是太远了,而对于年轻的李安等人来说,这点距离不算事儿,骑马一会儿就到,能买到更大面积的房子,而且是成片的房子,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大业坊的中介人氏,手中掌握着几十套需要出售的房产,有大户型的,也有小户型的,各种型号是应有尽有,完全可以尽情的挑选。
而一听李安这一伙人全都要买房,中介也乐意介绍,并卖力的将所有房源的图纸拿了出来,让李安这一伙人尽情的挑选。
这些图纸画的非常精细,几乎将房子所有的特点都画出来了,而且还标注了周边的地形和临近的房子,介绍的一丝不苟,体现了这个时代力求准确真实的严谨风格。
李安看中的一套,是荔非守瑜介绍的,前后三进,最后面还有一片大面积空地的大套房子,其余几人没有李安得的赏赐多,看中的房子都是以两进为主,面积也小了两三倍,不过,也算都是十几间房子的像样房产,买下之后,在京城就是有房一族了,至少不用赖在灵州进奏院那种地方了。
李安下定决心要买下这处面积可观的房产后,其余几名弟兄也纷纷选择临近的房产,并立即答应购买,让中介之人高兴的合不拢嘴,一下促成这么多的生意,中介所得到的服务费也将是一大笔钱。
支付钱财和办理房产的证明需要一点时间,不过,此时天色已晚,回去取钱是来不及了,办理契税的政府部门也早已关门,只有等待第二日再办。
李安让中介带着他们这帮人,前去各处房产,现场查看房源质量,以进一步确定是否真的值得购买。
首先参观的是几处面积较小的两进房产,不论是建筑质量还是新旧程度,都非常不错,是值得购买的房产。
最后,他们参观的是李安要买的大房子,前后三进,最后还有一个面积足有六亩的空院子。
“大兄,这个院落实在是太大了,只要把这些杂草全部清理干净,可以建一个跑马场,另外还可以建一个射箭场和练武场。”
“大兄的房子是留给人住的,建跑马场干什么,倒是可以开辟一片农田,种上蔬菜瓜果,并养一些小动物,就像在白狼村的时候,这才像家的样子。”
李安闻言,心头微微痛了一下,白狼村的事情不自觉的涌上心头,那时候的家,有那么多的亲人在,才是真正的家,而如今的房子,倒是比白狼村的时候大了很多,但由于没有亲人,就算住在这里,也会很空洞,很寂寞。
“嫩芽儿上个月来过京城,没有见到我就回草原了,她若是能留下该多好。”
李安也不禁发出感叹。
“大兄,嫩芽儿来过京城?”
这事儿李安并没有告诉别人,所以即便是昆雄、飞羽也不知道。
李安觉得没有必要再隐瞒下去,便将事实说了出来,并惹得众人一阵噫吁。
“这里的房子比较大,以后,我们就住在这里了,你们买的房子先放着,除非住不下。”
李安热情的邀请众弟兄先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这样大家全都住在一起也方便,当然,日后若是家里人多,住不下了,那再搬出去也不晚,反正这几套房子距离比较近,联系也非常的方便。
由于这套房产的原主人已经搬走,天色已晚,所以,李安几人就在这处房子里住下了,并等待第二日一早,正式签约买下这些房产。
###
鸿胪会馆之中,于诚节焦躁的睡不着觉,并在房间内来回的踱着步子,三名心腹随从就站在身旁,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而让于诚节焦躁的原因,是他没有完成父亲皮逻阁交代的任务,为南诏求得平定爨地的主导权。
要知道,这一次皮逻阁原本打算让稳重的大王子阁罗凤前来请战的,结果于诚节在心腹的怂恿下,极力要求让自己前去长城为父亲分忧,并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会完成好任务,皮逻阁为了锻炼自己的二王子也就答应了。
所以,这一次的任务,对于诚节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他取信自己父亲,夺取南诏王位继承权的重要机会,而他显然没有抓住这次机会,事情被他彻底搞砸了。
“二王子,您千万不要灰心,只要大唐皇帝的圣旨没有颁布,我们就还有机会。”
“对对对,二王子,我们可以前去游说右相,让他在大唐皇帝面前,痛陈唐军进入爨地的不易,或许大唐皇帝就会回心转意。”
“是啊!二王子,现在,右相已经明确表示支持您,大唐的好多官员都是支持您的,我们还有机会。”
几名属下开口劝解,让于诚节不要太着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九章 国库空虚()
于诚节怎么可能不着急,大唐皇帝的意思,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而他却是真的输不起,这一次前往长安城为父亲皮逻阁办事,是他最后的机会,如果输了,那么,他在皮逻阁的心目中,就真的是废物一个了,如此,就更不可能打败阁罗凤,取得南诏王爵位的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