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觉醒-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蠓蚕坝锰兜娜毡疚涫慷嗌檬钩ざ趟叮粢笨桃岳卟钆浜嫌小4耸绷蕉涞痘矗讣踩绲绲墓ナ浦绷钊搜刍ㄧ月遥偌由鲜吠种斜饔植怀檬郑荒芤皇殖侄ㄌ兑皇执伦诺肚拭闱坑氲腥酥苄�

正当史威心下暗自叫苦时,树丛中突然沙沙连响,数十支弩箭疾射而出,登时将日军射倒一大片。山下松太郎耳中听得自己人惨叫连连不由心头剧震,手上动作也不免为之一滞,立刻被史威抓住机会反击。

日军士兵震惊之余怒吼着冲向树林,然而弩箭精准而密集的射击立刻将他们尽数击杀在数十步外。少顷,五十名明军士兵手端强弩以三列散兵线走出树林,他们对已落下风的山下松太郎置之不理,只是从火坑中抽出燃烧的木条向粮仓走去。

“不!”山下松太郎低吼一声,踉踉跄跄向后退去,史威胸有成竹也不再进逼,束手负剑冷眼盯着他。只见日本武士跪倒在地,丢下太刀将肋差换到右手,用力刺入自己的左肋,忍着巨大的痛苦用力向右横切过整个腹部,接着刀势一转向上反拉直至心脏。帝国士兵们饶有兴趣地冷冷看着他完成这一不可思议的举动,最终垂着头扑倒在地。

“好了,”史威不屑地走上前去将日本人的尸身一脚踢倒,“真是一群疯狂的暴徒!弟兄们,把这些仓库全部烧掉!让这些倭寇们也尝尝断粮的滋味吧!”

“八嘎!”宇喜多秀家拍着桌子大吼起来,“十万石粮食就这样被唐人付之一炬?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粮场不是有三千护兵吗?怎么被敌人这么容易端掉了?”

“宇喜殿,话可不能这么说。”黑田长政分辩道:“前几日不是您自己说要巩固前线才把粮场护兵调走大半的吗?剩下那点人就连给各处军营押送粮草都嫌不够,还谈什么守备?出事的时候粮场也就一百来人,大明人当然是当仁不让一口吃下了。话又说回来,谁能料到这些唐人会出现在离前线五十多里的大后方?”

宇喜多秀家悻悻地哼了一声:“算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刚收到羽柴殿的军令,唐人的舰队已经封锁了对马海峡,釜山也落入了敌人之手,现在大军已经决定放弃北进伺机撤回日本。羽柴殿让我们可以根据战况自行决定,要是一时啃不下李如柏这块硬骨头的话,可以向西撤退与大军回师南下。”

黑田长政冷笑一声,“笑话,当然是一同南下了,要不大军走了我们还留在这里等死吗?”

宇喜多秀家道:“但这是朝鲜腹地的最后一支大明军队了!只要能够消灭他们,朝鲜的三千里河山就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只要能等到信长公的援军?”

黑田长政放声哈哈大笑,“醒醒吧老兄,哪里还会有什么援军?能够救我们的就只有我们自己!离开战场返回日本,这才是唯一的生路!”

“你这个懦夫!”宇喜多秀家咬牙切齿地说道。“一个真正的武士应该战斗到最后一刻再以切腹来完成光荣与尊严之路。”

“懦夫?”黑田长政拼命笑着直到自己几乎喘不过气来,“这没什么好丢脸的,在安州的时候我就已经和死神见过一次了!光荣与尊严之路,哼,你以为我害怕这个吗?你不知道,你根本就不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恐怖!你有过这种感受吗?当千万枝箭矢在你耳边呼啸,身边的武士一个个惨叫着倒下,敌人的铁骑从尚在喘息呻吟的伤兵身上践踏而过,以雷霆之势向你逼近。头上的天空也被箭雨遮蔽,脚下的大地也在马蹄下战栗,这才是真正的战争,稍一犹豫就会有人流血死亡的战争!不是我们玩的那些儿戏!朝鲜已经牵制了我国三十五万的陆军兵力,超过二十万官兵在战争中丧生,他们都是经历了统一战争的老兵,是我国军中宝贵的精锐之士啊!且不说现在对马海峡已经被大明国封锁,就算海路依然通畅,信长公又能往这里调派多少兵员呢?就算派来大军增援,那些毫无战斗经验的新兵又如何能与大明人的虎狼之师抗衡呢?”

宇喜多秀家砰地一拳砸在桌案上,心有不甘地说:“难道我们就只能功亏一篑吗?”

黑田长政嘿嘿一笑,“你所能做的不过就是在溃败和更大的溃败中选一个罢了。至于我嘛,呵呵,”他从桌下摸出坛清酒,一把扯开栓口的草绳。“就当个浑浑噩噩的傻瓜好了。”

包围金刚山的五万日军在一夜之间退得干干净净,沿途丢弃的军器营帐不计其数。心有余悸的李如柏但恐是敌人之计,下令全军朝西北方向徐徐后退,撤入京畿道补充休整。南逃的日军虽然人数仍然多达十万,但经过长时间的苦战军心动摇将卒疲惫,一路上不断有人开小差私自逃散。

李华梅在南部沿海取得的大捷和日军罢兵南撤士气低落两大消息传开之后,饱受外族压迫ling辱之苦的朝鲜军民无不心怀振奋之情,因为残酷镇压而渐渐式微的义兵活动也再度炽烈起来。每天傍晚时分,总有朝鲜义兵小队身着农夫装束埋伏在日军营帐附近的水源处,专等日军士兵前来汲水时便从草丛中抓出预先藏好的弓箭猛烈攻击。甚至白天行军之时落单的士兵也不免难逃义兵们燃烧着灼灼仇恨的追杀。

无力上阵杀敌的老百姓们也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向导们故意将日军引入歧途,让他们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耗费体力,拖着沉重的脚步落入义兵们的陷阱。水井和食物里被投下了毒药,强占的民房在深夜总会燃起大火,疲劳、恐惧乃至于绝望的情绪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蔓延到全军的每一个角落。士兵们早已成为惊弓之鸟,在风声鹤唳中尖叫着四散而逃。最后就连各位军团长和大将们也被都深深浸没在了这森冷刺骨的氛围中,整天闷在营中借酒浇愁,将行军防务等诸事一概抛在脑后,对属下军士的减员也不管不问。到了羽柴秀吉率军进入庆尚道,停驻丰基等待与马场信次部会合之时,十万大军已只余下区区四成。

会师以后的日军约有七万五千人,此时整支部队都已经完全失去组织性成为一伙流寇,完全是出于从众保命的心理将这群散兵游勇聚集在一起。他们一路烧杀劫掠胡作非为,直窜到迎阳湾边的浦项港。

帝国平倭提督李华梅早已通过地方百姓将日军的行动了解得一清二楚,驻守釜山的大军分水陆两路齐进,将日军直逼入长馨岬的九龙浦内。数万日军士兵拥挤在长宽均不过二三十里的滩头上,海上有战列舰的猛烈火力轰炸,陆地上狭窄的通道也被明军堵得水泄不通。每天都有武士在绝望中切腹,逃散投降的足轻更不计其数。迫不得已之下,羽柴秀吉只能派出使者前往明营向李华梅求和。

“日军全体官兵放下武器,交出所有器材物资,仅携带粮食淡水由海路离开朝鲜?”帝国提督大帐内,李华梅看罢日使递交的书函,随手丢到一边,冷冷哼道,“你们有资格提出这样的要求吗?”

“提督大人,”使者道:“我军将士尚有七万之多,如若走投无路拼死一战的话,这样的结果相必提督您也不愿看到吧。”

“是吗?”李华梅站起身来,伸出白皙修长的玉指轻轻拂了拂额前的刘海。“那你就回去告诉羽柴秀吉整军准备一战吧,草长得越密,割起来才越有劲哩。秋收季节快到了,本提督也不想和你们多耗时间耽误农时。五日之内,我定要结束此战。”她走到青铜滴漏壶前瞅了瞅,接着说道:“马上就到午时了,我军将于未时初刻发起攻击,请使者早回本军吧。”

“不!提督大人!”日本使者连忙摆手道:“我们可以再商量!您也把条件说出来吧。”

“投降。”李华梅轻描淡写地回答道,“这是你们唯一的活路。”

“提督大人,您的意思是?”

“自羽柴秀吉以下将领都前来帝国军前乞降!交出所有军器物资,全体官兵一律解除武装按俘虏论处!这就是我军的条件,没有任何更改的余地!”

9月9日,恼羞成怒的羽柴秀吉一口回绝了帝国军的劝降条款,下令麾下日军拼死突围。

地平线上隐隐升起一抹黑线,继而幻化作千万个模糊的人影,数之不尽的日本士兵如同涨潮时汹涌的巨浪,朝着明军阵地席卷而来。

尽管敌人数量众多,帝国士兵脸上却毫无惧色,前有壕堑拒马长枪巨盾,后有重炮火铳强弓硬弩,如此坚固的防线根本不是毫无组织的日军所能突破的。此时带火的箭矢如飞蝗一般激射而下,火光落处日本士兵纷纷惨叫着扑倒在地。再过得片刻,各式火器也把怒火倾泻到敌军群中,日军抵敌不住如此猛烈的火力,冲锋之势也渐渐减弱。

“提督大人请看,”一处小山顶上,李家南站在旌旗伞盖下对李华梅说,“以我军防线之固,敌人是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的。”

李华梅举起千里镜望了望战场,断然下令道:“命朝鲜兵团让开一条道路,放倭人过去。”

“提督大人,这怎么行?”李家南惊道:“这不是白白放敌人一条生路吗?”

李华梅嫣然一笑,道:“我正是要给他们一条生路,让倭人心中不存死斗之志。当敌军从防线缺口一拥而过之时,也正是他们精神上最脆弱之刻。我们可以等到倭人突围近半之时从两侧发起强力攻击,把斗志全无的他们拦腰截断!脱围而出的敌人必定会仓皇逃窜无暇反击,正好派出精锐骑兵从后面追击驱赶!这样是不是比对付七八万负隅顽抗的困兽要好得多呢?”

李家南后退一步单膝跪下,“提督高见!属下等但听提督将令行事!”

李华梅含笑点点头,她知道这位副官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军方已经认可了自己的指挥才能。“李大人,这是我们在朝鲜打的最后一仗了,干得漂亮点吧。”

当日沉西山大战落幕之时,九龙埔的地面已经横陈了三万多具日军士兵的尸体,羽柴秀吉在突围途中死于乱军,其下将佐大多率队投降。

至此,乙酉中日战争朝鲜战事正式结束,为期一年半的战争中帝国军付出了大约两万的伤亡,而朝鲜军民伤亡达到七十余万;至于日本方面,参战的三十八万大军尽数覆灭,其中绝大多数战死或失踪,四万零九百二十七人为帝国所俘虏。按照内阁特使带来的建议,李华梅命令将日军俘虏不分高低贵贱一律卖至朝鲜矿山充当奴隶,售卖所得用来充抵军费开支。

第二节 兵临城下

10月的北京被笼罩在一层铅灰色的云幕之下,细碎的雪粒纷扬洒落,积在房檐屋梁街角树梢之上,为帝国京师的市容点上一抹银妆。

忠武王府内,两尊麒麟鎏金铜炉中通红的栗炭火燃得正旺,袅袅热浪在西域进贡的大红色织金羊绒长毛地毯上蒸腾翻滚,令暖室中增添上几分融融春意。萧弈天身着黑色便装,懒洋洋地靠在堆满皮草靠垫的坐榻上,侧身倾听着内阁大臣的例行报告。

于庆丰翻开手中的一沓文件,从中抽出几页递到首相面前,“平倭提督副官李家南奏报,远征军已全歼朝鲜境内之敌,所得俘虏全部卖至朝鲜矿山为奴,共计白银二百万两有余。朝鲜王室已向我们支付了总额的四分之一,其他部分将以咸镜、平安、江原、庆尚四道矿山五十年内出产量的一半来结算,包括金银铜铁铅和硫磺等,按照战前生产水平预计年收入不会少于十万两。根据朝鲜方面提供的资料,他们的大多数矿山都开工不足,如果我军能提供更多奴隶的话,产量还可以大大提高。”

“很好,”萧弈天略一点头,从侍从手中接过一杯暖热的黍酒,“奴隶不过是战争的副产物而已,只要李华梅的舰队登陆倭国,别说四道,就是让整个朝鲜的矿山满员运转也不成问题。把大批奴隶输入朝鲜,让他们的矿山能够生产出廉价的金属,让他们的田地能够生产出廉价的谷物,而这一切都正是帝国所需要的。作为回报,我们可以向朝鲜供应瓷器、茶叶、铜器、药材和丝棉织物,从经济上把这个国家牢牢置于帝国统治之下。蹇尚,此事就由你来具体负责。”

户部尚书恭顺地点点头,“大人请放心便是。另外,新法实施到现在已经有四个月了,正如先前预计的一样,在瓦尔基里雅商会的带动下江淮及沿海地区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我们也迁发了三十万户无地的佃户前往夷洲和琼州开辟新土地。”

“各地贮存的粮食还足够吗?特别是迁发出海的百姓,可一定要保证他们的食物供应!”

“粮食的储备量比去年同期低了很多,但到明年夏粮收获之前,基本供应仍然能够保证。随着南洋稻谷的不断调入,相信情况很快就会得以好转。”蹇尚回答道:“大人,我想吴侍郎倒是可以给您一个这方面的好消息。”

萧弈天微微一笑,把酒杯放回紫檀桌几上。“哦?若秋怎么也插手管起户部的事情来了?快说来听听。”

“大人,蹇侍郎是在开玩笑呢。”吴若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答道,“两年前,您下令派往英吉利国学习的百名少年学子们前日已经回来了。”

“唔,你不说我都快忘记这事了。”萧弈天直起身接过吴若秋呈上的文件,“好吧,你下去后安排一下,明日我在天相殿接见他们。蹇尚所指的就是这个事吗?”

“不,大人。”吴若秋又继续道,“学员们回国的时候,西洋行省的林太平托他们带了几船货物交给您,说是给大人救急用的。”

“嗯,林公送来的东西?都有些什么?”

“这个……”礼部侍郎犹豫着回答道:“是一些中土没有的瓜果种籽之类,若秋孤陋寡闻辨识不得,只能烦请舒侍郎为大人介绍了。”

“老舒?”

舒时德从袖中摸出一张清单,“大人,这些都是新大陆特产的作物,以前的众位总督因怕引起朝中大臣非议,不敢私自引进中土。总计有番薯一万五千斤、番麦一万斤、阳芋一万斤、番柿种籽千五百斤、其余各色蔬果两千斤。番薯和阳芋耐旱高产适应性强,可在江南山区及遭受旱灾的地区推广种植;番麦耐寒,除在缺水山区种植外还可以在直隶、辽东大力推广。这些高产作物正可以解我们目下的燃眉之急!”

“太好了!”萧弈天兴奋地站起身来:“蹇尚,把这些作物种籽各取五十斤保藏,其他的送往各地示范推广!阳芋的播种季节快到了,要尽快安排下去,优先供给夷洲和琼州的迁户。户部再出一道政令,鼓励往来商船多多携带这类种籽,国家可以给予一定奖励。说到番麦,万历九年我前往印加探险的时候,那可是漫山遍野都看见当地土人开垦的旱田……”

“大人!”胡波不愿见首相因忆景思人而致伤感,连忙转移话题道:“大人,那年您征服印加国回来之后便一直为国内政事所累,后来帝国对那里的开发占领似乎不如您原先预想的彻底啊。”

“啊,是了!”萧弈天惊喜地叫了起来,“运河!对,现在我已经拥有了当年所不能想象的政治权力,现在该是实现那个抱负的时候了!老舒,拟一道命令,着西洋行省征发二十万阿兹特克劳工在中美地峡开凿一条运河,工程标准应该以能通过靖海侯宝船为准,入海处还要有军营和大型港口!蹇尚,你可以着手组织移民到西洋行省,等运河修通之后,再向新大陆西岸发展!”

舒时德并没有马上表示同意,而是低声说道:“大人,在这之前我还有一个问题。如胡侍郎先前所说,我们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帝国本土已经太久,对于西洋行省忽略得太多。现在帝国的海军大半都集中在大明海,李华梅部要登陆日本,阎渔樵部要在南洋督运粮食,仅剩下的德雷克部又必须在地中海跟土耳其人周旋;这样一来,小西洋航线的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这条航线关系到帝国本土生产的大量丝棉陶瓷和海外购进的各种珍奇异宝的流通,可以说是帝国的经济命脉,请大人务必给予重视。”

萧弈天叹口气,“我知道你想要什么,说吧。”

“在小西洋投入至少三十艘共工战舰。”

“这不可能。”首相断然回绝道:“青龙军现有共工战舰八十四艘,二十四艘配属给了李华梅的平倭军,阎渔樵那里也有三十艘,另有五艘拨给德雷克替换地中海舰队的老旧船只。剩下二十五艘中,直隶海防至少需要十艘,这是为了应付辽东和朝鲜的不时之需;新大陆也需要留够同样的数量,那么小西洋方面我就只能先给你五艘,然后再每月补充一艘。”

“这哪里够啊?”舒时德牙痛似的皱起脸道:“行省的生产能力不是有每月八艘吗?”

“那是生产线全开后的维持速度,”于庆丰回答,“一艘战舰的生产周期要四个月,就算马上扩大生产规模也要再等四个月才行。再说,八艘共工舰的造价就是两百四十万两白银,整个行省一月的财政收入还没那么多呢。还有,八艘战舰需要五千多官兵近千门大炮,一年的开支用度要好几十万,你先问问蹇侍郎户部有没有你这笔钱的预算吧。”

“行行行,每月一艘就一艘吧。”舒时德连忙道,“可从其它地方多调几艘总行吧?”

于庆丰忍不住笑道:“还不知足哪?小西洋上可还没有哪股势力能够对抗五艘共工啊。”

舒时德愁眉苦脸地回答道:“可是您也想想啊,那么大个小西洋,十多个藩属城市近百个友好港口,我这区区五艘战舰该去保护哪里啊?”

“好了,您也不用太费心,”沉默多时的慕容信光也开口道:“就让那些商船自己来保护自己怎么样?”

“慕容侍郎,这样不太好吧?让民间拥有海上武装的话,万一发展到以后尾大不掉可就难办了。”吴若秋首先表示疑问。

“嗯,其实新大陆那边早就有人这么做了,”舒时德道,他自己在追随萧弈天前就曾经做过商船队的护航舰舰长,“主要是购买海军退役的三千料护航舰,价格约在两万上下。”

“吴侍郎说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的法令来控制。”于庆丰也表示赞同,“除了限定武装商船的大小及火炮数量外,还可以通过颁发特许状的方式,只有对帝国做出过一定贡献的商会才可以组织武装船队,贡献越大特许状等级越高,能够拥有的武装船队规模也就越大。拥有特许令的商会必须每年向帝国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否则该特许状将被取消。至于贡献,举个例子,我们前面所议的鼓励装运高产作物种籽就是一例,装运得越多,对帝国的贡献自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