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商人,主要在作为港口的埃姆登活动,基本不会到奥里希来。因为,奥里希的商业,是完全掌握在马林自己麾下的商会手里的,不让外人插手。

    在没有外来商人的情况下,奥里希最主要的外来者,就是那些外交使节和他们的随从了。但是,那些外交使节和他们的随从,都是受到科勒和绍尔的手下的监视的,想搞小动作,也难以办到。

    所以,在奥里希城里,马林还是比较安全的。其最大的威胁,大概就是那些心向瑟克斯纳家族的遗老遗少了吧。但奥里希一直是布洛克家族的大本营,瑟克斯纳家族的大本营其实是在埃姆登。因此,在奥里希,马林被刺杀的可能性是极低的。若是换成埃姆登,可能性倒是不小。这也是为什么马林会选择把奥里希作为首都的原因。

    卡特是个4岁的公马,因为没有阉割,所以很是活泼。在路上,卡特看到路边有卖东西的铺子,如果是卖吃的,味道太香的话,也喜欢把大大的马头伸过去,想要尝一尝。

    因为还处在互相建立信任的阶段,马林也比较纵容卡特。若是卡特的马嘴,不小心吃到了人家店里的东西,身边管钱的侍卫立马做出赔偿。

    马林哭笑不得地看着卡尔在那吃一个店里卖的黑面包,他可是第一次看到马匹吃面包的。不过,那家店主太鸡贼了,派伙计用扇子不住地把面包的香气朝街道上扇。然后,就把卡特给引过来了

    当然,卡特最爱吃的,还是胡萝卜。当它看到一个妇女挑着担子在那卖胡萝卜时,眼睛立即亮了

    然后,马林被卡特拖着,去追那个挑着一担胡萝卜的女人去了

    在奥里希城里,也是有进城卖菜的农民的。不过,那些都是奥里希附近的庄园主们安排进城的。而奥里希附近的农庄,基本都是马林名下的。所以,那些庄园主,其实就是马林手下打工的管事。

    而且,种菜挑到城里卖,也是马林要求的。因为,这样可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毕竟,城里人又没有土地,吃不到自家种的菜,只能靠周边庄园的农民挑着装满蔬菜的担子进城卖了。

    虽然说,城里也有统一的菜市场,但还是有奉命进城的农奴,为了节省菜市场的管理费,选择在街边叫卖的。对于这种情况,马林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这种情况过分了,让菜市场没人了,马林才会派兵去街道上没收一波。

    事实上,那些奉命进城卖菜的农奴之所以想要节约市场管理费,是因为自己想贪了。毕竟,卖菜的钱,是要上交的。而市场管理费若是省下来,就是自己的了。

    马林和一大群保镖,被战马卡特拽着追着那个卖胡萝卜的农妇,把那个农妇吓坏了。于是,农妇挑着担子,躲进了一条小巷。卡特带着马林和一群保镖,也追了进去。

    这条巷子是一条死路,农妇看到官兵追来,自己又无路可逃,直接吓瘫了,胡萝卜也滚了一地。

    而卡特,则直接去满地找胡萝卜去啃了

    马林满头黑线,但刚刚才和卡特建立联系,不好动鞭子抽。于是,他黑着脸,让人付钱给那农妇。没想到,农妇居然不敢要。推辞再三后,看到那名士兵发怒了,才战战兢兢地收了钱离开。

    一群人刚回到大街上,忽然,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几十名侍卫脸色大变,纷纷抽出剑,把马林和卡特护卫了起来。然后,大家一齐看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闪开,闪开!马受惊了!”战马背上的骑士惊慌地大叫道。

    马林立即看了看四周,想看看街道中央有没有站着被吓傻的小女孩之类的。因为,按照狗血剧情,这时候主角应该挺身而出,勇救小女孩才是。然后,趁机勾搭上御姐

    可惜,马林没有看到呆立在街道中央的小女孩,自己也不会去做那救人的勇士。没看到自己身边有一群肌肉棒子吗?即使出现小女孩,要救人,一个命令就可以了

    马林这伙人太过显眼,人人身着板甲,个个手持刀剑。那名骑士一看不好招惹,于是,死死地勒住马脖子,朝边上闪了闪。毕竟,道路那么宽,没必要撞上带刀的马林一行人。

    而马鹿另一侧,则一名农夫推着一辆中式独轮车,车上放着几袋面粉

    自从马林当上东弗里斯兰伯爵后,在东弗里斯兰境内,推广了更加节省力气,运量更大的中式独轮车。这辆车,显然是磨坊派来给城里的店铺或居民送面粉的。

    看到对面有一匹马高速地冲过来,推着独轮车的农夫直接吓傻了,愣了一会儿后,大叫一声,扔下独轮车,掉头就跑。

    独轮车后面两个支架,正好落在并卡在了石板路的缝隙里

    然后,那匹受惊的马就这么直挺挺地撞上了那辆独轮车的正面

    “轰”得一声巨响后,传来了战马的悲鸣和骑士惊恐的叫声——骑士被抛飞了,飞向前方,正好撞到了那名掉头逃跑的农夫。然后,两人在街道上翻滚起来

    而战马更惨,因为,独轮车正面,放着的一根两头尖的擀面杖,深深地刺入了战马的前胸

    所以,战马悲惨地嘶鸣起来。而那被撞的独轮车,也被战马撞得散了架。但是,因为后面两个支架卡在了路缝里,倒是没有后退。

    “俞大猷独轮战车?”看到这一幕,马林立刻惊呼了出来。一段埋在深处的记忆,也冒了出来

第304章 俞大猷独轮战车(下)() 
在后世华夏,世人都知道戚继光,但不少人都不知道,戚继光时代,还有个俞大猷,抗倭功绩,不亚于戚继光。而且,领兵才能也不比戚继光低。

    当时的人们,称呼二人为“俞龙戚虎”。龙明显比虎强,所以,当时的人,对俞大猷的评价,还要高于戚继光。

    俞大猷武艺高强,在当时不说打遍天下无敌手,也算是顶尖高手了。甚至,泉州南少林传开的扁担拳,就来自于俞大猷的剑经。当然,这剑经实际上是少林棍法。俞大猷在泉州抗倭的时候,顺便把这个棍法,传给了南少林。满清时期,南少林僧人把剑经传予乡民。乡民们因为满清的“禁武令”,不能公开携带棍棒,没事的时候,干脆使用扁担,演练此种棍法。后来,就发展出了“扁担拳”。后来,剑经还被戚继光编入了纪效新书,做了详细介绍。

    不过,俞大猷和戚继光虽然同为抗倭名将,可命运截然不同。俞大猷性情刚直,不知变通,结果被朝廷猜忌和排挤打压。

    而戚继光,则比较狡猾些。戚继光投靠了首辅张居正,每年送大量的奇珍异宝给张居正。然后,戚继光就得到了张居正的庇护,官运亨通,一路青云直上。当然,等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开始清算张居正的时候,戚继光也就跟着倒霉了。不过,在此之前,老戚好歹也风光过很久。

    俞大猷和戚继光的练兵策略,是截然不同的。俞大猷喜欢连精兵,各个武艺高强的那种。然后,战时派精兵突击,大破敌军。

    而戚继光,则更倾向于训练出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大兵团。他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俞大猷练精兵的法子,耗时太长,要十年八年才能见效。而靠着严明的纪律,训练出一支令行禁止的普通军队,只要几个月。而且,若有损耗,补充也方便。而像俞大猷的那种精兵,战斗力虽然强悍,但补充太困难。一战若是尽失精锐,可能就要倒大霉了。而戚继光的练兵方法,哪怕损失再大,只要挑选一批老实的农民,训练几个月,就又恢复了战斗力了。

    后来,历史证明了戚继光的思路是正确的。但俞大猷的做法,更容易出彩。因为,文官们不懂军事,看到俞大猷的精兵那么强悍,自然认为俞大猷比戚继光强。然后,就有了“俞龙戚虎”的说法。

    当然,戚继光作为后辈,很多东西也是学自俞大猷。比如,俞大猷的剑经,就很被戚继光推崇,还编入了纪效新书,也在军中做了推广。

    甚至,战车阵的问题上,戚继光也是山寨俞大猷的,然后做了改进。

    俞大猷的独轮战车,非常简单,就是在独轮车前面,放三四个尖锐的矛头。作战的时候,独轮车被派到阵前,各自紧挨着。独轮车后面两个支架,则插入土中,以求固定。

    独轮战车,是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俞大猷含冤入狱后被放出来之后,去大同镇练兵时,根据蒙古骑兵的特点,特地设计出来阻挡蒙古骑兵冲阵的。

    俞大猷发现,明朝步兵和蒙古骑兵作战,最害怕被蒙古骑兵突入阵中。因为,那样会导致全军崩溃。接下来,就任凭蒙古骑兵砍杀了。

    于是,根据含冤去世的著名军事家曾铣的车营之法,俞大猷创造出了独轮战车。就是在独轮车前面插上三四个矛头,阻挡蒙古骑兵的冲击。若是蒙古骑兵敢撞上来,直接就被车前的三四个矛头给捅穿了。而独轮车后面两个支架,因为深深地扎在土里,导致独轮车不会被装开。这样一来,率先冲上来的蒙古骑兵,战马就会被扎死在车前,而骑兵,摔下马后,也会被明军杀死。后面冲上来的蒙古骑兵,只能撞到最先那匹战马的尸体上,不得前进。

    这样一来,蒙古骑兵就不可能突入明军步兵阵中了,只能停下来,否则会被自己人撞得人仰马翻。而明军步兵主力,也不会因为战阵被冲垮而溃败。

    与此同时,明军步兵,躲在独轮战车阵后面,不住地用火枪和弓箭射击,大量杀伤蒙古骑兵。然后,明军骑兵,等到蒙古骑兵被独轮战车阵阻碍后,也会从侧面冲出来,攻击失去了速度的蒙古骑兵侧翼。

    通过独轮战车阻敌,火枪手和弓箭手不住射击,最后派出明军骑兵冲击被逼停后丧失了速度的蒙古骑兵,这一整套的战术,大同镇多次打败入侵的蒙古骑兵。然后,俞大猷自然免罪了。

    俞大猷之所以选择用独轮车作为阻敌的战车,而不是像曾铣那样大量使用厢车,是出于成本考虑的。曾铣之前是兵部侍郎和三边总督,自然有能力调用大量的厢车。而在大同镇的俞大猷,不过是个戴罪立功的罪臣,自然不可能有调集大量厢车的能力。

    所以,俞大猷使用了最便宜的独轮车,在独轮车前面安几个矛头,就成了阻敌的战车,便宜又实用。

    后来,戚继光奉命镇守蓟北的时候,受到俞大猷的启发,也使用车阵打击蒙古骑兵。不过,戚继光在俞大猷和曾铣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弄出了偏厢车。就是一面有板墙,一面没有的战车。

    遇到敌军的时候,把偏厢车有板墙的那一面对着敌军,士兵们通过板墙上的射击口,用火枪和弓箭射击蒙古骑兵。

    偏厢车巨大,蒙古骑兵显然冲不过去。而且,射箭打击明军的话,弓箭也被板墙给挡住了。而明军,却能通过板墙上的射击孔,从容射杀蒙古骑兵。甚至,因为偏厢车巨大,戚继光还把虎蹲炮搬上了偏厢车,射杀蒙古骑兵。

    靠着这种车阵,戚继光坐镇蓟北的时候,杀得蒙古骑兵不敢靠近

    马林上辈子曾经分析过这两种战车的优劣,发现,论战斗效果,自然是戚继光的偏厢车战斗力更强,防护力更高。

    但是,偏厢车也不是没有缺点的。主要问题是,偏厢车太过笨重,不利于行军。而俞大猷的独轮战车,虽然没有偏厢车防护力好,但胜在轻便灵活,行军方便。大军若是快速行军,独轮战车也能跟得上。若是换成偏厢车,就只能跟着辎重部队慢慢走了。

    而且,骤然遇到敌军骑兵的话,独轮战车部署更快,只要把两个支架插入土中,固定车体,就可以阻敌了。而偏厢车,则要花时间把拉车的战马先解下来,然后车厢侧面排好,正对敌军,比较耽误时间。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欧洲地区,除了东欧的鞑靼人,西欧是没有成建制的弓骑兵的。所以,没有必要使用偏厢车来阻挡敌军骑兵的弓箭射击。

    因为,西欧骑兵和阿拉伯骑兵,都是近战型骑兵。只要祭出俞大猷的独轮战车,就足够阻挡对方的冲锋了。

    退一步讲,就算敌军有弓骑兵,马林的方阵里有大量的火枪手,对射也毫不落下风

    想到这里,马林决定,给自己的大军,大量装备俞大猷的独轮战车

    之所以如此决定,是因为马林想到了西班牙方阵的缺点——缺乏进攻能力

    马林的方阵,因为在方阵四周挖了两道深沟。虽然阻挡住了敌军的前进步伐,但同时,也阻碍了己方军队的进攻路线。

    所以,马林的方阵,只能用于防守战,不利于进攻。

    但是,若是把挖深沟改为使用俞大猷战车的话,那就大不一样了

    敌人进攻的时候,独轮战车的两个后脚支架,深深扎入土中。但若是敌人败逃了,推车的士兵完全可以把后脚支架从土中拔出,然后推着车追击敌军。敌军若是反扑,再把后脚支架扎入土中打防守反击呗

    如此一来,马林的军队,移动能力将会上一个大台阶,不再是只能站在那儿被动防守了,也有追击敌人的能力了。

    而且,独轮车不但轻便,上面也可以放一些军用器械的。比如,可以放一些拒马和扎马钉。一旦敌军骑兵数量太过庞大,推车的士兵,可以把车上的拒马和扎马钉扔到车前,阻挡敌军骑兵的冲锋。无论是钉满钉子的拒马,还是专门扎马蹄的扎马钉,都会成为敌军骑兵的噩梦

    当然,这一招是在敌军骑兵数量太多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不然,撒那么多恶毒的扎马钉,不但影响敌人的冲锋,也会影响本方军队的追击的。人的脚要是踩上扎马钉,那叫一个酸爽啊

第305章 大豆油() 
扎马钉太过恐怖,既能伤敌,又能伤己。而且,其四个尖角,无论怎么拨动,都会有三个尖角支撑地面,形成稳定结构,而另外一个尖角,则保持向上,谁踩上去谁倒霉。

    因此,撒出去后,威力实在太大。传说,扎马钉是诸葛亮为了应对魏国的骑兵优势,而发明的。有了扎马钉,对方骑兵就不能放开来冲锋了。不管是阻敌还是撤退,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唯一的问题,就是撒出扎马钉后,自己人的冲锋,也会被阻碍。

    于是,马林开始思考,如何用扎马钉扎敌人,却不伤害自己最终,他从铁丝网上的铁蒺藜里找到了答案

    具体的办法就是,在扎马钉中间打一个孔,把扎马钉用绳子串起来。作战时,把扎成串的扎马钉扔出去,推车的士兵手里拿着可以把这一串扎马钉收回来的绳子。

    一旦己方军队需要进攻了,推车士兵就用绳子,把那一串扎马钉给收回来,免得扎到自己人。而敌人进攻的话,虽然停下脚步,弯下腰,就能见到一串的扎马钉,并将其收拢。但是,独轮战车后面的火枪手,是不会给对方这个机会的。而敌人的骑兵,因为冲太快,加上在马上,也不会有收拢扎马钉串的机会。只要对方骑兵冲过来,就难以避免受到扎马钉的严重伤害。

    当马林把改装好的几十辆独轮战车和打造好的几十串扎马钉在校场上展示给手下军官们看的时候,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尤其是骑兵军官,看了之后,只感到头皮发麻。

    面对地上密布的扎马钉,和最后车前放着四个矛头的独轮车,骑兵军官不知道如何破解。其恐怖程度,完全不亚于之前马林搞的两道沟和木尖桩。两者的阻敌功能,都非常强大。而区别则在于,两道沟加木尖桩的战术,既阻挡了敌人,也阻挡了自己,只能用于防守。而独轮战车加扎马钉串,不但可以阻敌,而且可以快速收回,不影响我军追击敌军。

    骑兵军官们讨论半天,也没能想到任何破解之法。最终,他们认为,避开锋芒才是正确的选择。或者,用黑衫骑士的火枪战术来对付。

    但是,马林的方阵里,火枪手大量。而且,使用的还是比黑衫骑士的卡宾枪威力更大的长管步枪。所以,黑衫骑士也不顶用。对射的话,吃亏的肯定是黑衫骑士

    要是用火炮攻击的话,倒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马林军中火炮的装备数量一直很高。和马林进行火炮对射,貌似也不太明智。

    最终,大家只能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长矛手不畏伤亡地冒死前进,清理掉扎马钉串,然后上前隔着独轮战车和马林的士兵互捅。但是,在火绳枪排枪的打击下,这个伤亡有点太大了。当伤亡达到一定程度后,军队很容易崩溃

    讨论结束的时候,骑兵军官们面色里都带着些惊恐。他们感觉到,独轮炸车和扎马钉串以及拒马的战术一出,以后骑兵冲击步兵方阵的难度将会无限大,属于步兵方阵的时代,即将到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马林的本土获得了丰收,布雷顿角岛和双岛同样也获得了丰收。至于格林纳达岛,自然也大获丰收。不过,那边没有秋天的概念,一年四季都是夏季。

    秋收结束后,三处殖民地都用船运回了大量的物资。布雷顿角岛运回的,有黑麦,有食盐,还有大量的纸张;亚美利哥岛运回的,则主要是100万磅大豆和200万磅春小麦;格林纳达岛则运回了50万磅蔗糖,和大批的生姜和稻米。

    原本,格林纳达岛是可以运回更多的蔗糖的。不过,因为新开辟的古巴哈瓦那殖民地,需要大量的甘蔗苗。因此,老乔治下令把更多的甘蔗节用于培育甘蔗苗了。但是,50万磅蔗糖,也足够东弗里斯兰的贵族们消耗了。毕竟,这个年代,蔗糖还不是平民可以吃得上的东西。而贵族那么少,蔗糖的总消耗并不大。

    这个年代的蔗糖,价格也是很贵的,达到了2先令每磅。也就是24芬尼每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12天的工资。如果按照后世普通人每天100元的水平计算,一磅蔗糖,可能卖价高达1200元——简直吓死人

    亚美利哥岛运回来的100万磅大豆,马林去年搞出了炒黄豆和豆腐。但在今年,马林忽然想起来,貌似可以榨豆油啊

    现在,马林和东弗里斯兰的贵族们,一直都在用猪油和牛油作为炒菜的用油。虽然味道也不差,但是没有植物油健康。身为贵族,因为肉食摄入很多,所以,还是需要注意健康的。

    于是,马林搞来螺旋式压力榨油机,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