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马林必须努力装出“宝宝不肯,是他们逼我的”委屈姿态。如此,也算对皇帝陛下当年的“提拔之恩”有所交代。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是满心无奈,看到马林目中含泪地看来,他也忍不住要掉眼泪

    当然,他不是被马林感动的,而是因为想到哈布斯堡家族的宏图霸业要被扼杀,而痛苦地想流泪。毕竟,难得除了一个效忠哈布斯堡家族的王牌战将,结果还被全德意志的诸侯们给逼迫了,他也很痛苦啊

    但说实在的,马林对他也算真心不错的了。不但把弗伦茨贝格这个大将和两个方阵的兵力二话不说送给了他,还把那些战力强悍的1。8万瑞士雇佣兵战俘也出卖给了哈布斯堡家族,给哈布斯堡家族征服瑞士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哈布斯堡家族能够夺回家族的龙兴之地——阿尔高的鹰堡,首功必须是马林。更别提哈布斯堡家族因此占据了半个瑞士了。如果不是法国人强行插手,也许哈布斯堡家族能吃掉整个瑞士

    所以说,对于即将失去马林这个猛将兄的帮助,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难过得想掉眼泪啊

    于是,帝国会议上,出现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马林这对君臣“相望无语凝噎”的场面。如果配上悲伤的音乐和旁白,绝对是段经典悲剧啊

    一时间,在场的诸侯们忽然生出了一个错觉——好像他们忽然成了反派,逼迫这对情人阿不,是君臣不得不分离开来

    大概觉得自己演得已经很到位了,马林终于收起了泪眼,委屈得像个小媳妇似的,半推半就地同意了诸侯们明显是强迫的“建议”

    但是,为了维持自己好人的形象,马林提出了一个条件——可以承诺不帮助哈布斯堡家族攻击德意志诸侯,也不会用雇佣兵形式帮助哈布斯堡家族扩张。但是,如果哈布斯堡家族的本土——奥地利、尼德兰和弗朗什孔泰这三处地方受到了严重的入侵的话,他还是会出兵帮忙的。总之,他的意思是——不助攻,但助守(本土)

    至于理由,马林表示,当初在维也纳他曾在骑士册封仪式上以上帝的名义宣誓向皇帝效忠。因此,他不能完全脱离和皇帝的联系。因为,那样就等于背弃了誓言。而背弃了以上帝的名义发的誓言,是很严重的

    因此,马林此番发誓“不助攻,但助守”也算不背弃当初的誓言了

    诸侯们对于马林的说法,经过激烈的讨论后,觉得很合理。毕竟,马林在维也纳被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册封为正式骑士的事情,他们都知道。所以,他们也不好逼迫马林完全背弃自己以上帝名义发下的誓言。毕竟,在座的都是上帝的信徒。所以,最终诸侯们同意了马林的要求。反正,对诸侯们而言,只要马林不出兵帮哈布斯堡家族攻打德意志诸侯,就算目的达到了。至于消灭哈布斯堡家族,他们其实也没想过

    最终,马林当着所有到会的帝国议员的面,以上帝的名义发誓,不会出兵或以雇佣兵的方式帮助哈布斯堡家族攻打其他德意志诸侯。但若是有敌军入侵哈布斯堡家族本土,他则会出兵相助,但帮忙守住哈布斯堡家族本土后,却不得继续出兵帮忙反攻

    发完誓之后,马林将其用文字写下来,并签名盖章,此文档封存在沃尔姆斯教堂内

    之后,帝国议会也审核通过了同意马林收购雷克林豪森地区的世俗治权的决议。而在会议结束前的最后时刻,马林还宣布——因为长期不在北海国服役,开除弗伦茨贝格及其属下在北海国的一切职务和爵位

    这个决定名为惩罚,实际上是等于把弗伦茨贝格完全送给皇帝了而且,马林也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到现在为止,弗伦茨贝格和其麾下的两个来自北海国的方阵,还在为皇帝效命。但马林刚发完誓说不出兵帮助皇帝打仗了,总不能食言。所以,开除弗伦茨贝格等人,和他们撇清关系,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诸侯对此表示不满,但他们也知道,弗伦茨贝格现在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最信任的大将之一。即使马林想要将其收回,弗伦茨贝格也不一定乐意了。所以,马林的处置方式,是最为合适的了。

    而且,虽然弗伦茨贝格也算是一名不错的将领,但有了弗伦茨贝格的哈布斯堡家族,并不能大杀四方。目前的战局,就表明了这一点。只要马林的主力大军不出动,哈布斯堡家族想拿下瑞士都困难,跟别说攻击其他诸侯国了。所以,一个弗伦茨贝格并不影响大局。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很承马林的情,毕竟,有了马林“不助攻,但助守”的宣誓,别的诸侯国想要联合侵犯哈布斯堡家族本土,也要掂量掂量了。而把弗伦茨贝格和其麾下两个方阵变相送给哈布斯堡家族,做得也很“有情有义”因此,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不能要求马林做更多了

    临别时,这对君臣骑着马在远处互相凝视,又上演了一出“无语凝噎”兼“依依不舍”的苦情戏码

    直到马林的马队走到了城外无人的地方,马林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终于解脱了!目标也达成了!以后,老子终于不用假扮忠臣去免费帮助哈布斯堡家族了!”当然,这句话是用中文说的。即使陪伴在身边的卡恩和侍卫们,也不懂马林说了啥

    对马林而言,这次发誓事件,何尝不是一个解脱?之前,马林为了成为贵族,不得不靠着讨好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成为正式的骑士和帝国男爵。也因此,他曾向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宣誓效忠过。正是因为如此,这成了马林的一个沉重的道德负担。如果他背弃皇帝,等于就是违背誓言,是要被千夫所指的。甚至,给哈布斯堡家族帮忙,还不能收费这让他有些憋屈

    好在,这些愚蠢的诸侯们帮了忙。有了这次发誓打底。以后,马林就不用再劳心劳力地装忠臣,去给哈布斯堡家族免费打工了。因此,对于马林而言,这实在是一种解脱。

    而且,此次得到默许吞并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的绝大部分地区,也是一个惊喜。毕竟,只要掌握了这些地区,等于就控制了德意志大部分的煤炭。以后搞工业革命的时候,能源就不用发愁了。别的国家就算眼馋,也得有煤炭先

第820章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和马林的心情大好相比,绍姆堡伯爵奥托三世的心情只能算极度恶劣了。这次帝国会议,原本奥托还有很多人支持的。但是,自从那次临时休会以后,形势就急转直下。原先支持奥托三世的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直接沉默,连带着大批萨克森系贵族也跟着退缩。然后,其他贵族一看形势不对,就都放弃了绍姆堡

    对此,奥托三世心中有一万个mmp要讲,可却不敢讲出口。为何?绍姆堡太弱了啊

    作为一个只有六百多平方公里面积的小伯国,绍姆堡的实力不值一提。如果要跟马林刚正面,借奥托三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

    但蛇有蛇路,鼠有鼠道。在德意志,大国立足靠实力说话。而小国的生存,则主要靠抱大腿和抱团。

    单凭小国的实力,是不足以自保的。因此,依附强国,或者和一堆小国结盟抱团取暖,就成了他们的生存之道。但一般而言,找个靠谱的强国抱大腿则更流行些。因为,一群小国组团自保的话,未必有多强。甚至,一些小国同盟,都未必打得过一个强国。所以,依附强大的诸侯,才是小国生存的主流方式。

    但是,抱谁的大腿呢?很显然,七大选帝侯个个都是一条大粗腿。因此,每一位选帝侯后面,都跟着一群求着抱大腿的小诸侯。然后,就形成了派系。比如,萨克森系。这些诸侯的国家都靠近萨克森领地,一向以萨克森选帝侯唯马首是瞻;三位宗教选帝侯,每一个后面都站着一群主教国的主教和独立的修道院长;帕拉丁选帝侯身后,站着莱茵河中游的一群小国诸侯;勃兰登堡选帝侯称霸德意志东北那旮旯只有波西米亚王国,因为身处神罗东南偏远地区,还被萨克森和巴伐利亚等列强挡住,和其他小国不怎么接壤。因此,波西米亚国王是七大选帝侯中小弟最少的,但也有那么一个小团体

    另外,作为皇室的哈布斯堡家族,身边也跟着一群小弟,比如士瓦本同盟的诸多诸侯们,以及和腓特烈三世关系不好的萨克森公爵乔治。可以说,哈布斯堡家族的这个小团体,并不比德意志其他任何小团体弱。可坏就坏在,其他小团体因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曾表达过统一德意志的野心而抱成了更大的团体——诸侯联盟。然后,哈布斯堡家族的小团体就不值一提了

    除此之外,一些强大的公爵,也各有自己的小团体。比如,巴伐利亚公国,就不用依附任何团体,而且还召集了一帮若小诸侯,自成一体。马林的老朋友克里弗公爵约翰二世也不需要依附哪个选帝侯。因为,他早就和于利希…贝尔格公爵威廉四世结成了婚约同盟。于利希公国、贝尔格公国、克里弗公国和马克伯国,都不怎么强,但四个诸侯国聚集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完全不用抱别人大腿。当然,约翰二世也不傻,他可是结交了马林这个德意志头号打手,不怕和人动武

    说起来,绍姆堡伯国在吕讷堡公国边上,是抱吕讷堡公国大腿的。但是,吕讷堡公国本身就是抱萨克森选帝侯大腿的。因此,绍姆堡伯国也算是萨克森一系的小弟,不,是小弟的小弟。

    (注:绍姆堡伯国,在1648年的神罗那张汉语版地图上,就是利珀伯国。不过,是绍姆堡伯国和利珀伯国合并后的利珀伯国,大概是无嗣和联姻等原因造成的。原先的绍姆堡伯国和利珀伯国都没那么大。这张图欧皇崛起贴吧地图里有,大家可以去某度的贴吧看下。)

    本来,奥托三世还指望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这个“老大的老大”帮他出头保住雷克林豪森呢。毕竟,腓特烈三世的萨克森选侯国虽然战斗力不行(那也要看跟谁比,跟马林比肯定不行),可其本人在德意志诸侯界声望非常高。有其出面,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果然,一开始形势虽然不算好,但奥托三世终归看到了一些希望。可是,当老大的老大抛弃了他之后,他就只能绝望地接受失去雷克林豪森地区的现实了。所以啊,作为一个国家,打铁还需自身硬。指望强大的盟友,并不安全。假如,盟友抛弃了你呢?把命运交给别人,终究是不妥当的做法。就如后世的三月半,为啥不顾一切地搞原子弹?还不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邻国都很不安,但对朝鲜而言,却是有了底气。有了原子弹,三月半再去和人谈和平,人家就把他当根葱了。要是没有原子弹,捧着讨饭碗跟人谈和平,没准会被人扇到脸上

    所以说,国家之间的交往和角力,自身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如果拳头不大,只能给人当狗。后世即使日本这样的世界顶级富国,因为没拳头,只能给老美当狗。连沙特这样的土豪中的战斗机,也必须跪舔美国

    穿越之前,马林对于媒体上不住出现的因为华夏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总是发出“厉害了我的国”这种感慨,感到非常好笑。

    经济搞上来,也照样争不到老大的地位。除非,有与之匹配的强大武力。但后世即使信息大爆炸,仍然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在那感慨赞叹。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舆论引导。

    可事实上,直到马林穿越之前,华夏的军队也没能做到世界一流。即使有一艘航母,也是人家上世纪的二手货。被吹上天的j20,发动机涡扇15就是个笑话这么说吧,j20是一个有心脏病的武林高手

    所以,直到马林穿越前,华夏还是被老美怼,宝岛还是割据着

    也因此,穿越后,在这一世,马林疯狂发展军事,甚至不愿意废黜农奴制,也不愿意搞议会皿煮。为何?因为那样会影响国家战力。在这个危险的年代,没有什么比手握一把宝剑在手防身更让人安心的了普鲁士路线,才是马林优先选择的,什么皿煮滋油,先靠边站

    古人讲“穷文富武”,富人为何要学武?很简单,不学武再富有也容易被人抢夺穷人没什么可被人惦记的,所以可以安心学文

    说来也巧,马林和奥托三世都是北上归国的。在一个小镇上,双方队伍竟然碰巧相遇了。奥托三世对马林怒目而视,一副恨不得吃了马林的表情。但马林毫不在意,而且还得意地朝奥托三世亮了亮拳头——看,砂锅大的拳头,问你怕不怕?

    奥托三世当然怕,所以最终忍住没敢翻脸,谁叫绍姆堡伯国拳头太小呢

第821章 纽卡斯尔威士忌酿酒厂() 
没有老大庇护的小国诸侯是无助的,既然帝国议会都不站在他这边,绍姆堡伯爵奥托三世只能接受雷克林豪森地区被强行购买的命运。

    按照市价,雷克林豪森地区的价格是20万金币。但是,马林现在拿不出现金了。毕竟,这个年代欧洲本来就缺贵金属。马林的北海国,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财富,而是缺少代表财富的货币。当然,不止马林缺少货币,现在整个欧洲都缺金银,不然也不会搞大航海。

    要知道,欧洲金银矿藏并不丰富。而且,跟中东地区以及印度的贸易,欧洲本身拿不出什么让对方感兴趣的特色货物,只能支付金银钱币。因此,这些年来,欧洲对外贸易,都是金银净流出的。而随着金银的大量外流,导致缺乏金银的欧洲国家,不得不想出了在银币中掺假的歪主意。然后,欧洲银币的含银量,普遍跌破了50%

    也因为缺乏金银,导致欧洲现在物价不高。当然,这里所说的物价不高,是和后来“物价革命”后的物价相比。和明朝或印度相比的话,欧洲物价还是很高的。究其原因,在于欧洲农业太垃圾了。

    一般而言,货币是衡量社会总财富的。虽然欧洲目前缺少金银,可特么的粮食更缺少。所以,粮价才那么贵。而且,现在还算好的。等到“物价革命”后,粮价还会翻几番。

    而“物价革命”之所以发生,就在于16世纪西班牙人在美洲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运回欧洲。但是,欧洲的农业既然那么垃圾,没啥起色。所以,在货物总量不变,而金银供应量大涨的情况下,物价自然疯涨了。

    事实上,现在欧洲粮食和食盐也都是硬通货。毕竟,现在银币还挺值钱的。但最小面值的1芬尼小银币,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很大面额了。毕竟,普通人卖一天苦力,平均工资也就2芬尼。如果以后世小地方最普通的工资标准3千一个月来计算,一天工资算100块。那么,一芬尼就相当于50块了

    50块算不算大面额?在后世,可是还有更小面额的20、10块、5块和1块的,往下还有5毛和1毛的硬币

    所以,在这个时代的欧洲,金属货币并不能完全量化商品。那怎么办呢?以物易物啊!

    而以物易物,最核心的,大概就是粮食、食盐和布匹三大样了。即使是在物产更丰富的古代华夏,粮食和布帛,也是可以算作货币的。

    不过,马林手中,最丰富的,还是黑麦这种粮食。至于布帛,他手里比较少。而食盐,销路也很好,不愁卖。可对于黑麦,马林一般不怎么敢出货,就怕出货量太大,冲击粮价,以及被人怀疑拥有粮食高产的手段。这次马林是被逼无奈了,因为此前花钱太多,导致手里没货币了,不得已采用粮食顶账。好在偶尔为之,也不至于引人注意。

    而对于马林要用粮食作为支付手段,奥托三世也不拒绝。毕竟,现在整个欧洲都有些缺粮,导致人口涨不上去。

    唯一的问题,就是奥托三世担心粮食运输途中的损耗。毕竟,运粮食的民壮也是消耗粮食的。

    对于这个问题,马林却毫不担心。为何?因为他挖通了明斯特运河。明斯特运河虽然不大,但用来走运粮船却是没啥问题的。水路运粮,成本很低。而且,他表示——沿途一切粮食损耗,都算他的。毕竟,马林是现在欧洲最不缺粮食的人了。光是东弗里斯兰境内,马林就修建了多个巨大的水泥结构储粮大仓库。甚至,因为粮食太多,马林不得不开发了酿造黑麦二锅头的道路,避免粮食无用途放在粮仓里发霉。

    至于粮食的估价,并未按照市场上1芬尼每磅的市价来。毕竟,那是零售价。可是,用0。7芬尼的批发价折算的话,马林又太亏。

    因此,就在这个小镇上的啤酒馆内,马林和奥托三世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0。85芬尼每磅的折中价格,来支付这笔20万金币的赎买雷克林豪森的费用。如此,马林需要支付1411万磅黑麦。要搁在别的诸侯身上,很难拿出来。可对于马林这个拥有现代种田技术的人而言,却是小事一桩。

    当然,这事外界并不清楚。而马林之所以坚持采用农奴制度,不肯给农民自由,也是怕消息的外泄。要知道,农奴和农民是不同的。农民拥有更高的自由度,甚至可以离开庄园,把消息传播出去。而农奴,除了那些因为庄园人口满了而被农奴主主动放弃的农奴外,其他农奴都是不能随意离开庄园的,除非得到农奴主的允许。

    显然,农奴制度更有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保密。也因此,直到现在,马林农业技术的秘密,也没被外国得知。毕竟,马林不但利用农奴制度下消息流通不畅的因素,还在春耕和秋收时期,组织大量的将士在农田外围巡逻,严禁一切外人靠近。这样一来,别人就无法得知北海国农业的秘密了。

    甚至,为了防止路过的外国商人探听到不该知道的消息,马林在春耕时期和秋收时期,下令国内禁止有外国行商通行,只开放埃姆登等少数几个对外贸易港口。等到秋收结束了,田里看不出什么了,才会再度放开交通管制。而国内的商人,也被警告过,不会再外面乱说。除非,想家人被拘捕了

    而且,马林也是个“忍者神龟”。明明手里握着特别多的粮食,却愣是不敢大规模出售。即使卖粮折现,也都是派船出国到西班牙、意大利、英格兰等粮价高的国外地区销售。而且,还挂了别国商船的旗帜。

    如此情况下,北海国粮食高产的秘密,到现在都没有暴露出来,也算是方法得当。

    但是,毕竟国内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