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就是,马林打算将部分祖鲁人给弄到日本去,给日本人血统里加点“墨水”,弄个降智光环
总之,如果后世南非全是日耳曼人的话,就不会排斥本土的统治了。毕竟,都是一家人。加上文化上控制好,别弄出文化差异,那就和后世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差不多了。
而文化控制的核心,就是宗教、礼仪和方言问题了。但马林现在大力推广标准英语和标准德语,还弄出了国际音标。只要到时候本土和殖民地的人都讲一样的口音,信同样的宗教,用同样的礼仪,那就不存在离心问题了。
第1402章 法国人动起来了()
本来,马林是打算早点推广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的。可是,忽然间西蒙的婚事问题,让马林不得不暂时拖延一下蜂窝煤的推广。
为什么?等蜂窝煤一推广,拉马克家族就会知道自己将鲁尔区换出去是犯了多大的错误。要是他们恼羞成怒,西蒙的婚事就会告吹。
而如果西蒙不能娶到安娜公主,老霍夫曼绝对会找自己拼命的!所以,马林只能暂时先押后推广蜂窝煤了。等到西蒙和安娜公主结婚了,拉马克家族就算再火大也没辙了。因为,这年头不让离婚啊
当然,马林也不想和拉马克家族彻底翻脸。所以,到时候马林肯定会让出一些利益。比如,让拉马克家族当个煤炭经销的总代理什么的,让他们剥削走一层利润。反正,煤矿还在自己手里,分点给他们也没啥。就是不找他们当代理,也要找别人代理销售的。
这个年代,马林可没办法实现后世可口可乐的“101计划”。因为,这个年代的通讯和物流极为不方便。想要通过“101”计划,绕开地区代理经销商直接面向客户,那很不现实。单一个通讯基本靠吼的悲催现实,就能让计划破产。
所以,想要销售煤炭,肯定需要在各地寻找经销商合作的。到时候,多给几个地区让拉马克家族做代理,也算一种补偿了。要是还不满,那就没办法了。毕竟,马林不可能把吃进去的鲁尔区再吐出来。
说起来,蜂窝煤真的是一种神器啊。别看不起眼,但是,太好使了。所以,就算给发明蜂窝煤的郭师傅办法一个诺贝尔奖,马林也不觉得过分。因为,蜂窝煤的用处太大了。
当然,蜂窝煤有些生不逢时。因为,20世纪的时候,全球已经开始流行煤气和天然气了。而蜂窝煤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发明的有些晚了。如果早出现一百年,必然能够成为超经典的发明。
马林可是记得,在20世纪的时候,华夏因为穷,布设不起煤气管道。所以,绝大部分城镇居民,都是用蜂窝煤炉做饭的。那时候,走进厂区的宿舍区,或者筒子楼的过道,到处都能看见成堆的蜂窝煤。
特别是楼房住户,没有蜂窝煤简直不敢想象。因为,平房还能弄个带烟囱的土灶。然后,院子里堆很多柴火。可是,筒子楼之类的楼房,你修建土灶试试?顶层住户还能竖起烟囱,下层住户烟囱安哪儿?如果烟囱安在窗外,那么下层住户土灶做饭时,向上冒的炊烟,一旦有风,就能吹进上面住户家里,呛死个人
但有了蜂窝煤则不一样,有了蜂窝煤,楼房住户随便在过道里立一个蜂窝煤炉就能做饭烧水。当然,家里地方够大,也可以在家里做饭烧水。但筒子楼面积太小了,为了不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一般人都在门外做饭烧水。而蜂窝煤炉一点点大,一只手就能轻松提来提去的
而在蜂窝煤炉发明和普及应用前,人们一般烧土灶或者煤球炉。但煤球炉效率不高,耗煤还大,不那么经济。
而在土灶时代,农村还有一个职业,叫做“樵夫”,也就是砍柴的。因为,当时城市居民也烧土灶,对柴火的需求很大。
为了供应城市生活需要,每天都会有很多樵夫进山砍柴,然后,挑着或用小车推进城里贩卖。而且,还供不应求。
因为没有柴火就没法做饭取暖,所以,柴火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资源。古人形容生活琐碎的时候,也是用“柴米油盐”形容。其中,“柴”字竟然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程度。
但蜂窝煤出现后,世界就变了。可能,人们形容生活琐碎,就得说“煤米油盐”了
一个简单的蜂窝煤,就能给城市居民带来巨大的便利,改变人们的生活。一旦蜂窝煤普及开来,整个欧洲对煤炭的需求将士极为巨大的。
有蜂窝煤的需求在,马林压根不用搞什么烧煤的蒸汽机,就能躺在家里坐等数钱。因为,人们可以一天不用工业品,但不能一天不做饭烧水啊而蜂窝煤做饭烧水是如此地方便,而且成本很低。只要不傻,肯定选蜂窝煤啊
当然,交通运输极为不便,或者离产煤区太远的,那就不好说了。毕竟,这个年代陆上运输成本实在太高。要是运输成本太高了,人家还不如使用柴火呢。
但可以肯定的是,凡是水运发达的地方,肯定很容易能运来大量煤炭,推广蜂窝煤的使用。像莱茵河流域、埃姆斯河流域、威悉河流域和易北河流域,就很容易推广蜂窝煤。而这几条河的流域,基本都相当于半个德意志了
还有,别忘了现在马林也是英格兰头号煤矿主。在英格兰,马林一样可以发大财
不过,为了能让西蒙的婚事能顺利进行,马林就算知道蜂窝煤的霸道逆天,也不得不暂停蜂窝煤的推广事宜。等到西蒙婚后,他才打算推广蜂窝煤的使用。
所以,马林派出了代表团,前往克里弗城和拉马克家族商议婚事。为了尽快速战速决,马林要求婚期定的早一点,免得夜长梦多。同时,他也给拉马克家族送去了厚礼,好让他们快点答应。一旦拉马克家族答应了,马林就打算尽快让西蒙成婚,好不耽误自己卖煤
就在马林头疼着西蒙的婚事和蜂窝煤的时候,欧洲的春耕也渐渐接近尾声了。此时,只有北部地区还在继续春耕,而欧洲中南部地区的春耕,已经基本停止了。
这时候,法国人开始动起来了。春耕一旦结束,法国等于就可以腾出大量的民夫甚至军士了。而这个年代欧洲以种植不怎么需要管理的黑麦和大麦为主,一旦春耕结束,播种完成后,欧洲的农民基本就没啥叼事做了。这个时候,非常适合发动战争
于是,路易十二在南部地区的春耕结束后,就下令整个法国动起来,为法国大军进军意大利做好准备。而法兰西王国和西班牙的争霸冲突,也是一触即发。
打聚集几万大军和几万民夫的动静实在太大了,很难不引人注目。因此,路易十二在春耕大部分结束后,忙得并不是出兵问题,而是保密问题
第1403章 指东打西()
六万大军的集结,动静极大。可以说,整个法国都会行动起来。特别是物资的集结,动静那可老大了,需要从全国各地调集。
这是因为,法国目前还是传统的军制,也就是采邑制。平时,法国常备军也就两万多人。其中,大部分还要驻守巴黎。要是出动6万大军的话,必须召集全法兰西王国的采邑骑士,和骑士的扈从军队。还有就是,地方上的步兵。
所谓地方上的步兵,其实就是平时驻守在各地的地方治安部队。它的定位,和后世的警察部队差不多。但是,用途要比警察多多了。比如,它还担负着下乡收税和征粮的作用。当然,这些地方部队,并非都属于国王,很多都是当地封臣的打手。而在北海国,也有类似的部队,但比较少。比如,马林用来巡视乡下,避免外国渗透的骑警部队,就属于这种性质。
但是,这些地方上的步兵,平时欺负老百姓还行,真要论战斗力,恐怕是不行的。当然,肯定要比临时抓来的农夫组成的征召兵要强一些。毕竟,这些人都是国家豢养的鹰犬,还是比老百姓要凶一点的。
而北海国和法国不太一样,马林虽然也能动用几万人,但那多半是常备军,分属几个大营驻扎在北海国几处的。一旦战争开打,他们都不用从全国集结,直接整体移动就行。唯一麻烦的,大概就是后勤工作了。
但北海国的后勤和法国的后勤又不一样,法国几万后勤民夫,需要从全国各地征集粮食,集中运往大营。因为,巴黎平时根本就没准备那么多军粮。所以,为了满足战争需要,路易十二下令从全国各地抽调壮丁,带着军粮到规定地点集合。
而北海国则不一样,因为,马林在奥里希的存粮,就能满足大军粮食需求。毕竟,北海国粮食产量非常高。特别是东弗里斯兰省的粮食产量,就足够大军所需。
所以,一旦开战,马林只需要在东弗里斯兰省就地征召几万民夫就可以。都不用他们运输粮食来集中,只要带个人过来就行。因为,奥里希和埃姆登这样的大城市,不但粮食充足,还有足够的运粮食用的独轮车,以及帐篷等物资。既然物资齐备,自然不用到全国各地征集民壮了。而法国那边,因为反正要从全国各地运输粮食过来,不如在各地征召民壮了。反正,各地收上来的粮食,也需要这些民壮运过来
但是,就是这点不同,导致两国发动战争时的动静非常不一样。法国那是举国动员,想要不引人注意都难。而且,总耗时会非常长。
路易十二很担心——等到法军集结好,恐怕西班牙人早就准备好了。有准备的西班牙军队和没有准备的西班牙军队,那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如果知道法国人要来,西班牙人肯定会准备足够的弹药用于守城啊。如果城头上的西班牙守军中的火枪手备足了弹药,对守城帮助是极大的。
这个年代,欧洲国家发动战争,除了粮食需要提前准备,火药也是如此。因为欧洲不产硝石,所以,发动战争前,官方也需要提前储备火药。不然,打一场战役就不够用了。所以,路易十二不希望西班牙人在那不勒斯的守军提前做好准备。特别是,不希望他们提前准备好充足的粮食和火药
“怎么办呢?如何让西班牙人没有防备呢?”路易十二苦恼不已。
然后,新晋拉菲男爵约翰。拉菲就把这个情报通过信鸽传回了奥里希
“隐藏6万大军和8玩民夫的行动?这不异想天开吗?”马林有些无语。就算是不需要从全国各地调集粮食的北海国,想要隐瞒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也是做不到的。除非,敌人没有意识到对方要打自己
“对啊,如果西班牙误以为法国人不是针对自己,就不会有防备了!”马林脑海里,冒出了“指东打西”这次词汇
指东打西和声东击西,其实是一个意思。但是,指东打西更加积极主动,属于主动出击,着重点在“打”字上。而声东击西,则略显得没有底气,更多用于迷惑对手,属于战术运用,有点游击战的意思在内。
路易十二想要瞒过西班牙人调动6万大军,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可以让西班牙误以为对方不是针对自己。
所以,马林想到——若是路易十二以对瑞士用兵为借口,是否能瞒过西班牙?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路易十二摆出一副“势必要帮瑞士人打跑哈布斯堡家族”的架势,西班牙人肯定会相信。毕竟,法国和哈布斯堡家族的确积怨很深。当初,法国可是抢了勃艮第公国的大片土地的,连首府第戎都抢走了。所以,两家绝对是无法和解的世仇。法国人对哈布斯堡家族用兵,毫不奇怪。
但是,马林却认为这样做不妥。为什么?因为西班牙人就算相信路易十二是去打哈布斯堡家族的,也不会袖手旁观,而是会选择进行战备,准备支援哈布斯堡家族。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西班牙和哈布斯堡家族那是战略同盟。双方曾经签订反法同盟,而且,为此还进行了联姻。比如,西班牙将胡安娜公主(疯女胡安娜)嫁给了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儿子英俊王菲利普,而西班牙***安,则娶了菲利普的妹妹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当然,现在胡安王储已经是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国王了,和其父亲斐迪南二世共同执掌西班牙。
作为盟友加姻亲,若是得知法国人要攻打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人则会不得不履行盟约,集结兵马和法国一战。如此一来,迷惑西班牙的任务,也就失败了大半。
如何让西班牙人明知道法国集结大军,却无动于衷呢?马林摊开欧洲地图,当他看到意大利地图时,笑了
因为,他看到了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公国
米兰公国现任公爵是卢多维科。斯福尔扎,但米兰公国有个问题,那就是——正统性受到质疑。
斯福尔扎家族并非米兰公国的老牌统治家族,而是新晋崛起的暴发户家族,和霍夫曼家族有点类似。
当初,卢多维科。斯福尔扎的父亲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只是个雇佣兵首领,驻扎在米兰公国。但米兰公爵维斯孔蒂去世后没有子女,于是,米兰人就宣布米兰公国成为共和国。然后,掌握米兰军权的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趁机控制了新成立的米兰共和国。因为他的妻子比安卡。维斯孔蒂是维斯孔蒂公爵的私生女,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就以此为依据,宣布自己为米兰公爵。
但是,法国那边奥尔良家族的人不乐意了。因为,路易十二的祖母瓦伦蒂娜是维斯孔蒂家族的正牌公主,比维斯孔蒂的私生女比安卡更有资格继承米兰公国。
所以,路易十二要求继承米兰公爵,并打算赶走斯福尔扎家族这个“僭主”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路易十二当时随着查理八世攻入意大利。查理八世跑去争夺那不勒斯王国去了,而路易十二则留在了米兰,赶走了卢多维科。斯福尔扎,自己当了米兰公爵。
但随着梅毒的爆发,法军大败,退回法国。所以,路易十二也跟着跑回法国了。后来,还继承了查理八世的王位。
本来,按照历史,路易十二继承了王位后,就会攻下米兰公国,甚至抓住了卢多维科。斯福尔扎。
可是,这个时空,因为马林的出现,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并未败亡。法国的确谋夺过米兰公国,但是,马林给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出主意,让其保住了有生力量,退到了当时已被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的瑞士格劳宾登地区。后来,趁着法军主力离开的机会,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又夺回了米兰公国。现在,原本历史上于1508年就去世的卢多维科。斯福尔扎还好好地活着呢
不过,路易十二似乎从未放弃对米兰公国继承权的诉求。所以,这次法国出兵意大利,似乎可以用夺取米兰公国作为借口啊
米兰公国虽然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盟友,但他们不是西班牙的盟友。路易十二出兵攻打米兰公国,哈布斯堡家族肯定着急,因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第三任妻子比安卡。玛丽亚。斯福尔扎就是斯福尔扎家族的公主。当然,比安卡。玛丽亚。斯福尔扎已经于1510年去世,但两家还是盟友,共同对抗法国呢。
但这和西班牙没什么关系,西班牙人和哈布斯堡家族是盟友,但盟友的盟友却未必是自己盟友。
所以,路易十二用进攻米兰公国作为借口,西班牙肯定不会有太大反应。当然,路易十二不能学查理八世同时谋求那不勒斯王位。不然,西班牙人肯定急眼
因此,马林派人用信鸽给约翰。拉菲送去指令——让其建议路易十二以“夺回米兰公国”为借口聚集兵马。但是,必须暂时否认对那不勒斯王国有想法。这样,西班牙人就不会特别重视了
收到马林的密信后,约翰。拉菲立即进宫,向路易十二献上了“指东打西”的计策
第1404章 西班牙人的注意力()
马林为什么要帮法国人呢?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自然是怕法国人初期作战不利,以至于放弃意大利的争霸。
别看法国人能轻易动用几万大军,可是,法国军队的战斗力还真不算太强。若是在野外决战,法国人仗着骑士优势,没准还挺厉害。毕竟,2万法国骑士冲起来,绝对地动山摇。
可是,若是法国人围攻西班牙人守卫的坚城要塞,那就要命了
西班牙人因为贡萨洛。德。科尔多瓦这个名将的关系,对火枪的使用非常重视。如今,西班牙在那不勒斯王国的常备军上万人,就有2500支正宗的穆什克特大火枪。
这2500支火绳枪,若是在野外决战中,面对6万法军可能有些捉禁见肘。可是,用于守城的话,那就厉害无比了!
曾经,在原本历史上,1529年维也纳之围中,奥地利人就凭借74支火绳枪,成功守住了奥斯曼土耳其人大炮轰开的城墙缺口,顶住了奥斯曼土耳其10万大军的进攻
所以,拥有2500支火绳枪的西班牙那不勒斯守军,守城能力极强。前提是,弹药要充足
眼下,根据在西班牙的法国密探得到的消息,为了镇压摩洛哥人的反抗,西班牙人将大部分火药都用到摩洛哥战场上去了。所以,那不勒斯王国那边,火药并不充分。就算那里的西班牙守军有2500支火绳枪,若是没有充足的弹药,也和烧火棍差不多。
只要西班牙人不给那不勒斯王国驻军补充足够的火药,法国人凭借着数量优势,肯定能打下那不勒斯王国。随后,法国和西班牙在意大利的拉锯战才能顺利展开。
若是一开始西班牙就成功打退了法国大军,那争霸意大利,就无从谈起了。因此,马林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必须在前期支持法国人。当然,是暗中支持
而第二点嘛,则是马林希望约翰。拉菲这个自己麾下的间谍,能够通过此次献策,获得路易十二的宠幸,进入法国核心贵族圈子。然后,想办法接触都铎家族的玛格丽特这个女人
这个女人“生下”的所谓“亨利八世”,对爱德华的正统性挑战太大了。当然,马林不关心爱德华的死活,他是担心将来自己儿子凯撒当了英格兰国王后,受到这个所谓“亨利八世”的挑战。
所以,无论如何,马林都要想办法除掉都铎家族的玛格丽特和她那个所谓的“儿子”。马林还不知道那个“亨利八世”是个冒牌货,但就算知道了,也要除掉。因为,就算是冒牌货,也能有足够大的影响。毕竟,法国人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