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乌尔里希公爵和那些男爵们约定好——接下来接收的无主庄园,都会分给那些男爵。不过,分配时,采取的是拍卖制。也就是说,乌尔里希公爵不要那些庄园,但想要那些庄园,必须通过拍卖拿下。而拍卖的钱,都归乌尔里希公爵
如此一来,缺钱的乌尔里希公爵得了钱用来还债,而男爵们得到了实惠的土地,还能传世,绝对是双赢啊!
当然,这并不只是双赢,而是三赢。因为,男爵门现在也没啥钱。所以,他们需要借贷买地。如此一来,另一个赢家出现了,那就是——银行家族富格尔家族
乌尔里希公爵和男爵们已经联合发出了邀请,邀请富格尔家族来参与此次土地瓜分,为男爵们买地提供贷款。而按照这个年代贷款年利息至少10%,一般都15%以上的情况,富格尔家族这次也能吃个饱
甚至,这次分赃大会之后,符腾堡公国的男爵们忽然发现——好像那些泥腿子叛军的存在也是个好事啊
那些被祸害的贵族和容克地主们留下的土地,都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绝对的血赚啊
所以,接下来,符腾堡公国的男爵们,对于镇压农民起义也就不那么上心了。甚至,有意拖延。因为,那些泥腿子叛军祸害的庄园越多,他们之后的好处就更多。不过,前提是——他们得守卫好自家庄园,免得被叛军给祸害了,让自己也沦为受害者
事实上,对于这次符腾堡公国的农民起义,还有另一个隐藏的大赢家,那就是马林。因为,被镇压的农民起义军的俘虏,大都会被卖给马林,充实美洲殖民地的人口。和山地纵横的符腾堡公国的相比,美洲河流边的肥沃的土地不要太多哦。
这些个符腾堡男爵们拼命抢夺的庄园,在马林眼里,就是渣渣啊。现在,马林最缺的就是人口了。只要有人,就能开垦出比整个符腾堡公国还要多得多得多的肥沃耕地。这帮符腾堡贵族们抢得打破头的那些小庄园,马林都懒得多看一眼。所以,他也算这场符腾堡农民起义的大赢家。只不过,他是个隐藏的大赢家。
所以,这场瓜分盛宴,不是三赢,而是四赢。唯一输的,大概就是那些死难的庄园主了
第1575章 移民开发计划()
雅各布。富格尔这些天脸上的笑意一直压不住,为啥?因为最近钱太容易赚了啊!作为银行家,富格尔家族最喜欢优质客户找他们贷款了。就像后世华夏的五大行,看到马爸爸和老王等富豪找他们贷款。保险啊,利润也足
而且,这年头贷款,利息可比后世高多了。那些贵族们和富格尔家族,年利息都是15%起步。这还是偿还能力比较好的贵族,负债多的,需要提高利息才能借到钱。比如,20%甚至更多有时候,遇到战争,年息甚至能暴涨到40%
什么?你说那些贵族可能还不起?不可能的。为啥?这次处理那些庄园,那些贵族可是用买来的土地抵押的。不管怎么说,土地都不会贬值。实在不行,大不了把那些抵押买来的庄园没收呗
总之,有土地抵押的贷款,还是比较保险的贷款。此外,这笔生意的介绍人马林,也是雅各布。富格尔眼中非常优质的客户,不亚于后世五大行眼里的马爸爸和老王。因为,马林手里有硬通货抵押——粮食和烈酒!
马林跟乌尔里希公爵购买人口,有几十万金币的缺口。这些钱,都需要跟富格尔家族借,年利息都是15%。而马林也是有抵押的,这抵押可以是粮食,也可以是粮食酿造出来的烈酒。都按照市价的8成进行抵押,也就是进货价的样子。当然,只有马林还不起钱时,才会抵押粮食或烈酒。而根据富格尔家族的情报显示,马林手里的粮食和烈酒价值远超抵押价值。因此,不担心马林还不起贷款。如此一来,这生意就是躺赚了。
因此,在马林将美洲开发成繁荣的国度之前,明面上最赚的,大概就是富格尔家族了。其次,就是拿了很多现钱的符腾堡公爵乌尔里希。
但是,如果从长远看,马林这个最赚的人不算,最赚的其实是那些瓜分了大部分庄园的贵族们。因为,耕地是永远保值的,特别是在平原少的南德意志地区。
当然,这个长远,要过好几百年。等到后世开始炒地皮的时候,这些土地的价值才能体现。若是纯粹种田,利润还远不如富格尔家族这个开银行的呢。但几百年的时间,谁说的清这些贵族的后代们能不能保住祖先的土地啊?
如果从风险角度考虑的话,最不靠谱的符腾堡公爵乌尔里希反而成了最大赢家了。因为,他已经入袋为安了啊
但可惜的是,这货的钱,大部分要拿去还债,而不是拿来投资钱生钱。而且,以这货的奢侈作风,就算还债之后还能多几十万,多半也会被其花光
要不然,以他能套现一百几十万古尔登金币的收益,用来买几个伯国都够用了。
不过,马林最喜欢乌尔里希公爵这样的败家子了。因为,如果不是这厮欠了上百万金币的巨债,又怎会被逼到卖人口的地步?而马林最缺人口,对于这种敢卖人口的败家子公爵,乐得恨不得亲他几口。
而且,马林就是要拿乌尔里希公爵当标杆,做榜样给其他人看。要知道,在德意志地区,人口多的可不止符腾堡公国一个。整个南德意志地区,大部分诸侯国都人口嫌多。主要是,这边平原太少了。
几百年安定的生活,没有战争,人口在不住增加,使得德意志南部各诸侯国都有人口富余的问题。所以,鼎鼎大名的德意志雇佣兵,主要来自南德意志地区。因为,只有这边有多余的人口去当兵送死啊
除了今年的这几场农民起义,接下来十年后,还有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同样是在德意志南部地区。
1524年的那场德意志农民战争,被镇压者屠杀的农民,就超过10万人。而且,这多半是壮丁啊!若是连他们家人一起打包,那就是几十万人口!
若是能趁机买下来,完全可以在北美开垦大片土地出来啊!要知道,北美十三州独立时,十三个州也才两三百万。几十万人,完全可以开垦两三个州的地方了。那可是老美的州,一个州起码十几万平方公里呢!两三个州,比整个德意志地区都要大!
当然,所谓的开发两三个州,也不大可能全开垦出来。但是,主要河流两岸的肥沃土地,还是能开发出来的。当初,殖民美洲的殖民者先驱们,就是这么搞的。对于不靠河不方便灌溉的地方,他们都懒得开发,只开发靠河的肥沃土地
而在欧洲,靠河的肥沃土地,一般只掌握在贵族手里
马林现在花费大量钱财,跟乌尔里希公爵这个败家子买人,其实就是在做给别人看。在完成交易后的适当时机,马林还会故意把消息透露出去,让别的南德意志诸侯们眼红。然后,过几年等1524年农民起义爆发,他们就会想起来——貌似这些叛逆还可以拿来换钱呢!然后,不用马林说,他们就会主动来推销了。毕竟,大部分德意志诸侯财政都不好。能换钱,他们也不会愿意杀掉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经济条件好的诸侯,也不会过分压榨农民。而不压榨农民,也不会爆发农民起义
也就是说,凡是爆发农民起义的诸侯国,其诸侯肯定很缺钱。不然,也不会使劲压榨农民,逼得农民发动起义。
到时候,这些缺钱的诸侯抓到造反的农民,能卖掉换钱,他们肯定愿意。毕竟,谁都不愿意当一个穷鬼
在马林催促符腾堡公国尽快将那2。65万农民和他们的家人押解往卡尔斯鲁厄装船的时候,本土埃姆登港,从布赖施高地区买来的3000个农民家庭共1。3万人,最后一批3000人已经装船离港,开赴美洲大陆了。
这次这1。3万移民,目的地依旧是刚刚占下来的特拉华河以东的新泽西州。那边有两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呢。之前主要是由几万英格兰难民为主,德意志人只有几千人。包括新泽西边上的纽约地区,也是英格兰难民为主。
马林终究是个德意志人,自然不希望自己最看重的地方英格兰人占优势,即使他们同样是日耳曼人。
所以,不管是这一批1。3万人,还是下一批十几万符腾堡人,肯定都优先安置在纽约和新泽西地区,以使得德意志人占据主导地位。当然,泰勒教导出来的小忽悠们也是要配备的。马林需要这些传教士帮忙忽悠,让新的移民们对自己死心塌地。
好在,现在泰勒的很多弟子都能独当一面了,不需要泰勒亲自出马教导小忽悠了。而泰勒的众多弟子一起发力,也能教导出数量更多的小忽悠传教士,帮马林安定人心
不过,新泽西州肯定用不了十几万人。所以,当符腾堡地区的十几万移民抵达后,马林的殖民军队就会渡过特拉华河,向后世的特拉华州和西边的宾夕法尼亚州的方向进发,占领和开发这些地区。
在后世,宾州的红橡可是很有名的。而著名的“宪法号”战舰,主要就是用红橡木建造的。而且,宾州资源丰富。其西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资源,非常丰富。后世美国著名的钢铁中心匹兹堡,就在宾州西部地区,靠近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
此外,世界上第一口近代油井,就是“石油鼻祖”德里克于1859年在宾州西北部靠近伊利湖不远的泰斯特维尔用钻井的方法打出的。
马林不知道泰斯特维尔具体在哪,但是,他知道,像泰斯特维尔这种早期的油井,在开发前,肯定会有油苗露出地面,散发出类似硫磺等气味。不然,早年的石油从业者,也不会在那里钻井。毕竟,当时石油工业还没起步,根本没有什么“向斜找水,背斜找油”的理论。能让他们钻井,只能是因为油苗露头了
而控制了宾夕法尼亚州,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向西,寻找五大湖区的优质铁矿了。有铁有煤,这儿的工业条件可比德意志本土还要牛了。毕竟,德意志本土其实是缺少铁矿的。像五大湖区那种高品位优质铁矿,那就更少了
第1576章 各司其职()
对于美洲的移民和开发,马林是有全盘的计划的。之前,因为各种原因,马林的美洲殖民地,只有布雷顿角岛和纽约的几万英格兰移民,以及萨凡纳、古巴、格林纳达和潘帕斯草原的各几千人。巴拿马地区,因为气候恶劣,主要以黑叔叔为主,白人只有一千多。
总共加起来,这些殖民人口,不算黑叔叔,也就六七万人。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那5万英格兰难民。这些难民,还是当初苏格拉入侵英格兰时,破坏英格兰北方几个郡产生的难民。
因为之前为了防止有人抢生意,马林故意妖魔化美洲大陆。结果,马林也自食苦果——没有多少德意志移民肯去美洲大陆。
但马林还没法解释,因为,他一解释就露馅了,别的国家就会对美洲产生兴趣。所以,他只能忍着。好不容易逮到农民起义的机会,才能大规模强制移民人口去美洲。
在未来,马林打算——将纽约和宾州等核心区域,主要让德意志人占有和开发。而英格兰人,则主要安排在海边,以打渔、捕鲸为主。
英格兰人的长处,主要是航海和养羊。种地什么的,他们根本不精通。要不是有军队压制,他们才不乐意对土地精耕细种呢。所以,等德意志移民够了,不如安排他们去捕鱼或航海,也算解放了他们的天赋。
至于德意志移民,大多是旱鸭子,更加看重土地,也喜欢安稳地种地。另外就是,德意志农民听话啊
虽然德意志农民种地的天赋不比英格兰人好多少,和华夏农民不能比,但德意志人比英格兰人更听话,更服从。千百年来的农奴制,让德意志农民习惯了听从贵族老爷发号施令,一向比较老实。就连参加农民起义,也是因为贵族老爷压迫太狠,让他们活不下去了,才无奈揭竿而起的。像德意志北部地区,因为有足够的田地去种,就没啥农民起义。
而英格兰不一样,自从1381年的“瓦特。泰勒”农民起义爆发后,英格兰的农奴制就开始解体了。整个15世纪,大部分英格兰农奴都赎回了自由身,成了自耕农。
自耕农自我意识比较强,也比较难管理。比如纽约殖民地,要不是有两千殖民地军队压着,艾伯特都有点管不动那些英格兰移民。
而且,这两年,那些英格兰移民也开始有点闹腾了。主要就是——那些英格兰移民,想要赎回农奴身份,当自耕农
原因很简单——这些英格兰移民,原本在国内就是自耕农。几年前,因为国内粮食被苏格兰抢光,饿得活不下去了,才接受去美洲,当马林的农奴的。
开始几年,他们也的确很老实。毕竟,和粮食被苏格兰军队抢光快饿死的那段时光相比,给马林当农奴日子实在好太多了。
然而,多年过去后,他们也渐渐忘记了给马林当农奴吃饱穿暖的恩情了,开始想要更多
要是德意志农民,他们也许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德意志人农奴制一直是这样的,听领主的话才是正理。可英格兰农民不同,他们可是当过自耕农的,知道当自耕农的自由自在。
因此,在当了几年安稳的农奴后,他们开始尝试跟艾伯特索要赎回自己农奴身份的权利,想当回自耕农
当然,艾伯特并未答应他们的要求。毕竟,这口子不能随便开。可马林知道,一旦这帮人生出了这个心思,就再也按捺不下去了。当过主子的人,是不甘心永远当奴才的。总有一天,这帮英格兰人会闹腾起来的。
所以,马林也很干脆——你们不想当农奴是吧?没问题!只要德意志移民一到位,咱就给你们自由!不但给自由,还会借钱给你们买船,让你们当船主,去当渔民去!
正好,纽芬兰渔场的鱼捕捞不尽,这帮英格兰人去,肯定能捞很多鱼的。到时候,正好德意志人种田,英格兰人捕鱼不对,还可以从英格兰人里招募水手甚至水兵也算人尽其用了
当然,英格兰男人们去捕鱼,女人们也不能没事干。他们可以在家放羊啊,一边看小孩,一边放羊放羊可不需要什么体力,女人就能干。何况,还可以用牧羊犬帮忙呢!
至于种田,还是让老实听话的德意志农民来吧!然后,双方交换物资。英格兰人拿渔获和羊毛跟德意志人交换粮食和肉类,大家都能过得不错
以后,等英格兰跟北海国联统了,马林的后人就可以在北海国招募陆军士兵,在英格兰招募水兵。大家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特长
说实在的,让英格兰人成为殖民霸主,真的很浪费啊。这帮家伙的天赋点是捕鱼和当海盗好不,偏要去占领土地。结果,英格兰人占据的土地,开发是开发了,但主要靠黑奴种地。英格兰老爷们,可不愿意从事这种体力劳动。
而后世的老美,农业起飞也是因为引进了很多德裔和爱尔兰裔移民后,才安心发展农业的。而原本,十三州殖民地都是以种植经济作物的种植园为主的。讲个真人真事,英国北美第一个殖民地詹姆斯敦压根就没搞农业,粮食主要靠印第安人供应。17世纪的时候,詹姆斯敦因为和印第安人翻脸,被印第安人围攻,失去了粮食来源,饿死了很多人。然后,詹姆斯敦的英国殖民者靠吃同胞尸体才活下来
当然,也不能怪英国人不肯安心种地。而是,人家有更好的赚钱的路子,为啥要种地?英格兰人擅长航海,而航海贸易利润很高,比种田划算太多了。所以,英格兰人都去搞海上贸易去了。只有德裔和爱尔兰裔比较死脑筋,才会在土地里刨食。当然,英格兰人也是种地的。但是,人家一般都用黑奴,或者雇佣德裔或爱尔兰裔种地,自己当大爷
既然如此,马林觉得,不如给英格兰人自由,让他们发挥擅长航海和海上贸易的特点。反正,自己也需要很多航海人才的。而种田,可以靠德意志人嘛。大家各司其职,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多好
第1577章 费城对岸()
符腾堡这边,2。65万农民军战俘很快给马林准备好了,包括他们的家人的话,总人数达到了10万五千人之巨。
不过,这10。5万人里,有1。2万人是超过50岁的老人。不少农民军战俘跪下来恳求马林,请求别让他们年迈的父母跟着去蛮荒大陆受罪。
马林心想也对,老头老太乘坐帆船渡海实在太危险了。船在海上可和在内河上完全不同,内河上的船,四平八稳的,很适合老弱妇孺乘坐。比如古代华夏人举家搬迁,除非不得已,一般都会选择走大运河等水路。因为,内河船比马车平稳太多了。而海船不同,大海之上,海船在狂风之下左右摇摆,幅度很大。岁数大的老年人,怕是真的难以承受。
所以,马林最终同意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留在北海国本土的庄园里养老。至于50岁到60岁之间的,现在埃姆登港找渔船出海适应一下。等适应了,再送去北美。
当马林押着这10。5万移民抵达卡尔斯鲁厄,开始装船沿着莱茵河北上回国的时候,原本布赖施高地区那1。3万农民俘虏,第一批装载着3000人的船队,已经抵达了北美纽约…新泽西殖民地了。
他们的登陆地点,就是后世费城一带。不过,不是在特拉华河西的费城地区,而是在后世费城隔着特拉华河的对岸的肯顿。
之所以在这里登岸,是因为特拉华河西岸地区,目前还有一些印第安人土著在活动呢。贸然在西岸登陆,很容易遭到那些印第安土著的攻击。
而在特拉华河东岸的肯顿登陆,则安全多了。毕竟,印第安人土著很难横渡宽阔的特拉华河。而且,就算他们用独木舟横渡了,也会有守卫特拉华河的卫兵示警的。至于特拉华河东岸原本的德拉瓦人,基本都被马林授意艾伯特,用连哄带骗加收买的方式,全迁去奥尔巴尼去了。如今,特拉华河东岸全是马林的人。
当船队从开阔的特拉华湾驶入特拉华河的时候,船上的布赖施高的移民们惊讶地大呼小叫:
“上帝啊,好大的河!这宽度,比莱茵河宽多了啊!”
实际上,这就是他们没见识了。特拉华河并不大,全长才650公里,哪能和莱茵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