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这是我们韩家的表姑娘依兰,刚到京城不久,秀晴,依兰,快见过娘娘。”
大家族子嗣兴旺,一表三千里,韩夫人连这位表姑娘的父母都不介绍,可想是多远的亲戚,卫贤妃却把亲亲的外甥女韩秀晴晾在一旁,拉着叶依兰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心里十分满意,自个儿看一阵,拉着叶依兰的手走到皇后跟前,“皇后娘娘,臣妾今儿见到个标志人儿,臣妾觉得把京里的小姐们都比下去了,来,请您掌一掌眼。”
张皇后本是在和一位上来请安的贵妇人闲聊,听到卫贤妃的话转过头来时,脸上仍旧带着拿一脸亲和端庄的笑意,没想到一看到叶依兰的脸,脸上立时就跟罩了寒霜似的,竟没绷住。
殿内上了年纪的夫人们看到这边的动静,有不少都开始窃窃私语,卫贤妃充耳不闻,笑得越发仪态万千。
第42章()
薛云晗坐的乃是安南侯夏家的座位,离主位并不是很远,此时也看到了卫贤妃和张皇后的互动,她不大明白为什么一个和五公主长得相似的姑娘会让张皇后倏然变色。
秋狝本就是君臣同乐的盛事,这时候举行的宫宴,气氛便不大严肃,许多夫人都在交头接耳,安南侯夫人林氏年龄和资历都不浅,旁边就有一位相熟的夫人用袖子掩着大半张脸道:“夏夫人,我觉着那位姑娘瞧着十分面善,倒是很像一位去世了十几年的贵人。”
薛云晗面色不改,和夏毓珠两个吃菜饮酒,眼角的余光见到林氏朝叶依兰看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十几年?不对,她上辈子去世到如今只有四年多。
薛云晗还想知道得更多些,那位夫人和林氏却已经默契地住了口。
韩秀晴的性子往好听了说是直爽,说不好听了是鲁莽沉不住气,因此韩夫人只告诉她带远房表妹叶依兰出来亮亮相,别的一个字也没说。韩秀晴看姨母卫贤妃和母亲一意抬举叶依兰,心里不大高兴,特意往前想站到皇后跟前去,没想到刚走两步就被韩夫人拉到一边瞪了几眼。
夏毓珠是和薛云晗一起进的女学,平日里见多了韩秀晴有事无事针对薛云晗,这会儿看到韩秀晴拧不清的样子,她靠到薛云晗耳边轻笑道:“你看那一个……要不是模样长得像,还真看不出来是韩夫人的女儿。”
薛云晗听了夏毓珠的话朝韩夫人母女看过去,韩秀晴一味浅薄骄纵,丝毫没有继承韩夫人的精明强干,所谓相由心生,两人站在一起虽然看得出五官有几分相似,气质却截然不同。
就像……就像她上辈子和生母淑妃。
淑妃去世得早,薛云晗对淑妃的相貌印象并不深刻,这会儿才想起从前父皇总是说她活泼开朗,而淑妃则是温柔娴静的性子,她也就是长相随了淑妃,性格却是像父皇年轻的时候多一点。薛云晗突然福至心灵,叶依兰虽然有点像上辈子的她,恐怕更像的是她去世的生母,淑妃。
带一个酷似皇帝去世宠妃的姑娘在这种时候亮相,卫贤妃的心思昭然若揭,也难怪张皇后变脸色。
“皇后娘娘,这位姑娘出尘脱俗,就跟画里的人似的,您说是不是?”
无论是张皇后还是在座见过淑妃的众位夫人们,脸色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了先惊讶后恍然的表情,可见众人眼里叶依兰的确是很像淑妃,卫贤妃笑得仪态端方,心里却有些复杂。
淑妃进宫之前,卫贤妃和四皇子生母王惠妃都算是很得宠的,淑妃进宫之后,宣和帝几乎是独宠淑妃一人,好不容易难产去世了吧,宣和帝就跟丢了半个魂似的,如今再来这么个酷似淑妃的姑娘在宣和帝身边,这些年卫贤妃仅比张皇后略厚一点的宠爱恐怕要更稀薄了。
卫贤妃唯一觉得安慰的是,叶依兰一家人都捏在韩家手里,以后进了宫无根无基的,还不是得靠着她这颗大树,任她拿捏,叶依兰越得宠,对于儿子夺大位来说便越有利。
张皇后已经神色如常,拉着叶依兰的手上下打量一番,还从手上撸了个镯子直接套到叶依兰手上,对着韩夫人矜持笑道:“难为你们寻来这么个标志的姑娘,往日里只道贤妃妹妹天姿国色,没想到竟有比贤妃妹妹更胜一筹的。”又对贤妃道:“哎哟,妹妹可别恼,这不过是个小辈儿的孩子,看着年轻新鲜些,和妹妹自然是没得比的。”
明明介绍了是韩家的表姑娘,被张皇后一说倒好像来历不明似的,且还趁机刺了卫贤妃两句,其他人不好接这话,唯一能开口的卫贤妃不理会张皇后话里有话,只笑一笑,从头上拔下一根金嵌碧玺的镂空簪,插到叶依兰头上,“娘娘说的对,依兰长得好不说,这年纪又最是鲜嫩水灵,将来必是有大造化的。”
说着“长得好”“大造化”时特意加重了音调,朝张皇后柔媚一笑。
“贤妃啊,我前儿听了一个故事,”张皇后冷哼一声,不急不缓地说:“说是有个牧羊人,放羊的时候遇到一只狼,那只狼在羊群外徘徊了很久都没有攻击任何一只羊,牧羊人就以为这是一只无害的善良的狼,有一天牧羊人去赶集,就托这只狼替他看管一下羊群,你猜怎么着?”
韩夫人恭敬低了头只当没听见,叶依兰惶恐得身子快要抖起来,韩秀晴则在一旁不明所以。
无非就是一个引狼入室的故事,便是连刚开蒙的小孩儿都知道,卫贤妃不理会张皇后的挑拨,敛衽行了一礼:“娘娘,臣妾劝您啊,还是别去担心别人家的羊,先过好自个儿的日子吧。”
言罢挥挥手,叫韩夫人几个各自回了席位。
宣和帝就在隔壁的正殿里,不过一室之隔,薛云晗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见到父皇,欣赏不进去偏殿中央女乐们表演的节目,正觉得丝竹之声太过嘈杂,音乐声竟戛然而止,跳舞的女乐们都停了下来。
“你听。”夏毓珠拉拉薛云晗的袖子,下巴朝正殿那边扬一扬。
“好!”“好!”
只听那边响起一阵一阵的轰然叫好之声,薛云晗和夏毓珠不明所以,上首的卫贤妃开了口:“皇后娘娘,听说皇上今晚兴致极好,亲自从私库里出了彩头,下了旨意叫各家的年轻儿郎们比拼诗词呢。咱们大梁向来崇尚文风,但凡家境尚可的,都会送女子开蒙入学,更何况在座的许多姑娘都在女学里读书,想必有不少锦心绣口的,不如咱们也凑个热闹如何?”
张皇后知道卫贤妃是早就想好了,打定了主要要叫叶依兰露脸,自然不肯附和:“男儿读书是为了科举入仕,为国家效力,咱们女子不过是读书明理,不做睁眼瞎罢了,怎么好和他们一样。”
卫贤妃早和张皇后撕破了脸皮,这会儿当面就驳道:“那臣妾差个人去请皇上的旨意,看皇上怎么说吧。”
张皇后一噎,人人皆知宣和帝爱好琴棋书画诗酒花,且一向在这方面上并不轻视女子,现今女学大门处的匾额就是宣和帝题的,若真使了人去请宣和帝的旨意,不过是白白讨一个不喜而已。张皇后心里虽不悦,却仍笑道:“也好,各家的小姐们自愿参加,家里无人参赛的夫人做第一轮的评比人,最后再由本宫和贤妃定夺前三名。”
卫贤妃朝张皇后一笑:“若是皇和后臣妾定不下来的,便请皇上裁决,左右皇上富有天下,出的彩头可不是咱们能比的。”
张皇后待要反驳,魏国公府、兴宁侯府等素来亲善二皇子一系的几位夫人已经行礼称道:“皇后娘娘圣明!”其他夫人们怕在贵人面前失礼,自然跟着行礼起来,生生将张皇后的话堵了回去。
薛云晗略思索片刻,就明白前三名一定会因为“张皇后和卫贤妃无法定夺”而送到宣和帝跟前,并且得了赏的人需去御前谢恩,她当即毫不犹豫地问宫女要了纸笔。
比赛以秋狝为题,应情应景,或诗词或绘画或二者结合,限时一炷香。薛云晗瞥见卫贤妃身边的一个宫女往正殿去了,想必已经去给宣和帝通风,以确保到时候能将贵女们的作品呈送御前。
这位表妹的诗书画在女学里算是不错的,但是平时并不是掐尖要强的人,怎么今儿竟似想要在御前显山露水,夏毓珠投以疑惑的眼神儿,薛云晗以手抵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然后闭上眼,回忆上辈子的往事,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叫父皇知道是她呢?
第43章()
一炷香之内,贵女们陆续交了作品上来,能跟来清河围场的都是差不多的尊贵身份,为了不以偏颇之名得罪了哪一家,家中未有姑娘参赛的夫人们,都十分认真地品评起来。
约莫过得两刻,夫人们把贵女们的作品按优劣排序,由宫女呈送到了张皇后案前。
张皇后略翻一翻,皱了眉头,她本意是一定要将叶依兰打压下去,然而呈上来的作品竟然都是拿封条封了姓名的,心里冷笑,卫贤妃知道她认不得叶依兰的字迹,倒是筹谋得周全。不过她也不是蠢笨之人,略一思忖,从一沓作品里找出几张识得笔迹的,将认识的排在前三,不管哪一份是叶依兰的,都可以保证叶依兰被排除掉。
“皇后娘娘,臣妾跟您的看法倒是不同。”卫贤妃伸出手轻轻按住张皇后要抽的几份作品,笑意盈盈:“娘娘说的对,咱们女子念书不过是为了不做睁眼瞎,哪里比的过男子呢,依臣妾看,还是送到皇上跟前儿,请皇上定夺吧。”
张皇后轻轻拨开卫贤妃的手,挑挑眉:“皇上日理万机,好不容易才得一回闲,咱们不能为皇上分忧也就罢了,怎么能拿些许小事去烦皇上,给皇上添乱呢?贤妃进宫的年岁也不短了,怎么今儿格外的淘气?”
明里说的是淘气,其实说的是一把年纪了怎么还不懂事。
“娘娘说的对,是臣妾想得不周到。”贤妃闻言果真松开了手,摸着精心保养的寸长的葱管儿似的尾指指甲,面上有些诚惶诚恐,欲言又止一番才说:“可是臣妾已经使人禀了皇上了。”
“皇后娘娘吉祥,贤妃娘娘吉祥!”梁三全利落地行了礼,“皇上听闻偏殿里也在比试文才,命奴才过来取各位女公子的作品,说要亲自评判,和正殿里的各位公子的作品一样,亲自赏赐彩头。”
卫贤妃不说话,只温婉娇柔地看着张皇后,张皇后心里恨得牙痒痒,面上却笑容满满:“有劳梁总管了,本宫正准备差人送过去呢。”
宣和帝自然不是将每一份都亲自过目,而是叫此次随扈的几位大学士按会试阅卷的方法,先选出来最好的十份,再由宣和帝亲自过目。
内阁大学士鲁修文忍不住道:“皇上,臣工乃是治国利器,却被皇上用作评判闺阁儿戏之作,也太大材小用了,臣不愿参与品评女公子们的作品。”
宣和帝闻言脸上的笑意淡了两分:“既然你不愿意,那就不要坐在这里了,明儿一早就自个儿回京吧。”
王宁在一旁几乎要笑出声来,这个鲁修文最是个不知变通的古板性子,也不知怎么进的内阁,一向目下无尘,不把他们这些大太监放在眼里,还不知死活喜欢直言谏上,上次吕仙人要找齐九十九个童女做法,就是叫鲁修文给搅黄了的。这会儿在众人面前被皇上驱逐,这么明显的厌弃,王宁心中痛快得很。
鲁修文叹一口气,自退出了正殿回居所收拾东西。
偏殿里气氛安静了下来,不管对自个儿有没有信心的,都很想知道宣和帝的评判结果,毕竟是皇帝金口玉言,扬名也好,立身也好,都是极有用的。
对薛云晗而言更是不同。
“皇上口谕,宣女公子中前三名者正殿见驾受赏——”仍是梁三全亲自跑的腿,有些尖细的嗓音拖得老长:“第一名,王尚书家王大姑娘;第二名,兴宁侯府叶姑娘;第三名,兴宁侯府韩大姑娘。”
念完了,殿内又是一阵议论声起,有那不认识的纷纷问起了这三位姑娘到底哪个是哪个。
夏毓珠小声嘀咕道:“韩秀晴那样的水平竟然也得了第三?是怕输给表姑娘了脸上不好看,一早就找人代笔的吧。”
薛云晗绷直的脊背一软,整个人气势就颓了下来,没有她……这么绝佳的机会,她没有把握得住。
却听梁三全顿了一顿又唱道:“另,望江侯家薛三姑娘,请同几位女公子一起到正殿见驾。”
于是众人的目光又朝薛云晗投了过来,也包括二公主,她觉得薛云晗和去年看着完全不一样了。人虽然还是那个人,但是去年看着是个粉嫩团团的孩童,今年看着却是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环视一圈,几乎无人比这位薛三姑娘容貌更盛。
别人看来不过是一次绝佳的露脸机会,于薛云晗却是跨越了两辈子的大事,先是一落后又一起,竟有点恍恍惚惚地,夏毓珠看表妹脸上怔然的表情,以为她是要见驾,太过于紧张,连忙轻轻掐她胳膊一把,轻轻说:“别担心,你去年不是见过一回吗,皇上很好说话的。”
薛云晗醒神过来,抱以夏毓珠一笑,一边和另外三位姑娘跟着梁三全往正殿去,一边脑子里转的飞快。
宣和帝站在案几旁,一手背在身后,一手翻着几位女公子的诗画作品,一一点评:“这幅‘见猎图’简洁流畅,将狩猎之人的豪气勃发和胯。下骏马的桀骜不凡画得惟妙惟肖,难得一个闺阁女儿下笔竟果决刚毅,毫不拖沓,这第一名是当之无愧。”说完朝臣子席位里一看,王尚书那头老狐狸躬身听着,脸上掩饰不住得意的神色,宣和帝失笑道:“王之焕,你这孙女教养得不错。赏杜祁山亲制的玄玉墨一锭。”
杜祁山已去世数十年,亲制的墨锭存世极少,王大姑娘喜出望外,连忙出列双手接了,端庄大方地谢了赏。
宣和帝将王大姑娘的画放到一旁,就着桌面点评另一幅画,“远山近水,山谷里红枫似火,流水旁落叶融金,再配上一轮夕阳暮霭沉沉,将此时此地此景表现得十分传神,这一副‘秋色图’和王大姑娘的‘见猎图’是完全不同的风格,画风是女子专有的细腻婉转,难为一炷香的功夫就作出了这么精致的画作,赏苏合香一瓶。”
苏合香是从异域辗转而来的金贵香油,并非高价可求,小姐太太们谁得了都要高兴半晌,宣和帝点评下一幅作品之前特意顿了顿,留了时间给下面的叶依兰谢赏,却没听到声音,他往前微微倾身,只见下面跪着的姑娘面色涨的通红,看嘴型是说了话的,只是声音太小所以才没听到。
宣和帝心中微微一震,即使那姑娘低着头,他居高临下只能看到半张脸,也依然能看出来面容和淑妃很是相似,尤其是那份腼腆羞涩,像极了刚入宫的淑妃。
梁三全在宣和帝身边伺候了很多年,早先一步看到了叶依兰的容貌,知道是后宫的伎俩,此时见宣和帝怔住,还是躬身往前两步,在宣和帝身后轻声提醒:“这位姑娘是兴宁侯府的表姑娘叶依兰,跟着韩夫人过来的。”
兴宁侯府韩夫人,是卫贤妃的妹妹。宣和帝回过神来,挥手叫叶依兰起来,接着点评韩秀晴的作品。
韩秀晴是一早知道题目找了人代笔的,心里虽然不满意叶依兰露了风头,但是好歹她是第三名,也能在众人面前秀一回,没想到宣和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诗不错”,赏了东西,就让她起身仍和另外几人站在一起。
宣和帝拿起最后一幅作品,画中一头梅花母鹿仓皇逃至树林深处,几只猎狗前爪伏地蓄势待发,画的边缘处露出半个马身,马背上一只泛着银光的箭矢对准了母鹿,母鹿的眼里泛着盈盈泪光,充满了祈求乞怜之意,仔细看去,母鹿身后人高的草丛里,探出了一只毛茸茸的小鹿的脑袋,那小鹿目光湿润清明,丝毫不知危险临近,一只脚已拨开草丛伸了出来。
画里的草木马匹猎狗都是写意画法,唯有两头母子梅花鹿几乎是工笔细描,画功很好,布局却潦草了些,画名曰:无题。
画中情景何其熟悉,宣和帝看着画久久不语,末了深深呼吸一口气,才问道:“这幅画看起来倒像是有什么典故?”
薛云晗出列,缓缓跪下,却未低头垂目,而是抬头直视着宣和帝:“画中是臣女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打猎的事。”
王宁冷眼瞧着,薛家一介侯府果然是没落了,连面圣的规矩都不懂,直视圣上乃是冒犯天颜,不过他懒得管闲事,只有梁三全在宣和帝后面悄悄给薛云晗打了两个眼色。
自从坐上皇位,便再也没有人敢用这种明目张胆、理直气壮的眼神看他,除了早夭的五公主,哦,还有跪在面前的小姑娘,宣和帝恍惚地想起了去年在玉秀宫的夜晚,也是这个小姑娘醉了酒后误闯进来,叫他以为是女儿回来了。
宣和帝盯着画不开口,薛云晗自顾自说起来:“小的时候和父亲一起去打猎,遇到一头梅花鹿,父亲说只准用箭射鹿的眼睛,因为这样才不会伤及皮毛,可以用来给臣女做双鹿皮靴子。”
宣和帝的心一紧,和看到叶依兰时的震惊不同,没来由地觉得忐忑不安,勉力问道:“那你父亲后来射中了吗?”
“没有射中。”薛云晗何其了解父皇,知道父皇是听进去了,摇摇头:“因为我和父亲说了一句话。”
当时有很多人随侍在旁,画中情景也好,说要做靴子的话也好,见到听到的人不少,但是那句话,上辈子的薛云晗,那时候小小的五公主,却是在宣和帝耳旁说的悄悄话。
第44章()
“父皇,不要杀这头鹿好不好,它死了,那头小鹿就没有娘了。”
记忆里五公主所说的这句话和跪在案前的薛三姑娘的话重合在一起,只是父皇二字变成了父亲。
那时候五公主还很小,没有单独骑乘,被宣和帝抱在怀里,宣和帝要拉弓放箭时,女儿转过头来在他耳边悄悄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宣和帝想起早逝的淑妃,被五公主这句话触动心肠,怜女儿小小年纪失了生母,便松了弓箭,下令放了那头母鹿。
这一句,有可能被他人知晓吗?
薛云晗看到宣和帝的眼神激烈地变换,惊痛、怅惘、期待、怀疑交织在一起,然而最终,宣和帝意味深长地看了叶依兰一眼,眼里的情绪平复了下来,脸上重新挂起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