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长子-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安从心底里厌恶,可郑氏是他的亲母,他和郑家想要彻底的断开却是没什么可能的。这儿不比现代,父父子子,孝道是立世的根本。他想要活的好,想要在官场上混,对郑氏只能敬,而对上郑家,他也自知没有撼动消灭这个百年世家的资本。

崔玄试着和纪安说道:“阿安,这些日子,我忙于政务,倒是疏忽你了。这段日子可有什么烦心事?我瞧你眉宇间有些郁色,是碰上什么难事了?”

纪安看这崔玄关心的神色,心中感动,也更加厌恶于郑家的卑劣。看着崔玄,纪安有些说不出口,再一想,事无不可对人言,他不是见了好多,因为有所顾忌而把事情埋在心里引起误会的事情吗?

怎么到了自己这儿,他就犯糊涂了,崔玄和他虽然相交两年,可他们的感情若是连这点信任也没有,那就太可笑了。

于是,纪安把郑氏的话简单的说了一遍。当然,也把白氏的怪异和对郑家的厌恶说了一下。

崔玄看着纪安苦恼的模样,笑了笑,对着纪安说道:“你看你,这有什么好生气的。郑家是无利不起早,在郑国公眼里,感情最不值钱,只有家族才最为重要。你可知,当年,当今圣上本与郑后情投意合,却是郑国公提议让圣上娶崔家女,他愿意把嫡长女许给圣上当妾。”|

说到这个,崔玄嘴角闪过一丝嘲讽:“是啊,堂堂国公府能为圣上做到如此地步,圣上怎么能不感动。两相对比,崔家这种为着利益不得不借助的势力,在圣上眼里自然碍眼无比。郑国公够狠,能忍,在圣上看来,郑家是他登上皇位最大的功臣,而崔家却是他不得不像臣子妥协的耻辱罢了。”

纪安不知道该说什么,当今皇帝对着先皇后的冷落也不是秘密。不然,先皇后所出的嫡长子按祖制早已被封为太子了。原来中间还有这么一段恩怨,为着情郎的前途,甘愿为小,这样的感情这样的付出,皇帝自然是感动的。

可先皇后又有何错,又不是她去求的姻缘,崔家在皇帝上位的时候也没少出力。真可谓是有事先皇后,无事郑家女,难怪当年皇帝能插手到纪家的家务事中来,自己立身不正啊。

崔玄也发现自己说的有些失态了,接着说道:“其实要说来,郑氏算是郑家最为天真之人。当年郑国公原配早逝,郑氏由当今皇后带着,说是姐妹,其实情同母女。郑国公续娶的是原配夫人的庶妹,她一直很有贤名,对着郑氏很是娇宠,对于原配姐姐的三个儿女最是护短。为此,郑氏性子霸道,未出嫁前就颇有蛮横的名声。”

崔玄的话虽然含蓄,可纪安还是听出了郑家后院并非铁桶一块,后母护短,恐怕是捧杀吧,不然,何意未出嫁的姑娘就被传出了坏名声?而郑后对着郑氏的维护也找到了根由,因为母亲早逝,长姐如母,也难怪郑氏多多依赖于郑后。

崔玄不急不缓的说道:“郑家早些年子弟没有多出色的,靠这你爹和这次科举的主考官,还有几门有力的姻亲,皇帝也多有帮扶。可随着郑家嫡长子郑世如成了镇北将军之后,颇有郑家一家独大的趋势。这次,他们不满足于军中事物,想要在文官中插一手,就挣取到了本届的主考官。”

说到这个,崔玄嘴角闪过一丝笑容:“科举门门道道很多,郑家有心扶持一些举子们发展朝中文官势力。可科举不易,这些人能一次考中的也不多,于是,郑家就出了歪招,花了大力气,提前把题目弄了出来,想扶持这些人中了进士,支持二皇子。”

郑家这是急了,毕竟大皇子虽然不太得皇帝喜欢,可自从要娶卢玉芬之后,皇帝好像找到了知己般,时常要把大皇子提过去溜溜。虽然不涉及政务,可毕竟都是皇帝的儿子,且大皇子虽然没有多大贤明,可最有着最天然的优势,原嫡长子。

朝中很多大臣隐隐都有立嫡立长的想法,毕竟先帝得位不正,当家圣上也是个假嫡子,若是再乱了次序尊卑,总是留有后患的。这也是皇帝只是为二皇子造势为储,却并不是直接下明旨决定太子之位的归属。

现在郑家眼瞧着大皇子和皇帝就要父慈子孝了,哪还坐得住,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皇帝的属意。所以,这才兵行险招,想从文官下手,扩大二皇子在清流中的势力,毕竟,清流们最是喜欢标榜祖制,遵循礼法。要是清流们转而倒戈二皇子门下,那那些反对的声音就会少了很多。

崔玄眼睛里闪过一道冷光,他们想的是不错,可也得看他愿不愿意。自然,这其中的隐秘崔玄对着纪安说不能全说的。

纪安想了想,对着崔玄说道:“要是我是郑家,我是不会轻易插手文官的事情的。这朝中本就有有着天然的平衡,各方各势力都在皇帝的可控范围内,郑家想要越界,本就军权在手,再染指科举,如此势力,如此野心,怕是上位者不能容忍的。”

崔玄看着纪安点点头,他这个师弟从来就是如此,瞧着平时傻气,可关键时刻却能瞧出不同。皇帝上位不易,对着权利最是看重,最喜欢玩平衡。 郑家是得他的偏向,可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郑家想动摇他的权威,那无异于虎口拔牙。他们自以为摸准了皇帝的脉搏,可却没想到会犯了皇帝的忌讳。

前世,崔家因为爵位之争,元气大伤,很难再与郑家抗衡,可皇帝照样还不是扶持起了宋家和崔太后来压制郑家。崔玄知道皇帝是属意二皇子上位,可现在皇帝还握有权柄的时候,即使是二皇子,皇帝何尝不是拉拢和防备并用的呢。

:“皇上这些年独宠郑后,又对二皇子赞赏有加,郑家是过于飘飘然了。也就忘了,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这次的事情虽然动不了郑家根基,可也要让他们伤筋动骨一番。郑氏找你也是想探探你和郑家是不是一条心,怕也是郑家试探你的意思。毕竟,比起有白家血脉的纪晨,你这个亲外孙怕是要强一些。不过,你拒绝了之后,怕就要与世子之位无缘了。”崔玄把自己的猜测给纪安说了一下。

纪安摇摇头,不在乎的说道:“我对府里的世子之位真没有想法,对郑家更是敬而远之。若是为了一个世子之位,要我出卖朋友亲人,放弃良心道义,那我是万万不能的。人活一辈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再说,十个郑家也比不上师兄你在我心中的地位。”最后一句话纪安说的很献媚,有些不遗余力的向崔玄刷好感的趋势。

崔玄听着心中像是在六月天喝了冰水般,浑身舒爽。崔玄心情一好,就把纪安的功课减少了一些。让纪安心里暗自后悔,早知道甜言蜜语对他师兄管用,他早就把糖衣炮弹拿出来使了。哎,失策啊,失策!

科举案以革除了一批举子的功名和罚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官员而结束。纪安即使还为步入官场,可作为一个预备人员,所以,他还是知晓一些事情的。

比如,这次的主考官就丢了官位,而这批被流放的官员之中,有一大部分都是郑家的爪牙。听闻,皇帝还降了郑世如的品级,让人分了他的兵权。郑家这一次可谓是丢盔弃甲,输了个干净。

不过,皇帝还是向着郑家的,一连半个月都歇在了郑后殿中,又夸赞了一次二皇子,让想要对郑家落井下石的人都收起了小心思。只要郑后不倒,二皇子还有圣宠,就伤不了郑家的根基。

而崔玄明面上也没得什么好处,大皇子一派依然按兵不动,纪安不知道崔玄的打算,可潜意识中就是相信,崔玄一定是做了什么准备。

纪安期间又回去了一趟,原本以为郑氏得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了;可没想到郑氏瞧着倒是比以前开心了一些。纪安心中奇怪,依着郑家这次的处境,郑氏应该没什么好高兴的。难道郑氏对着郑家也是面子情?

后来纪安才发现他真想错了,原来根还在这次的主考官身上,他是郑家的女婿不错,可却是二房的女婿。最为重要的是他是郑氏堂姐的丈夫,而郑氏这位堂姐就是当年与纪博悔婚另嫁的那位。

郑氏一直恨她恨的牙痒痒,觉得要不是她,自己也不会在纪府这么抬不起头来。每每受了纪老太太的阴阳怪气,郑氏就要给她这个堂姐扎个小人。可惜,这些年这位堂姐过的很是不错,更让郑氏心中郁闷不已。

这次李宗辉被革职了一下子成了白身,郑氏知道后心情就一直很爽。感觉这么多年替这位堂姐受的委屈终于平了,所以,尽管郑家损兵折将,郑氏心情也没那么低沉。

纪安忽然觉得他这位母亲也是个有意思的人,不去想着自己失去了什么,只想着仇人失去了什么,把快乐建立在仇人身上。有些本末倒置了,这样的个性,纪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不过,再知道这件事之后,纪安心中曾经阴暗的想到,这次的主审可是有纪博参与的。虽然都是郑家的女婿,可依着纪博睚眦必报的性子,这位主考官有没有被纪博下黑手,还真很难说。

随着科举舞弊案的结束,殿试很快就要来了。纪安现在整天被书册围绕,看的眼花缭乱,两眼发黑,恨不得立马殿试得了。

章节目录 第48章 是雨

崔玄还给纪安火上浇油的布置了很多功课;每日寅时准时喊纪安起床,一天几遍的来视察纪安的学习情况;若是发现纪安中途开小差,戒尺那可是重重的打下去。纪安觉得年纪这么大了,还被打板子,那种别扭劲就别提了。

于是乎;面子比天大的纪安真是豁出去了,每日聚精会神的看书温习,若不是屋子里的梁太高了;纪安还想来个悬梁刺股得了。倒是崔玄对着纪安这股奋斗劲很是满意,每次晚上抽空都要给纪安点评一下文章;再把殿试上几位主审的喜好稍稍说一下。

自然,皇帝喜欢什么样的文人;崔玄也模模糊糊的说了。越到殿试的时候,纪安越是心静下来了。好似他努力了这么久,终于要来了考了,浑身上下兴致高昂,誓要考出水平,对得住自己的一场辛苦。

殿试的那天,崔玄特意送他去的宫门口。几百个贡生在金銮殿上考试,纪安的位置靠前,之前被教导过基本面圣的礼仪。纪安也不敢直视皇帝,只是屏声静气的好好写自己的卷子。中途皇帝只是来走了个过场,就走人了。

一场考试将近两个时辰,这次出的题目,类似的崔玄也曾提过一些。纪安下笔如有神助,很快就写好了草稿,开心誊写在卷子上。心中则是暗暗佩服崔玄猜题的能力,这样的命中率,不服都不成。

纪安在心底给崔玄起了个新外号,就叫崔神算,简直百事通,万事知,好似掐指一算,就能猜个□□不离十。纪安除了羡慕嫉妒恨,还是羡慕嫉妒恨,果然,上天送来崔玄就是要让他有个学习的榜样的。

殿试完了之后,所有考生去偏殿等待考试结果。殿上有八位主考官先批阅考卷,再由他们挑出前十的卷子由皇上钦点前三甲。

偏殿之上,纪安见到了老熟人,姜曜也在这次的殿试之中。且和纪安相隔不远,纪安稍稍的退开一些,和姜曜一道。姜曜也瞧见了纪安,他知道纪安得了三门魁主是可以直接殿试的,倒是没有意外。

姜要是这次科举是考的第六名贡生,对于他们这样的勋贵子弟,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十分的了得了。而殿试排名若不出意外他也能得个二甲,这样的成绩,姜曜还是满意的,至少科举得了功名,他爹也更好为他请封世子。

纪安等的无聊,对姜曜眨眨眼,看着周围安安静静的考生们,他也不好叽叽喳喳的说话。只能通过肢体语言向姜曜表示找到组织的欣喜之情。看到姜曜,纪安就想到了顾詹,也不知道他在边防怎么样了。前段时间来信说来京,到现在也没个动响。

想到顾詹,纪安的心情就低落了下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等纪安胡思乱想完,就有太监来让前十名去殿内等候。殿试面圣,不是任何考生都能得到的荣耀,而是殿试的前十名由皇帝过目。

纪安和姜曜也在被点之列,纪安倒是不怎么激动,他感觉这次考的十分不错,能进前十十分的正常。姜曜原先就是第六名,心中稍稍的激动了一下,转瞬就静了下来。而其他八个人,除了个别一两个特别的惊喜,旁人都很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而没被选中的人,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全部的视线都集中在了他们十个幸运儿身上。毕竟,今年的前三甲就在这十个人中诞生了。

不理会旁人羡慕的眼光,纪安和其他九个人一道进了殿内。而皇帝和八位大臣们真在商讨状元的人选。状元即使榜首,八位大臣会商议后,把他们选出的第一,第二依次从上到下排序。皇帝若是没有特别欣赏的,也就会按照这样的顺序,稍稍变动一二。

这次的卷子,皇帝明显觉得第二名最和他的意思,不过,他也能理解大臣们把这份卷子放在第二的行为。放于第二的卷子文笔老辣,可算字字珠玑,但却十分的少年意气,在大臣们看来就是还不够稳重。

皇帝因为科举舞弊的案子心中不高兴了一段时间,总觉得朝廷之中多是那些老奸巨猾的臣下,所以他才会被欺瞒至此,个个为了自己的利益,半点没有忠君之心。这样一想,他就把第二的卷子放在了第一,钦点为榜首。

皇帝是没有顾忌的,等选完之后,让太监把名字先给他过目一遍。瞧着榜首是纪安,脑子里好像有些熟悉,姓纪,不会是纪博之子吧。一想到纪博之子,皇帝就想到了十五年前的一场闹剧,心情就有些坏,想把纪安的卷子给放到后面去。

可一想,这不正好是个敲打郑家的机会吗?当年,皇帝自认为是对郑家仁至义尽了,可郑家现在越来越拎不清了,拎不清就算了,可也不能连累他的二皇儿和自己的爱后。这天下是他的天下,他能捧起谁也能踩下谁。

于是,皇帝也就没有动,还是把纪安放在了榜首。

结果出来后,前十名考生站在殿内,由太监传唱,从第十名开始,没喊到一个人,那人眼里都要露出一丝失望。十年寒窗,一朝及第,有谁不希望自己能得个前三甲?

喊到姜曜的时候是第四命,也就是二甲头名,成为传胪。姜曜对这个名次很是满意。而纪安心中大定,因为殿中就剩下了他和另外两位没被点到,也就是他已经是前三甲了。

纪安觉得依着他的年纪和笔法,怕是会得个探花郎。他年纪不大,又是从六艺晋升,探花郎倒是清雅尊贵,人人说起来也算实至名归。而两外两位考生年纪最小的那个也得看着有三十出头了,明显的也和纪安想得差不多。

毕竟探花郎得长得好,年纪轻,这虽然不算必然,可也都是大伙心照不宣的。不可否认,他们三个人之中,纪安却是是长得最好的,也是年纪最小的。所以,这两位倒是没把纪安放眼里,想着状元之争大概就得在他们两人之中了。

而第三名传唱的是那名三十出头的林姓贡生,他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等第二名被那位姓武的贡生得了,全场九名考生再看纪安的眼神那是惊讶嫉妒羡慕,纪安感觉自己就要被别人的眼神盯得快要融化了。心中则是感叹道,不就是个状元郎吗?你们也不用惊讶的眼珠子都要掉下来吧。

不过,纪安的心里倒是美滋滋的,状元郎,不错,终于能有一项是能和师兄一样的了。虽然分量比不过师兄的三元及第,可好歹也是状元。纪安这个时候,自我感觉十分之良好。

前三甲皇帝会亲自簪花,纪安人最小,却是站在最前排。皇帝坐在龙椅上,纪安没敢多瞧,只见皇帝好似三十出头的模样,可称得上相貌英俊,算是位美大叔。

主审的八位考官之中,纪安就瞧见了崔玄,崔玄也笑着看了他一眼,纪安小心肝直晃悠。心中则是想着,师兄对我笑了,对我笑了。嘿嘿,这次师兄肯定是满意的。

皇帝在上面开口道:“状元郎在哪?站上前来给朕细细瞧瞧。”

纪安抬脚上前两步,跪地给皇帝行礼。然后稍稍低下头,不去直视皇帝。皇帝的笑声传来道:“果然是玉树临风,仪表不凡啊,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华,好,好!”

殿中的李大人回禀道:“启禀圣上,此子与崔大人同出一门,自然是甚的崔大人真传的。想当年,崔大人三元及第,百年一遇,今日又有纪状元这样的少年英才,都是我主英明,天佑大秦啊。”

皇帝听完嘴角含笑,可眼里的热度却冷了下去。

崔玄冷眼瞧着李大人,这话明着是拍皇帝的马屁,为他和纪安说好话。其实,皇帝心属二皇子,对崔家一直用着防着。现在这么明晃晃的点出纪安和他的关系,皇帝焉能重用纪安,增加崔家的势力。

再说,纪安的身份本就尴尬,是皇家不愿意拿到明面上来说的。这次皇帝会点了纪安为状元,纪安的文章怕是极和皇帝心意,且皇帝也怕是存了用纪安敲打郑家的意思。这也是科举舞弊案之后,崔玄料到的。

崔玄对着李大人就是他的好祖母娘家的侄儿,前世帮着他的好三叔争夺自己的爵位。这世又处处打压于他,不过,想到前段日子把他弟弟李宗辉革职,去了李家的一臂,崔玄心中稍稍解气了些。

果然,皇帝说道:“既然是崔爱卿的师弟,那就让状元郎去礼部做个郎中,跟着崔爱卿好好学着。崔爱卿,朕可把纪家小子交给你了,你可得好好给朕培养出一位栋梁之才啊。”

崔玄淡然的回道:“臣遵命,定不负圣上隆恩!”

殿中其他人心中则是有些看不懂皇帝是个什么想法了,虽然状元一般初封官职也就五六品,可却是能进翰林院的。五品礼部郎中,看着是个五品官,可哪能和翰林院的五品相比,这是不喜这位状元郎了?但这状元郎可是皇帝钦点的,怎么又不喜了呢?

纪安心中倒是没多大的想法,唯一的想的就是,他的外放之路怕是得再等等了。

因为纪安被调往了礼部,剩下的榜眼探花也都分别调往工部和户部做郎中。这下好了,这一届前三甲都进了六部,让众人摸不着头脑了,这皇帝是想干嘛?难道是因为科举舞弊案,让皇帝厌恶了这一届的举子们,这才明升暗降的。

不管众人心中怎么想,纪安殿试之后就在宫门口等着崔玄一道回去。没曾想,刚刚出门就碰到了那位李大人和另一位大人出宫。那位李大人瞧见纪安,不知道那根筋搭错了,对着身边的大人说道:“外甥像舅,我本是不信的,见了纪小状元我才信了。白家果然是书香门第,舅甥两状元,我想传出去,又是一桩美谈啊。”

纪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