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6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主将要做什么。

    这边骑士第一团回返,那边亲卫旅第一团收拢马匹也结束了,官军骑兵逃得快,没有留下太多马匹,加上几次筛选抽调,会骑马,甚至骑在马上不掉下来的亲卫旅军士并不多,但这边已经从营盘内牵出了备用的马匹。

    “骑士第一团,教导旅铁甲骑兵队,亲卫旅两个连,由吉香统率,立刻向天津开拔,占领天津城外的漕运码头,守住那边的粮仓,保住粮仓,我们就可以再进一步,保不住一切休提。”赵进朗声下令。

    方才对赵进安排糊涂的那些人到这时才恍然大悟,赵家军的大营设在临清,粮草也由那边进行转运,但河间府这边只有运河一线被赵家军控制,其余各处还是官府的地盘,粮道不稳,越向北去转运所需的时日就越久,为求万全,只有取得控制天津的存粮才有可能继续前进。

    “现在出发,粮草补给天津漕运码头上肯定都有,去那边补充,沿途不要杀敌恋战,保住漕运码头,大军随后就到,大香,看你了!”赵进肃声说道。

    吉香的焦急不解烟消云散,兴奋的满脸涨红,在马背上大声答应说道:“请将主放心,属下若拿不下天津漕运码头,愿意提头来见!”

    “戏文上的东西少讲,拿不到就把他们烧了,咱们到这里已经足够!”赵进肃声回了句,吉香在马上又是抱拳致意,转头开始吆喝骑士第一团和铁甲骑兵队以及亲卫旅抽调出来的人。

    每个人脸上都有兴奋的神情,这一仗准备的太隆重,但结束的太快,只看到炮兵摧枯拉朽的收拾官军,大家都没吃饱,更别说杀个痛快,很多人都在心里念叨,眼看着进爷就要打下京城做皇帝,自家还没立什么功劳,这以后可怎么办,没曾想刚才念叨没有功劳,这就给过来了。

    吉香在那里稍微迟疑了下,却招呼人将望台挪到了前面,然后爬了上去,吆喝说道:“都别出声,听老子讲!”

    在战场上吉香这种不管不顾的性子格外受人喜欢,下面立刻是鸦雀无声,吉香扯着嗓子大喊道:“这次去要轻装前进,杀人的家什拿着,多余的都丢下,披甲的除了头盔和胸甲前半之外,都给我脱了!”

    吉香边说,边开始解下自己的铠甲,那些被他调集起来的人都是照做,只听到铠甲落地声音响成一片,好像锣声乱响,看着下面照做,吉香咧嘴笑了笑,又是吆喝说道:“亲卫旅的,去那边把官军的旗都捡过来,其余的整队喂马,咱们饿肚子不要紧,坐骑可要吃硬料。”

    没多久,那边的旗帜就捡了回来,相比于没剩下多少的旗帜,拿起来又麻烦,又不方便做武器用的旗帜被丢的满地都是,但有不少旗杆断折,只能这么拿着。

    吉香已经下了望台,在那边翻身上马,转头喊道:“大哥,这些铁甲要麻烦你收拾了!”

    说完之后,吉香挥舞手中长刀,骑兵各队呼喝跟上,只看到烟尘滚滚,大队向着天津那边而去。

    刚才吉香在这边的表现可以说很不规矩,不过赵进一直含笑看着,吉香身上毛病不少,可论起轻捷剽悍却是兄弟们里第一,这种性子能打奇袭硬仗,用在这拿下天津储粮的战役中最为合适。

    到了这个时候,视野中已经看不太到赵家军的旅团连队,因为都在四处追击剿杀官军,赵进笑着说道:“咱们进城去!”

    在赵家军大旗周围响起一阵欢呼,只是这欢呼声音不大,能派出去的兵马都已经派出杀敌了。

    在静海县城的方向,六磅炮及以上口径的重炮都没办法上城墙坍塌的斜坡,但三磅炮可以,学丁和临时抓来的俘虏将护城河填埋一段,然后将崩塌的城墙弄成更容易上的斜坡,用粗绳链接炮架,上面拽下面推,几门三磅炮被弄到城头,炮口朝向城内。

    不过这个威压城内的措施目前还用不上,李五都很快传回了城内的消息,静海县城内已经大乱,先期逃入城中的官军和本城的地痞无赖开始烧杀抢掠,想要趁着兵荒马乱的时候疯狂一番。

    “沿街清剿,不必顾忌百姓平民,只管杀过去!”赵进的命令简单干脆。

    在赵家军的追击下,城外的各部官军都是四散奔逃,没有什么人敢朝着城内跑了,看赵家军这火炮威力,想要敲开城池实在简单,这区区的静海县城怎么能护住人,可已经跑进城内的人和外面隔着城墙,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以为是安全的,等赵家军从各处城门赌进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静海县城算是富庶地方,但毕竟只是县治的规模,一个连的方队足可以塞满街道,宿州团就这么把团队打散,顺便让火炮团支援来一磅和二磅的轻炮,就这么沿街推动前行,遇到乱军,火铳射击,长矛戳刺,或者火炮装上霰弹直接轰过去。

    一条一条街,一个个宅院房屋,挨个的清理过去,只是杀人镇压的话,其实不怎么难,任谁也没想到赵家军是粗暴直接的做法,也就是半个时辰不到,静海县城满城安静,各处都已经被堵死,无处可逃,赵家军杀气森森,没有空子可钻,无论是外来的逃兵还是本城的暴民,都只是死路一条。

    连被救的静海百姓都吓怕了,这些贼军是杀神吗?那些败兵地痞都已经丢下武器投降了,他们还是这么砍瓜切菜的清理过去,这满地是血,这血腥气要什么时候才能散去?这些提心吊胆的百姓却没有见到城外的模样,以静海县城为中心,方圆几里的范围内,处处皆是死伤,近十万兵马逃散近半数,其余的或死或降,死伤已经将周围的地面都染红了,运河里都全是淹死的尸体

    赵进没有让自己的部队追击太远,目前这样的击溃对赵家军来说已经足够了,汇集在这边的各路官军或许会在十里二十里外收拢起来大部分兵马,但今天全力应对都已经被摧枯拉朽的打垮,收拢起来又有什么用处?官军最精锐的骑兵已经被打的元气大伤,中军的骨干营头也被火炮轰垮,那官军还剩下什么?

    官军即便还有三万四万,但对于赵家军毫无威胁,对朝廷和官府却是负担,还会肆无忌惮的洗掠祸害地方,这一正一反,对赵家军大有好处。

    当战斗结束的时候,战场山已经没什么重伤员了,被火炮轰打波及之下的官军上下即便是重伤,再拖过一两个时辰之后也没了生气,剩下的都是在投降过程中的轻伤员,简单包扎甚至不用包扎,这些人被集中起来,会同城内的俘虏以及民壮,开始清扫城内城外的战场,尸首都要在城外焚烧后掩埋,运河里的浮尸也要捞起处置。

    一天没参加战斗的赵家军学丁连队和两个亲卫连队入城进行最后的肃清,由城内的吏目差役带领,挨家挨户的询问,对有可能藏匿官军的地方进行搜查,防止任何隐患。

    直到这个时候,静海县城内的士绅父老们才反应过来,自家担惊受怕到现在,可这徐州来的反贼始终没有烧杀抢掠,甚至连摊派物资都没有,所作所为尽管让人惧怕,却都是为静海县上下着想,而且这些日子大家也看到官军是什么样子,这徐州反贼看着比官军都要像官军,这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师。

    ************

    起点和创世的兄弟姐妹们,大明武夫需要你们更多的订阅、月票和打赏,支持我!支持大明武夫!

    感谢“段逸尘、非然哥、吴六狼、那年明月逍遥、龙战于野、风中龙王”几位新老朋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

第1261章 不被重视的主帅

    但赵家军做这些不是为了收拢人心,目前收拢北直隶的人心毫无意义,收拾尸体清扫战场都是为了回程,天气渐热起来,若是尸体腐烂,污染水源,传播疫病,那对赵家军自己也是大麻烦。

    “如果天津港、登州港控制在我们手中,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船只,这次就没必要沿河缓慢的进军,可以用更少的部队,直接在天津港那边登陆。”赵进对这个胜利并不满意,在他想来,这次耗费太大,耗时太多,不过赵家军上下都已经欢欣鼓舞。

    **************

    “这是要回徐州报捷吗?”

    “这是去往天津那边的问这么多作甚!”

    “你们头领倒是想得周全,今日这大胜之后,天下胆寒,天津那边的确不敢这么做。”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管宣府蓟镇京营各路王在晋木然说了句,押送他的赵家军士兵满脸自豪,细看督师王在晋的脸色倒也说不上颓丧,甚至还很平静,尤其是和不远处那些垂头丧气的幕僚和护卫们比起来。

    督师王在晋在县衙那边坐镇,幕僚们筹划,亲卫护兵不断传递消息,大家都不怎么紧张,在他们看来,这一仗无论胜败都要打很久,王在晋对赵家军的评价很高,甚至拿对方和建州女真相比,既然这么比较,那就不可能速胜。

    经历的多了,王在晋已经对所谓大捷完胜之类并不抱什么指望,他久历边事,东南海防、西北边防、东北边防都曾经参与筹划,并不是对军事一无所知的文臣,王在晋知道麾下兵马是什么成色,他所料想的战局是官军和徐州兵马相持,然后天下间勤王兵马汇集,徐州兵马粮道不稳,最后只能退兵。

    这样的结局也算是胜利,但朝中无论阉党或是东林,对这个结果肯定不满意,到时候自己还要被牵连,搞不好要去南京那边做几任闲职致仕。

    王在晋想到了很多,却没想到战斗结束的这么快,几万官军,其中半数还是边军,骑兵也有数千,这样规模的军阵,都没有办法依托城墙一面陈列,还要另设东军和西军,在这三面包抄合击之下,徐州那不足两万的营头再强悍又能怎样,只是没想到败的这么快。

    大军自出城列阵到失败,一共不到三个时辰,当接到官军溃败的消息后,王在晋还以为不可能,没曾想下一刻就接到了静海县城南门崩塌的消息,这一切都超出了王在晋的常识,不过到这个时候,王在晋还没有惊慌失措,他还在签发命令,要收拢各军入城,但派出传令的亲卫却一个都没有回来。

    然后就是崩盘,反应过来的亲卫头目足够忠心尽职,立刻吆喝人手护卫王在晋和幕僚等人向城外走,可到了这个时候,败兵涌入城内,和本城无赖在到处烧杀抢掠,连县衙这边都被波及,根本就寸步难行。

    好歹杀出一条血路,却没办法出城,城外一**好似没头苍蝇的溃兵涌进来,到最后还是城内某举人收留他们这些人,这举人曾在军中效力,和王在晋倒是能攀扯上关系。

    再然后就是赵家军在城内的清洗镇压,听着枪炮轰鸣,杀声惨叫震天,都以为是反贼在全城洗掠屠杀,王在晋已经把佩剑抄在手中,让那举人全家男丁也都拿着器械预备,女人则是准备自尽,只要贼兵抄掠进来,那拼个玉石俱焚,只不过开始翻墙进来的不是“贼兵”,而是官兵和本城无赖,好在王在晋护兵们得力,把他们杀了个干净。

    接下来局势缓和,县城内越来越安静,这举人家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仆役也很快带回了外面的情况,当听到这徐州反贼秋毫无犯,只是帮着静海县内维持治安的时候,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信还是不信,不过赵家军的士兵路过的时候,大家又是紧张起来。

    可看到这等没有遭殃的人家,赵家军的士兵们根本不予理睬,到最后甚至连王在晋都趴在门缝上观察了一番,官兵如贼,贼兵如官,这是王在晋心中感慨,莫名的又觉得难堪。

    这样安静的局面没持续多久,很快赵家军就开始满城清查,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赵家军士兵知道这举人家里藏着一队官军,立刻赶过来喝令他们投降,到这个时候,举人家里已经不想抵抗,倒是王在晋的护卫们平时调教的忠心,想要和赵家军士兵们拼了。

    只是先前还准备殉国的督师王在晋此时却很冷静,却说不必抵抗造成无谓死伤,反正没可能胜过,不如直接投降。

    “投降”这话怎么也不该由王在晋说出来,这等一方大员该做的是自尽殉国,或者宁死不降,幕僚们已经准备了很多劝说的言语,却没想到王在晋这么看得开,一时间松了口气,然后暗自露出鄙视神色,这位东主居然如此没有气节。

    束手就擒后,王在晋一行人被带了出来,街道上忙忙碌碌,俘虏和本地民壮在清理尸首和血迹,赵家军的士兵们在监视巡逻,胜利的喜悦和兴奋还没有完全消退。

    押送王在晋一行人的士兵们下意识想要显摆,想要看这些朝廷大员对徐州兵马的惊讶,想要看他们发自内心的震撼,王在晋的幕僚和护兵们的确是目瞪口呆,根本没想到这徐州贼军精锐如此,更有跟王在晋去过辽东的人禁不住说道“恐怕比起建州女真也不差”,只是王在晋没什么反应,被押送的过程中只说了一句话“天还没黑,这就败了”。

    本以为自家作为官军主帅,会被带到徐州兵马的帅帐那边,走着走着却发现不对,有幕僚还以为赵家军要把他们带到某处杀掉,惊恐求饶的时候,徐州兵马同样惊讶反问:就是带你们出城关押,你们有什么可害怕的?”

    这番问答之后,王在晋和幕僚们刚松了口气却又是反应过来惊问:“难道不是带我们去见你们头领吗?”

    “当然不是,俘虏都是照例看押,你们放心就好,只要守规矩,我们赵家军不会随意虐待杀害,到时候也会放你们回去。”押送他们的士兵还开口宽慰了几句。

    一直还算温顺的幕僚们这时都是大怒,直接喊道:“督师大人在此,你们怎么敢如此轻慢!”

    赵家军的士兵们都是不知道为何发怒,幕僚还追问道:“难道你们不知道这位老大人是统领大军的督师吗?”如果不知道的话,这么轻慢对待倒也有情可原,下属兵卒毕竟不懂这些,没曾想押送他们的赵家军兵卒愣愣的点头说知道。

    到这个时候,王在晋无可奈何的苦笑,看着幕僚们的神色,然后有些尴尬的说道:“请几位帮忙向贵军主帅通传下,就说老夫想要求见。”

    敌军主帅想要见赵进,这个赵家军的士兵们不敢怠慢,连忙去上报请示,他们这些人就在这边等待,看着赵家军士兵们来来往往,不得不说,尽管就是路边旁观,可还是能感觉到和官军的完全不同。

    “乡野之处的逆贼果然粗鄙不文,不知高低贵贱,督师大人在此,他居然如此怠慢轻忽。”幕僚们颇为愤愤不平。

    听到这些话,王在晋只是摇头,如果这徐州想要劝降这些幕僚,大义凛然坚决拒绝的肯定不少,之所以要见一面,就是觉得自己被轻视蔑视,然后还想瞧个新鲜。

    督师王在晋倒是也有类似的想法,不过不见也就不见了,闹出这番口舌后却让他有所悟,幕僚们的愤愤不平很快就是停歇,他们都好奇敬畏的看着赵家军的士兵,看着那铠甲,看着那火铳,还有被拖过去的火炮,每一样都比官军精良。

    “徐州不是偏僻之地吗?怎么能置办起这样的兵甲?”

    “看这些士兵模样,只怕那些武将的亲兵家丁才有这样的精锐,这等打老了仗的强军,徐州那边怎么做出来的?”

    “都说那魏阉祸国,兵匪勾结,现在看着魏阉倒是忠心之辈,这样的大贼不剿,眼下不就是大祸了!”

    “那魏阉也真是难为,这样的大贼靠着官军怎么剿除,这大明有大祸了!”

    因为赵家军的士兵们态度很和气,带人也很规矩,幕僚们紧张的心情倒是渐渐平复,一边好奇着敌军主帅会是何等人,一边开始分析前后,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事反而可以看清楚了,比如说魏忠贤几次会剿徐州,那看着好似发疯的调兵举动,现在看都是不得不为。

    王在晋默默的听了一会,却是摇头问道:“你们倒是不怕,若不是这周围有徐州军兵看管,老夫还以为仍在衙署之中。”

    幕僚们先是愣了愣,有人哑然失笑,自嘲的说道:“徐州贼兵马很是规矩,这等风纪,只在兵书中说岳鹏举兵马的时候有过可也真是,学生还真不怎么怕,就是颓唐灰心了些。”

    **********

    懒得单章了,月底,大伙第二第三张月票都看出来了吧,投给大明武夫,为我加油,我想要更多的订阅、打赏和月票

    感谢“用户沉淀的阿刚、元亨利贞、天佑星、段逸尘、干豆角、光天使的祝福”几位老友的打赏,我想要大家更多的支持,谢谢大家

第1262章 马队急进

    王在晋沉默片刻,低声说道:“这徐州首领不见我等,只怕是觉得我等无用啊!”

    他这句感慨幕僚们却没听清,有人想要询问,王在晋又是摇头,语气萧索的说道:“做徐州的俘虏,总比做鞑虏的俘虏要好。”

    “若是这徐州兵马和建州鞑虏交锋,却不知道谁胜谁负?”

    “真能让这二虎相争,对这天下自然是幸事,可你看着徐州动静,从起兵到如今,却没有一步行险,我们看着险的,他徐州却有万全把握,这么老到的用兵,又怎么会去和建州鞑虏厮杀?”

    “话说这次会剿徐州,朝廷想的是速胜,现在却是大败,那几处边关都要告急,那盘踞归化城的林丹汗和建州女真会不会动?”

    “你我都成了阶下囚,还想着等无用的事情作甚,且看这徐州主将的发落吧!”

    静海县城内已经恢复了安静,街道上的尸体什么的都已经搬出去,不少人家炊烟升起,若不是看那破烂城墙,闻着街道上还残存的血腥气,你甚至想不到今日有那等血战大战,这气氛让人心安,王在晋的幕僚们一路走一路议论。

    倒是跟在后面的护兵们愤愤不平“这些酸子一看就是想在贼人面前表现。”

    等到了县衙的时候,王在晋的护兵们被带到别处,他本人和幕僚们在大门前等候,押送他们的护兵进去之后就快步出来,脸上居然还带了点歉意,这微妙的神情变化让几位敏感的幕僚陡然惊惧,还以为要对他们下杀手了。

    却没想到那进去的赵家军队正说道:“各位,我家将军说了,军务繁忙,没有时间见各位,各位请自去,你们的车马细软会发还一部分,现在已经天黑,外面乱兵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