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财相说的是。”两个人连忙答应,心里则在揣测财相的话到底是什么用意。
“我就跟你们明说了吧,朝廷这次不单单只是想配合军队把日本敲开而已,朝廷真正的用意,是想让你们敲开之后,帮内阁把日本握在手里,所以……你们不单单要考虑怎么对付日本人,也要考虑下怎么在战后,让内阁垄断日本的金银贸易,开拓一笔大大的财源。”
停顿了片刻之后,他笑眯眯地摆了摆手,“你们也知道,本朝体制和前面的历朝历代都不尽相同,文武殊途是做得最厉害的,文官轻易插手不了武人的事,也没办法对武人的事做什么干涉,所以,如果日本贸易的独占权和金银矿的经营权真的都落入到了军人手里的话……以后想要拿回来恐怕就难了啊,如果真要是那样的话,内阁岂不是白白地出了大力,为了别人做了嫁衣?这笔账可就划不来了啊……”
虽然财相说得云淡风轻,但是孔璋和周璞两个人已经听得有些暗暗心惊。
尤其是周璞,他听到这番话之后,简直有些目瞪口呆。
他在朝廷里面供职也有不短的时间了,对本朝的典章制度也早已经熟稔,他心里知道财相说得没错,大汉现在确实是文武殊途最厉害的朝代。
之前的大一统王朝,体制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总体来说文武的分界不是特别严谨,文官可以治军,武官也可以为相,而到了宋明之际,更是崇文抑武,搞得只有文臣才能统御军队,也成了华夏武力不振的原因之一。
而本朝却不大一样,本朝起于微末,是皇上和一众兄弟一手一脚拼出来的,因此军队里的勋贵极多,权势和声望都十分隆重。更何况,和前明太祖不同,皇上并不猜忌军队里面的勋贵,也并没有着手消除大将们的羽翼,反而一开始就构造了文武分别的体制。
在皇上定下的这个大汉体制里面,文官对军队的一切都是插不上手的,军官统御军队,军队的预算由军队自己确定,内阁无法自己删减,就连朝廷里面主官人事和后勤的官员,也是由军官自己充任并且递选的,可以说是自成体系。
另外,在过去的王朝,打仗虽然离不开赳赳武夫,但是军队毕竟还需要读书人来充任军师、参军等等职务,负责谋划和后勤工作,但是随着皇上在军队里面大力发展文教,现在军队里面自己就充斥着“读书人”,还有专门的武学堂来培养专门指挥的军官。周璞听到有同僚私下里传言,在武学堂里面,那些有前途的军官除了必要的文字知识以外,算学、地理都要学,考试要求极严格,可以说各个都是饱读之士。听说海军学堂里面,每个未来要当舰长的精英军官还要学天文学,有专门从西洋聘请过来的海上专才来教导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后进来学习怎么操作天文仪器,以及用星象星位来判断战舰在茫茫海洋中的位置。
我朝可真是奇怪啊,外面不要文士,倒却在武学里面养状元……这是周璞得知这个传言之后的一个奇怪想法。
不管他怎么想,大汉的武人地位极高、而且不受文臣掣肘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皇上看上去也没有尾大不掉的顾虑,短时间内也不想改变这种状况。所以,财相说得很对,若是真让军队把什么东西抢走了,想要挖走就难了。
周璞私下里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皇上终究还是会选择抑制武人以避免武人过于骄横跋扈,就算皇上不想,未来继承皇位的人也会这么去做,但是那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也用不着他来操心。
现在需要他操心的是,内阁想要叫他把日本的贸易垄断权和金银矿的经营权拿到内阁的手里——这就等若是要他从虎口里面夺食,这可不是什么容易做的事情……
可是他没有不同意的权力,内阁给了他这样的表现机会可不是白给的,他身边还有的是一身本领只求上进的专才,由不得他自己不努力表现。
“财相的意思,下官明白了。”过了片刻之后,周璞有些艰涩地开口了。“在下会按照内阁的指示去做,定不让丞相和财相两位大人失望!”
“你有这份心就好。”财相只是微笑着,“其实我们也知道,这事不容易办……所以你现在好好想想,该怎么才能做到这事。”
周璞低下了头来,再度陷入到了沉吟当中。
“这事的关键就是,让日本人什么都听我们的。”这时候,孔璋接过了话茬,“不光是幕府一家听,还得各地的豪族和日本的朝廷也听,让他们衷心顺从我们,事情就好办多了。军队在日本想要做什么,那也是要日本人来配合的……”
“倒是这个理。”财相点了点头,“如果日本人情愿来靠着我们,纵使军队跋扈,他们也说不上什么来吧?”
接着,他突然伸出了手来,轻轻地拍了拍周璞的肩膀。
“知和啊,军队有力,可以摧其胆,夺其魄,你们这些人就得有巧有智,要夺了日本人的心啊……切记,要用军队之威来威吓他们,然后又让他们不得不心甘情愿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做。”
“下官……明白了。”周璞的额头出现了汗珠,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明白了极好。”财相脸上仍旧笑眯眯的,“日本的事情你熟,我们也说不上多少东西来,我们只是说些大致的目标,具体的方略还是要靠你,你是深得丞相和我的信任的,只管放手去做吧,只要能达成目的,做了什么事我和丞相都能给你们兜底!只要事情办成了,天下还有什么是得不到的?用心吧!”
接着,他不管已经受宠若惊的年轻官员,径直地拉了拉座位边的铃绳,马上就有一位侍者端着茶壶快步走了进来,然后又给他们面前的杯子续上了茶。
“再多喝点,这么好的茶,不多喝可就可惜了!”
正当这几位朝廷官员在暗中商议国家大事的时候,当朝丞相雍国公王兆靖也在侍从武官的带领下,来到了皇上的书房。这时候,皇上正在几位书记官的陪同下口述要旨,为接下来的国务会议做准备。
一看到丞相单独来求见自己,皇上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然后挥了挥手,示意几位书记官先出去,接着,他笑容满面地打量着自己的丞相。
“怎么,丞相。会还没开你就找上我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他和丞相的交情已经很多很多年了,彼此之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老兄弟,虽然心中已经分了君臣大义,但是实际上在皇上心中,他还是当时那个老兄弟,因此私下见面的时候根本不拘礼数,十分随意。
“臣参见皇上。”丞相没有先回答,而是恭敬地跟皇上躬身行礼,然后才抬起头来,同样笑容满面地看着皇上,“会上的事情,大家可以讨论,臣是另外有事情想要跟皇上说说。”
“哦?什么事?”皇上有些好奇。
“这对臣对陛下都是好事,请皇上体会臣等的心意,不要推脱。”丞相先给自己拖了个底,然后再继续说了下去,“臣今天和财相大人寒暄了一下,他告诉臣说,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京城周边的棱堡工事现在已经修筑得差不多了,一部分棱堡甚至已经完工,所以现在准备的工匠、劳力和材料都还有不少富于……”
“是想从我这里挖人?”皇上大概明白了丞相的意思,“好啊,你们想要让他们用到哪里去?”
“臣等商议了一下,既然这些人力物力闲置了都十分可惜,而且京城周边现在也没有巨大的工程可以吸纳他们,不如干脆在京城郊外给陛下修筑一座离宫,这样可以方便陛下居住……”
“离宫?”皇上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这是何意?我要是想要住宫里的话,京城里面有的是宫殿呢。”
“皇上,您体恤民力,不愿意在土木上花费太多,这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不过,您毕竟是一国之尊,老是呆在军营里面,总有些……总有些不大合适,毕竟宫妃和皇子们又不能住在军营里,长期如此的话,总有……总有亲人隔绝之忧,再说了,外界也会因此震疑,以为我大汉还是天下未定,不能镇之以静。因此,臣等以为,为了安天下民心,为了顺天下之意,皇室还是要一起住在宫里为好。”雍国公王兆靖并没有因为皇上的脸色而退缩,而是继续全说了下去。
********
求一波打赏、月票和订阅,谢谢大家
第1473章 为陛下考量
“另外,以臣等看,紫禁城并不是宜于居住的地方,自从迁都京城之后,前明那些天子们大多寿数不昌,以臣等看,恐怕也与紫禁城的风水大有关联……所以,综上来看,臣等为皇上修筑一座离宫,方便皇室居住,这才是为后人谋国之举……”
“为后人谋国……”皇上轻轻地复述了一边,咀嚼了其中的意思。
丞相的意思其实也是挺明白的了,皇上克勤克俭,但是后来的皇上可未必如此,天子也不可能代代一直都住在军营里面,迟早会是会搬入宫殿的。既然迟早会搬,那不如现在就搬,毕竟现在皇上勤俭,下面的官员也还算恪尽职守,花费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面,要是过了一两代人再修离宫,恐怕花费会不可胜计了。
“皇上圣明,自然有裁断,臣等只是将自己的思索所想说出来而已,仅供皇上垂询。”丞相再度躬了躬身,“不过,臣等还请皇上放心,这次臣等考虑过,绝不会滥用民力劳民伤财,工相现在在督办各处的棱堡修筑事宜,办事十分得力,而且已经对京城周遭的地理形势十分了解,接下来臣等可以让他来亲自负责离宫的修筑事务,必定不会让皇上失望!”
看来这是内阁里面已经有了共识的神情了。
“你这还真是……”皇上摇头苦笑了起来,“人家的大臣都苦劝皇帝不要花钱大兴土木,你们这些大臣倒好,变着法的请皇帝修宫殿,你们就不怕被人暗地里笑话吗?”
“皇上克勤克俭,乃文乃武,是圣君,何须我等来劝谏?”丞相一脸诚恳地回答,“我等是皇上的大臣,理应为皇上分忧,皇上若是能和皇室一起在皇居当**享太平之乐,我等就算被人暗地里笑话一下又何妨?皇上解民倒悬,还了天下一个太平,难道修一座离宫都当不起吗?那岂不是真的笑话!”
虽然这看上去很像阿谀奉承,但是丞相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话。在定鼎天下之前,他还曾担心过皇上一旦坐了龙庭之后就会丢掉原本的朴实精悍的性格,沉溺于皇帝的享受当中,但是皇上一直以来的励精图治的表现,打消了他心头的担心,甚至还让他心疼起了皇上。他虽然聪明,但是绝不是个狡猾的人,也不喜欢以顶撞君主的方式来卖直卖名,皇上做得好,他就真心地夸赞,也真心地希望让皇上能够过上和天子相配的待遇。
“你……”皇上想再说些什么,但是最后还是笑着摇了摇头,“好吧,说不过你,这事先放着,以后再议!”
“是!”丞相也没有再说下去了,皇上既然没有直接回绝,那就说明这件事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了。
“好了,没什么其他的事情了吧?没有的话我们就去开会吧,他们现在喝茶都已经喝得不耐烦了吧?”皇上站起了身来。
“臣还有一事要禀告皇上。”丞相肃然再说,“兹事体大,臣觉得还是先要个跟皇上说明为好。”
“什么事不能等到会后再说呢?”皇上停下了脚步,但是还是有些疑惑地看着丞相。
“这事正好就是与接下来的会议有关,臣又是内阁之首,所以臣觉得最好先和陛下达成一些默契为好,免得……免得下面还以为皇上与臣沟通不畅,平添误会。”丞相小心翼翼地说。
“嚯,居然说到这么严重的份上了!”皇上越发惊奇了,于是又重新坐了下来,“那就说吧,不过最好快点,不要让群臣都久等了。”
“臣其实也正是为了离宫的事。”丞相微微躬下了身来,“想必皇上也知道,我朝如今励精图治,财源广开,朝廷收入远远超过于前朝。但是如今我朝也在四处用兵,而且还要安抚万民,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所以在巨大支出的重压之下……朝廷总有入不敷出之感。”
“知道知道,这不是老生常谈的吗?”皇上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们啊,三天两头说这些事,我怎么可能忘了呢?这次要打日本,不就是为了让你们缓一口气吗?”
“皇上明见万里,一下就找到了办法,来解决困扰我们多时的问题,臣等是十分佩服皇上的眼光的。不过……”丞相的声音放得更加低了,“日本虽有金银,但是只有到了朝廷的手中,那才能为国纾困,不然的话,纵使有金山银山,不也是徒然肥了一些人的私囊而已,于国于家无用。”
“你这话里有话的,何必这么弯绕?”皇上再度皱了皱眉,“难道拿下了日本,还怕金银弄不到手上吗?”
“日本库藏的金银,毕竟是要作为未来的赔款没入中国的,所以臣倒是不担心,肯定能够流入到朝廷手中……不过,日本的金银,地下还藏着更多,以后会慢慢地从地下发掘出来,那时候可就是源源不断了。自古以来,发一笔横财都不如拥有一个源源不断的利源,横财用不了多久就会花光,稳定的财源却可以连续多年都滋补朝廷,所以臣看中的不是那一笔横财,而是日后的财源稳定与否……皇上,臣想恳请陛下在打下日本之后,将对日本的贸易垄断和金银流出都交由给内阁处理,让内阁拥有一笔巨大持续的财源,既可以安天下之心,也可以让朝廷的用度支出得以稳定,这样离宫的修建也可以加快进行……”
“哈哈……哈哈……”皇上终于明白了丞相的用意,所以禁不住失笑了起来,“这下……这下终于图穷匕见了啊?我还以为你们今天终于转了性了,主动帮着我花钱,原来骨子里面还是老一套啊!怎么,是要从我这里拿走日本的金银,然后送一座离宫给我是吧?”
“皇上富有四海,无论是日本的金银还是离宫,都是皇上的东西,臣等拿不走也不敢拿。”丞相的表现愈发恭敬了,“臣等真是为了保守好皇上的财富,所以才斗胆向皇上提出这个请求。”
“你是担心到时候军队的人把那些金矿都弄到自己手里?”皇上并没有因为他的奉承话而迷失自己,反而直接地问了出来。“所以想要让内阁亲自负责?”
“臣并没有嫌忌过任何人,”为了不至于背上离间皇上和军人关系的罪名,丞相连忙否认了这个问题,“臣等只是想要更好地利用日本那些还潜藏在地下的财富而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臣等不先为皇上考虑好,做好因应的准备,等到日后木已成舟,想要再改变可就有些晚了……我们把金银矿从幕府手里抢出来,可不是为了送到别的人手里,不管是落到日本豪族还是别的人手里,那以后再想要拿出来岂不是事倍功半?为了皇家和大汉的安宁,臣等觉得还是先做准备为好……”
说到这里之后,丞相就缄口不言了。
说到这份上已经够了,再要露骨就不符合他臣下的身份,虽然他说得很隐晦,但是他知道他的意思皇上完全能够明白的。
文武互不统御是皇上钦定的铁则,至少在皇上这一世是不大可能更改的,所以他也不想改变,但是内阁应有的利益他还是要争一争的——内阁的利益,不就是皇家的利益吗?难道对大汉来说,日本未来的金银流入到某些私人的腰包里面,要比流入到大汉的银行要好?
也正因为自知毫无私心,所以他说得也没什么顾忌。
皇上也一时没有回答,只是皱眉沉默着。
对丞相的忠心和能力,皇上是毫不怀疑的,他也在各种地方利用各种机会来表达对他的尊重,稳固他首相的地位。
可是下面的大臣们私下里已经达成了这样的默契,倒是让他微微有些吃惊。
不过,他并不生气。
文臣有些自己的心思,武臣也有些自己的心思,虽然有为自己部门争取利益和影响力的私心,但是他们本质上都是为了大汉的朝廷做事。
这种良性的竞争,也是他乐于看到的——有竞争,大家才会更加认真做事。
“丞相的意思我明白了。”片刻之后,他终于松下了表情,然后微微笑了起来,“丞相的话不无道理,我会采纳的。虽然大军还未出,但是自古谋定后动才是正理,我们既要事先想想该怎么打仗,也要想想怎么在打仗之后做出对大汉最有利的安排来。到时候,内阁自然会参与其中,一同参研,丞相放心吧。”
“谢皇上!”眼见自己的每一条建议都已经被皇上认真听取了,而且皇上如此信任倚重自己,即使是宰相之尊,他还是心里十分激动,又是深深行礼。
“没别的事了吧?那这下我们同去吧,走!”
内阁的文臣们在茶室当中的私会,并不只是此次与会的大臣们唯一的私下碰头,而文臣们私下里的盘算,当然也不会是大臣们唯一的盘算。
**********
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和打赏,谢谢大家
第1474章 召见
就在平原侯陈宏还在跟孔璋、周璞两位朝中大臣谆谆告诫的时候,在另一间隔间里面,蔡国公、元帅石满强也正在和他在军内的后辈们倾心交谈。
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元帅,此时正穿着军服,坐在一张方形茶桌旁边,而赵松也穿着军服坐在他的对面,而他两边的位置上也坐着不同的青年军官。
石满强和赵松都是军内响当当的大人物,这两位军官能够同他们坐在一起,自然也绝不会是泛泛之辈,他们正是被皇上钦点进未来的征日大军的大汉军队后起之秀黎黄河和马同济。
这四个人刚刚一落座,上茶的人就来了,不过因为这几个人都没有说话,所以在那种军人特有的肃杀气氛之下,侍者老觉得浑身不大自在,倒茶的时候就连手都有些发抖,好不容易倒完了茶,立刻如蒙大赦一般地逃了出去,深怕惹得这些军爷们不高兴。
即使侍者跑了出去,这里一时间也没有人说话,气氛还是有些沉闷生硬。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蔡国公石满强把他们一起叫过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