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教训大汉皇帝一直都跟太子提醒过,太子本人也深以为然。
“殿下英明!”眼见太子如此说,张道彦也松了口气,“诚如殿下所言,高丽士民都对我国……都对我国略有些不满,毕竟前明相比起来要宽容一些。”
“终有一天,他们会习惯大汉的做法。”施高艺微微冷笑,“既然要尊奉****,那就哪有光是只躲在****的树荫下乘凉的道理?”
“施团长说得没错。”太子轻轻点了点头,“他们终究会习惯的,而且从现在就得开始习惯。昨天晚上,我跟高丽国主说起庆尚道观察使的事情时,他还是唯唯诺诺,含糊其辞想要糊弄过去,真当我看不出来吗。”
“高丽国主之前被人宫变赶下了台,还被流放到了荒岛上,是我们才将他重新推上王位的吧,按理说来大汉是他的大恩人才对,他居然还有意想要糊弄殿下?”赵松忍不住提意见了,“高丽任谁都可以对大汉不满,唯独就是他不行!”
“谁说不是呢……”原本就对李珲十分不满的施高艺,这下又趁着机会继续加深这些上层人物对李珲的不满,“高丽国主原本就是虎狼之性,所以才会被高丽人不堪忍受赶下王位,他得天之幸复了位,却还是没有感恩之心,对大汉所要求的事情推三阻四,太子殿下总算也看到了吧!不是臣等不与他为善,实在是……实在是他太冥顽不灵啊!”
“他就算再怎么冥顽不灵,这次也还是躲不过去,我一定要让他把李珂任命为庆尚道观察使。”太子一脸的平静,但是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而且不许他推三阻四,一定要尽快达成!决不能延误了我这边的大事。”
高丽人才济济,他并不是只有让李珂当政庆尚道才能帮上忙,但是这件事如今在太子看来,已经成为了测试李珲对大汉的忠诚度的一种方法了,在李珲推三阻四的情况下,更加必须让他按自己的心意来办,好让他、让高丽群臣都明白如今的世道已经和大明时代不一样了。
“太子殿下说得对,大事不容耽误。”旁边的赵松也马上附和,“如今大军已经开始在高丽外海聚集,容不得再拖延了。”
随着大汉的军事机器开始运转,预定当中要进攻日本的军团也开始集结向高丽进发了,赵松的直属团是跟着他一起来到高丽的,现在一部分留驻在太平岛,一部分已经开始在釜山聚集。
大军齐聚,粮草的保障工作十分重要,同时军队集结的秘密也需要保卫,这两项工作都十分需要当地高丽官府的配合。虽然大汉驻高丽的使团已经派员前去釜山港所在的东莱都护府负责协调督促,但是毕竟还是差了一层,让高丽的高级文官来负责配合已经刻不容缓。
“这几天我就会让他们下命令,然后带着李珲去高丽南方赴任,赵旅正莫要心急。”太子摆了摆手,“不过,还请旅正跟海军沟通一下,让他们协助陆军的集结,不至于走漏风声。”
“海军已经在尽力封锁海面上的消息了。”赵松马上回答,“不过,殿下,大军聚集,想要完全守密是很难做到的,毕竟釜山港和周边都有商船经过……好在商船大多数是我国的,倒是可以想办法让他们协助保密。”
为了维护锁国政策,日本幕府力行禁海,几次颁布锁国令,其中除了限制海贸对象的条款之外,还有一款就是禁止日本人出海,宣布凡事在海上出海五年以上的日本人禁止归国,所以很多在战国时代流落在外海的日本人无法再返回家乡,而日本本国也极少再有人出洋。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明明日本是如今重要的贸易大国,每年都和中国以及荷兰人拥有巨大的交易量,但是却极少有日本商船游弋在外海,只是让外国的船来日本交易而已。
不过,这种闭锁式的贸易,倒是十分有利于大汉在高丽的军事集结,大汉只需要让中国的商船尽量避免向类似海域经过,便可以差不多实现保密。
当然,要完完全全地保住秘密是不可能的,赵松也没有将希望放在这里。他判断的是幕府居于关东的江户,和关西往来消息十分不方便,就算收到了类似的风声,也难以做出足够及时有力的反应,而等他们弄清楚大汉的意图时,他手下的军队已经开始向着日本九州进军了。
“是要辛苦海军一下了,运输和封锁都需要他们出力。”太子点了点头,“你再给海军传递一个消息吧,从现在开始,每天通过海上运输的军兵、弹药和粮秣给养都必须编造成册,然后一起送到我这里来,我需要掌握具体的实情,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好的,殿下,臣今天就给江华岛写信。”赵松连忙答应。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轻轻地响了起来,里面的几个人顿时都停下了话。
“什么事?”太子低声问。
“殿下,高丽领议政大臣和靖城君求见殿下。”门外响起了一位侍从的声音。
金荩国和李珂来求见我了?太子稍稍有些吃惊,不过他马上就恢复了镇定。“让他们现在外面等候,我现在有事!”
“是。”侍从应了一声马上退开。
“赵旅正,既然如此,事不宜迟,你尽快先赶去釜山吧,把当地的事情先管起来,让集结到釜山的军兵们至少能够舒服地安歇下来。”等到对方离开了之后,太子就接过了原先的话头,“我在这里还要盘桓几天,总有很多繁文缛节的事情要做。”
“臣遵命。”赵松站了起来,“臣明天就离开汉城,先去江华岛,然后坐船前去釜山。”
“如此甚好。”太子同意了对方的意见,然后转头看向了旁边的大汉副使张道彦,“张副使,你到时候也随着赵旅正一起去釜山吧,你在高丽呆了多年,上上下下总归是认识不少人,你来协助赵旅正的话,想必可以让他轻松不少。”
“臣遵命!”张道彦大喜过望,连忙俯首领命。
他知道荥阳伯赵松是本朝的重要将领,又是皇室宗亲,以后一定会是继续炙手可热,能够给他打下手,那真的是难得的机遇。
又和其他人交代了几句之后,太子让其他人先去旁边的房间休息,然后又将一直在外面等候的两个人叫了过来。
“金议政,李大使,不知道两位联袂来访,所为何事?”在他们两个人行礼之后,太子颇有些好奇地问。
他现在身居于高丽王宫当中,纵使是金荩国的领议政大臣身份,也不能随意进入,更何况还带上了一个李珂,两个人必定是身有要事才得以进来的——而这个要事到底是什么,他也能猜出个大概来。
“臣听闻,太子殿下打算让靖城君出任我国的庆尚道观察使,不知确有其事否……?”金荩国抬起头来问。
“确有此事,我昨天在晚宴的时候跟国主商请了。”太子马上点头,“看来他已经转告给了议政?那请问金议政意下如何呢?”
他以为金荩国是不同意这项任命,然后说服了李珂,带着他过来推辞的。刚刚正好因为这事憋了火气,如果金荩国胆敢说一个不的字话,他就打算直接发作了,谅这些高丽人也吃不消,最后还不是得答应。
“臣觉得殿下此举深谋远虑,兼顾两国,诚为明智之举!”金荩国突然俯首,给出了一个让太子颇觉意外的回答,“臣已经跟国主表态同意此项任命,并且准备在议政府内早日走完程序,尽快发布任命。”
太子呆了片刻,不过很快就恢复了镇定。“金议政倒是深明大义,有金议政秉持国政,高丽才会有如今的平稳,还请议政以后继续为国分忧。”
接着,他又看向了李珂,“李大使,今后你暂时就要担当大任了,还请以后一如往常,继续兢兢业业,既让我朝大业得成,也让高丽能够多一方太平。”
“臣谢殿下!”李珂一边道谢,一边突然又重新跪倒在了地上。
而这时候,金荩国也离开了座位,跪倒在了地上,两个人以头贴地,诚惶诚恐。
这一幕让太子更加惊讶了,他闹不懂对方两人到底想些什么。一瞬间他想要叫人进来,但是很快还是又压下了这个念头。
“你们,要做什么?”他略微严厉地俯视着两人。
“臣等有要事要禀告殿下,还请殿下明鉴!”两个人之中胆子更大的金荩国开口了。
“有什么事情?”太子更加惊讶了。
“臣等所为的是高丽的国事,而且是最紧要的国事。”金荩国缓缓地抬起头来,“如今国主年事已高,但是高丽一直都未立嗣子,臣等一直都在为此时烦忧,还请殿下为高丽择一嗣子,延续我国国祚。”
“嗯……?”这突如其来的要求,让原本就十分惊异的太子更加弄不清楚了。“嗣子……?这是贵国国内的事吧,又何须我参与其中?”
为高丽国主立嗣子替代李珲一事,之前的使团团长施高艺就曾经往国内提过,不过太子觉得这样明目张胆地废立国君恐怕会激起高丽朝野的反对声浪,而且对大汉本身也没有多少好处,所以对这个提议采取了搁置的态度。他没有想到,现在居然是高丽的领议政大臣主动来跟自己提及此事。
“原本确实这是弊国的国内之事,只是……”金荩国的脸色变得阴晴不定,最后才痛下决心,“只是现在时势纷繁,国主迟迟不肯早立嗣子,再加上国主在国内声望不昌,所以只好请殿下来作出裁断了。”
居然当着我的面指责主上?太子只觉得令自己惊讶的事情一件跟着一件。
“金议政,你……你可知道你今天说的是什么话吗?”
“臣当然知道,臣这是冒着身家倾覆的危险来跟殿下建言的。若是传了出去,臣必将受到万众唾骂。”金荩国满面的慷慨激昂,“可是臣身为高丽领相,若是在社稷倾微的时候还不能挺身而出,那怎么能对得起国恩?殿下若是不管此事,眼见……眼见高丽就要面临大祸了!”
接着,他一脸沉痛地跟太子说起目前的形势,李珲是中途复国并无子嗣,又迟迟不立嗣子,国中宗室都已经蠢蠢欲动,都想谋夺大位,眼见就要大乱了。为了取信于太子,他故意将形势更加说得严重了几分。“殿下身为****太子,本来就是高丽的上主,殿下若能作出一个裁断,想必境内无人敢于不服,纵使有一二宗室心怀不满,也绝无可能闹出大乱来。”
接着,李珂也抬起头来发言,痛陈利害,恳切地请求太子为高丽消弭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还请殿下为弊国做主!”
两个人一说完,又同时磕下了头,好像是在静待太子拿定决定。
看到这两个人这么富有默契的样子,太子心里明白这两个人一定是私下里沟通好了,想要借自己来为高丽选定嗣子,虽然他们都说自己是为国家着想,但是太子知道这种话也只是说说而已,他们主要的出发点一定还是为了自己。
那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太子陷入到了犹豫当中。
第1578章 上国就是天意
如果答应他们的意见,那么接下来肯定会在高丽、甚至在国内引发震动,似乎动作有些太大了;可是如果拒绝他们的意见,似乎又有些可惜……
太子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个人,一下子竟然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虽然从小就是受着最高水平的教育,但是毕竟他还只是一个少年人。
不若把他们叫过来,大家参研一下吧。最后太子做出了决定。
“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接着,他以不带任何倾向的表情看着两个人,“你们先下去吧,在外面等着,我要好好想想。”
“还请殿下以高丽苍生为念!”金荩国再度叩首,然后站起来和李珂一起离开了房间。
等到侍从把他们带去别的房间之后,太子再将刚才还在和他商谈的赵松、施高艺等人重新叫了回来,然后跟他们说了方才这两位高丽大臣们的提议。
如果太子一样,他们也是十分惊诧。
“我想问问,以诸位之见,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太子说完了之后,十分诚恳地向这几位大臣征询了意见。
“兹事体大,殿下最好修书一封带回国内,问问内阁和陛下的意见吧。”这几个人当中,赵松和高丽最没有瓜葛,而且他并非文官,不想就此发表意见,所以干脆先发言。
而与赵松想必,大汉使团的正副团长神色却要复杂得多。
荥阳伯的意见乃是正论,此事不报备给国内是绝对不行的。”沉吟了片刻之后,施高艺赞同了赵松的意见,“不过……关山阻绝,两国行动不便,如果只是等候国内的指令的话,这来来回回不知道要耗上多少时间?恐怕……恐怕于大事不利。”
“此言甚是。”上司一发话,副使张道彦马上附和。“今天虽然是金议政私下拜会,但是此事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高丽,到时候恐怕会引发更多事端,事不宜迟,臣窃以为应该早些做决定,殿下。”
“陛下在出京之前,已经将高丽之事都托付给了殿下,现在就算发函回国询问,恐怕也还是同样的结果……”赵松听出了对方话中有话,显然极力在鼓动太子,但是这件事并不是他的主管,所以他也并不想要干涉。“所以,此事还应该以殿下来权衡,臣但有听命而已。”
“父皇确实说过高丽之事都托付给我的话……”太子只感觉有些如坐针毡,再难有刚才的从容。但是他不想在几位大臣们面前露怯,所以还是表面上维持着镇定。“只是,话虽如此,我也不能任意妄为,辜负了父皇的信任。”
几个人也看得出殿下的心烦意乱,所以一下子没人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太子恢复镇定。
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太子原本略微粗重的呼吸慢慢平复了下来,自幼所受的教育终于完全发挥了作用,他按照记忆中父亲的样子沉下了脸,也让脑中恢复了清明。他知道,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做重大的决定。
“施大使,你觉得应该怎么办?”他先转头看向了施高艺,征求这位官员的意见,“你在高丽多年,就你看来,这件事是该做还是不该做呢?”
因为之前的争执,施高艺老早就想要报复一下李珲了,如今逮住了这样一个好机会,哪里还有放开的道理。
“臣以为,应该应金议政之议,为高丽国主立一嗣子!”
“为什么?”太子对他的回答毫不惊讶,但是还是追问。
“诚如金议政所言,高丽如今确实面临着王嗣未定的危机,****身为上国,理应未雨绸缪,让高丽可以避免类似的危机。”施高艺昂然回答,“另外……如今我国在高丽拥有极大的利益,决不能坐视高丽陷入乱局,否则高丽若是生乱,我国的利益必将受损。更何况,殿下现在即将坐镇高丽筹划对日本的作战,更加容不得高丽有任何不稳定的迹象。”
“可是……若是强行给国主立一个嗣子的话,高丽难道就不会乱?”太子有些迟疑地反问。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已经意动了,施高艺这样的人自然看得更加清楚。
“臣觉得不会生乱。”施高艺马上回答,“其一,高丽国主之前在位的时候就倒行逆施,在国中毫无威望,如今虽然被我国拥立复位,但是这些年来还是没有赢得民心,不会有多少死忠会为他效力,殿下您看,就连他一手提拔的领议政大臣都想要背叛他了;其二,我们并不是废立高丽君主,只是为其立一个元子而已,这是为高丽着想,也是顺应高丽的民心之举,不会惹起太大的非议。”
“臣也觉得不会生乱。”副使张道彦也马上附和,“臣等之前和高丽多位大臣和宗室来往过,他们也有过类似的动议,只是不敢明确说出口而已。若是太子殿下主持道义,想来绝不会有人反对。”
这倒不是虚言,之前他们两个就曾经谋划过强行为李珲立嗣子,暗地里和许多高丽宗室和大臣沟通过,只是后来被暂停了而已。
眼见使团正副使两个人同时都支持这个动议,太子的心里也就愈发倾向于此了。高丽的大臣和自己这边的使团成员都有这个意向,如果让他们得偿所愿,他们应该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为自己所用。而且给高丽立一个嗣子的话,这就相当于自己给高丽的新君又施了一次大恩,自己也更加能够在对日本作战期间号令高丽,保证自己的权威。
而李珲,在立了嗣子之后肯定会被金荩国等人架空。没错,这个老人说起来是可怜,但是为了大汉的利益,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天下的可怜人多的是,他又能管得住几个?大汉让他重登王位,已经够对得起这个老人了。
他沉下视线继续沉吟了一下,然后再问。
“那……那如果要立嗣子的话,现在可有合适的人选?”
当看到太子如此问的时候,两个使臣几乎同时在心里笑了出来,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得偿所愿了。
“殿下,高丽宗室人口繁盛,几代先王都有旁支子嗣遗存。虽然想要名正言顺继承嗣位所需的条件十分苛刻,但是精挑细选,总还是有几个人选的。”施高艺不慌不忙地说,“既然是要选嗣子,那就要在国主的侄子当中寻找……而且这个侄子年纪不能太大,以免惹人物议。”
选幼子来继嗣,主要是为了方便继续干涉高丽国政,这个大家都心照不宣,太子也没有就此纠缠。
“圈定了年纪范围之后,臣等又考较了这些合适人选们的身体状况,以及他们本生父的性格等等,最后选定了几个人选。其一是庆平君李玏的幼子李倞,以及仁兴君李瑛的幼子李僡,另外还有宁城君李?的幼子李俽……”他絮絮叨叨说了几个人选,全都是他们之前私下里商定的人选。
“看来你们真是早有所备啊。”太子微微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是赞许还是嘲讽,“他们的父亲都愿意让儿子承嗣吗?”
“这是自然。”施高艺点了点头,“臣等之前已经跟这几位宗室商量好了,他们都心忧国事,只恨不能一展心中报复,如果有机会的话,想来……想来他们都是会肯的。”
虽然让儿子承嗣,从宗法上来说就变成了国主的儿子,但是大利当前,总有人趋之若鹜,想要尝一尝身为嗣君本生父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