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你儿子受了惊吓怎么办!怎么当父亲的!!”“好端端的府邸弄得血腥狼藉以后还怎么住!!”
宇文温笑眯眯的说事急从权不如此怎么钓得江南那条大鱼,如今死掉的陈军士兵让江南来领尸活着的正好派去开荒挖水渠当苦力,巴州人少只勉强够襄州的三成,他这是在想办法‘开源节流’。
“你要杀陈叔陵也就杀了,什么决战西阳之巅有意思么?还有那什么独脚铜人是怎么回事!!”宇文明恨铁不成钢,“你这样胡闹让别人怎么看?”
好端端的击杀叛逆给弟弟活脱脱弄成一出闹剧,各州官员、大族听到耳里那么对其评价就会低了很多。。。。是啊,低了很多。
宇文明不知何故心中松了口气,干练的弟弟名声变差,他这个做兄长的却有了不该有的如释重负感,这感觉让他觉得很别扭。
宇文温自然不知道兄长心中所想,他只是关心父亲将他兄弟俩招回安陆有什么大事便问道:“兄长可知父亲此次招我们回来有何要事?”(。)
第八章 意见()
书房内意料之中的‘调教’,宇文温因为‘决战西阳之巅’的事情被父亲宇文亮训得频频点头,他那点花花肠子自然是瞒不过父亲被无情地揭穿。
“陈叔陵杀就杀了编个故事做什么!”“还决战西阳之巅!你以为大家都是傻瓜?!”“独脚铜人!!你如何会想出这个玩意?嗯!!”
宇文温趁着父亲喝水润喉赶紧见缝插针:“这不是免得陈国来抢人么,所以要先下手为强。。。。”
‘把这事情变闹剧如果有得选还以为我愿意?要不是。。。哎!’他心里无奈却也说不出口。
“你啊你啊你啊!好端端的正路不走非要来个郑伯克段于鄢!就是喜欢行险,拿自家府邸做诱饵要是阴沟翻船怎么办?”宇文亮的质问和先前宇文明的质问一模一样。
他的意思是既然要逼对方狗急跳墙有很多办法为何要亲临险境,既然你那么喜欢断案那搞个案子把对方一网打尽不就行了偏要乱来,杨坚屠戮宇文宗室不就是胡乱按个谋逆的罪名就拖出去砍了哪来那么多废话。
宇文温觉得用冤案的手段下限有些低所以不想用但他又不好和父亲顶就点头称是说以后一定改,宇文亮听得次子如此滑头也是无可奈何。
宇文明见着父亲被弟弟带偏话题于是干咳一声说二郎这也是没办法,他在襄州当刺史和当地豪强大户虚与委蛇也是累得慌又不好翻脸,如果能像在巴州这般大开杀戒想来日后治理州郡会轻松许多。
“此为取死之道,你兄弟两个莫要托大否则有你们受的。”宇文亮说道,“二郎还算知分寸没把田氏也一起铲了否则江北各州你以后都压不住。”
宇文亮为官多年打过仗也治过州,各地豪强让人恨的牙痒痒但也要拉拢,理想的当然是是又打又拉训得治下地头蛇服服帖帖,但如果要想铲除干净那真的是会沸反盈天。
因为这天下可不止一家势力,若是一统天下还可以慢慢铲除可如今要是做得太绝那就不妙了。
“文皇帝入关中便是吸纳关陇豪强方才壮大,若是当时就大开杀戒那么这些人就会迎高欢入关若是那样哪里会有后来的江山。”
文皇帝即是宇文泰,他在关中吸纳各方豪强而府兵制便是其中一项举措。宇文泰通过各项措施让关陇豪强团结在他周围支撑着西魏对抗强大的东魏最后撑了下来。
‘然后关陇集团趁你病要你命把宇文氏赶下来又拥护杨坚做新老大!’宇文温心中如是想但没说出来,豪强根本靠不住,他真的是想铲除光可无奈时代背景就是如此。
宇文氏自己作死被关陇集团掀桌推选‘自己人’杨坚上台,隋朝建立后搞科举以及一系列措施又惹恼了这帮股东最后败家二代杨广玩脱了不敢在关陇集团老巢长安待下去跑到江都作死。这帮股东又拥护‘自己人’李渊做老大。
直到李治和武媚娘那时开始扶持山东集团打压关陇集团最后才算是把对方弄残,整个过程持续了近百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行了,言归正传,你送来的曲辕犁是个好东西,不过那什么插秧法还得慢慢来。”宇文亮对宇文温不光是‘满腔怒火’赞赏也是有的。当然那个耸人听闻的‘有鼓胀病就有钉螺’的说法还有待观察。
宇文温点头称是,插秧法是肯定没错但要强行推广还差火候,育秧、拔秧、插秧的方法要熟悉才能大范围推广,要是在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强行上马万一育秧这一步都没做好会直接导致耽误农时全年歉收,到那时候人心大乱可是会‘团灭’的。
“我想在巴州试行,一两年后等掌握的人多了这样再大面积推广会稳妥许多。”
“二郎所言甚是,我也打算在襄州试行,摸索一两年后再推广就会轻松些。”
“这个慢慢看吧,还有件事,杨坚篡位了。邺城那边派人来到安陆劝为父,你们怎么看?”宇文亮问道,这件事他已经和心腹们商议了只是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所以想听听儿子们的意见。
宇文温一听心里就有了数,杨坚篡位后长安的朝廷姓隋了,‘被禅让’的小皇帝迟早完所以他们父子三人的去向是个问题。
大周的旗帜现在由邺城的朝廷扛着,作为正宗的宇文宗室他们父子三人是尊邺城的周廷为正统还是自立建元就是二选一的问题,做臣子还是做皇帝感觉完全不同。
邺城朝廷是蜀国公、丞相尉迟迥把持,除了那个小皇帝宇文乾铿其他的都是尉迟氏的班底为骨架,说直接点和杨坚篡位前的长安朝廷差不多。
蜀国公父子以邺城朝廷为正统,要是对方击退败杨坚搞不好来个摄政王那么他们父子还是迟早要变‘逆贼’。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从五十多年前开始就跟着舅舅打江山,他最后走到的大约会是摄政的地步但至于下一代会不会改朝换代就难说了。
前年杨坚把五位宇文宗室藩王召回长安结果这五个人就如同进了牢笼只能等死,要是宇文亮父子认了邺城朝廷万一对方也来这招以皇帝的名义调虎离山那他们怎么办。
还不如自己称帝关起门来快活?
“父亲,一个虚名而已。我的意思还是先把杨坚击败了再想其他,蜀国公怎么都得平了杨坚后才会起心思,再说何时平定杨坚都还未可知。”宇文明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宇文温见着自立称帝的第二受益人都这么说了自然也是赞同,他对虚名没感觉,类似于弹丸江山的梁国就是个自欺欺人的笑话。
拥立邺城朝廷那么两边还可以协同作战对付杨坚,要是自家称帝了在对方眼里看来也是叛逆基本上就是冷眼旁观。以后的事再说先把杨坚解决才是正道。
“既如此,为父知道了。”宇文亮点点头,他的意思就是拥立邺城朝廷为正统等到解决杨坚后再见机行事,唯一担心的就是两个儿子想着要过一把皇族瘾那就麻烦许多。
尤其是长子宇文明,要是想着做太子一个劲的主张自立那就是两难。
正事商议完毕,父子三人又闲谈了片刻后散场,宇文温正准备闪人之际却被父亲叫住问来的时候是不是坐马车,宇文温说是之后宇文亮便让他带一个人同行回府。
“带一个人回府?男的女的?女的我可不带!”宇文温一脸紧张的问,家中已有三位绝色刚刚好他可不想再招惹什么女子了。(。)
第十章 耕战()
某人云‘现代’战争就是耕战,所谓耕战中耕即为耕田战即为作战,耕战便是兵农合一既要保证经济力量也要保证军事力量,宇文温在地少人稀的巴州做刺史要有所为就必须耕战压榨一切力量。
首先压榨的就是他的几个骨干,别驾许绍忙忙里忙外白日外出夜里还要挑灯写东西,他的职责是组织修葺水利,完全整治西阳城外的三台河来不及了但要赶在夏天雨季来临前把年久失修的现有沟渠弄好。
龙头山下的田氏知道修葺水利对他们有好处毕竟三台河先流过他们的农田才到西阳城,见着州衙是要下大力气清淤整治也动了心,先是派出青壮由州衙指挥随后全族老少一起上按着许绍的指挥开始治水。
有了充足的人手,有了实打实的铁制工具,以目前的修葺进度来看可以赶在雨季来临前完成只要不是发大水那就能保得西阳郡地界田地平安,许绍对这算是松了口气但接下来还有大事要忙。
安州总管府发布告将两年多以前周军攻克江北各州掳去做奴仆的百姓释放回家,半年前从荆州总管府迁来的人口也要打散了安置在各州,靠着刺史宇文温在安陆‘据理力争’给巴州要来了将近七百户人。
这些人是百姓不是囚犯所以安置要用心,许绍作为别驾是民政官所以承担了安置这些人的重任,不光是安家落户还要安排事情让他们做,看起来轻松的事情做起来千头万绪即便是有了家里派来的幕僚也是差点忙不过来。
和他同样忙碌的是治中郝吴伯,整治鼓胀病灭钉螺的工作一开展几乎让他绝望:有钉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所幸宇文温建议他分期进行所以如今采取的是排查示警。
在已开垦的农田以及人畜活动多的地方必须要灭钉螺,至于其他荒滩芦苇地则是立标记示警,已经患病的百姓集中起来居住其原住地也必须灭钉螺。
灭钉螺要么土埋要么投生石灰处理,灭钉螺他几乎把周边石灰窑的货都买光了成日里指挥手下去投石灰,这还得抓紧因为按照宇文温的说法接下来黄州、安州、襄州总管府都要开始灭钉螺所以到时后生石灰恐怕会供不应求。
“郎君,饭菜要凉了。”一名仆人说道,他见着郝吴伯吃午饭吃着吃着又开始发呆赶紧提醒,郎君自从开始做官后几乎每日都在忙如今看上去只是数月时间竟然有些形销骨立的感觉。
老主母见了可不知得多心疼!
“阿六。可不许多嘴和家里说,要是母亲知道了什么你就等着受罚吧!”
“小的不敢。”
郝吴伯说完吃饭,这几个月来他终于开始觉得疲倦了但心中依旧热血沸腾,经世济民这是古贤的立世准则也是他的目标。多了这么多年的书不就是施展抱负么?
鼓胀病,江汉一带常见的绝症,三吴他没去过但是听父亲提起这种病在那里也是经常会让整村人死绝,若是扑灭钉螺真的能够治疗,不。是预防鼓胀病那可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功德。
正想着一名吏员进来禀报说新一批生石灰运到,郝吴伯匆匆吃完饭领着人出了州衙向北门走去,一路上只见许多破败的民房被人们破拆而那散发着恶臭的沟渠也在清理着。
一名身着官服的男子正对着沟渠指指点点其身边的数名吏员则是频频点头,那男子见了郝吴伯行了个礼随即指挥着人干活。
他是主薄郑通,如今负责‘西阳城清洁改造工程’,其一是将卫生状况差的里坊拆迁重建,其二是治理城内的排水沟并进行改造防止内涝,其三是清理垃圾堆排干污水,其四各街坊大扫除把人畜粪便清理干净,其五就是灭鼠。
一只老鼠两文钱小的一只一文。无论死活拿到州衙就能领钱,收老鼠的郑通如今被百姓称为‘鼠掌柜’,改造工程的耗费从去年用白龟‘献来’的琉璃镜义卖所得中支出。
郑通住持这项工作弄得面容憔悴,白日要领着人拆房清淤又要和里长研究各处沟渠走向到了晚上又得研究草图规划出一套能够合理排污的沟渠体系,亏得他做过基层事务官否则根本就理不出头绪。
西阳自然是比不上江陵但在郑通看来城池排水系统也不算太差,可听了宇文温的要求后他也是坐立不安:要是雨季内涝而四处都有的垃圾、粪便、死去的牲畜泡着那万一闹出瘟疫可都是要全城死绝的。
破烂不堪的房屋全部要拆一来防火二来重建后的房子能让百姓避风避雨,现有的沟渠要清理里面的玩意全都弄干净需要扩建需要改建的也一并进行,臭水塘和到处都有的垃圾堆要填掉或清掉免得滋生蚊蝇,至于老鼠么最好一只都没有所以鼓励灭鼠开出高价收购。
这一切要在雨季前弄完,郑通在城中走访了数日熬了几晚才和吏员们敲定了方案接下来就是实行。亏得宇文温威望高兼之杀了一批地头蛇加上州衙财力雄厚人手足这项工作才顺利开展,可就算如此时间还是很紧迫所以郑通也是忙得饭都吃不好。
收来的老鼠要集中扑杀,清理的形形色色垃圾要处理,百姓们随意大小便的习惯一时半会又改不了还得督促。拆迁时哭喊着要和祖屋共存亡的人要想办法劝走,一大堆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解决他只恨不能分身成几个人一齐上阵。
忙了这么多天,郑通几乎连家里两个小娃长什么模样都快记不住了。。。
比他还要忙的是杨济,他是州司马按说民务不需要管但是肩负着插秧法的指导责任让其忙得不可开交,官田要用插秧法,巴河城外虎林军士兵分的田也要推行。唯一掌握插秧法要点的杨济成了大忙人。
每日忙着指导育秧又要到现场解决疑难来来往往大半日就过去了,然后他还得整顿城防,幸亏这项工作主要由长史任冲负责要不然他晚上也别想睡觉。
前任刺史已经修葺过西阳城墙所以现在要整顿的是箭楼,原先悉数破败的箭楼要推倒建起耐火的砖石结构箭楼,各要害之地建起封闭的哨楼免得被内贼袭击轻易得手。
鉴于除夕夜那场叛乱的经验教训各里坊的防卫措施要加强望火楼也要改进,这一切都要投入的精力和人力物力财力。州兵们连着军户家属都被动员起来参加改造,原先查抄田元升等人所得家产正好派上大用处。
常备州兵人数不多若是敌军来袭围攻城池还要组织青壮协助守城,杨济正在酝酿等农闲时开始组织‘速成班’让西阳城里的青壮具备基本守城能力,刺史宇文温对此是大力也是把担子扔给他单独挑美其名曰“本官看好你哟!”
虎林军是把进攻的刀那么巴州的州兵就是以防守为主。虎林军若是在外作战那么守城的重任就落在州兵以及青壮手中,若是不能把西阳城守好那么宇文温在外哪里放心得了。
他的家眷都在城里,要是玩脱了像三国时马超那样全家陷在城中被人杀个精光那可是死的心都有了,西阳城的安危宇文温直接交到杨济手上。
兴修水利、扑灭钉螺这是种田增收扩大农田面积做准备也就是所谓的耕,而战则需要兵。整顿州兵和城防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宇文温开始扩军了。
巴河城,许多人携家带口的在城中安家落户,这些人是从襄州迁过来的襄阳水军士兵及其家属,也是宇文温仆人张鱼的老街坊。
襄阳水军经过襄州刺史宇文明的整顿后待遇改善了许多但很多人还是愿意举家搬迁来巴州投靠小宇文使君麾下,按照张鱼的介绍他们知道这里有足够的湖泊打渔。
如果有得选没有人愿意以船为家,如果可以的话谁都想有块自己的土地种田,再不济也要有片鱼多的水域打渔,襄阳水军平日里兼职做渔民只是一条汉水哪有那么多鱼让许多人分。
但是这巴河城东的湖泊今后就是他们打渔的地方,打得多少城里收多少,如今小宇文使君在巴河城分了房子给他们住而据说往后开垦荒地成良田若是立功就有资格分。
有了房子和稳定的鱼获再加上盼头。这些定居巴州的襄阳水军士兵劲头十足,小宇文使君要以他们为骨干重建巴州水军但一时半会还不用和陈国水军硬杠,如今他们的任务就是打渔,巴州湖泊很多也不用到长江上辛苦。
张鱼忙里忙外的帮着老街坊安家,巴河城如今归了他的郎主已经开始安置虎林军士兵亲属以及迁过来的数百户襄阳水军士兵,原先的巴州水军也经过整顿一同搬了进来,按照郎主的规划等忙完这一段就要开始在巴口建立堡垒作为巴州水寨。
“如何,小鱼儿你的街坊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军主陈五弟问道,他如今被任命为巴河城主负责城中大小事务,襄阳水军迁过来安家的数百户是宇文温特地交代要办好的。
张鱼笑着说一切顺利等住了几日适应后大伙就可以去湖里捕鱼了。陈五弟闻言点点头,他和其他立功将士都在巴河城有了房子和田地,如今分了田地的将士已经呼亲唤友过来定居所以巴河城现在可是热闹非凡。
按照宇文温的规划,巴河城还要扩大。城外的田地已经分得差不多而接下来在虎林军军营外围那些荒地即将开垦,待得别驾许绍将三台河治理好以后便要化荒滩为良田,而那些良田就等着立功的虎林军将士去分。
军营外濒临三台河的荒地其实很适合开垦只是因为雨季水患又加上不知道有没有那可怕的鼓胀病所以一直无人问津,若是水利修起来又把零星芦苇荡里那密密麻麻的钉螺扑灭那么化作千顷良田是指日可待。
有了可以分田地的期盼虎林军上下都是憋了股劲就等着作战立功,即便是陈五弟自己也是热血沸腾,他原是安州军里一名普通士兵后来随着西阳郡公宇文温入北江州深入虎穴立了功随后组建新军成为将领一步步走到现在。
然后他要跟着宇文温走下去立下功劳为家人挣下家业。不光是他的将士们都是这么想所以训练起来格外卖力如今大伙都是等着那里有事就杀过去立功。
“扩了军,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陈五弟看着西侧巴水对面旷野里的军营喃喃自语。
。。。。。。
军营,新募的士兵正在列队听训话,他们是听闻西阳郡公宇文温的军队又要招兵后踊跃报名最后通过筛选入选的幸运儿。
一年下来,跟着西阳郡公当兵的同乡那不错的待遇让他们羡慕不已所以能够入选个个都是兴奋不已,同时被招募的还有从荆州那边迁来巴州的一些百姓中选的青壮如此加在一起足有两千之众。
幢主田正月站在台上拿着纸喇叭宣扬着军纪,这些新兵由他负责训练所以也是斗志昂扬,若按五户养一兵的标准来说虎林军原有三千人已经是户数不到两万的巴州能够养的脱产兵数量极限,如今新募的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