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虎林军主帅宇文温的想法便是如此,他认为士兵被招募从军没有签卖身契,虎林军不是囚笼,不会让一个兵有进无出:要么战死,要么病死。

    分了田的将士想回家务农过小日子,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就这么放人那后患也不小:万一走的人太多就会导致虎林军‘大出血’,战斗力急剧下降。

    人要放,但不能说走就走,否则军心就散了,辛辛苦苦操练出来见过血的战兵,留下的空位再让新兵填上需要时间,所以虎林军决定主动出击。

    采取的措施如下:基于将士们分得许多田地,又有许多人成家立业,或者一家人在巴州定居,为保家属不被人欺负,同时平日里也相互有照应,虎林军‘动员’一部分将士退伍。

    要响应动员的将士必须提出申请,然后经审批同意后方可‘退伍’,而之前开垦荒地的将士不再屯田,有想退伍的一并提交申请。

    退伍的人数有限制,立功人员优先,超过人数的只能等下一次,退伍的将士归入新置巴东郡的民籍,在郡衙登记名字,如遇战事应征守城即可。

    这就是一个台阶那些想解甲归田的将士有个机会,能有名正言顺离开军队的理由,免得被人背地里骂“忘恩负义”,宇文温觉得大家好合好散,没必要把场面弄得太难堪。

    退伍的虎林军将士都是见过血、受过良好训练的老兵,所以协助地方官维持治安、操练郡兵、应征守城都是好手,而有他们在居住地帮衬左邻右舍的旧日同袍,也不怕虎林军将士家属受欺负。

    退伍的申请、审批折腾了数月,期间虎林军把江对面陈国郢州武昌郡折腾得够呛,新种的庄稼基本完蛋,今年绝收已成定局,收兵回江北的虎林军随后开始了退伍。

    这年头募兵的将军,除非迫不得已不会让好容易练成的兵走人,可虎林军主帅宇文温还真就这么做了,虎林军不光放人还来了场送别会,百姓们都说宇文使君是个好将军。

    。。。。。。

    军营,议事厅,陈五弟正和几个老兄弟交谈,今日欢送退伍士兵,他们几个都喝了不少酒,待得各自躺了一个时辰醒酒,方才在这议事厅碰头。

    陈五弟,如今已晋升为正六命的别将,而田正月、郝大胆升任正五命的统军,统领虎林军,而梁定兴、陈七斤二人,则直接进位仪同大将军,品秩为九命。

    “一眨眼三年时间过去了,未曾料竟能走到今日这一步。”陈五弟说道,“末将预祝两位仪同,早日封爵。”

    “嗨!什么末将不末将的,老陈你这可是骂人啊!”梁定兴笑道,“我两个的战功,按说进位仪同勉强许多,可比不上你,本来就该你优先!”

    “这种场面话,咱们几个老兄弟之间就别说了,都是使君的安排,老陈、老田还有大胆,迟早也要进位的。”陈七斤挠了挠头,“你们跟着使君,总有仗打,立功的机会大把,搞不好来个‘后发制人’。”

    郝大胆闻言笑着说:“乱讲话,使君如今已是大将军了,你们府兵不一样听使君指挥?使君要打仗,我几个还不得一起上么。”

    “府兵还得从头练呐,也不能像咱们虎林军一般练三日休一日,谁知道何时能拉出去砍人。”

    “陈仪同,到了军府带兵,可别老是‘咱们虎林军’,免得那些兵都弄混了,还以为是虎林军分部呢!”

    “哈哈哈哈哈!”

    五人大笑起来,陈五弟、田正月、郝大胆、梁定兴和陈七斤,这五人原是安州军老兵,三年前的大象二年五月,随着安州总管宇文亮突袭黄州,然后跟着西阳郡公宇文温,寥寥数人就敢去北定州杀人夺权。

    从那时起他们就跟着宇文温编练新军,新军规模渐渐扩大,直到今日的虎林军,而陈五弟等人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从普通的精锐老兵,成了名副其实的将军。

    他们作为宇文温的‘元从’,为其牢牢掌握着虎林军,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却要分道扬镳,陈五弟、田正月、郝大胆掌握虎林军这个基本盘,而梁定兴和陈七斤则是要去掌握另一只军力。

    “这又是退伍,又是抽调人手,新兵接得上趟么?”

    “退伍了差不多一千兵,又调走了一千兵,也亏得使君提前计划,再过几日那招募来的两千新兵就要入营训练。”田正月有些惆怅的说着,“年年练新兵,都练出心得来了。”

    “还是使君说得对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啊。”(。)

第八十七章 府兵() 
虎林军,田小七正在整理行装,今天是他告别虎林军的日子,三年来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他只觉得心中十分难受。

    他要离开虎林军,但不是退伍,也不是解甲归田,而是依照主帅、大将军宇文温的安排,抽调到军府编练府兵,加入府兵序列。

    田小七因功得授大都督,品秩为八命,加入府兵序列后是实职带兵的将领,有俸禄,再加上自己分到的田地,他和家人可以丰衣足食了。

    他是因为吃不饱饭才投的军,原以为混个肚圆死也无憾,未曾想不但练出一身本事,还凭着战功分到田地,如今更是成为府兵将领,三年来的浴血奋战换来了一个大好前程。

    但田小七本不想走,他觉得做人要知恩图报,是虎林军给了他机会和回报,所以要在虎林军中为宇文使君效力,然而离开虎林军也就是宇文温的意思。

    宇文温进位大将军,朝廷在巴州设立军府编练府兵,这是由宇文温统领的军队,所以他需要人手去搭架子府兵早日成军,成为宇文温新的战力。

    田小七等人便是被抽调的骨干,虽然不是退伍,但也从此告别虎林军,成为‘友军’。

    一边想着一边整理行装,东西很简单,鞋子、戎服、被褥等一个大包裹搞定,而个人生活用具也是一个小藤筐装完,铠甲当然不能带走,但那把长刀却是例外。

    田小七练得是杨济所教授的辛酉刀法,三年来的苦练和实战磨砺了他的技艺,而那双手长刀非寻常刀制,他们这些近战兵又用顺了手,所以虎林军允许他们带刀离营。

    收拾完东西,田小七正要扛起包裹,一旁的士兵便抢上来帮忙:“幢主,我来帮你!”

    他们七手八脚把大小包裹‘抢’走,簇拥着田小七走出营房,而各处营房也有类似情景出现,营区外已有许多马车在外等候。

    田小七停下脚步回顾身后,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强忍着满眶温热,极力控制着自己激动地情绪说道:“大家,要努力啊!”

    “田幢主放心,每日的操练分毫不少!”

    “田幢主到了军府,可得好好操练那帮家伙啊!”

    “田幢主有空多回来看”

    听着同袍的话语,田小七无法再说许多,他点点头拱手向着大家行礼,千言万语汇到嘴边只吐出四个字“大家保重”。

    不远处,陈米斗也在和部下告别,他和田小七一样,在此次朝廷天使带来的诏命里,得授大都督军府加入府兵序列,虎林军的这两位双手刀法高手都被抽调,到新成立的军府带兵。

    虎林军的近战兵都要练习双手刀法,刚成军时是由队主杨济做教头,后来虎林军随着主帅宇文温来到巴州,杨济任职巴州司马,训练士兵双手刀法的责任就落到了田小七和陈米斗肩膀上。

    去年年初两千余新兵入营,田小七和陈米斗挑选了苗子练刀法,经过一年多的操练和实战,虎林军的近战兵终于成熟起来,而他两个离去后,也会有人接替位置扛起重任。

    不光近战兵,此次抽调了千余人去搭建军府的架子,又有将近千人退伍,但他们留下的空位立刻就能有人补上,立功的将士离开了,还有更多想要立功的士兵跃跃欲试,要在新职位上展示自己的能力。

    虎林军的建制很完善,除了主帅宇文温外,离了谁都照样运转正常。

    包裹装车,田小七在上车前再度转身,向着同袍们用力挥手告别,满怀着离别的惆怅,还有即将赴任的喜悦之情,坐上马车。

    “大都督。。。八命。。。我还要努力!”

    。。。。。。

    虎林军牧马场,成群结队的骏马正悠闲的散步,史万岁看着数量翻了几番的马匹感慨不已,西阳郡公宇文温在邺城买了两千余匹马,如今都带回巴州在这牧马场放养。

    “北地的战马、挽马初来江南,很容易水土不服,你们要小心照料。”他交代着,“尤其江南多雨,一下起雨来到处湿漉漉的,不能让马匹吃了带水的草料。”

    “史军主。。。史开府放心,草料都是在库房干燥,绝不会被雨淋着,再说那些苜蓿之类的牧草,想来南北马儿都爱吃。”一人在旁边回答着。

    “史开府,选马一事当真要过几月后再进行?宇文使君去邺城前已下令,朝廷的任命下来之后,史开府便可挑选马匹了。”

    “此事急不得,虎林军的战马得留着,以免战事再起,新买回来的马匹需要调理,军府的马场刚平整土地,人手不足经验也不足,把马匹贸然转过去怕是会病死一批,宇文使君辛辛苦苦买回来的马,可得珍惜。”

    “只是府兵的操练该怎么办呢?”

    史万岁看着牧马场说道:“军府成立,行台那边自然会调拨一部分马匹,这些马肯定适应了山南气候,就先用着吧。”

    他今日便要离开虎林军军营,到西阳城新立的军坊住下,作为新晋的开府仪同大将军,他是新晋大将军宇文温的部下,负责编练府兵。

    两年多以前,史万岁已经凭借战功位至大将军,结果受一起谋反案牵连,被当时掌握朝廷大权的左丞相杨坚夺爵罢官,发配边地做戍卒。

    恰逢朝廷组织大军入山南‘平叛’,要对付起兵的安州总管宇文亮,他争取到随军的机会,结果朝廷在两河口大战中溃败,作为普通一兵的史万岁被宇文亮次子宇文温俘虏。

    他投入宇文温的新军之中,两年多来浴血奋战,凭着战功终于再度回到府兵的序列,进位开府仪同大将军,距离当年自己的位置越来越近。

    周国还是魏国时,丞相宇文泰创建府兵制,设八柱国,其中六柱国领兵掌握兵权,每柱国下辖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辖两名开府仪同大将军,每名开府仪同大将军下辖两名仪同大将军。

    仪同大将军之下又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

    三十多年过去,这一序列发生了变更,周国对其进行了细分,柱国中又设上柱国,大将军又设上大将军,以此类推,增设有上开府仪同、上仪同。

    史万岁距离他曾经的职位,之间还隔着上开府仪同一级,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他有把握超过原来的成就。

    ‘整军备战,西阳郡公已近按部就班了三年,即便是满负荷养兵也要咬牙撑下来,要是府兵练成,那么直属兵力接近一万。。。’史万岁心里如是想。

    按照周国制度,一名大将军下辖两名开府仪同大将军,府兵四千人,如此一来,大将军、巴州刺史、西阳郡公宇文温直接掌握的兵力很可观。

    作为大将军,统领府兵四千人;作为巴州刺史,统领州郡兵不下两千人;自己又练有募兵虎林军,如今退伍、离开了两千人,又招募了两千人,所以虎林军是五千兵力。

    加起来已近过万,考虑到州郡兵镇守本州,那么宇文温实际控制的兵力也有九千人。

    史万岁老于行伍,知道负担九千兵的压力有多少,巴州如今户数过两万,大约在两万四千余户左右,即便按三户养一兵的,也只能负担八千左右兵。

    当然全脱产的只有那五千虎林军,而府兵是耕种结合,所以目前巴州还算勉强负担得起,可史万岁已经看出来,他的上司宇文温依旧有扩军的想法。

    不顾实际养兵那叫‘穷兵黩武’,可是史万岁不觉得宇文温是穷兵黩武,这一位能想办法赚钱买粮食,所以养九千兵还算力所能及。

    九千兵,四千府兵刚开始组建,虎林军又有两千是新兵,所以作为核心战兵的只有三千老兵,但史万岁对这三千人信心满满,因为他也曾是其中一员。|

    “三千老兵,加六千操练得当的新兵,可要比称数万的征召兵能打得多。”史万岁自言自语着,“关键领兵的也不是善茬,所以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可能少,我要努力!”

    。。。。。。

    巴州军器监,炼铁炉正冒着浓烟,旁边的凉棚下打铁的声音此起彼伏,借着水力鼓风机还有水力锻锤,军器监正日以继夜的赶制兵器防具。

    巴水畔挑选的铁砂,还有别处的铁矿石、木炭一直源源不断,军器监的炼铁炉从年初开始几乎就没停过,一炉炉的铁水凝结成块,然后被用来制作各类军械。

    军器监的工匠们很忙,忙着制作长刀、长矛、长枪、箭矢和铠甲,巴州地界要扩军,需要的兵器防具,所以他们忙得连制作农具的时间都没有。

    在州衙的监督下,一部分铁料以较低价格转给西阳城里打铁铺制作民品,军器监如今全力以赴军品,而随着工匠对灌钢法的掌握越来越熟练,钢制品的产量终于渐渐上升。

    军器监一隅,来护儿正和几名部下验收刀具,在本月初朝廷下达的诏令中,他已被授予大都督加入新成立的军府,如今负责到军器监接收军械。

    一名士兵拔出新打长刀,挥刀连续斩断十捆竹竿,之后再看刀锋依旧锋利无比,他向着来护儿点点头,随即收刀入鞘。

    “抽了十把,都是好刀,这一批五十六把钢刀,还有刚才那一百七十三把铁刀,本将领走了。”来护儿向着身边吏员说道。

    签字画押,将刀具打包装箱,来护儿又来到另一处院子,那里挂着一领领铠甲和兜鍪,有两档铠、筩袖铠,还有少量环锁铠。

    随行的士兵上前检查铠甲质量,他们和来护儿一样,是从虎林军抽调到新成立的军府来编练府兵,因为从军数年所以对铠甲的检查颇有心得。

    看着一领领崭新的铠甲,来护儿有些失神,想起自己的经历来,他两年前以战俘身份加入西阳郡公宇文温的军队,凭着战功终于走到了今天。

    朝廷诏令下达,确定自己得授大都督一职后,来护儿激动地彻夜未眠,虽然这是先前就已确定的事情,但尘埃落定之后他终于放下心来。

    周国实行府兵制,吸纳各地豪强入府兵体系内,将其部曲私兵为国所用,各地乡兵头领府兵,大多得授大都督、帅都督等。

    来护儿自幼父母双亡,是伯母抚养长大,来氏一族人丁不少,虽然来护儿勇力过人又识文断字,但乡兵头领断然是轮不到他来做。

    男子汉要想博取功名富贵,就得从军靠着一身本事吃饭,来护儿被陈军掠去当了兵,又在梁国江陵城外被周军俘虏,然后加入西阳郡公宇文温的军队,努力了两年终于出人头地。

    来护儿不是对虎林军没有留恋之情,只是他觉得能够府兵体系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虎林军是强兵种子,将领也有正经的官职,但怎么说都是私募性质的私兵,限制颇多。

    而军府设立后,府兵体系的发展前途就好很多,即便是统领五百左右兵力的大都督,品秩都有八命,而虎林军军职沿袭传统军制,统领将近千余兵力的军主,品秩不过四命。

    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传统军制里,军主再向上是正五命的统军、正六命的别将,再上去就是戍主,这是郡守兼任的军职,纯粹的军旅之路也就到头了。

    戍主郡守之上是镇将州刺史,然后是总管府佐官,这是属于外官的州郡官镇戍官体系,上马管军下马治民,没有家族、人脉撑着轮不到平民来当。

    出身平凡的来护儿有志建功立业,而从军立战功就是最好的途径,所以能够府兵体系,军旅生活是他的梦想,这年头没有家世撑着光凭读书可别想封爵,只有立下战功才能封妻荫子。

    府兵体系中,大都督再晋升上去就是仪同大将军、上仪同大将军、开府仪同大将军、上开府仪同大将军,然后就是大将军、上大将军、柱国、上柱国,足够他奋斗一生了。

    来护儿不敢奢望走多远,他就打算奋勇杀敌立功,凭着军功向上走,做到仪同大将军后就能开仪同府设幕僚、佐官,这样就能提携他的族人他们有机会入仕途。

    正所谓“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来护儿已经亲手报了伯父的仇,他要将伯母接来仆人们好好的服侍如同母亲般的伯母过上好日子,所以军旅生涯才是他实现理想的有力保证。

    “建功立业,我要努力!”(。)

第八十八章 静夜思() 
夜,邺城,使邸内宇文温正在奋笔疾书,纸上写着许多文字和数字,那是他在梳理着自己手上掌握的各类,正所谓知己知彼,他要时不时提醒自己。

    三年时间,历史的轨迹已近出现了些许偏移,按理应该灭亡的王朝延续了下来,但是理当成为主角的王朝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时间线的变动宇文温那未卜先知的能力失效,他再不能信心满满的提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事态向着自己不利的方向恶化,唯一能做的就是增强自己的实力。

    一力降十会,要是有两万精锐骑兵,五万精锐步兵,行军、后勤骡马化,外带十万仆从军,保证粮草供应,什么计谋都不用想,按着后世玩游戏的说法,用鼠标把兵一框直接A过去就行了。

    但那不可能,这样的兵力要举国之力才能承担,七八年前周国攻齐,周军兵力每次不超过十七万,最后周国灭齐兵力不超过二十万,当然这是实打实的兵,没有例行翻倍注水。

    山南各州郡的实力,和山东太行山以东、河南的州郡相比差了许多,尤其是人口和农田,荆州总管府、襄州总管府还行,毕竟是两汉时期就开发的地区,而江北各州就差了许多。

    人口少农田不足,缴纳的租调就少,此时的长江中游流域开发度不像两宋,不光人少连土地都没开垦多少,种出来的粮食根本就不足以养太多脱产兵。

    要是征召百姓服兵役,短时间还行,时间长了耽误农时一样麻烦。

    这还是没打败仗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