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了!”

    见着宇文亮面露喜色,梁士彦便问是何事,听得对方说这信代表死士行刺杨坚成功,众人狂喜不已:杨坚一死,长安便群龙无首!

    如果杨坚完了,他们便有充足时间控制长安,长夜漫漫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应对接下来数日的隋军反扑,也多了许多把握。

    “立刻攻打皇宫!”

    周军骑兵向着皇宫疾驰而去,宇文述身边一个年轻人望向皇宫方向,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发觉宇文明看向自己,便微微一笑行礼说道:“宇文襄州,在下濮阳郡公长子,宇文化及。”(。)【,、、,zuopingshuji!

第九十七章 不眠之夜() 
夜,杨丽华从噩梦中惊醒,在梦中,她先是看见弟弟杨勇葬身火海,又梦见周军攻破长安,父母相继罹难,杨氏一族遭受灭顶之灾。

    额头满是冷汗,眼角溢出泪水,看看榻边摇篮里睡得正酣的小女儿,她用手帕擦了擦汗水和泪水。

    女儿一岁多,名叫宇文华英,小名牧娘,是杨丽华为宇文温生下的第二个孩子,连着宇文娥英、宇文维翰,一家人在西阳城幸福的生活着。

    宇文温对宇文娥英好,视同己出,杨丽华很欣慰,虽然自己的生活幸福,但心中依旧忧虑,她和娘家人再不能见面,因为一旦见面,便意味着会失去一部分亲人。

    周隋两国交战,真要见着亲人,要么是隋军攻入山南黄州,她被带回长安和父母团聚,这就意味着宇文温没了

    如果宇文温没事,她却见着了亲人,那就是亲人被周军俘虏,距离丧命也为期不远,不是每个人都能和新安伯李圆通那样,有机会重获自由。

    杨氏和宇文氏的仇恨无法化解,所以杨丽华期盼局面就这么维持下去,周隋两国对峙,谁也奈何不了谁,然后宇文温和她的娘家人,就可以相安无事。

    这种想法是自欺欺人,首先打破幻想的,是她五叔杨爽的死。

    说是叔叔,可这位比她还小两岁,又是在府里长大,实际上就是弟弟,而此次大战,夫君宇文温便和五叔杨爽撞在一起。

    谁胜谁败都没有好下场,而这一次碰撞,是杨爽死了。

    战后宇文温送回来的家书,给杨丽华的那一封信附带一个玉佩,她认得出那是杨爽的随身玉佩,宇文温在信中说行刑前给杨爽“践行”,人走得很干脆,没受什么虐待。

    杨丽华拿着玉佩黯然落泪,这种选择太残酷,杨爽被俘,当然会自尽以免被押到邺城受辱若是宇文温被俘,想来也会如此,避免被押到长安受辱。

    这只是第一次碰撞,还会有下一次么?那下一次会是谁?

    值夜的侍女近前,低声询问是否要准备宵夜,杨丽华摆摆手示意对方退下,看看一旁的座钟,方才子时,她又看了看摇篮里的女儿,叹了口气躺下。

    虽然外边天寒地冻,但房内生着暖炉,驱散了寒气,身上盖着的棉被也很缓和,可杨丽华的心中却有些悲凉,她很少做噩梦,所以觉得长安那边肯定会发生什么事。

    “一定会没事的”

    。。。。。。

    夜色下的军营,大帐之内,宇文温正在磨刀,方才他做了个噩梦,梦见父兄在内应的帮助下攻入长安,结果却是个陷阱,隋军四面埋伏,然后父兄两个被射成刺猬。

    这梦太过惊悚,搞得他再也睡不着,只能起来找事情做做以便消耗精神,俯卧撑什么的睡觉前已经做过了,所以换个新花样磨刀。

    半夜三更磨刀,那声音听起来要多渗人有多渗人,宇文温决定既然自己睡不着,也不让别人睡得好。

    “没理由啊成功几率虽然不高,但值得一搏了。”

    宇文温如是想,他觉得实在攻不下长安,父兄还可以缩回蓝田关,再慢慢退守武关。

    奇袭长安,不确定环节很多,一环出问题都会导致全盘皆输,若不是无路可退,他们父子三人犯不着如此冒险。

    首先,要突破武关道,在关中隋军反应过来前,至少要拿下武关道西侧的蓝田关。

    其次,在蓝田一带,尽量用最少的损失击破长安驻军的第一波反扑。

    其三,破敌当日,直逼长安,如果杨坚脑残不敢派兵出城,也一样要逼近长安,在内应的帮助下入城。

    其四,攻打皇宫,把肯定在长安的杨坚夫妇及太子杨勇咔嚓了,带着内应及其家属立刻走人,据守蓝田等着隋国大乱,然后许下好处拉拢那些墙头草“反正”,伺机再入长安。

    为何斩首后要先放弃长安?因为除非出现奇迹,否则孤军守长安不现实,拿着杨坚的人头去招降勤王的隋军,成功几率最乐观也就是五成。

    说到底就是要把杨坚夫妇和杨勇干掉,办不到的话,就只能看朝廷的进展如何了。

    这么多环节,出错的概率不小,累计起来的失败概率更大,要是脸黑正好杨坚当时长安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在长安执行刺杀任务的猫队,算算时间,父兄也差不多攻到长安,而猫队的行动能否成功,也是个未知数。

    所谓双保险,一正一奇,要是明着来失败了,玩阴的却成功,那效果也是不错的,前提是舍得豪赌。

    要豪赌就得下血本,刺杀杨坚的难度很大,刺杀后无论成功与否,刺客生还的几率很低,宇文温增加些许成功率,连“业内专家”张定发都派出去了。

    入皇宫行刺,无论如何得规划逃跑路线,宇文温知道六年前的皇宫地形,但隋国建立后皇宫内变化情况完全摸不清,多亏了刘桃枝愿意“投效”,由这位凭回忆绘制了隋国皇宫内部地图。

    接着又拿出杀手锏:地道。那是他当年和郑译勾搭上之后,派人去长安潜伏,托原来的老管家转了几层关系,在城南买了个府邸,然后潜伏者花了数年时间挖出一条通往城南郊外的地道。

    原本是用作紧急时刻逃命所用,此次宇文温直接把底细交给父亲其派出少量精兵循地道入城,无论事情成与不成,这条造价不菲的地道也废了。

    最后一个问题,刺客如何混入皇宫?

    那就涉及宇文温为数不多还算靠谱的“预知能力”。

    历史的轨迹已经变了大半,对于他来说,未知数也越来越多,记忆里的历史知识,能派上用场的越来越少,其中之一便是历史上发生在这个时间段的事情:

    梁士彦和刘昉谋反,被梁士彦外甥裴通告密,其间一个花边新闻是梁士彦之妻与刘昉私通。

    另一件事,隋国太子杨勇的宠嫔云昭训,其父云定兴道德败坏,是个突破口。

    这位可是出卖女儿和外孙眼都不眨一下的人渣,钱基本是“全无心肝”,所以宇文温让张定发收买云定兴猫队成员混进东宫,伺机皇宫。

    具体行动由张定发看着办,实在没机会就算了,毕竟难度很高,强求不来。

    刺杀杨坚夫妇,同时连杨勇一起干掉,这种事的成功几率很低,生还的几率更低,所以宇文温关于抚恤方面也下了血本。

    保证相关人员家属有优厚的抚恤,当然对于张定发夫妇来说不缺抚恤,所以宇文温拍胸脯保证,无论如何都有爵位,若“老张”了,就让“小张”封爵。

    封郡公是必须的,宇文温决定即使不要脸都得让张家封个郡公,当然前提是他本人还活着,宇文氏没被铲除。

    封爵的由头得另外想,不能让外人知道是他派人刺杀杨坚成功,否则杨丽华会带着儿女自杀,到时候就是一大三小四条人命。

    这还是行刺成功后的烦恼,要是行刺不成功,父兄攻打皇城甚至长安失败,那就什么都别想了,蹲在山南唉声叹气吧。

    能成功么?感觉很悬啊越想越精神了!

    宇文温看着被磨得锋利的佩刀发呆,正要找别的事情做,却听得军营外传来狗叫声,片刻后狗叫声连成一片,沸反盈天。

    “夜袭?来得正好!”。,、、,!

第九十八章 内有恶犬() 
夜袭,理所当然的夜袭,隋国信州总管府的军队攻打梁国都城江陵,是为牵制山南周军之意,其陆上后路沮漳河建有浮桥,今日有一股周军抵达浮桥东岸大营北侧立寨。

    这股周军如同一把刀顶在人的肋部,难受不说让人连觉都睡不好。

    隋军主力攻打江陵,沮漳河是大军的后路,一旦有事其后果可是灾难性的。

    大军进攻江陵已经很吃力了,再被这股周军援兵威胁后路,熬不了几日就只能走水路撤兵,所以必须想办法解决,虽然对方有可能防备,但沮漳河畔的隋军主将决定先夜袭试探一下再说。

    精选的将士没有雀蒙眼都能夜战,又是多年的老兵所以经验丰富,即便夜袭不成,折腾对方一番之后也能退回来。

    夜袭开始时一路顺风,隋兵分成几拨向着周军营寨摸去,中路将士逼近周营外围时却发现一个立在平地的木牌,借着月色看去,上面画着一只张牙舞爪的狗,似乎还写着什么字。

    写的什么?

    天晓得写的是什么,我们又不识字!

    这年头当兵的基本是文盲,没有谁看得懂木牌上写的是什么,不过领头的将领倒勉强算识字,瞪着眼看了一会,有些不确定的念了出来:

    “内有恶犬?”

    “什么玩意!前进!”

    隋兵没把这东西当回事,对方简直是自欺欺人,以为养几只破狗就能吓退敌人,他们可不是沿街乞讨的乞丐,主人家放几只恶犬出来就能赶跑。

    区区几只恶犬,能奈我何!

    众人如是想,随后便听到了狗叫声,然后是几只狗一起叫,最后狗叫声越来越多连成一大片。

    真的有狗,很多的狗。

    狗刚开始叫时,夜袭的隋兵还以为是游荡在旷野的野狗,结果情况不对劲,叫的狗越来越多,这年头哪来这么多野狗?

    狗叫声惊天动地导致隋兵行迹败露,所以夜袭搞不成只能撤退,可是想退也不容易,因为“恶犬”追上来了。

    许多体型不小的狗从草丛里窜出来,专门咬人的小腿、脚踝,大部分士兵穿的是o裆铠,膝盖以下就是大口裤腿没防护,被恶犬咬一口疼得人冷汗直冒。

    这些畜生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咬一口就躲开,然后伺机又咬一口隋兵防不胜防,黑暗之中身边都是自己人,挥刀去砍又怕误伤。

    惨叫声接连响起,是尾随而至的周兵开始射箭,对方的视力似乎在夜里不受影响,被恶犬弄得一片混乱的隋兵纷纷中箭倒地,局面瞬间失控。

    败兵向着己方大营退去,身后只听见狗叫声,然后就是嗖嗖的射箭声,连滚带爬的也不知道逃了多久,总算回到己方营寨前。

    然而归来的隋兵数量比刚出发时还要多。

    多出的是人,不是什么妖魔鬼怪,周兵尾随而至,之所以动作如此迅速,是因为他们本就打算夜袭隋军营寨。

    今晚起心思夜袭的,可不止隋军。

    隋军营寨守军自然是提防有人夜袭,可隐隐约约听到周军营地的动静,知道夜袭失败,见着前方黑影重重,以为是败退回来的士兵,防备有些松懈。

    猝不及防之下,被周军突入营寨大开杀戒,袭营的不光有步卒还有骑兵,个个戴着狰狞的骷髅面具,黑灯瞎火看上去十分吓人。

    突入营寨的周兵径直向粮草囤积处冲去,赶在隋军士兵动员起来之前将其点燃。

    一堆堆粮草化作火炬,

    冲天火光在夜色下的旷野里格外显眼,然而周军并未收手,第二波攻击随后到来:弓箭手抵达营区外,开始射火箭袭营。

    连绵的营帐被点燃,无数人在火光之中奔走呼喊,隋军将领收拢溃兵准备反击之际,周军第三波攻势发动。

    周军主帅宇文温亲率主力骑兵踏营,他亲自安排的夜袭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所以临时“加戏”来个一波流,将沮漳河东隋军推向灭亡的深渊。

    连续的冲撞践踏,无助的隋兵被周军骑兵冲得崩盘,一名披头散发的隋军将领骑着无鞍马,拿着根马槊向周军冲锋:“来战个痛快!”

    一如飞蛾扑火十分悲壮,宇文温见状十分感动,然而他因为睡不着所以心情极度恶劣,没心情收小弟,感动之余弯弓搭箭将其射落马下。

    策马近前,只见对方被射中面门死不瞑目,宇文温心中道了一声“善哉善哉”,随即领兵冲杀。

    溃兵西逃,横贯沮漳河的浮桥无法容纳这么多人,而西岸营寨的隋军怕周军趁机过河,不得不砍断浮桥。

    东岸的溃兵不顾天寒地冻直接跳入冰冷的沮漳河,少部分人侥幸游到西边上岸,而大部分人被射杀在河中,尸体之多一时间竟然阻塞河道。

    跨河浮桥断了,许多没胆跳河的隋兵只能投降,西岸隋军看着东岸周军肆虐无可奈何。

    沮漳河畔动静这么大,江陵城外的隋军大营派出骑兵回援,于半途发觉道路前方疑似有伏兵,未敢轻举妄动只能转回大营。

    夜袭的周军折腾了许久终于收兵,留下满地狼藉的营盘,此时东边已开始露白。

    。。。。。。

    周军大营,宇文温正在听取田正月关于夜袭战果的汇报,战果很简单,沮漳河东岸隋军完蛋,缴获马匹、布帛、人员、武器防具若干。

    己方损失不大,只是那些尽忠职守的狗伤亡不小,田正月想请示是否吃了。

    “不,毕竟立了功,集中起来挖个坑埋了吧。”

    “是。”

    “和陈别将交接一下,白日的防务就由他负责了。”

    “是。”

    忙了一会,田正月告退,宇文温卸下铠甲后终于觉得有些困了,和衣躺在榻上发呆。

    狗能看家护院,但要广泛用于军中却有些麻烦,首先是军营人多味杂,所以军犬适应不了,成日里叫个不停,这会吵得士兵睡不好觉,最后会发疯的。

    其次是狗粮,宇文温养的这些狗经过精心训练,吃的伙食里肉骨头必不可少,这对于虎林军或者黄州府兵来说无所谓,可对于别的军队来说就是奢侈行为。

    喂养几只军犬倒无所谓,可如果规模上来了,消耗的肉量就很可观。

    通常的军队伙食也就那样,每日两餐其中肉都不一定有,若是按着宇文温喂狗的水准来大规模养军犬,只会让士兵们觉得自己连狗都不如,迟早闹出哗变。

    饲养军犬,想要达到今夜这种“内有恶犬”的效果,数量不能少,而避免士兵不满,人的伙食也得跟上,可普天之下又有几支军队能做到虎林军这般。

    打仗就是烧钱,提高士兵伙食保证每日有肉也是烧钱,大概就只有宇文温才这么烧包了。

    想到这里,他开始琢磨起当前形势来。

    博望之战后收复三s路的云阳关,宇文温领兵沿着U水南下抵达汉水旁的樊城驻扎,如同一条蟒蛇盘在山南地界,随时应对山南各方向的敌情。

    隋国信州军东进走陆路围攻江陵,他便如同五年前那般在樊城登船,一路南下来到江陵东北的大湖,登陆后便赶到此处扎营。

    夜袭成功,江陵城外的隋军肯定待不住要撤了,等江陵之围一解,又会是哪里需要他去救火呢?(。),、、,

第九十九章 局势() 
沮漳河畔的一场夜袭,彻底断绝了隋军攻打江陵的勇气,陆路通道受威胁,他们不得不撤军,据守江陵的梁军和周军,以及沮漳河附近由宇文温率领的周军,坐视对方离开。

    不是他们不想战,是因为隋军走水路,从江边坐船北归,而梁军水师早已溜到下游“避战保船”,鞭长莫及。

    江陵之围解除,距离宇文温离开樊城南下不过十日,隋军撤离次日,梁国皇帝萧琮亲自出城犒军。

    此次信州隋军入寇,虽然江陵有周国的江陵总管府协防,隋军一时半会攻不下,但若不是宇文温夜袭得手,这个年怕是没那么好过了。

    梁帝萧琮同母妹萧九娘是宇文温的侧室,其同母弟萧瑀亦在西阳求学,所以萧琮算是宇文温“妾兄”,只是这层关系不足为外人道也。

    犒军大宴持续一中午,宇文温下午又入宫觐见梁国皇帝和太后,于公于私走了一套流程,先是以大周宗室的身份折腾了大半日,回到城外军营呼呼大睡,醒来已是第二日。

    正好是除夕,充当救火队的宇文温和虎林军,只能在他乡过年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宇文温出征在外,战事缓下来后开始想念家人,当然依旧惦记的是长安那边的动静,算算日子也差不多有消息传回山南。

    “成与不成,好歹有个准信啊!”

    宇文温看着佩刀发呆,这把宿铁刀那晚砍人砍崩了几个缺口,得回炉重炼,可他却忽然有些舍不得:难得亲自上阵砍人,怎么说都有些纪念意义。

    帐外传来嚎叫声,那是士兵们在杀猪过年,宇文温正要出去“众乐乐”,却有驿使送来急报。

    “是何消息?”

    “国公!大行台拿下长安了!”

    。。。。。。

    江陵南郊,长江边,张鱼和数十士兵护卫着宇文温,这位如今正在看江景,滔滔江水向东奔流而去,发呆的宇文温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

    杨坚死了,连着皇后独孤伽罗、太子杨勇也死了,周军拿下长安,他们父子三人的豪赌,竟然真的赢了,即便是随后在长安待不住撤回来,那也算是大胜。

    驿使送来的消息自然是前几日的,算算日子,周军入长安之夜,正好是他夜袭隋军大营那晚,而这个消息已经向山南各总管府传递,同时有驿使带着消息向邺城疾驰而去。

    太子杨勇是在蓝田葬身于“流星火雨”下,同时阵亡的竟然还有文武全才的渤海郡公高熲,而杨坚夫妇则是在当晚于皇宫中遇刺身亡。

    动手的自然是宇文温派往长安的“猫队”,猫队损失惨重,但张定发活了下来,当时他领着剩余同伴混在人群中,藏匿在皇宫某处,等到了周军。

    当然这个刺杀的内幕不为外人所知,众人只道是周军死士所为。

    率军长安的宇文亮,在“反正忠臣”的帮助下,控制了长安局势,勉强击退了勤王的隋军第一轮反扑,各部隋军得知杨坚死讯后,态度开始暧昧起来。

    双方在长安附近对峙,事态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