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顺着窦氏所指方向看去,却见北面群山之中露出一个河谷,其间河水缓缓南下,在上洛城前汇入丹水。
“啊,那是老君峪,从这里一路向北走,是商州的拒阳郡和邑阳郡,再往北沿着其他山峪走,可以翻过秦岭,关中的华山郡。”
“华山郡?我记得那里往东可以去潼关或者蒲津了。”
“对。”
“那隋军岂不是可以从。。。”
窦氏说到这里识相的收声,李渊默默地点点头,算是对其说法的认可。
武关道并不是简单地东西横跨秦岭,在半路的上洛城附近,还有其它通道前往别处。
若从上洛城东北峪道走上百里山路可抵达卢氏,在那里坐船沿着洛水顺流之下数百里后可至洛阳,而眼前的这个老君峪河谷,有官道可以向北翻山越岭关中地界的华山郡。
若论用兵,这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也是很的,隋军不会想不到,而周军也不会想不到。
李渊对夫人的见识很感慨,窦氏的母亲宇文氏乃大周公主,其舅便是周武帝宇文邕,窦氏从小在皇宫长大,论见识可比一般臣子都强上许多。
当年宇文邕娶突厥可汗之女阿史那氏为皇后,一开始对这个皇后颇为冷淡,据说还是年幼的窦氏去劝舅舅“以大局为重”,帝后之间的感情才转好。
什么样的女子能有如此见识?我夫人!
能娶如此女子为妻,李渊很自豪,奈何成婚数年一直没有动静,眼见着乱世纷争不断,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真就是绝后了。
小两口说了一会话,队伍开始前进,李渊扶窦氏上车后骑马随着队伍前进,经过老君峪流出的小河,即将入城之际却见城西外有军队正在扎营。
“果然增兵上洛了,是要加强老君峪的防守吧。。。”
李渊如是想,队伍离那军营越来越近,虽然有些好奇,但他还是没有张望。
他们一行的身份,即是客人也是囚犯,循规蹈矩不会有事,可要是有小动作让人注意到,那就是自找麻烦。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然而一阵琵琶声传来李渊不由自主的循声望去,不是对方弹得如同天籁之音,而实在是。。。。
太难听了!(。)!、、,!!
第一百零八章 畅想()
上洛城西,官道北侧,正在搭建的军营旁边,邾国公宇文温正在弹琵琶,一身便服的他拿着胡琵琶弹神曲《小》打发时间。
他学胡琵琶的最初目的是撩妹,奈何此术如同屠龙术般学了无用。
家里妻妾三人势成鼎足,出现了微妙的平衡,要是宇文温再往家里带“妹妹”,这个平衡很大概率会崩坏,最终导致后院失火。
所以胡琵琶演奏一如屠龙之术,世间无真龙纳妾不易,学来有何用?
宇文温是跟着西域歌姬学的胡琵琶,水平大概是能听,加上现代的神曲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此时此地没有人被他的声音感动。
不要说路过的车队中人人侧目,就是站在其身边护卫的张鱼及士兵都很尴尬,在众人的注视下无地自容。
如同猴子刮竹丝,好难听啊!
张鱼跟着郎主多年,知道这位面皮很厚,无所谓旁人眼光,只是在这样下去不像话,硬着头皮装傻:“郎主。。。”
“何事?”
“为何上洛城外丹水边有码头。”
百无聊赖的宇文温来了兴致,弹琵琶很无聊,但又没有其他事情可以打发时间,张鱼如此“识相”,他感到很欣慰。
“丹水一路往东南流淌,你知道吧?”
“知道。”
“丹水到了这里可以行船,一路顺流而下可达山南荆州荆紫关,行船可入汉水直达襄阳或者樊城,亦或是到长江。”
张鱼点点头,说到汉水他就熟悉了,可是问题依旧冒出来:“如今不是雨季,河水怕是不够深吧?”
“春天,雪化了,即便是枯水期也能行船。”宇文温现学现卖,这问题可是他不久前问过的,“丹水发源于大山之中,其支流亦是如此,春天山上的雪化了,自然水就多了。”
他又指指西北面的老君峪:“那山谷里的河水注入丹水,汇合口以后的水位自然要高些。”
“反倒是丰水期走水路要注意,那时是雨季经常山洪暴发水位暴涨,丹水水流湍急,一不留神很容易在河道拐弯之处翻船。”
现学现卖的宇文温,成就感油然而生,行军打仗必须要通晓地理,否则一旦被敌人偷袭,甚至还搞不清楚对方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上洛旁有龙驹寨,相传刘邦伐秦,其坐骑产驹此寨,遂有“龙驹寨”之名;另一种说法是项羽的“神骥乌骓”产此而得名。
真真假假分不清,反正是很有来头就对了。
在这里登船下行,满载货物的船只在枯水期大约花五日就能抵达荆州荆紫关,丰水期只要一日;从荆紫关上行,时不时靠着纤夫拉船,大约十五日左右抵达上洛。
从荆紫关上行至上洛,大规模的船队借此运送粮草,可以许多畜力。
丹水很,汉时起为荆扬漕运关中之要道,粮船经长江入汉水再入丹水在上洛靠岸,然后走陆路经武关道西行入关中抵达长安,之前周隋两国交战,这条路中断了数年。
武关道崎岖难行,兵马通行尚可,但运送大宗货物就比较麻烦,所以山南地界发货去关中,一般是走水路到上洛再转陆路,省下不少麻烦。
供应长安大军的粮草已经开始走水路到上洛,而上洛经老君峪一路往北也可以翻越秦岭抵达关中华山郡,那里距离潼关和蒲津不算远,所以上洛是个很的节点,也是周军水陆转运粮草的中枢。
所以宇文温被父亲调到这里看门。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上洛关系到武关道的安危,关系到长安周军的安危,玩豪赌下大注的宇文亮把次子宇文温安排到这里,就是以防万一。
别的将领也许不会太上心,但宇文温不会,所以是协防上洛的最佳人选,如果山南地界出事要增援,他率军在这里乘船顺丹水而下也很方便。
甚至半路不用下船可直接前往襄阳、长寿,再远甚至连鄂州、黄州都可以。
反过来想,若不是行军打仗,日后周国收复关中,那做长安生意的商路,不就是这一条了?
想到这里,宇文温顿时来了精神,黄州西阳城就在长江边,货船溯江而上在汉口入汉水,在逆流而上经过长寿、襄阳入丹水。
到了荆紫关换吃水浅的小船向上游走,来到这上洛城码头卸货,走陆路西行进长安,同理,长安的货物可以这样去到黄州西阳,那么可想而知这上洛是一个的中转站。
我是不是要提前布局,先在这里还有沿线区域抢地皮搞货栈之类?好像光是搞邸店都很有赚头啊!
一想到有商机,宇文温眼睛都要眯起来,打仗花钱如流水,这一波要是顺利推平关中,他可得立刻开启商路来“回血”,要把黄州商品带到关中销售。
前不久收到家书,尉迟炽繁在信中说府里去年收支刚好平衡、不赚不赔,这都是拜打仗这个最大的亏空所赐,然而仗不能不打,所以怎么开源就是重中之重。
拿下长安是第一步,守住长安是第二步,收复关中是第三步,这一场大战没个一年半载完不了,一想到自己要贴钱打仗,宇文温就心疼得直哆嗦。
烧杀抢掠或者屠城什么的来钱快,但这就是作孽绝不能做,可光靠战利品和赏赐来弥补亏空似乎很悬,所以还是要做买卖。
畅想在,宇文温准备这几日好好的在上洛做一番市场调查,看看“物流成本”大概几许,尤其是丰水期和枯水期拉纤的人力成本,再就是从此处到长安之间的陆路运输成本。
不对,从荆紫关往上洛的水路,据说半路似乎可以沿着山谷往西走,也就是可以前往金州甚至梁州的汉中等地,若是太平时节大约也会是商路,可这年头。。。
想到这里,宇文温的注意力被前方官道上的队伍吸引,有个骑马随行的年轻人他看上去觉得有些眼熟,正琢磨着是不是要上前搭讪,忽然听得丹水旁码头响起刺耳的哨声。
与此同时,上洛城响起角声,城内喧嚣声起,有哨兵在城头大喊着:
“敌袭!敌袭!”(。)请使用,,网页版影响请!
第一百零九章 纳闷()
理所当然的袭击,理所当然的在上洛发生,当一身布衣的持械“平民”从靠泊的船上冲出来时,张须陀很快便反应过来,手中短矛投掷出去,准确的刺入其中一人胸膛。
“有敌人来袭,吹哨子,进攻!”
凄厉的哨声响起,负责守卫码头的虎林军士兵,在队主张须陀的指挥下,按着应急预案分成数股,向着来袭之人冲去。
小团队分散作战,是虎林军的必练项目,而以一个什为单位组成的“鸳鸯阵”,是对付队形松散敌人的最佳战法,两根长长的带枝叶毛竹,直接能把对方弄得手脚无措。
接踵而至的长枪,便能将其捅个透心凉。
两个力气大的士兵扛着长长的毛竹,限制敌人行动范围和视线,队伍最前方有两名刀牌手防御,什长拿着短矛在旁边指挥,两侧有四个长枪手攻击,再后有两名弓箭手补漏。
虎林军的什有十一个人,以此为单位组成的鸳鸯阵还可以分成两个小阵,对付阵型散乱的人有奇效,气势汹汹的来犯者,刚发动不久便被鸳鸯阵当头棒喝。
“队主!还真的有人来袭击啊!”
“废话,不要东张西望,注意前面,保护普通船夫!”
张须陀嚷嚷着,他左肩中了一箭,不过亏得铠甲厚实没什么事,眼见着面前明显是隋军扮成的船夫,他心中暗道一声“恭候多时”。
黄州总管宇文温领兵抵达上洛协防,按照规矩扎营时也得打起精神,提防有人偷袭,而上洛城旁丹水码头是粮草转运之地,堆积着许多军需,所以虎林军分了兵过来协防。
主帅宇文温出了个题目,叫做“如果你是隋军,会如何袭击上洛”,对于这个问题,张须陀思考了一会,觉得对方会采取以烧掉转运粮草为目的得作战方式。
上洛城位于一条山谷之中,南北群山之间并不是没有偏僻小道供人翻山越岭,隋军若是来袭其兵力未必多,数百人便是极限。
靠着这点人来夺城,除非守将是白痴否则不可能实现,所以烧粮草是最好的选择。
作战方式取决于目的,如果要烧粮草,最佳目标就是丹水旁的码头,粮船在这里卸货,车队在这里装货,若是一把火将转运的粮草点了,效果也是不错的。
所以你们就被我军候个正着了!
士兵们操练多年的鸳鸯阵,张须陀指挥起来如臂所指,眼见着敌人要完,他却觉得有些奇怪:若是奇袭码头烧粮草,这些人也太弱了吧!
行此事要选拔的都得是百战老兵,作为死士要有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气势,可眼前这些人哪里像死士?
不是张须陀眼界高,荆州博望那一战,白刃战时他见到的隋兵可不是眼前这帮窝囊废,与其说是战兵,不如说是乌合之众。
正纳闷间,身后上洛城声响起,城中传出厮杀声,一声声“敌袭”码头处的张须陀哑然。
声东击西?他们的目标是夺城?
。。。。。。
上洛城西门,泉定领着僮仆和族人冲向守门兵丁,他们要立刻拿下城门并将其关上,阻止城外周军回援,然后在其入城之前,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把州衙和城里的周国官员杀个干净,为死难的族人报仇!
泉定一箭将守门官射倒,其他人也是箭无虚发,泉氏一族世代居住商州,土地贫瘠以打猎或采集山货为生,人人练得一手好箭法,比起战兵毫不逊色。
“快,去抢城门!”
仗着人多势众兼之突然发难,泉定很快便攻到城门洞外,守门周军伤亡惨重之下试图拖延时间,等城外正在扎营的友军回援。
眼见着城外周军已经向城门冲来,泉定奋力高喊着:“报仇便在今日,和他们拼了!”
“拼了!”
众人高声大喊,双目发红,他们为报仇等了月余,此时再不拼命,就再也没有机会。
泉氏在此处繁衍生息数代,那时的商州还叫做洛州,泉定的曾祖父泉企,做到了元魏的洛州刺史。
元魏分裂成东西魏,泉企认西魏为正统,受封上洛郡公,历经东西魏数次大战,以父子三人的忠心耿耿及累累战功,获得了世袭洛州刺史的赏赐。
周国建立,洛州更名商州,豪强泉氏一直把持商州大权,杨坚以隋代周,两国接连数年交战,泉氏只是默默的守着上洛城,直到一个多月前。
周军攻打上洛,驻防的隋军要玩命,可泉氏没打算死守,准备抵抗那么一下意思意思就看情况投降,结果对方一上来就使出诡异的流星火雨攻城,泉氏族人伤亡惨重,家家都死了亲人。
血海深仇不能不报,身为泉氏子孙的泉宇,忍着悲痛迎接周军入城,表面上服服帖帖,实际上一直在酝酿复仇。
攻城的周军主力如今远在长安,而武关道是其生命线,上洛城又是要紧之处,所以只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他们就能给周军致命一击。
顺便杀光城里周国官员,为亲人们报仇!
可凭着区区数百泉氏族人,他们翻不了盘,可是找上门来的隋军细作,是老天赐予泉氏复仇的大好机会,泉定等人细细筹划了一番,眼见着起事之日即将来临,却生出了变数。
原本不久后就要起事,结果泉定前几日探得消息,会有一支周军来上洛协防,这就导致原计划很可能会失败。
要对付上洛的守军就很吃力,再加上新来的兵马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泉定等人商量后决定今日起事,先血洗州衙。
先期出城的人们,袭击码头夺船,接应逃出城的人们开溜。
州衙位于上洛城西侧,所以西门必须拿下,延迟城外周军入城的速度,然后在城中各处放火守军自顾不暇,待得攻破州衙杀个够本,他们便从东门逃出城。
泉氏族人及僮仆伤亡不小,而守门兵丁业已伤亡殆尽,满身是血的泉定奋力拉着城门,和其他人一道将两扇门徐徐合上。
“用力,用力!”
“还差一点就关上了!”
嘭嘭嘭的撞击声响起,外面周兵已经赶到门前,用肩膀抵着城门奋力的向里推着,对方人数比泉氏少,可力气却很大,双方僵持了片刻,城门竟然被周兵缓缓向内顶开。
“去死!”
泉定大喝一声,拿起根长矛对着门缝要向外捅去,夕阳的余晖透过门缝洒在他脸上,却在电光火石间失去光芒。
一杆长柄斧,透过碗口宽的门缝当头劈下来,噗嗤一声红白之物四溅,泉定的脑袋被劈成两半,身旁的同伴见状一愣,随即一口气接不上来,城门被外边周兵硬生生推开。
“入城,杀贼!”(。)【,、、,zuopingshuji!
第一百一十章 莫名其妙()
上洛城中一片混乱,泉氏族人四处纵火浑水摸鱼,其真实目的是攻打州衙,要用周国官员的血祭奠之前被流星火雨烧死的亲人。火?然?文??
州衙前院一片混乱,局部数量居于劣势的周兵,奋力抵抗着来袭之人,事发突然州衙大门被对方突破,随后双方在前院展开白刃战。
周军拿下上洛城后,知道此处为要地事关全局故而不敢懈怠,留守的军队也不算少,每日里都警惕万分的防范城外,就怕有小股隋军翻山越岭过来偷城。
结果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守将也担心本地豪强泉氏勾结外人,未曾料城外还没有敌军踪迹,对方竟然这么快就发起叛乱。
为何会叛乱?很简单,有仇。
周军先前用流星火雨攻城,造成上洛城内许多平民伤亡,不是他们毫无人性,实在是要速战速决不得不如此。
无论如何,城中百姓伤亡很大是事实,所以周军入城后也放低姿态,派人协助百姓收敛遗体、帮助下葬,还分发一些粮食布帛作为抚恤。
但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比较稳妥的办法是把城中百姓迁到别处分散安置,但是紧要关头哪有如此精力去做,况且丹水边的码头也需要征发人力去装卸货物,所以守将对于上洛居民是又用又防。
这始终是隐患,所以有援军从山南调来此处协防,结果今日这支五千余人的军队刚刚抵达,泉氏竟然真就叛乱了。
疯了,一定是疯了!
众人如是想,泉氏如此疯狂行事简直是莫名其妙,叛乱迟早会被扑灭,可看样子对方怕是要把自己给砍了,来个同归于尽。
“挡住他们,一会援军就来了!”
“杀死他们,为家人报仇!”
双方嚎叫着厮杀,被复仇怒火点燃的泉氏族人不顾一切的前冲,那一瞬间的气势竟然压倒了周兵,眼见着局势即将崩盘,却听得州衙西侧大街上传来呼喊声: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喊声如潮,向着州衙方向涌来,在外望风的泉氏族人看见一群甲士向着他们冲锋,这些士兵手上的武器五花八门,有长矛、刀牌、长得有些奇怪的长柄斧,甚至还有大棒。
“是从西门那边过来的!城外的周军进城了!”
有人开始惊慌失措,去攻打西门并且关城门的同伴失败了,这些周军入城,泉氏再也没有希望报仇。
但有的人却杀红了眼,他们觉得这些兵所拿武器参差不齐,想必是仓促间入城,所以只要他们能奋力一搏,说不定就能将其打退。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害怕的,和他们拼了!”
他们鼓起勇气,先是射了一轮箭,然后拿着手中武器向这些周兵冲去,原以为怎么样都能打上一阵子,未曾料是一触即溃。
有的周兵舞起似矛似斧的长柄斧,一下就把人劈成两半,有的周兵抡起大棒,只那么一砸就把人手里的藤牌打飞,一个个力大如牛,泉氏族人根本就没有招架之力。
身上穿着重甲,中了数箭都和没事人一样,呼喊着冲来,吓得残余泉氏族人掉头就跑,然后一个个被打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