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

    王辩如是想,结果右脚脚踝传来一阵剧痛,低头看去是被只大狗咬了,这畜生似乎有灵性,咬着他的腿向后扯,一不留神便摔倒地面。

    因祸得福,摔倒瞬间一支箭射中从他脑袋上飞过,将兜鍪顶上的红缨射落。

    其他同袍就没那么幸运,虽然穿着铠甲,但他们依旧被周兵射倒,对方用的是破甲箭,一射一个准,更关键的是兵力之多,出乎隋兵的判断。

    箭雨中,被伏击的隋兵伤亡惨重,奋力一搏没有成功,他们的是一边倒的狩猎,可惜猎人不是自己。

    方便翻山越岭,隋兵们身上的铠甲只是单层,在使用破甲箭的强弓硬弩面前,这样的铠甲起不了太大防护作用。

    更别说还有许多狗钻到人群里咬小腿和脚踝,左支右拙下无法有效反击,周围没有什么合适的遮蔽物,兼之己方又是仰攻,不一会隋兵便溃不成军。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周兵嚎叫着向前逼近,有机灵些的隋兵索性倒在山坡上,一咬牙向着坡下滚去:滚下山也许会摔死,但也可能活下来,可留在这里那定然是活不成了!

    想法很好,奈何遇见了狗,被狗又咬又扯想滚都滚不了,加上埋伏的周兵在山地里行走无碍,越来越多的隋兵被俘。

    也许是考虑到押解俘虏下山十分不易,对于敢反抗的隋兵,周兵是直接一刀过,终于有人受不住投降,然后投降的渐渐多了起来。

    忽有一人窜了起来,身上还被几条狗撕咬着,那人正是王辩,他不顾一切向山坡下跑,却一个趔趄倒下。

    参与围攻的狗太多了,王辩被生生扯倒,好容易挣扎着再度站起来,兜鍪都不知道甩到哪里去了,还没走得几步,便被周兵活捉。

    “盯着你很久了,这么能打,定然是个头目!”

    。。。。。。

    夜,上洛城西郊军营,营地一处空地上点着几堆篝火,将王辩的脸庞照亮,他和同袍被周军俘后带下山,接着被带到城外的这座军营里。

    军营看样子是新搭建不久,寨墙、壕沟、鹿角、箭楼等防御工事一应俱全,营区内布局整齐,而看营帐的规模,这支军队的规模至少接近五千。

    ‘即便是没被伏击,看来袭击上洛也是妄想,司马的计划落空了。。。’

    王辩想到这里不由得黯然,他们出发前信心十足,可事实却是如此的残酷,不但袭击上洛的计划泡汤,接下来的行动多半也会无功而返。

    一环扣一环,周兵能在凤冠山设伏,必然是提前得到了消息,要么是泉氏的谋划泄露,要么是泉氏主动透露。

    会是那种可能?都不了。

    王辩不甘心就这么“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胜负已定,唯一在死前想弄清楚的,是这支军队主帅为何方人物。

    虽然扎营在城边,可军营外围的哨位、游哨都有不少,这还是看得见的,王辩琢磨着应该还会有暗哨,而即便是这些周兵押着他们入营,在辕门前也有士兵严加盘查。

    对口令,看腰牌,检查完毕还要分段放行,这种防范的措施看起来已经是严苛得有些敏感了。

    周军主帅莫非以前被人袭击过,所以成日里提防有人要偷袭他?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说话声打断了王辩的思绪,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年纪和他相仿的年轻人站在他们面前,身边有甲士护卫。

    “诸位是隋军的精锐吧,翻山越岭连夜赶路,想来辛苦得紧,本官十分感动,所以希望问出个所以然来,也免得枉费诸位千里送人头的恩情。”

    言语中满是戏谑之意,王辩鄙夷的同时却听出了不同的信息:对方自称本官。

    军中将领的称谓不会有“本官”,王辩琢磨着此人莫非是领兵的州刺史一类,可是这人如此年轻,会是刺史么?

    “这位壮士颇有不屑之色,那本官便问你了。”

    “我,什么都不知道!”

    王辩高声说着,那年轻人一上来就“看中”自己,他知道自己大约要被杀鸡吓猴,所以也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你是谁,从哪来?”

    “不知道!”

    “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莫非是野种?你娘是乐坊的头牌?”

    年轻人身边一个瘦子施展毒舌,激得王辩失去理智:“你才是野种!我姓王,拒阳人士,祖籍冯翊蒲城!”

    “姓黄?大肚黄么?怪不得脸那么黄啊。”

    “王八蛋,你侮辱我,侮辱我母亲,我要活剥了你!”

    “有种,来单挑吧,单挑输了你就得招供!”

    一场说挑就挑的单挑随后开始,王辩二话不说向那瘦子冲去,他自幼习武,觉得要对付此人没问题,结果没过几回合就被打翻在地。

    对方用的还是一只手。

    “来啊,我不用手你。”

    张鱼挑衅着,跟着郎主宇文温多年,毒舌的功力愈发增加,而通过日夜锻炼兼职当人肉沙包张鱼的身手更上一层楼。

    红了眼的王辩咆哮着爬起身,如同暴怒的公牛般冲向对方,结果因为失去理智乱了章法,被其一脚绊倒在地,摔了个狗啃泥。

    他又爬起来要挽回尊严,却被对方一脚踢中腹部,疼得弯下腰,然后又被一脚踢翻,接连数次后,王辩被打得鼻青脸肿,身上多处擦伤。

    “你输了。”

    “我没输!!”

    “啧啧,输不起啊这是,想赖皮是不是?”

    “我绝不赖皮!”

    见得王辩如此悲愤,一旁看戏的宇文温开始插话:“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王辩!”

    “所属何部兵马?”

    听得年轻人这么一问,王辩哪里会老实交代,可对方却没有放过他:“哟,原来是二皮脸呐!”

    “我不是二皮脸!”

    “那你是什么?巡山小妖?是你家山大王让你来巡山的?”宇文温开启嘴炮模式,这种菜鸟对付起来简单得很,“啧啧,穿着隋国戎服还装,你不是二皮脸是什么?”

    “我。。。我。。。我是并州总管麾下。。。”(。)【,、、,zuopingshuji!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冷雨夜() 
雨夜,留仙坪,周隋两军在此立寨对峙已有月余,自从年前周军攻下商州州治上洛之后,防备北面拒阳郡的隋军南下,便分兵沿着老君峪北上,当道立寨作为关隘。

    而拒阳隋军阻挡上洛周军来犯,也分兵沿着老君峪南下当道立寨作为关隘,双方在留仙坪对峙,但一直没有大规模接战。

    相传春秋时,老子李耳骑青牛过此,故而得名“留仙坪”,是往来拒阳和上洛的必经之地,东西两侧俱是大山,唯独中间道路沟通南北,周隋两军在此对峙,兵力施展不开,谁也奈何不了谁。

    相对来说,周军要占一些便宜,因为留仙坪距离上洛大约五六十里,而距离北面的拒阳大约一百余里,周军的粮草补给负担明显要比隋军轻松。

    而如今隋军的负担更重了。

    隋军营寨北端,一连串的军营此起彼伏,这是昨日刚抵达的军队,兵力数千,中军大帐之内,并州总管司马李彻正在挑灯看舆图。

    他率领并州军的先锋部队,先于主力渡过黄河关中,没有赶往长安,却在华山郡地界南面秦岭,要夺取武关道要地上洛。

    周军攻陷长安,皇帝及太子罹难,还有许多宗室遇害,如今作为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晋王杨广自然要领兵前往长安驱逐周军,国仇家恨不能不报。

    截断周军后路,并州军分兵包抄武关道,目标就是其中的关键节点上洛城,只要拿下上洛,那武关道就被截断,长安的周军就真的成了一只孤军。

    隋军能想到这步,没理由周军想不到,所以上洛城的防御不会松懈,李彻在想着己方先行出发的精锐,是否能如期拿下上洛。

    按约定,今日凌晨这些精锐就该对上洛动手,而明日一早,留仙坪的隋军也要开始强攻南侧的周军营寨,腹背受敌之下对方基本撑不了多久。

    所以关键是上洛城能否拿下,有泉氏做内应,几率会大一些,可若是周军守将不是窝囊废,那么最后成功的几率大约是五五对开。

    如果拿不下城池,接下来该怎么办?

    依旧向南进军,他这只军队只要逼近上洛,就可以让武关道瘫痪,随后影响到占据长安的周军士气,为晋王杨广收复长安创造有利条件。

    也就是所谓的关门打狗。

    “晋王。。。”

    李彻念着这两个字,渐渐陷入回忆,多年前他刚从军时,曾为周国大冢宰、晋王宇文护的亲信,又成为其子的佐官,地位水涨船高。

    宇文护被宇文邕诛杀,李彻一度赋闲在家,后来随着太子宇文赟讨伐吐谷浑,又随着齐王宇文宪讨伐齐国,周国灭齐,李彻因公进位蔡阳县公。

    到了宇文赟登基,又随着郧国公韦孝宽讨伐陈国,攻下淮南之地。

    打了几十年的仗,而如今又成了晋王、隋国二皇子杨广的佐官,协助这位年轻的皇子领兵作战,一前一后两个晋王,也不知冥冥之中是否有天意在此。

    曾经的晋王宇文护,已经化作一堆枯骨,而如今的晋王杨广,极有可能继位为帝,撑起隋国的一片天。

    这小子能做得到么?

    李彻不知道,六年多以前,杨广不过是隋国公杨坚的次子,然而没有谁想到杨坚竟然能够以隋代周,昔日的同僚成了皇帝,局势如此大家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可如今杨坚夫妇还有太子杨勇都死了,宗室也完了,隋国大势已去,即便晋王杨广再怎么努力,谁敢确信这个年纪不到二十的小子能扛起大任。

    空空的御座,秦王杨俊没有争,但不代表镇守益州的蜀王杨秀不争,外有周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隋国内部都有分裂的势头,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杨坚在投机的权贵下,亲亲松松夺了便宜外孙的御座,如今要是有人有样学样,杨广、杨俊、杨秀这三个没什么功绩的小子,又凭什么服众。

    原以为隋国会如旭日东升般,击败日落西山的周国,未曾料竟然。。。

    李彻想到这里,只叹天意弄人,接下来何去何从,是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周国旧臣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是隋国灭亡,周国收复关中,那么他们这些附逆之人会有什么下场?

    秋后算账?还是宽大处理?反正届时一家老小的命都握在被人手中,由不得自己。

    按照长安传来的消息,梁士彦等人投了周军,而周军主帅宇文亮是周国宗室,这些人的心思,李彻很快就想通了:梁士彦等人是在赌。

    周国如今是丞相、蜀国公尉迟迥把持朝政,说好听是国之栋梁,说难听点就是第二个高欢或者宇文泰,尉迟氏和宇文氏之间迟早要决一胜负,梁士彦等人这是要投机。

    宇文宗室要拉拢各方势力,必然要招降纳叛,宽大处理例如梁士彦等曾今“叛国”之人,所以当隋国土崩瓦解之际,通过投奔宇文亮来“洗白”是许多人的选择。

    但李彻不敢赌,宇文氏对比尉迟氏来说实力还是差太远,投到宇文亮这边,搞不好过几年又得面临投降保命的局面。

    反正他不看好宇文氏,所以即便要投降,也得投降尉迟氏,道理和做买卖一样,东西第一次卖那叫新货,再卖第二次叫二手货,卖不上价钱。

    更何况还没到卖的时候。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种感觉很难受,所以李彻决定还是站在杨广这边放手一搏,万一这位是个如同宇文邕一般的明君,真的把隋国撑下来,到时候他可就平步青云了。

    但这要有技巧,不能傻乎乎和杨广绑在一起,所以他主动请缨领兵包抄上洛,可以名正言顺隔岸观火。

    如果能拿下上洛就在上洛看局势,拿不下上洛就在这留仙坪或者拒阳“观火”,若是杨广收复长安,他就是大隋的忠臣,如果失败,那就等。

    最好等到尉迟氏的嫡系军队入关再投降,他手上有兵,“售价”也不会太低,大不了赋闲在家,等到尉迟氏座了江山,杀了一大批人后,大概会想起他。

    反正都是赌,不如选择把握不是那么低的,投奔宇文亮,不是什么好选择。

    思考完毕,李彻来到大帐门口,外面夜色深沉,淅沥沥的小雨似乎又大了许多,春天还是有些冷,这些冰冷的雨水淋在身上很容易生病,也妨碍了军队行进和作战。

    巡营的将领正好路过,见主帅刚好在便前来汇报情况:“司马,一切如常。”

    “周军大营那边有动静么?”

    “没有,今夜没有月光,又加上下雨,山路泥泞湿滑,他们还能如何?”

    按说不该如此托大,但李彻带兵多年,知道夜间走山路本就不易,更别说今夜下雨道路湿滑,又没有月光,在这种地方想要偷袭简直是妄想。

    “下雨,弓弦松弛,怕是连箭都射不了了。”

    话音刚落,营地南侧喊声大作,小雨之中,无数火箭如同萤火虫般从营地外飞进来,哨兵惊慌失措的敲起锣吹起角,声嘶力竭的喊着:

    “敌袭!!!”(。)++的,、、,

第一百一十五章 琢磨() 
雨天用弓,对于弓的保养十分不利,首先是弓弦受潮松弛,然后是粘合弓身的胶发软,在雨天射箭时射程受影响,而拉满弦则会让弓受到不可复原的损坏。

    而比这更糟糕的是准头,雨天射箭准头很差,而将箭羽粘在箭杆上的胶会松软,离弦之箭若质量不好很容易“掉毛”,准头自然是没有的。

    加上射程骤减,一般情况下雨天不利于射箭,当然这不代表不能射箭,只是准头和射程下降得厉害,所以雨天少了箭矢之利后,交战双方会对峙状态。

    若是遇到绵延十余日的大雨,那什么都不要做了,大家待在漏水的营帐里等着发霉吧。

    今日下了大半天的雨,还没有到一射箭就坏弓的地步,但雨夜来袭的周军确实出乎隋军意料之外,而射出的许多火箭预示着一个态度:

    下雨又如何,老子弓多,坏了就扔,阔气着呢!

    雨天射箭准头差射程短,但对于夜袭的周兵来说不是问题,他们射的火箭是以抛射为主,所以不需要瞄准,弓箭手已经来到隋军营寨外,所以射程骤减也无所谓。

    小雨下了几个时辰,营帐表面淋湿,不像平日里容易点着,但周兵的首要目标是惊吓隋兵,冲在前头的,自然是手拿长短兵器的步卒。

    确切来说,是虎林军的步卒。

    夜间行军,对于虎林军的将士来说不是问题,雨夜行军虽然麻烦,但也不算太大的问题,今日一早他们从上洛出发,傍晚时来到留仙坪周军营地,稍事休息便趁夜袭击,果然将隋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用带来的竹梯翻越寨墙,突破辕门后大部队冲进隋营见人就砍,击退了隋兵仓促间组织起来的反击,点起火把一路杀一路烧。

    充足的火油小雨天气下纵火成为可能,睡梦中的隋兵被惊醒,慌慌张张的跑出营帐,被以什为作战单位的虎林军分割、消灭。

    惊天动地的厮杀声中,隋军大营外一条火龙接近,这是与隋军对峙的周军营地派出士兵,发动第二波攻势。

    这些普通周军士兵没有经过夜间行军操练,只能借助火把走夜路,虽然道路湿滑但己方前锋已经得手,隋军营地燃起的大火,成了最好的方向标。

    今夜,就要一决胜负!

    隋军主帅李彻指挥着部曲组织防御,他的中军帐位于营地靠前的位置,己方大营沿着山谷一字排开,只要他能组织人顶住,后面的营地就有时间组织士兵反击。

    当然前提是顶得住。

    李彻的部曲跟着他身经百战,个个都是沙场老兵,待遇和装备比一般的士兵好许多,即便是这条防线是匆忙中组织起来的,李彻也有信心顶住。

    “本将在此,敢有后退者,杀!”

    火光之中现出许多人影,那是身被铠甲的周兵冲杀而来,个个带着骷髅面具,看上去狰狞异常,李彻没有被这种把戏吓倒,打了几十年仗不知杀了多少人,这对于他来说就是儿戏。

    “放箭!准备白刃战!”

    弓弦声起,隋军弓箭手先发制人,而这些周兵冒着箭矢前进,有藤牌的还好,没拿藤牌的就是凭着身上铠甲受箭。

    有人身中数箭如同刺猬,前进的脚步却丝毫没有放慢,甚至还弯弓搭箭引而不发,看样子是要逼近之后近距离放箭。

    “冲,和他们拼了!”

    隋兵射完第二轮箭后拔刀出击,结果被对方强弓近射放倒一半,随后展开的白刃战,隋兵一触即溃。

    带着骷髅面具的周兵力气和技艺明显胜过隋兵,每三人组队作战,手中武器五花八门,如同一个个小阵将略显松散的隋兵击破。

    有的隋兵被一斧头开瓢,有的被削掉肩膀,有的被对方一个头槌撞歪,又被补上一刀丢了性命,李彻见着这些周兵如此善战,心知是遇到了先锋精锐。

    “杀!一个周兵人头,本将赏钱一贯!”

    。。。。。。

    翌日上午,雨过天晴,上洛城西郊外军营,黄州总管宇文温正在大帐内看舆图,刚从留仙坪赶回来的传令兵,正在向他和众将禀报战果。

    “我军昨夜大获全胜,攻破留仙坪隋军营寨,败兵向北逃窜,为陈别将领兵一路追杀,直到凌晨方才收兵,沿途散落隋兵遗体无数,如今正在收敛。”

    “粮草烧毁约三成,余下皆为我军所得,同时还缴获兵器、铠甲无算,另有战马百余匹。”

    “收敛尸体时,见一坠马身亡将领,经多名降兵指认,此人系隋军主帅、并州总管司马李彻。”

    “战后清点,留仙坪隋军伤亡大半,逃走的残兵不到三成。”

    “我军伤亡不大,战殁者遗体已经收敛,和伤者一起回上洛。”

    “干得不错啊,果然是出其不意。”

    仪同梁定兴笑道,转身向宇文温请示:“大将军,末将是否领兵出发增援?”

    “马上出发,按计划过留仙坪出老君峪,把峪口的景村拿下,结寨筑垒,看看拒阳情况再说。”

    “末将遵命!”

    梁定兴离开,片刻后一人被带了进来,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