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座投石机一轮投掷就要消耗五千斤轰天雷。

    投个十轮,五万斤,若是昼夜不停发砲持续上十几日,军中轰天雷的存量就要见底了,到时即便拿下悬瓠,还怎么进攻方城?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尉迟惇对火药产量受限有些无奈,所以此次攻打悬瓠,轰天雷能省则省,他早早就安排人做了准备,借助汝水水运之利,从上游州郡输送大量石块以备攻城所需。

    悬瓠周边一马平川,没有什么石山,想要大量收集重达数十斤的石块有些困难,不过这个问题如今已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悬瓠城墙似乎很耐砸。

    尉迟惇指挥过许多次攻城战,对投石机的威力有数,然而此时的悬瓠城墙以及墙外高垒,其牢固程度超过他的预料之外。

    此时,官军的投石机已经结束了第五轮抛射,命中率粗略一看不低,但悬瓠城墙以及墙外高垒大体完整,没有明显崩坏的迹象。

    当然,这只是刚开始直接攻城的第一日,尉迟惇也没奢望第一天的上午就攻破悬瓠城墙,只是他亲眼目睹战况,总觉得悬瓠城防比他想象的还要坚固。

    城头上的战棚,直接被重达数十斤的石块砸中,居然只是激起一阵尘土,随后照旧安然无恙,而护城的土垒即便之前被水泡过,现在即便被石块砸中,也没有崩坏的迹象。

    尉迟惇能猜到据守悬瓠的宇文温是下了大力气加固城防,他曾听说山南有一种建筑材料唤作“水泥”,似乎用来加固城墙效果十分明显。

    现在看来,恐怕悬瓠城墙可要比之前牢固许多,至于那“水泥”。。

    水泥再硬,也硬不过石头,全是石头砌起来的城墙,一样抗不过投石机的进攻!!

    尉迟惇如是想,放下千里镜,向一旁的将领说道:“可以开始了。”

    “末将领命。”

    那将领派出传令兵,分别向各处攻城投石机阵地传令,开始实施一种战法。

    一辆辆臭气熏天的马车,缓缓来到各处投石机阵地,车上装载着的是一具具腐烂、发臭尸体,那是发瘟死去的牛羊等牲畜,也有直接杀掉、暴晒数日导致腐烂的牲畜尸体。

    流着脓水、散发腥臭还有许多苍蝇环绕的这些腐尸,被白布裹着,卸车之后当做石弹装上投石机的索带,砲兵们即便带着口罩,也被那恶臭熏得胃部翻腾。

    好不容易准备完毕,身材魁梧的士兵抡起木槌砸向机关,投石机的砲杆转动,将一具具腐臭尸体投向面前的悬瓠城。

    攻城时,用投石机向城中抛射腐臭的牲畜尸体,尸体落地之后残骸摔得到处都是,那些腐肉、脓水溅射开来,可以让城中水源、粮草、房舍被污染,过得十天半个月,城中极有可能爆发瘟疫。

    这种战法是在对隋作战时出现的,但此法有伤天和,也只有得主帅同意,将领们才敢放手实行。

    即便尸体已经被投掷出去,但臭味依旧弥漫在投石机阵地中,士兵们捂着鼻子望向悬瓠,眼神充满怜悯:善哉善哉,你们早死早超生吧!

    。。。。。。

    地面,一大滩血肉模糊呈溅射状洒满地面,臭烘烘的残骸到处都是,许多身披白袍、戴着帽子、口罩的士兵上前,用木耙将这些玩意收拢。

    猪皮长靴踩在腥臭之物上咯吱作响,士兵们小心翼翼将残骸收拢到簸箕里,然后倒入一辆推车上,又有人拿着铁铲铲土,将被腥臭之物污染的地面浮土铲起运走。

    刚铲到一半,号角声起,那是城头的士兵在告警——敌军新一轮抛射即将来临,正在打扫地面的士兵们赶紧就近躲入掩体i,没多久“嘭嘭”声接连响起。

    那是投石机抛射的石块砸中地面、掩体、城墙时发出的声音,而夹杂着石块落下的还有火球,以及更多的腐臭尸体。

    刚清理得差不多的地面,再度被臭烘烘的残骸所污染,甚至连一些沙袋掩体上也被尸体砸中,到处都是腥臭的血肉模糊,士兵们见状心中叫苦,随即投入新一轮“大扫除”之中。

    这是他们的职责,负责清理敌军投进城里的所有物体,石块要抬走,用投石机抛出去以牙还牙;火球落下之后要赶紧扑灭,免得引燃城中建筑。

    而战前,上官已经命他们做好准备,还要收拾敌军投进来的腐尸,因为这玩意能导致城里爆发瘟疫。

    一处掩体内,巡城的西阳王宇文温正拿着块炊饼津津有味的吃着,时值中午,正是饭点时间,所以即便现场恶臭冲天,宇文温依旧若无其事的吃着炊饼。

    还是带肉松的那种,而肉松丝的颜色和模样,和面前一滩腐臭残骸差不多。

    “这炊饼料不足啊,肉松就那么一点点,塞牙缝都不够,是哪家出的,你记下来,回去后找他们算账!”

    “奸商!居然敢对军需品偷工减料,是不是以为寡人不敢杀人!”

    宇文温骂骂咧咧,一旁的张鱼凑近了说:“方才郎主和王参军说话时,炊饼里的肉松掉了许多在地上。。。“

    “嗯?是这样么?”

    “是的郎主。”

    宇文温看向地面,倒是有肉松散落在脚下,干咳一声后将手中炊饼吃完,看着外面那一滩腥臭,有些唏嘘。

    随着配重投石机在战场上的广泛运用,一种“生化攻击”迟早也会出现,这是在历史上确实出现过的战法,伴随着蒙古大军席卷欧亚大陆。

    宇文温让配重投石机(回回炮)提前出现,那么抛射腐尸入城制造瘟疫的战法,想来也会提前出现,而现在,他就尝到了改变时间线的恶果。

    还好,不是被敌军的火炮炮轰。

    宇文温如是想,脚步声起,记室参军王頍拿着张纸条走了进来。

    “如何,情况如何了?”

    “回大王,截止。。。”王頍看了看怀表,再看了看刚拿到手的纸条,继续说道:“截止半个小时前,城中已经落下腐尸至少八十五具,如今已悉数清除。”

    “水井有没有受影响?”

    “没有,城中各处水井俱已做好防护措施。”

    “很好。”宇文温点点头,望向掩体外忙碌的士兵,“果不其然,他们投掷腐尸入城,想触发瘟疫。”

    王頍顺着宇文温的目光,看向外面那滩腥臭,臭味扑鼻让他觉得胃部有些不适,行军作战死人没什么大喇不了的,尸臭也司空见惯,但如此腥臭的腐尸,他可是第一次见到。

    “走吧,登城。”

    宇文温转身离开,沿着顶部有防护的“交通壕”向城东方向走去,王頍紧随其后,见得王府中尉张鱼递了个炊饼过来,他摆摆手示意不用。

    “吃饱了?”

    “回大王,属下胃部不适,暂时吃不下。”

    面对宇文温的发问,王頍决定如实回答,他当博士当久了,是真的还不适应一边闻着恶臭一边吃东西。

    “无妨,习惯就好。”

    宇文温边走边说,随后话题一转:“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抛射腐尸入城,看来是真急了。”

    “大王,他们越急,我军就要越稳,切不可轻易出击,为其所趁。。。”

    两人边走边谈,商讨着守城事宜,之前宇文温让王頍对守城方略提意见,王頍提出的质疑之一,就是对于敌军投入城中腐尸的处理该如何做比较好。

    腐尸攻城,这种战法匪夷所思,但王頍能想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他建议将腐尸集中处理起来用火烧,而不是奢侈的往每一具腐尸上撒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城中生石灰储量有限,能省则省。

    “能省则省,这四个字说得没错,敌军到现在都没舍得投入太多轰天雷,看来是存量紧张,真是让寡人失望。”

    宇文温拾阶而上,边走边说,忽然接连几声闷响从头顶传来,台阶上方的沙袋防护棚为之一震,似乎有什么东西砸在上面。

    片刻后一物顺着顶棚滚了下去,滚落“导石槽”。

    那是一颗磨盘大的石块,应该是被敌军投石机抛射入城砸中城头掩体,然后滚落下来,被台阶上的防护棚挡住,若不是如此,宇文温等人方才就要化作一滩肉泥。

    走上城头,宇文温环顾左右,发现城头掩体大致完好,转入一处掩体,戴上耳罩,透过观察口向外看去,眼前一幕让他只觉神清气爽:

    城外野地里,密密麻麻的投石机如林矗立,无数士兵围拢在一座座投石机旁,如同工蚁般辛勤忙碌。

    高大的投石机不断向悬瓠抛射着物体,其中有石块,有火球,有尸体,而就在宇文温登上城头后没多久,爆炸声开始密集响起,悬瓠城头火光大作,黑烟缭绕。

    那是对方开始投掷轰天雷攻城,猛烈的风暴即将来临,而短时间内绝不会平息。

    爆炸声越来越密集,宇文温正用千里镜观察城外形势,忽然耳边传来闷响,似乎有什么东西砸在一旁,还没等掩体里的人做出反应,一声巨响让宇文温只觉世界安静下来。

    整个掩体被一股气浪冲击,顶棚上落下些许泥土,宇文温扶着掩体内壁的手能感受到掩体的颤抖,也能感受到掩体的坚固。

    一颗轰天雷在他所处掩体外不远处爆炸,但黑火药的威力始终比不上炸药,而安州军搭建的城头掩体,其结构和造型是经过无数次试验后优化的结果。

    即便一颗重达数十斤的轰天雷放在顶棚上引爆,也伤害不了掩体里的人,投石机抛射的石块也不行。

    这是跨时代的防御工事,其对手是炸药而不是黑火药,用料十足的土木混合掩体,结构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不是区区全向爆炸的轰天雷能够撬开的。

    看着城外如潮的敌军,想到迟早必然爆发的血腥攻城战,宇文温只觉得热血沸腾,他已经做了万全准备,就等着对方拿人命来填。

    即便此时的悬瓠如同行驶在暴风之海上的一叶孤舟,宇文温也不怕,他想起那一名句,不由得喃喃自语: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二百三十五章 孤舟独对千重浪() 
“上弦,上弦!”

    掩体里,弩手大声呼喊着,四名士兵奋力拖动一根粗硕的麻绳,麻绳是从上弦器里所引出,而凭借着上弦器,四名士兵就能够较为轻松的给三弓床弩上弦。

    三弓床弩,顾名思义是由三张大弓组合而成的大弩,弩臂如床榻,可发射和长矛尺寸相仿的巨箭,是山南军队率先投入实战的大型弩。

    三弓床弩若发射如同长矛的大箭,其射程能轻松超过六百步,但没有上弦器的帮助,要想给三弓床弩上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起初,三弓床弩有一个很拗口的名字,唤作“八牛力之拖曳式三弓合一绞车弩“,后来简称“三弓床弩”或者“八牛弩”,一听这名字,就知道给三弓床弩上弦不轻松。

    虽然不至于真要用上八头牛上弦,但上弦所需人力也确实不少,然而自从有了上弦器,这就不是大问题,将近十年来几经改进之后的上弦器,越来越省力。

    上弦器的构造一般人不太清楚,操作三弓床弩的弩兵知道里面的结构叫做“滑轮组”,有这些“滑轮组”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省力效果。

    刺耳的咯吱声中,三弓床弩上弦完毕,一名弩兵小心翼翼捧起个瓦罐正要往箭槽里放,就在这时掩体外传来一声闷响,随即巨响接踵而至,气浪吹得掩体开始颤抖。

    那是一颗轰天雷在掩体附近爆炸,掩体内那名弩兵身形不稳,眼见着就要失手将瓦罐打翻,旁人眼疾手快冲上前将他扶住。

    “小心些!这玩意若是烂在此处,可不能待人了!”

    “对不住,对不住。。。”

    “别啰嗦了!快装上去!”

    弩兵们忙而不乱,按照规定步骤完成三弓床弩的发射准备,掩体外又传来爆炸声,顶棚落下些许泥土,但他们没急着发射,而是按流程再次检查一遍有无疏漏。

    检查完毕,弩兵摇动把手,调整着床弩的方向,对着掩体窗口外看到的目标,借助简易标尺,他们把床弩仰俯角度调好,然后点火。

    瓦罐上的绳捻被点燃,弩兵搬动机括,只听“嘭”的一声,瓦罐带着火苗窜了出去,一开始只是个快得几乎看不见身影的黑点,没多久便化作一团火。

    然后击中两百步外一座高大的云梯车。

    瓦罐破裂,燃烧的精制火油将云梯车点燃,几个被波及的士兵化作火人,哀嚎着坠落地面,其他车上士兵奋力投掷水囊想要灭火,然而精制火油烧起来后并不怕火。

    火势越来越旺,云梯车上搭乘的士兵纷纷撤离,高大的云梯车很快化作火炬,片刻后分崩离析,然而还有更多的云梯车在人力推动下向悬瓠城墙逼近。

    不是一辆、十辆,而是数十辆。

    官军用投石机攻击悬瓠城墙,昼夜不停,持续了五日,眼见着悬瓠城墙大致完好,随即开展血腥的攻城战,无数云梯车在士兵的推动下,在同样数量众多的投石机掩护下,从东面着悬瓠逼近。

    悬瓠守军使用投石机和三弓床弩不停向外抛射石块、火焰弹,但面对如潮的敌军,石块和火焰弹如同投石入海,根本掀不起太大的波澜。

    四面八方都是攻城方的投石机,而逼近城池的云梯车,集中一处从东面而来,悬瓠为自北向南的汝水左右汊包夹,此时东侧汝水支流所形成的护城河已被填平。

    填平护城河的除了泥沙,还有尸体。

    城头上号角声起,位于城墙下羊马墙内的安州军弓弩手纷纷经由城门撤入城内,羊马墙历经数日的血腥争夺,此时已经残缺不全,墙外到处都是尸体,地面已为鲜血染红。

    据守悬瓠的安州军,凭借护城河、护城尖垒以及尖垒之间的羊马墙,顽强阻击敌军数日使其不能直接攀城进攻。

    直到昨日,敌军填平护城河,不惜代价突破至羊马墙,白刃战之后羊马墙破坏大半,唯独护城尖垒依旧耸立,没有一座尖垒在绵延不绝的石雨攻击下彻底毁坏。

    它们如同一座座崩裂却大致完好的礁石,面对即将呼啸而来的海浪。

    人力推动的云梯车,很快穿过被填平的护城河,在承受了火焰弹的袭击之后,未着火的云梯车忽然加速,向着面前一座座尖垒冲去。

    城头射出无数火矢,簇拥在云梯车旁的刀盾手纷纷举起盾牌挡箭,青壮们咬紧牙关奋力推车,云梯车冲到尖垒侧翼,放下上端活动云梯搭在垒上,先登们随即借助云梯向尖垒攀爬。

    安州军在悬瓠城墙外突击建起来的高垒,和常见的城防设施“马面”不同,形状为三角形,尖头向外,因此导致要攀垒进攻的敌军,必须在尖垒两侧搭云梯。

    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侧面,被城头弓箭手候个正着,而他们的背面,又暴露给另一侧的尖垒守军,悬瓠城外的护城尖垒,就是为达成如此目的而建造出来。

    不该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棱堡,穿越时空出现在悬瓠,由土法水泥加上竹篾所构成的“竹筋混凝土棱堡”,不是投石机和黑火药轰天雷短时间内所能够彻底破坏的。

    在没有完整攻城体系的时代,棱堡配合火炮,可以变成一个顽强的刺猬,足以让来犯之敌崩掉大牙,虽然火炮并未出现在这个时代,悬瓠的“棱堡化”程度不算高,但依旧足以让攻城思维局限在冷兵器时代的军队觉得棘手。

    悬瓠城头,无数弩兵正在弯腰转动绞盘,给铁臂绞盘弩上弦,借助着掩体的保护,他们能在敌军弓弩手疯狂放箭的情况下,好整以暇的上弦、瞄准。

    攀爬云梯准备登上尖垒的敌兵,其侧翼暴露在这些弩手面前,他们如同打猎般平端绞盘弩从容瞄准,然后扣动扳机。

    箭矢离弦那一瞬间,强劲的后坐力让弩兵身体微微后仰,弩箭射中了七十步外的敌兵,铁制的箭镞轻而易举刺破对方铁甲,直接没入其左肋。

    些许鲜血溢出破口,即将率先登上尖垒的勇士,全身力气如同被抽走一般,双腿一软随即向下坠落,身后几名同伴相继中箭,陆续坠落地面。

    尖垒上,一名身着重甲的安州兵手持长斧转出掩体,奋力将勾在垒壁的云梯铁钩砍断,就在他换上铁叉想要将云梯推开时,一阵箭雨袭来。

    虽然身着重甲,却无法挡住垒下弓箭手们近距离射出的破甲箭,安州兵口吐鲜血,身体摇晃了一下,冲过来的同袍还没来得及抓住他的手,只见他身体前倾,向垒下坠落。

    此情此景,在悬瓠东侧城墙外不断上演,不断有云梯车靠向城外尖垒,不断有弓弩手在敌我双方的对射中中箭倒地。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进攻悬瓠的朝廷大军,兵力逾十万,而守城的安州军连带后续援军,加上投降的豫州军以及被征发守城的百姓,人数能否过万还不一定。

    这也是朝廷大军即便伤亡惨重,却依旧要奋力攻城的原因,号角声再度响起,新一拨攻城队伍投入战斗,不顾城中投掷出来的石块和火油弹,推着各类攻城器械向城墙和尖垒逼近。

    悬瓠城头,开放式掩体内,一辆辆扭力投石车上弦完毕,由马鬃制成的扭力弹簧,能够提供的力量远不及投石车的配重块,但其较短的投射距离,某些时候却能排上大用途。

    一颗颗重达数十斤的轰天雷放到投石机投篮里,就在即将发射之际,城外无数石块呼啸着飞来,将城头覆盖。

    许多投石车被直接砸烂,甚至有轰天雷被火星引爆,激起阵阵尘土,但幸存的扭力投石车依旧顽强的进入发射流程,士兵们将轰天雷的火捻点燃。

    随着一声令下,搬动机括后,“嘭”的一声,点燃的轰天雷被投掷到数十步外,正好落在地面上密密麻麻的敌兵群中,一次次爆炸过后,硝烟之中许多人倒下。

    西阳王宇文温,带着安州军精锐偷袭豫州悬瓠,除了为方城解围,还要尽可能吸引敌军进攻,为山南争取备战的时间,所以占了悬瓠后不光援兵不断,各类物资也不断。

    为了支援悬瓠,山南方面已经将运力发挥到极限,从拿下申州打通道路,截止尉迟惇率领大军逼近悬瓠,山南方面已经竭尽全力把能输送的物资都送到悬瓠,其中就包括轰天雷。

    然而即便如此,相比实力雄厚的朝廷大军,悬瓠守军的轰天雷存量依旧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