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6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呢?杞王虽然不死也差不多,但天子死了!

    死得极其痛苦,接连吐了几口血,明显是中毒身亡,而能够下毒的人。。。。

    回想方才杞王遇刺后的一幕幕情形,宇文化及注意到一个细节,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瞥了一眼大司马宇文明。

    他看不到对方的脸色,却猜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那就是对方很果断,以至于毫不犹豫弑君,不给他们任何翻盘的机会。

    弑君是大罪,对方为了掩饰,必然。。。。

    所以,接下来该推卸责任,让我们背起这个罪名了!

    猜到自己大限将至的宇文化及,处于极度惊恐之中,牙齿不住打架,一股强烈的尿意从腹部上涌。

    他还年轻,不想死,因为事情本不该是这样的,他觉得自己冒着巨大风险四处奔走、牵线搭桥,殚精竭虑策划的一场宫变,不该以这样的结局而落幕。

    如果被落实了“弑君”的罪名,他一家都要完了!

    所以,该怎么办?该怎么办?

    我不想死啊!

    强烈的求生本能,让宇文化及本已乱成一团的思绪忽然清晰起来,不顾一切站起身,指着身边一人高声大喊:“是他,是他!”

    “方才,是他往天子喝的醒酒汤里放了东西!”

第五十章 指鹿为马() 
    被宇文化及指着、不断大喊“是他”的刘居士,此时满脸茫然,他还沉浸在天子遇害的巨大悲痛之中,一下子搞不清楚宇文化及指着他大喊大叫是何用意

    是,方才他是给天子喝的醒酒汤里放了些东西,但那不过是些许椒盐,没什么奇怪的。

    当年天子驾临西阳,品尝了西阳城里各类美食,对于用作佐料的椒盐颇为青睐,天子很喜欢椒盐的味道,自那以后,饮食里就喜欢用一些椒盐调味。

    刘居士对于天子的喜好谨记在心,随身带着一个小瓷瓶,里面放着从御厨那里匀来的椒盐,以备天子不时之需。

    他不是御厨,却给天子的饮食里加东西,这种行为当然不妥,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投毒,但刘居士作为救驾功臣,没人会认为他有弑君的动机。

    更何况,天子时常被长公主念叨“吃椒盐太多容易上火”,御厨不敢给御膳放太多椒盐,所以天子就指望刘居士用“私藏”的椒盐里给御膳调味。

    所以刘居士随身的小瓷瓶成了天子的“小秘密”,这个小秘密,宇文化及知道,其他几个侍卫也知道,没什么大不了的。

    方才天子喝酒喝得有些过了,酒劲上涌,迷迷糊糊,刘居士怕天子酒后失态,胡言乱语,弄出祸事来,赶紧让宦官上醒酒汤,然后习惯性往醒酒汤里洒了一些椒盐。

    宇文化及和几名侍卫当时是看着的,大家都没什么异议,怎么。。

    想着想着,刘居士回想到杞王遇刺之后,天子身边一人的动作细节,不由得心中大惊,随即站起身,脱口而出:“啊!是。。。”

    见着身边的禁军士兵扑上来抓自己,刘居士急得不断挣扎:“不,不,是。。”

    “是他,就是他!”宇文化及高声呼喊着,“就是刘居士往天子所饮醒酒汤里放东西,是他投毒弑君!!”

    “弑君”二字,让刘居士如遭五雷轰顶,他终回过神来,明白宇文化及指着自己大喊是何用意。

    禁军士兵一拥而上,就要将刘居士扑倒在地,刘居士忽然嚎叫一声,奋力将按住自己的士兵掀翻,随后猛地扑向搂着天子的千金公主。

    慌乱之中,刘居士身上被禁军士兵砍了几刀,鲜血直流,他将千金公主抓住,刚挡在身前,还没来得及控制对方,就被扑上来的禁军士兵死死抓住。

    披头散发的刘居士,终究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被禁军士兵们奋力扯开,随后压在地上。

    他拼命抬起头,制看着面前一个个手持钢刀的禁军,看着躺在地上、死状凄惨的天子,又看着躲在人群中指着他高呼“弑君逆贼”的宇文化及,睚眦俱裂。

    你、你竟然指鹿为马!

    被士兵簇拥的宇文明,瞥了一眼宇文化及,对于事情的发展有些意外,因为天子是怎么死的,他清清楚楚。

    弑君大罪,当然要栽赃到宇文化及、刘居士等天子亲信之中,所以宇文明正打算将这些人关起来,然后。。。

    如今宇文化及这么一喊,他倒是可以顺水推舟,省去许多麻烦。

    电光火石间,宇文明就有了主意,看向挟持长公主(千金公主)未遂的刘居士,杀心骤起,对身边心腹使了个眼神,那人默默向前。

    “刘居士,你不但犯下弑君大罪,还敢挟持长公主,真是穷凶极恶、罪该万死!”

    。。。。。。

    小黄,总管府署,欢乐在继续,筵席间官员们谈笑风生,推杯换盏,看着歌伎翩翩起舞,品尝着官厨烹饪的黄州风味美食,好不快活。

    而上首处主位却空空如也:亳州总管、豳王宇文温起身更衣,故而不在座位上。

    此时,本该在厕所出恭的宇文温,却在某处角落坐着,啃着“大盘鸡”,看着王府司马张定发带着个侍卫近前,随后面色不善的问道:“是他?”

    “回大王,正是。”

    宇文温放下筷子,看着这名有些憨厚的王府侍卫,问道:“有田,那壶酒,你加了茱萸后尝过?”

    豳王府侍卫梁有田闻言答道:“回大王,尝过了。”

    “你不觉得茱萸放多了,很辣的么?”

    “呃,不辣呀。”

    宇文温揉了揉太阳穴,想发飙,最后还是摆摆手,让对方继续返回岗位继续“执勤”。

    今日酒宴刚开始时,宇文温作为主官,接受佐官们的敬酒,然而那酒一喝下去,仿佛喉咙着火,沿着食道一直烧到胃。

    那一瞬间,宇文温的反应就是自己喝下毒酒,人生即将走到尽头,雄心壮志烟消云散,什么御宇天下,不过是浮光掠影。

    弥留之际,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尉迟炽繁,一想到自己就这么走了,妻妾及儿女们孤苦无依,宇文温不由得心中悲叹:好好活下去,梦见我时,不要哭得太伤心啊。。。。

    即将从人生舞台“谢幕”的宇文温,满脑子想的是妻妾儿女,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即将肠穿肚烂、吐血身亡之际,什么也没有发生,除了辣感依旧。

    没错,宇文温喝的酒放了茱萸,目的是“杀菌”及调味,所以会有些辣,但他事前吩咐“茱萸不要放太多,有些辣即可”,结果变成了“辣穿喉”。

    问题出在哪里呢?

    出在给酒放茱萸兼试毒的侍卫梁有田,这位很吃得辣,所以往酒里放的茱萸量很大,但李有田觉得“不辣”的酒,到了宇文温这里就是“辣穿喉”。

    在辣椒传入中原之前,茱萸是常见的辣味作物,虽然辣度比不上后世辣椒,但精制的茱萸粉依旧很给力,辣味十足。

    所以,一切都是宇文温想多了。

    他没有中毒身亡,纯粹是被过辣的酒给辣着,还差点当众出丑。

    一旁的张定发,见着梁有田离开后宇文温依旧面色不善,试探着问:“大王,是否回席呢?时间太长了。”

    “嗯?嗯。”宇文温起身刚要走,却忽然拿起筷子,把一个鸡头从碟子里夹起来:“张司马,把这鸡锥吃了吧。”

    鸡锥,是鸡屁股的雅称,味道骚臭,一般人是不吃的,但有人就喜欢这个味,反倒喜欢吃,然而张定发并不好这一口。

    更别说这明明是鸡头,不是鸡屁股。

    张定发知道事情不妙,硬着头皮问:“大王,这是鸡头吧?”

    “鸡头?这明明是鸡锥。”

    “呃。。。”张定发心中叫苦,知道宇文温要找他出气,毕竟梁有田是他安排试酒和放茱萸的,所以现在不得不顺着话茬说下去:“大王说笑了,这明明是鸡头。”

    宇文温看着张定发,似笑非笑:“张司马喝多了?头?那头上为何没有头发?”

    张定发指着鸡冠上的五个冠尖说:“这不就是头发么?有五根呢。”

    “头发?这么大的头发?”宇文温反问。

    “呃,还请大王示下。”

    “这是鸡锥。”

    张定发闻言看着那鸡冠,尴尬的问:“大王,不知此是何物?”

    “痔疮,大大的,五个,长在鸡锥上,不是痔疮是什么?”

    一旁的侍卫闻言想笑不敢笑,张定发干咳一声,说了声“谢大王赏”,接过鸡锥(鸡头)啃起来。

    指鹿为马的宇文温,气消了许多,踏步向前走,元日庆典已经临近尾声,除了那壶茱萸过量的酒之外,一切正常,总算是可以放心了。

    但不知为什么,他觉得有些不安,不由得望望西面天空,心中想着事情。

    今天是元日大朝会,长安皇宫里,应该会很热闹吧。。。。

第五十一章 大义() 
    长安街头,一片狼藉,许多临时武装起来的流氓、地痞,“富贵梦”刚开始就结束了,官军士兵很快就击溃了一群群乌合之众,渐渐控制住了城内局势。

    城中多处冒起的浓烟,渐渐消散,不再有让人惊心动魄的雷声响起,却有时不时响起的呼喊声,让百姓愈发忐忑不安起来。

    那是巡街的士兵不住大喊,告知居民们待在家中不要出来,不要轻易上街,即便上街也禁止三人以上同行,否则以意图不轨论处。

    听着这些喊声,又联想到先前那接连炸响的雷声,还有城中多处冒起来的浓烟,许多人意识到城里出大事了,而皇宫方向的动静,让他们愈发担心起来。

    搞不好,这是一次宫变,而会是谁笑到最后?

    皇宫外的人们,惶恐不安的等着结果,而皇宫内太极殿上,结果已经见分晓。

    未来皇后之父、英国公梁叔谐的人头,如今就摆在百官面前,与此同时,天子近臣、弑君逆贼刘居士,静静躺在玉阶前,已经没了气息。

    意图挟持长公主作困兽斗的刘居士,在和禁军士兵打斗中身亡。

    天子的另一名近臣、内史、褒国公世子宇文化及,还有其他几名侍卫,众口一词指认,刘居士往天子所饮醒酒汤放了东西。

    那东西是椒盐,或者说宇文化及等人以为刘居士当时放的是椒盐。

    天子喜欢以椒盐给饮食调味,故而刘居士随身携带一个小瓷瓶,其中装着椒盐,以备天子不时所需,宇文化及等人都习以为常。

    故而方才刘居士拿出小瓷瓶给醒酒汤调味,宇文化及等人没有阻止。

    未曾料,刘居士往汤里加的不是椒盐,天子喝下醒酒汤之后,竟然吐血身亡。

    宇文化及声泪俱下的哭诉着,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内情大概说了一遍,大家都知道,他是天子最信任的人之一,说出来的话自然有很强的说服力。

    接着,又有禁军将领指着梁叔谐的人头,把方才在肃章门外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首先是皇宫玄武门遭到马车所载轰天雷袭击,宫内禁军紧急增援玄武门,未曾料东门——肃章门随后遭到猛烈进攻,幸亏守门禁军早有准备,才没让逆贼得逞。

    攻打肃章门的逆贼中计,被赚入皇宫之后伤亡惨重,逆贼首领仓皇逃跑,却被闻讯赶来的兵马截杀,直到此时,禁军才知道这首领竟然是英国公梁叔谐。

    短短一炷香时间,经由宇文化及和禁军将领的简单说明,文武白官大概弄清楚今日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一,杞王遇刺,刺客是一名舞伎,其真实身份还需追查;

    第二,天子遇刺,逆贼是刘居士;

    第三,英国公梁叔谐率领私兵攻打皇宫,图谋不轨。

    三件事几乎是同时发生,说明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而幕后主使所图甚大。

    同时刺杀杞王和天子,这就意味着主谋是要谋朝篡位,想要趁着杞王、天子身亡之际,兵临太极殿,威逼文武百官屈服,进而挟持皇子,图谋不轨。

    仅仅按着目前的情况来看,英国公梁叔谐应该就是主谋,而天子近臣刘居士,是从犯,至于还有哪些人是从犯,恐怕得大索全城才知道。

    当然,如今身处太极殿内的官员之中,也许有梁叔谐的同党也说不一定。

    而这,正是大司马、杞王世子宇文明所担心的。

    杞王遇刺生死未卜、天子遇刺驾崩,发生了如此严重事件,宇文明有理由、有资格出来主持局面

    作为杞王世子,他有理由缉拿凶手,为父报仇;作为宗室,值此天子驾崩、皇子年幼之际,他有资格临危受命,站出来匡扶社稷。

    作为大司马,他有资格调动军队,护卫皇宫和京城,搜捕逆贼同党,避免事态扩大。

    但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太极殿的禁军,才是宇文明真正的“大义”:面对杀气腾腾的禁军士兵,谁敢不服?

    更别说,殿内除了禁军,官员之中还有杞王一系的人,他们同样能给予宇文明有力的支持。

    所以,宇文明接下来做出的决定,没人有异议:关闭宫门,今日参加元会的文武官员,暂时留在宫里,以防不测。

    。。。。。。

    正武殿,遇刺身负重伤的杞王宇文亮躺在榻上,面色惨白、双眼紧闭,嘴里咬着块布,痛苦异常。

    御医正忙着给他处理伤口,每触碰一下,就让宇文亮疼得冷汗直冒,而他身上的伤,实际上已经不能用“伤口”来形容了。

    大面积烧焦的衣物,已经和宇文亮的皮肉粘在一起,每当御医撕下一块布,实际上就是撕掉宇文亮一块皮。

    今日元会,为了以防万一,宇文亮内穿软甲——精制环锁铠,可以有效护身,不会让刀箭所伤。

    然而刺客竟然以同归于尽的方式,先点燃自己,然后抱着杞王来个引火烧身,虽然在侍卫奋不顾身的解救下,杞王总算摆脱了这个疯狂的刺客,但他全身已大面积烧伤。

    环锁铠挡得住刀箭,却挡不住烈火。

    身体正面,脖子以下都已着火,腰部前后同样如此,而宇文亮挣扎间双手手掌、手臂也被点燃,严重烧伤。

    为宇文亮处理伤口的御医,此时已经满头大汗,即是因为精神高度紧张,也是因为绝望:杞王的烧伤很严重,即便扁鹊再生,华佗再世,也救不了了。

    小规模烧伤还能治,但如此严重的烧伤,导致杞王身上皮肤大规模溃烂,如此一来,火毒便会肆无忌惮侵袭身体,腐蚀内脏。

    不出几日,杞王必然全身起水疱、化脓,然后因全身剧痛而死。

    御医此时已经为杞王清理完伤口,开始敷药,但实际上这么大面积的烧伤,敷药已经没有多少用了。

    御医知道即便杞王侥幸熬过去,也会元气大伤,以杞王的年纪,届时体力消耗严重,气阴两伤,正气虚损,很容易染上其他病症,一命呜呼。

    所以,御医知道自己救不了杞王,而届时悲痛欲绝的世子,拿他来泄愤的话该如何是好?

    脚步声起,杞王世子、大司马宇文明冲入殿内,来到榻边,见着父亲的模样,不由得心急如焚,问御医情况如何,见御医那支支吾吾的模样,心知不妙。

    想发作,但这样无济于事,宇文明带过兵,见过被烧伤的士兵那凄惨的结局,所以明白父亲恐怕时日无多。

    眼泪止不住,溢出眼眶,宇文明顾不得那么多,哽咽着:“父亲!”

    浑身剧痛的宇文亮,缓缓睁开眼睛,见着儿子在面前,第一件事却是让御医暂时退下,待得榻边就剩父子二人,宇文亮艰难开口;“天子呢?”

    “天子为逆贼刘居士所弑,已经崩了!”

    宇文亮闻言看着儿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方才在太极殿,他遇刺后疼得几乎失去知觉,所以后来只知道出事了,却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如今得知答案,想说话,却不知该说什么。

    宇文亮已经年过五旬,是知天命的年纪,如今真的知道了天命,那就是自己时日无多。

    天子死了,他恐怕也快不行了,而皇子不满一岁,权贵们心思难测,宇文氏的江山,今后何去何从?

    想着想着,宇文亮顾不得唏嘘,开口问;“百官呢?”

    “孩儿已让禁军关闭宫门,让百官暂留宫中,不得离开。”

    “皇子呢?”

    “孩儿已经加派人手保护,绝不会有问题。”

    宇文明应对得当,宇文亮很满意,他看着儿子,良久之后忽然问道:“天子崩。。。是你下的命令么?”

    宇文明没有回避:“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弑君。。是滔天大罪,若让人知道了。。。。”宇文亮遍体剧痛,话都说不利索,儿子如此果断,他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事已至此,儿子的做法,不能说错,但宇文亮还是担心:“到时候,该如何?”

    宇文明毫不犹豫的回答:“孩儿已经计划妥当,此事正好有刘居士做替死鬼,没人有证据!”

    说完,他又补充:“就算。。。就算走漏消息又如何!大义名分?没有能打胜仗的兵马,就没有大义名分!”

第五十二章 决心() 
    侧殿,天子宇文乾铿的遗体,被放置在棺椁里,宦官们已经为其更换干净的衣袍,又擦掉嘴角的鲜血,此时的宇文乾铿,面容安详,双眼紧闭,宛若睡着了一般。

    从昨日开始,几次哭得昏厥的千金公主,如今眼泪已经哭干,看着弟弟的遗体,愣愣发呆,她还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她的弟弟死了,而就在元会开始前,弟弟还和她有说有笑。

    千金公主没想到命运对她会如此残酷,夺走了父亲,夺走了自己的幸福,当她好不容易和弟弟团聚,只盼着相互扶持走完余生,弟弟却突然走了。

    走得如此突然,以至于她连诀别的话都来不及说,就和弟弟永别。

    想到这里,千金公主看着弟弟的遗体,悲从心中来,捂着嘴,再度抽泣,双肩一抖一抖。

    端着汤水入殿的阿涅斯,见着千金公主如此模样,赶紧放下托盘,一把将其搂在怀里,想要安慰,却不知道如何安慰。

    从昨日到现在,千金公主已经哭了一天一夜,其间只是勉强喝了些稀粥,整个人明显憔悴很多,阿涅斯担心再这样下去,千金公主会随着天子而去,不由得担心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