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8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九原城开始接纳平民百姓定居,许敬诚及家人便是其一,只是因为九原地区荒废已久,没有熟田可以耕作,连驻军的粮食都要靠并州运来,没有太多余粮供给寻常百姓。

    但随着城外开垦的农田越来越多,再过几年,九原本地的粮食产量上来后,不仅能养活驻军,还能养活更多的平民,而到了那时,火轮船也会开到这里,运来大量的物资。

    想到火轮船,许敬诚不由得看向河面,只要不是冬天,这里的黄河河段是可以行船的,而传闻中的火轮船,据说可以从黄河下游关中地区逆流而上,克服千辛万苦,将物资和人员运到九原。

    到时候,九原就会变得繁荣起来,这也是许敬诚提前到九原开荒的原因。

    阴山南麓的这片地区,虽然水草丰美,但两年以前还是突厥的牧场,朝廷在这一带驻军,以开中法引商贾运粮,实际上参与开中的商贾要冒很大风险,因为突厥人随时都会入寇。

    到时候,官军的堡寨、城池即便有火炮守卫,也保不住城外新开垦的农田,所以若不是有火轮船这一好消息,傻瓜才会来九原、绥远屯田。

    作为世代经商的家族,许家的消息来源很多,所以轰轰烈烈的“轮船招商总局”筹建、募股一事,他们知道得一清二楚。

    朝廷要以火轮船进行航运,最先投入火轮船的航线,除了长江,就是河东的汾水流域。

    有了火轮船,朝廷靠着汾水航运能将大量物资输入并州,能够供养更多的军队出击草原,而并州大量出产煤炭,为火轮船的运行提供了充足的燃料,极大增强了火轮船的运输能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朝廷才提前经营河套地区,投入人力物力修筑绥远、九原城。

    而有了火轮船,朝廷经营河套,有了第二条输入人员、物资的通道。

    火轮船从关中出发,过禹门进入黄河秦晋大峡谷河段,在峡谷内逆流而上,到了壶口河段,船上人、货走陆路绕过大瀑布,然后继续靠火轮船走水路北上。

    火轮船出了秦晋大峡谷河段(北端),过君子津,若走黑水可达绥远城边,若继续沿着黄河向上游走,可以抵达九原地区。

    如此一来,朝廷能以较低的运输成本,将大量人员及物资沿着黄河送到九原,或者送到绥远。

    可以在河套地区维持足够的驻军,抵御突厥的入寇。

    眼见着剧变在即,许家很快做出反应,一边组织人手开矿采煤做煤炭买卖,一边在九原提前布局。

    现在的九原,不过是边陲小城,但只要火轮船一通航,马上就会变成边市重地,这条新的商路,许家当然要早做准备。

    当然,从禹门到九原的黄河水路,主要都在秦晋大峡谷河段,河段内除了壶口瀑布这道绕不过的天堑,上游碛口河段水流湍急、险滩林立,行船不宜。

    与此同时,火轮船要烧煤,从九原到禹门这段水路,沿岸好像没什么产煤地,火轮船若无法加煤,就无法继续航行。

    即便黄河航线开通了,河套黄河河段每年冬天都会冰封,时间持续三到四个月,这个时候,船只是走不了的。

    但许敬诚觉得这条航线始终都是要开通的,因为朝廷在阴山南麓河套地区大兴土木,明摆着就是要下大力气经营,他听过内幕消息,说朝廷本来要过几年才会考虑经营河套,如今提前了,必然是因为火轮船的缘故。

    更别说天子派皇子筑绥远城,此举意义深长。

    所以,许敬诚在九原可没闲着,在城内尽可能多买地皮,在城外尽可能多开荒。

    除了他们许家,越来越多的家族反应过来,纷纷雇佣大量农民到河套地区屯田,而官军在河套各地在建的堡寨也越来越多,为商队及屯田的百姓提供安全保障。

    大家都对朝廷充满信心,信心的来源,就是神奇的火轮船。

    火轮船的出现,让大家都看到了美好的前景,繁忙的汾水航线,会让并、朔变得更加繁荣起来,而大量煤炭沿着汾水南下,不但可以供应关中对煤炭的巨大需求,应该也能撑起从汾口到上游九原的火轮船航线。

    许敬诚对此充满期待,期待家族开的煤矿财源滚滚,期盼九原兴旺发达,等到航线开通,定居河套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秋去春来的“雁人”,就会慢慢消失了。

    。

第二百零四章 旱地行船() 
峡谷束缚着滚滚黄河水向南流淌,行走间,半途却突然出现断层,猝不及防的河水坠落十余丈,哀嚎着撞击河床,发出雷鸣般的怒吼,激起无数水柱。

    河水化作无数波涛,狂暴的拍打两侧石岸,却依旧挣不脱束缚,滔天怒气化作腾腾雾水,弥漫在峡谷上空。

    东岸,宇文温背对着壮观的大瀑布,右手揽着尉迟炽繁的肩膀,夫妻俩肩并肩站着,脸上露出微笑。

    两人面前,五步之外,数名画师正在为帝后画素描,画师后方十余步外,贵妃杨丽华等妃嫔,带着皇子、公主站在木栏杆边上,欣赏着黄河大瀑布的壮丽景色。

    大瀑布的赫赫声威,吓得年幼的皇子、公主们战战兢兢,但害怕之余,却被眼前那气势磅礴的场景所震撼,一个个看得目不转睛。

    杨丽华及其她几名妃嫔,也是第一次见到大瀑布的雄姿,拉着子女们,看着眼前轰鸣的瀑布,只叹好一处鬼斧神工。

    无论大小,注意力都集中在大瀑布上,没有发现眼前两人的异常。

    今日阳光明媚,宇文温和尉迟炽繁在黄河岸边摆造型,以便画师画下他们俩的身姿,现在已经站了二十多分钟,额头上渗出些许汗滴。

    宇文温强忍着想要擦汗的冲动,继续保持着微笑,他没办法发明出“照相机”,所以只能用这样的办法,留下和家人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片段。

    因为是在瀑布边上,地方狭小,有些危险,所以宇文温只打算和尉迟炽繁来个“合画”,其他人就免了。

    更别说看小家伙们的表情,明显是被这“狂暴”的黄河大瀑布给吓得不轻,能坚持在边上看风景都不错了,再靠近一些,恐怕连站都站不稳。

    又过了一会,素描完成,宇文温搀着尉迟炽繁往回走,发现对方迈不动步伐,似乎吓着了,不由得关心起来“三娘害怕了?”

    尉迟炽繁强颜欢笑“啊妾不怕”

    “喔这样啊,不如让四娘也来,你俩一左一右站在为夫身边,再画一张?”

    宇文温促狭的说道,见尉迟炽繁一副急得想哭的样子,便搀着对方继续往前走。

    回到安全区域,宇文温看着儿女们那既害怕又兴奋的模样,又看看天色,随后把手一挥“走,吃糕点去!”

    小家伙们欢呼着,在侍卫的护卫下,沿着新铺的石阶向上走,来到半坡上一处较为平缓的台地,走进已经铺好地毯的野营地里,在凉伞下吃起各种小糕点来。

    宇文温搀着双腿发软的尉迟炽繁进入营地,在凉伞下坐好,他看着前方的黄河大瀑布,和家人一起吃着糕点,喝冰饮,只觉温馨异常。

    现在是春天,所以应该来一场春游。

    杨济带着军队在辽西大草原“武装游行”,史万岁带兵协助启民可汗北伐,这两种“春游”都让宇文温向往不已。

    但他身为一国之君,不好老是在外面晃荡,所以只能带着家人,在关中地区走走看看。

    长安周边地区,已经去腻了,宇文温今年别出心裁,带着家人来看黄河大瀑布。

    而他们一大家子人,连同随行人员,都是乘坐火轮船出行。

    所以,乘坐火轮船本身,就是一项新颖的体验,虽然轮船很吵,但大家都很兴奋。

    去年秋天,火轮船终于成功试航,年底时,关中地区的第一艘火轮船在蒲津造船场下水,而过完年后,火轮船的数量已经超过二十艘。

    火轮船十分重要,所以特事特办,船只制造速度如此快,当然是必须的。

    关中地区,早几年就已经开始普及蒸汽抽水机,而长安城里安装暖气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所以长安城内就有蒸汽机的制造工场,火轮船的蒸汽机,很快就在长安被技术人员“复制”出来。

    火轮船的结构,因为有了详实的图纸、数据,所以蒲津造船场的工匠可以轻松的照猫画虎,很快便制作出船身,装上新式蒸汽机,火轮船便能下水试航。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火轮船的制造速度才这么快,当然,新式蒸汽机的制造,是按台支付专利费的。

    宇文温带着家眷,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走陆路抵达同州,然后在黄河渡口登上渡船样式的火轮船,沿着黄河逆流而上。

    经禹门(黄河大峡谷的南端),进入黄河大峡谷,然后在壶口瀑布下游十余里外靠泊,走陆路抵达大瀑布边,展开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春游。

    另外,宇文温算是亲自进行了火轮船在黄河中游航线(大瀑布下游河段)的试航,体验者不一样的出行感觉。

    科技就是生产力,生产力上来了,朝廷中枢对于边疆地区的力量投放便能有质的变化,原本对于中原来说十分遥远的河套地区,有了火轮船黄河航线,就不再那么遥远了。

    若能克服黄河大瀑布,以及上游碛口险滩对黄河航运的影响,那么从蒲津河段北上的火轮船船队,数月时间内,就能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斛粮食运到河套地区的九原、绥远等地。

    这样一来,中原的骑兵军团,可以直接驻扎在阴山山脉一线,随时可以就近对漠南草原地区发动进攻。

    河套一旦经营完毕,草原和中原的攻守之势瞬间转换,届时即便回国复位的启民可汗翻脸不认人,周国也有足够的力量,向对方兴师问罪。

    正是基于如此布局,宇文温才选择派兵协助启民可汗回国收拾残局,挑动东西突厥内讧,而河套地区的经营,他本来是打算等十年后再说的。

    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有了火轮船这一件神兵利器,可以直接借助黄河航运,支撑对河套地区的经营。

    想着想着,宇文温笑起来,笑得一旁的尉迟炽繁心里发毛。

    火轮船很神奇,但她是不想坐的,因为怕锅炉爆炸然后船就沉了,结果还是跟着宇文温上了船,一路提心吊胆;

    黄河大瀑布她是不敢接近的,怕失足掉落深渊,却被宇文温揽着,在边上站了许久(其实还有一段距离,足够安全),吓得腿都软了。

    现在,她怕宇文温又想出什么花样,于是先发制人“呃二郎,那,这瀑布,船是跨不过去的,对吧?”

    “对,当然过不去。”宇文温被皇后这么一问,来了兴致“昨日我不是说了么,黄河航运,古来有之,为了过这大瀑布,当地人便想出了‘旱地行船’的办法。”

    “船只自上游而来,在大瀑布上游数里外,水流还不算湍急的地方靠泊,然后靠人力将船拖曳上岸,靠着人力拖着船走,走旱地绕过大瀑布,到了下游十余里、水流平稳处再下水即可。”

    宇文温说着说着,思路就被尉迟炽繁带歪了,让人拿来草图,指着上面大瀑布东面河岸上的黑线说道

    “这里,就是自古以来,旱地行船的路线,就在黄河东岸边上,全靠纤夫来完成。”

    “但以后不用纤夫拉船了,正如下游砥柱山河段,需要水陆转运来绕过砥柱之险那样,大瀑布地区会有铁路,用有轨马车转运货物、人员,而船只不再需要旱地行船。”

    “到那时,我啊,就带着你,还有大家一起,去九原看看!”

    。

第二百零五章 庞然大物() 
上午,黄河大瀑布下游十余里外,东岸码头边,靠泊着二十余艘火轮船,这些船舷两侧有轮桨的船只,比起一旁的木船,就像是一头头庞然大物,

    码头边,宇文温看着这些火轮船,心中十分满意,这本是用于摆渡的渡船,如今权做他和家人出行的“龙舟”,很好的完成了半途旅程,接下来,将要搭载他们返航。

    技术人员正在对各艘火轮船进行检查,以确保返航时各船依旧能处于最佳状态,而此次航行,为火轮船的使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技术问题,宇文温不懂,但他看着这些火轮船,不由得畅想起来。

    因为时间紧,如今在关中地区出现的火轮船只有两种,一种是渡船,一种是货船。

    渡船中的大半、货船中的一部分,临时被他征用为“龙舟”,将渡船改造为客船,而货船改造为能够人货混装,这些船事后就会重返“工作岗位”,而真正的长途客船或者游船,还在设计中。

    等到客船投入使用,随时可做为运兵船,而客货混装的船只,也可以变成人马混装的运兵船,到时候,中央朝廷的兵力、物资投放能力,可就有了爆发性的增长。

    待得黄河中游航线贯通,关中地区集结的大量物资、军队,可以经由火轮船运抵河套地区,全程近两千里水路,还是逆水行舟,但所需时间,不过大半个月。

    如此从关中往河套地区输送大量粮食,除非发生沉船事故,否则粮食不会有太多消耗,因为运输过程消耗的就只有煤。

    这样一来,中原的雄厚资源,就能够直接作用于边疆,而不是绝大部分物资白白浪费在运输途中,只要航线管理得当,周国靠着雄厚的国力,足以耗死草原上的霸主。

    河套地区,毗邻阴山山脉南麓,而在阴山一线驻扎的周国骑兵,可以随时对草原发动进攻,宇文温觉得自己若冷血一点,直接在漠南草原实行无人区战略,也不是不可以。

    想到这里,他眼睛眯起来。

    战略很简单,每年春夏秋三季,派兵在漠南草原大扫荡,见人就杀,然后在主要牧区和水源地筑堡垒,守军装备火炮,以这些堡垒为圆心,形成一个个封锁区。

    在草原游猎的骑兵,以这些堡垒为宿营地,从春天一直待到冬天,才收兵南返。

    与此同时,以商社为单位,让商社雇佣百姓到草原牧羊,趁着有官军“看场子”,在草原上放养大量牛羊,秋末随着官军返回河套地区。

    如此,既可以就地给官军提供食物,也可以获取羊毛。

    商社雇佣百姓牧羊,主要养的是细毛羊,以此开展毛纺织业,到时候各种毛纺织品连同奶酪制品,经由黄河运抵关中,以此满足巨大的消费市场,还能创造不菲的经济利益。

    不仅如此,九原往上游的灵州,丰水期河道一样能够通航,那么借助火轮船的力量,黄河“几”字形的河段(中游),就能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

    形成一个弧形防线,抵御草原骑兵南下。

    如此一来,“几”字的内侧,也就是所谓的“内套”,朝廷就可以大力经营。

    内套,这里有后世所称“毛乌素沙地”,也有“鄂尔多斯草原”,内套加上九原、绥远所在的外套,合在一起,就是“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那个“河套”。

    除去河套不说,黄河中游航线开通,沿岸地区的物产,可以经由水路外销,这对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

    只要认真经营十余年,河套地区就会成为塞上粮仓,能够承担起当地驻军的军需,直接将周国的边防线稳定在阴山山脉一线,届时,陇右、并朔地区,就不会老是被突厥骑兵骚扰。

    千百年来,受限于后勤消耗的问题,中原国家空有丰富资源,要对边疆用兵却承担不起常年消耗,中原虽然是个庞然大物,却无法高效、低成本的向边疆投送兵力。

    现在,不一样了,

    前景是如此美好,以至于宇文温越想越高兴,却被耳边传来的轰鸣声拉回现实。

    循声望去,只见码头边上耸立着的蒸汽起重机正在运转,这座新搭建的起重机为臂架式,起重臂为铁制,以铁缆悬挂,看上去是比大象还要高大的庞然大物。

    这台起重机,设计起重能力大概有一百五十斛(石)左右,但实际按起重能力一百斛来使用,如此安排为了保证安全。

    蒸汽起重机,早就有过雏形,但因为当时的蒸汽机效率不高、耗煤量大,所以没有使用价值,而安装了新式蒸汽机的起重机,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但性能尚在摸索,所以安全第一。

    一百斛的重量,大约等于四辆两轮大车的载重量,用于码头装卸,可以有效地提高装卸效率,节省大量人力。

    这样的蒸汽起重机其力气还是稍显不足,但以目前的冶金能力,也只能做出这样等级的起重机。

    靠着烧煤运转的蒸汽起重机,需要提前预热,而且需要保证煤炭供应,限制颇多,但机器的力量,不是人力可以匹敌的。

    它的存在,会极大提升黄河航运的运输效率,现在,会提高建设效率。

    黄河中游航运,古来有之,但受限于黄河大瀑布,实际上收益不高,而即将开通的火轮船航线,必须要在大瀑布上下游设立水路转运港,相互间铺设铁轨,以有轨马车取代人力来转运货物。

    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就得用上蒸汽起重机,一台不够用,还得增加,不仅码头要装,工地也要装。

    这项工程,耗资不菲,本来朝廷是没有财力在近几年施行的,但因为火轮船给大家带来了信心,于是“轮船招商总局”的筹建、招股顺利进行。

    大量民间资金的涌入,为黄河中游航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资金到位,火轮船的制造速度提升,很快有了船队,运力充足,将大量物资从下游运到大瀑布下游这个新港,今年就开始修建转运铁路,而配套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宇文温看着忙碌的码头,听着蒸汽起重机的轰鸣声,似乎听到了时代剧变的胎动声。

    如此持续数十载,我的有生之年,大概可以看到新时代的降临吧?

    。

第二百零六章 农业重金属() 
同州,黄河西岸津口,新建的码头上,大量百姓聚集在栏杆边,看着河面上正在靠近的一艘火轮船,一个两个紧张得手心出汗。

    这艘火轮船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两舷的巨大轮桨正在不停转动,激起大量水花。

    整艘船,正面看起来就像一只巨大的河怪,瞪着大眼、鼓着腮帮在水面上游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