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8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产量暴增,导致铁价下降,为推广铁制工具提供了有力支持,农民可以开垦、耕种更多的田地,这意味着粮食产量的增加,长期收益就是人口快速增长。

    其他各种铁制工具的推广,让社会各阶层都受益。

    铁产量上来了,铁制工具的价格自然就走低,但对于许多平民来说,因为囊中羞涩,依旧舍不得买铁锅。

    所以为了让百姓都用得起铁锅,周国采取“双价格制”,靠着高价(相对)对外出口铁制品,以此获得的丰厚丽人,来补贴在国内亏本销售铁制品造成的亏损。

    铁产量暴增带来的利好,可能要到数十年后才能全部彰显,宇文温觉得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但现在一定要打好基础,为了刺激铁产量进一步增加,所以要继续发展铁制品出口贸易。

    最好能发展到年出口铁制品一千万斤的水平,以此带动国内铁器普及,那时候的周国,若能做到百姓家家都有一口铁锅、一把菜刀该有多好。

    百姓家里有菜刀怎么了?怕人家拿着菜刀造反?

    宇文温经常这么问儿子,他认为普及铁制品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所以没必要防这防那的,还要让儿子们意识到铁制品出口的好处,不要日后被人忽悠,觉得搞禁售铁器才是正道。

    周**队有了火器,没必要担心周边番邦买铁形成严重威胁,相反,他认为靠着外贸才能确保较高的行业盈利,进一步刺激铁产量增长,带动其他行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世界那么大,物美价廉的周国铁制品,一定会有不错的销路,那些无力大规模冶铁的番邦,就是一个个饥肠辘辘的食铁兽,什么铁制品都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铁锅。

    一口铁锅销往海外,对于制造商来说是数倍的利润,卖得越多,赚得越多,铁钉亦是如此,这样的利润足以让矿主和冶主们激动万分,由此增加的税收,也会让朝廷满意。

    朝廷要增加收入,与其不断加税、盘剥国内百姓,还不如扩大外贸,从外国人身上赚钱,这也是宇文温要灌输给儿子们的观念。

    见着时间差不多了,宇文温不忘交代:“唐山冶现在铁产量不怎样,但你不要小瞧,那地方大有可为,努力几年,一定会大变样。”

    “有铁冶自然有军器监,你是宗王,过度干涉军器监事务不好,有‘瓜田李下’的嫌疑,所以若对铁冶有什么改进建议,向朝廷上书,一定要按制度来。”

    “虽然海东三国买了铁锅、铁钉去,大部分都是熔了锻造兵器,但不能因此就弄劣质产品外销,口碑一旦砸了,想重建就很难,你是方镇大员,多派人抽查铁制品,省得有人偷工加料中饱私囊。”

    “还有,那。。。。”

    宇文温话还没说完,窗外传来哭喊声,他循声望去,却见御苑里似乎乱起来。

    宇文维民和宇文维礼此时正在御苑里玩耍,宇文温顿觉不妙,快步走了出去,宇文维翰紧随其后。

    宇文维民和宇文维礼今年都刚满十岁,得各自母亲心疼,要是出了什么事,宇文温都不知道陈和尉迟明月会哭成什么样子。

    他有些担心,来到花园里,见着宇文维民和宇文维礼哭丧着脸,身上却没什么伤口,宇文温松了口气,问道:“怎么了?”

    两个小家伙似乎受了惊吓,咿咿呀呀说不清楚,带着弟弟们玩耍的宇文桂英,惊魂未定的指着旁边铁围栏内一头动物,有些害怕的说:“它。。。它。。它把黑旋风吃了!”

    “嗯?黑。。。旋风?”

    宇文温闻言纳闷,他不知道‘黑旋风’是什么玩意,看向围栏内,却见铁栏杆内那毛色黑白相间的动物,正是蜀地进贡的食铁兽(熊猫)。

    这蠢萌蠢萌的熊猫此刻坐在地上,嘴里咀嚼着什么东西。

    嘴角沾着些许血迹,看来吃的是动物,而不是竹子。

    “阿耶!这食铁兽不是只吃铁和竹子的么?它怎么把黑旋风给吃了啊?”

    宇文维民哭喊着,抓着宇文温的衣襟不住摇:“我养的黑旋风啊,好不容易养大的!”

    “啊。。。。”宇文温想起来了,‘黑旋风’是宇文维民养的宠物竹鼠。

    他差点想说“节哀”,但好歹把话吞下去,慢慢问清楚缘由。

    宇文维民和宇文维礼刚才在看食铁兽,本来投喂竹子喂得好好的,结果竹鼠‘黑旋风’从宇文维民手上跳下地,溜进围栏里,被那食铁兽一巴掌拍死,然后往嘴里放。

    宠物就这么被吃掉,把宇文维民和宇文维礼急哭了。

    “没事,没事,再养一只就好了。。。这食铁兽,怕是和那黑旋风是前世冤家。。。。”

    宇文温忽悠起儿子来,让儿子以为宠物竹鼠“黑旋风”被食铁兽吃了是“前世注定”,然后让宇文桂英带着两个弟弟转到别处玩耍。

    随后,他看着围栏里蠢萌的熊猫,开始琢磨接下来要如何处置。

    这熊猫是公的,孤零零一个,宇文温觉得总不能再抓只母的过来作伴,在宫里养一辈子的话花费不菲,所以觉得还不如运回“原籍”放生。

    宇文维翰在一旁看了看,觉得这被父亲命名为“熊猫”的食铁兽颇为有趣,但有一事不明,便问:“父亲,这食铁兽名为‘熊猫’,可怎么看都更像是熊而不是猫吧?“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三百二十八章 义务() 
上午,多云,洛阳城南,洛水畔聚集着大量人马,楚王、皇子宇文维乾,在此拜别父母及家人,随后南下,经三鸦道入荆襄,再一路南下进入岭南西道。

    游子远行,慈母依依不舍,皇后尉迟炽繁握着儿子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宇文温站在一旁连话都插不上,觉得有些尴尬。

    抬头看看天,却见一队大雁南飞,如今秋高气爽,正是候鸟南飞过冬的时候,这一去,要到来年春天才北返。

    宇文维乾去年任岭南道观察使,在桂州总管府、容州总管府、邕州总管府地界走了一圈,如今再度南下,这一去却没那快回来。

    因为他要镇守岭南西道,一去就是许多年。

    做出这个决定的宇文温,面对泪眼婆娑的尉迟炽繁,气势上低了一筹,所以现在就只能在一旁当背景。

    宇文维乾是尉迟炽繁所生嫡次子,按照尉迟炽繁的想法,次子到烟瘴丛生的岭南镇守,形同流放不说,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恐怕就此阴阳两隔,所以心中是一百个不乐意。

    但不乐意也得乐意,因为宇文温做决策绝不会受这种干扰,他认为皇子就该肩负重任,为了拱卫皇权,尽义务,出镇边疆。

    现在母子话别,宇文温将视线转到一旁的洛水,看着潺潺流水,思绪飞到数千里之外的南方。

    岭南西道,就是后世的广西地区,如今的岭南西道,朝廷想要进行有效统治是难上加难,因为这里完全没有直接管辖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

    真要有所作为,按正常来说,需要大规模开荒、移民,需要做很多事情,至少持续数十年的投入,才有可能初步做到基本的行政管辖。

    不仅如此,生活在这片广阔区域内的俚、僚、峒等众多部落,不会老老实实等着中原朝廷收编为民,可想而知会时不时爆发各种变乱,消耗朝廷大量精力。

    为了解决这问题,可以选择按照“历史进程”来办,设羁縻州,任命当地豪族酋帅做地方官,只要这些人明面上服从朝廷即可。

    然后羁縻制慢慢演化为土司制,朝廷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瓦解各地土司的势力,待得时机成熟,便“改土归流”,将世袭的土官变成朝廷任命、定期轮换的流官。

    于是,广西地区终于归入朝廷实控。

    不错的流程,并且是历史证明可行有效的办法,但有个小问题,那就是耗时。

    时间是多久呢?

    一千年。

    宇文温可以选择顺应“历史潮流”,羁縻岭南西道地区,但他觉得既然火炮提前数百年出现,又有了蒸汽机和火轮船等利器,那就没必要浪费大好时光。

    所以,岭南西道的开发,不需要走老路子。

    国力有限,要开发一各地区,前提是开发这个地区后获得的收益为正,那么改换一下思路,开发岭南西道的难度就不一样了。

    把岭南西道当做一个特大号的甘蔗种植园来经营,又当做食盐、铁制品、手工业制品的倾销市场来开发,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装备着火枪、火炮的军队,乘坐火轮船扫荡岭南西道各主要水系沿岸地区,随后而来的开拓团,在新天地安家落户,开辟种植园。

    与此同时,商贾们乘坐满载货物的火轮船,同样可以“扫荡”各主要水系沿岸地区,和各地愿意合作的酋帅做买卖。

    各地种植园出产的蔗糖,经由水路外运,外加商队经商所得,聚集成让人眼红的利润,刺激更多的人进入岭南西道,开辟更多的种植园或者定居、经商。

    那些不缴纳租税的羁縻州对于朝廷而言是鸡肋,但可以缴纳大量商税的种植园和贸易据点却是下金蛋的鸡。

    贸易据点会发展为城镇,吸引更多的移民定居,而大大小小的种植园发展起来时,对于廉价劳动力的渴求,自然使得生口贸易快速发展。

    大大小小的捕奴队,会自发的深入各地扫荡诸蛮,空出来的地方,又可以开辟更多的种植园,或者安置更多的移民。

    这就是以开辟种植园、建立产品倾销市场为目的的新型扩张,完全遵循人类对暴利的追逐本能,辅以坚船利炮,可以将千年的进程大大缩短。

    具体能缩短到什么程度,宇文温不知道。

    但为了这个政策能贯彻下去,他需要派儿子去岭南西道镇守,手握军、政大权,一旦有变,立刻就地调集兵马平乱,省得有人玩养寇自重的把戏。

    这不是分封而是差遣使职,名为“岭南西道布政使”,所以不会有实际的封国,布政使司驻地设在柳州,桂、容、邕三总管听候调遣。

    布政使司配属相应的佐官,佐官们算是得了差遣,在新实行的循资格制度里,到岭南西道任职,是快速刷年资的好机会,而这些官员,在布政使司任职的期限是五年,到期就回长安,不是流放。

    为了防止时间久了,镇守岭南西道的皇子变相割据,其布政使的差遣同样有时间限制,为期八年,时间一到就回长安,同样不是变相流放。

    然后皇子或者宗室轮流上任,尽义务并作为表率,入烟瘴之地为国效命。

    所以,第一任岭南西道布政使的最佳人选,就是身为嫡出皇子的楚王宇文维乾。

    首先,宇文维乾家中排行第四,大郎、燕王宇文维翰任幽州总管,镇守幽燕之地,身负监视河北的重任,当然不能动。

    二郎宇文维城是太子,免谈;三郎、魏王宇文维宁任并州总管,镇守晋阳要地,同样不能动,所以接下来就是四郎宇文维乾。

    其次,宇文维乾去过岭南西道,对那里的情况很了解,回来之后,提出了边境豪族有可能养寇自重的担心。

    儿子有见识,宇文温当然很高兴,而年轻的宇文维乾需要锻炼,所以去岭南西道镇守,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而且宇文维乾作为兄长,也应该去岭南开荒,为弟弟们将来到岭南“轮值”打好基础,八年时间,足够让宇文维乾做出响当当的政绩,也省得窝在长安混日子,混久了变成废物。

    待得任期一满,宇文维乾就能回长安,靠着实打实的政绩去挑大梁,接受新的任用,届时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这就是宇文温的安排,既要让儿子接受锻炼,也照顾到母子俩的感受,不会让儿子娶了边疆,一辈子都不得回来。

    尉迟炽繁听得儿子只是去岭南八年,心定了些,好歹没有以泪洗面。

    现在,母子俩依依不舍的话别,宇文温还是插不上话,又看看左右,看看几个儿子,还有几个侄子,目光最后落在弟弟身上。

    今年春末,侍中(门下省主官)杨素于长安私第病逝,宇文温下令为其风光大葬,追赠相州总管。

    杨素去世,那么故杞王宇文亮生前的遗愿,宇文温现在终于可以圆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棘手() 
又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御书房,宇文温和堂弟(弟弟)宇文皛交谈着,宇文皛即将以淮南道观察使的身份外出,借着此次公干之机接受锻炼,为将来接受进一步任用做准备。

    未满二十岁的宇文皛还很稚嫩,许多事情可能会因为没有经验而处置不当,所以宇文温特地向弟弟交代一些注意事项。

    观察淮南,自有佐官负责具体事务,而宇文温向宇文皛交代的事情,是经过黄州西阳、登门拜访逊帝时,有哪些礼仪需要注意。

    逊帝年纪和宇文皛相仿,在西阳过得很好,但因为身份敏感,所以处于“大隐隐于市”的状态。

    作为受禅者,宇文温要尽可能让逊帝淡出朝野视线,让逊帝处于软禁状态,确保不会被任何人利用,但又要每年遣使去探望对方,以便让朝野内外知道逊帝还活着,过得不错。

    自宋、晋交替后,历代禅让帝位的皇帝都不得好死,但宇文温不想为难自己的“前任”,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处置。

    逊帝虽然不是皇帝,但上书天子(宇文温)时不称为表,宇文温回复时也不称诏,所以宇文皛以观察使的公职身份、宗室藩王身份去拜访对方时,不能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

    这一点,虽然观察使司佐官同样会提醒,但宇文温还是要多说几句。

    宇文皛是故杞王宇文亮的幼子,宇文亮生前的遗愿,是将宇文皛过继给邵国公宇文胄为嗣子,延续邵惠公宇文颢的香火,这个遗愿,直到前不久,宇文温才达成。

    他登基十二年,拖了这么久才办,不是因为不上心,是因为此事有些棘手。

    大象二年时,因为天元皇帝宇文赟去世,大权为外戚杨坚把持,周国随后爆发内战,时任荧州刺史的邵国公宇文胄相应蜀国公尉迟迥的号召,被前来“平叛”的长安朝廷军击败。

    兵败之际,被杨素追斩。

    杨素后来成了隋臣,还率领轻骑袭击过先帝宇文乾铿的车队,被护驾的宇文温击退。

    后来隋国灭亡,先帝宇文乾铿和权臣尉迟惇决裂,南逃时得杨素父子大力协助,所以杨素摇身一变,成了救驾功臣,地位就不一样了。

    所以,当宇文温受禅称帝后,想要完成生父意愿,把堂弟(弟弟)宇文皛过继给故邵国公宇文胄为嗣子,就会出现一个棘手的局面:

    宇文皛要不要报父仇,不报仇,那就是畜生不如的东西。

    要报仇,那就把杨素砍了?

    宇文皛不杀杨素是为不孝,杀了杨素,那么又引发另一个问题:杨素是救护先帝的功臣,先帝都不追究杨素的以往,现在杨素被人砍了,宇文温不管,那就是不把先帝当回事。

    要是管,怎么处置宇文皛?无论怎么处置,只要不是杀头,采取什么措施,都会被人诟病高举轻放。

    这件事情很棘手,所以宇文温在等,等杨素去世,那么一切都好办了。

    现在杨素去世,一切水到渠成,所以前不久,在楚王宇文维乾离开洛阳之后,宇文温以宗长的身份,将宇文皛正式过继给已故的宇文胄做嗣子。

    故杞王宇文亮和宇文胄是堂兄弟关系,所以此举很合礼制,而宇文温以皇帝的身份,将为国捐躯的宇文胄追封为邵烈王,那么宇文皛自然就成了邵王。

    此事已毕,足以告慰故杞王的在天之灵,宇文温也算是完成了一项大事。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宇文皛告退,宇文温起身在房里转了转,看向窗外景色,看着看着入了神。

    宇文宗室的人丁开始恢复,算是从灭族的危机中缓过来,当初差点被杀绝,如今总算有了开枝散叶的势头,这对于巩固皇权而言,是件好事。

    皇权需要宗室来帮忙巩固,所以宇文温的三个侄子,除宇文瑑尚在国子监读书,宇文理(现任杞王)、宇文珪已有任用,而邵王宇文皛也将得到任用。

    这几位只要不作死,那就可以作为清贵的宗室贵族,舒舒服服过完一生,至少宇文温在位期间是如此,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底线,不为其他,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所以,弟弟和侄子们,这辈子也只能是个清贵却无太多实权的宗室贵族。

    因为宇文温有儿子,儿子还很多,没道理扶持侄子而不用儿子。

    燕王宇文维翰、魏王宇文维宁、楚王宇文维乾,现在都开始挑大梁,过几年。陆陆续续还有其他皇子成年,所以宇文温可不缺帮手,毕竟上阵父子兵。

    燕王宇文维翰坐镇幽州,一旦河北出事,幽州军可以和朝廷平叛大军呼应,沿着永济渠南北对进,平定叛乱。

    魏王宇文维宁坐镇并州,镇守晋阳重地,和关中相互呼应。

    楚王宇文维乾,在岭南西道历练,顺便震慑岭南豪族,一旦有事,可以就地平叛,或者顺流而下,支援下游的广州总管府。

    当然,宇文维乾任满回来后,这一职责会由其他皇子承担,而宇文温想清楚了,等宇文维乾回来,就要在朝中任职。

    宗室在外镇守,防的是当地豪族坐大或者方镇大员尾大不掉,宗室在京为官、掌权,防的是京城权贵搞政变,所以宇文温仗着儿子多,两方面都做了安排。

    随着儿子们陆续成年,他的布局会越来越稳,所以不需要靠侄子和弟弟,靠自己的儿子们就能做到。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看上去局面稳得很。

    然而,这样的布局在他去世后,大概率会崩盘。

    宇文温对自己的儿子充满了信任,但不代表新君会对自己的兄弟或者叔伯信任有加。

    道理很简单,宇文温扶持儿子们巩固皇权,万一玩脱了,某个儿子拱掉太子上位,日后逢年过节,宇文温的牌位前,照样有儿子、孙子上香,供奉冷猪肉。

    若太子被兄弟拱掉,或者继位后被推翻,自己父子被斩草除根,逢年过节哪里有冷猪肉吃?

    所以,宇文温布的局,只适合他自己,不适合即位后的太子。

    父亲在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