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9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疗疟疾的药用植物,就只有青蒿和金鸡纳。

    能有效治疗疟疾,就能有效开发南洋,让中原移民在南洋的存活率大增,这是烟草、玉米、土豆等美洲作物不能实现的效果。

    宇文温东想西想,思绪又回到青蒿上金鸡纳树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莫非,继续折腾如何给青蒿榨汁才是正道?

    他就这么看着记事本发愣,仿佛入定的高僧,也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传来说话声“二郎?”

    “嗯?”

    宇文温循声望去,却是尉迟炽繁来了,就坐在自己身边。

    眼见着对方一身华服,又上了淡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脑子迷迷糊糊的宇文温脱口而出“你要去面试啊?”

    尉迟炽繁闻言觉得莫名其妙“面试?这何从说起呀?”

    “啊那”宇文温脑子有点乱,一下子回不过神,尉迟炽繁见他这模样,笑道“妾方才在命妇院与外命妇们闲谈呢。”

    “噢原来如此”

    宇文温点点头,对于皇后来说,一个重要的交际场所就是命妇院(或类似的机构),外命妇们会定期入宫觐见皇后,一群女人就在命妇院“八卦”,扯一些家长里短。

    但那是以前,现在皇后可没空“八卦”,基本上每次接见外命妇,都是在谈产业,毕竟许多外命妇都是管着自家的产业,有许多相关话题要和皇后交流。

    自从夏初宇文温回到长安,尉迟炽繁就忙碌起来,隔三差五就要在命妇院和外命妇们开座谈会,说许多产业的事情,今天也不例外。

    所以干我甚事?

    宇文温如是想,注意力很快转回记事本上,尉迟炽繁见着这位又开始走神,赶紧说“二郎,妾是要说一些事情。”

    “啊?何事”

    “是这样,牧监里大量种植的苜蓿,是很好的牧草之一,如今各地也在种植,只是因为有真假苜蓿之分,马儿若吃了假苜蓿会中毒,所以”

    尉迟炽繁是应几位外命妇所请,想求种,就是让宇文温拨一些真苜蓿种子做人情,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宇文温没意见。

    尉迟炽繁所说真假苜蓿,指的是紫花苜蓿(真苜蓿)、紫云英(假苜蓿),这两种植物乍一看很像,外行人很容易搞混。

    说到紫花苜蓿、紫云英,宇文温忽然想起往事,想起当年他在邺城外把紫云英当成紫花苜蓿的搞笑场面。

    想起当面指出错误的牧马人马五,以及捂着嘴笑的尉迟明月。

    姊夫和小姨子,如今早已修成正果,想到明艳动人的尉迟明月,宇文温却有些意兴阑珊尉迟明月有孕在身,没法侍寝了。

    在洛阳的日子,宇文温和佳丽们极尽欢愉,于是硕果累累陈婤、陈媗、尉迟明月相继怀孕,所以他后宫的“战斗力”瞬间损失了四成。

    收起思绪,宇文温和尉迟炽繁聊起苜蓿来,给对方科普真假苜蓿的分辨方法,说着说着还提笔画图,让尉迟炽繁知道真假苜蓿的叶子、花朵有何区别。

    宇文温关心马政,所以对于苜蓿再熟悉不过,尉迟炽繁看着草图,很快便弄清楚该如何分辨真伪,笑道“原来苜蓿也和青蒿一般,有如此相仿的假货呀。”

    “可不是么,这嗯?你说什么?”

    “啊?妾说的是”尉迟炽繁被宇文温这么突兀的一问,愣了一下,“妾说原来苜蓿也和青蒿一般,有如此相仿的假货”

    宇文温抓着尉迟炽繁的手,目光呆滞,追问“你说青蒿的假货?”

    “好像是吧妾前几日和外命妇闲聊,听她们说,蒿分几种,若按照医生的药方抓药时千万不能混淆,一旦混淆,煎出来的药就会无效”

    尉迟炽繁继续说,宇文温却听不见,脑袋嗡嗡作响,双眼无神。

    他之前就知道蒿分几种,此刻却想到了一个惊悚的可能搞不好,能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不一定是从“青”蒿里提取出来的?

    譬如毒品大麻,虽然都是从“麻”植物里提取出来,但中原原产的纺织作物“麻”,大麻成分极低,据说原产于印度的“麻”属植物“印度大麻”,才是大麻的提炼植物。

    所以,如果有不法分子想要发财,用中原的纺织麻来提炼大麻只会破产。

    那么,我是不是搞错青蒿素的提取目标植物了?

    《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莫非和我理解的青蒿不一样?

    青蒿,可能不是“青”蒿啊!

    。

第四百五十九章 草蒿、青蒿、黄花蒿() 
夏夜,身着短衫、“七分裤”的宇文温端坐侧殿,借着煤气灯的灯光,一手翻着书,一手摇着蒲扇,旁边点着一盘螺旋状的蚊香,周围有些许“嘤嘤”声响起。

    那是盘旋的蚊子,向正在看书的宇文温逼近,却被那蚊香的烟雾一熏,纷纷落地,挣扎了一会便没了动静。

    宇文温看着落地的蚊子,又看看这螺旋状的蚊香,十分满意王世充从极西之地带回来的异菊,果然是除虫菊。

    用除虫菊制成的蚊香,杀蚊驱虫效果很明显,所以如今是朝廷大力推广种植的经济作物,而王世充也因此得到了天子的厚赏,加上在刺史任上表现出色,即将另有任用。

    现在,宇文温亲自做实验,在没有“空调”的半开放侧殿里点起蚊香,看看自己会被蚊子叮几个包,但截至现在,没有一只蚊子得手。

    有效的驱蚊、杀蚊手段,是大规模开发岭南烟瘴之地的前提条件之一,但光有蚊香还不够,因为人不可能全天随身带着点燃的蚊香,所以依旧有被蚊子叮的可能。

    一旦被携带疟疾的蚊子叮了,这个被叮的人就很容易染上疟疾,若无特效药治疗,极大概率死于疟疾,而除虫菊并不能治疟疾。

    所以,若想有效治疗疟疾,要么靠青蒿素,要么靠金鸡纳霜。

    宇文温将视线转到自己手上的资料,继续看下去。

    成书与两汉之间的《神农百草经》,其上记载了“草蒿”这一植物的药效

    味苦寒,主疥搔,痂痒,恶创,杀虫,留热在骨节间;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溃,生川泽。

    资料里又列出一段内容成书于西汉的《说文解字》,对“蒿”的解释为‘蒿,菣也,菣,香蒿也’。

    由此可知,在两汉时,医者认为草蒿即青蒿,味香。

    而东晋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说青蒿汁可以治疗疟疾,而这一说法并不是一家之言,有许多医者都知道,青蒿可以治疟疾。

    但效果也就那样,患者服用青蒿汁,痊愈的几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

    所以,知道青蒿素的宇文温,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研制有效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以便降服疟疾这头猛兽。

    可是,一直没有进展,而现在,他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个错误青蒿素的提取,其目标植物不一定是青蒿,或者说,青蒿素的青蒿,和他认定的青蒿有区别。

    青蒿和‘青’蒿之间有区别,就像纺织麻和印度大麻的区别那样。

    想要提炼能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能让人飘飘欲仙的大麻),就得选对目标植物(选中印度大麻),不然再怎么折腾,都不可能提炼出青蒿素(以纺织麻来提取大麻)。

    那么,青蒿素究竟是从那哪种‘青’蒿里提取出来的呢?

    这段时间,宇文温让人整理了当世所有能找到的医书及相关典籍,将“蒿”这一植物的相关信息整理出来,重新理了理头绪,资料给出的结论,就是当世用于入药的蒿主要有两种,第一个是青蒿(草蒿)。

    另一个名为“黄花蒿”。

    青蒿和黄花蒿有些相像,但从气味来说,青蒿味香,黄花蒿味道臭(因人而异),这一点,宇文温之前就知道。

    但他认准“青蒿”,让技术人员想办法从从“青蒿”里提取能够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却怎么也没能出现期待中的突破。

    之前,宇文温觉得应该是技术不行,所以花了二十多年时间都做不到。

    现在,宇文温觉得搞不好是自己指了一条错误的方向,所以技术人员越努力,距离目标就越来越远。

    他实际上只知道青蒿素这个名词,具体该怎么提取,当然是不明白的,只是因为青蒿素有青蒿二字,自然就想到了要从青蒿里提取。

    想到这里,宇文温揉了揉太阳穴,“古代”许多医书对于药用植物的描述都是文字,即便有示意图,画的也不是很准确,加上用词简练,所以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一旦书上描绘的某个药用植物,在现实里有了几种极其相似的“赝品”,人们很难分辨到底哪个是书上写的“真品”。

    所以,莫非青蒿素不是从“青蒿”里提取,而是从黄花蒿里提取的?

    宇文温放下资料,闭上眼睛定定坐着。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技术人员已经试验过的各种提取方式,会因为目标植物的改变,全都得一个个重新试过,又要花掉大量时间。

    也许,又要过个二十年。

    如果黄花蒿也不是青蒿素提取的目标植物,意味着这些“重来一遍”,依旧是无用功。

    到底,是等着探险队从美洲找到金鸡纳并带回来,还是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让技术人员对黄花蒿进行提取实验?

    宇文温睁开眼,将资料收好。

    傻瓜才做选择题,正常的答案,不应该是“我全要”么?

    两条腿走路,成功率总是会大些,研究如何提取青蒿素,无非是要花钱,但花的钱比起研制蒸汽机要少许多,也不是承担不起,无非是比较耗时间。

    运气好的话,也许两边都有收获,若运气不好

    探险队在美洲“求种”,就算找不到金鸡纳树,找到辣椒、烟草、玉米也是不错的;技术小组若依旧无法提取出青蒿素,那就认命呗,还能怎么着?

    念头通达的宇文温,注意到蚊香即将烧尽,让宦官进来收拾收拾,自己向殿外走去。

    看着满天繁星,他又开始浮想联翩。

    从张鱼船队出发到现在,已是两个多月过去,就不知,船队是否顺利抵达新大陆。

    这个时代的美洲,到底是哪个文明已经存在来着?

    阿兹特克?玛雅?印加?还是别的文明?

    宇文温边想边走,思路愈发活跃,想到了北美的印第安人部落,想到了中美洲的山城,想到了南美洲雨林中的金字塔,想到了

    周国探险队,与从天而将的巨大“螺舟”(飞船)相遇,上面下来的人形生物,就是美洲文明心目中的天神——外星铁血战士。

    周国探险队成员,和亦正亦邪的“铁血”一番血战后,不得不联手,一起在热带雨林里对付凶残的邪兽“异形”

    想到这里,宇文温加快脚步,几乎要跑起来这故事很带感得,马上记下来!

第四百六十章 商与周与自古以来() 
夜,榻上,尉迟炽繁已经熟睡,而宇文温却在外间伏案疾书,方才一个念头出现之后,他的创作灵感便滔滔不绝冒出来,所以即便夜深也顾不得休息,要抓紧时间用纸笔将这些灵感记下来。

    然后编成故事。

    故事的梗概,他已有了主意,需要在此基础上,完善故事背景和相关设定,这需要极大的想象力或者素材,而他,正好有相关素材。

    那就是商、商两国跨越千年的宿怨,夹杂着铁血大战异形的“故事”。

    宇文温曾经听说过一个假设,那就是根据“现代”考古发现,美洲的最古老文明,位于墨西哥西海岸地区,是和中原的殷商同期,而考古发现这个文明遗留的文物,其上图案、文字和殷商时期文物的图案、文字类似。

    同样喜欢玉器,玉器上的虎纹和殷商时期虎纹类似。

    种种迹象表明,殷商和同期的这个美洲古文明,似乎有联系。

    “当年”,殷商的纣王无道,引得诸侯怨声载道,适逢殷商主力大军讨伐东夷,以致国都朝歌空虚,周武王姬发便联合诸侯军队讨伐纣王,是为武王伐纣。

    纣王兵败身亡,而讨伐东夷的殷商主力大军,却未见史籍记载其下落。

    于是,有一个大胆的假设出现了,那就是“殷人东渡”的假设这支军队中的许多军民,很可能见无力回天,便乘船渡海出逃,想要逃到东海上的仙境避难。

    结果出逃的船队中,有一些船阴差阳错间沿着黑潮抵达美洲(一说是走陆路,经过白令海峡抵达美洲)。

    于是,当殷商在中原灭亡之后,东渡的殷人便在美洲延续了殷商的国祚,在后世墨西哥地区立国,繁衍生息,成为了美洲最早的文明。

    世事变迁,当中原的周天子完蛋,秦国统一天下,美洲的这个殷商文明也渐渐瓦解,由一个国家,瓦解为各诸侯国,甚至渐渐碎化成大小部族。

    一部分部族往北走,在北美大陆上繁衍生息,成了后世印第安部族的祖先;

    一部分人留在原地或者向南迁移,和中美洲、南美洲的土著融合,成了后来其他美洲文明的起源之一,而正是因为这些殷商遗民来到美洲,才把殷商时期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带来,影响了后续文明。

    譬如殷商文化中特有的虎神崇拜、祭天仪式,用于装饰的饕餮纹等等,在美洲印第安文明中都可找到对应的特点。就连商纣王用过的炮烙酷刑,在美洲印第安、古印加人中亦可寻觅

    这种假设,争议极大,主流学术界的看法是这种假设是牵强附会、无稽之谈,宇文温当然不可能知道这说法对不对,但不妨碍他“适度借鉴”,编出一个故事。

    “当年”牧野之战未能及时回援的殷商大军,确实有许多军民不甘心做亡国奴,于是选择出逃海外,结果阴差阳错来到极东之地的新大陆,在那里延续了殷商的国祚。

    在这片新天地,他们和各种野人、异兽搏斗,并驯化了奇花异草作为农作物,好不容易才站稳脚跟。

    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断努力,这些遗民从一开始的艰难求生,到后面的兴旺发达,一个不亚于故国的“东商”(或东殷),出现在这新天地里。

    虽然远离故土,但这些殷商遗民依旧念念不忘本源,奈何再不得浮海西返,返回故土复国。

    不知不觉,上千年过去,忽然有一天,海面上驶来数艘大帆船,船上飘扬着黑底白花旗帜,“东商”的国民热情款待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双方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结果,“东商”的国民发现,这些来客是从大海的西边,也就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中原故土浮海过来的。

    其所属的朝廷,国号名为“周”。

    千年前的亡国之恨,瞬间在“东商”国民的胸中点燃,他们认为是敌国“姬周”万里追杀,追杀了千年,终于追上来了。

    于是“东商”国民群情激奋,要将这些“细作”活剥,挖心掏肺,祭奠先人。

    所幸,这些周国探险队的成员及时逃脱,却无法上船,只能向南跑,跑进烟瘴弥漫的原始森林。

    那是看不到头的原始森林,其间生活着各类珍禽异兽以及奇花异草,从未见中原书籍记载,而就在密林深处,探险队员遇到了只会无差别杀戮、生命力顽强的邪兽“异形”。

    以及嗜血好战却不正不邪的异人族“铁血”。

    前有邪兽、异人,后有追兵,这些探险队员,要如何逃出生天呢?

    宇文温“陷入了沉思”。

    故事的背景设定就是这样,商、周(实际上已经不是姬周)之间的千年宿怨,邪恶到让人绝望的邪兽“异形”,还有骁勇善战、佩服强者、不杀妇孺的异人族“铁血”。

    这样的设定,远超当前时代人们的想象,只要能放到一个合理的故事大纲里,最后成形的作品必然大卖。

    至于那美洲的土著是不是殷商遗民

    反正我是敢不信的,你们爱信就信呗!

    宇文温越想越精神,完成了初步的人设之后,开始构思故事细纲,然后将各种“借鉴剧情”往里面填。

    为了让凡躯的周国探险队员有可以和这些怪物对抗的实力,佛、道的法术是必须要有的,当然,各种蒸汽机械和火铳也要有必要的威力。

    为了体现殷商遗民的“殷商味”,什么人祭、龟卜、“殷商战歌”也得有。

    为了体现邪兽“异形”是多么的可怕,抱脸虫繁殖、口吐腐蚀一切金属的强酸等特点也是必须有的。

    至于异人族“铁血”,设定当然是非人间种族,是乘坐“螺舟”从天而降的天外来客,因为祖辈定下的规矩,每个“铁血”要在人间亲手杀一只“异形”才算完成“成年礼”,所以会定期现身。

    为了让故事好看,立场为“邪恶混乱”的“异形”、“邪恶中立”的“铁血”、“善良混乱”的殷商遗民,都必须有足够的戏份。

    这样一来,才能衬托出主角、周国探险队员的高大形象,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异形”被消灭,“铁血”完成“成年礼”,乘坐“螺舟”离开人间。

    而周国探险队员,因为挽救了“东商”的国都“朝歌”免遭“异形”屠戮,所以,“东商”的国王,决定将扣押的大海船放出来,让探险队员乘船西返。

    当周国船只离开后,“东商”国王便下令按照周国海船样式,大规模建造能跨海远航的大海船,至于他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出海捕鱼,还是组织军队远航回到故土复国,就留给读者去猜。

    写到这里,宇文温停下笔,他发现这个故事若真的写完并且酝酿出版,还得配合张鱼船队带回来的好消息,不然,效果差很多。

    新天地确实存在,但故事九假一真,二者同时出现,很容易让人对故事信以为真。

    他觉得若按着这个思路推演下去,可就有意思了。

    如果,几年后,到极东地区远航的船队回来了,说确实在极东之地发现新天地,而那里,确实有“疑似”殷商遗民所建国家存在,那么

    中原正统,到底是周国,还是在万里之外的“东商”?

    如果说周代商祚理所当然,好,新天地既然是殷商遗民开发,才从蛮荒变成富饶之地,那么,周国能不能说那里是“自古以来”?

    如果认为确实是“自古以来”,那么,朝廷要不要把“东商”灭了,然后大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