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凡他俩说出了口,哪能让他们再收回去啊!韩行只好说:“如若不嫌弃我,那我还哪能嫌弃你们啊!结拜就结拜。”

    赵洪武一听不乐意了,对韩行说:“我和你认识这么长时间了,生死之仗也打过几回了,他们能和你结拜为异姓兄弟,我怎么就不行了,我也要结拜。”

    韩行笑了笑说:“哪能舍下你啊!刚才你知道为什么不让你跟着我为范专员干吗?”

    赵洪武小声对韩行说:“这点儿事我哪能不明白,我们军统责任重大,如果陷在工业局里,就限制了我们军统的活动范围。”

    韩行说道:“明白就好。”其实韩行心里另有打算,兄弟感情虽好,但你是军统的人,只要是军统的人,绝不能让你们染指工业局,否则,后患无穷。

    玉石女早在旁边对他们的话听了个清清楚楚,这时候也不满地过来,对韩行说:“你这个人啊,太拿着我不当回事了。虽然我和你恩恩怨怨,但是你们都结拜兄弟了,请不要拉下我。”

    韩行哈哈一笑说:“刚才你还骂我,恨得我要死,恨不能要整死我,这会儿又要和我们结拜为兄妹,不是我的耳朵听错了吧!”

    玉石女打了韩行一拳,笑着说:“你不要狗黑子坐轿子,不识抬举啊!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自在。要不是刚才我帮助你,你早就被那个小鬼子杀了,哪里还有机会在这里卖嘴。这会儿又得了便宜卖乖,什么人啊,你”

    韩行自嘲地说:“看来,我真是贱骨头了。”

    说办就办,当即五位英雄借着月亮,摆上了香案,对天发誓,结拜为异姓兄妹,按年纪而论主次,大哥赵洪武、二哥潘小安,三哥倪时迁,四哥韩行,五妹王秀峨。

    看着他们结拜为异姓兄妹,范筑先的心里汹涌澎湃,引起了一阵阵的躁动,自己也不是不想和他们一块儿跪下结拜,在这乱世之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道,多一个仇人就多一堵墙,但是现在不行,自己是聊城之主,国民党、**、军统,土匪的各种派系都在看着自己呢?自己也就是一个站在平衡器上的一个法码。

    如果哪一个派系做得太大,自己就可以用另一派系去制约它,这也就是平衡之说。如果一旦这个平衡被打乱,聊城的形势说不定会多乱,或者说是根本不可收拾,那得利的只能是日本人了。

    凭着自己的能力到底能不能达到这种政治上的平衡,范筑先心里还真是没有底

    当时,范筑先是收容了不少土匪部队,可是要说**真正掌握的部队,还没有一支。鲁西特委研究决定后,决定要创建一支由**真正领导的部队,部队的成员就以平津流亡学生为主,老红军洪涛为队长。

    本书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52回 困难重重十支队() 
队伍中有一个叫解彭年的,是一个30年入党的老同志,他的家乡就在堂邑县凤凰集,他的家庭就是凤凰集上一个有名的大地主。解彭年就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家庭的社会地位,向堂邑县政府要了十几条破枪,以流亡学生都是上尉服务员的身份,每人都有20元的津贴费为经费,又向范筑先要了一个山东第六区游击第十支队的番号,这支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就算发展起来了。

    为了便于扩大队伍,这支队伍便向当地农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动员一些知识青年和流散在农村的旧军人参加到第一支队里来。人是多了,可是没有枪支和子弹,只好向当地的地主“借”枪。

    而解彭年家就是一个大地主,他的家里有四杆长枪,一把匣枪,解彭年就决定先从自己家里“借”枪。

    枪是由解彭年的二叔保管着,解彭年先是围着二叔打转悠,来个攻心为上,他见二叔经常挎着匣子枪,围着自家的土围子巡逻,就跟在二叔后面笑着说:“二叔呀,要是鬼子来了,就凭着你的这把匣子枪,能抗住鬼子吗?”

    二叔看了解彭年一眼,警觉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抗不住也得抗,总不能不打鬼子吧!”

    解彭年笑着说:“二叔呀,你知道如今你侄都干了什么呀?”

    “我怎么不知道,你不就是个服务员,又组织了个队伍,也扛枪了吗?”

    “二叔呀,这支队伍和别的队伍可不一样,可是专门打鬼子的。如今我们人是不少了,就是缺枪,你能不能把枪献出来,让我们来打鬼子呀!”

    “真是做梦娶媳妇,想得倒美。枪都让你们扛跑了,我们呢?”

    这句话把解彭年将住了,想了想又说:“二叔呀,我看你们也跑不动擦不动的,枪还是由我们来扛吧,你们好好守着家就行。”

    “那不行!”二叔斩钉截铁地说,“那不行,你以为这枪光打鬼子啊,还有土匪,来了土匪,是用牙咬呀还是用脚踹呀,还是手里有枪心里敦壮。”

    解彭年急了,对二叔吼道:“二叔呀,你要是真不借给我们枪,我们可要抢了。”

    二叔也大吼一声:“你敢!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长大了,翅膀硬了,竟然算计到自己家的头上来了。再来胡搅蛮缠,非打断了你的狗腿不行。”

    借枪失败,解彭年回去把这个事儿一说,说什么的也有。有的说:“这里的地主们太可恶了,他真不借啊,我们就真抢了,把家一围,拿枪逼着他,看看他是往外拿枪不拿枪。”

    有的说:“这叫敬酒不吃吃罚酒,好说好商量不行,那也就只能动硬的了。”

    队长洪涛到底是老红军,政策性强,他对大家说:“地主们不借枪,也有他们的原因,这是对我们这支队伍还不了解,哪能轻易借枪。再说,如果土匪来了,他们确实也能拿着枪抵挡一阵。如果真借不到枪,我们只能从鬼子的手里夺了。”

    不管怎么说,枪是没有借到,大家的心里不免有些情绪低落,再加上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北风呼呼地吹,好不容易借到的一个大空屋子里,屋里是既没有门也没有窗户,温度和外面也差不了许多。别说没有被子了,同志们连棉衣也没有一件,只能燃起了一堆火,大家彼此烤火取暖,实在困极了,才躺在火堆边睡一会儿,不一会儿醒来了,不是被冻醒了,就是发现单衣服被烧了一块儿。

    由于常年不洗澡,身上长满了虱子,脱下来挤虱子吧,太冷,不挤吧,又浑身痒痒得难受,再加上长时间光吃窝窝头、地瓜干和老咸菜,不少人患上了营养不良症。

    许多人都是上尉服务员,大部分又都是些富家子弟,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啊,有几个人牢骚就来了:“咱这算什么队伍呀,简直太受罪了。”“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棉衣棉裤也没有,别说打鬼子了,冻也把我们冻死了。”

    大部分人却是信心坚定,服务员周乐亭说:“目前是艰苦点儿,可是打鬼子哪里能不艰苦呢!大家忍着点儿,情况总会越来越好!”

    解彭年也自责地说:“都怨我,在我的家门口,却让大家吃不上,穿不上,枪也没有,到明天,我再去一趟,借不来枪,借几床被子也好啊!”

    洪涛给大家说:“大家猜个谜语怎么样?谁猜准了我这里有奖!”

    一听说猜谜语,不少人来了情绪,有人就刺激洪涛说:“你还能有什么奖品呀,不是糊弄我们吧!”

    洪涛从怀里掏出了五粒花生米说:“今天我捡到了五粒花生米,猜准了谜语的前五名有奖。”

    大家哄堂大笑。解彭年嘲讽地说:“就五粒呀,还一人一粒?那好吧,你就说吧,我们猜,有奖品总比没有奖品好。”

    洪涛就说道:“生在肉州,长在衣州,病在眼州,死在牙州和挤州。大家说是个什么东西呀?”

    “那不就是虱子吗。”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洪涛为难了,张着两手说:“大家都猜到了,可是我这里的奖品就只有五颗,大家说,这可怎么办呀!”

    “那就只能抢了!”解彭年大呼一声,众人一拥而上,抓手的,掰手指头的,乱成一团。在这种玩笑中,大家暂时忘掉了寒冷,忘掉了艰苦,带来了一片欢声笑语。

    第二天,解彭年又找到了二叔,一见面,先打了几个喷嚏,鼻涕也淌出了老长。二叔笑了,说:“傻小子,冻感冒了吧,我看你还是回家吧,别在那个队伍里受洋罪了。”

    解彭年说:“打日本就得拉队伍,光呆在家里能打得了日本?受罪我们愿意,只要愿意心里也高兴。二叔呀,枪你不借,被子总得借给我们几床吧,还有棉花和布,我们冬天还没有棉衣,好歹做上几件,也暖和暖和呀!”

    二叔想了想说:“别人我是肯定不借,可是你吗,也总不能看着你冻着啊!你到家里看看,不能用的破被子,还有暂时不用的棉花,你就弄一些吧!”

    解彭年回到了家里,弄到了一些被子,棉花和布,挺高兴的,男人动手,做了一些棉衣、棉裤先给体弱的穿上,总算解决了一部分困难。

    队伍已有五六十个人了,可是只有十几条破枪的队伍也不算个胡琴呀!大家都非常地着急。解彭年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就对大家说:“我看,我们不能再等了,等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周乐亭也说:“对呀,我看借是借不到枪了,就抢他娘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对呀,借不到就抢呀,光有队伍没有枪这算是咋回事呀!”

    一天,解彭年和周乐亭到梁水镇一带宣传抗日救亡,当走到梁水镇西北河口时,看见了远处过来了一个人,背着一个布袋,布袋里像是装着几个长长的东西。那个人走过去时,解彭年就顺手摸了一下子,感觉到了像是三支长枪。

    解彭年对周乐亭使了一个眼色,二人就把这个人给截住了。解彭年大声喝问道:“干什么的?”

    那个人还是低着头要往前走,解彭年一下子拿着枪顶住了他,大声喝问道:“干什么的,怎么还走啊!问你话了?”

    那人只好站住了,怯懦地说:“我也就是刘老三的一个长工,这不,刘老三让我帮着他运一样东西,我这不就给他送去。”

    解彭年对他说道:“把布袋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那个人说什么也不愿意打开,死死护住布袋口说:“没什么好东西,没什么好东西,也就是干活用的几根棍子。”

    他这一说,解彭年和周乐亭更怀疑了,一把拉住了他的布袋扯下来。周乐亭打开一看,果然是三支马枪,还是新的呢!二人不禁大喜过望,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到处找枪找不到,原来枪就在这里啊!

    可把那个人吓坏了,哭咧咧地说:“我这也是给刘老三运的货,要是货没了,刘老三能饶了我吗!”

    解彭年对他说:“这么着吧,你光说给刘老三运的货,谁知道是真是假,我们还以为你是给土匪运的枪呢。你回去开信去吧,如果真是刘老三的货,那你就到凤凰集东边的大空屋子把枪领回去,我们绝不强留。”

    那个人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可就在当天晚上,麻烦事来了,一千多人的地主武装,突围包围了十支队的屋子,当时是喊声震天,火把明亮,几百条快枪逼着十支队的队员们,其余是大刀、红缨枪,看那阵势,就要把十支队吃了似的。

    十支队的队员们排好了战斗队形,几十支步枪顶上了子弹,没有步枪的也是手拿着大刀、红缨枪,看来一场敌强我弱的残酷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上午留他枪的那个人,指着解彭年和周乐亭对一个胖胖的,穿着马褂的中个男人大声吼道:“就是他们抢的枪,就是他们!”

    他们的队伍大声吼道:“还我们的枪!还我们的枪!”

    解彭年对洪涛说:“上午我们以为这个人是土匪,就留下了他的枪,没想到他领着刘老三的民团来了。看来是非打不行了,打吧!?”

    洪涛对十支队的队员们说:“大家不要开枪,千万不要开枪,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些老百姓,谁要是打死一个老百姓,我就和他没完。”

    洪涛马上又对地主武装们大声喊道:“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有什么话好好说,我们是抗日的队伍,我们不打老百姓,也希望你们不要打抗日的队伍。”

    那边七嘴八舌地喊:“什么抗日的队伍呀,就是一帮土匪。”“他们抢了我们的枪,分明就是一帮土匪。”“冲啊!杀啊!杀尽这些**。”

    地主武装的这些队伍渐渐地向这边逼近,一支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这几十个人,大刀片子明光光地晃着,红缨枪的枪尖也在火把的照耀下闪着寒光,一场大屠杀马上就要开始了。

    突然,就在这个时候,解彭年的二叔提着匣子枪领着几十个人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喊着:“不许开枪!不许开枪!谁也不许开枪!!”

    一些人听到了他的喊声,纷纷停止了进攻的脚步。解彭年的二叔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对大家说:“好歹他们也是范筑先的人,他们的支队长也是范筑先任命的,出了人命,对范筑先不好交待!”

    一个地主疯狂地叫嚣道:“可他们是**,对待**,就得杀!”

    解彭年的二叔赶紧对他们解释说:“如今,国民党和**早已经联合了,**也成了合法的了,再杀**,有些说不过去了。”

    解彭年二叔的观点也得到了几个开明地主的认同,地主武装停止了进攻。

    十支队队长洪涛赶紧对他们喊道:“如今日本鬼子马上就要打过来了,我们要一致对外,共同打日本才是。如果我们之间有什么分歧的话,可以派个代表谈判吗。中国人之间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地商量一下吗?”

    那边的几个地主商量了一下,决定派出代表和十支队谈判。

    解彭年的二叔和另外的刘老三和王老四三个地主,被推荐当上了谈判的代表。这三个人气势汹汹地提着匣子枪来到了十支队的屋里,匣子枪都张着机头。十支队也针锋相对,手榴弹都挂在胸口上,右手中指头都套着拉火环,几个队员都拿着武器,对准了他们这几个人,步枪上有刺刀的都上了刺刀,剩下其余的队员都把枪对准了外面的地主武装,一旦动起武来,就拼个鱼死网破。

    本书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53回 四面受困() 
解彭年对二叔说:“二叔呀,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是抗日的武装,一家人不打一家人。”

    二叔对他使了一个眼色,没有说话。解彭年知道这是二叔向着自己的侄子,也就心领神会,默默地点了点头,先不乱说话。

    地主刘老三大声地哼哼说:“什么他妈的抗日的队伍,分明就是土匪,凭什么抢我的枪,要是不把我的枪交出来,今晚上就把你们杀个片甲不留。”

    洪涛对他耐心地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为了抗日,我们的政策是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力的出力。不就是借了你们几条枪吗,等我们有了枪,立刻就把你们的枪还回去。”

    “不行!不行!”王老四也大声地嚷嚷着说,“这叫借枪吗,这就是抢枪,噢,趁着我们的人不在,拿着枪逼着我们,缴了我们的枪,然后扬长而去,这和土匪什么区别?他妈的,不把枪还回来,什么也不用说,我们就武力进攻。”

    解彭年的二叔说:“我们这里的民团可是很粗野的,要是不退回枪支,万一发生误会,我们可是阻止不了的。”

    洪涛和解彭年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在目前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牺牲,只能还给他们的枪支。于是,洪涛对刘老三和王老四说:“好了,我们同意了,把你们的枪还给你们。”

    当时就把几把好点儿的枪还给了他们。刘老三和王老四背上了自己的枪,还得寸进尺,刘老三继续要求说:“你们再也不能在这里待了,还是抓紧回聊城吧!”

    解彭年不愿意了,说:“凭什么呀,这是我的家,在自己的家乡凭什么不让住?你有什么权力不让我们住?”

    王老四大声吼道:“凭什么,就凭着你小子好抢。你今天抢了枪,明天还不知道抢什么,你们在这里,我们不放心。”

    解彭年的二叔说:“小年啊,我看你们还是走吧,家乡的情况你还是不了解,谁的势力大谁就是老大,有枪就是草头王。就凭你们这点儿人马,这几条破枪,能保住命就不错啦!常言说,留在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怎么这点儿事还看不出来啊!”

    解彭年听出来二叔的话里有话,洪涛也听出弦外之音来了,几个人又商量了一番,在目前的情况下,往后退一步也好,等准备好了,再回来也不迟。洪涛又对刘老三和王老四说:“我们走是可以,但你们要保证我们的安全!走也不能今晚上走,怎么着也得等到明天。”

    洪涛是怕晚上受到民团的袭击,在这乱哄哄的情况下,谁也保证不了晚上的安全。民团是本地人,十分熟悉地形,而十支队是外地人,两眼一摸黑,一旦受到了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刘老三、王老四和解彭年的二叔商量了一下,点头同意。

    第二天早晨,十支队整理好队伍后,准备撤回聊城。一千多人的民团继续堵在路上,只留下二个人行走的小空间,说是保护,其实就是示威。真气得十支队的队员们个个心里鼓鼓的,真是到堂邑凤凰集来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情绪是低落到了极点。

    出了凤凰集,洪涛鼓励大家说:“这没有什么,不就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吗!干革命哪里没有困难的。跌倒了再爬起来,我们中央红军也不是没有遇到困难过,长征前有十多万人,长征过后只剩下了一万人,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不又恢复过来了。”

    洪涛这一说,大家的信心又鼓起来了,开始了有说有笑。

    十支队经过的村庄,站满了手持步枪和红缨枪的民团团丁。这是地主武装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在严密地监视着十支队。

    解彭年大骂道:“你们有什么神气的,我们早晚还要打回来。”

    洪涛说:“为什么民团敢这样欺负我们,这说明我们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另一方面还说明什么呢?也就是斗争十分复杂,我们要好好地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