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城的大鸟联队虽然号称为一个联队,其实大鸟也就是带了一个步兵大队,这个步兵大队约1215人,下辖四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重机枪中队。每个步兵中队约250人,每个步兵中队下辖三个小队,每个小队约70人。每个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一个掷弹筒组,机枪组有二挺轻机枪、掷弹筒组有二个掷弹筒,其余就是步枪组了。每挺轻机枪编制为四人,有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为两人。大鸟还带着2个步兵炮小队,携带着4门70mm的步兵炮。所以说,别看大鸟兵力不是很多,但是装备比范筑先的哪一个支队都要强。协助日军的皇协军火力比日军略差一些,不过比起范筑先的部队来说,还是要强一些。
还有,就是大鸟联队是背依坚固的城墙依险守据,重点是四个城门,城门前筑有沙袋工事,要想攻破城门,上有垛口敌军的射击,下有城门口日军的机枪、步枪和掷弹筒的阻击,确实困难不小。
3月28日夜12点,南门支队袁寿山部首先打响,机枪、步枪、冰雹似的子弹射向南门,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日军也用机枪、步枪预以还击。
东线的21支队也开始进攻,占领了东关,并向东城门发起进攻。
北线的6支队孙三民、19支队的布永言、26支队的栾省三也开始行动,占领了距北门一里之许的丁庄、葛楼一带,迅速逼近了北门。这个大鸟还算精明,已经估计到了进攻的重点是在北门,所以4门步兵炮的火力都集中在了北门,在“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中,不时地腾起了一团团火光和烟雾,阻碍着进攻部队的行动。再加上日军的机关枪打得也甚是厉害,织成了一张火力网,在阻止着进攻部队的行动。
孙三民、布永言、栾省三都亲自在前线指挥,要部队勇敢冲击,几次都打到了北门底下,但是几次冲击都被敌人强大的火力所阻,战斗一直打了三个多小时。
这时候,天已经快亮了,再打下去,暴露在城墙底下,只能做无谓的牺牲。范筑先指挥着各支队撤出战斗。东线和北线的部队都撤到了距城五、六里地一带,以避开敌人机枪、步枪的火力范围。进攻南门和担任其他任务的部队也各自返回原地驻防。在这次战斗中,北门打得最激烈,我伤亡了二十多人。
当晚7时,在大李庄召集各支队司令和有关人员开会,在会上汇报战斗情况,总结战斗经验。会上,大家认识到,初步见识到了日军大部队的火力和战斗状况,濮县现在已经是一座孤城,还是暂时不要进攻,长期围困为好。
双方就这样僵持着,围困了一周之后,4月2日拂晓,敌人突然北门大开,日军的5辆坦克开了出来,在坦克的掩护之下,三百多鬼子和二百多伪军气势汹汹地杀了出来,向北边的我军展开了进攻。
当时很多人还从来没有见过坦克,一看到那些钢铁的庞然大物开了过来,确实吓得不轻,纷纷后退。敌人则士气大增,嗷嗷地叫着,向着孙三民的阵地冲了过来。亏着范筑先有先见之明,害怕敌人有坦克,所以事先挖了防坦克壕沟。
日军的坦克开到了葛楼以南,突然看到了一条大沟横在面前,犹豫了一番,不知道应该是前进还是后退,可是后边的日军士气正盛,正和狗一样大声叫着,在鼓舞着坦克要开过去。坦克要想再绕过去,不但浪费时间,还要白白挨了抗日部队的许多子弹,再说旁边的步兵也不愿意,于是只得硬着头皮往前开。
五辆坦克一下子都开进了大沟里,可是要想上来就难了,陡陡的沟沿,坦克使足了力气,冒起了浓浓的黑烟还是开不上去。孙三民、布永言、栾省三一看这时候不打,更待何时,大喊道:“集束手榴弹,炸他娘的。”“手榴弹,手榴弹。”“炸呀,炸呀——”
有的是三颗手榴弹绑在一起,朝着鬼子的坦克就砸了下去。有的是单颗的手榴弹,十多个就扔了过去,再加上机枪、步枪一阵乱打,五辆坦克都被打瘫了。有几个日本鬼子从坦克里爬了出来,哪里还能躲过枪林弹雨,不一会儿,已经横尸在坦克旁边,陪着他们的宝贝疙瘩一块儿上西天去了。
真是狗仗人势,鬼子仗着坦克势力,所以才那么气盛,一见坦克都被打坏,顿时进攻的气势也没有那么旺盛了,速度也慢了下来,喊声也小多了。孙三民、布永言、栾省三率领着部队从两翼冲了上来,向着敌人展开了进攻。
鬼子和伪军没有了重武器的掩护,什么也不是,开始向城内退却。
这时候,范筑先就在前方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看到北门里又出来一股鬼子,约有三百来人,有增援被围困敌人之势。范筑先于是下命令,叫布永言的19支队向公路以西撤退,叫孙三民的6支队向公路以东撤退,叫栾省三的26支队向东北撤退。如果敌人再向我进攻,就叫布永言和孙三民从两翼反击敌人,而叫栾省三部一直插入敌人的后方,堵住其退路,另派总预备队的一个营堵击敌人的正面。
口袋阵是布好了,就看大鸟上钩不上钩了。没想到大鸟也挺精,一看范筑先的这个阵势,已猜透了**分,和原先的那股鬼子合兵一处,拉走了死尸,收容伤兵,然后向城内退去。
范筑先一看口袋战是打不成了,那就打他屁股吧,就追着他的屁股打了一阵,把鬼子打进了城,然后各支队撤回原防地驻扎。
这次战斗,总共击毙击伤敌人六、七十名,缴获饭包、水壶、皮鞋、钢盔及枪支弹药不少,我军伤亡三十余人,内有2名排长。这次战斗也算是大胜,整个聊城六区很快传开了,四乡的群众挑着馒头、包子、鸡蛋、茶水来慰劳军队的络绎不绝,大大地增强了鲁西北军民抗战的信心。
第二天,范司令在大李庄召开了各支队领导开会,总结了这次战斗的胜利经验,特别表扬了孙三民、布永言、栾省三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法,英勇果敢的战斗精神,又指出:“这次敌人遭到失败,他们是不会甘心的,一定会寻找机会报复,各支队一定要把工事修好,把地雷埋好,把坦克壕挖好,把武器弹药处理保管好,严防敌人的突然袭击。”
本书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92回 麦田伏击战马()
4月5日,范筑先亲自到前线视查阵地,检查工事构筑的情况,特别是仔细观察了围困北门的几个支队的每一条工事和战壕。士兵们一看范司令亲自来了,都围拢在范筑先的身边。
范筑先亲切地对士兵们说:“这次你们打得很好,不仅消灭了六七十个敌人,还得了很多胜利品,敌人的坦克也被打坏了。这就有力地证明了敌人并不可怕,坦克和好武器也不可怕,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敢打。只要我们敢打,最后胜利就一定是我们的。”他接着又对干部们讲:“要把工事修好,准备迎接敌人的突然袭击,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当检查到6支队孙三民的阵地时,他看到个别的工事挖得太浅,就对孙三民说:“不行,太浅了容易遭到炮击,再深一些。”范筑先亲自指挥着战士们修好了一条满意的战壕,自己又站在里面,蹲下做着躲避敌人炮弹的样子,然后又站起来端着枪从工事里向着敌方射击,对传令兵说:“快快叫其他支队的干部都来参观。”
各支队的干部来到后,范筑先对他们说:“你们今后必须按照这个样子来修筑工事。”
开完了观摩会后,天已近中午,侍卫请示:“我们是否回去吃饭?”范筑先说:“不,就在战壕里和士兵们一起吃饭。”
当时的饭是馒头和猪肉粉条子,范司令就把手在衣服上搓了搓,拿了2个馒头和一碗菜,蹲在战壕里和士兵们一块儿吃了起来。当时,几个随从一看司令都这样了,自己还拿什么架子,于是也是学着范司令的样子,手在衣服上搓了搓,拿着馒头端着菜和战士们一块儿吃起来。
范司令一边吃着,一边笑着指着碗里的菜对战士们说:“你们吃得可不错啊,平常能不能吃到这些。”
旁边的士兵回答:“平常可吃不了这么好的饭菜,都是窝窝头,老咸菜。”
范司令说:“老百姓苦啊,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好东西都让给我们吃了,还不是指望我们打鬼子。如果日本鬼子打不出去,做了亡国奴,想要吃这们的伙食,难了。”
士兵都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说:“对呀!这饭菜太香了,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菜。”“就凭这样的饭,我们也要对得起老百姓,狠狠地打这些小鬼子。”“真要是当了亡国奴,别说是吃这样的饭菜了,光吃气也吃饱了。”“放心吧,范司令,我们就是死,也要守住这个阵地。”
范筑先点了点头,继续鼓励说:“我们的家就是背后的鲁西,人要是没了家,那不就和一条没有家的狗一样吗!为了家乡的老的少的,我们也要好好地打这些欺负我们的小鬼子,守住这个家门。”
吃完饭后,范筑先又到了没有去过的防地,仔细观察了每一处的工事,劳累了一天,直到天黑才回到了大李庄。
在这一天,士兵们看到范司令亲自到了前线,有的得到了范司令的鼓励,有的亲眼目睹了范司令的尊荣,无不感到欢欣鼓舞,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各游击支队的工事大大加强了之后,敌人看到工事坚固,无机可乘,很长时间没敢出来向我方骚扰了。时间在一天一天地流过,封锁了濮县这么些日子,也渐渐开始起作用了,由于城内驻扎了大量的鬼子、伪军,再加上城内老百姓也要吃喝,所以濮县城内是人缺粮食,马缺草料。
这时候,四月份的麦苗已经长得绿油油的了,城内的战马饿得都没了精神,于是鬼子放出了大洋马出来吃麦苗。先上来也就是放过一匹两匹的,最后一看抗日队伍也不管,于是越来越大胆,有时候十匹八匹的,有时候成群结对的大批的战马就出来了。
围城的战士们看到敌人这样肆无忌惮地出来放马,纷纷向上级要求“先干他一下再说。”“太张狂了,这么好的马肉不吃白不吃呀!”孙三民就请示范司令说:“范司令呀,日本鬼子成天出来放马,那马肥着呢,是不是打它一下。”
范筑先说:“不要慌,先麻痹敌人一下,咱们要放长线钓大鱼,你没看到他们是在城边子上吗,在他们的火力控制之内,咱们要待机而行。”并通知东门和北门部队今后见了敌人的马匹出来不准打枪,每天注意观察敌人的情况变化。
果然,敌人在县城附近放马,附近的麦苗吃完以后,敌人的马匹又向外面延伸,越走越远。时间一长,已经扩展到城外三、四里地的地方,城上的火力已经够不上了。
4月26日,范筑先从各支队和直属队挑选了上百名精干的士兵,又从地方上物色了善于打枪的好猎手,组成了一个有二百余人的突击队,由孙三民负责指挥。每人配备了一百发子弹,6颗手榴弹,枪上都配有刺刀,准备和敌人进行白刃战,并配备了4挺机枪。战士们都进行了伪装,头带草箍,身披草蓑衣。
一切准备就绪后,范筑先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讲话。范长先风趣地说:“你们不是要钓鱼吗,这次该钓大鱼了,鱼已经上钓了,只看你们的本事了。大家准备好了吗!?”
底下齐声大呼:“准备好了——”
范筑先又嘱咐说:“这次伏击战是分散伏击,以班排为单位。大家第一要隐蔽好,不要提前暴露目标。第二要进行突然袭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敌人措手不及。第三要沉着勇敢,千万不可慌张。第四要猛打猛冲,使敌人遭到伏击后,在暂时的混乱中弄不清我们什么情况,在混乱中暂时没有还手之力,所以我们就要趁着乱劲,打乱他们的队伍和部署。”
下午,范筑先又带着孙三民和几个指挥员到城东敌人经常放马的地方进行实地侦察,对那一带地形进行了详细观察并作了标志。这时候,四、五月的麦子已经能埋过人,伏在麦田里十几米远也很难发现,正是打伏击的好时机。范筑先又对孙三民说:“仗打起来,敌人要是冲过来,我们倒是不怕,因为后面有大部队。怕就怕敌人一听见枪响就跑,一跑就不好抓了。时间有限,你们一定要抓住战机。”
孙三民点了点头说:“我们动作一定要快,要狠。”
半夜12点半,战士们都饱餐一顿。临出发前,范筑先又讲了话,叮嘱大家:“打伏击要的是什么,要的是突然。所以大家一定要沉着,千万不要暴露了目标。”夜1点,队伍离开了王家堤口,绕过村庄,直奔城东伏击阵地,于拂晓前埋伏在城东北四里许的一块麦田里,挖好工事,架起机枪,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就等着敌人前来送上门了。
队伍隐蔽得很好,在麦田里趴了几个小时,也没有暴露目标。这时候,已经有**点钟了,四月的太阳晒在身上,也有些火辣辣的,有的战士沉不住气了,问孙三民:“这次鱼钓不成了吧,他们怎么还不来呀!”
孙三民鼓励他们说:“不要慌,打埋伏就得有耐心,敌人总会上钓的。”
一直等到了九点多钟,敌人的东门开了,鹿砦也放开了,那些饿得没有了精神的战马早就闻到了麦子的香味儿,活蹦乱跳地冲着麦田就跑过来了,后边有七八十名鬼子在后面拿着枪赶着马,警戒着。城边附近的麦子大部分都吃光了,那些战马没了兴趣,很快地向麦子稠密的地方走来,那也是战士们埋伏的地方。
战士们看到敌人的马队步步逼近,恨不得一**吞了它们,二百米,一百米,已经听到了马蹄的声音了,还没有打的命令。
九十米、八十米、七十米、六十米、五十米,只听得孙三民大喊一声:“打——”,机枪、步枪、手榴弹齐发,只打得马队里烟雾四起,火光冲天,鬼子的战马不是中弹倒地就是被手榴弹炸飞了起来。没被炸死的战马溃不成群,四处乱窜,牲畜也懂得还是逃命要紧,根本顾不得吃草了。
在战马后面的七八十个鬼子一阵慌乱,又遭到了战马的一阵践踏,也早乱成一团。离敌人最近的二十多名战士首先端着步枪就冲了上去,朝着敌人一阵乱枪,打得敌人嗷嗷乱叫。他们弄不清这边到底有多少人,哪里还敢抵抗,抱着头只顾往回逃窜。那些战马还算是训练有素,乱了一阵后,跟在他们的主人后面,只是狂奔,也算是这些战马掩护了步兵,阻碍了战士们的视线,才使鬼子大部分逃回城去。
这一仗,当场击毙击伤鬼子三十多人,击毙战马三十多匹,缴获战马三十余匹,枪支、弹药、钢盔不少。城内的敌人出来增援时,战士们早已经打扫完战场,携带着胜利品凯旋而归了。
第二天,范司令召集附近村庄的群众开了个庆祝大会,并把缴获的胜利品和活马都作了展览,一部分死马分给了群众吃肉,把另一些死马分给支队改善伙食。范司令在会上讲道:“我们的军队也是老百姓,只要加强训练,就能抗日,就能打日本。日本人没有什么可怕的,叫我们围得没了饭吃,马匹没了草吃,再这么围下去,不把小鬼子饿死,不把那些战马都饿死才怪呢。大家都组织起来,坚决不让小鬼子出城,我们就看他们的笑话吧,叫他们也尝一尝挨饿的滋味。”
敌人刚刚占领濮且的时候十分猖狂,每天三五成群地出来烧杀抢掠,扰乱得附近的群众日夜不安。自从范筑先的队伍来了以后,鬼子的大部队暂时消停了,可是仍然有个别的鬼子、汉奸饿得受不了了,出来抢点偷点。
范筑先的队伍就把附近的老百姓都组织起来,站岗放哨,捉拿鬼子、汉奸,每天都有老百姓和个别出城的鬼子、伪军战斗。
有一次,城附近的民团捉了两个鬼子,带着两支三八大盖到司令部来领赏。范司令当即把两支枪奖给了他们,并鼓励说:“你们打鬼子打得很好,出来一个消灭一个,出来一双消灭一双。只要我们老百姓都组织起来,就有了抗日力量,有了力量就能保家卫国,我们中国是人山人海,敌人迟早会淹死在这里。”并且还奖励给了他们10块银元,说:“从今以后,一个活鬼子就奖给你们5块银元,一个死鬼子就奖给你们2块银元。”
这些民团战士得到了范司令的夸奖和奖励后,当然是心里大悦。附近的民团听说了这件事后,站岗放哨打鬼子也更是积极了。
本书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93回 城南伏击司令部被袭()
鲁西北抗日武装配合地方民团,围困了濮县之敌快一个月了,敌人的气焰逐渐被打了下去。过去每次骚扰敌人,我小部队朝着敌人的城墙上打上几枪,敌人就立刻回敬,机关枪、小炮疯狂地朝着我们打枪的地方一阵倾泄。现在朝着他们打上几枪,他们也懒得报复了,好半天打不上几枪。
近一个月的时间,城内的后勤早就供应供不上了,缺粮、缺子弹、骑兵缺草料。范筑先等到了消息,坂垣师团为了巩固濮县据点,从济宁调来了几十辆汽车,装满了粮草给养,还拉着二百余鬼子,前来增援。范筑先接到情报后,决定打一个伏击战。
援敌已经从济宁出发,很快即将到达黄河渡口,从黄河渡口到濮县之间的公路,是理想的伏击地点,错过了这个时间,就失去战机了。因此,范筑先马上打电话通知距离司令部最近的5支队6支队,各派60名有战斗经验的战士,由支队司令率领,迅速到王家堤口司令部集合。再从2支队里挑选100名战士,共二百多人组成了一个突击队,当天下午集中在王家堤口。
经过简单的战斗动员后,范筑先亲自率领大家于当晚出发,5月2日天还没亮,部队埋伏在濮县东南十余里的沙窝里。
何谓沙窝,就是小丘陵起伏,全是沙土的地形地貌,这里别说庄稼了,连草都不长,只有一些灌木丛。这里靠北是一片开阔地,根本藏不住人,只有一条土公路,从沙窝里穿过,从黄河渡口一直延伸到濮县县城,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鬼子的汽车如果从渡口到濮县,必须路过此地。
范筑先把5、6支队埋伏在左边,2支队埋伏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