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的另一边,井上十四郎对一名矮胖家将说道:“明**队的步兵在我们前方,只有两千人,对我们构不成威胁。看来我们真正的威胁在南面的山坡之上。那里有明**队的大量火炮!”
矮胖家将回答道:“给我两个千人足轻队,一个铁炮队,我去攻下那座山坡!”
井上十四郎摇摇头:“不要轻敌!既然要打,就全体出击!我亲自率领两个千人足轻队,一个千人步兵队,一个千人铁炮队,一个千人弓箭队攻击南面的山坡。剩下的一半军队由你带领,攻击正前方的明军步兵!”
战场之上,战螺声大作,黄尘再起。
陈迪看到倭寇大军分成了两个方向前进。一半倭寇朝着俞大猷的铁桶王八阵方向而去。另一半则朝着山坡这边前进。
井上十四郎亲率的五千倭寇,一到弗朗机火炮的射程之内就变了阵势。长枪足轻不再排成整齐的阵列前进。他们分散开来,朝着山坡猛冲。
一千步兵队和铁炮队、弓箭队则缓慢前进。
看来井上十四郎是打算用两千长枪足轻做炮灰,消耗飞虎军的弹药。待到十二门弗朗机炮弹药耗尽,用火铳队和弓箭队先对山坡上面的飞虎军进行一阵火力压制。最后步兵队冲上山坡,收庄稼。
两千长枪足轻嚎叫着拼命向着山坡冲去。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倭国的农民出身。倭寇就是拿他们当炮灰来用的。上面有命令,他们只能拼命进攻。因为一旦他们临阵脱逃,身后的铁炮队、弓箭队会毫不迟疑朝他们开火。
面对着这群蝗虫般前进的长枪足轻,陈迪丝毫不手软。
十二门弗朗机火炮轮番轰击。铁壳开花弹一枚接一枚的落在长枪足轻们中间。
“轰!轰!轰!”
围攻山坡的长枪足轻们虽然死伤惨重,却不敢后退。终于他们冲到了飞虎军火铳手的射程之内。
七百杆火铳分为三列,以三段式射击***番朝着两千长枪足轻射击。
密集的弹幕压向两千长枪足轻,压得两千长枪足轻抬不起头来。
这简直不像是打仗,倒像是一场屠杀。弗朗机火炮加火铳的轮番轰击,让两千长枪足轻死伤大半。
井上十四郎则毫不心疼。长枪足轻嘛,本来就是做炮灰的。
飞虎军正在屠杀长枪足轻队的时候,倭寇的步兵队,铁炮队,弓箭队也小心翼翼的接近山坡。
一场危机悄然来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七章 鏖战()
从理论上讲,弗朗机炮的子铳可以快速更换。只要子铳充足,弗朗机炮就可以持续不断的射击。
然而弗朗机炮的炮管持续射击会过热,过热则会导致炸膛。
唐顺之对陈迪说道:“弗朗机炮不能再打了,再打就炸膛了!”
十二门弗朗机炮哑了火。炮手们向着炮管洒水降温。洒水过后,炮管潮湿。只能等炮管干了之后,才能再次射击。
面前的两千长枪足轻,已经死伤大半。陈迪自信飞虎军的火铳手居高临下,即便与倭寇的铁炮队对射也能占到优势。
可惜,陈迪轻敌了。
一千铁炮队停止了脚步,在山脚下列阵准备射击。
山坡上的陈迪惊奇的看到,那些个倭寇火铳手并没有将火铳直指山坡上的飞虎军。他们的枪口,明显都向上抬高了两寸。
渡边村一惊恐的大叫:“大人,这是抛射法!铁炮队要开始抛射了!”
不得不说,倭国国内的连年征战,让倭寇们将火铳使用的炉火纯青。
陈迪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什么叫“抛射法”。原理应该跟后世的迫击炮原理差不多,以曲射方式开火,铳子会承抛物线,带着巨大的矢能飞向山坡上的飞虎军。
“轰,轰,轰!”倭寇的铁炮队开火了。
一千名倭寇火铳手分为三队,采用三段击的方***番朝着山坡上的飞虎军进行抛射。
几百枚铳子飞向飞虎军的火铳手,霎时飞虎军就有三四十人的死伤。
陈迪现在开始后悔,之前要是能带几十面大盾牌到山坡之上就好了!
当然,飞虎军手里的火铳也不是吃干饭的。双方开始对射。
这时候,倭寇的弓箭队也拼命的向前靠。终于,弓箭队开始攻击。
密集的箭雨蚂蝗般的射向山坡上的飞虎军。
陈迪知道,如果飞虎军的火铳手和倭寇的火铳手、弓箭手就这样对射下去,结果肯定会全军覆没!毕竟对方的人数占绝对的优势!
这样相互消耗下去,此战战败的一方必定是飞虎军。
正面进攻的倭寇长枪足轻刚才死伤过半,已经顶不住了。他们终于开始溃退。
井上十四郎的弓箭队和铁炮队忙于和山坡上的飞虎军火铳手对射,没工夫管那些逃跑的长枪足轻。
陈迪大声的问唐顺之:“弗朗机炮可以发射了么?”
唐顺之无奈的摇摇头:“还是不能发射!要等一会儿!”
陈迪急的团团转。“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咱们的火铳手就要死伤殆尽,倭寇就要冲上山坡了!”
情急之下,陈迪突然想到,弗朗机炮的铁壳开花弹外面伸出一截引信,为何不将铁壳开花弹当做手榴弹一般,点燃引信滚下山坡?
陈迪大声的命令:“所有炮手,不要管弗朗机炮了!把铁壳开花弹的引信点燃,丢到山下去!”
唐顺之眼前一亮,明白了陈迪的用意:“快!戚继光,让你的炮手照着陈大人说的办!”
几十枚铁壳“呲啦、呲啦”冒着火星滚下山坡。
“轰!轰!轰!”
几十枚铁壳开花弹的爆炸声响彻天际。
倭寇的弓箭队位于铁炮队之前,弓箭队先吃到了这当头一棒。两三百倭寇弓箭手直接被铁壳开花弹送上了西天。
陈迪大声的命令:“别停!继续往山下扔铁壳开花弹!”
铁壳开花弹大显神威,炸的倭寇的弓箭手阵势大乱,根本无力阻止有效的还击。
可倭寇的铁炮队还是持续不断的朝着山坡之上进行抛射。
陈迪大喊道:“神武大将军炮装填完了没有?”
戚继光大声的回答:“大人,倭寇已经全都在山脚下,神武大将军炮的威力虽然大,却打不到山脚下的倭寇啊!”
陈迪大声的喊道:“神威大将军炮先不要开炮!左队的火铳手,不要跟倭寇对射了!全部回来搬铁壳开花弹!听我命令,将所有铁壳开花弹一起砸下去!”
铁壳开花弹还剩下四五百颗,陈迪的想法是,与其几十颗几十颗的往山下扔,不如一齐扔下去,将爆炸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飞虎军的火铳手已经死伤了两三百人。再跟倭寇对射下去,不多时就要死伤殆尽。听到陈迪的命令,他们停止了与倭寇的对射。四百幸存的火铳手退回弗朗机炮这边,每人搬起一颗铁壳开花弹又回到山坡边上。
陈迪下令:“点燃引信!”
山坡上,霎时间想起了一阵刺耳的“呲啦,呲啦”的声音。
陈迪大喊道:“扔!”
四五百颗铁壳开花弹全部滚下了山坡,落入倭寇的弓箭队和铁炮队方阵之中。
“轰!轰!轰!轰!”
几百声巨响宛如打雷一般,震的战场上双方的士兵耳朵嗡嗡作响。
倭寇阵中,血肉横飞。山坡下宛如下了一阵血雨。
七八百名倭寇弓箭手和火铳手被送回了老家。
井上十四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山坡下此时简直就是修罗地狱!地上到处散落着铁炮队和弓箭队士兵的残肢断臂。
井上十四郎歇斯底里的大叫道:“步兵队做前锋!长枪足轻队、弓箭队、铁炮队紧随其后!全部向山坡冲锋!”
井上十四郎亲率的五千倭寇,经过与飞虎军的一番鏖战,只剩下了三千多人。
这三千多倭寇不再管什么阵法,战术,朝着山坡上猛攻。
井上十四郎已经看清,山坡上的飞虎军只剩下五六百人。这五六百人全部都是火铳手和炮手。只要自己的步兵队冲上山坡,便能将这股飞虎军砍杀殆尽!
山坡之上,戚继光向陈迪报告:“大人,弗朗机火炮炮膛已经干了!可以重新发射!铁壳开花弹已经用光了!我让炮手全部装填了散子!”
所谓的散子其实就是铁砂。用散子对付密集冲锋的倭寇是再好不过了!
陈迪大声的命令道:“好!十二门弗朗机炮,全部对准冲锋的倭寇!火铳手也全部装填铳子,准备射击!”
那些个倭寇嚎叫着,拼了命的往山坡上冲锋。
终于,倭寇们冲到了离飞虎军五十步远的地方。
戚继光大声下令道:“火铳、弗朗机炮,全部开火!”
“轰!轰!砰!砰!砰!”
山坡之上,炮声、铳声汇成了一曲死亡的乐章。十二门弗朗机炮发射的两千多枚散子,加上三四百枚火铳的铳子组成的弹幕,居高临下的压向了冲锋的倭寇。。。。。。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八章 胜利()
两千多枚散子,三四百枚火铳铳子组成的弹幕,压向了密集冲锋的倭寇。倭寇们迎面撞上这张死亡的弹幕,无数人被打成了筛子。
井上十四郎没有亲自参与冲锋。他在山脚下看到这一幕,心中肉疼的要命。
要知道,自己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聚集起这一万人的本部军队。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该死的山坡,竟然让他在半个时辰内死伤两三千人。
井上十四郎绝不是什么莽夫。刚才被铁壳开花弹炸了一波后,他有些冲动,下令集体冲锋。现在他已经恢复了冷静。
他本来只是一个萨摩藩的家将,从萨摩藩出走后,以几十名武士起家。这些年不断抢掠江浙沿海聚集财富,然后再回国招募更多人马抢掠更多财富。通过这种滚雪球的办法,他才聚集起这一万人的军队。其中的艰辛,只要他自己知道。
商人们总讲,投入和回报是要成正比的。两三千人在山坡上阵亡,那山坡之上却没有什么金山银海。本来自己带领全部人马登陆,是为了给明国人一点教训。
可现在他分不清到底是谁给了谁教训。
算了,撤退吧。让剩下的士兵撤出这个该死的山坡!
井上十四郎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山坡上的倭寇如潮水般退却。
南面的山坡这边虽然败了,井上十四郎却还有希望。这一番鏖战,山坡上的飞虎军火炮、火铳的弹药看来已经耗尽。
他的副将正带领五千士兵朝着明军的步兵进攻。现在山坡上的火炮和火铳已经对那五千士兵构不成威胁。
只要能击败正面的明军步兵,他们就可以直取台州府。如果能攻下台州府,山坡上的两三千人死的还算是有价值。
北坡镇外,飞虎军右队刀斧手阵地。
俞大猷统领的两千右队刀斧手,已经全都结成了铁桶王八阵。两百个铁通王八阵,静待着倭寇们的到来。
井上十四郎的那位矮胖副将名叫仓井实。仓井实不同于他的主公井上十四郎,这人是个实打实的莽夫。
苍井实首先命令铁炮队和弓箭队朝着飞虎军射击,进行压制。
铁桶王八阵可有裹着铁衣的厚实盾牌!对付倭寇的铳子和箭矢是再好不过了!
俞大猷令一半盾牌竖起,阻挡正面的飞来的铳子。又令剩下一半的盾牌举过头顶,阻挡从天而降的箭矢。
藏井实见铁炮和弓箭没有发挥作用,直接命令长枪足轻和步兵队发起了进攻。
两千长枪足轻,首先撞上了飞虎军的铁桶王八阵。
铁桶王八阵内,先是丢出了一阵标枪。长枪足轻们被标枪射死了不少。
然后迎接长枪足轻们的,是立满倒钩的狼牙棒,再然后是从盾牌缝隙见缝插针的长枪,最后是腰刀。
仓井实从未见过眼前这稀奇古怪的阵法。所有的明军步兵,几乎都被盾牌裹住。盾牌里时不时的伸出长枪短刀。长枪足轻们根本就攻击不到盾牌里的明军,反而被盾牌里的明军伸出的长枪短刀狼牙棒一个个杀死。
仓井实骂道:“这些北海道的傻农民!传我的命令,足轻队全部散开!步兵队的武士,冲锋!”
倭寇的步兵队是这支军队的主力,全都是刀法精湛的武士。
可惜,即便是刀法再精湛,遇上铁桶王八阵也是白搭。
与海城港之战的过程差不多,倭寇武士们很快就发现,飞虎军的阵法简直就是一张死亡的磨盘。磨盘缓慢的移动压向他们。无数的倭寇的武士殒命于这张磨盘之下。
仓井实虽然有一千火铳手和一千弓箭手,却犹如遇上了一只铁核桃,咬在嘴里无处下口。
南面的山坡之上,十二门弗朗机火炮虽然已经耗尽了弹药,神武大将军炮却还有充足的实心铁球弹。且此炮的射程惊人,陈迪下令开炮轰击正面进攻俞大猷的倭寇。
也许真是天佑大明,天佑飞虎军,天佑他陈迪。一枚炮弹在倭寇阵中划过一道血槽,不偏不倚的击中了仓井实!
仓井实顿时殒命!
主将殒命,正面的飞虎军铁桶王八阵又犹如磨盘般的碾压着倭寇们,倭寇们的阵脚大乱。
井上十四郎在战场外冷眼旁观,知道已经无法击败明军的步兵,夺取台州更是无望。他绝望的让人吹响了三声战螺。
三声战螺,即是全面撤退的命令!
“陈迪!飞虎军!今天就暂且饶你们一命!待到我和小泉鳖康、犬养牲道凝聚力量,合兵一处,我会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的!”井上十四郎自言道。
陈迪事先叮嘱过俞大猷,如若倭寇撤退,万万不可追击。
陈迪不让俞大猷追击倭寇的原因很简单。一旦追击,铁桶王八阵的阵型必乱。到时候倭寇的弓箭手和火铳手可以从容攻击飞虎军的刀斧手。
陈迪在山坡上见倭寇们潮水般的向西退却,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此战,上坡上的飞虎军左队火铳手,死伤三百余人。飞虎军所存所有弗朗机火炮子母铳、火铳铳子全部消耗殆尽。
陈迪率领余下的火铳手、炮手和山坡下的左队刀斧手汇合。
唐顺之对陈迪说道:“这次咱们又取得了一场大胜。”
陈迪却苦笑道:“虽是大胜,却也是惨胜!我心疼我那三百多阵亡的火铳手啊!”
唐顺之对俞大猷说道:“让你的刀斧手清理战场,割倭寇的人头吧!”
刀斧手们很快打扫完了战场。唐顺之派人一清点,此战共杀死倭寇三千五百余人。
“三千五百颗倭寇的首级,祭奠我那三百火铳手应该够了。希望他们能够瞑目。”陈迪说道。
陈迪命人将死亡的火铳手们的尸体全部摆放在一起。
两千七百条汉子,对着这些阵亡的同伴唱起了飞虎军的军歌:
“赳赳大明,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东有大明,如日方升!
十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明有锐士,谁于争雄!”
飞虎军军歌响彻云霄,听上去是如此的悲壮。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九 皇上想招你当驸马()
台州再报大捷。京城永寿宫大殿内,嘉靖帝龙颜大悦。
大殿下,次辅严嵩喜的眉开眼笑。首辅翟鸾却如斗败了的公鸡般,一脸阴郁。
嘉靖帝对群臣说道:“好一个陈迪!如果朕没记错,他是六月出京赴任台州!短短四个月时间,他竟能从容组建出一支劲旅,两次取得大胜!这样的战绩,可以算得上是当世名将!”
严嵩赶紧接上了嘉靖帝的话:“启禀皇上,陈迪不但会治军,治民亦是有几分本事!浙江巡抚赵文华、布政使吴平、按察使唐晓江再次联名上折子,褒扬陈迪治理台州的功绩!他们在奏折上说,陈迪断案如神,善抚百姓,更为难得的是,他为官清廉,自甘淡泊。。。。。。”
严嵩替自己的义子说起好话来不遗余力。严党官员们也纷纷附和。
首辅翟鸾怀疑自己的门人吴平和唐晓江已经倒戈入了严党。几个月来,他俩屡次和浙江巡抚赵文华联名上折子说陈迪的好话。要知道,陈迪可是如今最铁杆的严党!
翟鸾哪里知道,吴平和唐晓江被陈迪抓住了通倭的小辫子,为了自保,如今只能拼了命的拍陈迪这个下属的马屁。
嘉靖帝大喜道:“陈迪此次又斩首倭寇三千五百余!朕看,可以给他封爵了!”
封爵是礼部的事情。礼部侍郎王启功问嘉靖帝:“请皇上明示,给陈迪封爵几等?”
嘉靖帝略一思索,脱口而出:“陈迪东南抗倭,两战两捷,有大功于朝廷!封靖海伯!”
众臣听后皆是一惊!
大明封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按照军功封爵的制度看,以陈迪两次斩首倭寇六千多的战绩,勉强可以封个男爵。要知道,当初大明开国,洪武帝的第一军师刘伯温,也不过才封了个诚意伯!
嘉靖帝竟然一开口就要封陈迪为伯爵!
王启功是首辅翟鸾的死党,自然不愿看到陈迪这个严党获得如此殊荣。
王启功开口道:“启禀皇上,按照大明军功封爵的制度,陈迪应封男爵。要是越一级封个子爵已经是皇恩浩荡,封伯爵似乎有些恩宠过度。。。。。。”
嘉靖帝大怒道:“什么叫恩宠过度?大明朝是朱家的!朕想要给予谁恩誉难道还要你这个小小的礼部侍郎说三道四?”
王启功见嘉靖帝动了怒,吓得抖若筛糠,跪在地上磕头不已:“微臣糊涂!微臣知罪!”
嘉靖帝:“就这样定了,陈迪封靖海伯!谁要是敢说三道四,就去江浙前线。要是那些说三道四的人能斩首倭寇六千,朕一样也会封他为伯爵!”
严嵩道:“皇上英明!纵观古今史册,除了皇室宗亲,还没有哪个十四岁的少年能够被封为伯爵!这真是君臣知遇的千古佳话!”
嘉靖帝点了点头:“朕向来是有功必赏之,有过必罚之!赏罚分明,方能使天下人信服!”
陈迪现在是打一次胜仗给严嵩送一次银子。这一回也不例外。当然,银子不是白送的。陈迪再一次写信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