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为了讨好魏将司马安,初降魏国的南宫垚下令麾下叛军渡湖追击,结果吓得宋王掉落微山湖溺死。
而当时,「向軱」在战乱中侥幸活了下来,但他的父亲与几位兄弟,皆死在魏军与南宫垚的叛军手中。
数日后,「向軱」来到微山湖,看到了横尸遍地的惨景,又想到他父亲「向沮」宁死不屈的信念,遂决定继承父兄的遗志,组织义军,继续与魏军抗争。
由于在当时的宋郡内,公卿「向氏」一门已被传闻为「满门忠烈」,尽皆死于战场,「向軱」不希望侥幸未死的自己使「向氏」蒙羞,遂取「宋」为姓名,以公子云的名讳为名,他原本是想假冒宋王之子,号召宋人支持他抗击魏军。
没想到当时却有人质疑他企图趁机窃国,因此,「向軱」改变了主意,假称是宋王的侄子,反正宋国的公卿之子,大多也有王室血脉,他「向軱」,倒也能算是宋王的远房侄子。
可让他更没想到的是,魏军很快就撤出了宋国。
原因有两点,第一,楚国得知魏王赵元偲背信弃义、坑害了暘城君熊拓,为此感到非常不满,尽管仍在跟齐国打仗,但仍令上将军项末派了一支军队陈兵于宋楚边界,唬地魏国不敢逗留于宋地——毕竟当时的楚国,是拥有同时与两国开战的实力的,虽然在与齐国的战争中每每失利,但未见得不能战胜当时的魏国。
至于第二桩事,就是魏国感受到了宋人的骨气。
当时不止「向軱」,事实上宋郡各地都有义士、豪侠揭竿而起,攻击魏军,那时,南宫垚为了讨好魏国,对这些义军血腥镇压,杀得魏国都有些发怵,为了不牵扯上滥杀无辜的恶名,魏国朝廷赶紧召回了包括砀山军、浚水军在内的魏军,让南宫垚治理宋郡。
在这种情况下,向軱,不,应该说是宋云,他理所当然将矛头对准了南宫垚,谁让此时的南宫垚,在宋郡血腥镇压反抗,俨然如暴君一般呢。
此后长达十几年,宋云领导着「北亳军」,与南宫垚的「睢阳军」对抗,这两支曾经的宋国军队,从此成为敌人、不共戴天。
期间,南宫垚有魏国在背后支持,而宋云,亦有宋郡本土豪绅以及宋墨的支持,彼此谁也奈何不了谁。
在这十几年里,南宫垚恨不得将宋云生吞活剥,而宋云亦对南宫垚恨得咬牙切齿——毕竟最初倘若南宫垚不倒戈,宋国其实是有机会能够击退魏军的,而如此一来,宋云的父兄也不至于会战死在沙场上。
文官公卿战死于沙场,可作为武将的南宫垚,居然早早就投降了魏国,这让宋云如何不恨?
而如今,南宫垚已死,这对于宋云来说,也算是得偿所愿,可他丝毫感觉不到欣慰,因为他忽然醒悟,其实南宫垚的存在,这对于宋郡来说,反而是一层保护——有南宫垚在,魏国就不好违背当年的承诺,只能继续默许宋郡自治。
这不,如今南宫垚一死,魏国就开始磨刀霍霍,准备真正将宋郡纳入魏国的国土。
当年还有楚国威胁着魏国,可如今,楚国对于魏国还具有威胁么?魏国刚刚在那场「以一敌五」的战争中,强势地击溃了楚寿陵君景舍的百万大军。
在沉思了足足一炷香工夫后,宋云艰难地说道:“宋某……不能接受贵方的册封。”
听闻此言,使者郑习简直难以置信,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宋云。
他无法想象,宋云居然拒绝了大梁的优厚待遇,那可是驻军六营大将军的职位啊!
“宋云将军请三思。”郑习一脸骇然地劝说道。
看着郑习惊骇的表情,宋云当然能够猜到此人此刻的心情,毕竟魏国给予的待遇的确优厚,就连他也觉得无可褒贬,但是,作为「向氏」的子孙,他岂可为了一己之利出卖国家?——虽然这个国家早已覆亡。
想了想,宋云重申道:“宋某不求高官厚爵,只求大梁继续允许宋人自治……若大梁肯接受,宋某愿解散北亳军,从此不再露面。”
“这……”
郑习闻言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他深深地看着宋云,感慨道:“宋云将军对旧国的忠诚,在下钦佩万分。”说罢,他咬了咬牙,说道:“铭感于宋云将军的忠诚,在下索性也说句不合使命的话……宋云将军,你想要宋郡自治,朝廷是万万不会接受的。”
宋云略带感激地点了点头。
其实这话郑习就算不说,宋云心中也明白,他只不过是想争取一下罢了。
想了想,宋云问道:“倘若我拒绝大梁的好意,贵方会出兵讨伐么?”
“会。”郑习点点头说道。
“会是何人带兵出征?魏公子润?”宋云问道。
“应该不是。”郑习摇了摇头说道:“据称肃王殿下即将成婚,婚期多半就在九月、十月前后,应该无暇出征。”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宋云,语气古怪地说道:“终归,贵军,怕是还不需肃王殿下亲自出马。”
尽管这话有些看不起宋云与北亳军的嫌疑,但宋云非但没有动怒,反而松了口气。
他拱了拱手说道:“抱歉,郑习大人,令你白跑一趟了。”
郑习点点头,看着宋云欲言又止,最终叹息着离开了。
看着郑习离去的背影,宋云思忖了片刻,招来亲卫,吩咐道:“派人前往睢阳,告诉那桓虎,别痴心妄想取代南宫垚,大梁不会同意的。……若他有意割据睢阳,就来与我面见。”
“是!”
亲卫抱拳应道。
第1294章:宋云与桓虎()
『PS:宋云与北亳军,怎么可能是小角色。』
————以下正文————
其实在约二十天前,宋云就听说了桓虎鹊巢鸠占、夺取了睢阳县的消息,当时他的心情很是复杂。
对于桓虎,宋云并不陌生,早在几年前,桓虎就带着陈狩、金勾以及一批手下,逃亡到了宋郡,投靠南宫垚。
当时南宫垚把桓虎派到『缗(min)县』,让其帮忙围剿宋云的「北亳军」。
在当时,南宫垚仍是宋郡的大势,背靠魏国,实力颇为强劲,而宋云的北亳军,却只是潜伏在阴暗中的义军,尽管活动频繁,但并不敢与南宫垚正面交锋。
倒不是畏惧南宫垚的睢阳军,更主要的还是宋云顾忌到南宫垚背后的魏国,毕竟南宫垚在当时仍是魏国朝廷「指定」的宋郡的治理者,权限好比「宋郡守」——比这个还要大。
在当时的情况下倘若将南宫垚逼得太紧,难以保证后者会不会做出不要脸的行为,比如说,向当时驻扎在砀山的、魏将司马安求助。
对于司马安,宋云亦有着深深的恨意,毕竟当年正是司马安击破了他父亲「向沮」的背水一战,这个杀神虎踞砀山,一方面固然是监视着司马安,而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震慑宋郡那些不安分的人——包括宋云。
因此,宋云这些年来从未在明面上让南宫垚过于难看,他率领的「北亳军」义士,更多的在私底下行动,除了设法架空南宫垚派遣到各县的那些心腹之人外,宋云也时不时地以山贼、强盗的名义,教训一下宋郡境内那些欺压宋人的魏国贵族——一些做正当生意的魏人贵族就算了,但若是其中有人作恶多端,宋云并不介意剁掉这些人的爪子。
反正魏国真正的大贵族,几乎是不会亲自跑到宋郡的,最多就是派几个心腹之人,纵使宋云宰了这些人,也不至于引起魏国的震怒。
只要不引起魏国的震怒,引来诸如「魏公子润」这等魏国名将的出兵征讨,单单一个南宫垚,宋云并不畏惧。
但桓虎抵达『缗县』之后,却打破了南宫垚与宋云两方持续已久的僵持局面。
桓虎手底下有个叫做「金勾」的独臂老头,领着百余名隐贼,找到了北亳军在『缗县』一带的据点,导致一位暗中资助着北亳军的「单氏」乡绅遭到桓虎的缉捕。
当时桓虎将单氏一门十四口人抓捕,对外放出消息,准备以暗通「叛军」的罪名,于十日后将单氏一门在菜市口处斩。
当时宋云尚不清楚桓虎这个人的底细,但北亳军在『缗县』一带的渠领头目,却决定率人营救单氏一门,结果落入了桓虎的陷阱,导致『缗县』一带的北亳军义士被桓虎杀得七七八八。
此举激怒了『方与县』的北亳军渠领「方洪」,数日后,方洪暗中带领五百余名北亳军义士混入『缗县』,准备干掉桓虎,没想到消息走漏,桓虎以自身作为诱饵,诱杀了方洪的五百余北亳军,就连方洪本人,亦被桓虎手下将领陈狩斩杀。
这件事在宋郡曾一度引起轰动,而宋云也是在那时,才注意到桓虎这个凶徒。
他派人调查桓虎的底细,没想到不调查不要紧,一调查就连宋云都吃了一惊——当时他这才得知,原来桓虎竟然是带兵袭击过商水县、且从数千商水军手中逃脱的大盗贼。
商水县,那可是魏公子润的封邑啊!
纵观天底下不计其数的山贼、马贼、强盗,有几人胆敢在魏公子润的封邑滋事?
简直胆大包天!
从那之后,宋云又陆陆续续与桓虎打过几次交道,他逐渐发现,桓虎这个人在训练士卒、领兵作战,甚至是笼络宋郡境内马贼恶党这几个方面,都很有一套,那些宋人中的败类,陆续被桓虎笼络,使得桓虎的势力逐渐壮大。
尤其是南宫垚后来允许桓虎筹建「新军」时,桓虎一方面通过控制域内的宋人,通过威胁等手段逼迫年轻人入伍参军,一方面他又不克扣这些新兵的粮饷,凭着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段,桓虎迫使越来越多的宋人给他卖命——而让宋云都感到吃惊的是,那些原本抵触桓虎的年轻人,随着时日的增多,竟逐渐听命于桓虎。
当时宋云就意识到,这桓虎是一个出色的将才,可能比他、比南宫垚还要出色。
从那以后,宋云就减少了与桓虎的摩擦,因为除非聚集大股人马,否则他根本无法战胜桓虎,可倘若他纠集大股人马,睢阳的南宫垚、砀山的司马安,难道是瞎子么?
于是乎,宋云派人暗中联络桓虎,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因为他此时已察觉出,桓虎并非是屈人篱下的人,至少,南宫垚不足以驾驭这头恶虎。
果不其然,『雍丘战役』之后,南宫垚由于愚蠢地站队楚军,背叛了魏国,在战场上被魏国的「北一军」与商水的「游马军」击败,瞧准这个机会,桓虎果断地夺取了睢阳县,并率领七千左右的睢阳新军,毅然迎战南宫垚两倍的睢阳军。
按理来说,凭桓虎麾下那七千装备落后、训练不足的新军,基本上不可能击败南宫垚麾下一万五千名左右的睢阳军,毕竟睢阳军好歹是魏国驻军六营级别的精锐,是连楚寿陵君景舍都希望得到的精锐。
可没想到的是,桓虎却轻松地击败了南宫垚,其麾下大将陈狩,更是在万军之中将南宫垚单骑讨杀。
待事后宋云得知这个消息时,桓虎已收编了南宫垚的败军,使麾下兵卒暴增到两万,强势地占据了睢阳,让本来还想趁火打劫的北亳军目瞪口呆,不敢造次。
如何看待桓虎取代南宫垚这件事?
这个问题宋云想了很久。
要知道,他北亳军这些年来都渴望夺回睢阳,毕竟北亳军这个番号,本来就是卫戎睢阳的宋国王师,但是面对着收编了南宫垚的溃军、强势割据睢阳的桓虎,宋云亦有些犹豫。
这个桓虎,可比南宫垚难对付多了。
因此,宋云决定按兵不动,先看看桓虎接下来的打算,以及魏国朝廷对这件事的态度。
没想到这一等,就等来了魏国王都大梁派来的使者郑习,企图说服他投靠魏国。
五月十九日,宋云的信使抵达了睢阳,向桓虎传达了宋云的原话。
对此桓虎很吃惊,毕竟南宫垚死后,目前能代替前者的,在宋郡也就只有宋云与他桓虎二人,按理来说,他俩属于竞争关系,可没想到,宋云居然想要见他。
而另外一桩事,更让桓虎感觉不是滋味——在他派人将南宫垚的首级送到魏国王都大梁的前提下,魏国朝廷至今迟迟没有派人与他联系,反而将招安令送到了宋云那边。
“这算什么?宰了南宫垚的可是老子!”桓虎愤愤不平地叫道。
在旁,陈狩平静地纠正道:“事实上,南宫垚是我斩杀的……”
“我等兄弟不分彼此。”桓虎毫不脸红地说道。
陈狩嘴角抽搐了几下,随即淡淡说道:“在雍丘之战前后,宋云可是义助了魏军的,而你呢,当时却在楚军的阵营……朝廷先招安宋云,这并不奇怪。不过我很奇怪,宋云为何要与你见面?难道他并不满足朝廷给予他的封赏?”
“管他那么多,去见一见不就清楚了?”桓虎大大咧咧地说道。
于是当日,桓虎让陈狩坐镇睢阳,自己带着金勾与其余二十几个人,前往「丰县」与宋云相见。
五月二十日的下午,桓虎一行人抵达了丰县,虽他明知这座县城已是北亳军的地盘,却也毫不畏惧,大模大样的骑马闯入城内,让得知消息的宋云再次感慨这厮的胆魄。
没过多久,几名北亳军义士,便将桓虎带到了宋云落脚的客栈。
尽管双方都没有自我介绍,但桓虎与宋云开始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我原以为,你会把会面的地点,摆在城内的县衙。”
在见到宋云的时候,桓虎大大咧咧地踩着一条长凳坐在了宋云对面,侧身面朝后者,无视客栈大堂四周那些北亳军义士脸上的愤慨,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喝了起来。
十足的痞将作风。
而相比之下,出身宋国向氏士族的宋云,却显得文质彬彬,笑容可掬地说道:“我是不容于世的叛逆,岂可玷污了县府那华贵之地?”
桓虎闻言看了一眼宋云,没有说话。
毕竟来到宋地已有若干年,他也早已得知,宋地之人对县衙素来心存敬重——是的,是敬重,而不是敬畏或者畏惧。
别看两人已打过几次交道,但这次还真是初次见面,因此,无论桓虎还是宋云,皆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对方。
而打量的结果,让他们都感觉有些意外。
就比如桓虎从未想过,十几年前便组织了北亳军的宋云,居然如此年轻,目测才三十出头,而观其彬彬有礼的举止,也跟桓虎印象中的「将领」大相庭径。
而宋云呢,也没想到桓虎如此这般豪爽,毕竟在他印象中,桓虎应该是心狠手辣、神色阴鸷的那类人。
提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斟着茶水,宋云慢条斯理地说道:“前些日子,魏国大梁派来使者对我招降,非但许下荣华富贵,更许下「驻军六营」大将军的职务……”
端着茶杯的桓虎,眼皮不禁颤了颤,心中着实有些不是滋味。
因为他等了许久,都没有等来大梁的使者。
“那可真是恭喜了……”他言不由衷地说道。
宋云微微一笑,随即淡淡说道:“我回绝了。”
“噗——”
正喝着凉茶的桓虎冷不丁听到这句话,惊地下意识将嘴里的茶水给喷了出来。
『你这家伙是疯了吧?』
擦了擦嘴,桓虎震惊地看着宋云,简直难以置信。
第1295章:宋云与桓虎(二)()
看着轻描淡写说出「我回绝了」这句话的宋云,桓虎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虽然是韩人出身,但这些年桓虎在魏国、宋郡摸爬滚打,已大致清楚了魏国的军队分类,「驻军六营大将军」,那是魏国最高级别的大将军军职,其荣誉地位相当于韩国的『北原十豪』。
然而眼前这个宋云,却毫不在意地回绝了魏国的这份优厚待遇,哪怕是事不关己,桓虎心中亦隐隐作痛——若是换做是他,早他娘的答应下来了。
『难道这宋云……』
桓虎表情古怪地看着宋云,压低声音问道:“你不会……当真是宋王之子吧?”
“你觉得呢?”宋云微笑着问道。
『老子他娘的哪知道?!』
右脚踩在长凳上的桓虎,将右手搁在右腿膝盖膝盖,用大拇指的指甲轻轻刮着下颌,神色莫名地打量着宋云,一脸若有所思。
在他看来,倘若眼前这个宋云果真是曾经的宋国公子,那这个身份可是了不得。
这让桓虎不由地仔细思忖,对方邀请自己当面谈话的目的何在?
莫非是想复辟宋国?
在魏国无比强势的当下,复辟宋国,这……我有利可图么?
桓虎阴晴不定地想着。
而此时,宋云仿佛是猜到了桓虎心中所想,摇了摇头说道:“桓虎将军误会了,宋某并非旧国公子,只是一名寻常的宋人而已。”
桓虎闻言,心中仍有些怀疑,古怪地说道:“一名寻常的宋人,居然拒绝了魏国的高官厚禄……”
“因为我志不在此!”宋云淡淡说道。
“哦?”桓虎眼眉一挑,好奇问道:“不知宋云将军的远志为何,能否对我透露一些?”
宋云淡然一笑,也不回答,岔开话题问道:“那些不提也罢。……桓虎将军,大梁应该至今还未派遣使者与你联系吧?”
桓虎闻言一愣,百无聊赖地端着茶盏喝了一口凉茶,仿佛是懒得回答。
见此,宋云摇了摇头,说道:“虽然桓虎将军将叛魏的南宫垚之首级,派人送到了大梁,但将军想要以此取代南宫的地位,这却很难……首先,将军是韩人出身,其次,将军曾经在魏国境内做出许多恶行,再次,在魏楚交兵时,将军亦是作为楚军一方……结合这种种,大梁岂会放心你驻军在睢阳?”
桓虎喝着茶一言不发。
其实较真地说,若不是没有办法,桓虎当年又岂会去招惹魏国?
不过对宋云解释这个没意思,且桓虎也懒得解释。
至于用桓虎的首级向大梁讨封,这也只不过是想尝试一下而已,大不了带着人马投奔鲁国嘛,就算鲁王不接纳他,他也可以在齐鲁之地占山为王,另想办法,毕竟据说齐鲁两国的军队弱地很,跟魏国军队完全不能比,有什么好怕的?
而倘若大梁同意了,那他可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