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8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bp;≈bp;≈bp;≈bp;因此,赵成宜心中虽然悲伤,但并不痛苦。

    ≈bp;≈bp;≈bp;≈bp;可南梁王赵元佐这位三伯倒好,闯入他家府邸看到他老父亲的遗体后,就失神落魄,双目呆滞,这让赵成宜实在难以置信。

    ≈bp;≈bp;≈bp;≈bp;要知道据赵成宜所知,南梁王赵元佐对他父亲赵元佲那可是深恨已久,很难想想这位三伯在得知他父亲过世后,竟会如此的哀伤。

    ≈bp;≈bp;≈bp;≈bp;枯坐了三四日?水米不进?好家伙,这是要再走一个啊

    ≈bp;≈bp;≈bp;≈bp;在听完赵成宜的讲述后,赵弘润表情古怪地看着远处的南梁王赵元佐,低声对赵成宜说道:“堂兄,要不你再去劝劝?再这样下去,过不了两日,怕是南梁王府也要开始办白事了”

    ≈bp;≈bp;≈bp;≈bp;“我劝了,奈何不听啊。”赵成宜无奈地说道。

    ≈bp;≈bp;≈bp;≈bp;想了想,赵弘润最后还是自己出马,迈步走到南梁王身边,在咳嗽一声后,轻声唤道:“南梁王?”

    ≈bp;≈bp;≈bp;≈bp;南梁王赵元佐毫无反应,直到赵弘润伸手拍了拍他肩膀,他这才反应过来,用一双眼眶凹陷的双目看向赵弘润,声音沙哑地说道:“是太子啊哦,不对,如今应该称作陛下了。”

    ≈bp;≈bp;≈bp;≈bp;“这算是嘲讽?”赵弘润轻笑着问道。

    ≈bp;≈bp;≈bp;≈bp;瞥了一眼赵弘润,南梁王赵元佐淡淡说道:“没这心情。”

    ≈bp;≈bp;≈bp;≈bp;“我觉得也是。”

    ≈bp;≈bp;≈bp;≈bp;赵弘润点点头,随即示意在屋内的一名门人搬来一把凳子,就坐在南梁王赵元佐身边。

    ≈bp;≈bp;≈bp;≈bp;注意到这个举动,南梁王赵元佐不解地看向赵弘润。

    ≈bp;≈bp;≈bp;≈bp;毕竟就他们俩的关系,可远远没有到坐在一起的地步。

    ≈bp;≈bp;≈bp;≈bp;“听说你在这里枯坐了三日,不眠不休、水米不进怎么?你是打算跟先王、禹王一同葬入王陵?我跟你明说,父皇临终前嘱咐过,务必使他与五叔、六叔同葬,可没有你的位置”赵弘润半开玩笑地说道。

    ≈bp;≈bp;≈bp;≈bp;“嘁!”南梁王赵元佐冷哼一声,大概是想表达对赵弘润的玩笑不屑一顾。

    ≈bp;≈bp;≈bp;≈bp;随即,他冷冷说道:“陛下放心,我还能活上许久”

    ≈bp;≈bp;≈bp;≈bp;看着南梁王赵元佐那蜡黄的面色,赵弘润表情古怪地说道:“未见得。”

    ≈bp;≈bp;≈bp;≈bp;南梁王赵元佐面色一滞,随即亦古怪地问道:“你在担心我?我以为你巴不得我早点死。”

    ≈bp;≈bp;≈bp;≈bp;“那就是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赵弘润淡然说道:“正如我当年所言,我并不觉得你是隐患,故而也没有忌惮你的道理就目前而言,我倒是希望你能活上许久,否则,我大魏一口气损失三个大人物,那可真是”

    ≈bp;≈bp;≈bp;≈bp;“”

    ≈bp;≈bp;≈bp;≈bp;南梁王赵元佐默然不语。

    ≈bp;≈bp;≈bp;≈bp;其实他很清楚自己的状况,正如赵弘润所言,似他这般数日不眠不休、水米不进,以他的岁数来说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只是他实在是难以成眠,茶饭也没有那个心情。

    ≈bp;≈bp;≈bp;≈bp;魏王赵偲的过世不用多说,在南梁王赵元佐心中,这位四兄弟的死,简直就是大快人心,虽然他从未敢在外人面前提过,但他心中,对赵元偲那可是充斥着深深的恨意的。

    ≈bp;≈bp;≈bp;≈bp;被流放南梁十七年,不得不亲手溺死亲子,这一桩桩仇恨,岂是那么轻易就能一笔勾销的?

    ≈bp;≈bp;≈bp;≈bp;正因为如此,哪怕得知天子驾崩,南梁王赵元佐也没有前往皇宫悼念,仿佛完全将这件事忽视。

    ≈bp;≈bp;≈bp;≈bp;但禹王赵元佲的过世,却让南梁王赵元佐无法忽视。

    ≈bp;≈bp;≈bp;≈bp;在彼此年轻时,两人就是劲敌,在赵偲谋逆夺位先后,他俩又是立场鲜明、分处敌我的敌人。

    ≈bp;≈bp;≈bp;≈bp;而在那场内乱的最终,赵元佲击败了他,让他堂堂靖王,被流放南梁十七年;而他呢,亦重创了前者,让当时正值壮年的禹王赵元佲,终身告别武事,一辈子只能拄着拐杖行动,稍微有点大动作便咳嗽不止,甚至于咳血不止。

    ≈bp;≈bp;≈bp;≈bp;可以说,他俩是两败俱伤,都未能得到什么好的结果。

    ≈bp;≈bp;≈bp;≈bp;当年,怡王赵元俼暗中联络他时,透露出有办法使他再次返回大梁的事时,南梁王赵元佐不单单只是想报复赵偲,他更想见见,那位阔别了十几年的劲敌——五弟赵佲。

    ≈bp;≈bp;≈bp;≈bp;到时候,在分个高下。

    ≈bp;≈bp;≈bp;≈bp;虽然当时禹王赵元佲早已退出朝廷、隐居田园,但赵元佐相信,只要赵元佲得到他重返大梁的消息,必定会再次出面。

    ≈bp;≈bp;≈bp;≈bp;果然,在五方伐魏战役前,在他魏国最危难的时候,禹王赵元佲终究还是毅然出山,拖着病重的身体返回大梁。

    ≈bp;≈bp;≈bp;≈bp;当年大梁内战,是他赵元佐略逊一筹,不幸战败。

    ≈bp;≈bp;≈bp;≈bp;而前些年五方伐魏战役中,却是他赵元佐略胜一筹,比赵元佲更早击退了韩国的军队。

    ≈bp;≈bp;≈bp;≈bp;在这彼此一胜一败的平局下,南梁王赵元佐还期待着二人下一次的交锋,使他能彻彻底底击败那个他一生的宿敌,却万万没有料到,禹王赵元佲就这样过世了。

    ≈bp;≈bp;≈bp;≈bp;赵弘润猜得没错,在南梁王赵元佐心中,禹王赵元佲的分量确实不一般,当日在得知后者的死讯后,南梁王赵元佐仿佛感觉天塌了。

    ≈bp;≈bp;≈bp;≈bp;而眼下,赵偲这个想要报复的对象死了,视为此生宿敌的禹王赵元佲也过世了,纵使狡智如南梁王赵元佐,此刻心中亦万般茫然。

    ≈bp;≈bp;≈bp;≈bp;更要紧的是,在他魏国,无论是新君赵润,还是国内那些年轻的将领们,小一辈们已经足以接过国家的重担,而似他这些旧时代的残留,似乎一下子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添头。

    ≈bp;≈bp;≈bp;≈bp;这种种,让心高气傲的赵元佐难以接受。

    ≈bp;≈bp;≈bp;≈bp;

    ≈bp;≈bp;≈bp;≈bp;看着南梁王赵元佐失魂落魄的样子,赵弘润心中涌出一个古怪的念头。

    ≈bp;≈bp;≈bp;≈bp;不会真要再走一个吧?

第131章:新君执政【二合一】() 
    按照先王赵偲的遗嘱,待其下葬之后,宗府的人不单单将禹王赵元佲紧挨着这位君王的尸骨合葬,更将怡王赵元俼的棺材也移至赵偲身边,与禹王赵元佲一左一右,仍旧陪侍他们的四王兄两旁。

    此后,赵弘润以新君的名义发布诏文,按照历代的规矩,禁三个月的婚喜嫁娶,亦不得沾酒,以悼念先王。

    三个月之后,一切照旧。

    美中不足的是,无论是赵弘润的六哥赵弘昭,还是禹王赵元佲的二子赵成岳,皆由于所在地与大梁相隔千里之遥,未能及时赶回来——当赵成岳击退进犯朔方郡的林胡,火急火燎赶回大梁时,那已经是两个月后,而赵弘昭返回大梁,更是在半年之后,这两位姬赵氏的子弟,皆未能赶上亲眼目睹其父下葬,实为遗憾。

    为了表彰禹王赵元佲对国家的贡献,赵弘润在思考之后,决定保留禹这个王号,削一级封赏于其子赵成宜,简单说就是册封后者为禹侯,且允许世袭罔替,永不削爵。

    除非禹王赵元佲的后人谋国作乱,那另当别论。

    国丧之事礼成之后,接下来的一些繁琐事,便交由礼部全权代理,比如说给先王赵偲、禹王赵佲、怡王赵俼三人合盖庙宇,享受香火等等。

    关于守陵一事,在国丧之后,现禁卫军大统领李钲、内侍监大太监童宪,二者联袂来到赵弘润面前,向这位新君请辞,说是乞骸骨、为先王守陵,免得无知宵小冒犯王陵。

    临辞前,李钲与童宪分别推荐了继任者。

    李钲举荐的,无疑正是赵弘润的前宗卫长卫骄,后者这段日子跟随着李钲,逐渐亦能独当一面,哪怕一时半会还有些不适应,自有李钲提拔的禁卫军将领们辅佐,倒也不至于出现什么问题。

    而童宪,则亦举荐了赵弘润身边的小太监高力、高和两兄弟,由这两兄弟执掌内侍监。

    在这件事上,赵弘润也做出了他的决定:他将这兄弟俩当中性格比较稳重、刻板的哥哥高力打发到内造局,而将弟弟高和留在身边。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赵弘润看来,高力那家伙太过于刻板,一点都不懂得幽默,而弟弟高和虽然反应慢半拍,但最终还是能理解赵弘润平日里开的那些玩笑,虽然大多其实并不怎么好笑。

    不过严格来说,反而是执掌内造局的高力权柄更大,毕竟是掌握着一切宫造的司署。

    对此,赵弘润感慨颇多。

    因为无论李钲也好,童宪也罢,皆可以称得上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人,如今看着这两位告老前去守陵,赵弘润心中亦有诸般不舍,在几番挽留未果后,他对李钲、童宪二人分别赐了一块出入城门的令牌,叫二人手持这块令牌,随时可以出入大梁,见令如见君王。

    不得不说,这是莫大的荣誉,那块令牌,足以成为李钲、童宪二人的传家宝。

    但,也仅仅如此而已。

    赵弘润觉得,李钲与童宪二人这一走,这一生大概是都不会再离开王陵了。

    “陛下,那我等就告退了。”

    李钲与童宪拱手施礼后离开了。

    禁卫军与内侍监分别交替了权柄,剩下的,就只有拱卫司了。

    不过这个司署,赵弘润并不打算改动,毕竟拱卫司的人,皆是先王赵偲亲手提拔的人,是值得信赖的,而且这些人大多正值壮年,若是将其闲置,实在是可惜。

    相比之下,赵弘润更在意他身边宗卫们的去留。

    因此在九月初的某一日,赵弘润将宗卫们都召到垂拱殿的侧殿,询问他们各自的打算——除前前宗卫长沈彧仍在商水县替赵弘润与秦少君未来的儿子守着这块采邑外,其余宗卫皆齐聚在此,包括已经贵为十万禁卫总统领的卫骄。

    在这些宗卫中,除了卫骄以外,高括也已经有瞩意的司职,毕竟他以前就是青鸦众的直属上司,日后必定是挂在天策府下,负责为赵弘润打探各种消息。

    与张启功统率的黑鸦众不同,黑鸦众专门负责干一些朝廷以及君王不太好出面的事,至于寻常的,就由高括属下的青鸦众出面——两者职权相当,井水不犯河水。

    “殿下不,陛下,前几日高括邀请我担任他的副职”

    宗卫种招,率先开口说道。

    听闻此言,高括故作不满地说道:“少自抬身价说什么邀请,高爷我纯粹就是见兄弟一场,赏你一口饭吃”

    这话,听着赵弘润与诸宗卫们皆乐不可支。

    还别说,高括在大梁一带的三教九流都颇有威信,如今简直就是地头蛇中的地头蛇,倒也确实有资格说这话。

    只可惜,种招丝毫没有买账的意思,撇撇嘴不屑说道:“投靠你?那我还不如投靠卫骄,十万禁军总统领,这职位怎么看都比你这小小的天策府左都尉来得高吧?”说罢,他转头看向卫骄,笑着说道:“卫骄,兄弟我投奔你,你提拔我弄个统领当当呗?”

    卫骄闻言笑着说道:“我禁卫军目前正缺人手”

    一听这话,高括先着急了,毕竟种招跟他一直以来都是关系极好的搭档,并且种招做事也谨慎,高括早就惦记着将这个兄弟忽悠到自己这边担任副职,哪甘心被卫骄抢走。

    他连忙说道:“种招,我劝你再考虑考虑,禁卫军的统领只是表面上风光,论权柄,哪有我天策府都尉署来得重?”

    卫骄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喂喂喂,高括,你这话什么意思?”

    “事实如此。”高括撇撇嘴说道。

    不过还别说,除了卫骄的身份特殊这一点外,禁卫军确实没有天策府的势头来的重,毕竟赵弘润对天策府的定义是督魏国一概兵戈之事,可以代替军方两字,严格来说,禁卫军亦是隶属于天策府的监督下。

    只不过论品秩,高括没办法命令卫骄而已——能命令卫骄的,唯有作为君王的赵润。

    对于卫骄与高括相互玩笑,赵弘润看得亦是心中好笑。

    好笑之余,他也有些感慨,感慨于当初跟随在他身边的诸宗卫们,一个个总算是能开始立业了。

    “种招,你怎么想?”赵弘润询问种招道。

    只见种招闻言瞅着高括嘿嘿一笑,怪声怪气地说道:“那就要看高都尉的态度了。”

    听闻此言,高括扁了扁嘴,生怕好搭档种招被卫骄抢走,无可奈何地说道:“邀请,是邀请,行了吧?”

    种招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此,其实众人毫不意外,毕竟在宗卫们当中,高括与种招平日里关系最好,怎么可能会分开。

    “嘿嘿。”

    见种招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高括得意地瞅了一眼卫骄。

    对此,卫骄翻了翻白眼,不予理会,事实上,他早就说动了目前的宗卫长吕牧担任他的副职,因此,高括得意洋洋的模样完全打击不到他。

    在笑着摇了摇头后,赵弘润又看向其余宗卫们,问道:“你们呢?”

    果然,现任宗卫长吕牧笑着说道:“陛下,卫骄有意让我担任东宫校尉,我想想还不错,准备在禁卫军就职。这样的话,卑职也无需离开陛下身边。”

    赵弘润微笑着点了点头。

    沈彧、卫骄、吕牧,这三任宗卫长,赵弘润最是倾向于吕牧跟随在身边,原因就是吕牧的幽默感很好,总能跟得上他的思维。

    而在吕牧之后,朱桂与何苗在对视了一眼后,说道:“陛下,我俩希望能调到商水军商水军此番在与韩国的战事中折损过半,目前正缺人手,听说我等宗卫准备就职,商水军的翟璜盛情邀请,我俩也有些心动作为男儿,还是应当在沙场上建立功勋。”

    这一句话,打翻了这里一船的人。

    这不,卫骄与高括当即就不乐意了:“喂喂喂”

    “翟璜啊。”赵弘润摸了摸下巴,寻思道:“唔,这样的话何苗、朱桂,倘若你二人能撑起商水军的话,朕倒是想把翟璜调到天策府,担任参将之职。此人呆在商水军,说实话有点屈才。”

    天策府参将?

    诸宗卫心中微微吃惊。

    天策府参将,顾名思义就是赵弘润这位天策府上将军的参谋,其权力,几乎等同于半个太尉之职,那可是相当了不得的职位。

    不过想想这些年来,翟璜以商水军副将的职位,几乎一手抓商水军上上下下所有的事,并且临战指挥也是他,确实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

    莫非,陛下觉得那翟璜有能力成为第四人?

    诸宗卫心中暗暗猜想道。

    这所谓的第四人,指的是魏国继赵弘润、赵元佐、赵元佲三位灭国级统帅之后,第四位拥有这份能耐的统帅,毕竟眼下他魏国,赵弘润作为魏君,基本上已经注定不太可能领兵出征,再加上禹王赵元佲的过世,就只剩下南梁王赵元佐这一位杰出的统帅。

    但遗憾的是,以南梁王赵元佐的经历与性格,除非魏国遭受劫难,否则无论是赵弘润还是朝廷,都注定不会给予其太大的权柄,因此,再寻找一位拥有灭一国才能的魏国统帅,就变得尤其重要。

    话说回来,对于这个第四人,诸宗卫们此前曾猜测临洮君魏忌、河西守司马安、上将军韶虎、以及鄢陵军的屈塍等等,但出乎意料的是,眼前这位陛下,似乎更看好翟璜。

    而单单这点,就注定翟璜日后定会飞黄腾达,前途不可限量,简在帝心嘛!

    此后,剩下的穆青、褚亨、周朴三人也做出了决定。

    前两人都倾向于在禁卫军任职,唯独周朴最出人意料,居然表示希望到刑部、大理寺等朝廷的司法府衙任职,别说诸宗卫们没有想到,就连赵弘润本人也愣了半响。

    对此,周朴笑着解释道:“卑职还是倾向于劝人向善”

    听到这话,赵弘润与宗卫们面面相觑:这笑面虎,居然还说什么劝人向善?你自己就是恶党好吧!

    还别说,别看周朴平日里都笑眯眯的,可实际上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这厮的性格其实是最恶劣的,要不然,赵弘润与宗卫们私底下也不会叫他笑面虎。

    “我以为你会选择张启功所在的司署”

    赵弘润幽幽的一句话,引起了其余宗卫们会心的偷笑:固然张启功乃是毒士,而周朴此人,论性格丝毫不逊张启功,这两人若是凑在一起,那可真是绝了。

    没想到周朴笑着说道:“陛下误会了,卑职与张大人,可并非同道。张大人对待妨碍自己的人,只有杀之一途,但卑职不同,卑职更倾向于劝人向善,感化恶人”

    “安陵赵氏的那五个小子,怕是不会附和你这番话。”

    穆青在旁幽幽说道。

    他口中安陵赵氏的五个小子,即赵弘润他三叔公赵来峪的五个孙子,赵成稚、赵成炅、赵成棠、赵成粲、赵成恂,原本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纨绔子弟,直到他们碰到了周朴——时至如今,赵成稚等人见到周朴,依旧是浑身哆嗦。

    最终,赵弘润还是同意了周朴前往大梁城内司法衙门任职的恳请,不过在心里,他还是暗自为那些日后落到周朴手里的人犯感到怜悯:周朴这厮,那是绝对拥有着能让人“痛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