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杯沧海-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忠诚需要勇敢,也需要实力。
       分量
       和著名摄影家张桐胜一起去读他的摄影作品《黄河》。它往那儿一摆,所有其他的照片都会飘起来。
       这就是分量。分量不仅来自事物本身,也来自看事物的角度与瞬间。
       道理都是相对的
       津津乐道的东西,有时只有部分道理。
       参观上海民办的浦发中学,校长冯恩洪介绍他的教育思想:“我不许教师公布学生的考分。我把考分当作学生的隐私,隐私要保护。”
       我说:“低分是隐私,高分是荣誉。保护这种隐私,可能是保护落后。”他也同意。
       道理都是相对的,行动必须绝对。不幸的是,某些为自己行动辩护的人喜欢用权力把相对的道理变成绝对。
       这是我们这个世界难以完美的原因之一。
       大人物不宜做小动作
       在中旅大厦等人。
       这是一栋设计得不伦不类的大楼,像幽灵的城堡,甚至是鸽子的樊笼。不协调感来自外立面的破碎和零乱。这种手法用在小建筑物上可能很美,用在大楼上就像绅士穿上了小姑娘的百褶裙。
       小楼不能用大块面,大楼不能用小装饰。这就如同大人物不能做小动作,小人物不要上大舞台。
       没有家的人才出家临出门,好像忘带了什么。出租车开出两公里,才想起忘带钱了。回去拿,耽误了20分钟,损失了10元金钱,心里很不舒服。
       忽然想到,遗忘有助于修道(连自己都忘掉最好),却有害于求功(记不起公理连大学都上不了)。有利于“无”的东西妨碍“有”,不利于“有”的东西促进“无”。怪不得没有家的人才出家,像慧能大师。
       这可算是一种思想获得。失去时间金钱,得到一点思想,这是一种转换。能这样转换的人,在生活中,不会有纯粹的丧失。失去物质,得到体悟;失去实,得到虚,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平衡。
       想到此,我又愉快起来。
       桃花源是因为迷路而发现的
       一生都走对路,可能正确而安全,但绝没有奇遇和惊喜。走错了的路,可能把你引入一片意外的风景,有如仙境。桃花源是因为陶公迷路而误入的。
       先入为误
       今天乘出租车从重庆饭店去魏公村。司机到蒋宅口直奔北三环路。
       “为什么走三环?”我没好气地问。
       “你说怎么走?”司机反问道。
       我心里想着二环,便说:“走二环。”
       上了北二环路后,司机问我:“你觉得从北三环左拐到魏公村比从二环右拐到魏公村更远吗?”
       我想了想,无言以对。我选择的路,不仅更远,而且更堵车。
       先入为主阻碍了我进行正确的选择。让大脑空一点,可以少犯一点错误。
       看来,所谓先入为主,其实是先入为误。
       交通死了,饭店就活了
       我一直觉得中国大城市的饭店多得出奇,找不到原因。今天总算搞清楚了。
       早晨访友,9点钟出来,11点钟到,一切正事,只好饭后才说。
       在特大如北京这样的城市出行,出来早了,走得慢(高峰期),出来晚了刚好赶上吃饭。
       交通死了,饭店就活了。我赞成交警到各饭店免费午餐。
       以不同之心处不同之事
       朋友法生送我回京,遇雪。车开不快,司机怕误飞机,很着急,额头上冒着热气。
       我劝他安心。如果赶不上飞机,那是天意。下雪不是我们能阻止的。
       法生问我,孔子有听天由命的心情,也有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心劲,二者如何统一?
       我以为,自己努力不可及的事,听天命,这是恬淡之心情;自己努力可及但难以成功的事,尽人力,这是发奋之心气;失败了不仅有道义价值,而且对后人有铺垫意义的事,就要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勉力之心劲。
       三事三心,不知可得圣人意一二否?
       成功在追求他
       在济南遥墙机场,邂逅我的一个小校友。他研究生毕业后,侨居加拿大,现为一家美国大公司做投资银行业务。
       他说他刚从轮椅上站起来,一年多以前他中风偏瘫,与死神接过吻。许多像他一样的老外都死在轮椅里了,是中国文化的遗传基因救了他。当老外不能面对残酷现实,成天哇哇大叫时,他的心却静了下来。他在轮椅上悟到了功利心过强对人生的伤害。
       他失去了功名感,重获了健康,他成了一名不信教的教徒。
       他现在不追求成功,不过,成功正在追求他。
       学不会平等,就学不会做人
       一个国外回来的朋友告诉我,他在国内很少能碰到一个既有自尊又有热情的服务先生或小姐。他们要么凶恶,要么自卑。
       这确实是某些中国人的问题:不习惯平等待人,不做你的老爷,就做你的仆人,就是不做人,平等的人。学不会平等,则学不会做人。
       小牌如何才有大作为和几个朋友在香山散步。走进双清别墅,心情别样。毛泽东曾于1949年在这儿驻跸。墙上有不少历史图片陈列,其中有一张毛泽东和他的警卫员们的合影,如今很出名的李银桥就站在很显目的地方。
       “这就是李银桥呵,看上去,和今天在外边混世界的任何一个打工仔没有两样。”一个朋友说。
       这有什么奇怪,樊哙曾经屠狗,张飞也曾杀猪。他们单个人在社会中的位子,大致相当于小“3”子在扑克牌中的位子。打升级,也有轮到它做主的时候;如果规则允许连甩,如果是同花顺,“3、4、5、6、7”组成的集团,可以轻松击败无序的大牌,甚至“J、Q、K”,甚至大小王牌。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是一张无足轻重的小牌,你就要寻求进入某个序列。一个成功序列中的最后一张牌,胜过失败组合中的头一张牌。这就是历史。看看赵高的狂劲儿,再读读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哀吟,就明白此言不虚。
       磨难要你
       昨夜外出打车,在寒风中鹄立20分钟,车如洪流雪崩,但没有一辆出租车是空的。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离本世纪的最后一天还远,末日审判不会提前进行吧?
       终于上了一辆出租车才知道,确实不是末日审判,是圣诞节前夜。
       中国人一般不信上帝,但不妨碍他们过圣诞节。信上帝是要付代价的,过圣诞节则只有快乐。如今,真正“全盘西化”的只有过节:西方的节日全过,除了圣诞节,还有情人节,母亲节……
       其实,无论哪个民族,节日都来自苦难。要节日,不要磨难;要快乐,不付代价;要结果,不要原因,这是一种取巧的民族心理。殊不知,你不要磨难,磨难要你。我们过去没有躲过灾难,今后,也不会全是节日。
       小材不可大用
       送我们从广州到珠海的司机,曾经是开大卡车的。他说开小轿车,对他来说,就像开玩具车似的。
       如果说大陆是大卡车的话,台湾就是小轿车。开过大陆这辆大卡车的人,就能玩儿似的开好台湾那辆小轿车。
       大材小用,有时比小材大用好,至少不会翻车。
       国人三好
       游澳门,朋友告诉我,世界各大赌场中,最多的是中国人;泰国色情场所中,最多的也是中国人;当然,消费各种补品的,还是中国人最多。
       这又是一种取巧的民族心理。赌,是不想劳作而获得金钱;嫖,是想取消爱的艰辛、烦琐和责任而直接获得性的满足;补,是要省掉锻炼的劳苦而拥有健康。
       烧开水,我们不烧前面的99度,只想烧最后1度。我们不想爬山,就要到达顶点。
       结果呢,第一,快乐很浅,快乐的深度和支付的痛苦深度是相称的;第二,快乐短暂,一到顶点,就会跌落。
       苦难的纪念碑
       耶稣会广场牌坊,是澳门的标志性景点。它是一座被烧毁的教堂仅剩下的门面。纪念装置里珍藏着断石残骸和人骨残骸,诉说这儿曾经经历的苦难。
       这是一座信仰的纪念碑。信仰的纪念碑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苦难和废墟。
       乞丐的贡献
       澳门妈祖庙门前罗列乞丐,其数量几乎不少于庙里供奉的神祗。神祗得到缥缈的香烟,熏黑了自己的面孔;乞丐得到实惠的金钱,充实了自己的家产。
       乞丐在这儿是一种职业,一种提供施舍机会的职业,以满足看不透这种职业的香客表达善心的需要。行乞在这儿也是一种产业,它行销的产品是慈善。
       这也是一种供求平衡,所以和谐:香烟缭绕,乞丐环列,香客盈门,世界完美。
       自由是最大的投资
       陪同我们游澳门的蔡总说,几年前来澳门,有点自卑;现在来澳门,有点自豪。珠海的繁荣差不多已赶上澳门。政府并没有增加投资,只是增加了自由。
       看来,自由是最大的投资,它的收益是繁荣。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国家投入最多的不是资金,是自由。资金是自由的影子,资金跟随自由,如同影子跟随阳光下的竹竿。

六艺第三 莫扎特成了狐狸
       别只跟着书本流淌治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沉浸的方式,跟随每本书的河流流淌,经过整个流域的每处河岸、每棵花草,经历作者的喜怒悲欢;另一种是融合的方式,待在每本书每个思想体系的入海口,像海洋,让后来者汇入先到者的万倾波涛。
       登上思想之河的源头
       学习思想,要待在思想之河的下游,以便百川汇海,有容乃大;创造思想,要登上思想之河的上游,以便居高流远,开辟一条大流域。
       茶壶多了,好茶少了
       报刊、杂志、书籍越来越多,思想家、著作家越来越少。这就如同茶壶、茶杯不断增加,而好茶、名茶日益减少,泡给读者喝的茶饮料自然越来越淡,味道也就越来越低劣了。
       只有坏的读者,没有坏书
       对于一个好的读者,世上没有一本坏书;
       对于一个圣徒,世上没有一个坏人;
       对于一个能把持住自己的人,世上没有不能经历的事情。
       还在读书的人就有指望
       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虽然通向天堂的道路未必经过书房,但通向地狱的道路肯定不是书铺成的。
       传世的诀窍
       陆锦川老师说过,书不能写得一看就懂,也不能写得一点都不懂。
       能传世的书大多在似懂非懂之间。
       好雨好书好时光
       下雨了。
       窗外有一场好雨,手中有一本好书,就能度过一段好时光。
       读书读心读自然
       闲暇时,有书读书,无书读心,无书无心读自然。
       进美容院不如进书店
       最好的美容术是读书。
       都是好书
       孔孟的书是写给做官的人看的,老庄的书是写给做人的人看的。
       没时间读书,更没有时间读人
       现在能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的人已经很少了,能从头到尾读完一个人的人更少。
       少往思想的茶杯里加水
       垃圾高产可能是真的,思想高产也许是假的。思想是一杯茶,一定要高产,只能多搀水。茶,一开是金,二开是银,三开四开就有点铜锈味了。思想的茶还是少冲几开好,像《道德经》,是上好的功夫茶,散发着亘古的清香。
       最伟大的思想家写的是识字课本
       通俗是思想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先秦诸子,孔子最通俗;后世学者,朱熹最通俗,他的《治家格言》,差不多就是识字课本。
       思想不是一头肥猪
       就思想而言,比极端更可怕的是平庸,比片面更可怕的是全面。思想是一把利刃,用来切割事物的表面;而不是一头肥猪,让别的东西来切割。
       毫厘之间
       真理似非而是,谬论似是而非。
       表达的痛苦
       在精神世界中,人有两种痛苦:社会性的痛苦和自我的痛苦。
       能自我表达而社会不让你表达,这是社会性的痛苦;想表达而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手段,这是自我的痛苦。
       社会性的痛苦是暂时的,自我的痛苦是永恒的。
       德国人是凿子,中国人是橡皮
       德国人和中国人都爱好哲学。德国人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凿出问题,中国人在有问题的地方擦掉问题。凿出问题是为了分别事物,擦掉问题是为了进入无差别境界。
       追不回的闪电
       你能追回一道闪电吗?当然不能。所以,请随时记下你稍纵即逝的思想吧!
       差别只在一小时
       人与人的差别,每天也许只有一小时,甚至几刻钟。在吃饭、睡觉、洗漱这些平均时间支出之外,在剩余的一点时间里,有些人在闲散,有些人在放荡,有些人在破坏,还有些人在思考、在学习、在创造。
       伟人与常人的差别,就是这么一小时。有这一小时,杰出人物;没这一小时,芸芸众生。
       智慧点豆腐知识是豆浆,智慧是卤水。知识很多,智慧很少的人,总是一盆豆浆,点不成思想的豆腐。
       精神分工
       精神工地上有三种人:思想家、理论家、学者。思想家是设计师,理论家是建筑师,学者是装修工。
       信仰是哲学的终点
       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
       智慧的成本
       痛苦是智慧的成本,愚蠢是幸福的代价。
       苦难是一把小镢头
       苦难是一把小镢头,能挖深思想;快乐是一根老头乐,可以挠痒。
       智慧是水
       知识是死的,可以学到;智慧是活的,只能悟到。知识是山,必须攀登;智慧是水,应该虚怀。
       遮学
       哲学用于探询,让人聪明;用于辩护,让人愚蠢。在哲学成了饭碗的年代,它是为蠢事辩护的学问。于是,哲学成了遮学,为权力遮羞的学说。
       三个“凡是”
       凡是书本上能学到的东西都不难,凡是钱能买到的东西都不贵,凡是路能到达的地方都不远。
       文化的果实
       近代圣人曾国藩不是天才的闪电,而是文化的果实,他一生中依次获得了儒家的忠信、法家的严明、道家的柔让和佛家的大度。在他身上闪烁的是中国四种主要传统文化结晶体的光辉。
       死肉与活肉
       好多汉字都是在哲学的汤里煲出来的,比如“腐”字。腐从府从肉,意思是说府第里的“肉”容易腐烂。如果是死肉,用得上杜甫的一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是活肉,用得着英国哲人阿克顿的一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看来,东西方文化是相通的。
       足球与政治都是一种艺术
       看足球、看政治,都是一种艺术享受。
       足球是一刹那的艺术,政治是持久的艺术。
       足球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精彩的临门一脚,政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顽强得永远不倒。
       思想繁殖
       最近,电视里在播《司马迁》。司马迁在宫刑之后,失去了生理上的繁殖能力,所以思想的繁殖能力特强;他断绝了自己氏族的子孙,但繁衍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子孙。
       这大概也是人生的一种补偿机制在起作用。
       猫爱上了耗子
       所有的艺术,都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表现的是可能中的不可能,比如火结了冰;以及不可能中的可能,比如猫爱上了耗子。
       抓住开端就抓住了永恒
       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开始,无时无刻不在结束。伟大的创作总是抓住万物开始的时刻,也就是永恒的时刻。
       聋哑人的歌声在他的作品里
       完美的作品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创作的。跛子健步如飞的腿和聋哑人夜莺般动听的歌声都在他们的作品和梦里。
       大理石雕刻出圣母的哀痛
       力图在有形中见出无形的不只是雕塑家(比如用大理石雕刻出圣母的哀痛),努力在无形中见出有形的也不只是音乐家(比如用音符描绘出春天的田园),而是所有艺术家的不倦追求。
       被当作狐狸的莫扎特
       莫扎特被富贵所拒绝,死于贫困;他的音乐却受到富贵的欢迎,活在豪华的客厅。这是我们人类行为的习性。犹如我们的贵妇人,不要狐狸,但要狐狸的皮,为了让自己风骚。其实,依我看,狐狸皮穿在狐狸身上,要比穿在贵妇人身上风骚得多。
       在棋盘上的不只是棋,也是人
       棋艺中有文化。
       国际象棋是在中国象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注意到二者的差别颇为有趣。中国象棋是字,国际象棋成形,字留在中国,形可以“国际”。
       中国象棋的“将”、“帅”颇为高贵也颇为无能,只在宫殿里活动,或者说只会“窝里横”;国际象棋的“王”和“后”能上能下,可以上前线冲锋陷阵。
       中国象棋的兵永远是兵,而且只进不退,即使去送死;国际象棋的兵一到了对方底线就称王,阶级之间的界限并不永恒。
       看来,在棋盘上活动的不只是棋,也是人。
       足球与民主在足球场上踢球的不止是11个球员,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前锋是经济,一个看不见的中场球员是政治,一个隐身的后卫是文化。
       我的一个朋友说,搞不好民主的国家也很难搞好足球,他说的就是某个球员的缺席。
       骨瘦如柴,就别忙着减肥
       目前,我国吵吵闹闹的文学艺术流派不少,有的在嚷嚷什么“后现代”,有的在标榜“反文化”。让我纳闷,中国还没有实现现代化,哪有现代可“后”?“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几乎变成一片文化沙漠,何来文化要“反”?
       人家肉吃多了,发胖,要吃点减肥药是可以的,你老人家骨瘦如柴,也要吃减肥药,就有点幽默了。
       幽默需要空间
       幽默需要空间。
       拥挤的日本缺乏幽默感,而幽默成了生活必需品的美国人,都生活得很宽松,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