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有人立了功应该封赏的时候,他把玩着刻好的封赏印章,摸弄的棱角都圆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就是‘妇人之仁’啊。”

“妇人之仁” 指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 负荆请罪

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地说:“我有攻城野战的大功,他蔺相如只不过能说会道,职位却在我之上,下次我见到他,一定要羞辱他。”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回避。

蔺相如的门人就一起进谏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即使是懦弱的人也会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丞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还是让我们走吧。”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如果我们闹矛盾,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四字篇 第七章(3)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直奔蔺相如家,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

“负荆请罪”原指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后被人常用作表示真心诚意地向人道歉。

■ 覆水难收

典出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何进字遂高,他同父异母的妹妹被选入宫封为贵人,深得汉灵帝宠爱,后被立为皇后。何进凭此关系被封为颍川太守,后因镇压张角起义有功,封为慎侯。

汉灵帝死后,何进与皇后辅佐刘辩称帝,何太后垂帘听政,何进位居首辅。他兄妹二人各执重权,互不相让。何进为了独揽大权,便与心腹袁绍密谋,以诛杀宦官为由,发兵长安,胁迫何太后退位。对此,何进的弟弟何苗坚决反对,他说:“国家之事谈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何苗的意思是,决策国家大事谈何容易,覆水难收啊,所以行事之前要深思熟虑。

“覆水难收”指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 肝肠寸断

典出《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战国时,齐国的张丑被送到燕国当人质,燕王想杀掉他,张丑听说后,就逃跑了。可是,就在张丑逃到燕国和齐国边境的时候,被燕国边境的官吏抓住了。

张丑对抓他的燕国官吏说:“燕王想要杀我,是因为有人说我有一颗宝珠。燕王想得到我这颗宝珠。但是,我已经把宝珠弄丢了。可燕王不相信,如果你今天把我送到燕王那里去,我就说你抢走了我的宝珠,然后一口吞进了肚子里。燕王一定会杀了你,剖开肚子,拽出肠子。我要是被腰斩了,你的肠子也会一寸一寸地被切断的。这个官吏听了张丑这番不能验真假的话,心里十分害怕,就把张丑放走了。

“肝肠寸断”指肝和肠断成一寸一寸的,比喻伤心到极点。

■ 格杀勿论

典出《后汉书?董宣传》: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东汉初年,洛阳令董宣刚直不阿,不畏权贵。一次,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了人,却仗着公主的势力逍遥法外。董宣决定对这个家奴依法惩处。一天,这个家奴随公主外出,董宣知道后立即带人前去捉拿,他赶到公主车驾旁,勒住马缰绳,当面指出公主窝藏杀人犯是不对的,并当场把那个家奴杀死了。

公主跑到皇上面前告董宣的状,刘秀召董宣进宫,要当着公主的面责打他,董宣说:“陛下是中兴之王,一向注重德行,如今纵容公主的奴仆乱杀无辜,这还能治理天下吗?没必要打,我自杀就是了。”汉武帝叫内侍拉住董宣,说:“你向公主磕个头道个歉吧!”谁知董宣宁肯杀头,不肯低头。皇上非常佩服董宣的刚正不阿,笑着把他送出宫去了。

“格杀勿论”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公车上书

典出《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叫东方朔的人,因为他爱好古代的史传和儒生所习的经术,所以很广泛地阅读诸子百家的作品。东方朔初次来到长安的时候,到掌管殿廷司马门的官署那里上书给皇帝。那时纸张还没有发明,记事或通信的时候就把字句写在木片或竹片上,叫简牍。东方朔要说的话很多,共用了三千枚奏牍。官署派了两个人才抬得起他的奏牍。

汉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牍,看到一个地方需要停读了,就用笔在那里勾勒一下,以方便再继续看下去,就这样,汉武帝一直用了两个月才看完他的奏牍。

“公车上书”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 狗尾续貂

典出《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后,将宗族子弟分封到各地为王。被司马炎分封为赵王的司马伦不甘为臣,他在封地内广结羽翼,招兵买马,终在晋惠帝执政期间形成气候。公元300年,司马伦起兵造反,攻入皇宫自立为王,并将纪年“永康”改为“始建”。

司马伦为了笼络朝臣,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大封文武百官。等到一切就绪后,又废掉晋惠帝,自称皇帝。当时规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装饰的帽子。由于司马伦大肆封官晋爵,所以一时貂尾都不够用,所以只好用狗尾来代替,人们就据此编了两句民谣:“貂不足,狗尾续”,用来讽刺朝廷。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四字篇 第八章(1)

■ 鬼斧神工

典出《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

鲁国有位木匠庆师傅,他奉鲁侯之命制作一件用来悬挂钟磬的木架,木架的两根立柱上要雕刻着龙和虎的花纹。木架完成了,两根立柱外形美观,花纹精细,见到它的人都特别惊奇,不相信这是人工做出来的,而好像出于鬼神之手。

鲁侯去视察,见到这雕刻精灵的立柱后,便问庆师傅:“您用什么道术完成了这么精彩的作品啊?”庆师傅笑笑说:“我是一个凡人,哪里有什么法术。”鲁侯听他这样说,有点不大相信,又问道:“那你是怎么样制作它的?”

庆师傅说:“首先是到山林去仔细观察,找到合适的木材。同时,心目中对木架有一个具体的形象,然后再做。加工制作时,把所有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上面,我聚精会神,心中没有杂念,并不想借此获得什么赏赐、封官等等,而是忘掉名利,集中心思考虑怎么才能制作好它,心里只想着木架,自己四肢的形态都忘了。经过这样的专心致志和精雕细刻,就可以制成现在的木架了。”

“鬼斧神工”指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经常用来形容大自然创造的美。

■ 过犹不及

典出《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孔子的弟子,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师,孔子弟子,复姓颛孙,字子张,陈国人。商,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相比较,谁的德才更出众呢?”子曰:“颛孙师呢,说话往往过分了,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卜商呢,却往往做得不够,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既然如此,那么子张(颛孙师)比子夏(卜商)强些吧?”——孔子是老师,可以直呼弟子的姓名,子贡和那两位是同学,只能称他们的字。孔子说:“过犹不及”,即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 沆瀣一气

典出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在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考试,各地已经取得一定资格的读书人来到长安应考。主持这次考试的官员名崔沆,有位应试的考生恰巧叫崔瀣。他批阅到崔瀣的卷子,不知是因为觉得好,还是因为两人有亲属关系,或是有其他原因,总之是把他录取了。按照当时的习俗,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主考官都被尊称为恩师。发榜后,门生要去拜访恩师,崔瀣自然也不例外。崔沆作为座主,见崔瀣这位与自己同姓的门生,显得格外高兴。后来,崔瀣很快就在官府中补了个“肥缺”,其他的考生对此都议论纷纷,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像是夜间的水气,雾露连在一起。——“沆”、“瀣”二字合起来是一个词,本是表示夜间的水气,雾露。

“沆瀣一气”后来就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连结在一起。现常表示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含贬义。

■ 好好先生

典出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徽居荆州,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有以人物问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辄言“佳”。其妇谏曰:“人质所疑,君宜辩论,而一皆言‘佳’,此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复‘佳’。其婉约逊遁如此。”

四字篇 第八章(2)

司马徽,字德操,精通识别人才之道,在荆州居住。司马徽很了解刘表的为人,知道他总是谋害善人,所以对刘表等“时人”一概不论,以避祸患。当有访客问他某人如何时,他总是说“好!好!”他的夫人见他如此敷衍访客,就对他说:“客人来请教疑惑,你应该给人家讲个明白,可你总是说‘好!’,你不了解客人的本意吗?”司马徽听了说:“夫人所言极是,好,好!”

后来人们常用“好好先生”来形容那些是非不分,不敢得罪人,只求平安无事的人。

■ 好逸恶劳

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郭玉,汉和帝时官任太医丞。郭玉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宅心仁厚,他为穷人看病时尽心竭力,手到病除,可谓德艺双馨。然而郭玉虽然医术高明,但为富人看病却难见成效。汉和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郭玉解释说:“为人医病最重要的是意会。人的肌肤,筋络,细嫩繁密,治疗之时定要聚精会神,我为富人治病时,他们位高体尊,我因而心生惧意,难以集中精力诊断病情,这是一难;态度高傲,不与我交流,这是二难;身体柔弱,经不住强药,这是三难;好逸恶劳,不重视运动,这是四难。我没有办法解决这四难,所以为富人看病难见成效。

“好逸恶劳”指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 河东狮吼

典出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陈糙,字季常,这位大学者与苏东坡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两人经常一起研讨佛法。

一天,苏东坡到陈季常家里做客,二人谈论佛经直至深夜,陈先生的夫人柳氏,性情暴躁凶妒,她对陈苏二人“谈空说有夜不眠”十分恼火,大发雷霆,吓得苏东坡拐杖都拿不住了,不知所措,满头雾水。柳氏用力椎打墙壁,弄得陈糙很是尴尬。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糙:“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

以后,“河东狮吼”就用来比喻妇人凶悍,大吵大闹。

■ 涸辙之鲋

典出《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家里很穷,一天,他向魏文侯借米。魏文侯说:“可以,我就要收到百姓交上来的租赋和税金,等收上来就借给你三百斤金子,好吧?”庄子一听就生气地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看到车辙里有条鲫鱼在喊救命,我就问:‘鲫鱼,你在车辙里做什么?’鲫鱼说:‘我是东海的小民,你能给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吗?’我说:‘可以,我要去南方游说吴王、越王,到吴越以后就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吧?’鲫鱼一听就愤怒地变了脸色:‘我得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你却要我等西江的水,还不如趁早到干鱼市场去找我呢!’”

四字篇 第八章(3)

“鲋”即鲋鱼,又称鲫鱼。“涸辙之鲋”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

■ 鹤立鸡群

典出晋?戴逵《竹林七贤论》: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

晋朝时有一个叫嵇绍的人,长得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他在晋惠帝朝中做侍中。一次,都城发生了叛乱,河间王颙和成都王颖联合起来,侵犯国都,嵇绍跟随惠帝到汤阴去讨伐,结果却打了败仗,当时官员和侍卫死的死,伤的伤,逃亡无数,只有嵇绍始终保护着惠帝,不离左右。敌方的飞箭,像雨点般射过来,嵇绍终因寡不敌众,身中数箭阵亡了。嵇绍满身鲜血,溅在惠帝的御袍上。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舍不得,他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在嵇绍殉难之前,有人曾对司徒王戌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他那雄伟英俊,气宇轩昂的样子如同仙鹤立在鸡群里一样。”

“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 后起之秀

典出《晋书?王忱传》: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逸望,真后来之秀。”

王忱,字元达,青年时代名气就很大,一次,王忱去拜见舅舅范宁,恰巧客人张玄也来拜访,范宁叫王忱陪着张玄说说话。张玄早就听说王忱志趣不凡,很想与他谈谈。但他年龄比王忱要大,自然希望王忱先给自己打招呼。张玄就正襟危坐,等着王忱说话,谁知王忱竟然一言不发,不搭理张玄,张玄大失所望,对坐了一会,悻悻地走了。范宁责备王忱说:“张玄是郡中有名的人物,你为什么不和他谈谈呢?”王忱傲慢地笑道:“他如果想认识我,可以亲自来见我嘛。”范宁反而说:“你如此风流俊逸,才智杰出,真是晚辈中的优秀人物啊!”王忱说:“没有你这样的舅舅,怎么能有我这样的外甥呢!”

“后起之秀”指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 厚颜无耻

语出《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中也有: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南北朝时,南齐有一个叫周颙的人,他最初很孤傲,隐居在北山中,不愿做官。当时,人们有一种偏见,以为隐居之士必然都是有些才能的人。而周颙却是有隐居之名而无其实。他隐居只不过是待价而沽,以此换取更高的官职。后来,周颙出来做官了,任海盐令。职满后入京,将要路经北山,孔稚圭就写了这篇《北山移文》来讽刺周颙,同时,也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热衷往上爬的封建士大夫文人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文中的最后还说,周颙现在急急忙忙整顿行装,坐着船向京疾驰。虽然他的心早已投向朝廷,但还要装模作样地再游北山,以示自己的清高。

“厚颜无耻”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 华而不实

典出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到魏国去,回来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店里。有位叫宁赢的人,很欣赏阳处父的风度和才华,就决定跟随他。宁赢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一路上,阳处父同宁赢东拉西扯,不知谈些什么。宁赢一边走,一边听。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宁赢就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了。

四字篇 第八章(4)

他的妻子见他回来很奇怪,就问他:“你不是跟随阳处父去晋国吗,怎么又回来了?”宁赢说:“阳处父这个人太死心眼,很固执,无论什么事都得他说了算,这样的人不会有善终吧。而且,他还‘华而不实’,我听了他的言论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好处,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

“华而不实”指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

■ 鸡犬不宁

典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体上有着白色的花纹。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咬了人,没有能够抵御毒蛇的办法。然而捉到它后,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病。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可以用蛇来抵赋税。

有个姓蒋的人家,独自享有捕蛇抵税这种好处有三代了。他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有好几次险些死掉。”有人就问他:“你怨恨这差事吗?我告诉地方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