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围的狐狸、兔子等小兽也是和那些老鼠一样,对着素问拜了三拜。
“散了吧。”素问随后挥手道。众多老鼠丝毫不乱的排队钻进洞中,那只最大的老鼠人立而起冲着素问吱吱叫了几声,一对前爪合到一起对素问又拜了拜,才转身返回洞中。
而周围的小兽也都返回山上,众多飞鸟同样振翅而起。
这些鸟兽虽然走了,但周围的众多僧人、俗家弟子、与那几个居士同样处于极度震撼之中,一时间都一动不动,想要听素问再说些什么。
“这些动物在山上常听讲经,因此开了些许神智。你等知道即可,莫要外传。”素问对众人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声音整齐划一。
第三百八十九章 后续()
素问只是说了这一句话,就让人将他扶进房间休息了。
众人见到众多鸟兽听讲只是惊讶,毕竟有前科在。但见到最后那些动物冲素问拜了三拜,则就有些震惊了。
哪怕是佛教之中一些高僧传说,也没有这样的事啊。动物通灵之事有,受高僧感化之事也有,但像今天这种事绝对没有。
还有素问和那些老鼠讲的东西,看到现场的场面,没有一个人觉得素问是自说自话,是对牛弹琴。
所有人都相信,那些老鼠和其他动物,必定是听懂了,没有一点怀疑。
哪怕在素问离开后,众人还都久久陷入震惊之中。
哪怕在三三两两散去之后,还在低声讨论这事。
“刚才那个是寺院住持给老鼠讲经?那些老鼠听懂了?”老太太哪怕亲眼看到,仍然觉得不可置信。哪怕方才在听素问讲经之时,如同身处佛国之中,这种事换做以往足以让她八卦许久,可如今都比不上那些老鼠的三拜让她感觉震撼。
“必定是能听懂的。那些老鼠受到佛法感化,明悟住持口中言语,因此才能有那般人性化的举动。”一个居士非常笃定的说道。
“今天运气真好,竟然能够遇到住持讲法,若是说出去够那些人羡慕了。”其中一人倒是对能够听到素问讲法而沾沾自喜。
“住持讲法我每次都参与了,收获确实极大。住持讲法虽然并不解析经文,我却能自然而然的理解其意思,并且牢牢记住。实在是厉害,恐怕在世的高僧之中,只有素问住持讲法才能让人有如此感受。”另一人随着他的话题,也是笑道。
几人很快就将话题转到方才素问所讲的佛经上去。
至于老鼠和那些动物的事虽然让他们感到震惊,但听闻佛法却更让他们欣喜。因此在震惊过后,欣喜就慢慢充满了心灵。
只有那个老太太,还在震惊方才的场面。
她倒是想再和人继续八卦一下方才的事,不过周围没人和她讨论这个,倒让她有些心里憋闷。
好在她调整的也快,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到卢白驹身上:“大兄弟,我看你这气色好了不少。”
卢白驹冲她点头笑道:“多谢你了,不然我还在家等死呢。确实在来了这里以后,感觉身体好了许多。看这样子,我还能多活几年。”
老太太说道:“别的不说,起码少遭点罪,就是大好事。而且看你现在这气色,何止是多活几年,多活十几年也是可能。”
卢白驹笑道:“要是那样就太好了。”
马瑞冬在旁边也面带笑容,老公身体好了许多,这就让她这些日子心中都是喜悦了。、
同时整个人的脸色也好看了不少,那些日子每日都在辛劳,还要愁下次化疗的费用,看着老公痛苦,心里也是不好受。这样一日日下来,她都快被拖垮了。
如今在死里面住了一段时日,本身寺中就有着健康加成,加上静心养神的特性,老公的病也好了,心情也愉快了,状态恢复的也很快。
没聊几句,众人就下山了,留下卢白驹和马瑞冬继续在这里。
两人回到客堂之后,马瑞冬才对卢白驹道:“刚才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卢白驹先是沉默,随后才道:“确实,我也是如此。不过我倒是对自己的病更有信心了。”
因为病,两人开始相信神佛。因为素问这一次给老鼠讲经,两人更加虔诚。还有着寺院的健康加成以及秀岩的调理,到了最后,卢白驹的癌症真的控制住了,而且还在好转。
另外五个人下山回家后,就开始跟家人邻居以及认识的居士开始说起这事来。
虽然有着素问的提醒,几人没说素问最后和那些老鼠说的那几句话,只是将讲经的事说了。还有那些老鼠和动物冲着素问拜了三拜的事情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听说这事的居士大多都是羡慕不已,羡慕几人能够听到住持讲法。
素问讲法次数极少,但每次都能让听众大有收获,而且必须要在现场听才行。因此每次素问讲法,东海以及周边的居士都互相通知。
对于老鼠听讲经这件事,众人没有太过惊讶。不过最后拜了三拜,就让人很吃惊了。但在没看到现场的情况下,受到的震撼倒不是那么大。
只是对于素问的尊敬更高了一些。
至于那些普通人听到这事,大多有些不信,或者觉得不敢信。
不过老太太却是赌咒发誓,是她亲眼所见,生怕别人不信她的话。有些认识的人知道她虽然嘴快,爱八卦,却不时乱说的人,也开始半信半疑起来。
加上原本这些日子就总有净心寺的种种神异传闻,很多人都准备上山看看,不过却得知了净心寺封山的消息。
好在只是一个月,对于这些起意去寺里看看的人并没有什么影响。
这些事情被人传到网上,大部分人都当做是故事。
不过也有些人半信半疑,毕竟有过数千动物参加法会的前科。
但其他寺院的僧人在听人说起这个事,大多都是摇头不语。对于这个事,他们大多是不信的。毕竟历代高僧中都没有这样的事,素问何德何能超过历代先贤?
尤其修为越深之人,越是如此。
不过对于事情他们并不了解,因此也不会多言。
倒是许多入门不久的年轻弟子,在这一年总是听说素问的种种事迹,在网上看到关于素问的消息,对素问起了尊敬之心。
……
至于寺中,众多僧人也有时会在私下讨论这事。
素问的种种神异,除了几个刚入门的僧人以外都见过。因此这次虽然让众人震惊,但并没有持续太久。
不过素问对那些老鼠和动物说的那些话倒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难道那些动物真的在久听佛法后开了神智,智慧大增?
这些日子寺中动物多了许多,而且胆子不小,灵性也很足,但众人也没有多想。这次听了素问的话,才开始注意起来。
第三百九十章 动物()
素问回去休息了一天,才从房间中出来。
随着佛法修为越来越深,他恢复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以前休息一天后出来还会有些乏力,如今却全无这种感觉。不过一周内再想这么讲法还是不可能的。
素问醒来之后,道济便来辞行。
“道济大德,你要下山?”素问诧异道。
“如今封山,寺中也是无事,我正要看看这滚滚红尘如今变成什么模样了。”道济道:“虽然听人说了些,也在那个你们叫做电视的东西上看到些,但总没有自己亲眼看的清楚。”
“既然如此,我让人陪你下山吧。”素问说道。
道济摆手:“天下再大,也可去得,住持不用担忧。若是无事,我这便去了。”
“那我给道济师兄拿上一些钱,路上有用的话也可以傍身,若是看到需要帮助之人,也可帮助一二。”素问怕道济拒绝,还说出可以用来帮人的话,没想到道济仍然摇头。
“如此可帮得人身,却帮不了人心。”道济摇头道:“我这便下山了。”
说完对素问挥挥手,就大步离开。
对于道济,素问是充满敬意的。见他舍弃外物这般离开,也只能摇头。
如今这个社会,比起他那个时代可是大不相同。哪怕贫困之人也大多衣食无忧,可人心更为冷漠,防范之心也要重上许多。
不过尽管如此,素问相信道济在这1000多年之后的社会也没什么问题。
大德高僧的智慧,可不能小瞧了。
尤其像道济这种,接触过民间最底层,留下种种传说的人。
只是不知道,若干年后这个世界会不会流传“济公”惩恶扬善的传说。
以道济的性格,不是不可能啊。
他刚来到这个世间,可是就质问过素问,与其他人都是大为不同。
在道济走后,素问并没有过多关注。实际上他也不知道道济回游荡到哪,想要关注也是不行。
每日仍然在寺中修行,逗弄那些小兽,或者去一层的工地看看,眼看着正殿的架子搭上,墙壁也从修建了一半,到完全封顶,开始在屋顶铺瓦片。
在素问讲法那日过后,到寺中求解佛法的居士又开始多了起来。每日都有几人,时常也有些香客上来,或者是有病人来求医。
其中许多都是在封山之后身体状况变差的香客,素问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也不好阻拦,便由得他们。每日山门处都是虚掩侧门,若是有人要上来,随意就是。
这样一来,得知的消息越来越多,寺中人流又开始多了起来,每日都有百来个人,虽然也是不少,但比当初可是少了太多。
而且来的都是较为熟悉的居士和香客,也没有对寺中造成什么影响。
毕竟从封山之日开始山脚就立了封山的牌子,阻挡了大部分的香客和游客。
这些日子寺中的僧人也在等,等着看那些老鼠到底会不会偷东西,看看住持给那些老鼠讲经,又说了那些话之后到底会是什么效果。
一天,两天,三天,一直过了五天,斋堂和仓库的东西没有一点缺少。
行心行明还特意把一棵禅心菜放在墙角,第二天早上再看的时候竟然还是和放在那里的时候一样,一点都没有少。
这些众人终于确定了,那些老鼠真的很聪明,而且竟然真的按照素问所说,没有再偷寺中的东西。
从这一天开始,寺中每日都会放一点蔬菜和坚果之类的在斋堂外面的墙边。虽然养了一窝老鼠有些不太好听,但这是素问和它们的约定。
同时他们也发现不仅仅是老鼠如此,寺中的很多动物也都是如此。
无论是阿甘阿布,还是松鼠兔子,很多东西和它们说了,它们可能不理解。但演示一遍之后,它们基本都会明白。
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在它们身上看到很人性化的表现。
比如,咧嘴笑。
又比如,翻白眼。
还有,鄙视。
这些属于人类的情感,他们都能够在这些动物身上看到,感受到。
一开始他们还觉得很新鲜,和那些动物交流乐此不疲。
比如给松鼠一个坚果,说明要和它交换,而松鼠会在自己的储粮之中拿出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回来交换,非常有趣,像小孩子一般。
但同样的手段他们去逗狐狸的话,收获的通常都是一个鄙视的表情。
这就是动物之间本来智商就有着差异。
还有山上的乌鸦,这种最聪明的鸟类。有人先是喂它们一些菜叶,随后将递给它们纸条,让送到后山田地巡逻的僧人手中。
这只是出于尝试,但它们竟然真的做到了。叼起卷好的纸,一直飞到山上田地里巡逻的僧人周边,再将纸条扔到地上冲着他们“哇——哇——!”叫唤。
同时每天孩子们放学后都立刻回寺,然后与寺中的动物玩到一起。
比如和它们玩飞机格之类小孩子的游戏,在教过几次之后,这些动物通常都能够学会。
他们还有一次和动物玩捉迷藏,不过只玩了一次。因为那些动物藏好之后,他们一个都没找到。
而素问当时也在附近,早就发现那些动物跑到山上去了,留下那些傻孩子在继续寻找。
同时,寺中僧人修行也更加努力。
毕竟见过素问这么多神异的事情之后,他们怎么能不羡慕?不要求有素问的手段,有个一两成都足够了。
就这样过了几日,山上的入常米也都好了。
素问让人买了一些镰刀、绳子之类,一大早就带着众人上山去收割。
将稻子全都收割好,再用绳子背回寺中。
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将入常米全都收割并且运回去。
不过地里还有许多散落的稻谷,僧人想要拾取,却被素问阻止了。
地里散落这些就留给山上的小兽吧。
就这样众人一边在那收割,在收割过的田地之中许多鸟雀和鼠类动物就在那里拾取掉落的稻子。
最后一统计,寺院收割的入常米大概损失了三成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被偷吃的。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寺中人手不足,山中的鸟兽也过于聪明。
明年素问准备安排更多的人手,并且多使用一些农田驱赶鸟兽的方法,不过那时候提高了一截智慧的鸟兽恐怕会更难对付。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主教的扩张()
净心寺封山这些日子,外面风浪不止。
天主教在国内的教区,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突然开始了扩张。
他们安排了大量传教士和义工走上街头,向那些老年人赠送些小的物品,宣传教义。
并且小规模,但高频率的组织新入教徒聚会活动。
一开始他们这么做收效甚微,但他们非但不收敛,反而又从国外调来部分人员,竟然慢慢把局面打开了。
新华帝国毕竟有释道儒三教,他们一开始在国内传教也是小心翼翼,几百年来一直稳步发展。但在经过这一次之后,似乎是受到了刺激,动作立刻大了起来,也更加激进许多。
鲁省岛城就是天主教在国内的四大教区之一,如今他们的人员开始铺向整个鲁省,就连东海都已经能够看到天主教的身影。
他们的教徒与佛道两教的信徒发生摩擦的频率更加频繁。
偶尔上山的居士,就和寺中僧人说起过这事。
几位东海的居士在饭店聊天之时,说起素问,都说是真佛转世,否则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神异之处。
相隔不远处就是几个天主教的教徒,听到他们的话后立刻站起来说:“除了我主,其他都是伪神。”
声音很大,将周围不少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那个天主教徒还用眼睛看着这一桌几个居士,挑衅的意义不言而明。
“然后被雷劈死?”一个姓鲁的居士冷笑说道。
“天父是仁慈的,他不因为你们不信奉他,去信奉那些伪神而惩罚你们。但这是天父的仁慈,但这不是你们怀疑他的依据。”那个教徒脸色不好看,但仍然大声说道。
“然后被雷劈死?”那个姓鲁的居士仍然是那一句话,周围几个居士都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不得不说,这个姓鲁的居士嘴实在有点毒。
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可现在不管对方说什么,都是一句“然后被雷劈死?”扔过去,几句话就将对面气的脸色发青。
当场差点就打起来。
“砰”天主教的教徒一拍桌子从桌边站起来,一共六个人中还有两个年轻人。
比这面四个佛教居士人数要多出两个,尤其那两个年轻人,身强力壮,眼看这面就要吃亏。
“砰”“砰”“砰”
仿佛在比谁拍桌子声音大似的,周围立刻站起来好几桌,什么年龄段的都有,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
一看这场面,那六个人二话没说,直接结账走人。
姓鲁的居士这才道:“多谢各位老街坊老邻居,给我涨了脸面,今天我请。”
饭店内顿时都笑起来。
一场架差点打起来,却这么消弭掉了。
不过鲁居士几人却有些觉得奇怪,像东海一直都没有天主教的,怎么这几个人会来这里?
加上他们早就在网上知道了天主教教徒攻击佛道两教教徒的事,今天又亲自遭遇过,就留上了心。
没过两日,就看自己老婆从外面拿回来一些毛巾之类的小东西,上面还写着“福音”两个字,他一问,他老婆才说,这两天附近有人送毛巾、牙刷、纸巾、油这些东西,而且还给她们讲了许多关于上帝的事情。
老鲁琢磨琢磨,对自己老婆说:“以后没事别去参加这些,不是什么好路数。”
“就你事多。”妻子随口说了句,这事也就过去了。
不过老鲁合计了下,第二天就上山和素问说了这事。
“多谢居士告知,不过不和他们起冲突就好。他们要做什么,就随他们。人心求不来的。”素问微笑说道。
对于天主教最近的动向他是知道的。
这种小恩小惠,确实容易让普通老百姓接纳他们。
不过净心寺已经崛起了一年,他们想在东海搅风搅雨可不容易,静观即可。
这事还轮不到自己着急,净心寺已经在东海确立地位了,也发展了许多的善信。
再有两个月东边的道观就要完成了,他们和天主教之间还有戏要唱。
自己静观即可。
将鲁居士送走,素问继续在山上悠闲度日。
这些日子香客和游客少了,寺中难得清静。等到山门再开之时,恐怕就难以像现在这般了。
寺中这些日子在收割了稻子之后,先是清理,筛选,随后开始舂米。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极为先进的设备,但素问仍然是让众人用老方法。先是在斋堂外找空地,随后找石匠打造了两个磨盘大小的石臼固定在地上,又在上面架上木杠,杠端装上木杵。
这样有人用脚踏动木杠,就能使杵起落,脱谷皮。
这活是个力气活,安排了几个寺中僧人轮流舂米。
一开始众人对这东西还有些感兴趣,不过很快就累了起来。
一开始素问是打算让一龙等人来做这事的,不过想了一下觉得更应该让寺中僧人做。
和种田一样,这也是一种修行。
入常米米粒比普通米要大不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