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是想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体到底是什么情况。
就这样,两人来到东海医院。负责卢白驹的医生陈良看到他后一愣,对于卢白驹这个病人他还是有些印象的。按照他的病情,此时他都应该住院难以行动了才对,可看他现在的样子,精神竟然不错,而且身体看着也没什么大问题。
对于卢白驹的情况他很好奇,不过一切还是要拿到检查结果再说。
等了半天,两人终于拿到全部的检查报告去找主治医生陈良。
“你们先坐。”陈良对两人说道,随后拿着几张报告看了起来。
越看脸上越是惊讶。首先是血液,原本卢白驹血液中都是癌细胞了,但此时竟然全都不见了。
血液恢复正常,没有癌细胞了。
虽然他刚才看到卢白驹的情况就知道他的病情可能有所好转,但也只以为是维持住了,没想到竟然真的好转了这么多。
而且体内虽然还有肿瘤,但已经完全不再扩散了,而且还有缩小的迹象。
这说明什么?说明癌症可能已经开始从恶性肿瘤往良性肿瘤转变了。
良性肿瘤向恶性肿瘤转变的很多,恶性肿瘤往良性肿瘤转变的就少了。何况卢白驹的癌症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在两个月之前的检查中,他推测卢白驹恐怕只有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了。
而且他还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马瑞冬,让她做好心理准备。
一个月前两人就该来检查,但是没来,他还以为两人是放弃了,准备好好过完最后一段时间。
没想到这才又过了一个月,距离自己检查过后两个月,卢白驹的病情竟然全面好转了。
“恭喜你,你的病情开始好转了,血液中的癌细胞已经消失,而且身体里的肿瘤也不再扩大,还有缩小的情况。”陈良笑着对卢白驹二人说道。
马瑞冬听到前半句就已经呆住了,脸上似哭似笑,眼泪却止不住的流下来。
经历了一年多的折磨,经历了期望,绝望,再一次升起期望之后,她终于听到了最好的消息。
卢白驹轻轻抱住马瑞冬,将她的头靠向自己胸前,随后微笑对陈良道:“谢谢。”
卢白驹的这个笑容让陈良发现卢白驹不但病情有了好转,就连整个人的心态与气质都有了变化。
“你们这两个月经历了什么?”陈良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
卢白驹也不遮掩,把自己这两个月的情况和医生说了一遍。
“……你也知道我的情况,基本没什么希望了,后来有邻居说净心寺的僧人医术高超,我俩想着看看中医能不能发生点奇迹,抱着试一试的年头去看了……
……说来也奇怪,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拜完佛后我就感觉身体好了一点。后来我俩去了……
……就这样,我俩在寺里面住下,一直住到现在,我觉得身体确实好了不少,所以才来检查看看自己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陈良一边听卢白驹讲话,一边皱眉思索。一直到卢白驹说完,才确认道:“就这些?”
“就这些,没去别的地方,也没吃别的什么东西。”卢白驹肯定的说道。
陈良点了点头。
净心寺,他肯定是听过。东海医院就有一位外科的主治医生放弃了一切,跑到净心寺出家,让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还有医院中关于净心寺住持的那个刹那开花的传说了,这件事只是在医院内部小范围流传,而且是被当做奇闻传说来讲的。虽然说的人信誓旦旦,但听的人都是半信半疑,这还是因为那颗梅树就种在医院前面。
东海关于净心寺的传闻很多,可净心寺能治好癌症,还是让他不很确定。
对于拜佛后病情就好了许多,这个他是不信的。
不过寺院的环境好,氛围好,让人心情平静,有利于养病这是没错。
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寺中的僧人给他吃的药,还有针灸吧,没想到竟然真的对癌症绝症都有作用。
不知道只是偶然一个,还是真的能治疗好癌症。如果真的能治疗癌症,那就太好了,癌症就不再是绝症,那么多病人也都有希望了。
医院里还有十几个患者,他都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
也许该让他们去净心寺试试?
不过那样自己会成为东海医院的笑柄吧。
身为一个主治医生,对于自己的病人毫无办法,将他们推到寺院去祈求神佛。
如果是自己听到这样的事,恐怕也会对当事人鄙薄不已。
可现在这是那些病人的最后一线希望了。毕竟已经有了这么一个现成的例子就站在自己面前。按照现在的趋势,卢白驹的癌症一直在好转,最后可能真的完全恢复。
哪怕再治好一个人,那也是一条命。
像一个月前送来的那个小女孩,人生才刚刚开始,就得了这样的绝症。而自己能做到的也只能想办法延长她的时间,让她多看看这个世界。
想到这里,陈良下定了决心。
给他们一个机会。
第四百四十二章 陈良()
卢白驹和马瑞冬出了医院后总算出了口气,感觉一直在头上的阴霾开始消散,两人脸上也多了不少笑容。
两人在东海内转了半天,单独是想转转看看。
内心一直被兴奋与喜悦充满。
一直到了晚上,两人略微有些疲倦,才回到寺内。
这两个月的寺院生活,让两人喜欢上了这里。
在接下来几天,陆续有癌症病人在家人的陪护下来到净心寺。
癌症极难检查出来,基本发现的时候都已经是晚期。这些人也都是如此,只能抱着一线希望苦苦熬着身体,日复一日的衰弱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肿瘤科的主治医生陈良建议他们到净心寺看看。
刚听到这个话的时候,他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医院把病人往外推,还是往寺院推,这是什么情况?
“有一个癌症晚期病人,在净心寺两个月,情况有所缓解。净心寺的僧人中医这方面不错,应该能有些办法。我只是给你们个建议,你们自己考虑。”陈良面无表情的说。
他也不知道自己心里什么滋味,总是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些荒唐,但还是这么做了。
在他走后,病人家属商量了一下,全都决定去净心寺看看。
一个又一个癌症病人来到净心寺,除了少数心急直接打听了方向去药师院,大多数都是先到正殿许愿烧香。
见佛拜佛,见庙烧香。哪怕他们并不信佛,却也不影响他们如此行事。
拜佛烧香,只是顺带,也是出自某种微妙的心理。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竟然真的在烧香之后,立刻就感觉精神一振,好几个病人立刻感觉自己身体好了不少。
立竿见影。
要知道这可是癌症晚期,都做过一次或者多次化疗、放疗,身体已经很虚弱了。
可在烧香之后,立刻让他们感觉自己恢复了许多。
一家,两家,都是如此。
有两家都在医院住对门,又是一起来净心寺的。
结果一家病人在烧香之后,没走几步就轻咦了一声,接着快步走了起来。
“我感觉自己好多了。”走出去七八米后又走回来的病人不可置信说道。
他的家人都有些不可置信,再三确认之下,发现他的情况确实好了些,起码更为有力,并不是那么虚弱了。而且精神状态也好了一些。
这一下一家人都喜从中来。
“这真是太神了。”
另一家看着眼热,扭头看几人中的一个六十岁的老爷子,希望他也能说“自己感觉好多了”这样的话来。
那个老爷子头发都掉的差不多了,人也非常消瘦,几乎就是皮包骨头了。
站在原地动了动,随后在正殿外走了几步,虽然速度不快,但家人都能看得出来,他的情况比刚才要好了不少。
在进来之前,他走路可都是“挪”着走的。
哪能像现在这样虽然慢,但显得比较利索。
“我也好多了。”老爷子一脸惊奇的说道。
这一下他的家人脸上也纷纷露出喜色。
只是佛门净地庄严,让众人不敢喧哗,但脸上的喜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无论是病人本身,还是家属,都觉得这净心寺真的太神了。
只是上个香,拜个佛,病情就好了不少。
若是别人这么说,他们肯定不信。但现在是亲眼所见,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发生在眼皮子地下的,想不信都不行。
要说是心理作用,心理作用能让一个走路全靠“挪”的人立刻不用人搀扶,自己走上几圈么?
现在不但是身体情况好了,也让众人升起对净心寺的信心。
随后就和僧人打听了药师院的情况,一路赶往药师院。
一路上,不时有小兽在几人附近跑过,几只兔子蹲坐在那里呆愣的看着众人,直到众人走的近了方才向旁边跑上几步。
偶尔有香客来到这里,给那些兔子、狐狸拍照,它们也不害怕。
寺院中一片平和,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
哪怕熙熙攘攘的香客,也没让这里有太多的变化,依然独立于世外。
两家人来到药师院,在里面看到一家人有些面熟,同样是住在东海医院的病人,这些日子在住院部偶尔能碰到,虽然没有说过话,但多少有些眼熟。
接下来的时日,药师院中的癌症病人越多,一连了十几个癌症晚期患者,让药师院所有的人都忙碌起来。
秀岩、道济给人看病,针灸,行圆等僧人处理草药,一天几乎不得闲。
就连素问也得到了消息。
“知道是怎么回事么?”素问问道。
以前来净心寺的都是病情不是很严重,或者是时间很久,反复复发的那种疾病。
像癌症这样的重病,一般都是去大医院吧?怎么会一连来了净心寺十几个。
行圆微微笑道:“我问过这事,是那一对寄住在客堂的夫妻,那位施主本来是癌症晚期,在寺中两个月,已经开始转好。因此东海医院肿瘤科的主治医生陈良在知道这件事后,推荐他们来这里试试。
毕竟这些癌症晚期的患者,在医院也只能化疗、放疗,并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而他们的时间也都不多了,因此陈良自作主张告诉他们可以来这里试试。”
“既然这样,那尽力而为吧。”素问淡淡说道。
寺院如果能治疗好癌症病人,那也是一件好事。
在行圆出去后,素问对那个素未谋面的陈良多少有些佩服。
能够做到这地步,可见其确实是个有医德的人。
只是不知道他怎么和医院方面交代。
正如素问所想,此时陈良正在院长的办公室内。
“这些日子肿瘤科的病人纷纷出院,据我所知有十几个癌症晚期病人都出院了,这是怎么回事?”院长坐在办公室后面看着陈良问道。
“我有一个病人,是癌症晚期,本来就几个月的时间了。不过这次检查,我发现他的情况好了很多,病情一直处于好转之中。询问之下,才知道他这两个月一直都是净心寺的僧人给看的。”陈良平静说道。
第四百四十三章 给飞鸟搭大棚()
“净心寺?”院长顿时想起当初见过的那两个僧人。
直到现在,他还常常以为那一幕是幻觉。
时间过去一年多,但那副画面始终让他难以忘怀。
那一副画面再次在脑中一闪即过,随后他看着陈良:“你是医生,你不觉得自己这么做完全是胡闹吗?且不说给医院造成了多大损失,单单说那些病人,你将他们推到寺院去,你这是完全放弃了他们。”最后一句话已经极为严厉。
“对不起,院长。我真的对他们无能为力,只是想要给他们一个机会。”陈良咬牙对院长说道:“我知道我的行为给医院带来了损失,愿意接受处罚。”
院长坐在那里看了他半天,才摆摆手:“出去吧,你的处理,要看那些离开医院的病人接下来的情况再说。如果他们真的好转,那这事就算过去了。否则,你就等着接受处理吧。”
陈良极为惊讶的看着院长。他本以为自己这次肯定要接受处理了,最起码也要降一级。没想到院长竟然会如此说话。
“出去吧。”院长兼他还楞在那里,挥手说道。
净心寺接收了十几个癌症晚期的患者,虽然对于那些病人的家人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但对于净心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每日上午一部分僧人修行不净观,下午行正他们修行慈悲观。
上次道济提过之后,素问留意了新来的李思德。不知道是不是同病相怜的关系,他对寺中那五十几个孤儿极好。没几天的功夫,就和他们混熟了。
至于《维摩诘经》他倒是很用心学习,不过速度却算不上快,比起行田学习的时候还要慢上许多。
而德衍德普在那一日之后,每日都要抄写《金刚经》,这是他俩的惩罚。
不过他俩也有了一个新的玩伴,一只小羊。
不过第一天晚上如果不是他俩发现的早,那只小羊就被地水吞进肚子了。
这几日地水的伤势好的差不多,时常回山上,过一两天再下来。然后就守在僧舍附近,看着那只小羊羔口水直流。
说来也怪,寺中的兔子、狐狸之类的,地水都不太感兴趣,一直以来也从不以寺中的小兽为狩猎目标。偏偏始终对那只羊念念不忘。
这一日素问的房门被人敲响,进来的人竟然是行苦。
一直以来行苦做事很多,但说话却少,也很少有事麻烦素问,不知道他这次来找自己做什么。
“住持,你看。”行苦张开捂着的双手,只见一直燕子在他手中直哆嗦。
“这是?”素问有些没反应过来,寺中哪里来的燕子?
在秋田候鸟迁移的时候,有一些鸟没跟着飞走。这只燕子我若是发现的再晚点,恐怕就要冻死了。可这么下去,它们肯定过不去这个冬天。
素问微微沉吟了下,知道了大概情况。
正常候鸟在秋田之后,就会逐渐南移。但寺中的佛法以及各项加持,让它们不舍得离开。因此造成了一部分鸟离开,但还有一小部分留下的情况。
虽然行苦带来的只有一只,但他注意到行苦说的是“一些”。
看来要想办法帮助这些候鸟度过这个冬天了,否则一个都活不下来。
毕竟寺中的飞鸟都是受佛法熏陶这么久,也都颇有灵性。素问也不忍见它们的生命都消散在这个冬天。
“我随你去看看。”素问想了想,跟着行苦出去。
来到斋堂后门处,才看到一些燕子仍然在屋檐下的窝里。
素问围着斋堂转了一圈,大概有十几只。可这只是斋堂,其他建筑屋檐下恐怕也有。
而且林子中可能还有其他种类候鸟留了下来。
素问看过之后,就在想着给它们找一个温暖一些的地方。
正殿恐怕是不行,先不说其他,那里每日香客进出,这些鸟也很难安心在里面呆着。何况那里面也并不温暖。
禅堂、讲堂和正殿的情况差不多,不是上佳的方案。
素问转了半天,他觉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给它们建一个大棚,少有人打扰,而且温度也比正殿等建筑更加合适。
想到大棚之后,他立刻想起了个主意。
正殿前面的许愿树,是一棵大榕树,在鲁省这样的北方并不适应。
虽然由于灵水浇灌的原因,比起一般的树木要好许多,但这些日子也有些发蔫,想要度过这一个冬天也有些艰难。
干脆在许愿树上方建造一个大的罩子,将许愿树罩起来,也给这些鸟找了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
只要每日再往里面撒上一些稻谷之类,就能让它们在里面安然度过冬天了。
想到就做,素问立刻让人把正在建工建造新藏经阁的施工经理找来,对他说了这个大棚的事。
“大棚?”那个施工经理先是疑惑的问了一句,随后听了素问的述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最好的是,搭建比较快速,而且在春天之后,也便于拆除。而且价钱也较为便宜。
白天有着阳光照射,能让大棚中的温度升起来,晚上大棚内的余温,也足够那些鸟类存活。如果实在是冷,也可以采用一些取暖设施。
他将这事情禀告了公司之后,下午就有人开始来计算材料,第二天就将所需要的架子送来。
几天之后,一个高七八米,占地六百多平的朔料大棚就那么突兀的出现在寺院之中。
这些日子的施工让许多香客都感到好奇,不知道寺院这是在做什么。
尤其这个朔料大棚搭成以后,确实不太美观。
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了原因。
素问等人先将大棚上面开了许多天窗,随后再里面做了一次晚课,当时就有许多飞鸟都飞了进去,随后就不离开。
毕竟里面那颗大榕树已经不小,周围还有许多架子,甚至已经给它们准备好了简易的窝。
寺中的飞鸟灵性又足,自然在外面冻了个半死,又发现这么好的地方之后就不再离开。
又过了一天之后,素问站在大棚里看着在里面飞翔鸣叫的飞鸟大概统计了一下,大棚内大概收留了一百多只燕子,以及一百多只其他种类的候鸟。
而且还有许多不是候鸟的鸟类也混了进去,比如麻雀,还有那几只总在素问周围打转的乌鸦。
第四百十四章 冤亲债主()
这个大棚的搭建很快,只几天的时间就成型,在成型之后还留在净心寺附近的那些候鸟就“搬迁”进去。
可见它们也是知道什么是对它们有利的。
这是生物与生自来的生存智慧。
在他们有了灵性之后,更是将这种智慧扩大了。
从此之后,净心寺也多了一个景点,一个里面有着几百只飞鸟的大棚。
香客上山之后,可以随意进去转上一圈。
不过白天都有寺中僧人在里面值守,香客进去看看可以,但不能去用东西打,抓,那些飞鸟,也不可以掏鸟